• 沒有找到結果。

從社會生態系統探討臺北市高年級兒童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社會生態系統探討臺北市高年級兒童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Copied!
2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從社會生態系統探討臺北市 從社會生態系統探討臺北市高年級 北市高年級兒童 高年級兒童 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研 究 生:章宏智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程瑞福. 中華民國101 中華民國101年 101年6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i.

(3) 從社會生態系統探討臺北市 從社會生態系統探討臺北市高年級 北市高年級兒童身體活動 高年級兒童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兒童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2012 年 6 月. 研究生:章宏智 指導教授:程瑞福 摘要. 本研究擬從社會生態學的理論架構出發,從社會人口學因素、個人因素、微觀系統、 居間系統以及外部系統四個層面來探討兒童身體活動參與之相關影響因素。主要研究對 象為 100 學年度下學期臺北市 12 行政區中目前就讀國小階段的五、六年級兒童,在樣 本的抽選上透過多階段取樣法來抽取樣本並進行調查。 結果發現:(一)社會環境因素、物理環境因素與個人影響因素在性別、年齡、運 動校隊經驗、運動社團經驗以及社經地位間有顯著差異存在; (二)社會環境因素、物 理環境因素與個人影響因素與身體活動有顯著相關性存在;(三)經個人影響因素(運 動享樂感、自覺運動阻礙以及自我效能)調整後,同儕社會支持、兒童知覺父親涉入以 及學校設施吸引力與其他社會環境與物理環境因素相較之下更能影響兒童身體活動參 與; (四)社會環境因素與物理環境因素對身體活動量有直接與間接的影響力; (五)運 動享樂感、自覺運動阻礙以及自我效能在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量間扮演了中介的角色。 透過社會生態學之理論與模式來瞭解身體活動的相關影響變項,可以讓實務工作者 在面對相同情境時,針對變項加以操弄進而提高身體活動的參與,並做為日後協助兒童 建立規律運動習慣之參考。. 關鍵詞 關鍵詞:兒童身體活動 兒童身體活動、 身體活動、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物理環境、 物理環境、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社會生態學觀點. iii.

(4) A Study on Determinants of the 5th and 6th Grade Children Physical Activity in Taipei City –From Social Ecology System June, 2012. Chang, Hung-Chih Advisor: Chen, Jui-fu, Ph.D. Abstract. Based on the social ecology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hysical environmental and individual factors on children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the 5 and 6–grade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2012 school year. Multiple sampling was used to data collecting.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social environmental, physical environmental and individual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2) differences of gender, grade, sport team experience, sport community experienc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found in social, physical environmental, individual factors and physical activity. (3) when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adjusted for individual factors, peer social support, children’s perceived father’s involvement and the attractiveness of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could be efficient predictors of physical activity. (4)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d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5) sport enjoyment, perceived barriers to exercise as well as self-efficacy worked as the mediators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hysical activ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referable guidance to related coaches, teachers, parents with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ecology theory when drawing up the future physical courses and helping children develop regular exercise habits. Key words: children physical activity, social environment, physical environment, individual factors, social ecology perspective iv.

(5) 謝 誌 終於可以寫謝誌了。 能有機會在阿福老師門下唸書、交友、做研究、學做人是我上輩子燒好香保佑來的! 就讀博士班期間,老師每每百忙之中抽空給予指導與建議,對宏智的研究領域與議題也 給予大力的支持與協助,真的非常感謝阿福老師與師母!也感謝福門的大家庭,梓喬、 筱芝、怡帆的口試協助與幫忙,有你們真好! 誠摯的感謝紹熙老師、宗吉老師以及志強老師對宏智論文嚴謹的審閱、觀點的釐 清,讓論文更加的完整與清晰!而一路上亦師亦友的李晶老師,常常與我分享許多人生 經驗,並總是努力向前、奮力不懈,我會以老師為榜樣的! 同學們!加油!那年我們一起上的統計課,成為我們最美好的回憶!秀華老師、怡 堯學長、伶君、翔群、宗達,感謝你們的支持、鼓勵與打氣,接下來就要看你們的了! 公館國小的同事們,國富、佩蘭、莊潔、明慧、Beta、雪瑩、淑芬,謝謝你們的一 路相挺,讓我埋首在看不完的 paper 與計畫時,也可以遨遊世界、豐富人生!訓導處的 伙伴們,感謝你們在我趕著上課、忙著寫作業的同時,分擔了訓導龐大的業務,不僅讓 學校業務評比連年奪得特優,還進軍國際、向世界招手! 溺愛我的老爸、老媽更是我強大的後盾,你們健康、快樂的生活讓我可以無後顧之 憂的在臺北完成學業!希望來年的調動可以順利的完成!回到南部展開新的生活! 最後,期勉自己可以在學術的路上,堅持到底!. 章宏智 謹誌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v.

(6)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名表……………………………………………….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xi. 第壹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8. 第貳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社會生態學之意涵與理論基礎……………………. 10. 第二節. 兒童身體活動參與…………………………………. 17. 第三節. 影響兒童身體活動之個人因素……………………. 29. 第四節. 影響兒童身體活動之維觀系統與居間系統………. 35. 第五節. 影響兒童身體活動之外部系統……………………. 41. vi.

(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步驟……………………………………………. 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4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第五節. 資料分析.……………………………………………. 77.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78. 第肆章. 第一節 國小兒童背景變項、身體活動量與社會生態系統描 述統計………………………………………………. 第二節. 80. 兒童背景變項在身體活動量與社會生態系統間之 差異分析………………………………………..…. 95. 身體活動量與社會生態系統之相關性分析………. 110. 第四節 社會生態系統對兒童身體活動量的影響………..…. 118. 第五節. 社會生態系統對身體活動量之徑路分析……….... 12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138. 第一節 結論……………..……………………………………. 138. 第二節 建議…………..………………………………………. 141. 中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145. 外文參考文獻……………………………………………..………… 外文參考文獻. 151. 第三節. 附錄 附錄一 問卷內容專家效度邀請函暨審查表 附錄二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兒童身體活動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 調查問卷 vii.

(8) 表次 表 3-1 臺北市 12 行政區國小一覽表……………...….………………. 50. 表 3-2 社會支持量表項目一覽表…………...………..…………...……. 52. 表 3-3 兒童知覺父母涉入量表………………….…………... ... ...... ..... 53. 表 3-4 物理環境因子項目一覽表……...……………….………………. 54. 表 3-5 個人因子項目一覽表…………………….……...………………. 56. 表 3-6 身體活動量表…………………...………………..………...……. 58. 表 3-7 社會人口學因素一覽表………...…………….....………………. 59. 表 3-8 專家效度之學者名單……..…….…………….....………………. 60. 表 3-9 社會支持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61. 表 3-10 兒童知覺家長涉入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61. 表 3-11 學校與社區環境安全性項目分析摘要表………………..……. 62. 表 3-12 學校與社區運動設施吸引力項目分析摘要表…………..……. 63. 表 3-13 個人影響因子項目分析摘要表………………..………………. 63. 表 3-14 社會支持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65. 表 3-15 兒童知覺家長涉入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65. 表 3-16 學校與社區環境安全性信度分析摘要表………………..……. 66. 表 3-17 學校與社區運動設施吸引力信度分析摘要表…………..……. 66. 表 3-18 個人影響因子信度分析摘要表…………………………..……. 67. 表 3-19 社會支持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69. 表 3-20 兒童知覺家長涉入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69. 表 3-21 學校與社區環境安全性因素分析摘要表……………..………. 70. 表 3-22 學校與社區運動設施吸引力因素分析摘要表………………... 70. 表 3-23 個人影響因子因素分析摘要表………………………………... 71. 表 3-24 正式社會支持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72. viii.

