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張奕華博士. 政 治 大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 立. ‧ 國. 學. 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s’. Nat. io. sit. y.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n. al. er. at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陳郁雯撰 中華民國一零六年七月.

(2) 謝誌 三年的碩士生涯中,首先最想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張奕華教授。張教授平 時的嚴謹與關懷,不論在為人處世或是做研究上都帶給我相當大的啟發。謝謝張 教授總是嚴謹地安排每一次論文討論,也耐心地給予指引、激勵與建議,使我在 過程中獲益良多,對於張老師的感謝、崇敬與景仰長存於心。 此外,也要感謝我的兩位口試委員黃旭鈞教授與張義雄教授,謝謝教授們在 百忙之中用心地給予建議與指導,使我生澀的研究更趨完整。 在政治大學的求學過程中,所幸認識廖廖、萍萍兩個知心好友,擁有妳們是. 政 治 大 分。另外,感謝我的小晚餐夥伴們:芳伃、景怡、佩吟、閔儀,晚餐後窩在莊九 立 我最願意珍惜的事,那些一起經歷的、相互陪伴的,都是滋長心中相知相惜的養. ‧ 國. 學. 聊天、一同上課互相提供幫助、下山吃飯逛街還有一起做好多事,這些都讓我感 到幸福。也謝謝同一組的國偉給了我好多幫忙,國偉的認真與親切,使我在擔任. ‧. 助教、撰寫論文等事項上有了詢問的對象。而我想我一定會想念德發的有趣,或. sit. y. Nat. 是我們去的淡水、你生日時的河堤烤肉。還要感謝闕助教,那些繁雜的事項有了. al. er. io. 助教的協助,才能順利的完成。. v. n. 這份論文的撰寫過程,大部分是待在咖啡廳或圖書館裡逐步完成的,感謝我. Ch. engchi. i n U. 的讀書好同伴惟友,在那段時間裡,每個週末都一起奮鬥、互相打氣。謝謝建誌 與承緯幫忙我發問卷,在我焦慮時刻給了我很大的支持與鼓勵。最後感謝家人與 托托,總是尊重我所做的任何決定,有你們我才有勇氣追求碩士學位,慢慢成為 自己想要的模樣。. 201708 陳郁雯謹致.

(3)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教師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 樂觀的現況,其主要研究目的在於:一、調查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 教師學術樂觀之現況。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 資、職務性質、學校規模、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學校歷史)的國民中學教師在 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的差異情形。三、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最高學 歷、服務年資、職務性質、學校規模、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學校歷史)的國民 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的差異情形。四、檢視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 政 治 大 術樂觀的預測效果。六、檢視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 立. 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關係。五、檢視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對教師學. ‧ 國. 學. 線性關係。.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臺北市 59 所公立國民中學 5296 位學校教師為研究. ‧. 對象,發放 367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310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84.5%。問卷. sit. y. Nat. 資料採用 IBM SPSS 21.0 for Windows 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 al. er. io. 變異數分析(ANOVA)、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 v. n. LISREL 9.30 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討論。研究結果如下:. Ch. engchi. i n U. 壹、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教師學術樂觀為中高程度。 貳、不同性別、最高學歷、學校規模之教師在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 觀上沒有顯著差異。 參、50(含)歲以上的教師在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程度上高於未滿 40 歲的教師, 在教師學術樂觀的知覺程度上則高於 30 歲以上,未滿 40 歲的教師。 肆、服務年資 20(含)年以上的教師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程度 高於服務年資未滿 10 年的教師。 伍、教師兼主任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高於班級導師,而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上則.

(4) 高於教師兼組長及班級導師。 陸、學校歷史未滿 30 年及學校歷史 90 年以上之教師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 學術樂觀情形,均高於學校歷史 30 年以上,未滿 60 年以及 60 年以上,未 滿 90 年之教師。 柒、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 7-8 年與 5-6 年的教師,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 術樂觀程度大於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 1-2 年的教師。 捌、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間存在高度的正相關。 玖、校長分散式領導對於教師學術樂觀有預測力。. 治 政 大 學術樂觀具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 立. 壹拾、 本研究建構之模式經過結構方程模式檢定獲得支持,校長分散式領導對教師. ‧ 國. 學.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國民中. ‧. 學學校行政與教師之參考。.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y. Nat 關鍵字:校長分散式領導、教師學術樂觀. i n U. v.

(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o analyze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on the different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an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was used to predict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s’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政 治 大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 立 survey method. The 5296 teachers who came from. optimism was also explored.. ‧ 國. 學. 59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were my study subjects. A total of 367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with 310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return rate was. ‧. 84.5%. Survey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 way ANOVA,. sit. y. Nat.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al. n. follows:. er. i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SREL 9.30.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Ch. engchi. i n U. v. 1.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eachers’ perception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is upper intermediate. 2. Ther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s, education levels, and school sizes in teachers’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3. The teachers’ perception over 50 (inclusive) years old on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s higher than the teachers under 40. On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it’s also higher than the teachers from 30 to 40. 4. The teachers’ perception over 20 (inclusive) service years on principals’distributed.

(6)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is higher than the teachers below 10 service years. 5. Teachers hold the post as directors whose perceptions on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re higher than class teachers. And they also higher thanthe teachers as section chiefs and class teachers on teacher academicoptimism. 6. The teachers’perception from the school whose age was under 30 years and over 90 years on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is higher than the teachers from the school whose age was more than 30 years and. 政 治 大 The teacher’perception that the principals’ service year was between 7 to 8 and 5 立 below 90 years.. 7.. principals’ year was between 1 to 2.. 學. ‧ 國. to 6 on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s higher than the teachers which the. sit. y. Nat. optimism.. ‧. 8.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s high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eacher academic. io.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is supported.. al. er. 9. The predi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n. v i n C hwas supported by the 10. The mode formed in this study SEM, and principals’ engchi U. distributed leadership has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eachers are provided.. Keywords: 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8. 政 治 大.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 國. 學. 第一節 校長分散式領導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 13. ‧. 第二節 教師學術樂觀之意涵與發展 .................................................................... 36. sit. y. Nat. 第三節 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相關研究 ................................ 48. er. io.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1. al. n. v i n 研究架構 .................................................................................................... 51 Ch engchi U. 第一節.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5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7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8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8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87 第一節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現況分析 ............ 87 i.

(8)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之差異分析 ............................ 9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教師學術樂觀之差異分析 ...............................114 第四節 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相關之分析 ...................................... 135 第五節 校長分散式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之預測分析 ...................................... 141 第六節 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線性關係之分析 .......................... 1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59 第一節 結論 .......................................................................................................... 159 第二節. 治 政 建議 .......................................................................................................... 165 大 立 ‧ 國. 學. 參考文獻 ................................................................................................... 168 中文文獻 .................................................................................................................. 168. ‧. 英文文獻 .................................................................................................................. 172. sit. y. Nat. n. al. er. io. 附錄 .......................................................................................................... 175. i n U. v. 附錄一 調查問卷使用授權書 ................................................................................ 175. Ch. engchi. 附錄二 專家審題問卷 ............................................................................................ 176 附錄三 原始問卷與預試問卷修正對照 ................................................................ 188 附錄四 預試問卷 .................................................................................................... 194 附錄五 正式問卷 .................................................................................................... 200. ii.

