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合理調整義務於我國之實踐-兼以美國、歐盟與歐洲人權公約作為借鏡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合理調整義務於我國之實踐-兼以美國、歐盟與歐洲人權公約作為借鏡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孫 迺 翊 博士. 論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合理調整義務於我國之實踐. 政 治 大 —兼以美國、歐盟與歐洲人權公約作為借鏡 立. ‧ 國. 學. Realizing the Duty of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of the UN. ‧.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sit. y. Nat. Comparison with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y Act, European. n. al. er. io. Union’s Directive and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Ch. Rights.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張 晁 綱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O 六 年 六 月.

(2) 謝辭 首先謹將此論文獻給我的雙親、姊姊瑋珊與弟弟晁瑞,感謝他們寬容我的任 性妄為,在生活中不吝給我最大的關愛,讓我能有這份小小的成果。 「碩士論文的寫作就是師生間相互折磨的過程」,指導教授孫迺翊老師在論 文討論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不但此後開始頻繁出現在孫門論文的謝辭,也在論 文寫作過程中一再印證。這篇論文的形成,首先必須感謝迺翊老師長期受到的折 磨,無論在題目設定、結構安排與內容的形成,迺翊老師一直勉力在有限的時間. 政 治 大 多的機會窺探老師做學問的態度;沒有迺翊老師的提攜,不會有機會能參與人權 立. 內提供最大程度的指導。如果沒有參與迺翊老師的國科會計畫,恐怕不會有那麼. ‧ 國. 學. 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所舉辦的合理調整工作坊,能夠與其他老師、身心障礙者就論 文有直接交流,對於碩士論文而言無疑是難能可貴的機會。謝謝迺翊老師近四年. ‧. 的細心教導,雖然終究無法磨成迺翊老師所期望的繡花針,希望成品不得不出廠. sit. y. Nat. 的此刻不至於不符及格標準。. n. al. er. io. 同時應該感謝口試委員劉定基老師與林明昕老師,定基老師在法學英文紮實. i n U. v. 的教導,針對論文不足之處的細心校正,甚至主動提供建議修改部分的相關文獻,. Ch. engchi. 在此致上深切的謝意。當然也感謝明昕老師在過程中時常撥冗提供論文結構安排 的建議,縱使並非指導教授,明昕老師仍不時關懷日常生活,讓人備感溫暖。除 了口試委員之外,在此尚應感謝政大老師們在碩士班期間的教導,翁岳生老師、 董保城老師、詹鎮榮老師、林佳和老師、吳秦雯老師、廖元豪老師與黃程貫老師 開設的課程,總是提供超乎想像的收穫。尤其感謝詹鎮榮老師,在碩一、碩二擔 任詹鎮榮老師教學助理期間,不但釐清許多的疑惑,也讓我有機會學習如何清楚 地表達所準備的內容,更靠近地學習詹老師治學與處世的態度。 此外,由衷感謝程明修老師,明修老師不僅是我在公法領域的啟蒙者,在學 習的過程中也一直是我的引路人,縱使離開了東吳,明修老師依舊持續地關心近.

(3) 況,一一為我的擔憂提供具體建議,嘗試替我解決所面臨的困難。「學習公法的 初衷,不是為警察國搽脂抹粉,而是揭法治國的瘡疤。」縱使畢業後,明修老師 的這句話也會長存心裡,希望未來仍能小心維護得來不易的火苗。尚未遇到公法 以前,亦師亦友的游明得老師開啟了我對法律的興趣,培養了主動查閱文獻、專 論的習慣,感謝明得老師一直以來的傾聽與關心,那個難以形容的笑聲總是有效 地舒緩糾結的神經。 謝謝孫門論文討論會裡的念儂、奕安、敬人、姵妤、璧竹、沛均與姿妤,分 享論文建議的同時也分享著論文討論會前的日出,讓那些日出格外耀眼。也感謝. 政 治 大 逸豪、哲瑋、璟賢,還有同屆的夥伴們,王井、蘑菇、宜璇、娙妤、品嘉、QN、 立. 謝謝政大學長姐們在過程中的諸多幫忙與陪伴,光倫、以璇、紹萱、怡禎、欣佑、. ‧ 國. 學. 小艾與黃柏,慶幸在政大外宿的那一年讓我更熟悉大家,讓那些有什麼能吃的猶 豫更快浮現答案,提醒粗心的我各種規定與期限,讓我在面對繁瑣的行政流程時. ‧. 不至於無所適從。學弟妹立瑾、芳秀、琬晴、恩碩、芳安、緒承、懿宏、易陞帶. y. sit. n. al. er. io. 燃。. Nat. 來的歡樂,讓碩士班的尾聲多了些煙霧繚繞的遮蔽,用數不盡的垃圾話與酒精助. i n U. v. 謝謝持續供暖的東吳洞穴區,和你們一起度過的那段時間是我最快樂的日子,. Ch. engchi. 每個禮拜三瘋狂的金山南路,穿著相同黑衣並肩作戰的每一次考試,那些張狂的 喧嘩會是我一輩子難忘的回憶。謝謝鮑伯不厭其煩地拯救我的民法與民訴,從貴 陽街到竹林路無微不至的關心,還有那些永遠說不完的演講與分享。因為之昱更 快地認識公法,在圖書館罰站好幾天只為了按體系建構的公法文章集,在研究所 讀書會緊迫地盯著我們吃下所有文章,陪伴我們度過一次又一次挫折的考卷檢討, 在我初進政大的時候一一指點,最重要的是那張神是太空人,從此被推入了後搖 的火坑。有最壞也最帥的東吳笑話冠軍 Paippen 在的每一天都那麼開心,那麼多 的事情因為與你一起而更美好,分享著各種人生中的第一次,總是在我們開心的 時候比我們更開心,在我們生氣的時候比我們更生氣。謝謝鯊魚每一次的救援,.

(4) 在那些一起完成的案子裡包容我的懵懂,那句「沒事啦,傻瓜」或「三八啦,傻 瓜」,總是出乎意料的安慰人。散落在阿飛飄逸長髮下的周延與貼心,總在每個 人想到之前不著痕跡的先打點好,到現在仍然懷念準備考試時,偷聽疊字電話與 轉神魔之塔的時光,霖澤頂樓的陪伴無疑讓那段難熬的日子過得容易許多。謝謝 小狼院裡的廝混好夥伴,昆佑、爛緯、孟翰、劭諭、柏帆、文欣、柏顥、逸豪、 Penny,還有差點被忘記的小龜。謝謝咪咪總是包容約會時的電燈泡。謝謝薇安 在準備國考時慷慨的援助。謝謝蘭亭王和楚婷,和你們吃飯聊八卦總是那麼療癒, 雖然為了準備好的紅地毯總是因為公務繁忙而沒機會出場。謝謝東吳白歆惠、最. 政 治 大. 好的直屬學姊、永遠的少女,在沒能去成的演唱會現場連線,無時無刻天南地北 的分享一切。. 立. ‧ 國. 學. 謝謝荃和總是慷慨、爽快的幫忙,面對學長總是覺得能回饋的太少而汗顏, 也謝謝學長總是抱著開放與鼓勵的態度,讓我們能更有信心的嘗試,同時有更多. ‧. 發揮的空間。謝謝台大遇到的人們總是那麼友善,在各個階段一起努力並且看你. sit. y. Nat. 崩潰的怡如,一直努力追趕的立宇,一起聊天哈拉的王彥、淙源、堃安。謝謝采. al. er. io. 蘋,陪著我搶演唱會門票,在空杯插隊買桂花蜜烏龍加白玉珍珠,在研究室熬夜. v. n. 時貼心的宵夜,分享音樂也一起度過了口試本繳交死限與論文口試,謝謝妳總是 那麼地貼心。. Ch. engchi. i n U. 最後,謝謝連體嬰天界,謝謝你總是全心全意地付出,那麼多的毫無保留都 不知道從何說起,那麼多的過度負擔全都一口允諾,謝謝你從來沒有把我當成自 己以外被區分的人。直到現在仍然慶幸那一天在那個時間走上那個階梯,慶幸你 恰巧沮喪坐在吸菸區旁的鐵製台階,慶幸你表現的不自然,才有那個第一次深交 的機會,這個念頭時常讓我覺得罪惡,原因不外乎我連最幸運的一刻都建立在你 最沮喪的時候。期許未來在所有幾乎要相信就是末日的時候,仍舊能為彼此佇立。 這個當下,再一次地認清自己有多麼地幸運,這麼多可能錯身而過的情節, 全都一一交錯緊繫成結,借用紀大偉所說的, 「恐怕我們就是因為有心結,才有.

