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Copied!
1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麗日 博士

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學校適應與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古佳平 撰

中華民國一 0 三年六月

(2)
(3)

謝 誌

本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李麗日博士的悉心指導,在論文寫 作期間不時給予鼓勵及細心的指導,如今方能不負所望,順利完成論文。 在口試期間,更感謝本校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賴苑玲教授及新竹教育大學 王為國教授對論文的細心審查及指正,提供許多具體的寶貴建議,使論文 能更加完美,謹致上由衷的謝忱。 接著要感謝我的父母一路的陪伴與栽培,謝謝你們在我求學時期一路 的支持與鼓勵,讓我能在寫作期間無後顧之憂。接著,要感謝新竹縣美美 國民中學的秀滿主任能在百忙之中協助我完成問卷預試及順利發放施測 正式問卷,以及感謝每位協助發放的老師和填寫的每位國中學生的鼎力相 助,使得問卷施測及研究能順利完成。 感謝研究所的同學們,不論是上課、報告都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 以及不時給予正面能量、相互打氣加油,使得在撰寫論文時能順利向前, 並且讓我的研究生生活豐富又精彩。謝謝大家!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男朋 友育成,在這三年與我一起相互鼓勵完成彼此的論文,以無限的包容與體 諒陪伴我度過這段日子的喜怒哀樂,讓我們彼此可以順利畢業。 在此懷著感恩的心,由衷獻上最誠摯的祝福,感謝在這三年每一位幫 助及提攜我的貴人! 佳平 謹誌 2014.06

(4)
(5)

I

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關係, 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在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上的差異情形。本研究 採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國中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調查問卷」進行資 料蒐集工具,針對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進行普查,共抽取 589 人,實 際有效樣本為 563 人。研究者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以獲得研究 結果。 經統計分析結果,將獲得之研究結果敘述如下: 一、 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現況具有高度水準。 二、 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之學校適應受性別、年級、擔任班級幹部、 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父親教養方式與母親教養方式影響而 有差異;而出生序、參與社團活動、家庭組成形態則無明顯差異。 三、 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之幸福感受性別、出生序、參與社團活動、 擔任班級幹部、父親教養方式及母親教養方式影響而有差異;而年級、 家庭組成形態、父親教育程度及母親教育程度則無明顯差異 四、 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呈現中度正相關。 五、 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學校適應對其幸福感具有良好的預測作 用,其中以「師生關係」為主要預測變項。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供學校、國中教師、家長、國中 學生及未來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國中生、學校適應、幸福感

(6)
(7)

III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djustment and

Well-being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Mei-Mei Junior high School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djustment and well-be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Mei-Mei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school adjustment and well-being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subjects were 589 students stratified sample from Hsinchu Mei-Mei junior high school, 563 samples were vali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cluded Frequencies, t-test, ANOVA,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final results, the overall conclusions were summarized below:

1.The level of the school adjustment and well-be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Mei-Mei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above the average to display.

2.The differences of school adjustment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Mei-Mei junior high school was influenced by gender, grade, Served as class cadre, parents’ level of education , and parentalrearing pattern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of school adjustment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Mei-Mei junior high school wasn’t influenced by birth order, participate in club activities, and family structure.

(8)

IV

3.The differences of well-be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Mei-Mei junior high school was influenced by gender, birth order, participate

in club activities, served as class cadres, and parentalrearing pattern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of school adjustment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Mei-Mei junior high school wasn’t influenced by grade,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s’ level of education.

4.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djustment and well-be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Mei-Mei junior high school. 5.The school adjustment could well predict the well-being, especially in one

attribut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to make some suggestions for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arent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future study.

(9)

V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學校適應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9 第二節 幸福感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22 第三節 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4 第五節 研究實施步驟 ………70 第六節 資料處理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73 第一節 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學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現況………73 第二節 不同背景國中生其學校適應之差異情形………76 第三節 不同背景國中生其幸福感之差異情形………91 第四節 國中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關係……… 1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111 第二節 建議………116

(10)

VI 參考文獻 ………121 中文部份……… 121 西文部分 ………130 附錄 ………135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35 附錄二 專家意見修正表 ………141 附錄三 國中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149 附錄四 國中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調查問卷(正式問卷)………153

(11)

VII

表次

表 2-1 2003 年至 2013 年學校適應之意義………13 表 2-2 學校適應研究層面統計表………18 表 2-3 幸福感研究層面統計表………30 表 2-4 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34 表 2-5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39 表 3-1 預試問卷發放與回收情形………53 表 3-2 正式施測對象分配表………53 表 3-3 學校適應量表項目分析結果表………57 表 3-4 幸福感量表項目分析結果表………58 表 3-5 學校適應各層面因素分析摘要表………62 表 3-6 幸福感人際關係層面因素分析摘要表………64 表 3-7 幸福感生活滿意層面因素分析摘要表……… 64 表 3-8 幸福感身心健康層面因素分析摘要表……… 65 表 3-9 學 校 適應 量表 信 度分 析摘 要 表… … …… …… … …… … … 66 表 3 - 1 0 幸 福 感 量 表 信 度 分 析 摘 要 表 … … … 6 7 表 3-11 學校適應量表之層面、題號、題數、題目內容與向度彙整表…68 表 3-12 幸福感量表之層面、題號、題數、題目內容與向度彙整表…… 69 表 4-1 國中生學校適應現況分析………73 表 4-2 國中生幸福感現況分析………74 表 4-3 不同性別國中生學校適應 t 檢定分析摘要………76 表 4-4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學校適應之變異數分析摘要………77 表 4-5 不同出生序之國中生在學校適應之變異數分析摘要………78 表 4-6 是否參與社團活動之國中生學校適應t檢定分析摘要………79 表 4-7 是否擔任班級幹部之國中生學校適應t檢定分析摘要………80

(12)

VIII 表 4-8 不同家庭組成形態之國中生在學校適應之變異數分析摘要……81 表 4-9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國中生在學校適應之變異數分析摘要……82 表 4-10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國中生在學校適應之變異數分析摘要……83 表 4-11 父親教養方式不同之國中生在學校適應之變異數分析摘要……84 表 4-12 母親教養方式不同之國中生在學校適應之變異數分析摘要……86 表 4-13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學校適應差異情形摘要………87 表 4-14 不同性別國中生幸福感 t 檢定分析摘要………91 表 4-15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92 表 4-16 不同出生序之國中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93 表 4-17 有無參與社團活動之國中生幸福感 t 檢定分析摘要………94 表 4-18 有無擔任班級幹部之國中生幸福感 t 檢定分析摘要………95 表 4-19 不同家庭組成形態之國中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95 表 4-20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國中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96 表 4-21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國中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97 表 4-22 父親教養方式不同之國中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99 表 4-23 母親教養方式不同之國中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100 表 4-24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幸福感差異情形摘要………101 表 4-25 國中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整體與各層面積差相關摘要……104 表 4-26 學校適應各層面對幸福感整體的預測力摘要………105 表 4-27 學校適應各層面對人際關係的預測力摘要………106 表 4-28 學校適應各層面對生活滿意的預測力摘要………107 表 4-29 學校適應各層面對身心健康的預測力摘要………108