(9) 表 3-25 正式兒童知覺家長涉入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73. 表 3-26 正式學校與社區環境安全性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74. 表 3-27 正式學校與社區運動設施吸引力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74. 表 3-28 正式個人影響因子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75. 表 4-1 抽樣學校及樣本統計表………………………..………………... 78. 表 4-2 性別分配統計表……………………………………..…………... 80. 表 4-3 年級分配統計表……………………………………..…………... 81. 表 4-4 身體質量指數分配統計表………………………………………. 81. 表 4-5 運動校隊經驗分配統計表………………………………………. 81. 表 4-6 運動校隊項目分配統計表…................…………………………. 82. 表 4-7 運動社團經驗分配統計表………………………………………. 82. 表 4-8 運動社團項目分配統計表………………………………………. 83. 表 4-9 父母親學歷分配統計表…………………………………………. 84. 表 4-10 父母親職業分配統計表…………..……………………………. 84. 表 4-11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換算表………...…………..………………... 85. 表 4-12 社經地位分配統計表……………..……………………………. 85. 表 4-13 身體活動項目分配統計表………………..……………………. 86. 表 4-14 過去 7 天體育課、下課、午餐、放學後、晚上、週末、整 體活動分配統計表………………………………………….... 88. 表 4-15 社會環境因素分析摘要表………………..……………………. 90. 表 4-16 社會支持次構面平均數摘要表………………..………………. 90. 表 4-17 兒童知覺家長涉入次構面平均數摘要表……..………………. 91. 表 4-18 交通方式與距離感受分配統計表……………………..………. 92. 表 4-19 安全性與吸引力分配統計表………..…………………………. 93. 表 4-20 個人影響因素分析摘要表………………................................... 94. ix.

(10) 表 4-21 不同性別間各變項差異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6. 表 4-22 不同年級間各變項差異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9. 表 4-23 不同身體質量指數間各變項差異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0. 表 4-24 不同運動校隊經驗間各變項差異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2. 表 4-25 不同運動社團經驗間各變項差異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5. 表 4-26 不同社經地位間各變項差異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7. 表 4-27 變項間的皮爾森相關係數矩陣…………………..……………. 111. 表 4-28 環境因素對身體活動預測力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18. 表 4-29 個人影響因素與環境因素對身體活動預測力之階層迴歸分 析摘要表…………………………..………………….………... 120. 表 4-30 各變項對身體活動量預測力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123. 表 4-31 運動享樂感之中介效果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132. 表 4-32 自覺運動阻礙之中介效果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133. 表 4-33 自我效能之中介效果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135. x.

(11) 圖次 圖 2-1 生態系統概念圖.………...………………………………………. 14. 圖 2-2 社會生態系統與個人距離….………...…………………………. 16. 圖 2-3 兒童休閒活動參與的特性圖……………………...….…………. 28. 圖 3-1 研究架構圖…………………...……….…………………………. 46. 圖 3-2 研究流程圖…………………...……………………….…………. 47. 圖 4-1 社會生態系統與兒童身體活動之關係………………….…...…. 117. 圖 4-2 兒童身體活動量影響因素之路徑模式圖-運動享樂感……...…. 125. 圖 4-3 兒童身體活動量影響因素之路徑模式圖-自覺運動阻礙.….….. 127. 圖 4-4 兒童身體活動量影響因素之路徑模式圖-自我效能.….….……. 129. xi.

(12)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旨在陳述本研究之背景,共分六節,分別為:第一節探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 二節闡述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重要性;第四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第五節是為研究 範圍及限制;第六節是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社會生態學理論(Social Ecological Theory)已被廣泛應用在發展、教育、家 庭與社會相關領域的研究,源自於生態學的觀點,著重於探討有機體與環境間的互動與 關係,並試圖解釋在社會文化與環境間解釋人類行為的發生與改變(賴南廷,2007)。 在探討相關影響運動參與的因素中,除了個人因素外,社會環境、物理環境以及政策規 劃等也會對身體活動的參與產生互動與相互的影響 (Ball, Timperio, & Crawford, 2006; Keating, Guan, Pinero, & Bridges, 2005) 。因此,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不只介於同一層的環 境系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的交互作用。若能從巨觀的角度來分析個體所處的整體 情境,離析出每個系統與個體間的互動與關係,則更能提供一個完整而清晰的架構(鄭 青青、宋明君,2004) 。而由於透過社會生態學觀點能提供更廣泛的瞭解,並反映出改 變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可以進一步影響個人行為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Stokol, 1992) ,因 此社會生態學的觀點逐漸受到不同領域的重視與應用。 生態系統理論 (Bronfenbrenner, 1992) 原用來說明個體發展的生態環境,個人的發 展來自個體與環境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不只在同一層環境系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 交互形成的,其由內向外,包括了微觀體系(microsystem,指個體與家庭、鄰居和學校、 同儕的互動關係等)、居間體系(mesosystem,指各小系之間的互動關係,例如個體與 家庭和學校、個體與家庭和鄰居、個體與學校和同儕的互動關係,當兩個或數個微觀系 統在價值觀念產生衝突時,通常會造成個體適應問題) 、外圍體系(exosystem,此系統 會影響兒童的生活,間接影響個體的適應,並對微觀與居間系統產生影響,包括家族親 戚、父母的職業、學校與教室的環境、社區組織與服務、大眾傳播媒體、諮詢支援服務 系統等) 、鉅觀體系(macrosystem,泛指整個社會大環境,包含意識型態、文化價值等,.

(13) 2. 大系統為個體設立了行為標準,大至政策法令之制定,小至日常生活的態度言行,其背 後都隱含這社會或個人的意識型態)以及時間系統(如社會性的歷史事件等)。 兒童期是所有行為發展的基礎期,成長中的兒童需要對他們有幫助及適合他們年齡 的活動,這些活動對兒童可以是挑戰,卻不可成為負擔 (Elkind, 1981) 。研究顯示 (Cordes & Ibrahim, 2003) ,成人時期運動技巧的養成大多源自於兒童期中期(5~12 歲) , 意即國小階段運動習慣的養成及運動技巧的發展將是往後一輩子運動習慣與技能的基 礎。適當與適度的身體活動對生理、心理及社交關係發展非常重要,除了在生理層面上 可幫助發展體適能、學習複雜的運動技巧;在社交關係的發展上則是可以在運動的氛維 與情境中學習團隊合作、互助等(王宗吉,1996;方進隆,1993;Cordes & Ibrahim, 2003) ; 於心理層面上則是有助於增加自尊及自信,情緒、情感的發展。 儘管運動所帶來的好處為眾所皆知,然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與國家衛生 研究院、管制藥品管理局等單位,於 2005 年共同完成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行政 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5) ,臺灣地區 3 歲以上至未滿 12 歲兒童,平常非假日每天估 計至少有 2/3 以上的時間為坐式生活形態,顯示靜態活動已成為我國 3 歲以上至未滿 12 歲兒童主要之生活型態。此外,依據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顯示(教育部, 2009;教育部,2011a),2006 年國小兒童在平時學期週末運動持續達 30 分鐘以上的比 例為 69.6%,高於學期週間的 61.0%;此外,寒假為 74.8%,暑假更高達 84.8%。以 2011 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小兒童在學期週間一天的運動達 30 分鐘以上的比例為 65.9%, 低於學期週末的 73.2%、寒假的 71.6%以及暑假的 80.7%。從數據中顯示,國小兒童規 律運動的參與大多在放假時間來進行。再者,學生每週運動累積達 210 分鐘的規律運動 人口的比率分佈狀況(教育部,2011a)為國小生約為 83.6%、國中生約為 62.8%、高中 生約為 53.8%、大學生約為 52.6%,由數據顯示,規律運動的人口比率有隨著年齡之增 加而降低的現象,這也說明規律運動行為,並未在學童成長過程中養成習慣,以至於往 後若受到升學或環境變化的影響下,犧牲了動態的運動行為。此外,近年來臺灣兒童經 由學校健康體適能檢測發現,在「心肺耐力」一項遠落後亞洲鄰近的國家,在其他體適 能檢測項目上也不盡理想。透過教育部(2005)的檢測資料分析比較,臺灣兒童的健康.