(5) 足以安身立命的支點,才得以抵抗向下拉扯的萬有引力。」感謝一路以來願意與 我相交的朋友,沒有你們,我必然將無可奈何地下墜。然而,縱使我再怎麼貪心 的想要藉此機會濫情地致謝,終究難以在此一一唱名,不過我想你們會知道我的 心意。. 張晁綱 三重,2017 年 8 月 18 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摘要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於 2006 年 12 月 13 日經聯合國大會通過,並於 2007 年 3 月 30 日開放各國簽署及批准,期許促進、保護及確保實現身心障礙者人權和 基本自由充分、平等享有,並促進對身障者固有尊嚴的尊重。我國長久以來於身 心障礙者相關法制僅著重於禁止歧視,缺乏使身心障礙者平等參與社會的努力, 亦未以人權概念理解憲法增修條文所定協助身心障礙者自立發展的憲法委託,於 2014 年立法院通過並施行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後,各界普遍期待藉此公. 政 治 大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明白地以無障礙及合理調整作為促進身心障礙者平等 立. 約得實質上促進我國身心障礙者平等參與社會。. ‧ 國. 學. 參與社會的重要原則,縱使無障礙的落實在我國仍有困難,不過對我國學理而言 並不陌生,反觀合理調整不但未見於我國法律體系,亦於學理上罕有討論。本文. ‧. 旨在探討合理調整概念為何並釐清其審查模式,先行回溯合理調整過往落實於美. sit. y. Nat. 國、歐洲人權公約及歐盟就業平等指令的經驗,再行探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所. al. er. io. 揭示的合理調整義務內涵,嘗試藉此規整合理調整的審查模式。最後,本文將嘗. v. n. 試提出在我國脈絡下應如何自立法及解釋等不同途徑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意旨的初步建議。. Ch. engchi. i n U. 關鍵詞: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身心障礙模式、平 等原則、合理調整.

(7) 簡. 目.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步驟 ..............................................................................................................6. 第二章 身心障礙領域的合理調整意義與理論基礎................................................ 9 第一節. 如何認定身心障礙的不同觀點 ......................................................................9. 第二節. 國際人權公約於身心障礙領域的平等原則進展 .....................................23. 第三節. 植基於社會模式與實質平等的合理調整 ..................................................42.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三章 美國法的合理調整內涵及其發展.............................................................. 49 概述 ....................................................................................................................49. 第二節. 就業領域的合理調整 .....................................................................................51. 第三節. 公共設施及公共服務的合理調整 ...............................................................63. 第四節. 綜合評析.................................................................................................. 91. ‧. 第一節.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第四章 歐洲人權公約的侷限性與歐盟就業平等指令的合理調整內涵............ 101 第一節. 概述 ..................................................................................................................101. 第二節. 歐洲人權公約既有內涵似難回應合理調整需求 ..........................................103. 第三節. 歐洲人權公約落實合理調整的轉機:以 Çam v. Turkey 案為中心 .............118. 第四節. 歐盟就業平等指令下的合理調整 ..................................................................123. 第五章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合理調整內涵.................................................... 142 第一節. 合理調整義務的框架指引 ..........................................................................142 I.

(8) 第二節. 合理調整的實踐現況 ...................................................................................154. 第三節. 合理調整義務於內國實踐的應然樣貌.....................................................167. 第六章 合理調整如何於我國法具體實踐的幾點建議........................................ 197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於我國內國法秩序的定位 ..........................................198. 第二節. 合理調整應如何於我國國內法律層次實踐 ............................................211. 第三節. 從幾個案例分析合理調整的解釋及適用 ................................................244. 第七章 結論............................................................................................................ 275. 政 治 大. 參考文獻.................................................................................................................... 283.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9) 詳目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 4 第三節. 研究步驟....................................................................................................... 6. 第二章 身心障礙領域的合理調整意義與理論基礎................................................... 9 第一節 如何認定身心障礙的不同觀點 .................................................................... 9 第一項. 個人模式與社會模式的區辨................................................................... 9. 政 治 大. 第一款. 障礙作為身障者的個人悲劇............................................................... 9. 第二款. 社會模式所提出的反思..................................................................... 11. 立. 第二項. 對於社會模式的質疑......................................................................... 14. 第二款. ‧ 國. 學. 第一款. 障礙與損傷並重的研究取向................................................................. 14. 第三項. 障礙定義與分類系統的改變............................................................. 17. ‧. 第三款. 對於社會模式的修正......................................................................... 15. y. Nat. 身心障礙理論對國際人權法發展的影響............................................. 20. er. 形式平等與實質平等的區辨................................................................. 23. io. 第一項. sit. 第二節 國際人權公約於身心障礙領域的平等原則進展 ...................................... 23. al. n. v i n Ch 正視差異的實質平等......................................................................... 25 engchi U. 第一款. 強調普世相同的形式平等................................................................. 23. 第二款 第一目. 關注社會結構下的弱勢群體......................................................... 26. 第二目. 間接歧視概念的提出..................................................................... 27. 第三目. 容許採取不同待遇以促進平等..................................................... 27. 第三款 第二項. 多重目的理解下的實質平等............................................................. 28 平等原則適用於身心障礙領域的突破................................................. 30. 第一款. 過往普世人權公約的侷限性............................................................. 30. 第二款.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所揭示的平等原則內涵................................. 32. 第一目. 法律上平等的宣示......................................................................... 33. 第二目. 事實上平等衍生的積極措施......................................................... 36. 第三目. 多重不利地位的關注..................................................................... 40 III.

(10) 第三節. 植基於社會模式與實質平等的合理調整................................................. 42. 第一項. 合理調整的意義..................................................................................... 42. 第二項. 合理調整作為實踐社會模式的工具..................................................... 43. 第三項. 平等原則下的合理調整......................................................................... 45. 第四項. 小結......................................................................................................... 48. 第三章 美國法的合理調整內涵及其發展................................................................. 49 第一節. 概述............................................................................................................. 49. 第二節. 就業領域的合理調整................................................................................. 51. 第一項. 合理調整的意義..................................................................................... 51. 第二項. 適格身障者作為請求主體..................................................................... 53. 第三項. 合理調整的協商程序............................................................................. 55. 第四項. 過度負擔的意義..................................................................................... 58. 第五項. 合理調整與過度負擔的關聯性............................................................. 59. ‧ 國. 學. 公共設施及公共服務的合理調整............................................................. 63 公權力主體作為義務主體..................................................................... 63 適格身障者作為請求主體................................................................. 64. y. Nat. 第二款. 公權力主體及其義務範圍................................................................. 66 公權力主體的意義......................................................................... 66. io. 第一目. sit. 第一款. ‧. 第一項. er. 第三節. 立. 政 治 大. al. v i n Ch 不同法律所定程序要求................................................................. 68 engchi U 服務、計畫及活動的範圍............................................................. 68. 第三目. n. 第二目. 第三款. 合理調整的適用................................................................................. 71. 第一目. 不同層次的適用及衡量................................................................. 71. 壹、針對政策、政策實踐及程序的合理調適......................................... 71 貳、針對設施的合理調適:不同的無障礙程度要求............................. 73 第二目 第二項. 手段最適誡命:使身障者融入社會的基本考量......................... 76. 私人作為義務主體................................................................................. 77. 第一款. 身障者作為請求主體...................................................................... 第二款. 私人義務主體的意義......................................................................... 79. 第三款. 合理調適的適用................................................................................. 82. 第一目. 77. 舉證責任的分配............................................................................. 83 IV.