(13)

IX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50 圖 3-2 研究步驟圖……… 7 1

(14)
(15)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現況,並探討其學校適應 與幸福感之關係。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 研究目的和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人生中每個發展階段都很重要,各階段都有他們要面臨的危機與解 決的課題,而要順利度過各階段,就要解決各階段所面臨的危機與問題, 若不能順利的解決危機與問題,則個體的不適應及挫折感會增加。 Erikson(1972)指出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的第四個關鍵期(六歲至青春 期),此時期的危機在於化解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兩極間的衝突,故青少 年階段的學生為人格發展形塑的關鍵時期,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支持與陪 伴。 學校是學生第一接觸社會的地方,學校是建構學生大量知識、發展各 種行為甚至是形塑學生人格與價值觀的場所,因此學校裡的人、事、物對 於學生的人格成長、能力發展皆有密切的關係。由於國中生正值青少年時 期,他們會面臨生理、心理與社會的巨大轉變,對於這些巨大的轉變往往 會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出現適應不良問題,這時學校的老師與同學就是他們 在學校最親近且認同的對象。因此學校的人、事、物對於學生在學校的適 應情形有一定的影響力,且影響學生在學校適應的因素也相當多,如:師 生關係、同儕相處關係、課業壓力…等等,故以下探討學校對學生學校適 應之影響性,以校園霸凌事件與教育政策為例。

(16)

2 近年來校園霸凌的事件頻傳,兒童福利聯盟(2013)公佈「2013 年台灣 校園關係霸凌現況調查報告」,其調查報告發現 2013 年的校園霸凌有 16.3 %的學童有被霸凌的經驗,相較於去年有明顯下降,但是從這些有霸凌經 驗的孩子中發現「關係霸凌」(94.8%)的比例最高,其中七成七是單純關 係霸凌,由此可知校園霸凌已從「肢體霸凌」逐漸轉化成「關係霸凌」。 除了關係霸凌嚴重外,金車教育基金(2012)調查研究中發現 58%的青少年 認為「網路霸凌」的情況嚴重。這些霸凌行為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人格發 展、自我認同也可能會延伸影響到校園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際相處情形, 甚至是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校各方面的適應情形。 臺灣的教育制度與政策不斷的改革加上未來的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推 動,而十二年國教的推動希望孩子除了學科上的學習也鼓勵孩子多元發展, 像是社團參與、擔任幹部、志願服務等。這些改革與政策看似完美,但是 一個新的政策上路時難免仍有三到五年的過渡期。又徐明珠(2003)指出 教育部配合教改推動一綱多本政策,造成孩子學習壓力更沉重,過去的學 生只要念一本就行,現在的學生一個科目卻必須念好幾本,也因此造成補 習風氣日盛。故這些的變動與震盪對於學生在學業上的壓力與適應必定有 一定的影響。從上述校園霸凌的現況及當前的教育政策的推動看來,皆可 能對國中生的學校適應有一定的影響,但從其他學者研究中可以知道影響 國中生的學校適應因素相當多元,也相當值得更進一步去探討,因此本研 究對於國中生的學校適應的現況進行瞭解與探討,此為研究動機一。 幸福是人們一直追尋、探求的目標。人類追求錢財的慾望永無止境, 而幸福感是人人苦追尋的身心財富,因為幸福感的正面情緒可以提升個體 生活動力,更可以強健身體的免疫力(陳素幸,2002)。2010 年中華民國得 勝者教育協會與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所進行的「2010 青少年不幸福秘密大調 查」以幸福感量表來調查青少年之幸福感,幸福量表透過統計分析後,最

(17)

3 高得分為 144 分,平均得分為 74.53 分,由此分析結果可知台灣青少年程 度在中間傾向。又在這份調查結果中發現幸福感受與性別並沒有差異,但 是如果家長管教自由、經濟狀況富裕、零用錢足夠,則青少年的幸福感程 度比較高。另外調查中也提到青少年的心理傷害主要來自朋友,其次是家 庭,但從寬恕的部分來看,青少年最容易寬恕朋友,最不容易原諒師長, 由此可知青少年的師生關係情形若不良好,則其幸福感可能會較低。 英國兒童協會(Children's Society)在 2013 年發表最新的報告,報告 內容談及在 14-15 歲的群體中,有 15%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狀態不好,並 且研究發現 8-15 歲的受訪者在生活滿意度、心理狀態和個人選擇等方面 呈現退步趨勢。在這份調查中還發現孩子認為家庭關愛和支持是重要的, 而且具有適當的自我選擇和自主空間至關重要。由這份調查研究中我們可 以發現家庭對孩子的幸福感具有相當的影響,且幸福感不僅是心理的感受 與滿意狀態,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 幸福感的動力平衡理論指出幸福感的獲得會因為穩定的人格特質和 生活事件的改變而影響,當生活中發生特別或不同於過往經驗的事件時, 個人的幸福感將隨之改變(林子雯,1996)。而國中生正處於青少年階段, 無論是智力發展、生理成熟和心理的情緒變化皆需要被關注及引導。雖然 臺灣的教育改革已有多時,但是國中生面對高中入學考試仍有相當大的壓 力,在此情況下,研究者亟欲瞭解國中生的幸福感現況為何,此為研究動 機二。 國中生處於青春期邁入成熟期的衝突點,他們所面臨的是生理的變化、 心理的轉變和生活上所遭受的種種壓力,而在他們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生 理變化時伴隨而來的是心理失衡,加上課業、友誼經常讓青少年產生焦慮 與困擾,因此學校的人、事、物扮演了影響國中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故 學校適應的良好與否乃是學生感到幸福、快樂的關鍵因子。

(18)

4 天下雜誌特刊(2003)談到數學、電腦、英文不能決定孩子的生命是否 幸福、快樂,反而是能不能好好經營家庭,建立好群我關係,面對自己未 來起起伏伏的人生,經營屬於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生活的適 應能力與幸福感是息息相關的。又研究者經文獻搜尋,發現國內有少部份 探討學校適應與幸福感的實證研究。何宜純(2009)、邱昭葵(2012) 、劉 斐芬(2008)、謝美香(2006)、謝雅如(2011)的實證研究發現不論對象是國 小學童、國中生或是高中生在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間皆呈現正相關,並且 在邱昭葵(2012)、劉斐芬(2008)、謝美香(2006)的研究結果中發現學校適 應可以預測幸福感。由於研究者過去曾經就讀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化名) 對此國中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及瞭解並且研究者與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的 學校教師熟識,因此能透過教師闡述對於此校學生的情形而更加瞭解,故 本研究選擇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作為研究對象然。然而近年來針對國中生 學校適應與幸福感的研究數量不多且以普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少 之又少,故研究者欲將探討國中生的學校適應與幸福感兩者之間的關聯性, 此為研究動機三。

(19)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分述如下: 壹、 研究目的 一、 瞭解國中生學校適應的現況。 二、 瞭解國中生幸福感的現況。 三、 探討不同學生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社團活動參與、擔任 班級幹部)與家庭背景變項(家庭組成形態、父母教育程度、父母管教 方式)之國中生在學校適應上的差異情形。 四、 探討不同學生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社團活動參與、擔任 班級幹部)與家庭背景變項(家庭組成形態、父母教育程度、父母管教 方式)之國中生在幸福感上的差異情形。 五、 探討國中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情形。 六、 探討國中生學校適應對幸福感之預測力。

貳、

研究問題 一、 國中生學校適應之現況為何? 二、 國中生幸福感之現況為何? 三、 不同學生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社團活動參與、擔任班級 幹部)與家庭背景變項(家庭組成形態、父母教育程度、父母管教方式) 之國中生在學校適應上是否有差異? 四、 不同學生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社團活動參與、擔任班級 幹部)與家庭背景變項(家庭組成形態、父母教育程度、父母管教方式) 之國中生在幸福感上是否有差異? 五、 國中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情形為何? 六、 國中生學校適應對幸福感是否具有預測力?