(14) 3. 體適能現況大致呈現衰退,包含: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逐年上升; 心肺耐力檢測成績退步;而從事規律運動的學生比例約為 22%,相較於先進國家的 50—60%,明顯落後許多。從上述統計資料充分顯示,臺灣國民教育階段孩子的健康體 適能有積極加強之需要。而兒童時期養成靜態生活型態,通常可持續至成人 (Reynold et al., 1990) ,因此學童時期規律運動習慣的養成,是未來規律運動行為建立的基石,其 重要性由此可見。 最近幾年兒童身體活動已被納入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計畫中,並列為重要的健康政 策之一。以澳洲而言,健康與老化部門(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ing)建議 5-18 歲 的兒童與青少年每日應參與 60 分鐘以上中度至費力的身體活動 (蔡孟書、吳英黛,2009) ; 美國在 2020 健康國民新政策(Heahlth People 2020)中指出,將提升 10%國小兒童每日 身體活動的參與比例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2010) 。教育部體 育司為促進學生養成規律運動行為,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與能力,提出為期 5 年的快活 計畫,提升各級學校學生每天至少累積 30 分鐘的身體活動時間,且每週平均累積約 210 分鐘,預計在 2011 年有 95%國中小學生達到標準(教育部,2007) ;此外,2009 年更 跨領域地結合衛生、健康促進與運動相關領域學者共同編撰《2020 健康國民白皮書》 (行 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希望透過學校教育、社區教育及家庭教育來改變國民 坐式的生活型態,同時以國民動態生活型態的養成列為主要項目,進而提升 13 歲以上 國民的身體適能。透過政策的規劃,期以提供孩子更多的活動時間及運動參與機會,同 時改善遊戲及活動的品質,最終達到促進改善體適能與體能促進的目標。 由於兒童在身心發展上都尚未成熟,運動參與的時間、以及參與的能力都會受兒童 身心發展階段的限制,因此應充分瞭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及社會需求的發展位於何種階 段,於此基礎上,配合孩子的興趣,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參與(李晶、章宏智,2006)。 從相關健身理論行為模式中可以發現,與健身活動相關的價值傾向、態度、重要他人的 影響等都是強調個體自身以外的環境以及環境間的交互作用對個體所產生的影響。以往 的焦點常以個體自身的主觀感受、行為與心理層面為探討之主軸,然而,為了透過運動 參與健全兒童的身心發展,僅從單一層面來提供協助或改變,則無法完全涵蓋與個體互.

(15) 4. 動的所有層面。為幫助兒童規律運動習慣的養成,應完整的涵蓋所有的層面來進行檢討 與提供協助。而透過理論與模式來瞭解身體活動的相關影響變項,可以讓實務工作者在 面對相同情境時,針對變項加以操弄進而提高身體活動的參與(馮木蘭、卓俊伶、吳姿 瑩,2006)。因此,本研究擬從社會生態學系統出發,從社會人口學因素、個人因素、 物理環境因素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四個層面來瞭解兒童身體活動參與的影響因子,並作為 日後協助兒童建立規律運動習慣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背景及動機,本研究針對社會生態學系統來探討臺北市國小兒童身 體活動參與之影響因素,主要的研究目的概述如下: 一、瞭解臺北市國小兒童之身體活動參與之現況。 二、分析不同社會人口學因素在臺北市國小兒童身體活動參與、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因 素以及物理環境因素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影響社會環境因素、物理環境因素以及個人因素與兒童身體活動參與之關係。 四、比較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對兒童身體活動參與的影響程度。 五、瞭解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對兒童身體活動參與間接與直接的影響程度。 六、檢驗個人因素是否可以中介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參與。.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基於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針對社會生態學模式來探討臺北市國小兒童身體活動 參與之相關影響因素,主要的研究問題概述如下: 一、臺北市國小兒童之身體活動參與現況為何? 二、不同社會人口學因素在臺北市國小兒童身體活動參與、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 及物理環境因素之差異性為何? 三、社會環境因素、物理環境因素以及個人因素與兒童身體活動參與是否有相關性? 四、兒童身體活動參與在個人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的差異性為何? 五、個人因素以及環境因素對兒童身體活動的直接與間接影響力為何?.

(16) 5. 六、個人因素是否可以中介身體活動參與以及環境因素?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與問題及相關文獻探討,擬定本研究的六點研究假設如下: 一、不同社會人口學因素對臺北市國小兒童之身體活動參與有顯著差異存在。 (一)不同性別的臺北市國小兒童在身體活動參與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二)不同年級的臺北市國小兒童在身體活動參與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不同 BMI 的臺北市國小兒童在身體活動參與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四)是否參加過運動校隊之臺北市國小兒童在身體活動參與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是否參加過運動性社團之臺北市國小兒童在身體活動參與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不同社經地位背景父母的臺北市國小兒童在身體活動參與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二、不同社會人口學因素對臺北市國小兒童的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物理環境因 素有顯著差異存在。 (一)不同性別的臺北市國小兒童在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物理環境因素有顯著 差異存在。 (二)不同年級的臺北市國小兒童在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物理環境因素有顯著 差異存在。 (三)不同 BMI 的臺北市國小兒童在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物理環境因素有顯著 差異存在。 (四)是否參加過運動校隊的臺北市國小兒童在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物理環境 因素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是否參加過運動性社團的臺北市國小兒童在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物理環 境因素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不同社經地位的臺北市國小兒童在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物理環境因素有 顯著差異存在。 三、社會環境因素、物理環境因素以及個人因素與臺北市國小兒童身體活動參與有顯著 相關性存在。.