(9) 表次 表 2-1 校長分散式領導之構面............................................................................................................... 29 表 2-2 教師學術樂觀五構面................................................................................................................... 44 表 3-1 預試問卷發放學校與問卷數 ....................................................................................................... 53 表 3-2 105 年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學校規模統計表 ............................................................................ 54 表 3-3 正式問卷發放學校 ........................................................................................................................ 56 表 3-4 專家學者名單 ................................................................................................................................ 58 表 3-5 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量表項目分析摘要............................................................................. 59. 政 治 大. 表 3-6 教師學術樂觀量表項目分析摘要 ............................................................................................... 61. 立. 表 3-7 校長分散式領導量表修正後的觀察變項 ................................................................................... 63. ‧ 國. 學. 表 3-8 教師學術樂觀量表修正後的觀察變項 ....................................................................................... 64 表 3- 9 校長分散式領導量表二級 CFA 模式變項參數估計 ................................................................ 68. ‧. 表 3- 10 教師學術樂觀量表二級 CFA 模式變項參數估計 .................................................................. 69. sit. y. Nat. 表 3-11 校長分散式領導之模式適配指標 ............................................................................................. 71. er. io. 表 3-12 教師學術樂觀之模式適配指標 ................................................................................................. 75. al. n. v i n Ch 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及其各變項層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e n g c h i U ............................................... 88. 表 3-13 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量表之模式信度 ................................................................. 79 表 4-1. 表 4-2 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各層面題目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89 表 4-3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學術樂觀及其各變項層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90 表 4-4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學術樂觀各層面題目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91 表 4-5. 不同性別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94. 表 4-6 不同年齡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96 表 4-7 不同年齡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的分析摘要 ................................... 97 表 4-8. 不同最高學歷背景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99. 表 4-9 不同服務年資背景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101 iii.

(10) 表 4-10 不同服務年資背景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 102 表 4-11 不同職務性質背景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104 表 4-12 不同職務性質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 105 表 4-13 不同學校規模之校長分散式領導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106 表 4-14 不同學校規模背景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107 表 4-15 不同學校歷史背景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109 表 4-16 不同學校歷史變項之校長分散式領導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 110 表 4-17 不同學校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之校長分散式領導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政 治 大. ........................................................................................................................................................ 112 表 4-18 不同學校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之校長分散式領導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113. 立. 表 4-19 不同性別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115. ‧ 國. 學. 表 4-20 不同年齡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117. ‧. 表 4-21 不同年齡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的分析摘要 ..................................... 118 表 4-22 不同最高學歷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119. sit. y. Nat. io. er. 表 4-23 不同服務年資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121 表 4-24 不同服務年資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的分析摘要 ............................. 122. al. n. v i n 表 4-25 不同職務性質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124 Ch engchi U 表 4-26 不同職務性質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的分析摘要 ............................. 125. 表 4-27 不同學校規模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127 表 4-28 不同學校規模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的分析摘要 ............................. 128 表 4-29 不同學校歷史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130 表 4-30 不同學校歷史變項之教師學術樂觀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的分析摘要 ............................. 131 表 4-31 不同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之教師學術樂觀各組人數、平均數、標準差與信賴區間 ......... 133 表 4-32 不同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之教師學術樂觀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的分析摘要 ................. 134 表 4-33 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整體及各層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 140 iv.

(11) 表 4-34 校長分散式領導各層面對學術強調之逐步多元廻歸摘要表 ................................................. 143 表 4-35 校長分散式領導各層面對教師信任學生與家長之逐步多元廻歸摘要表 ............................. 144 表 4-36 校長分散式領導各層面對教師間互相信任之逐步多元廻歸摘要表 ..................................... 146 表 4-37 校長分散式領導各層面對教師信任領導者之逐步多元廻歸摘要表 ..................................... 147 表 4-38 校長分散式領導各層面對教師效能之逐步多元廻歸摘要表 ................................................. 149 表 4-39 校長分散式領導各層面對教師學術樂觀整體之逐步多元廻歸摘要表 ................................. 150 表 4-40 觀察變數的平均數、標準差與常態分配考驗......................................................................... 152 表 4-41 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整體模式適配標準分析結果 ............................................. 155. 政 治 大. 表 4-42 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參數估計摘要..................................................................... 157 表 4-43 個別指標信度與潛在變項組合信度及平均變異抽取量......................................................... 158.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12) 圖次 圖 1-1 研究流程 ......................................................................................... 10 圖 2-1 MACBEATH 所提出之分散式領導的分類與發展歷程。 .............. 24 圖 2-2 學術樂觀的三項要素交互關係圖 ................................................. 36 圖 2-3 校長分散式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影響之假設模式..................... 50 圖 3-1 研究架構 ......................................................................................... 52. 政 治 大. 圖 3- 2 校長分散式領導理論模型單變項統計量 .................................... 66. 立. 圖 3-3 教師學術樂觀理論模型單變項統計量 ......................................... 66. ‧ 國. 學. 圖 3-4 校長分散式領導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 74. ‧. 圖 3-5 教師學術樂觀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 78. Nat. n. al. er. io. sit. y. 圖 4-1 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模式路徑關係....................... 154. Ch. engchi. vi. i n U. v.

(1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n U. v.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關係,檢 視國民中學學校教師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現況,並呈現研究結 果、提出結論與建議,做為推動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和教師學術樂觀之參考 依據。本章主要說明本研究的緣起與研究基本界定,內容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 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 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就各節內容分述之。. 政 治 大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 國. 學. 臺灣的教育改革一直是政府、社會大眾所關注的議題,近年來更是如火如荼 地持續進行著,不論是已經正式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或是其他大大小小. ‧. 的教育政策與實務變革,皆對身於教育現場的教師產生巨大的影響。整體教育改. sit. y. Nat. 革牽動著每一個微小的教育環節,學校教師身在教育第一線,負責教育改革實務. al. er. io. 的執行與實踐,不僅需要面對學生與家長對於教育改革的不安與懷疑、耐心輔導. v. n. 與提供正確的資訊,也需要花費心力關心教改議題,以求切身理解教育改革的主. Ch. engchi. i n U. 要訴求,更需要重新適應與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心態。面對如此瞬息萬變 的教育環境,學校教師可能產生不適應的現象,而逐漸在茫茫的教育改革中對教 學工作產生倦怠感。 在一所學校中,除了教師位居重要角色之外,身為領導者的校長更是肩負重 任,其領導方式與風格深深牽繫著教師、行政人員以及學校的整體運作,因此校 長更須因應時代的變遷,並配合現今教育趨勢來進行具有彈性的有效領導。期望 透過領導者個人特質或單獨的領導行為,來改變學校組織系統的想法,正逐漸式 微。Harris (2009a)提到,雖然具有特殊視野的強大領導者確實存在,但不幸的是, 此類領導者並不存在足夠的數量來滿足今日學校教育的需求和挑戰。另一種新興 1.