(20)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 國中生 根據國民教育法第二條和第三條規定,國中生是指十二歲至十五歲應 受國民中學教育之國民(全國法規資料庫,2013)。本研究的國中生是指 102 學年度就讀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之七、八、九年級普通學生,不包括特教 學生。 貳、 學校適應(School adjustment) 學校適應係指學生在學校中所接觸的人、事、物產生互動過程中為了 滿足自我需求採取各種因應策略,與老師、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並且表 現符合規定的行為,以達到與學校環境和諧的歷程。本研究將「學校適應」 定義為學生在學校環境中,學生與老師、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表現出良 好的行為規範並在學業成就上達到自我能力的標準中產生的和諧關係及 交互作用的過程。並將學校適應分成四個層面,包括師生關係、同儕關係、 常規適應與學習適應。 參、 幸福感(Well-being) 幸福感係指個人一種主觀、正向的心理感受,從情緒、認知和身心健 康的角度,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現況的滿意程度及所感受的正負情緒強度所 整體評估而成。本研究將幸福感定義為個體在認知(生活滿意與良好的人 際關係)和身心健康兩個部份為良好的狀況時,並達到個人生活滿足就能 得到幸福的感受。並將幸福感分成三個層面,分別為生活滿意、人際關係 與身心健康。

(21)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於研究方法及設計上雖力求嚴謹完整,但基於人力、物力、財 力與其他主、客觀環境因素之影響,仍有未盡周延之處,故以研究範圍與 研究限制兩部份來說明,其中研究範圍包括研究地區和研究對象,而研究 限制包含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其內容分述如下。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分為研究地區和研究對象說明如下: 一、 研究地區:本研究地區以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為範圍。 二、 研究對象:本研究對象為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七、八、九年級普通班 之學生,不包含特教學生。 貳、 研究限制 本研究限制分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工具與結果推論三方面來說明, 分述如下: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以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之普通班七、八、九年級學生為研究 對象,無法過度推論至其他層級的學校及縣市學生。 二、 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國中生學校 適應與幸福感之問卷」,該問卷所測得的國中生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現況, 僅限於該問卷的內容及其影響因素。雖然各變項的測量是由受試者的知覺 反應填答完成的,但受試者仍可能受到當時情境、主觀感受、個人情緒等 因素影響,使填答結果與實際情況產生差異,因此研究結果會有測量誤差 的情形存在。 三、 結果推論 研究者因受限於時間與經費,本研究以新竹縣美美國民中學之普通班

(22)

8

國中生為研究對象,採普查的方式來進行研究,雖然與其他地區之國民中 學有同質性,但是在研究結果、解釋與推論上仍有個別差異的情形,故無 法推論於其他之國民中學。

(23)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在探討學校適應與幸福感的相關文獻,經由文獻閱讀、整理及分 析後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學校適應之意涵 與相關理論,第二節為幸福感之意涵與相關理論,第三節為學校適應與幸 福感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學校適應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對於國中生來說,除了家庭以外,學校是國中生第二個重要的場所, 許多的人格特質、人際互動關係、課業學習、常規行為和自我認同皆在學 校逐漸養成,在青少年階段中,同儕之間關係良好與壞、課業上學習適應 好壞及良好常規行為的養成是影響國中生未來發展最為重要的部份。 本節分為五個部份,分別討論適應與學校適應的意涵、適應的相關理 論、學校適應的各層面及影響學校適應的因素,其內容分述如下: 壹、 適應與學校適應的意涵 一、 適應的意涵 適應(adjustment)一詞的意義,許多學者對於「適應」一詞皆有不同看 法。根據教育部(2008)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對適應的解釋為對不同的生活 環境、方式、時間、人、事、物能調整個體自己而生活愉快的狀態。當個 體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時,個體要不斷的去調整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 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畢竟並非每個個體都具有相當好的適應能力,因此才 會有「適應」的問題產生。簡茂發(1986) 強調個體能運用各種技巧,以 增進個體的內在條件與外在環境能夠和諧的歷程,意謂個人改變自己內在 觀念、態度,或外在行為以迎合環境的需求,林進材(1992)認為適應是人

(24)

10 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人只要在生活環境中便會與環境不斷發生交互作用, 即需不斷的適應,此種行為有助於個人能力、滿足感與自我實現,並達成 個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張春興(1995)指出適應是指個體為排除障礙、克 服困難以滿足其需求,並與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態,也是個體為滿足自己 的需求所表現的一切內在改變歷程。林文聰(2004) 認為適應是個體運用 各種方法及策略,一方面因應環境變化,一方面滿足個體本身其生理、心 理或社會需求以達到個體所處環境的和諧關係。 另外,許多學者以不同的觀點來討論,以下就從生物學、心理學與社 會學的觀點來探討。 (一) 生物學觀點 適應(adjustment)的源起為生物學中的 adaptation 的概念,首先為 Darwin 於 1859 年的「生物進化論」 (theory of revolution) 中強調「優勝 劣敗,適者生存」的生物法則,指生物為了生存,必須改變自己與現實環 境配合;另一方面為生物為了要生存下來,不斷的排除障礙及克服困境來 改變環境,因此從生物學的觀點來說,生物要適應環境就要改變自己或是 自己去改變環境。 (二) 心理學觀點 心理學的適應是引自於生物學達爾文適應(adaptation)的概念,但是在 心理學上他們將適應視為個體和社會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並強調個體能 運用各種技巧來與環境產生和諧的狀態,因此將生物學中的「adaptation」 改為「adjustment」(張春興,1995;簡茂發,1990)。又 Freud 從人格結構 (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動力(防衛機轉)、人格發展(口腔期、肛門 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人格層次(潛意識、前意識、意識),來 解釋適應的意涵。他認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 所組成的,三者關係相當密切,而適應是呈現於人格內部本我(id)、自我

(25)