(11) 第二目. 禁止改變本質的限制..................................................................... 85. 第三目. 既存建築物及新建、改建建築物的區分..................................... 86. 第三項. 公平住宅增修法下的合理調整............................................................. 88. 第四節 綜合評析 ...................................................................................................... 91 第一項. 必要資格的解釋及判斷......................................................................... 92. 第二項. 過度負擔衡量的若干問題..................................................................... 95. 第一款. 未適當考量所涉利益及成本............................................................. 95. 第二款. 兩種不同標準:成本效益分析與義務主體負擔能力..................... 96. 第三項. 合理調整與無障礙的關聯性................................................................. 98. 第四章 歐洲人權公約的侷限性與歐盟就業平等指令的合理調整內涵............... 101. 政 治 大. 第一節. 概述........................................................................................................... 101. 第二節. 歐洲人權公約既有內涵似難回應合理調整需求................................... 103. 立. 私人與家庭生活的保障....................................................................... 104. ‧ 國. 第一款. Botta v. Italy 案 ................................................................................. 104. 第三款. Marzari v. Italy 案 ............................................................................. 105. ‧. 第二款. Nikky Sentges v. the Netherlands 案 ................................................ 106. y. Nat. 案件分析........................................................................................... 108. sit. 第四款. 第二款 第三項. al. v i n Ch 案件分析........................................................................................... 112 engchi U Price v. The United Kingdom 案 ...................................................... 110. n. 第一款. er. 免於酷刑與不人道或侮辱待遇的自由............................................... 110. io. 第二項. 學. 第一項. 受公平審判的權利............................................................................... 113. 第一款. Malone v. The United Kingdom 案 .................................................. 113. 第二款. 案件分析........................................................................................... 114. 第四項 第三節. 綜合評析............................................................................................... 115 歐洲人權公約落實合理調整的轉機:以 Ç am v. Turkey 案為中心 ..... 118. 第一項. 案件事實............................................................................................... 118. 第二項 Ç AM V. TURKEY 一案所帶來的突破 ..................................................... 121 第四節 歐盟就業平等指令下的合理調整 ............................................................ 123 第一項 第一款. 合理調整的意義................................................................................... 124 拒絕提供合理調整是否構成歧視的疑義....................................... 124 V.

(12) 第二款 第二項. 調整概念的意義............................................................................... 126 合理調整的請求主體........................................................................... 128. 第一款. 自醫療模式改採社會模式觀點認定身障者................................... 128. 第二款. 精障者是否納入身障者範圍的疑義............................................... 129. 第三款. 身障者應具備執行其職位必要職務內容的能力........................... 131. 第三項. 合理調整與不合比例負擔................................................................... 132. 第一款. 不合比例負擔的意義....................................................................... 132. 第二款. 合理調整與不合比例負擔的關聯性............................................... 133. 第一目. 從僱用人的觀點........................................................................... 135. 第二目. 從身障者的觀點........................................................................... 135. 政 治 大 第三款 舉證責任的分配............................................................................... 137 立 第四項 歐盟加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所帶來的影響................................... 139. 學. 第五章. 融合的觀點................................................................................... 136. ‧ 國. 第三目.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合理調整內涵....................................................... 142. ‧. 第一節 合理調整義務的框架指引 ........................................................................ 142 合理調整的初步輪廓........................................................................... 144. 第二項. 合理調整的主體................................................................................... 145. sit. er. 身障者作為請求主體....................................................................... 145. io. 第一款. y. Nat. 第一項. al. v i n Ch 合理調整的意義................................................................................... 148 engchi U n. 第二款、締約國的作為義務........................................................................... 146 第三項 第一款. 調整概念的意義............................................................................... 148. 第二款. 相互討論程序的意義....................................................................... 149. 第三款. 合理概念及過度負擔概念............................................................... 150. 第四項. 立即實現原則的適用........................................................................... 152. 第二節 合理調整的實踐現況 ................................................................................ 154 第一項. 結論性意見的分析............................................................................... 154. 第二項. 相關申訴案件的分析........................................................................... 156. 第一款. H.M. v. Sweden 案............................................................................. 157. 第一目. 案件事實....................................................................................... 157. 第二目. 案件分析....................................................................................... 159 VI.

(13) 第二款. Marie-Louise Jungelin and SRF v. Sweden 案 ................................. 161. 第一目. 案件事實....................................................................................... 161. 第二目. 案件分析....................................................................................... 165. 第三節. 合理調整義務於內國實踐的應然樣貌................................................... 167. 第一項. 合理調整與反歧視立法....................................................................... 168. 第一款. 立法訂定合理調整義務的必要性................................................... 169. 第二款. 明文「拒絕提供合理調整構成歧視」的意旨............................... 170. 第三款. 及時、有效並具可執行力的救濟................................................... 172. 第四款. 合理調整適用範圍的確保............................................................... 173. 第二項. 合理調整審查模式的建構嘗試........................................................... 174. 政 治 大 合理調整主體的審查....................................................................... 178 立 合理調整的程序審查....................................................................... 180. 第一款. 司法介入程度的轉換:從跨國人權機構到內國法院................... 174. 第二款. 學. ‧ 國. 第三款 第一目. 相互討論程序............................................................................... 180. 第二目. 適時提出義務............................................................................... 181. ‧. 合理調整的實質審查....................................................................... 183 必要資格限制............................................................................... 183. 第二目. y. Nat. 第一目. sit. 第四款. 合理調整外部限制的審查........................................................... 184. io. n. al. er. 壹、合理性的判斷................................................................................... 185. i n U. v. 一、「消除歧視的預期目的」............................................................. 185. Ch. engchi. 二、「關聯性」及「有效性」............................................................. 186 貳、過度負擔的衡量............................................................................... 188 一、兼採成本效益分析標準及義務主體負擔能力標準................... 189 二、義務主體負擔能力的衡量要素................................................... 192 三、調整措施成本效益分析的衡量要素........................................... 193 第五款 第六章. 舉證責任的分配............................................................................... 194. 合理調整如何於我國具體實踐的幾點建議............................................... 197.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於我國內國法秩序的定位 .................................... 198 第一項.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國際法效力................................................... 198. 第二項.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內化與國內法效力....................................... 200 VII.

(14) 第三項.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法律位階與適用........................................... 202. 第四項. 合理調整於我國內國法秩序的定位................................................... 205. 第一款. 合理調整與我國憲法合致與否的判斷 ........................................... 205. 第二款. 合理調整與相同位階法律規定是否存在衝突可能性................... 209. 第二節. 合理調整應如何於我國國內法律層次實踐........................................... 211. 第一項. 由立法與修法途徑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需求及必要性....... 211. 第一款. 以社會國原則作為討論起點........................................................... 212. 第二款. 從合理調整必須依存實體權利的特徵出發................................... 216. 第三款. 合理調整於私人領域的實踐........................................................... 219. 第四款. 身障者是否具備主觀公權利的解釋疑義....................................... 221. 政 治 大 壹、鳳山市內公立國小欠缺無障礙案................................................... 222 立 貳、命桃園公車業者提供無障礙交通工具案....................................... 224 保護規範理論判斷結果的不確定性........................................... 221. 學. ‧ 國. 第一目. 第二目 第二項.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第 8 條的立法疑義....................... 227. 我國現行相關規定違反合理調整義務............................................... 228. ‧. 第一款. 現行教育領域的適性協助、個人化教育計畫及支持性服務....... 229 現行就業及工作領域的職務再設計等支持性服務....................... 232. 第三款. 我國現行法制的檢討....................................................................... 235. sit. io. 以救濟為首要任務的初步立法建議................................................... 237. n. al. er. 第三項. y. Nat. 第二款. i n U. v. 第一款. 來自無障礙領域的啟發:合理調整與無障礙配合的特殊考量... 238. 第二款. 公法領域:主觀訴訟原則下的規範結構轉換............................... 239. 第三款. 私法領域:一般反歧視法的訂定................................................... 242. 第三節. Ch. engchi. 從幾個案例分析合理調整的解釋及適用............................................... 244. 第一項. 身障者不得任司法官案....................................................................... 244. 第一款. 案例事實背景................................................................................... 244. 第二款. 案例分析........................................................................................... 246. 第一目. 司法官考試第一試及第二試部分的合理調整請求................... 247. 第二目. 就任司法官的合理調整請求....................................................... 250. 壹、身障者是否具有主觀公權利的判斷............................................... 250 貳、體格檢驗標準作為必要資格限制................................................... 252 參、訓練與就任司法官的合理調整請求............................................... 255 VIII.