(15) 領導概念是分散的、合作的,並以共享活動及互動的質量為前提來進行。越來越 多的研究證據表明,分散式領導與組織變革之間存在著積極的關係,而校長分散 式領導近年來已被研究者、政策制定者、政策實踐者以及教育改革者投以密切的 關注。蔡進雄(2004)認為,校長在學校中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同於以往,不再 是過去傳統的權威領導者,也非英雄式的獨裁者,而是轉變為權力的分享者。新 的研究證據也顯示出校長分散式領導對於消除組織中的結構阻礙與文化藩籬的組 織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Harris, 2009a)。校長分散式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係 領導者依據所遇之情境,分別讓具有不同專業能力的學校成員來擔任領導者,而. 治 政 大 將塑造出學校嶄新的文化,促使學校中每位成員皆有機會藉由己身之專業一展長 立. 學校成員也皆主動積極地輪流扮演領導與被領導的角色。此種新型態的領導方式,. 才,促使學校更能有效發展、邁向卓越,同時影響學生之學習成效。此外,Silins. ‧ 國. 學. 和 Mulford 提到,當領導的來源分散於整個學校社群中,且在重要的事務上教師能. ‧. 充分被賦權時,學生的學習產生進步的可能性較高(引自 Harris, 2005)。Bolden. y. Nat. 認為校長分散式領導主張領導責任從以往正式且單一的領導角色中跳脫出來,將. er. io. sit. 所有層級的成員之行動與影響力,整合到組織的大方向運作,Kolbe 也指出在不同 的計畫階段或組織發展階段,需要不同型式的領導,沒有任何一位單一領導者可. al. n. v i n 以勝任所有狀況所需之領導角色,一個有效的組織,會依據組織所遭遇的不同狀 Ch engchi U 況產生適當的領導者。為符合當前教育環境的挑戰,Hopkins、Highham 與 Antaridou. 認為學校領導者需要考慮創新的領導和治理模式,適當地擴散權力分布範圍,將 領導權分散至合適的人選,讓領導成為廣泛且具有特色的領導概念集合(pool of leadership expertise),而這正是校長分散式領導存在的緣起與價值(引自賴志峰, 2009) 。另外,張奕華與顏弘欽(2012)也提到,在學校實務現場,校長已無法勝 任所有的領導角色,而基於教育專業,每一位成員都應適時善用其專長,主動扮 演領導者的角色。當前學校的領導,應跳脫傳統組織職務角色設定的窠臼,透過 權力共享,匯集領導能量,實踐校長分散式領導之精要,以做為學校變革的重要 2.

(16) 推力。 Fink 和 Hargreaves (2004)也指出,教育追求永續發展,就必須在學校社群中建 立分散式領導文化,使成員彼此聯繫,相互學習與支持,而不是訓練與發展少數 的領導菁英;校長分散式領導使學校整體更有能力去面對環境的變化與多元,透 過領導的下放與賦權,從而達到增能的目的;學校領導工作是一種責任分享,透 過集體承擔領導責任,以促進學校發展的多樣性與延續性。由此可知,校長分散 式領導在學校教育情境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日益被重視,校長分散式領導不僅幫 助學校因應多元的挑戰,也可能使學生之學習產生進步,提升學校整體效能,並. 治 政 大 散式領導之程度,用以瞭解其發展現況,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立. 使學校朝向永續進步的方向發展。故研究者希望能更進一步探討教師知覺校長分. 近年來,探究除了學生、社區家長社經背景之外,其他影響學生學習成就與. ‧ 國. 學. 學校整體校能的因素,為一項新興的研究方向。Hoy、Tarter 和 Woolfolk-Hoy (2006). ‧. 提出教師學術樂觀為一項複合概念,包含了學術強調、教師集體效能以及教師信. y. Nat. 任學生與家長。此三項主要因素掌握了教師之樂觀本質,皆著重在教師有助於建. er. io. sit. 立和維持學生之正向且具學習成效的能力。教師的素質為決定教育成敗的重要因 素之一,其良窳將透過教師對於教育政策的看法、在教學上的態度、直接影響到. al. n. v i n 了教學品質,也影響學生之學習成效以及是否能習得正確觀念(謝傳崇,2014) 。 Ch engchi U 此外,根據 Coleman 的理論,在學校教育情境中,教師之間若具有較佳的同事情. 誼與互動,經由討論與觀摩、教學經驗的分享,教師們能分辨出適當與不適當的 教學行為,形成一種無形準則,使教師們在表現適當的教學行為時得以獲得獎賞, 反之則可能會受到譴責或懲罰,進而提升整體教師之教學效能。在一所具有高學 術樂觀的學校中,教師均會受到其正向的規範性文化所影響,而使教師教學效能 有所提升、與家長及學生之間形成信任、也強調班級學生要有高的學業成就(引 自洪福源、鄭光燦,2013)。而 Smith 和 Hoy (2007)的研究中則提到學術樂觀是一 種學校特徵,能預測學生成就甚至控制社會經濟地位,對於學校的學術表現之發 3.

(17) 展策略有實質影響。王建祥(2013)認為,教師學術樂觀乃透過教師重視學術、 教師集體效能與教師信任學生與家長所形塑的一種樂觀態度,不僅提升了教師之 整體效能,進而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成就,更與同儕、學生和家長彼此信任 互動良好。因此,讓教師展現積極正向的信念與態度、有效能的激發學生努力學 習、建立卓越優質理想的校園,正是教育當局和學校領導人亟需面對的課題。目 前國內有關於教師學術樂觀的研究仍在持續發展之中,為了解教師學術樂觀在教 育現場之實際影響與貢獻,研究者欲投入研究教師學術樂觀的現況及其發展趨勢, 此為研究動機二。. 治 政 大 的磐石,肩負了國家人力資本培育、提高國民素質的重大任務,而最基層的教師 立 教育之重要性對於整體國家與國民來說是不容忽視的,教育可謂為國家進步. 則扮演了相當重要之角色,其面對教育改革的心態更是整體的重要關鍵之一。張. ‧ 國. 學. 奕華、許正妹和顏弘欽(2011)認為,傳統領導之理論與實務,時常注重於探索. ‧. 領導者的功能性。然而,在實際的組織運作上,仍需仰賴其他成員的能力和參與. y. Nat. 以完成任務。爰此,校長分散式領導逐漸成為新興的領導典範。在教育領域上,. er. io. sit. 學校組織成員之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受到肯定,而這樣的發展,正與校長分散式領 導的觀點相互呼應著。相關研究亦發現,校長領導功能得否有效發揮,有賴於學. al. n. v i n 校教師的積極合作與配合,其中教師的信念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當學校 Ch engchi U 領導與教師信念相互緊密契合時,將有助於學生學習成就的提升。教師學術樂觀 為詮釋教師信念的新興概念,有效影響與解釋學生學習成就的因素,當教師具較 高程度的學術樂觀,將相信自己的能力與努力將對學生學習成就之提升有所幫助。 本研究欲透過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兩者之關係來瞭解校長分散式領導 的實踐,對於教師參與及承擔領導任務的影響程度,以及其如何促使教師學術樂 觀信念的形成,進而對於學生的影響產生正向影響,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在如此劇烈變動的教改時代,教師面臨著比以往更多的挑戰,如何調適變得 更加地複雜與艱辛。此外,校長分散式領導同時影響著教師知覺學術樂觀,故本 4.

(18) 研究試圖探究兩者之相關,期許本研究結果能激起教育現場教師們之真誠、奉獻 的信念,建立專業教師之地位與形象,鼓勵其保持樂觀積極正向的教學態度,致 力藉由其專業作出貢獻,並迎向各種不同的挑戰;同時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 育行政機關、國中學校行政與教師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將本研究之目的臚列如下:. 政 治 大. 一、調查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現況。. 立. 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資、職務性質、學校. ‧ 國. 學. 規模、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學校歷史)的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分散 式領導的差異情形。. ‧. 三、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資、職務性質、學校. y. Nat. sit. 規模、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學校歷史)的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 n. al. er. io. 樂觀的差異情形。. i n U. v. 四、檢視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關係。. Ch. engchi. 五、檢視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的預測效果。 六、檢視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線性關係。 七、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與策略,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學學校行政 與教師參考運用。. 貳、 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具體問題分述如下: 一、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現況為何? 5.