11 (ego)與超我(super-ego)的交互作用上,當人們在處理避免社會責難和自我 譴責時,個體會是種種衝突力量的程度,為衝動找尋出路,以降低焦慮並 達到三我之間的和諧,此時個體就能處於最佳的適應狀態 (引自吳新華, 1996) 。Adler 認為個體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追求優越感的奮鬥過程中必 定會遇到一些阻礙,個體面對這些阻礙或挫折的反應方式就可以看出其適 應良好與否(引自吳新華,1996)。另外,張春興(1995)在張氏心理學辭典 對「適應」一詞的定義為:1.指個體為排除障礙、克服困難,以滿足其需 求時所表現的各種反應。2.個體為了與其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 各種反應。3.除環境中的人、事、物之外,個體為滿足自己的需求所表現 的一切內在改變歷程。 雖然皆出於心理學的觀點,不同的學者卻有相似的定義,大體上可將 適應分為下列兩點來說明: 1. 適應是互動過程 Arkoff(1968)認為適應是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也就是個體與 環境相互容忍(bearing)與影響(influence),所以個體與環境是不斷的在適 應彼此並且最終達到平衡。Lazarus(1976)認為適應是個體藉以處理環境要 求或個人心理需求的過程。另外有一些學者認為個體會為了要達到目標, 在與環境互動中會使用各種策略或技巧來因應各種環境帶來的挑戰

(Derlega & Janda, 1986;Kaplan & Stein, 1984)。再來,黃玉枝(1991)、王 財印(2000)認為適應就是個體運用各種策略或方法應付外界的需求和滿 足個體本身的需求,並求得與環境取得平衡與和諧的過程。 2. 適應是互動後的結果 Piaget(1980)在認知發展論中,指出智力發展就是生物適應的一種特 殊能力,智力是受生物性的遺傳因素所影響,人類承襲了組織(organization) 與適應(adaptation)的基本功能。適應是個體經過不斷的同化(assimilation)

(26)

12 和調適(accommodation)與環境形成平衡的狀態。「同化」就是個體以自身 原有的認知去吸取新的經驗的過程,也就是個體讓環境改變融入自己。「調 適」指個體改變自己原有的知識來與環境取得平衡,也就是個體去迎合環 境。因此,當同化與調適兩者達到平衡的狀態時就是適應。 (三) 社會學觀點 社會學中功能論者所強調的是社會穩定性源自於社會化過程,也就是 人們的學習有助於凝聚社會的價值觀、規範和認同。Mead(1943)認為社會 認同是一個不斷交會、演進的過程,會根據環境而有所不同,經過一段時 間以後,個體對於環境產生一致性的回應模式時,認同就穩定了。 歸納上述三個觀點,雖然各學者對於適應的論點各有不同,但是皆有 強調適應是個體與環境互動關係,個體會使用不同的策略或方法與環境達 成平衡。綜合國內眾多學者對適應一詞的釋義,多數研究認為適應是一種 個體對環境的連續的歷程,個體為了要因應環境所造成的困境而使用各種 方法或策略與環境達到和諧的關係和滿足個體生理、心理與社會的需求。 本研究將適應解釋為適應是一種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個體使用方 法與策略來滿足個體的需求、處理個體所遇到的障礙並與環境達到和諧的 關係。 二、 學校適應的意涵 從上述的「適應」看來,簡單來說適應就是個體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而適應除了要應付自然環境變化外,也要滿足個體的心理和社會需求。 學 校適應從字義上來看是指學生在學校環境中,所表現的行為與環境取得均 衡和諧的相符程度(Youngman, 1979)。而學生為了要適應學校的環境,滿 足自我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的需求,進而朝自我實現的目標而前進,因此 學生在與學校的互動中就會做出一連串的修正(Newman, 1981)。就整體來 說,校園適應是學生在學校中與週遭的人、事、物產生的互動關係,在這

(27)

13 個環境中學生快樂的學習、滿足自我成長的需求、與同學和教師建立良好 的關係並且符合學校規定的行為(徐慕蓮,1987;莊明貞,1985)。 而黃玉枝(1991)指出學校教育的功能在於設計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引 導學生往好的方向發展,使學生能有好的學業表現,並與同學、老師建立 積極正面的人際關係,並表現符合學校規範與社會期待的行為,以達成學 校生活的適應。再來,張春興(1995)指出學生在校是否適應良好,主要是 按照三個標準來評定:(一)學業方面的成就能達到自己能力的水準;(二) 行為方面能遵守學校既定的規範;(三)社會關係與情緒人格方面,能友愛 合群與同儕相處良好。郭佳哲(2001)指出學校生活適應是學生與學校的互 動過程,學生為了因應學校要求及滿足自身需求,嘗試利用各種方法、策 略及技巧,來維持個人與學校的和諧平衡關係。研究者將 2003 年至 2013 年各研究學者對學校適應之意義彙整於表 2-1: 表 2-1 2003 年至 2013 年學校適應之意義 年份 研究者 意義 2003 Zettergren 指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是否感到舒適。 2004 吳柏姍 學生與學校中的人、事、物交互作用的歷程,是 彼此相互影響的,此歷程是學生為了從中獲得學 業成就、建立人際關係、發展正向自我而產生的 因應過程。 2006 曾景蘭 學生在學校環境中,為了增進學習能力,應付所 有面臨的需求及壓力,達成自我實現而產生各種 因應策略。並與師長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表現出符合學校和教師規定的行為,來維持個人 及學校環境間的和諧關係。

(28)

14 表 2-1 2003 年至 2013 年學校適應之意義(續)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歸納各學者對學校適應的看法,大多學者都強調學校適應也就是指學 生在學校中所接觸的人、事、物產生互動過程中為了滿足自我需求採取各 種因應策略,與老師、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並且表現符合規定的行為, 以達到與學校環境和諧的歷程。本研究將「學校適應」定義為學生在學校 環境中,學生與老師、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表現出良好的行為規範並在 學業成就上達到自我能力的標準中產生的和諧關係及交互作用的過程。 年份 研究者 意義 2007 周國民 學生進入學校後運用各種策略,以滿足自我成長 的需求,增進學習能力,並與學校裡的人、事、 物產生互動,建立良好的關係,並在自我需求與 環境間取得和諧的過程與結果。 2007 康力文 學生與學校環境中的人、事、物發生互動關係, 為了因應學校的要求和自身需求的滿足,利用各 種因應行為來維持個人和學校的和諧平衡關係。 2007 伍瑞瑜、楊淑蘭 認為學校適應是動態歷程,指個體能夠與學校環 境有良好的互動並且維持和諧平衡的關係。 2009 張秀蓮 學生在學校環境與周遭人、事、物互動過程中, 採取各種因應行為,以滿足學校規範與自身需 求,和老師與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維持 其在校和諧舒適的狀態。 2010 李杏芬 學生在學校中,為因應個體與學校生活環境間互 動所產生的需求或壓力,透過各種策略及技巧, 達到彼此關係維持均衡與和諧之歷程與結果。

(29)