(17) 6. (一)社會環境因素(社會支持、兒童知覺家長涉入)與臺北市國小兒童身體活動參與 有顯著相關性存在。 (二)物理環境因素(吸引性、安全性以及可及性)與臺北市國小兒童身體活動參與有 顯著相關性存在。 (三)個人影響因素(運動享樂感、自覺運動阻礙、自我效能)與臺北市國小兒童身體 活動參與有顯著相關性存在。 四、兒童身體活動參與在個人因素以及環境因素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對兒童身體活動參與有直接與間接的影響存在。 六、個人因素可以中介身體活動參與以及環境因素。.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身體活動的促進是行為的正向改變,透過相關理論或模式可以提供解釋,並進一步 預測行為的改變(卓俊伶,2005)。以往在探討影響兒童身體活動因素的焦點常以個體 自身的主觀感受、行為與心理層面為探討之主軸,然而在兒童發展與運動的參與個過程 中,自身對行為的控制尚無法完全以個體主觀的控制來作討論,周遭環境對兒童的發展 與運動參與成為重要的關鍵。因此,在討論兒童規律運動習慣的養成上實需納入環境的 影響,尚能以完整兒童發展的社會架構來討論規律運動習慣的養成。為了透過身體活動 的參與健全兒童的身心發展,僅從單一層面來提供協助或改變,則無法完全涵蓋與個體 互動的所有社會層面。因此,為達成兒童規律運動習慣的養成,應選擇以社會生態學為 取向的整合性環境與社會心理因素之模式來進行深入之探討,針對個體在不同的發展階 段之身體活動影響因素進行瞭解。 社會生態學對公共衛生、健康促進與社會科學的研究典範整合了一套甚具前瞻性的 概念模式,提供更具啟發性的策略與手段。在過去幾年中,以社會生態學為研究典範所 進行之身體活動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然臺灣在探討身體活動促進相關領域的研究上以 整合性社會生態學觀點為研究典範之研究仍付之闕如,期以透過本研究之研究,在促進 兒童身體活動參與上能提供整合性的作法。.

(18)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旨在從社會生態學的角度來探討臺北市兒童身體活動參與之相關影響因素, 故本研究主要研究範圍以臺北市 12 行政區中公、私立國民小學共 153 所(教育部統計 處,2011) ,共 145,930 人為研究範圍。 而由於國小中、低年級學童的社會化與識字程度較低,因此,本研究以就讀於 100 學年度下學期(101 年 2 月~6 月)國小 5、6 年級的學童為主要施測對象,總班級數 2029 班,總人數為 54,809 人(教育部統計處,2011) 。為確保樣本的有效性及代表性,本研 究採多階段取樣法來抽取樣本,共抽取 800 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二、研究限制 研究者雖對整體架構及流程予以掌控,但仍不免有下列之限制: (一)由於受訪者為國小學童,礙於 1 年級~4 年級兒童之社會化程度較為不足,對物 理環境與社會環境涉入較淺。因此,本研究於問卷調查進行時,僅能以國民小學 5、6 年級的學童為研究對象,無法擴及中、低年級的學童。 (二)本研究抽樣之母群是以臺北市國小兒童為主要研究對象,抽樣對象是為國小 5、6 年級學生,故研究結果僅能提供並推論於臺北市兒童相關之身體活動參與,因社 會與環境相關因素大相逕庭,因此推論無法擴及其他縣市,此為研究限制之一。 (三)研究中所使用的問卷屬於自陳式量表,受試者於回答時可能受到個人倫理道德、 態度等其他因素所影響,因此,本研究僅能假設受試者都能據實以答,成為本研 究限制之一。.

(19) 8.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在名詞釋義的部分,主要針對下列變項進行說明: 一、社會生態學(social ecology) 社會生態學理論 (Bronfenbrenner, 1992) 主要是以人與環境間交互作用之關係為主 要探討之主題。其認為人類行為的發展是為個人心理特質與環境不斷互動的結果,並強 調個體行為會受到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影響,而這些影響的層面會產生交互作用並彼 此互相影響。本研究以社會生態理論中之各階層系統,如微觀系統、居間系統、外部系 統以及鉅觀系統作為研究架構,以探討各系統對高年級兒童身體活動的影響。 二、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 社會環境是為影響個人人際關係、社會文化、政策等外在變項 (Sallis & Owen, 1999) 。於本研究之社會環境主要指人際關係的影響,變項包含了家人、同儕、教師支 持以及兒童知覺家長涉入。 三、物理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 物理環境是為意指生活場域中的建築物、地理環境與科技。以身體活動研究的領域 而言,包含了實質環境中的運動環境軟硬體設施、便利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Sallis & Owen, 1999) 。本研究中在物理環境因素中包含了學校與住家附近運動設施的安全性、 可近性以及吸引力。 四、個人影響因素(individual determinants) 在個人影響因素中包含運動享樂感(sport enjoyment)、自覺運動阻礙(perceived 。運動享樂感主要來自於完成欲達成的 barriers to exercise)以及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運動行為,是一種正向的運動經驗感受,使運動者感受到愉悅、快樂 (Scanlan & Lethwaite, 1986) ;自覺運動阻礙是指研究對象主觀評估採取運動行為,有可能遭遇困難的障礙程 度 (Tappe, Duda, & Ehrnwald, 1989) ;自我效能則是個體根據以往的經驗評估自身身體 活動行為的能力以及把握程度的知覺 (Bandura, 1986) ,在本研究主要測量國小兒童在 各種情境中對自己從事身體活動的把握程度。.

(20) 9. 五、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 身體活動意指透過意識的控制讓骨骼肌產生收縮,關節角度發生變化,進而產生能 量消耗的動態過程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en, 1985) ,透過身體活動可以增進 健康的體適能,並對維持與促進健康有相當的助益。在本研究身體活動量的測量上,是 為使用王俊杰、卓俊伶和彭國威(2004)修改自 Crocker, Bailey, Faulkner, Kowalski 與 McGrath (1997) 編製的「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問卷」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簡 稱 PAQ)為評估兒童身體活動量之工具。.

(21) 10. 第貳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第貳章就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及學者的研究做為資料分析、蒐集、整理及文獻回顧。 本章節分成五小節,其中包括(一)社會生態學之意涵與理論基礎; (二)兒童身體活 動參與; (三)影響兒童身體活動之個人因素; (四)影響兒童身體活動之微觀系統與居 間系統; (五)影響兒童身體活動之外部系統。. 第一節 社會生態學之意涵與理論基礎 社會生態學理論 (Bronfenbrenner, 1992) 原用來說明個體發展的生態環境,個人的 發展來自個體與環境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不只在同一層環境系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 中交互形成的,其中尤其強調行為會受到社會系統、公共政策及物理環境等因素所影響 Kirst-Ashman (2010) 也指出認為生態社會學理論是為結合系統理論與生態觀點,著重探 討大環境中各個系統的功能與系統間如何透過持續互動的過程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此 外,社會生態學理論亦綜整了許多理論模式之概念觀點,如人與環境適合理論 (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 、行為選擇理論(Behavioral Choice Theory) 、革新推 廣 理 論 ( Theory of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 社 區 健 康 促 進 ( Commuity Health Promotion)、健康生物心理社會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of Health)、系統理論等 (Kerr, Eves, & Carroll, 2003;Zastrow & Kirst-Ashman, 2010) ,透過綜合多種的理論觀點 與方法,可以讓研究者更清楚環境如何影響人類行為以及身體活動複雜的脈絡。以下分 別就社會生態學理論的背景、基本假定、理論架構與應用加以說明:. 一、 社會生態學的背景脈絡與基本假定 社會生態學理論 (Bronfenbrenner, 1992) 主要是以人與環境間交互作用之關係為主 要探討之主題。其認為人類行為的發展是為個人心理特質與環境不斷互動的結果,並強 調個體行為會受到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影響,而這些影響的層面會產生交互作用並彼 此互相影響。在研究個體行為時,若僅聚焦於單一層面對個體行為的研究,將會忽略了 其他層面對行為發展與養成上的重要性。因此,在討論人類行為發展之相關影響因素 時,應多元的考慮不同層面的因素,更能提供完整的解釋架構。.