(19)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資、職務性質、學校規模、 校長在該校服務年資、學校歷史)的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分散式領導 與教師學術樂觀之差異為何? 三、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相關為何? 四、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的預測效果為何? 五、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線性關係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政 治 大. 為使本研究之探討更加具體明確,茲將所涉及的重要概念,界定如下:. 壹、校長分散式領導. 立. ‧ 國. 學. 校長分散式領導(principals’ distributed leadership)是有別於傳統領導理論 的新興領導模式,以組織擁有明確共同的目標與願景為基礎,組織中每一位. ‧. 成員皆透過共同文化而具有高度參與性與凝聚力。校長分散式領導強調的不. y. Nat. sit. 再是主要領導者個人的權責展現與權威掌控組織運作,而是強調組織中的各. n. al. er. io. 個成員都能清楚明白且認同組織共同的目標與願景,並將領導責任與權力分. i n U. v. 散於組織中成員,進而進行團隊合作與分工,促進組織效能。隨著不同時間. Ch. engchi. 與情況,組織所接受的任務不同,而組織成員依據個人自身的專業與知能, 主動並且也願意成為該項任務的領導者或被領導者,齊心協力達成組織目標。 這種主動自願並且彈性的領導角色轉換,以及互信互賴的權力分工合作方式, 即是校長分散式領導最主要的精神。 本研究中校長分散式領導之測量工具為「臺北市國民中學分散式領導評 估量表」。包含領導者的開放 3 題、成員的動力 4 題、成員的參與 4 題、情 境氣氛 4 題等四個層面,共有 15 題。透過此四個層面來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 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班級導師、專任教師等對校長分散式領導的知覺 6.

(20) 程度。 本量表採用李克特式(Likert-type)六點量表進行作答與計分,題目均為正 向描述題,由右至左為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六個選項,加總平均後即為針 對校長分散式領導的知覺,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之知覺程度越高;反之表示 受試者之知覺程度越低。. 貳、教師學術樂觀 教師學術樂觀(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是一種屬於教師本身的共同積 極正向信念,主要是由「學術強調、教師集體效能、信任學生與家長」三個. 政 治 大 互作用。教師對於學術的重視展現於在乎學生的學習以及不斷追求自身的專 立 向度集合而成的複合概念,其中每一個向度皆彼此緊繫,缺一不可,形成交. ‧ 國. 學. 業精熟之上,並且相信自己具有可以帶給學生幫助的能力,也在經驗中獲得 正向的回饋,進而交織形成穩固的自我效能感。同時,教師也重視與學生、. ‧. 同儕以及家長的互動關係,在關係上賦予信任,一方面相信學生能有效學習,. sit. y. Nat. 另一方面也信任同儕、學生與家長都願意主動配合、協同合作,一同創造良. al. n. 影響的理想藍圖。. er. io. 好的學習氛圍,共同進步與成長,達到學校教育對於學生學習成就產生正向.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中教師學術樂觀之測量工具為「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學術樂觀評 估量表」,包含學術強調 3 題;教師信任學生及家長 5 題;教師間的互相信 任 3 題;教師信任領導者 3 題;教師效能 3 題等五個層面,共有 16 題。透過 此五個層面來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及教師對教師學術樂觀的知覺。 本量表採用李克特式(Likert-type)六點量表進行作答與計分,題目均為正 向描述題,由右至左為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六個選項,加總平均後即為針 對教師學術樂觀的知覺程度,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之知覺程度越高;反之表 示受試者之知覺程度越低。. 7.

(2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相關,並依據研 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蒐集學校相關人員對教師學術樂觀 與校長分散式領導之數據資料以進行研究,再進行後續分析與討論,茲將研究方 法與研究步驟臚列說明如下:. 壹、. 研究方法 本研究蒐集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相關文獻,就此二主題之. 相關書籍、論文、期刊等資料進行文獻探討,並以之做為本研究理論之依據. 政 治 大. 與研究工具之基礎,而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 立. 為瞭解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相關,以臺北市國民. ‧ 國. 學. 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並參考現有之研究工具「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量 表」及「國民中學教師學術樂觀量表」做為本研究之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 ‧. 查。藉由統計分析方法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下,教師知覺的差異情形,進一步. y. Nat. er. 研究步驟. io. 貳、. sit. 檢視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之關係。. al. n. v i n 本研究之步驟分成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與完成階段: Ch engchi U 一、準備階段. (一)蒐集有興趣之研究:廣泛蒐集有興趣之研究主題,初步確立所預 研究主題之大方向。 (二)確立研究主題:與指導教授討論研究的確切方向與可行性,進而 確定論文研究題目。 (三)文獻探討與分析:蒐集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相關之中 英文書籍、論文與期刊等文獻資料,進行文獻整理與分析,以做 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8.

(22) (四)建立研究架構:深入分析整理文獻資料以建立研究架構。. 二、實施階段 (一)確定研究工具:本研究參考張奕華(2009)所編製的「學校分散 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調查問卷」 ,與劉文章(2010)之「臺北縣 國民小學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現況調查問卷」經取得其使 用及修改授權(如附錄一)而做為本研究之工具。 (二)實施問卷調查:本研究以劉文章(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分散. 治 政 大 容效度審查,修改並完成「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 立 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現況調查問卷」為基礎,經過問卷專家內. 師學術樂觀現況調查問卷」之預試問卷(如附錄四),並選定臺. ‧ 國. 學. 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為母群,進行簡單隨機抽樣調查;預試問卷回. ‧. 收分析後並刪除不適合題目再編製成正式問卷(如附錄五),透. y. Nat. 過分層隨機抽樣臺北市 59 所學校實施正式問卷。. n. al. er. io. 與登錄。. sit. (三)問卷回收與處理:進行問卷的回收與整理,刪除無效問卷、編碼. 三、完成階段. Ch. engchi. i n U. v. (一) 問卷資料分析:問卷所得之量化資料,以IBM SPSS 21.0 for Windows 統計軟體與LISREL 9.30進行資料分析。. (二) 結論與建議: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具體建議,以供相關單位 參考。. (三) 論文撰寫與印製:依據研究結果撰寫與印製論文。. 9.

(23) 茲將研究流程整理如圖 1-1 所示: 蒐集相關之研究. 確立研究主題. 準備階段 文獻探討與分析. 建立研究架構. 擬定研究計畫. 學. 論文計畫審查. 實施階段. n. al. er. io. 實施預試(正式)問卷. i n C h 問卷回收與處理 engchi U 分析問卷結果. cm 1.08 完成階段. sit. y. Nat. 實施專家問卷內容效度審查. ‧. ‧ 國. 立. 確定研究工具 政 治 大. 撰寫研究論文. 研究論文審查、口試. 完成論文 圖 1-1 研究流程 10. v. 預試與分析.

(2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以臺北市為研究範圍,不包含其他縣市。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臺北市現任公立國民中學(含完全中學國中部) 之教師兼行政人員(主任、組長)與正式教師(不含已退休、離職與代 理代課)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 貳、. 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進行量化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歷程以及整. ‧ 國. 學. 體研究數據方面皆力求趨於完整、客觀與嚴謹,但因主客觀條件之影響,仍. y. Nat. 一、 在研究對象方面的限制. ‧. 有未能周詳之處,而有下列之限制:. er. io. sit.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經費與時間上的限制,僅以臺北市公立國民中 學之正式教師為研究調查之對象,並未包含其他地區或不同層級之學校,. al. n. v i n 故本研究結論若要推論至其他地區或其他層級之學校,則需藉由更進一 Ch engchi U 步的研究方法方可能進行,且須小心謹慎地使用該推論。 二、 在研究變項方面的限制 本研究在探討國民中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二個變項. 之間的現況、差異與相關。故僅能針對此二變項之不同構面與整體進行 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而文獻中曾論及之其他層面,則因本研究之人力、 經費、時間等限制而無法全面顧及。 三、 在研究方法方面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係以郵寄之方式委託相關學校教師轉發, 11.