15 貳、 適應的相關理論 心理學家以心理學的層面來探討人與環境互動之間的適應問題,由於 不同學派各持有的角度不相同,因此對於適應的論點也略有不同,以下分 別以心理分析論、認知發展論、社會學習論及人本學派理論,來探討各個 理論對適應的觀點,其分述如下: 一、 心理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 Freud(1923)認為個體的行為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三者交互作用,而人格由此三部份構成,適應良好的人能夠從愛與工作中 獲得快樂能力。根據 Erikson(1972)的理論,青少年階段面臨「自我認定與 認定混淆」的衝突危機,若順利發展則生活有目標、有方向;若發展不順 利則可能有角色混淆的危機,並影響未來的發展。在此階段學校應該配合 學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學生成功的機會並讓學生感到快樂,進而學習服從 紀律等,這些都有助於未來人格發展與適應的能力。 二、 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theory) 根據 Piaget(1980)的認知發展理論,個體出生後即開始主動運用與生 俱來的基本行為模式對環境中的事物做出反應,即為個體用以了解周圍世 界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而當個體每每遇到某事物,便用 某種對應的認知結構核對、處理時,則此種認知結構稱之為「基模」 (schema),基模為一個人用以同化新訊息以產生訊息回饋的現存知識。 然而適應是一個具有預測和控制的不斷改變的歷程。也就是說,個體因為 環境限制而不斷改變認知結構,其目的是讓個體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持續 性保持平衡的歷程。適應是當個體在短暫的失衡中,經由不斷的同化 (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讓個體重新達成短暫性平衡的歷程。 當個體一次次經歷適應歷程後,個體的智力、認知能力將會有顯著性的提 昇。

(30)

16 三、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社會學習論強調人類的行為大都經由學習而來,個體自出生就無時無 刻、不知不覺中學習他人的行為,而這一連串的學習活動,所涉及的刺激 反應,都是社會性的,所以被稱為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並且此論點 也相當重視「楷模」,個體可以透過正向的學習楷模及學習環境學得正確 的社會行為,來適應社會生活。Bandura 認為個體經由觀察或模仿即可以 獲得學習成長,稱為觀察學習(引自張春興,2000)。 四、 人本學派理論(Humanistic theory) Maslow 在 1954 年提出需求理論,他將人的需求分為五種層次,分別 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自尊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需求 理論中談到人的需求是有順序性,也就是低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後,高層 次的需求才會產生。但往往人們在追求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人與環境的阻 礙或限制,導致需求無法滿足,進而產生適應的問題。又王印財(2000)指 出適應是自我接納與自我意識的程度,只要提供適合的情境,人類一切表 現於外的行為受環境及社會文化的影響,就能發展與生俱來的內發成長潛 力,朝向自我實現的可能。 綜合上述各家理論,一個良好的適應者,能夠有效的利用各種方法與 策略來運用或控制環境,倘若發生個體適應不良情形,則有可能會出現許 多不良的行為或情緒。若學生在學校適應不良,則可能會影響學生在校的 行為、學習情形或是與他人的相處情形,更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他未來的 生活適應。研究者綜合這些理論的共通點,並將共通點應用於國中生學校 適應。

(31)

17 參、 學校適應的層面 學校適應是一種適應的情形,各個學者以不同的觀點衍生出不同的向 度。Youngman(1979)將學校適應分為三個層面:學習適應、常規適應、師 生關係;Perry(1998)將學校適應分為:學業適應、人際關係(包含師生關 係和同儕關係)和合宜行為。在國內研究中,有些學者將學校適應分為「勤 學適應」、「常規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四個層面來探討(王齡 慶,1922;徐慕蓮,1987;莊明貞,1985;郭丁熒,1988)。另外還有其 他學者關注到「自我適應」的層面(吳武典,1997;吳家蓉,2001;薛雪 萍,2000)。另外有其他研究者將學校適應分成不同的層面,郭佳哲(2001) 將學校適應分為:與同學的關係、對教師的態度、對測驗的適應、對學習 的意願四個向度。 從過去的研究中可以發現,學校適應即是學校生活適應,從文獻中可 以得知學校適應可分為學習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常規適應、自我 適應、對測驗的適應、學校態度等面向,研究者將 2003 年至 2013 年各專 家學者對學校適應之研究整理出各研究層面統計表,如表 2-2。 表 2-2 學校適應研究層面統計表 學者(年份) 研究層面 學 習 適 應 師 生 關 係 同 儕 關 係 常 規 適 應 自 我 適 應 對 學 校 的 態 度 心 理 適 應 合 作 性 參 與 學 校 作 業 學 習 情 形 學 業 成 就 Simons Morton &

Crump(2003) ˇ ˇ ˇ ˇ ˇ ˇ Ackerman、Brown

(32)

18 表 2-2 學校適應研究層面統計表(續) 學者(年份) 研究層面 學 習 適 應 師 生 關 係 同 儕 關 係 常 規 適 應 自 我 適 應 對 學 校 的 態 度 心 理 適 應 合 作 性 參 與 學 校 作 業 學 習 情 形 學 業 成 就 涂信忠(2003) ˇ ˇ ˇ ˇ 丁明潔(2003) ˇ ˇ ˇ ˇ ˇ 林文聰(2004) ˇ ˇ ˇ ˇ ˇ 陳杏芳(2006) ˇ ˇ ˇ ˇ ˇ 劉妍綾(2006) ˇ ˇ ˇ ˇ ˇ 楊雅婷(2008) ˇ ˇ ˇ ˇ ˇ ˇ 李杏芬(2010) ˇ ˇ ˇ ˇ ˇ 廖小毓(2010) ˇ ˇ ˇ ˇ 林均倫(2011) ˇ ˇ ˇ ˇ 何雪儒(2011) ˇ ˇ ˇ ˇ 賴婉如(2012) ˇ ˇ ˇ 荊永琴(2012) ˇ ˇ 次數統計 14 12 13 11 4 2 3 1 1 1 1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上表 2-2 可以得知,學習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常規適應是 研究者在探討學校適應時普遍涉及的層面。除了上述四種層面外也有許多

(33)

19 研究者對學校適應涵蓋的層面不同,原因可能是研究目的不相同而有所差 異或是研究者考量研究對象的類型或是教育階段的不同而選取不同的層 面。本研究學校適應的向度選取是研究者閱讀文獻後發現從過去到現在的 研究在探討學校適應向度大多是學習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常規適 應加上研究者的實際觀察經驗,因此本研究將學校適應分成師生關係、同 儕關係、常規適應與學習適應四個向度,說明如下: 1. 師生關係 在學校中老師在學生學習發展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師生關 係是否良好會影響學生在學校的適應情形。因此在師生關係的部份是指學 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模式,包含學生對老師、老師對學生的行為與態度。 2. 同儕關係 同儕對於國中生的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經過同儕之間不斷的互 動學習以及次文化的影響,建立合宜的自我概念,因此同儕關係對於國中 生的學校適應具有一定的影響。在同儕關係的部份是指國中生在學校與同 儕的相處情形及影響。 3. 常規適應 學生未來要扮演好的社會角色,就得遵守社會規範,社會規範可分為 有形及無形的,有形的也就是法律、法規…等等;無形的也就是道德、倫 理…等等。在校園中學生要遵守的有形規範就是校規、班規…等等;無形 的規範也就是友愛同學、誠實、尊師重道…等道德倫理。因此,好的常規 行為適應就是學生能夠服從與遵守這些有形的與無形的規範。在本研究中 常規行為是指學生對於學校的規範的服從與遵循情形,包含學校校規、上 課常規與生活常規。 4. 學習適應 國中階段的課業內容相較於國小階段明顯更深、更廣,國中生學習適