(22) 11. 生態學的觀點最早是為運用在探討動物與植物與其所處的環境之關係,諸如溫度、 土壤、光、水等因子與生活於環境中動植物間的互動關係與影響。在互動的關係中,生 態位(niche)清楚的定義出自然環境中族群的位置與族群間的功能與關係 (Odum, 1971),不同物種的生態位不僅決定了物種生活的環境,亦決定了物種如何與環境互動 與牽制(洪正中、杜政榮、吳天基,2003) 。 而在 1960 年代中期~1970 年代初期,生態學的觀點逐漸應用於人類行為的研究 (Stokols, 1996) 。以生態觀點研究人類行為的理論中,最初被廣泛應用的 Bronfenbrenner (1977, 1979) ,其認為人與所處的環境是不可分割單獨看待的,人類的發展過程與環境 的關係密切、互相依存且不斷的調整以達到平衡;此外,環境包含了多層次的系統,在 互動過程不只在同一層環境系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交互形成的。在為促進人類健 康以及個人與團體動態關係協調狀態的前提下,包含了以下數點的基本假定 (Stokols, 1992, 1996) : (一)社會生態學觀點結合了許多源自於系統理論(System Theory)的概念,藉以瞭解 人類與環境間的動態關係。此觀點強調人與環境交互作用具有交互影響的特色, 亦即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直接影響人們的行為,同時環境的參與者也會透過個人 與集體的行為對環境與健康的關係給予修正性的回饋。因此,為促進人們的健 康,必須將近端環境與遠端環境間的關係納入考量。 (二)在分析健康與健康促進的關係時,應先處理人類環境的多層面與複雜的本質。在 環境的部分可以從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來作分類,亦可依照其對個人和群體的規 模與接近程度來加以區分為近端與遠端環境。此外,亦可依其屬性的不同來加以 區別,如溫度、噪音、照明等;再者也可將幾項特質的組成關係來加以描述,如 社會氣氛、人與環境的配合度等。 (三)個體和群體的健康情形不僅受到個人特質(情緒、人格、遺傳等)的影響,同時 也會受到物理環境(建築、地理)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文化、政策與經濟)。 因此,為養成並促進人們健康行為時,必須檢視人們與環境間的動態關係,而不 僅止於其中單一個面向。.

(23) 12. (四)環境中的參與者亦可分為個人、小群體、組織到更大的群體等層次來加以區分。 在社會生態學的觀點中並非聚焦個人或群體,而是結合了多種層次分析與方法論 (如行為觀察、調查法等),以評估環境是否有益於人們健康以及個體與群體的 安適程度。生態社會學觀點認為透過個人與群體在不同層次行為的協調後可以提 升健康促進所帶來的效益。 於此,人與環境互動關係與影響人類行為發展的複雜性可透過社會生態學跨領域、 方法論的整合來加以提供更完整的討論與解釋 (Weiss & Gill, 2005) ,最後其強調社會 生態學在個體與群體間的健康行為促進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此外,對於社會整體的 健康促進具有經濟的效益。. 二、社會生態學的理論架構 生態系統理論 (Bronfenbrenner, 1992) 原用來說明個體發展的生態環境,個人的發 展來自個體與環境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不只在同一層環境系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 交互形成的。在生態的體系中,包含了四個重要向度 (Gallahue & Ozman, 2006) ,隨著 向度範圍的擴大,兒童接觸的世界與人際關係的也隨之往外擴散,各向度分別為: 一、個體的特質與觀點,包含個體的生理狀況、情緒、人格特質、智力水準以及個體對 周遭環境的態度等。 二、生態體系的特性與重要他人的觀點,包括生態體系由內向外,包括了微觀系統 (microsystem)、居間系統(mesosystem)、外部系統(exosystem)以及鉅觀系統 (macrosystem) : (一)微觀(小)系統(microsystem):指個體與家庭、鄰居和學校、同儕的互動關係 等,眾多的微觀系統提供了兒童居住、成長與社會發展的經驗,與兒童有著最直 接的接觸。兒童在此階段的主要學習是透過與父母的互動與觀察他人的互動來學 習 (Garbarino, 1992) 。 (二)居間(中間)系統(mesosystem):指各小系統之間的互動關係,例如個體與家 庭和學校、個體與家庭和鄰居、個體與學校和同儕的互動關係,當兩個或數個微.

(24) 13. 觀系統在價值觀念產生衝突時,通常會造成個體適應問題 (Garbarino, 1992) ,反 之若兩個微觀系統的連結性增強,對兒童在事物的學習與經驗的發展上則是有相 當正面的助益,其中尤以學校與及對兒童的發展甚為關鍵。 (三)外部(外)系統(exosystem):外部系統提供了微觀系統與居間系統發展的環境, 此系統會影響兒童無法實際參與的社會環境,間接影響兒童的適應,並對微視與 居間系統產生影響,包括家族親戚、父母的職業、學校與教室的環境、社區組織 與服務、大眾傳播媒體、諮詢支援服務系統等。 (四)鉅觀(大)系統(macrosystem):鉅觀系統是為人類與社會發展的大藍圖,泛指 整個社會大環境,包含意識型態、文化價值、經濟發展等,大系統為個體設立了 行為標準,大至政策法令之制定,小至日常生活的態度言行,其背後都隱含著社 會或個人的意識型態,進而影響兒童的身體活動參與(如圖 2-1 所示)。 (五)時間系統(chronosystem):意指個體一生中的社會性歷史事件。 這五個層級的生態系統中是充滿活力的(energy)、會維持平衡的(equilibrium)、 且沒有一個系統是全開或全閉的 (Bronfenbrenner, 1992) 。以生態位的觀點而言,以兒 童為中心的生態位可從以下四個次系統來進行說明:微觀系統(如家庭、學校)是最接 近個體的體系,都是個體自然的居住地(natural habitat),而這些體系中的重要他人(如 教師、家人、同儕)對個體產生直接的影響;此外,居間系統是指個體所處微觀統間的 關連性,如家庭-學校、父母-教師等,關連性越強,對個體的影響力越大;再者,外部 系統則是則是指鄰里、社區以其中的軟硬體設施(如交通、設施等),影響了居間及微 觀系統,進而影響個體;最後,鉅觀系統是為外部系統存在的較大體系,如社會和交織 其中的體制、文化、價值與信念等,如社會對運動所持的態度與觀念,會間接的影響人 們參與運動的行為與信念。.

(25) 14. 圖 2-1 生態系統概念圖. 社 會 社 性 會 信 機 性 念 構 歷 之 史 機 制. 時間系統(個體的文化背景) 鉅觀系統(個體的文化背景) 外部系統(間接但具有影響力的社會環境) 居間系統(互動的微觀系統) 微觀系統 家庭知覺. 微觀系統 同儕知覺 個體. 微觀系統 社區知覺. 微觀系統 學校知覺. 宗 文 教 傳化 影 統歷 響 史. 教育委員會決策 態度 生命史 三、個體與生態體系間互動的特質與品質,包含個體在此生態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範 圍 (ecological niche and niche breadth) ,如個體在學校中扮演學生的角色,其角色 範圍為學校表現與同儕間的關係;此外,也包含了個體與生態體系的互動表現、適 應以及適配度,如親子關係、同儕關係以及師生關係等都會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 四、不同生態體系間互動的特性與品質,如學校與家庭、父母與教師、教練與教師間的 關係。 環境因素會影響個體,而個體行為也會給予環境回饋,是為一個持續交互作用的機 制。因此生態模式主張行為的發生同時受制於內在與外在的力量,個人與環境間的適配 度是造成為行為發生與否的關鍵因素。 而環境中的個體與其他微觀系統互動的過程中,舉凡個體之種族、文化、宗教背景 等都可能成為促進或妨礙身體活動參與的因素 (Berger, 1998;Vealey, 1988) 。其中,生 態體系與重要他人的觀點對個體運動行為的影響上,透過家庭、鄰居、學校、同儕等微.