(25) 然各校是否完全依研究者指示分配相關人員填寫,無法完全控制,研究 者委請學校主任或教師協助轉發與回收問卷,並強調研究結果僅學術研 究之用,以提高填答者意願與問卷回收率。此外,雖問卷填寫之優點在 於統計之客觀性,但受填答者在填寫時,仍可能受其認知、作答時之情 境與主觀心態影響,而出現實際情況與填答不符情形,進而導致研究分 析上之誤差,為本研究待克服之限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n U. v.

(2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探討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相關 文獻資料,以做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本章共分成三個節次,第一節探討校長分 散式領導之意涵與其相關研究,包含校長分散式領導的定義、發展、特性、類型、 構面與其相關研究。第二節則探討教師學術樂觀的定義、發展與構面,包含教師 學術強調、教師集體效能、教師信任學生與家長三個面向,以及教師學術樂觀相 關研究。第三節則探討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相關研究。. 治 政 大 第一節 校長分散式領導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立 校長分散式領導的定義. ‧ 國. 學. 校長分散式領導又被稱作分布式領導與散布式領導,係指將傳統領導者. ‧. 的任務與責任分散於組織中的各個成員,透過互相信任,協同合作以達成組. sit. y. Nat. 織目標,同時也使組織中的成員受到足夠的重視(陳振益、黃雪蓮,2014)。. io. 校長分散式領導是領導活動散布於組織中的各個成員,在「信任與合作」的. al. er. 壹、. v. n. 氛圍之下,每一位成員皆在其負責領域內參與領導實務的運作,擔任領導角. Ch. engchi. i n U. 色並承擔領導責任,期望達成組織任務目標並提升組織效能(吳清山、林天 祐,2010)。徐吉春(2014)將校長分散式領導定義為:組織中的成員透過 共同參與,強調績效責任,並肯定個人的專業知能,不斷賦予成員權力,同 時重視責任承擔,尋求互相信任的合作模式。而在領導者方面,則允許有多 元領導者和在主要領導者授權下,允許領導者與追隨者隨情境不同而轉換領 導角色。此外,李麗珍(2011)說明「分散式領導」係指組織在合作、信任 與自由的情境下,由主要領導者透過授權增能,允許多位領導者共同參與、 互相依賴,並隨著情境的轉換而產生不同的領導者與追隨者,來協助其他同 仁達成任務。李麗珍進一步指出,主要領導者要使情境中的成員皆能相互信 13.

(27) 任,而追隨者則須貢獻自己的專業能力,相互合作以達成組織共同目標。 陳怡卉(2010)將校長分散式領導定義為:學校領導角色與責任的開放, 每個人皆能自願主動轉換其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角色,個人發揮專業、團隊 互助合作,促進學校目標的達成。而林松德(2014)認為校長分散式領導是 個強調過程的領導方式,強調領導不應該是單獨個人的作為,而是一種權力 分散的領導者實務活動,領導者的角色可以由擔任正式領導職務的人來執行, 也可以由其他非為正式領導職務的成員來分擔領導工作。另外,劉文章(2010) 則提到校長分散式領導是一種多人領導的領導方式,組織中成員分別依其專. 治 政 大 達到組織目標之領導實踐過程。 立. 業能力、情境需求,可轉換不同權責的領導角色;並透過共同參與及承擔,. Spillane、Halverson 與 Diamond (2011)強調校長分散式領導的三項主要. ‧ 國. 學. 元素為:領導者、追隨者以及情境,三者隨著彼此的改變而相互調整,產生. ‧. 交互作用,進程形成校長分散式領導實務。此外,Harris (2005)指出校長分散. y. Nat. 式領導的引導以及指揮來源是多元的,透過建立組織的共同文化來提升組織. er. io. sit. 內部的一致性與凝聚力,並關注領導實務是如何分布於正式及非正式的領導 人之間。由此看來,校長分散式領導主要討論的是關於「誰」可以在同事間. al. n. v i n 發揮影響力,以及是在「什麼領域」上發揮影響力領導組織成員。而 Harris Ch engchi U. (2009b) 亦提及校長分散式領導中,組織的領導者雖然是多重的,但指的並 非人人皆同時成為領導者,而是每一位組織成員在適當的時機皆能有機會發 揮其專家權而成為領導者,組織成員互相信任與支持,使領導者的轉換依照 其所遭遇情境之需要而流動。 綜合上述研究者對於校長分散式領導的定義,可以得知校長分散式領導 是有別於傳統領導理論的新興領導模式,以組織擁有明確共同的目標與願景 為基礎,組織中每一位成員皆透過共同文化而具有高度參與性與凝聚力。校 長分散式領導強調的不再是主要領導者個人的權責展現與權威掌控組織運 14.

(28) 作,而是強調組織中的各個成員都能清楚明白且認同組織共同的目標與願景, 並將領導責任與權力分散於組織中成員,進而進行團隊合作與分工,促進組 織效能。隨著不同時間與情況,組織所接受的任務不同,而組織成員依據個 人自身的專業與知能,主動並且也願意成為該項任務的領導者或被領導者, 齊心協力達成組織目標。這種主動自願並且彈性的領導角色轉換,以及互信 互賴的權力分工合作方式,便是校長分散式領導最主要的精神。. 貳、. 校長分散式領導的發展 早期的「領導」指的通常是「英雄式領導」(the heroic leadership),主張. 政 治 大 此種領導方式中,領導者被認為是強大的、無所不能的,過分理想化單一領 立. 由單一領導者以其特殊影響力與能力帶領整個組織朝向組織目標前進,但在. ‧ 國. 學. 導者的能力,忽略每個人皆有其長處與短處,故近年來英雄式領導屢屢被提 出質疑。Lashway (2003) 明確的表示,英雄式領導的一般理想已經過時了,. ‧. 學校轉型的任務過於複雜,無法由單一個人來完成。換句話說,單憑一人之. sit. y. Nat. 力欲對學校進行改革,是非常困難的。傳統的組織帶領者總自詡為「英雄式. al. er. io. 領導者」 ,以威權管理組織成員,成員僅能聽從指令行事,無從表達意見,使. v. n. 得領導者難以接觸到成員的真實想法,進而產生獨力奮戰的孤獨情況,較難. Ch. engchi. 形成團隊精神(李麗珍,2011)。. i n U. 「校長分散式領導」是近年來逐漸發展出來新興領導理論,主要係根據 英雄式領導的缺失改善而來,又似「後英雄式領導」。Spillane 認為分散式領 導的理念初始是由「決策共享」(shared decision-making)發展而來(徐吉春, 2008) 。而分佈式領導的起源可追溯自 1951 年 Gibb 所撰寫之《參與式團體的 動態》(Dynamics of participative groups)一書,書中第四章〈分享與領導〉首 度提出「分散式領導」一詞,並界定四種領導的環境:獨裁式(autocratic)、家 長式(paternalistic)、個人式(individualistic)與參與式(participative),前三種氛圍 是由領導者決定,而校長分散式領導則是屬於第四種參與式領導環境,主張 15.