(15) 第二項. 富邦證券就業歧視案........................................................................... 255. 第一款. 案例事實背景................................................................................... 255. 第一目. 原告主張....................................................................................... 256. 第二目. 被告主張....................................................................................... 257. 第三目.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旨............................................................... 257. 第二款. 案例分析........................................................................................... 260. 第一目. 「適格身障者」與「得否調派」的詮釋疑義........................... 260. 第二目. 「職務內容」的詮釋疑義........................................................... 262. 第三目. 漏網之魚:過度負擔抗辯的審查............................................... 263. 第三項. 臺北藝穗節欠缺無障礙案................................................................... 264. 政 治 大 第二款 案例分析........................................................................................... 265 立 第一目 負有提供合理調整義務的主體判斷........................................... 265 案例事實背景................................................................................... 264. 學. ‧ 國. 第一款. 壹、私人展演場地應無合理調整義務................................................... 265 貳、主辦單位與協辦單位的合理調整義務........................................... 267. ‧. 是否具備請求合理調整權利的判斷........................................... 270. 第三目. 合理調整措施的實質審查........................................................... 273. sit. y. Nat. al. er. 結論............................................................................................................... 275. io. 第七章. 第二目. v. n. 參考文獻....................................................................................................................... 283. Ch. engchi. IX. i n U.

(16)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 「 身 心 障 礙 者 權 利 公 約 (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RPD)」(以下簡稱身障者權利公約)於 2006 年 12 月 13 日經聯合 國大會通過,並於 2007 年 3 月 30 日開放各國簽署及批准,期許促進、保護及確 保實現身心障礙者(以下簡稱身障者)人權和基本自由充分、平等享有,並促進 對身障者固有尊嚴的尊重。我國雖非聯合國會員國,惟我國立法院於 2014 年 8. 政 治 大. 月 20 日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以下簡稱身障者權利公約施行法) ,該. 立. 法並於 2014 年 12 月 3 日施行,藉以彰顯我國法秩序與國際人權接軌之決心1,. ‧ 國. 學. 使我國法秩序與國際人權法匯流2。. ‧. 實則,身障者權利公約所保障的人權內容並未與「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y. Nat.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及「經濟社會文化權. er. io. sit. 利 國 際 公 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CESCR)」 (以下合稱兩公約)有過甚的差異3,但這樣的敘述並非意在質疑身障. al. n. v i n 者權利公約的存在價值。詳言之,身障者權利公約旨在確保身障者得充分、平等 Ch engchi U. 地享有與他人相同的所有人權及基本自由,並促進身障者的固有尊嚴4,其規範 核心不在所保障權利的範圍,而係以身障者權利公約第 5 條平等與不歧視原則作. 1. 2. 3. 4.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第 1 條規定:「為實施聯合國二○○六年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以下簡稱公約),維護身心障礙者權益, 保障其平等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之機會,促進其自立及發展,特制定本法。」 學者張文貞以「匯流」描述國際人權法與各國憲法間可能存在的雙向互動關係,亦即一方面 各國憲法可能透過立法或解釋涵納國際人權法的規範內涵;另一方面國際人權法也可能藉其 對各國的拘束力,強化國際人權法規範內涵的落實。本文在此所稱之「匯流」係指前者而 言,蓋我國礙於艱困的國際處境,無從簽署、批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從而於國際法上,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似無從透過公約機制對我國產生後者意義上的匯流。 參閱孫迺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適用問題初探, 萬國法律,第 204 期,頁 15-16,2015 年 12 月;王國羽,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對我國 的啟示,社區發展季刊,第 123 期,頁 107,2008 年 9 月。 參閱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 1 條第 1 項。 1.

(17) 為核心精神5。一方面,藉由身障者權利公約第 2 條第 2 款及第 4 款等規定,將 「合理調整(Reasonable Accommodation)6」概念納入平等原則,明確揭示未提供 合理調整構成平等原則的違反;另一方面透過身障者權利公約第 3 條及第 9 條, 將「無障礙(Accessibility)」列為身障者權利公約的基本原則,將合理調整與無障 礙作為落實平等的手段之一7。就此,雖然我國無障礙的實踐仍與身障者權利公 約有所落差,但無障礙的概念對於我國而言並不陌生。自憲法層次觀察,憲法增 修條文第 10 條第 7 項明文國家建構無障礙環境之義務;就法律層次而言,從過 往殘障福利法第 23 條第 1 項至現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 52 條以下之規定,. 政 治 大 第 4 款之定義,合理調整係指根據身障者具體需求,於不造成過度負擔之情形 立. 亦進一步具體形塑國家實現無障礙義務。相較之下,依據身障者權利公約第 2 條. 下,進行必要及適當之修改與調整,以確保身障者在與他人平等基礎上,享有、. ‧ 國. 學. 行使所有人權及基本自由,對我國較為陌生。. ‧. 縱使如此,若以釋字第 626 號解釋之背景事實為例,或許某程度上得以初步. 7. sit. n. 6. al. er. io. 5. y. Nat. 描繪合理調整的內涵及功能。釋字第 626 號解釋涉及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i n U. v. 平等原則作為身障者權利公約之核心精神應得分別由身障者權利公約前言及條文內容觀察得 出,以身障者權利公約前言為例,前言第 a 點、第 b 點、第 c 點、第 e 點、第 x 點當中,有 由正面直接闡明身障者應享有平等權利,或應使身障者立於與其他人平等基礎上享受權利 者,亦有由反面強調不得歧視身心障礙,或國際人權公約所揭櫫之權利清單不因是否為身障 者而有所區別者。無論其切入面向如何,皆係強調平等原則對於身障者的重要性,僅係交替 地闡釋平等原則的積極面向及消極面向而已。蓋平等原則由其積極效力觀察,應表現為要求 國家積極採取措施,以實現平等;另一方面,要求國家以消極的、不作為的方式保護人民權 利,亦即禁止歧視原則。其次,若由身障者權利公約第 1 條之宗旨觀察,亦明揭「本公約宗 旨係促進、保障與確保所有身心障礙者充分及平等享有所有人權及基本自由,並促進對身心 障礙者固有尊嚴之尊重。」至於身障者權利公約第 3 條所定一般原則中,其中第 2 款、第 5 款及第 7 款所定之不歧視、機會均等及男女平等,文義上即明確地直接指向平等原則;至於 第 1 款、第 3 款、第 4 款及第 6 款所定之尊重身障者固有尊嚴、充分有效參與及融入社會、 尊重差異及無障礙,亦與平等原則相互關聯,僅係程度上緊密的差異而已。 應特別說明的是,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於行政院提交立法院審議之公約中文版譯為「合 理之對待」 ,惟該翻譯較無法呈現為身心障礙者之需求加以調整的意涵,故本文採用學者孫迺 翊所建議之「合理調整」 。 學者孫迺翊將身障者權利公約中的平等原則內涵分為兩層次:首先,身障者權利公約第 5 條 連結至第 2 條第 2 款前段,要求不得基於身心障礙而使身障者受有不利對待,在此,包含直 接歧視及間接歧視,惟對於身障者的優惠性差別待遇則不在此限;其次,合理調整與無障礙 雖於概念內涵上應加以區分,惟二者功能皆在使身障者得在與他人相同之基礎上參與並融入 社會,藉以達成落實實質平等之公約目的。參閱孫迺翊,前揭註 3,頁 16-17。. Ch. engchi. 2.