(34)

20 應良好與否會間接影響學生的各種行為甚至是產生了偏差行為。在本研究 中的學習適應是指學生對於課業的積極、重視、求學動機,包含學習方法、 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環境及對課程的適應情形。 肆、 影響學校適應的因素 國中生正值青少年時期,在青少年這個時期他們將會面臨生理上、認 知上及社會上巨大的轉變。由於青少年階段的學生大多數心智發展尚未成 熟,因此當他們在面對壓力時往往會不知所措,導致適應問題的產生。青 少年階段的學生大多身處的地方不是家庭就是學校,而他們所認同的對象 也會漸漸從父母轉向同儕,這可以說明學校適應對青少年發展有重要的影 響。從各實證研究及相關文獻中,影響青少年學生學校適應的因素可大致 分為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家庭功能及依附關係,其分述如下: 一、 學業壓力 學業壓力從過去到現在不論是小學生到大學生都可以感受到學業的 壓力,從研究中我們發現學業壓力一直是我國青少年最感到困擾的問題, 有接近半數的青少年學生為課業所苦(王煥琛、柯華葳,1999)。而王玉珍 (2007)歸納出國中生的適應阻礙包括學業變化。因此,不論是過去還是 現在學業壓力仍是影響學生在學校適應上的因素之一。 二、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在青少年階段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國中生進入青少年階段 後,他們的認同對向會從父母轉向同儕(黃德祥,2002),因此同儕是國中 生在面臨各種壓力與問題時最好的伙伴。國中生在學校除了與同儕互動以 外,與教師互動好壞也是國中生人際關係適應因素之一,曾素秋(1997)指 出師生的互動關係結果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行為規範、人格發展。因 此,師生關係是否良好會影響學生在學校的適應情形。

(35)

21 三、 家庭功能 除了學校會影響國中生在學校的適應情形,家庭對國中生的影響也是 相當重要。研究中指出國中生與家庭成員的互動與互信程度高則在學校之 合宜行為和學業適應的情形越好(林文聰,2004) 。從家庭父母教養方式 來看,父母的教養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情緒表達及面對問題的態度(甘孟 龍、謝智玲,2007),因此父母教養方式間接的影響了國中生在學校的適 應情形。Bronstein(1993)指出父母管教態度採疏忽或嚴厲控制時,與孩子 較差的學業表現及適應不良有正相關。 Erikson(1963)發現家長施予過度的壓力要求孩子在學校表現成功,但 實際上孩子表現出來的則是較低自尊且參與一些違規的活動。從上述的研 究中,可得知家庭功能對學生在校的適應情形有直接與間接的關係,並且 能預測學生在學校的適應情形。 四、 依附關係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發展關鍵時期,人際關係的經驗好壞 不亞於幼時對父母的依附關係,國中生在學校中會面臨許多的挑戰與問題, 此時同儕影響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在研究中,國中生與父母親依附關係 越安全則其學校生活適應越良好(許瑞蘭,2001)。 綜合上述,影響國中生學校適應的因素相當多元,從家庭到學校甚至 是人與人的關係都是影響學生在學校的適應情形。從各實證研究來看,大 多研究都發現國中生與父母互動關係及教養態度的不同對於學生在校的 行為表現都有差異,故家庭對於學生的影響仍是有較大的影響。國中生正 處於人格發展的關鍵期,及近年來仍有校園霸凌的事件再加上十二年國民 教育的推動,故家長對於國中生的學校生活應更加關注,並協助孩子解決 在學校所遇到的任何問題,才能使孩子在學校能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36)

22

第二節 幸福感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本節分為四個部份,分別討論幸福感的意涵、幸福感的相關理論、幸 福感的各層面及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其內容分述如下: 壹、 幸福感的意涵 幸福(well-being)是一個相當抽象的名詞,有人認為幸福是宗教滌化人 心後達到心靈安詳寧靜的狀態;有人認為幸福是物質滿足後的娛樂感受; 有人認為幸福是從是高尚美德行為後的副產品;有人認為幸福是人生的至 善境界(陸洛,1997)。大多文獻對於幸福感的意義都是從東西方哲學觀點 與社會科學的角度來探討,以下就此兩方面進行探討: 一、 哲學觀點 1. 中國哲學觀點 在中國古籍中少見「幸福」二字,通常「幸」代表幸運;「福」代表 福氣,而現在所謂的幸福感的意涵應該是比較接近「樂」的概念。吳經熊 (1992)認為中國哲學有三大分流,分別為儒家、道家與釋家,此三者為中 國文化對幸福之看法影響最深遠。對儒家而言,儒家強調推己及人,重視 道德、精神層面的本質,如: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 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第七卷 述而),說明道 德的追求對於幸福感的重要性。 對道家而言,幸福是一種不操之於人、不勉強、不追求慾望,以無為 的精神順應天到所獲得的幸福感受(陸洛,1998)。老子認為人們降低慾望、 與世無爭時,內心自然會獲得寧靜,最終會達到幸福的狀態。釋家的幸福 概念與道家相當雷同,釋迦牟尼認為真正的幸福就是要遠離慾望,不與他 人競爭 (黃智慧,1993)。釋家除了要追求無欲的境界,他們還講求向內 的探索,並且達到心性的平和,進而協助他人達到幸福的狀態(施建彬, 1995)。

(37)

23 陸洛(1998)指出集體主義社會濃厚的中國人,對於幸福感的詮釋在 「個我」層次外,另有「社我」人際關係和諧的特性存在。綜合上述,中 國人認為的幸福是一種正向的、無欲的,強調人與人、社會之間的和諧及 個人精神的滿足。 2. 西方哲學觀點 「幸福」(Eudemonia)源自希臘,意思為受善神的守護而產生的快樂, 他們認為幸福為人類的善,而善等同於幸福(顏映馨,1998)。哲人 Democritus 提出人生最高的幸福起與靈魂的平和安寧與道德理性的自律 (引自 Zeller, 1980)。Socrates 強調善是一切德行的基礎,幸福生人必有賴 於自知與知善。Plato 認為有德之人有絕對善的觀念,並承續善知的幸福哲 理。Aristole 認為幸福是一種智慧知識,因此人們要具備哲學與實踐並且 達到德性的生活才能擁有幸福生活(引自林子雯,1996)。概括來說,西方 哲學強調幸福感是追求善與知識並且達到德性的生活。 綜合上述東西哲學觀點,兩者對於幸福感的追求皆為精神層面的滿足, 而兩者皆強調人的幸福感是來自於善與德的追求與累積。 二、 社會科學觀點 社會科學家認為幸福是個體主觀與正向的感受,而非外在客觀的評量 標準(巫雅菁,2001),因此外在評量標準並無法反應出個人的幸福程度。 在社會科學研究中代表幸福感的名詞相當眾多,並且根據不同的研究對象、 目的及需求不同則延伸出許多不同的名詞,像是:快樂(happiness)、幸福 感(well-being)、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等等。 一般來說,可以將幸福感的定義分為下列四種類型:

1. 著重「情緒層面」的幸福感

(38)

24 向情緒減少,代表提升個體的幸福感。而陸洛(1998)提出以情緒層面之幸 福感的觀點偏重以個體情緒來界定幸福感的有無,並忽略了人類認知觀點 對幸福感帶來的穩定影響。因此單從個體的短期情緒經驗中來看其幸福感 仍有不足之處。 2. 著重「認知層面」的幸福感 Diener(1984)指出幸福感是對生活評估後的結果,因此生活滿意度為 個體主觀對幸福感的認知,也就是個體對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活進行評估後 的整體感受。但是陸洛(1998)認為幸福感會受到短期情緒的影響,因此無 法單由個體長期生活的經驗中來評估個體對幸福的整體感受程度。 3. 著重「情緒及認知層面」的幸福感 Andrews 和 Withey (1976)提出幸福感是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包含了 正向情感、負向情感及生活滿意三個部份。Bryant 和 Veroff (2007)認為幸 福感包含了個人的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的感受與對生活的滿意程度。 Diener(1984)將幸福感分為情緒(affective)和認知(cognitive)兩部分。綜合 來說,幸福感是包含了情緒與認知兩個層面。 4. 著重「身心健康」的幸福感 Grob(1995)認為個體免於身體的病症及其他事物的煩惱並且保持健 康的身體與建全的心理就擁有較佳的幸福感。支持此定義的學者認為幸福 感為身心健康的狀態,並且以心理健康作為幸福感的指標。 從上述可知,大多學者對於幸福感的定義多偏向個人的主觀經驗,可 以分為情感(affective)及認知(cognitive)兩部份來探討。情感的部份可分為 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與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正向情感也就是個 體體驗到大量愉快的情緒;負向情感則是個體極少體驗到不愉快的情緒 (Diener & Emmons, 1984) 。在認知的部份則是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 指個體對整體生活及各領域生活滿意評價 (Pavot & Diener, 1993) 。Pavot

(39)

25 和 Diener (1993)指出美好的生活是由許多要素構成的(例如:健康、生活 意義、良好的人際關係…等等),但是每個人對於各項要素的需求標準不 同,因此每個人對於美好生活的標準皆不同。 從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到社會科學對幸福感的概念,各家有不同的解 釋與優缺點,歸納以後本研究將幸福感定義為個體在認知(生活滿意與良 好的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兩個部份為良好的狀況時,並達到個人生活滿 足就能得到幸福的感受。 貳、 幸福感的相關理論 閱讀相關文獻以後發現,幸福感之理論相當多,各專家學者以不同的 角度來解釋個體的幸福感受,因此形成不同內涵的幸福感理論,大致可分 為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特質理論(Trait theory)、動力平 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判斷理論(Judgement theory)四種, 以下分述之:

一、 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人們若是長期無法滿足需求,則會感到不幸福,心理學家 Maslow 的 需求理論強調人的幸福感來自於需求的滿足,達成 Maslow 的七種需求層 次之階段目標,才會有幸福感(Bettencourt & Sheldon, 2002)。又因著重點 的不同,需求理論又分為下列幾個學派,包括目標理論(Telic theory)、苦 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分別說 明如下:

1. 目標理論(Telic theory)

目標理論的學者認為幸福來自於追尋目標的過程或是需求的激發,又 稱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李素菁,2002),此學派認為幸福就如同目 標,是個體一生努力追求的方向,個體努力達成目標獲得比較穩定且長期

(40)

26

性的滿足才是幸福感(Omodei & Wearing , 1990)。 2. 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苦樂交雜理論認為幸福與不幸福是同時發生的,只有長期覺得需求不 被滿足的人,在目標達成後,隨之而來的幸福感更加強烈(Diener, 1984)。 施建彬(1995)認為幸福和不幸福的感覺適相對存在的,兩者的總加量數值 為零,所以此理論又稱零和理論(Zero theory)。 3.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人類主動且專心的參與活動時的產物,個人可 藉由此活動來發揮潛能並且滿足個人需求,進而達到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 感,所以又稱自動目的理論(Autotelic theory)(Diener, 1984)。因此,幸福 感是活動的副產品,而非活動的結果(陸洛,1997)。 綜合上述,需求理論是一種由下而上的理論模式,此理論注重的是個 體的內心需求,在目標達成後會產生愉悅的感受且個體會提升自我內心的 幸福感,而此理論的缺點在於無法解釋人格等因素對幸福感所造成的長期 影響。 二、 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特質理論認為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對事件的看法與心態,此理論是 藉由人格特質來解釋為何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卻無法容易感到幸 福。此理論可分為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和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分別敘述如下: 1. 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連結理論是以認知記憶來解釋有些人為何比較容易得到幸福(Diener, 1984),著重在個人面臨生活事件時,內心的反應與因應策略,當個人傾 向正向的認知來看待事情時,自然容易以正向的態度來解是生活事件,進 而促使幸福感的產生。

(41)

27 Argyle(1987)指出幸福感的建立有賴於個人經歷快樂事件的多寡而定。 此外,也有其他學者認為幸福感較高的人,當有某件生活事件發生時,透 過幸福記憶提取資料會誘發幸福感的產生。 2. 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人格特質理論認為幸福感是取決於個人看待事物的心態,Costa 和 Mccrae(1980)認為幸福感是一種穩定的特質,這種人格特質可能來自於先 天遺傳擁有一個容易誘發愉悅神經的生理機制或是後天學習的結果。從一 些實證研究中,我們也可以得知外向性格的個體,其幸福感程度則越高; 而神經質傾向越高的個體,其幸福感程度越低 (施建彬,1995;涂秀文, 1999) 。 綜合上述,此理論是由上到下的理論模式,它認為人格特質決定了一 個人是否可以得到幸福感受,而且認知記憶也會影響對幸福感的產生。此 理論雖然補足了需求理論的不足之處,但是此理論無法解釋外在生活事件 對個人的幸福感是否有影響。

三、 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動力平衡理論認為幸福感是受個人本身人格特質所影響,也受生活事 件的影響。個體的幸福感來自長時間保持在一個穩定的人格特質,直到生 活環境中發生特殊或不同過往經驗的事件影響原本的平衡,則個人的幸福 感就會隨之波動 (施建彬,1995;林子雯,1996;李素菁,2002) 。此理 論為整合性的模式,其優點為改變幸福感是來自單一因素的想法。 四、 判斷理論(Judgement theory) 判斷理論強調幸福是一種相對的、比較後所得的結果,其比較的標準 會隨著情境的不同而改變並且其比較的標準是由個體自己所選取建構的 (Diener & Laarsen , 1993)。Schwarz 和 Strack(1999)提出幸福感的判斷模式 來說明幸福感的產生,而幸福的產生是來自於個體的情緒狀態、記憶中的

(42)

28

訊息和社會觀點做為判斷標準。當個體面臨的事件比判斷標準好時,就會 引發幸福感;反之,當個體面臨的事件比判斷標準差時,則會感到不幸福。 此理論可分為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範圍─頻率理論