(29) 由群體為組織做出共同決定(引自賴志峰 2008a)。參與式領導環境有別於其 他三種形式的領導,它的優點包括不再以權威使組織成員服從,改而利用成 員追求組織與個人發展的特性,促進成員主動進行責任承擔;領導權責分散, 增加成員的參與度,使成員更樂意奉獻。賴志峰(2008a)提到,第一篇以分 佈式領導為主題之論文為 Barry 在 1991 年所著之〈管理沒有首長的團隊:分 佈式領導的課題〉 (Managing the bossless team: Lessons indistributed leadership), 主要在探討自我管理團隊(self-managed teams, SMTs)的領導。另外,最早以 分佈式領導為題之專書,則屬 Clift 與 Thurston 在 1995 年所編著《分佈式領. 治 政 大 collaboration)一書,惟其內容仍處於理念發展的階段,對於校長分散式領導理 立 導:透過合作改進學校》(Distributed leadership: School improvement through. 論尚未建構出完整的體系,論述重點在於領導已從傳統科層體制轉而分散於. ‧ 國. 學. 組織中。而目前探究分布式領導理論較為完善清晰的專書,為 Spillane(2006). ‧. 所著之「分散式領導」 (Distributed leadership)一書,書中將分布式領導理論. y. Nat. 具體且清晰地架構出來。. er. io. sit. 在同一時期,許多類似的領導概念也逐漸嶄露頭角,例如教師領導(teacher leadership)、學校本位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以及分享式領導(shared. n. al. Ch. leadership)等,以下分別簡述三者之內涵:. engchi. i n U. v. 一、教師領導:Mangin 與 Stoelinga 認為賦予教師領導角色是 1980 年代、1990 年代早期的共同之改革策略,包括專家教師(master)、領導教師(lead)、師 傅教師(mentor),將教師納入決策的過程,以提高教師的士氣(引自張本 文,2011)。 二、學校本位管理:許家政(2004)定義學校本位管理為一種在課程、人事、 預算等層面上,將決定權力垂直地下放給學校,而在適當的會議平台上, 學校層級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被授予自主決定的權利,參與決 定者須為學校績效負起責任,並正向積極地參與下一波修正與改進的決 16.

(30) 定,形成一變革的循環歷程。 三、分享式領導:趙廣林(2011)將組織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領導者將權 力分享給成員領導,讓成員來支持與負責組織成敗,或是將分享領導看 成是相互分享的過程,設定為分享領導的範疇,並將分享領導定義為以 組織成員共同分享的方式來決定組織的目標,共同努力達成目標,並共 同影響組織的運作與文化。 上述領導概念與校長分散式領導皆有某些意涵是類似的,而校長分散式 領導又包含了更廣更深的概念,形成了一個複合型的領導型式,而與上述領. 治 政 大 近十幾年來,校長分散式領導日漸蓬勃發展,此種新型態的領導互動關 立. 導概念有所差異。. 係主張組織中成員於領導範疇中皆擁有不同的潛力,對組織各自具有一定的. ‧ 國. 學. 貢獻,而領導臻於成功的要點在於領導者妥善運用與整合組織中不同成員的. ‧. 領導能力,將權力分散其中,促使組織有效達成目標。校長分散式領導理論. y. Nat. 之發展,乃是逐步建構一個「個人與團隊」交互分享權力的概念。綜上所述,. er. io. sit. 一個理論的啟蒙、蓬勃發展乃至完善仍需許多的時間,也需要有各種理論做 為基礎,校長分散式領導在近年雖日益受到廣泛的重視,但仍在慢慢朝向更. n. al. 好的方向改善發展中。. 參、. Ch. engchi. i n U. v. 校長分散式領導的內涵. 一、校長分散式領導的特性 檢視當前教育革新脈絡,學校已被視為變革的主體,換句話說,學 校教育品質的確保已非由校長單向的行政領導來決定,相對地,如何讓 每一位學校成員發揮其專業並承擔責任,促使校長分散式領導成為學校 經營的重要議題(張奕華、顏弘欽,2012)。校長分散式領導強調組織 權力與責任的分散,每個人可以在自己所負責的專業領域內擁有自由性 與創新性。站在組織整體觀點來看待分散式領導,吳清山與林天祐(2010) 17.

(31) 將其主要特性整理如下: (一)多樣領導: 組織中的領導者不只首長一人,另外還包括部屬;而學校中 的領導實務工作,校長、行政人員及教師皆可擔任領導者與被領 導者(吳清山、林天祐,2010) 。換言之,在校長分散式領導的範 圍之內,領導者的角色設定並非明確且受限制的,而是彈性、可 變動的,組織中的成員隨著情境與組織任務的不同,依個人能力 專長調整其領導與被領導的地位,形成多樣領導的特性。. 治 政 大 組織中的所有成員與環境形成一個相互連結的互動網絡,彼 立. (二)相互依賴:. 。也就是說, 此具有相互依賴的動態關係(吳清山、林天祐,2010). ‧ 國. 學. 分散式領導中,組織裡的每一位成員皆緊密相連,依賴著彼此的. ‧. 專業領導,更隨著所處環境的變動而變動。. y. Nat. (三)共同參與:. er. io. sit. 組織中的每位成員都有機會能參與領導活動,從事計畫、執. 。成員共同參與組織任務 行和決定工作(吳清山、林天祐,2010). al. n. v i n 與活動,依情況輪流承擔領導責任,齊心為組織貢獻己力。當成 Ch engchi U. 員參與度提升時,便自覺受到肯定,為組織投入心力的意願自然 也提高。. (四)團體分享: 分布式領導強調團體成員互動,彼此分享經驗和成就感(吳 清山、林天祐,2010)。成員透過分享來建立關係,互相支持並予 以肯定,建立組織文化與有力的情感連結。. 18.

(32) (五)增權益能: 組織中的成員享有參與及決定的權力,從權力分享的過程中 提升專業能力(吳清山、林天祐,2010) 。組織中的正式領導者將 領導權分散授予組織中的各成員,使其在擔任領導者的過程中同 時增加自己的能力。 Harris (2009b)則簡單提到校長分散式領導具有下列三項主要特性: (一)依付出得到報酬:成員的報酬不再與職位相連結,而是與其所承 擔之特殊的任務責任相關。. 治 政 大 (三)隨情境更改領導角色:領導者將隨著組織的需要而流動轉換,並 立 (二)貢獻專業:由具有專業的人擔任領導指揮的角色。. 非固定的。. ‧ 國. 學. 此外,West Chester University (2004)也指出了校長分散式領導的六個. ‧. 基本原則與特徵:. y. Nat. (一)開發潛能:校長分散式領導指的並非將領導權委派給成員,而是. er. io. sit. 為開發每個人的專業知識、想法與努力找出最佳的途徑。 (二)想法共享:分布式領導常成功地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威脅與. al. n. v i n 改變。其強調想法的分享,好的想法可以將組織導向好的成果, Ch engchi U 因為整個團隊已經準備好將概念具體實踐。. (三)嘗試錯誤:在校長分散式領導的情境之下,錯誤常常可以引導組 織發現具有價值的新問題解決途徑。 (四)高度參與:雖然並非每個人都是最後的決策者,但每個人所具備 的專門知識都將構成最後決策的一部分。 (五)信任合作:校長分散式領導關乎信任與合作,而非單位與部門間 的競爭。組織成員以不同形式的貢獻來共享同一個組織任務。 (六)正向激勵:校長分散式領導激勵每位成員,使其工作更有效能、 19.