(18) 碩士班(以下簡稱警大)招生入學簡章相關體格檢查限制規定8,遭色盲(實際上 為色弱)之聲請人主張侵害其人性尊嚴及受教育的權利,並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比例原則及平等原則。固然,本件聲請人的相關主張集中於其受教育權利的消極 防禦面向。然而,本件聲請人亦有可能主張為保障其受教育權利及落實平等原則 的要求,警大負有積極義務針對聲請人的特殊需求提供調整措施。 揆諸本案事實,聲請人於體檢當時未通過時,警大曾容許聲請人赴長庚醫院 再行檢驗,惟聲請人認為兩次檢驗皆以人工翻閱石原氏色覺檢查簿之目測方法檢 測,簡陋之餘亦流於主觀恣意,遂主張應採納聲請人後續自行前往臺大醫院所取. 政 治 大 非色盲 ,符合入學資格。據此,雖然警大及長庚醫院所採測驗方式於一般情形下 立 得之複檢證明。該次複檢不但以精密儀器檢查,更足證明聲請人僅係綠色弱,並 9. ‧ 國. 學. 足以分辨辨色力是否異常,但聲請人僅有綠色弱的特殊情形顯然難以單憑該測驗 方式精準判斷。若依據身障者權利公約之意旨,聲請人此時或得請求合理調整,. ‧. 要求警大提供精密機器再行檢測,或承認臺大醫院精密儀器檢查後的複檢證明,. sit. y. Nat. 作為合理調整措施,否則即有違反平等原則之虞。此外,聲請人既已分別通過初. al. er. io. 試及複試中之口試,僅因複試之體格檢查未通過而遭拒絕入學,除辨色力外,實. v. n. 際上與他人具備相當之資格及條件。從而,辨色力要求是否正當、有理由,亦成. Ch. engchi. i n U. 為聲請人得否入學的重要問題之一。對此,大法官於理由書中先是指明:「警大 兼負培訓警察專門人才之任務…因警察工作之範圍廣泛、內容繁雜,職務常須輪. 8. 9. 依據當時該校招生簡章第 8 點規定: 「其他人員:須通過下列檢查,不合格者,不予錄取。…3. 考生有左項情形之一者,為體檢不合格:…辨色力—色盲(但刑事警察研究所及鑑識科學研究 所,色弱者亦不錄取)…。」以及「體格檢查(二)1.體格檢查(胸部Ⅹ光檢查、梅毒及愛滋 病血清檢驗報告除外)以本校之檢查為準,事後不得辦理複檢。其至公立醫院複檢證明者概不 受理。」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92 年訴字第 208 號行政判決: 「被告對於原告辨色力異常之判定標準,僅以 醫務室聘任、非眼科專業之趙治中醫師,以人工翻閱石原氏色覺檢查簿之簡陋目測方法檢測, 認定過於主觀,而長庚紀念醫院之檢查方式亦然,僅以人工翻閱石原氏色覺檢查簿及一臺機器 檢查,過程不到十分鐘,即草率認定原告可能為色盲,其診斷結果,顯不足採。且被告事後又 不願接受眼科權威、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兼副教授林惠朗醫師,再以精密科學儀 器即運用色盲鏡及色蓋排列檢查結果(原告為綠色弱,並非色盲)判讀之複檢證明。再者,被 告就色盲鏡暨色蓋排列檢查係對色盲、色弱之色覺異常分類或對顏色錯認程度之進一步精密 檢查儀器,亦予自認。」 3.

(19) 調,隨時可能發生判斷顏色之需要,色盲者因此確有不適合擔任警察之正當理由。」 並據以認定排除色盲者與其目的兼具實質關聯。姑不論大法官錯認聲請人實際上 為色弱的事實,大法官上述說明實則建立於既有現實條件下,色盲者不適於擔任 警察工作的認定。但並未進一步深究,色盲者不適於擔任警察究竟係因其自身能 力限制,抑或環境因素使然,或許藉由積極措施的提供或調整,色盲者亦得勝任 警察工作,又或許恰好這些合理調整措施的提供亦為平等原則所衍生之要求,亦 未可知。 確實,立於今日時空背景批評大法官過往的解釋,或許難謂公允。但於身障. 政 治 大 落實之,即為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對此,身障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第 2 條至第 4 立 者權利公約施行法通過並施行後,如何體認身障者權利公約所揭櫫的意旨並具體. ‧ 國. 學. 條規定揭櫫應將身障者權利公約落實於我國法秩序的意旨10,惟其內國法效力及 位階定序問題,仍存疑義,也進一步導致各機關如何落實身障者權利公約途徑的. ‧. 詮釋上差異。綜上所述,本文擬以身障者權利公約中我國仍較為陌生的合理調整. sit. y. Nat. 為題,試圖釐清合理調整的內涵及其具體適用。這樣的目的,一方面必須先行探. al. n. 身障者權利公約如何轉譯至我國內國法為前提。. 第二節. Ch. hi. en. gc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er. io. 究平等原則之內涵,檢視平等原則與合理調整間的關聯性;另一方面,亦必須以. i n U. v.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採取「文獻分析法」及「比較研究法」。 文獻的蒐集、比較及分析作為傳統法學研究之方法,藉由對既有文獻的歸納、 耙梳,先行了解學理上對本文所欲處理的問題既已提出的觀點,作為本文提出意 見、批評之依據,並期許得藉此推導出我國應如何具體適用身障者權利公約中所 10. 身障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第 2 條規定: 「公約所揭示保障身心障礙者人權之規定,具有國內法律 之效力。」第 3 條規定: 「適用公約規定之法規及行政措施,應參照公約意旨及聯合國身心障 礙者權利委員會對公約之解釋。」第 4 條則規定: 「各級政府機關行使職權,應符合公約有關 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之規定,避免侵害身心障礙者權利,保護身心障礙者不受他人侵害,並應 積極促進各項身心障礙者權利之實現。」 4.

(20) 揭示的合理調整概念。 在比較研究的範圍上,身障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第 2 條既明白宣示身障者權利 公約之規範內容具有國內法律效力,並要求相關法規及行政行為應參照公約意旨 及 聯 合 國 身 心 障 礙 者 權 利 委 員 會 (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以下簡稱身障者權利委員會)對公約之解釋,於本文所欲探究之合 理調整概念及其應如何適用之問題,自不可避免地必須先行自身障者權利公約及 對其之相關解釋著手。必須先予說明的是,身障者權利公約發展至今,委員會尚 未單獨針對合理調整有一般性、完整的說明,其最初於針對無障礙義務的第 2 號. 政 治 大 域所發布的第 4 號一般性意見,以及申訴案件所涉及的就業領域。在這樣的限制 立. 一般性意見附帶提及合理調整,隨後可供參考、操作的內容,亦僅有針對教育領. ‧ 國. 學. 下,縱使得藉由身障者權利公約及委員會相關解釋初步大致掌握合理調整的基本 構造及特徵,但若欲憑此思考合理調整的相關立法及個案適用,恐怕仍過於勉強。. ‧. 實際上,合理調整概念並非身障者權利公約所獨創,於身障者權利公約前,. y. Nat. sit. 美國、歐盟就業平等指令業已對合理調整有所形塑,而身障者權利公約提出合理. n. al. er. io. 調整概念事實上亦是來自美國及歐盟 2000 年訂定之就業平等指令(Employment. i n U. v. Equality Directive)的影響所致,就此,美國及歐盟就業平等指令究竟如何形塑. Ch. engchi. 合理調整概念,又是如何於具體個案中操作合理調整概念,毋寧有參考的價值。 其中,合理調整最初源於美國勞動法的相關討論,藉由行政實務的解釋適用於宗 教領域,並隨後用以促進身障者權利的保障,堪稱合理調整概念的創始國家。至 於歐盟就業平等指令受美國法的影響亦定有合理調整相關規定,但由於就業平等 指令本身僅為框架性規定,部分具體內涵仍由各國自行形成。藉由就業平等指令 及各國實踐之觀察,得對照美國法就業領域相關規定,突顯合理調整不同詮釋的 可能性。 此外,雖然歐洲人權公約(European Convention of Human Rights)並未明文 締約國的合理調整義務,但藉由歐洲人權法院(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5.

(21) ECHR)的發展,若干案件隱約略具合理調整請求的意涵,最終其於法未明文的 限制下,仍然透過身障者權利公約的援引與參考,肯認締約國基於平等原則應負 有合理調整義務,呈現與美國以立法為主不同的面貌,應有參考價值。至於歐洲 社會憲章(European Social Charter, ESC)雖然亦有合理調整的相關討論,但一方 面僅具柔性監督機制,另一方面採取寬鬆的選單式批准,除部分原則性限制外, 容許締約國任擇批准之,從而,歐洲社會憲章對於具體權利的保障反不及歐洲人 權公約11。於歐洲人權公約逐漸滲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趨勢下,本文基於 上述原因不擬另行討論歐洲社會憲章,僅以歐洲人權公約作為代表。. 政 治 大 立法,並且試圖藉由個案操作釐清合理調整的審查方式,不過受限於本文能力與 立. 最後,雖然本文最終目的係欲釐清我國如何在身障者權利公約的意旨下相應. ‧ 國. 學. 篇幅的限制,事實上無從一一就各不同領域詳細探討,僅得聚焦於前述身障者權 利公約與相關比較立法例具有較多交集的領域。至於具體立法及合理調整的個案. ‧. 審查,前者涉及身障者各生活領域特性的掌握,範圍廣泛且複雜;後者於是否構. sit. y. Nat. 成過度負擔抗辯時,必須依附於詳細的事實、證據,並進行細膩的成本效益分析,. al. er. io. 恐皆非本文無從一一深入探討。就此,本文僅得以特定領域或基本方向提出建議. v. n. 及說明,嘗試分析相關案例,期許藉由一些觀察及問題的提出,仍得補足處理上 的膚淺及瑕疵。. 第三節. Ch. engchi. i n U. 研究步驟. 本文在架構的安排上共分為七章,試圖釐清身障者權利公約中合理調整概念 及其適用,對於我國內國法秩序將產生如何的影響,以及應如何於具體個案中落 實身障者權利公約所揭櫫之意旨。 本文第一章為緒論,於本章中將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確立本章之研究範圍,. 11. 參閱翁燕菁,不歧視原則之經濟社會權利保障效力:歐洲人權公約當代課題,歐美研究,第 43 卷第 3 期,頁 639-640,2013 年 9 月。 6.