(26) 15. 觀系統,對個體行為提供了改變的動力;此外,大環境之經濟因素、家庭與教育結構對 個體行為所帶來的影響亦是相當的立竿見影的 (Bandura, 1986)。生態體系間的互動關係 對個體運動行為的促進可以是積極的,透過整合國家、社區與機構的相關資源,並藉以 經由不同層面的介入來有效的影響運動行為的養成與健康的促進 (Fleury & Lee, 2006) 。因此,對兒童而言,透過學校、社區、家庭與同儕間的互動,彼此建立共識, 而大環境對兒童運動行為的促進與養成也提供了相當的資源與支持態度時,則能廣收事 半功倍之成效 (Elder et al., 2010) 。. 三、社會生態學觀點之相關影響因素 社會生態學理論具有科技整合的特性(馮木蘭,2010),結合了醫學與公共衛生領 域、行為以及社會科學的理論架構,提供社區預防性以及流行病學導向的健康策略,對 於人們複雜的行為能提供較為完整的解釋與說明。近年來社會生態學已普遍應用於多元 的領域、族群行為改變的研究,針對不同族群行為的研究,在環境因子選擇上亦要根據 族群的特性,舉凡生理發展、社會人口特性等而有所不同 (Theokas & Lerner, 2006) 。 應用在身體活動方面環境與個人因素間的相關研究上,主要是用來檢視社會環境、物理 環境以及個人因素對身體活動的影響(彭詩晴,2008;彭詩琴、陳羿戎,2007;賴南廷, 2007;Blanchard et al., 2005;Duncan, Spence, & Mummery, 2005;Fleury & Lee, 2006;Ishii, Shibata, & Oka, 2010)。相關影響兒童身體活動參與的影響因素如以下所述 (Sallis, Prochaska, & Taylor, 2000) : (一)個人因素 1. 人口統計變項與生物因素:年齡、種族、性別、單親狀況、身體質量指數以及家長體 位狀況。 2. 心理、認知以及情緒因素:自尊、知覺勝任感、自我效能、身體意象、態度、結果期 待、課後活動、討厭體育課的狀況、身體活動意圖、身體活動偏愛、知覺利益、一般 性阻礙、享樂感。 3. 行為態度與技巧因素:抽煙狀況、飲酒程度、熱量攝取、身體活動經驗、靜態時間。.

(27) 16. (二)微觀系統 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身體活動情形、家長身體活動參與利益、家長身體活動參與阻 礙、家長鼓勵與阻礙、家長接送狀況、家長付費情形、主觀規範以及同儕影響力。 (三)居間系統 個體與家庭和學校、個體與家庭和鄰居、個體與學校和同儕的互動關係對兒童在身 體活動參與的影響。 (四)外部系統 在外部系統的部分,舉凡父母的社經背景、社區組織與服務、諮詢支援服務系統、 學校以及社區的物理環境等因素都會影響兒童身體活動參與。 (五)鉅觀系統 舉凡意識型態、價值體系、種族、法律、經濟發展、文化傳統等都會間接影響兒童 的身體活動參與。. 四、小結 本研究所採用的社會生態學系統是為以 Bronferbrenner (1992) 所提出的社會生態學 架構,包含個人影響因素(享樂感、自覺運動阻礙、自我效能)、微觀系統(兒童知覺 父母涉入) 、居間系統(家人、教師、同儕社會支持間的互動關係) 、外部系統(社經地 位、物理環境之可近性、安全性以及吸引力)來探討各系統對兒童身體活動參與的影響 (如圖 2-2 所示) 。 圖 2-2 社會生態系統與個人距離 物理環境 社會支持 父母涉入 個人因素 身體 活動 近. 遠.

(28) 17. 第二節 兒童身體活動參與 身體活動意指透過意識的控制讓骨骼肌產生收縮,關節角度發生變化,進而產生能 量消耗的動態過程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en, 1985) 。透過身體活動的參與對兒 童在健康體態的維持與促進、個人動作技能的發展、注意力的培養、社會關係的發展以 及健康成長與心理成熟上往往有相當大的幫助 (Feltz, 1986;Gallahue & Ozman, 2006; Tremblay, Inman, & Williams, 2000) 。以下就針對臺北市兒童身體活動參與的現況、身 體活動參與與健康之關係以及兒童在身體活動參與的特性進行討論:. 一、臺北市兒童身體活動參與現況 (一)學校身體活動參與 教育部自2001年度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發現,學校體育教學時間有減少的 趨勢,尤其國小情況更為普遍(章宏智,2009)。有鑑於此,教育部於2003年健康與體 育領域討論會議中決議,健康與體育課程時間分配以1:2為原則,除了低年級每週包含 1堂(40分鐘)的健康課以及1堂的體育課外,中高年級每週則包含1堂健康課以及2堂體 育課。此外,各校應儘量利用學校晨光時間、社團活動、校隊訓練以及課間活動時間安 排體適能及其他休閒活動,每週至少實施3次,鼓勵學生參與運動競賽、表演、與欣賞 等活動,同時亦鼓勵學生多走路、騎自行車上學等,以提升學生體適能及培養學生健康 休閒生活的觀念。 根據99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教育部,2011a)的資料顯示,在體育課授課節數 的比例方面,臺北市國小體育課程實施的現況符合九年一貫健體領域所規定之結束,兩 , 節以上的比例佔了92.2%;此外,在班級運動代表隊的參與比例上(教育部,2011b) 臺北市的參與率為排名倒數第五,僅有42.6%的參與率,遠遠的落後其他縣市。在學校 運動代表隊的參與排名上則是位居第9,參與率僅為20.9%;再者,在運動社團參與的比 率上,臺北市國小兒童的參與率僅有27.0%,遠遠落後了11個縣市,排名第12位。進一 步瞭解未參與社團的原因, 「沒有興趣」的比例是為23.9%,為全國最低,顯示臺北市的 兒童對運動社團感到興趣的比例為全國第1。然而, 「沒有時間」卻成為兒童參與運動社.