(33) 有意義及有效率。 由上列 West Chester University 對於校長分散式領導之原則與特徵的 敘述可知,校長分散式領導強調授權以及成員想法的互相激盪,將權力 下放後更能使組織成員的專業獲得充分發展,並透過互信互賴的合作團 隊,使每個人都擁有專屬責任,以期共同促進組織效能、達成組織目標。 劉文章(2010)以 Bennett 的觀點為主軸,歸納整理了校長分散式領 導的幾項主要特性如下: (一)協同性領導歷程:在校長分散式領導的歷程中,強調成員透過互. 治 政 大 (二)情境性領導行為:校長分散式領導重視情境的改變以及組織與情 立 信互賴的協同合作過程,共同建立有效領導。. 境的交互作用,領導行為將隨情境而彈性更迭。. ‧ 國. 學. (三)開放性領導邊界:校長分散式領導的領導邊界是模糊、開放的,. ‧. 不侷限於特定社群或個人。. y. Nat. (四)分散性專業知識技能:校長分散性領導重視組織成員的專業知識. er. io. sit. 技能,成員隨著情境所需貢獻己才,運用多元的能力集合 (五)參與性領導實踐:校長分散式領導強調理論與實務的連結,經由. al. n. v i n 成員的主動且高度的參與性完成領導實踐。 Ch engchi U. 賴志峰(2008b)認為,在校長分散式領導中,正式領導者仍扮演重 要角色,該領導模式旨在追求一個有效的領導途徑,並針對校長分散式 領導的特點,提出下列五項主張: (一)校長分散式領導非為全新領導模式,而是現有領導模式之整合。 (二)傳統正式領導者仍扮演重要角色,與多元領導者密切配合。 (三)單純行政工作方面,單一領導者比較明顯運作;但在與專業較高 度相關的工作,例如教學及與教學有關之行政工作,則多元領導 者活躍運作。 20.

(34) (四)校長分散式領導重點在於描繪學校領導現況,並激發出有效的領 導新途徑。 (五)校長分散式領導在不同學校的施行運作,可能造成不同成效。 基於上述幾位對於校長分散式領導的特性之闡述,可以說校長分散 式領導是一種後英雄式領導(post-heroic leadership),領導權則不再侷限於 單一個人或特定社群,強調互相信任與依賴的團隊合作、賦權增能、共 同參與、彈性調整與專業貢獻。而組織中成員可以被視為組織與正式領 導者的強力資源,不僅能運用他們的專業為組織提供建議與想法,更能. 治 政 大 密切的團隊合作,將塑造特殊的組織文化,使成員互動親密並且互相信 立 隨情境轉換而使其分擔領導權力與責任,為組織帶來極大貢獻。此外,. 任,組織的重要決策雖非由每個人共同決定,但每位成員對其皆有貢獻。. ‧ 國. 學. 另一方面,組織成員在高度參與的同時,其專業備受重視,自身榮譽感. ‧. 與自尊等心理需求獲得滿足,甚至會為了追求自我與組織的目標實現而. y. Nat. 更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能,透過多元的領導歷程激發潛能,為組織帶來積. er. io. sit. 極向善的新氣象。 二、校長分散式領導的類型. al. n. v i n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校長分散式領導的形式可以被歸類成許多不同 Ch engchi U. 的類型,眾多研究者皆各自依據一定的準則,將範圍廣泛的校長分散式. 領導大致統整、歸納出幾項類型,以下分別列舉相關文獻中所提及之校 長分散式領導的類型: Spillane 以學校成員的工作形式為主要分類依據,將校長分散式領導 分成以下三種類型:(一)合作式(collaborative):合作式分布領導指的是 幾位領導者針對一項特別的任務、活動共同合作,而彼此的領導實踐結 果將成為彼此下一波的領導實務基礎。例如:學校中各處室共同舉辦校 慶活動,彼此配合以完成之;(二)集體式(collective):集體式分布領導 21.

(35) 是指兩個或多個獨立且相互依賴的領導者,在追求共同行動目標時,各 自就自己所負責的部分做出不同的領導實踐。例如:教同一班級的各科 教師,針對學生成就表現此一共同目標,分別就自身負責的科目進行任 務實踐;(三)組織協調式(coordinated) :協同式分布領導,是只為了完 成特定的領導功能,組織必須有順序、有系統地分配權力。例如:學校 裡同一處室中,各個成員之權力、責任皆有所分配,此即協同式分布領 導的呈現(引自陳振益、黃雪蓮,2014)。 Gronn 將校長分散式領導分成下列兩種類型:附加的(additive)分散式. 治 政 大 一種未協調一致(uncoordinated)的領導型式,主要著重於組織參與者的任 立. 領導與整全的(holistic)分散式領導。其中「附加的」分散式領導,指的是. 務配置,是一種每人都是領導者(everyone is a leader)的領導型式。而「整. ‧ 國. 學. 全的」分散式領導,主要強調領導人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也就是在組. ‧. 織中領導來源的自覺(consciously)管理與協同作用(synergistic)之關係(引. y. Nat. 自張奕華,2009)。. er. io. sit. MacBeath 視分散式領導為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並將此歷程區分成 正式型分散式領導(distribution formally)、務實型分散式領導(distribution. al. n. v i n as pragmatic)、策略型分散式領導(distribution as strategic)、增長型的分散 Ch engchi U 式領導(distribution as incremental)、隨機型的分散式領導(distribution as. opportunistic)與文化型的分散式領導(distribution as cultural)等六個類型, 下列分述之(引自劉文章,2010): (一)正式型分散式領導:將組織進行正式的結構劃分,以形成分散式領 導,意即組織中的領導或管理角色皆被賦予相關的正式職責,有其 正式的任務與責任歸屬,此時領導者的角色轉變成支持和提供諮詢 與相關資源。此種分散式領導類型是穩定、有效的,符合領導的期 望。 22.

(36) (二)務實型分散式領導:務實型分散式領導往往是一種對外部事件的回 應,這種回應的壓力來自政府的要求、地方當局、社區活動或家長, 此種壓力在學校日益倍增,通常領導者會要求成員分別負起職責, 以分散領導工作的負擔。不過雖然務實型分散領導看似能減輕領導 壓力,但是許多組織成員並不希望所承擔的責任超出自己的課堂教 學。 (三)策略型分散式領導:策略型領導是一種目標導向的領導型式,聚焦 在學校改善的長期目標上。此種分散式觀點認為在領導過程中,適. 治 政 大 人,故須建立友善合作的工作團隊,在大多數情況下團結的力量勝 立 當的策略運作是重要的,因為專門技術是落在組織中的群體而非個. 過個人單薄的力量。. ‧ 國. 學. (四)增長型的分散式領導:增長型分散式領導同時兼具務實型分散式領. ‧. 導與策略型分散式領導的特性。它獨特的目的是協助成員專業發展,. y. Nat. 強調長遠的團隊目標例如:專業的成長與培養成員適當的態度,凌. 成員自己缺乏信任與自信。. al. er. io. sit. 駕於工作導向的目標之上;然而增長型的分散是領導最大的問題是. n. v i n (五)隨機型的分散式領導:隨機型分散式領導是隨機的、非計畫好的。 Ch engchi U 組織中所有成員的領導與被領導角色與職責之轉換,皆是隨著任務. 情境而改變,自然而然的發生,這些微妙的變化就在組織成員的直 覺、默契和相互依賴中悄悄發生。 (六)文化型的分散式領導:文化型分散式領導強調的重點是領導是「什 麼」,而非領導是「誰」。領導主要體現於活動,而不是角色或通過 單獨個人的主動行動。換句話說,文化型分散式領導強調人們針對 活動,運用其主動自發性去協同合作,沒有必要確認領導者或追隨 者是誰。善用集體智慧和集體能量之文化型分散式領導,可以視為 23.