(22) 並於最後依序說明本章之研究步驟。 本文第二章首先探討身心障礙模式與合理調整間之關聯性,說明醫療模式與 社會模式觀點,並釐清上述觀點的轉向是否影響合理調整概念的提出。其次,說 明國際人權法上平等觀的發展,區辨形式平等與實質平等的差異,藉以判斷身障 者權利公約所採擇的平等原則內涵,釐清平等原則與合理調整的關聯性。最後, 歸納、整理本章內容。 本文第三章旨在說明美國法下合理調整的概念及適用,以身心障礙者法為主, 分由就業領域與向大眾開放的公共設施及公共服務兩部分,說明合理調整的概念. 政 治 大. 及其適用。由於公平住宅增修法著重於物理上環境無障礙的特性,其與身心障礙. 立. 者法第二章、第三章具有相當之關聯性,故亦將於本章附帶說明。歸納上述說明. ‧ 國. 學. 後,最後一併提出美國法的相關評析。. ‧. 本文第四章主要回顧歐洲落實合理調整的法制及經驗。在歐洲雙軌並行的歐. y. Nat. 盟法律體系及歐洲理事會法律體系下,本文將首先檢視歐洲人權法院是否及如何. er. io. sit. 在歐洲人權公約未有明文的限制下,回應身障者所提出的合理調整請求。其次, 本文亦將觀察歐盟就業平等指令下的合理調整內涵,視其如何在就業領域適用合. al. n. v i n 理調整,亦將附帶說明歐盟於加入身障者權利公約後,對其適用合理調整所帶來 Ch engchi U 的若干影響。. 本文第五章主要探討身障者權利公約及其相關文件所呈現的合理調整面貌, 輔以委員會於一般性意見、結論性意見及申訴案件的解釋,觀察立法及個案適用 的不同層次應如何依循身障者權利公約意旨適用合理調整,最後並參酌前揭比較 立法例,規整並提出本文見解。 本文第六章回到我國脈絡,先行確立身障者權利公約於我國法體系中的效力 及位階定序。其次,本文將藉由若干領域指出我國現行既有相關法規的侷限性, 並以確保事後司法審查作為核心任務,提出初步立法方向的建議。最後,本文將 7.

(23) 試圖藉由若干案例的檢視,試圖釐清合理調整的功能及適用方式。我國文獻上雖 有論及合理調整義務者,但具體描繪整體適用輪廓者,似無前例,希望問題之提 出能掩蓋過處理的膚淺及瑕疵。 本文第七章為簡單的結論,除說明本論文之研究與發現外,亦反思我國現行 法規及實務操作是否於身障者權利公約意旨下正視身障者權利,並提出建議與展 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24) 第二章. 身心障礙領域的合理調整意義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 如何認定身心障礙的不同觀點. 第一項. 個人模式與社會模式的區辨. 第一款 障礙作為身障者的個人悲劇 隨著歷史時期的不同,身心障礙者(以下簡稱身障者)與社會間的關係亦有. 政 治 大 抑或對於身障者以慈善為名的施捨、救助,係植基於個人模式使然。詳言之,於 立. 所變化,大抵而言,截至 1970 年代以前,社會對於身障者所實施的隔離行為,. 古希臘、羅馬時期至文藝復興時期,社會將障礙視為上帝的懲罰或是魔鬼的詛咒,. ‧ 國. 學. 並進而將身障者排除於家庭或社會生活之外1,學者蘇峰山以「道德模式」指稱. ‧. 歷史上這樣的觀點,並指出該觀點毋寧將障礙歸咎於身障者個人的道德墮落、信. y. Nat. 仰不忠誠,或對於父母罪行的應報2。啟蒙時代時,由於現代醫學的發展,破除. er. io. sit. 了前述障礙與道德、宗教間的連結,轉而由醫療及優生學等專業觀點主導,並認 為障礙妨礙了身障者充分發揮人類的能力,也阻礙其於社會中勞動生產的貢獻. al. n. 3. 。. Ch. engchi. i n U. v. 而這樣由泛醫療專業主導認定身心障礙的思維也一直延續至近代,於 1980 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所提出第一版「國際機 能損傷、身心功能障礙與殘障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 ICIDH)」 (以下簡稱 ICIDHⅠ)之質疑,當時的 ICIDH 1. 2. 3. 參閱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編,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頁 14-15(張恆豪、蘇峰山執 筆) (2012 年) 。 參閱蘇峰山,身心障礙與多元文化公民身分,載於:http://140.127.82.166/retrieve/12032/499.pd f,頁 501-502(最後瀏覽日:2016 年 7 月 1 日) 。 同前註,頁 501-502;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編,前揭註 1,頁 15-20; See Gerard Quinn & Theresia Degener, The moral authority for change: human rights values and the worldwide process of disability reform, in HUMAN RIGHTS AND DISABILITY: THE CURRENT USE AND FUTURE POTENTIAL OF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INSTRUMENTS IN THE CONTEXT OF DISABILITY 9, 10 (Gerard Quinn & Theresia Degener eds., 2002). 9.

(25) Ⅰ區辨「損傷(impairment)」、「障礙(disability)」及「不利(handicap)」等概 念,在此分類下的損傷,係指在健康經驗的脈絡下,生理、心理、身體構造或功 能的喪失或失常;障礙係指在健康經驗的脈絡下,由於損傷而導致缺乏進行一般 人日常生活所具備的能力,或導致該能力遭受限制;不利則係指在健康經驗的脈 絡下,由於損傷或障礙導致其無法再扮演其原先正常生活角色,或有所受限,至 於何謂其原先正常生活角色,則必須依據其年齡、性別、社會及文化因素定之4。 從 ICIDHⅠ對於上述三者的定義可以得知,ICIDHⅠ下的損傷與障礙概念間是具 有因果關係的,換言之,身障者之所以於社會中遭受阻礙,係源自於其生理、心. 政 治 大 詳言之,ICIDHⅠ主要採取疾病後果對身體的影響作為障礙人口定義的主要 立. 理、身體構造或功能的缺陷所致。. ‧ 國. 學. 依據,於 ICIDHⅠ中認為障礙經驗與疾病間具有因果關係,亦即於身體正常功能 的預設標準下,認定障礙經驗或障礙概念屬於一種異常或偏離的特殊情形5。其. ‧. 次,於損傷、障礙及不利的概念區辨中,損傷概念描述對於身體系統的具體傷害;. sit. y. Nat. 障礙則係由於身心理系統的損傷,導致個人各種身心理功能與活動功能的限制,. al. er. io. 換言之,是否構成障礙,必須視個人的損傷是否對於個人生活、社會、職業等角. v. n. 色功能造成進一步的限制,此時的 ICIDHⅠ看似於損傷與障礙的關係中考量了若. Ch. engchi. i n U. 干社會因素,惟仍係著重於損傷對於個人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並未考量外部結構 性因素6;而不利概念雖涉及身障者的社會處境,指涉身體系統的損傷造成個人 身心理的障礙,並因而使身障者於外部社會環境遭受排除與歧視的弱勢地位,然 而由於該世界衛生組織當時的定義仍認為身障者弱勢地位的來源是由於其損傷 及障礙所致,從而身障者的弱勢地位仍然是來自於其自身的功能限制,而並未及. 4. 5. 6. See Mike Oliver, Defining 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 issues at stake, in DISABILITY AND EQUALITY LAW 3, 4-5 (Elizabeth F. Emens & Michael Ashley Stein eds., 2013). 參閱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編,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頁 73-74(王國羽執筆) (2012 年) 。 同前註,頁 75。 10.