(29) 18. 團最大的阻礙,比例為67.3%,亦為全國第1。. (二)課後身體活動參與 根據99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教育部,2011b)的資料顯示臺北市國小兒童在學 期中每週運動3天(不含體育課)的比率達68.3%,全國排名為第8位;在寒、暑假期間 達每週運動3天以上的比例為80.1%,排名為第6位;在每次運動持續時間的比較上,資 料顯示在學期週間1天運動時間累積達30分鐘以上的比例分佈方面,臺北市排名第9,比 例為68.1%;而週末1天運動累積達30分鐘以上臺北市則落後至第15名,比例為73.8%; 再者,寒假1天運動累積時間達30分鐘以上,臺北市則排名11,比例為73.9%,而暑假則 排名第7,比例為83.7%。在每週運動累積時間達210分鐘方面,數據顯示臺北市在學期 中、寒假與暑假的參與率在全國的排名上分別是第10、第9以及第6。 在學期週間(不含體育課)參與運動地點主要都是以學校為主(教育部,2011b) , 此外則是以公園或是社區運動場館為主要參與身體活動的地點;在週末、寒暑假的時間 則較無固定的運動場所,然學校與社區運動場館仍是兒童主要參與身體活動的地點。 透過上述的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國小在體育課程實施、課後社團以及運動代表隊 參與率上,仍有相當的進步空間。此外,國小兒童主要身體活動參與的地點仍主要以學 校或社區運動設施為活動地點,因此,如何透過學校與社區的努力來提高臺北市兒童在 身體活動參與的比例,值得研究者進行深入的探討並謀求可行之道。. 二、身體活動與健康 (一)生理健康 Siscovick, Laporte 與 Newman (1985) 收集有關身體活動與冠狀動脈心臟疾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的研究時發現,多數研 究 均 指 出 運 動 與 預 防 及 控 制 以 上 四 種 疾 病 有 關 。 Powell, Thompson, Casperson 與 Kendrick (1987) 回顧1983~1985年間有關身體活動與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之研究指出,雖 然研究方法不同,但卻沒有任何一個研究結果發現活動量多者,其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 病的危險性有顯著性的較高。Haskell (1988) 的研究亦指出,不動者易有負向健康結果;.

(30) 19. 且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活動能力明顯減弱,但若從事規律性運動,則原本每年心肺功 能喪失百分之一的情形可被預防。Wilson (1991) 指出人類身體本為活動而設計,越活 動其功能越好,不像機器會因為使用而迅速磨損,且若不從事相當程度的活動,個人將 無法維持健康;在其研究中顯示規律性的身體活動對健康有正向且一致的益處,他認為 不動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危機,人們可因此而罹患高血壓、慢性疲勞、提早老化及生理性 無能。Fentem (1992) 則指出高度的規律性的身體活動可大大降低冠狀動脈血管疾病 (CVD)發生的機率,規律性有氧運動能有效保持身體健康,負重運動可預防任何年齡 的骨質疏鬆症。許多慢性疾病如冠狀心臟疾病被認為是根植於青少年時期,若缺乏適當 的 身 體 活 動 將 會 造 成 生 長 發 育 以 及 心 血 管 問 題 (Casperson & Merrit, 1995) 。 Stucky-Ropp 與 Dilorenzo (1993) 亦指出增加青少年規律的身體活動不但可降低冠狀心 臟疾病的潛在危險因子,並可增加心血管適能。. (二)心理健康 Taylor, Sallis 與 Needle (1985) 回顧許多有關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的文獻後,指出 身體活動的參與可減少部份輕度、中度沮喪的症狀及焦慮的症狀,且對自我形象、社會 技巧及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ing)有促進的效果。Camacho, Roberts, Lazarus, Kaplan 與 Cohen (1991) 的研究發現活動量低者其沮喪症狀的情形,顯著高於活動量多者;且 這種關係不因健康狀況、社經地位、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及其他健康習慣而有所差異。 Haskell (1988) 認為,雖然有益健康的身體活動必須是使用大塊肌肉、身體負重抵抗地 心引力或移動一段距離,但低、中強度的身體活動若延長時間也可產生類似高強度身體 活動的效果,且低、中強度的身體活動較容易被人接受。因此,個人在嘗試尋找永久性 生活型態改變時,可先選擇低、中強度的運動,才不致輕易放棄從事規律性身體活動的 健康行為。張彩秀與姜逸群(1994)對國人運動行為、體適能及主觀健康狀況調查之研 究指出,從事規律運動者在自覺心理健康程度與壓力處理程度上都比無規律運動者佳。 由以上相關文獻可得知,規律性的身體活動有助生理、心理的健康,並可增加個人 對社會的調適,而如何有效的促進身體活動的參與以及身體活動量的測量方法是目前健.

(31) 20. 康促進、體育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所共同關注的議題 (Wood, 2000) 。理想的運動處方 應同時考慮活動參與的強度、頻率及持續時間,激烈運動雖有其重要性,但從事輕度或 中度運動時,若能增加運動時間亦有其促進健康的功能。規律性的身體活動對於青少年 的生長發育以及未來成人時的身心健康與慢性疾病危險因子預防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 色。. 三、身體活動的測量 Laport, Montoye 與 Aspersen (1985) 透過相關測量身體活動的研究發現,評估身 體 活 動 的 方 法 有 三 十 多 種 , 可 將 其 區 分 為 七 大 類 別 , 分 別 為 : 1. 熱 量 測 定 法 (calorimetry),包含直接與間接的熱量測量;2. 調查法(surveys),如日記法、回憶 法或量化歷史;3. 生理測量法(physiologic markers),如心肺適能與雙同位素標記法; 4. 行為觀察法(behavior observation),由觀察者觀察受訪者在特定時間內所從事的身 體活動;5. 飲食測量法(dietary measure),如24小時攝食回憶法等;6. 電子儀器測量 法(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monitors),如心跳律、計步器與加速器等的使用以及7. 工 作分類法(job classification),依工作來區別身體活動的程度。Saris (1985) 認為若研究 的樣本數過多時,測量身體活動量最常採用及方便的調查方法,是為問卷調查法和日記 法。Sallis, Buono, Roby, Micale 與 Nelson (1993) 亦指出問卷調查法較適用於大樣本的 研究。在國內有關於身體活動的研究當中,也大多以回溯性的方式,讓受試者自我報告 其從事身體活動的種類、時間、頻率、場所及強度等(陳芮淇,2001;鍾東蓉,2000)。 在國外相關身體活動的研究中,Schechtman, Barzilai, Rost 與 Fisher (1991) 在一項 工作場所的健康促進計畫研究中,針對1004位受試者,僅以一個問題「您最近曾從事規 律性運動以增加體適能?」調查其運動情形,結果顯示以這種自我報告回憶法的方式, 探討受試者的運動行為,確實能有效的反應出個人從事規律運動的情形。Gionet 與 Godin (1989) 曾針對自我報告式的運動行為進行效度研究,其將運動強度分為輕度、中 度及激烈等三類,要求受試者回憶過去七天內所從事的運動行為,其研究結果指出這種 簡單自我報告式的量表,能有效地評估受試者的身體活動。有關強度的評估也有以心理.

(32) 21. 感覺為依據,其中以Borg (1982) 所發展的RPE 自覺運動強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最具代表性。RPE 自覺運動強度量表是以受試者自覺用力或疲勞程度來 代表運動強度。7 代表非常輕鬆、9 代表很輕鬆、11 代表稍微輕鬆、13 代表有點吃力、 15 代表吃力、17 代表很吃力、19 代表非常非常吃力。RPE 以簡單的數字指數來代表 主觀知覺到的運動強度,此量表雖是主觀知覺的測量,但是研究指出自覺的運動強度與 實測的運動強度相當一致,其指數與生理的指標呈高度相關。由於其方便又有效的特 點,受到相關領域廣泛的應用(柯志宏,2007)。 由以上研究可知,對於身體活動的測量可以運用很多不同的方法來進行,且各有其 優、缺點,研究者應視其本身的研究目的及性質來慎選適當的評估工具。國內外有許多 研究結果均顯示,以自我報告式七天回憶法對於身體活動的評估是有適當的效度,本研 究依研究目的,擬參考此種回溯性自我報告的方式來進行身體活動之測量與後續分析。. 四、身體活動參與的影響因素 Dishman (1991) 曾回顧整理56篇有關身體活動的研究,並歸納出影響身體活動的因 素有: (一)個人屬性:如人口學因素、身體健康狀況、過去身體活動的習慣、人格特質、情 緒狀況、態度、信念、自我效能評估以及對運動結果期待等。 (二)環境條件:如有無運動設施、運動場所之方便性、時間安排的合適性、社會支持 以及氣候的影響等。 (三)身體活動特質:如種類、場所、頻率、強度、時間及身體活動後的感覺等。 Bauman, Sallis, Dzewaltowski 與 Owen (2002) 以社會生態學的架構針對身體活動 的影響因素來進行歸納與分析: (一)人口社會學與生物因素 舉凡年齡、職業、無子女、教育、性別、基因、心臟病、收入與社經地位、疾病史、 婚姻狀況、肥胖與過重以及種族因素等都納入人口社會學與生物因素。.