(37) 現今學校發展的優勢。此類型強調的重點在於代理(agency)和互惠 (reciprocity),這種互惠建立在尊重、傾聽、重視他人意見以及真誠 的關係之上。 此六種分散式領導之分類與發展歷程,可簡化成下圖 2-1:. 分散式領導. 正式型. 策略型. 務實型. 政 治 大. 文化型 立. 隨機型. 增長型. ‧ 國. 學 ‧. 圖 2-1 MacBeath 所提出之分散式領導的分類與發展歷程。 by J.. sit. y. Nat. 資料來源:修改自 “Leadership as distributed:A matter of practice”. io. er. MacBeath, 2005, School Leadership &Management, 25(4), p. 357. 另外,徐吉春(2008)提到校長分散式領導在正式領導與非正式領導. al. n. v i n 中皆有可能出現。前者的實現形式,可透過跨層級關係(上下層級界定角 Ch engchi U. 色)、託管關係(委託任務或代理人)、對等關係(拋開群體與. 個人固定的角色)、權力分離關係(同一層級不同專業);而後者則是組織 中成員基於友誼的展現而實現分散式領導。 陳怡卉(2010)整理分散式領導主要的三種類型架構如下: (一)事先規劃的程度:學校可常設組織或規範性計畫,讓不同的專家擔 任領導者;或是隨機因為短期目標,開放讓不同的領導者自動轉換 與出現,使其自動性結盟或自動性解散。 (二)分散的內容差異:可以依任務、專長、權力、責任、文化、追隨者 24.

(38) 的主動性等分散領導者角色。 (三)合作的模式:藉由各角色各自獨立表現,最後形成統整效果,或是 同一時間地點任務進行領導者的角色轉換,也可能是日常任務上的 關聯性活動互相協調,或是基於友誼形成非正式的校長分散式領 導。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雖然皆以校長分散式領導為主軸,但是所歸納出 的類型皆為不同的面項,其分類依據也皆是不同觀點,實際運作方式彈性 且多元。研究者整理上述對於校長分散式領導的分類,發現校長分散式領. 政 治 大. 導的分類依據,可為合作方式、分散領導的程度與內容差異、分散領導中 所強調的重點等。. 立. 三、校長分散式領導的構面. ‧ 國. 學. 由於校長分散式領導的理論性架構尚在持續發展,諸多研究所提出. ‧. 的校長分散式領導之構面不盡相同,究竟應該哪些面向為最具代表性的. y. Nat. 構面,迄今仍未有定論。張奕華與顏弘欽(2012)認為領導是維持組織. er. io. sit. 運作與發展的關鍵要素,故領導者的角色定位及效能展現,對於組織的 競爭力與整體發展更是具有影響力。就量化取向而言,測量工具係探討. al. n. v i n 研究構念的重要媒介。因此,在校長分散式領導的概念下,應包含哪些 Ch engchi U 因素構面,具有相當的研究價值。. 首先,Gordon (2005)界定了分布式領導重要的四個向度,分別是: (一)任務願景與目標 (mission, vision, and goals):任務願景與目標是為 領導影響學生學習的第一個向度。Leithwood 與 Montgomery 指出, 一個擁有明確學術導向之任務願景的學校,比較能夠在學生利益 與增進教學和學習的資源分配之間做出好的決定(引自 Gordon, 2005)。而任務願景與目標惟在全體學校成員皆清楚,並認為其 有意義、有用、且反映當前重要教育價值時,才最具效能。 25.

(39) (二)學校文化 (school culture) :學校文化是領導影響學生學習的第二 個面向,它形成於一所學校的歷史進程。Brandt 指出,一個深入 且永續的專業學習學校文化,將對學生之學習產生有力且巨大的 影響(引自 Gordon, 2005)。 (三)決定過程 (decision-making):第三個能增進學生學習的面向為決定 過程。依照數據處理的決定過程是測量一所學校成功與否以及其 學生成就的唯一真實方法。它同時決定了學生知識或技能的優勢 與劣勢所在,並對於教學實踐應如何被改變提供了一個指示方向。. 治 政 大 成員,將為學校帶來獲益。 立. 在決策過程中,數據被系統化地蒐集,並廣泛地提供給學校全體. (四)領導實踐 (leadership practices):領導實踐為領導影響學生學習的. ‧ 國. 學. 最後一個面向,它解釋了學校領導者如何定義與呈現其在領導過. ‧. 程中與他人的互動。. y. Nat. 再者,Spillane 等人 (2011)也提出分散式領導為領導者(leaders)、追. er. io. sit. 隨者 (follows)以及情境 (situation),三者交互作用構合而成。此外,賴志 峰(2008b,2009)提到,校長分散式領導有下列五個重要構面:. al. n. v i n (一)自信和自我謙遜的校長職位:校長分散式領導強調領導者樂意貢 Ch engchi U 獻也願意積極透過賦權增能予他人來維持組織順利運作。領導者. 必須設計一個能使組織成員持續學習以應付挑戰的環境。當校長 具高度信心並以謙遜的態度來面對領導實務,才能坦然面對複雜 的學校領導情境以及獲得他人的尊敬與支持。 (二)清晰的結構和績效責任:正因為校長分散式領導的領導來源是多 元的,才更需要清楚的願景、清晰的組織結構與權限劃分以及明 確的授權,才能確認不同的角色與責任,降低重複性、衝突與混 淆,使組織運作更為流暢。 26.

(40) (三)領導能量的投資:除了清晰明確的責任授權,也應該培養組織成 員的領導能量,意即成為領導者的能力與心態,建立有效的領導 價值、信念及屬性。當具備足夠的領導能量,組織成員才有辦法 勝任領導者的角色、勇於承擔領導責任,進而發揮校長分散式領 導中多元領導的精神。 (四)營造信任的文化:校長分散式領導重視合作,其領導者與追隨者 的界線並不清楚,隨情境的變化,領導者可以變成追隨者,而追 隨者也可轉換成領導者。在這種情況之下,組織成員對彼此的信. 治 政 大 員的工作承諾與使命感。 立. 任與尊重便顯得特別重要,營造信任的文化將有助於提升組織成. (五)適當的轉捩點:校長分散式領導重視情境的改變,不同事件將激. ‧ 國. 學. 發出不同的領導組合,故善用特定行動與事件,當作適當時機以. ‧. 順勢推動領導作為便是校長分散式領導一項很重要的特點。. y. Nat. 李麗珍(2011)將校長分散式領導的特性界定為下列五個構面: (一). 效責任;(五)尋找分散時機。. al. er. io. sit. 分享領導權力; (二)增進領導能量; (三)營造信任文化; (四)強調績. n. v i n 王麗雅(2011)整理出校長分散式領導的四個構面,分別為:(一) Ch engchi U. 願景目標:學校內成員明確地了解學校之價值、信念與未來發展方向, 共同努力以期達成學校目標。(二)學校文化:學校成員共同的規範、 價值與信念,透過互相信任合作,共同創造組織文化,帶動組織成長與 進步。(三)權責共享:隨不同情境產生領導角色的互換,成員分權增 能、責任共享,以促進組織凝聚力。(四)領導實踐:學校內正式與非 正式組織中,擁有領導能力的人與被領導人在互動過程中產生交互作用, 以增進學校效能。 此外,根據張奕華與顏弘欽(2012)的研究分析結果,校長分散式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