(26) 於外部結構因素對身障者弱勢地位影響的探討7。 「醫療模式(Medical model)」下認為,障礙屬於身障者個人的反常缺陷, 並專注於研究障礙發生的原因、病理變化及其醫療上的症狀與結果,亦即著重於 身障者的「損傷(impairment)」及其對於身障者個人生活所帶來的影響8。醫療 模式將障礙視為是一種隨著醫療及科技進步得被根除、治癒的症狀,在這樣的觀 點下,障礙者必須聽從醫療相關專業的指示,接受藥物治療、復健、輔具、甚至 隔離監禁,而優生學的倡議也成為醫療模式下所著重的面向之一9。此外,醫療 模式的盛行亦對於障礙如何被社會定義、描述有所影響,例如以負面方式表達身. 政 治 大 而使身障者於當時社會普遍受歧視或被汙名化 。 立. 障者能力不足的醫療術語,多半隨即被社會置換為用以貶低或侮辱他人的詞彙, 10. ‧ 國. 學. 無論是歷史上的道德模式抑或晚近的醫療模式,皆將障礙視為身障者個人的 悲劇,除非身障者選擇(或無從選擇地)依靠家庭、機構生存,否則為了要達到. ‧. 與他人相同的能力,身障者必須接受醫療照護專業的治療,但在治療權力掌握於. y. Nat. sit. 醫療專業手中的情形下,實則身障者係被視為客體,並無任何為自己決定的自主. n. al. er. io. 權,從而忽略了身障者的主體性11。. Ch 第二款 社會模式所提出的反思 e. ngchi. i n U. v. 於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開始,學理上開始嘗試以不同路徑分析障礙概念, 不再以治癒個人無法控制的障礙特徵作為探討核心,而轉由歷史、政治、文化及 社會等因素與身障者間的相互關係,嘗試解釋環境中的障礙、社會態度及文化圖. 同前註,頁 76。 參閱黃源協,身心障礙福利的發展趨勢與內涵—國際觀點的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 104 期, 頁 345-346,2003 年 12 月;蔡佳穎、陳政智,以「損傷」與「障礙」並重的社會模式探討身 心障礙者生活品質,社區發展季刊,第 131 期,頁 522,2010 年 9 月。 9 See PAUL T. JAEGER & CYNTHIA ANN BOWMAN, UNDERSTANDING DISABILITY: INCLUSION, ACCESS, DIVERSITY, AND CIVIL RIGHTS 14 (2005). 10 See id. at 15. 11 參閱蘇峰山,前揭註 2,頁 502;廖福特,從「醫療」 、 「福利」到權利—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 之新發展,中研院法學期刊,第 2 期,頁 173-174,2008 年 3 月。 7 8. 11.

(27) 像如何建構障礙概念12,例如英國的「社會模式(Social Model)」 、北美的「少數 團體模式(Minority Group Model) 」及北歐的「關係模式(Relational Model)」皆 屬之,其中又以英國所發展出的社會模式最被廣為接受13。 社會模式的起源,來自於英國「肢體障礙者反隔離聯盟( the Union of Physically Impaired Against Segregation, UPIAS)」(以下簡稱肢障者反隔離聯盟) 對於 ICIDHⅠ標準的反對。肢障者反隔離聯盟認為障礙概念應僅分為「損傷 (impairment)」及「障礙(disability)」 ,所謂損傷,係指缺少任一肢體或任一肢 體的部分,或者是身體上任一肢體、器官或功能有所缺陷;所謂障礙則係指由於. 政 治 大 活動之外,而對身體具有損傷之個人所造成的限制或不利處境 立. 當前社會組織鮮少或未曾顧及具有損傷之個人的狀況,致使其被排除於社會主流 14. 。而後,「身心. ‧ 國. 學. 障礙者國際組織(Disabled People’s International, DPI)」 (以下簡稱身障者國際組 織)延續肢障者反隔離聯盟所提出之二分定義,將損傷定義為個人因為生理、心. ‧. 智或感官上缺損所造成的功能限制;將障礙定義為由於生理及社會的阻礙,致使. sit. y. Nat. 人們在平等的基礎上參與社區正常生活的機會受到限制或喪失15。無論肢障者反. al. er. io. 隔離聯盟或身障者國際組織所提出關於損傷及障礙之定義,皆得觀察出損傷是生. v. n. 理因素使然,障礙則是社會因素使然;其次,由於障礙並非源自於個人生理上的. Ch. engchi. i n U. 損傷,而係來自充滿阻礙的社會環境將具有損傷的個人被排除於社會之外16,從 而在損傷與障礙間不具 ICIDHⅠ所認定的因果關係17。正如同學者 Michael Oliver 所指出的,無論個人的損傷是來自於生理、心理或智能方面,社會模式所關懷的 核心問題清楚的聚焦於在他人眼中具有損傷的個人所遭遇的經濟、環境和文化障. 12. 13 14 15 16. 17. See Rannveig Traustadóttir, Disability Studies, the Social Model and Legal Developments, in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EUROPEAN AND SCANDINAVIAN PERSPECTIVES 3, 5 (Oddný Mjöll Arnardóttir & Genard Quinn eds., 2009). See id. at 9. See CAROL THOMAS, FEMALE FORMS: EXPERIENCING AND UNDERSTANDING DISABILITY 14 (1999). See id. at 15. See Mike Oliver, The Social Model in Action: If I had a Hammer, in IMPLEMENTING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18, 19 (Colin Barnes & Geof Mercer eds., 2004). See Traustadóttir, supra note 12, at 9. 12.

(28) 礙18。相對於醫療模式將障礙與損傷相互連結,並認為障礙是身障者與他人相較 之下個體能力喪失或不足的異常現象,致使不利於其日常活動與角色執行。社會 模式主張損傷是身體功能的限制,但障礙則因社會環境與刻板印象,侷限損傷者 活動執行與事務參與,從而,阻礙身障者的關鍵不在身體損傷,而在社會的態度 及組織規範。換言之,醫療模式從個人與其異常,定義障礙的成因、屬性與影響, 將障礙視為個體偏差;社會模式則從社會結構與權利定義成因、屬性與影響,突 顯障礙是社會壓迫下的不平等議題,認為社會既存的障礙及結構才是問題所在 19. 。. 政 治 大 路徑,相對於醫療模式將障礙視為個體異常的結果,認為障礙屬於個人悲劇,必 立. 顯然地,社會模式的貢獻也在於指出了一條與將障礙歸咎於個人完全不同的. ‧ 國. 學. 須受醫療專業評估與指導,決定最適合的介入、資源與福利,以減少偏差,要求 由身障者透過矯治以適應環境,課予身障者符合社會要求、盡可能達成最接近社. ‧. 會常態的責任。社會模式則將障礙定義為社會壓迫的結果,身障者難以融入社會. sit. y. Nat. 肇因於社會的失衡,社會環境須維護全體公民權益,移除阻礙與歧視,身障者則. al. er. io. 必須透過具體行動促使社會的改變,強調障礙本身並無對錯,端視社會環境與制. v. n. 度如何認知、評價障礙20,在此意義下,障礙成為身障者與社會環境、制度互動. Ch. engchi. i n U. 的產物。社會模式認為,與其試著從泛醫療專業尋求更好的治療、復健方案,身 障者反而應起身反抗社會既存的歧視及社會所建構的障礙。身障者於參與社會過 程中所遭受的阻礙,相似於性別、種族等族群平等議題,皆是由於社會、政治及 經濟結構使得特定群體受到壓抑,故以減少因損傷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藉以確保 身障者得於他人平等的享受、行使權利為目的,藉由社會環境的改變、反歧視法 的立法等措施毋寧更能有效改變身障者的不利處境。 此外,由於社會模式將傳統歸咎於個人缺陷的思維替換為社會壓迫,將責任. 18 19 20. See Oliver, supra note16, at 21. See Traustadóttir, supra note 12, at 5-10. See JAEGER & BOWMAN, supra note 9, at 14-15. 13.