(33) 22. (二)心理、認知與情緒因素 在心理、認知及情緒因素中包含了態度、運動障礙、運動享樂感、意圖、健康與運 動知識等。 (三)行為歸因以及技巧 在此類別中包含了酒精使用、吸煙狀況、學校運動、運動媒體使用、兒童、青少年、 成人運動經驗。 (四)社會與文化因素 運動模式、以往家庭影響、社會孤立、同儕、朋友、伴侶以及家庭的社會支持等因 素皆涵蓋在此類別中。 (五)物理環境因素 / 物理環境特性 舉凡可近性(實際與知覺)、天氣、氣候、課程花費、家庭設備、人口密集度等因 素。 此外,社會人口學特性的差異在身體活動上亦會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存在,以下為針 對性別、年齡、運動經驗進行討論,而社經地位則是以探討父母社經地位為主,依據社 會生態學理論架構,社經地位是為於外部系統中的一環,故在後續的資料分析中,會將 社經地位以外部系統的角度來進行討論與分析: (一)性別 許多研究發現,人們參與身體活動的強度會因性別的差異有顯著的不同 (Sallis & Owen, 1999) 。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兒童至中老年人階段的身體活動程度中,男性皆有 高於女性的趨勢(馮木蘭,2010)。Vershuur 與 Kemper (1985) 針對身體活動型態進 行研究,結果發現男生會花較多的時間去從事激烈的身體運動,而女生則以較輕強度的 身體活動為主。Eaton等人(1993) 也曾研究預測18~64歲社區居民運動行為改變之因 素,經過5年2次的追蹤,結果顯示會持續運動者(每週運動次數保持在3次或3次以上) 佔12.1%,而缺乏運動者(每週運動次數維持3次以下)則佔59.9%,此種現象在性別間 並無顯著的差異性存在。Buckworth 與 Dishman (2002)認為性別與年齡通常扮演著調節 的角色,影響自變項對預測變項的強度與方向性,於此,本研究將性別納入人口社會學.

(34) 23. 探討變項之一,以進行後續的分析與討論。 (二)年齡 Stephens 與 Ferris (1986) 在分析美國及加拿大地區民眾從事運動情形的調查研究 中指出,民眾從事運動的情形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有減少的趨勢,而最明顯下降的時期 發生在青春期及成年早期。Thirlaway 與 Benton (1993) 針對6、7、9、11年級學生進行 休閒時間運動行為的研究發現,低年級學生的運動情形顯著高於高年級的學生,而愈高 年級的女生參與團體性運動的情形愈少,但在從事非團體性運動方面卻無此現象。 Marcus, Rossi, Selby, Niaura 與 Abrams (1992) 的研究顯示年輕者的身體活動量顯著多 於年長者。在國內的研究方面,林瑞雄(1991)針對國民健康調查研究指出,以15~24 歲與65歲以上這兩個年齡層最常從事規律性運動,其比率各佔36.3%;而25~44歲年齡層 的國人所從事規律運動的比率為最低,只有29.2%。 以國小兒童而言,年齡的差異代表著生、心理以及社交關係發展的差異,5、6年級 的孩子在社交關係的發展上逐漸傾向於渴望被同儕所接受,並會主動積極的爭取團體的 認同與容納(孫武彥,2007),同時也是朋友青少年在情感上的支柱。於此,在本研究 中年齡亦是主要探討之人口社會學變項之一。 (三)運動經驗 Dishman, Sallis 與 Orenstesin (1985) 的研究指出,在年輕時期如曾從事兩項或兩項 以上運動者,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成年時期還是運動活躍者,且其參與激烈運動情形是 未參與者的2至3倍,年輕時期的運動情形與成年時期參加有組織之運動團體呈正相關。 Sallis 與 Hovell (1990) 在研究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經驗間的關係時發現,個人過去的 運動經驗、選修體育課或參加運動團體的情形,可能會影響運動的自我效能,進而影響 其運動行為。Hovell等人 (1991) 在其研究中亦發現,孩童時期身體活動的參與和其成 人之後體能活動的參與有關。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結果產生,Van Mechelen 與 Kemper (1995) 針對13~25歲年輕人做前瞻性追蹤研究時發現,過去的運動經驗與目前的運動行 為並沒有顯著相關,研究者認為是可能因為年輕時所從事的運動項目難以應用於成年時 期所致。.

(35) 24. 在國內研究方面,王瑞霞(1994)曾以65~94歲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年 輕時即有運動習慣者,參與規律性運動的比率較高。綜合國內外有關於運動行為的相關 文獻得知,多數的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有較多的運動行為,且也從事較多的激烈性運 動,而運動行為會隨著年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經濟收入、教育程度以及社經地位較高 者,其參與規律性運動比社經地位較低者來得多,而個人先前的運動經驗對於其日後之 運動行為有些許的影響。 由文獻中看出過去運動經驗或運動社團經驗對成年後運動行為的影響,因此,本研 究亦針對國小兒童的運動經驗進行調查,以瞭解先前的運動經驗是否會影響其運動參與 行為。 運動在健康的維持或增進的角色上,已不容忽視。由以上的研究可知,影響身體活 動的相關因素甚多,如欲提倡規律性運動,須針對不同的對象找出其預測因子,這樣方 可提出對改變身體活動行為之有效對策。而本研究擬以回溯性自我報告的方式進行運動 行為之研究。透過相關人口統計特性來探討對國小兒童在社會生態學架構中的影響。此 外,年級、家長職業、家長收入、家長教育程度、是否參與(曾經)運動代表隊或運動 社團亦為人口統計變項所欲探討的項目,期以完整的提供背景變項在社會生態架構中對 身體活動的解釋。. 五、兒童身體活動特性 (一)兒童發展階段對身體活動參與需求與能力 以國小兒童而言,其生理發展正位於兒童期中期,此時期的兒童成長趨於穩定緩 慢,開始發展良好的運動技巧,包含:心肺功能提昇,可以較長時間活動;骨骼和肌肉 開始成長,動作反應時間較為敏捷;可以把複雜的動作做的很好,開始發展細微動作技 巧,如準確、協調性等小肌肉的發展 (Cordes & Ibrahim, 2003) 。此時,運動參與的特 色在於,運用身體活動發展整體動作和細微動作的技能,包含:活動參與基本技能之學 習(運動、繪畫、音樂與語文)以及持續能力之鍛鍊。 除了在生理上的改變外,此時期的兒童情感與社交能力的發展仍持續成長。依據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ing, which are defined as external variables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computer attitudes, the digital learning attitude and the digital game attitude and tried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digital game-bas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It also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leisure lives, or even health.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leisure constraint and leisure activity demand to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afety disposition tendency 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attitude for the workers of a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