(29) 從身障者移轉至社會,從而需要改變的自然也並非身障者而是社會,身障者不需 為自己的障礙而感到抱歉,反而應該對於社會加諸的障礙感到憤怒,強化了身障 者爭取與他人平等享有權利的動機,與其如同過往消極地仰賴慈善的給予,社會 模式簡單且明白的論述強化了身障者對自身身分的認同,也提供了身障者尋求社 會改變的基礎及動能21,自此,障礙研究開始致力於障礙經驗的分析,並從中尋 求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因素如何在各個層面構築對身障者的歧視,同時也 尋求建構無障礙的社會,藉由消除社會障礙使身障者得立於與他人相同的基礎上 行使其權利。. 第二項. 政 治 障礙與損傷並重的研究取向. 立. 大. ‧ 國. 學. 第一款 對於社會模式的質疑. 縱使社會模式被各國所廣泛接受,但社會模式並非毫無爭議,其中最主要的. ‧. 問題應屬忽視損傷於障礙研究中的重要性22,例如學者 Tom Shakespeare 指出,. y. Nat. sit. 社會模式的核心思維係損傷及障礙的二分,將損傷定義為個人且生理方面的,障. n. al. er. io. 礙則被定義為社會所創造的,並且是由於社會環境所創造的障礙使得個人生理上. i n U. v. 的損傷成為問題,只要解決社會環境的障礙因素,身體功能損傷者就不會造成「障. Ch. engchi. 礙」 。不過經驗上往往難以如此截然劃分,因為生理上的損傷會造成疼痛,而疼 痛本身多半係由生理、心理及社會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使得損傷與障礙 在個人經驗上難以被清楚區分,換言之,損傷及社會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故 障礙也無從與損傷加以劃分。Shakespeare 認為,要經歷社會所形成的阻礙、障 礙,往往也必須以個人具有生理上損傷為前提,倘若將生理上的損傷從障礙概念 中抽離,那麼障礙會成為一個過於廣泛、模糊的概念23,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是身. 21 22. 23. See TOM SHAKESPEARE, DISABILITY RIGHTS AND WRONGS 29-30 (2006). See Simo Vehmas & Pekka Mäkelä, The ontology of disability and impairment: A discussion of the natural and social features, in ARGUING ABOUT DISABILIT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42, 43 (Kristjana Kristiansen, Simo Vehmas & Tom Shakespeare eds., 2009). See SHAKESPEARE, supra note 21, at 34. 14.

(30) 障者,也可以不是身障者。此外,Shakespeare 認為,損傷本身也是一個文化問 題,涉及社會所採擇的價值及態度,唯有與社會當中的期待及安排有所落差時, 損傷才會被凸顯出來,例如當社會不需以文字作為溝通媒介時,識字困難自然不 會被視為是一種損傷。就此,損傷毋寧亦具有其社會意義,而障礙與因損傷所帶 來的效果則是相互糾纏的24。 除前述問題外,社會模式遭受的質疑也在於對障礙經驗以及不同障別需求的 過度同質化,由於社會模式的濫觴係始於肢障團體受壓迫的生活經驗,從而其所 預設的障礙者圖像基本上以男性輪椅使用者為主,而未能考量其他性別、障別身. 政 治 大 障別間的集體認同與共同利益亦非全然一致,更遑論不同障礙者社會參與的程度 立. 障者之經驗及需求25。然而不同障別的經驗及需求本身相當複雜、多元,且不同. ‧ 國. 學. 也呈現不同的面貌,縱使是相同障別之身障者,亦可能因性別、種族、社經背景 等差異而有不同經驗26。換言之,社會模式建構的障礙經驗過於同質,而僅得較. ‧. 為妥適地適用、解釋特定身障群體之經驗及需求,但對於智能障礙、自閉症或女. io. sit. y. Nat. 性等更為弱勢的身障群體而言,其解釋及適用則非如此適切。. n. al. er. 第二款 對於社會模式的修正. Ch. engchi. i n U. v. 主張社會模式的學者對上述批評亦有所回應,學者 Mike Oliver 說明其傾向 將障礙分為個人模式與社會模式,當個人模式強化了障礙作為個人悲劇的結果時, 社會模式則凸顯出個人之外的社會所施加的限制,Oliver 認為他從未否認醫療、 慈善及福利對於身障者帶來的影響,而社會模式的提出僅係由於醫療、慈善或福 利等觀點並無法對於障礙提供一個不同於以往的解釋模式27,Oliver 也強調,從 社會模式的觀點來看,針對個人的改善措施已然有效益遞減(diminishing returns). 24 25 26 27. See id. at 35. See Traustadóttir, supra note 12, at 10-11. See SHAKESPEARE, supra note 21, at 41-43. See Oliver, supra note 16, at 20. 15.

(31) 的趨勢,而過往對於所忽視的社會環境改變,實際上可能具有相當的潛力28。此 外,面對社會模式所體現的障礙經驗、需求過於同質的批評,Oliver 認為社會模 式所欲體現者,並非因損傷所產生的個人經驗,而是強調身障者的集體經驗,透 過白種肢體障礙者的生活經驗毋寧即得清楚明白地看出個人損傷所帶來的限制, 以及社會所形塑出相應的困難,社會模式所關注的也正是社會加諸於身障者損傷 之上不合理的限制,並意圖透過政治上的主張加以排除29。至於身障者群體間可 能存在的種族、性別、年齡、性傾向等問題,縱使現行社會模式無法提供妥適的 解釋,但這並不意味著社會模式不存在這樣的可能性,與其對於社會模式不斷地. 政 治 大 事實上,縱使 Shakespeare 立 對於社會模式提出上述反思,其亦非意圖全然推. 批評,不如努力地將社會模式的主張付諸實現30。. ‧ 國. 學. 翻社會模式31,而係抱持著修正態度所為之檢討,Shakespeare 認為,醫療模式與 社會模式所呈現的觀點並非一種零和選擇,因應需求的不同而更細緻地採取兩種. ‧. 模式適用的觀點毋寧將更有助於障礙研究32。詳言之,Shakespeare 透過實證研究. sit. y. Nat. 指出障礙應該是個人與其所身處的社會、物質環境的互動關係,從而障礙及損傷. al. er. io. 勢必呈現出多樣且動態的樣貌,損傷可能導致障礙的發生,例如在 Shakespeare. v. n. 的實證研究中,一名身障女性闡述其自身經驗表示:「縱使她大多數的時候認為. Ch. engchi. i n U. 自己與他人並無不同,然而當她發現別人注視她時,她總會意識到這是由於她的 損傷使然33」;反之,障礙也可能作為影響損傷的因素,例如另一名身障女性表 示:「無論人們如何宣稱身障者並非次等公民,但就算是走在街上並因為商店的 門過於狹窄使你無法進入這件事情,說明你就是一個次等公民。34」這樣的特徵 致使 Shakespeare 認為,障礙研究不能因為傳統僅關注於個人生理上特徵並以此 28 29 30 31. 32 33 34. See id. at 22. See id. at 25. See id. at 27-28. See Tom Shakespeare & Nick Watson, Beyond Models: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Disabled People’s Lives, i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CHRONIC AND DISABLING CONDITIONS: ASSAULTS ON THE LIFEWORLD 57, 58 (Graham Scambler & Sasha Scambler eds., 2010). See id. at 57. See id. at 68. See id. at 68. 1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然而義國多年來經濟表現疲弱導致政府債台高築,2008 金融風暴後爆發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雖在初期對義國經濟 影響不深(2010 年及 2011

(四)雇主申請僱用獎助前,未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原住民

一、重視身心障礙者福利及人權,已是當前全球的普世價值觀,各國政府無不將之視為施

三、投資 保障勞工 根據韓國法律規定,公會有權與資方談判各項福

八、經機關核准留職停薪,於留職停薪期間者。但因配合政府政策或公務 需要,奉派國外協助友邦工作或借調其他公務機關、公民營事業機構

5.機關發現廠商未依約履行保障勞工權益之義務,經查證屬實,除 有不可抗力或不可歸責於廠商事由者外,依本目約定計算違約金

為加入歐盟,土國長期以來執行與歐盟經貿市場調和政 策,歐盟亦成為土國最大外資來源、最大外銷市場。土 歐於

在締約國需要特定服務之提供授權之情況下,締約國合格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