(range-frequency theory)、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社會比較 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多重比較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茲五種理論分述如下: 1. 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 適應理論就是指當個體初次遇到從未經歷過的事件時,會引起其幸福 或不幸福的感覺,但過了一段時間後,這種幸福的感覺會變淡而變成一種 經驗成為參考標準。日後又發生類似的事件時,個體就會與過去比較,當 此事件比過去經驗好時,就會出現幸福感;反之則不會。 2. 範圍─頻率理論(range-frequency theory) 範圍─頻率理論修正了適應理論,適應理論談到個體是參考個人過去 的生活經驗來作為幸福感的判斷標準,但此標準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會 隨著事件的發生來不斷的修正(Diener, 1984)。

3. 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

期望水平理論認為人的理想是其希望達成的最佳境界,而理想也就是 個體根據過去經驗來設定的理想目標,與現實比較後的差距決定了幸福感, 當個體的理想與現實差異大時,幸福感會較低,反之幸福感會較高 (施建 彬,1995;陳素菁,2002) 。

4.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以現實的條件和某依標準來進行比較判 斷,因此向上比較(upward comparison)或向下比較(downward comparison) 是預測幸福感程度提升或下降的重要因素(Diener, 1984)。而 Argyle 認為 大部分的人會傾向於選擇社經地位相近的人作為比較標準(施建彬、陸洛

(43)

29

譯,1997)。因此,人們可以透過別人來評估自己的幸福感,若自己比他 人好,則幸福感會提升;反之則幸福感會下降。

5. 多重比較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多重比較理論認為幸福感個人目前的情況與選擇後的判斷標準相較下 的差異,若兩者差異不大,則該個體的幸福感受會提升。其判斷標準可能 是多元的、他人的過去經驗、個人的過去經驗或所處情境、個人的期望、 生活需求或生活目標等等 (陸洛,1998;李素菁,2002;何明娟,2004) 。 綜合上述,判斷理論認為幸福感是個人以過去的經驗或目前的情況來 做為基準,透過個人的判斷和與他人比較後來評估自己的幸福感的高低。 但是,個人比較之後得到較低的幸福感時,則會帶給個人負向的情緒反應; 反之則可以帶給個人正向的情緒反應,此部分可以說明日常事件對幸福感 帶來的短期影響。 參、 幸福感的層面 幸福感的層面相當廣泛,從文獻中可以得知幸福感研究層面可分為生 活滿意、人際相處(關係)、正向積極、身心健康、自我悅納(肯定)、正負 向情緒等面向,研究者將 2003 年至 2013 年各專家學者對幸福感之研究整 理出各研究層面統計表,如表 2-3 所示。

(44)

30 表 2-3 幸福感研究層面統計表 學者 (年份) 研究層面 生 活 滿 意 人 際 相 處 ( 關 係 ) 正 向 積 極 身 心 健 康 自 我 悅 納 ( 肯 定 ) 正 負 向 情 緒 學 校 生 活 家 庭 生 活 情 緒 智 慧 家 庭 滿 意 學 習 滿 意 勝 任 感 自 主 性 情 緒 統 合 幸 福 感 林文聰 (2004) ˇ ˇ ˇ ˇ 徐嫚淳 (2007) ˇ ˇ ˇ ˇ 馮麗君 (2008) ˇ ˇ ˇ ˇ ˇ 夏曉葳 (2011) ˇ ˇ ˇ ˇ ˇ 陳慧蓮 (2011) ˇ ˇ ˇ ˇ ˇ 謝雅如 (2011) ˇ ˇ ˇ ˇ 廖苑如 (2012) ˇ ˇ ˇ 楊馥如 (2012) ˇ ˇ ˇ ˇ 謝昌志 (2012) ˇ ˇ ˇ 莊恬琪 (2012) ˇ ˇ ˇ ˇ 林寶齡 (2012) ˇ ˇ ˇ ˇ 邵治家 (2012) ˇ ˇ ˇ ˇ 次數 統計 11 7 1 7 10 4 1 1 1 1 1 1 1 1 1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45)

31 從上表 2-3 及眾多文獻中可以得知,生活滿意、人際相處(關係)、自 我悅納(肯定)與身心健康是研究者在探討幸福感時普遍涉及的層面。除了 上述四種層面外也有許多研究者對幸福感涵蓋的層面不同,原因可能是研 究目的不相同而有所差異或是研究者考量研究對象的類型或是教育階段 的不同而選取不同的層面。本研究幸福感的向度選取是研究者閱讀文獻後 發現從過去到現在的研究在探討幸福感向度大多是生活滿意、人際相處 (關係) 、自我悅納(肯定)與身心健康,但研究者透過實際觀察經驗發現 國中生在自我悅納(肯定)的部份仍有許多不確定性,因此研究者未將自我 悅納(肯定)加入研究向度來作探討,故本研究將幸福感分成生活滿意、人 際關係與身心健康三個向度,說明如下: 一、 生活滿意 生活滿意是指個體對生活的滿足程度,而生活滿足是來自於個體依實 際的狀況與他人比較後的結果,其比較的標準是來自於過去的經驗、目 標…等等或是他人。本研究的生活滿意為國中生對於其生活環境中的人、 事、物的滿意程度。 二、 人際關係 在國中階段的學生,同儕的影響莫過於父母與老師的影響。因此國中 生在學校的人際關係良好與否可能會影響到國中生對幸福的感覺。而本研 究中的人際關係是指國中生對於自我在學校與同儕之間相處的滿意程 度。 三、 身心健康 人的生理與心理是相互影響的,只要身體免於病痛及心理不受干擾, 兩者達到個體的滿意狀態時,就會感受到幸福的感覺。本研究的身心健康 是指國中生對於自我身體健康狀況與心理狀態的滿意程度。

(46)

32 肆、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 國中生大多生活所接觸的除了學校以外就是家庭,家庭是學生從小到 大第一接觸的地方,父母是他們最初依附的對象而手足是他們最初接觸的 伙伴,因此國中生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好壞及與手足關係的好壞可能會影響 他們的幸福感受,又從各實證研究中也談論到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間有相 關情形。因此研究者將影響國中生幸福感的因素大致分為親子依附關係、 手足關係與人格特質三部份來說明之: 一、 親子依附關係 父母親為孩子最親近的人,不論是在幼兒時期或青少年時期父母親總 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Armsden 和 Greenberg 指出青少年與父母有良好的 依附關係,則其心理幸福感則越高(引自林惠雅,2008)。 二、 手足關係 隨著少子化的時代來臨,手足關係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近年較少被探 究,但仍可從李清茵(2004)研究發現,手足間彼此關愛與尊重的行為可以 提升彼此心理需求的滿足,也間接提升個人的幸福感。林麗玲(2006)研究 也發現,手足的關係越好,越能互相幫助與分享,則青少年的幸福感越高。 從這兩篇研究中可以瞭解手足之間的關係對於青少年的幸福感有一定的 影響,故此部份的研究可以延伸應用至本研究出生序與幸福感相關性的部 份。 三、 人格特質 多數研究發現外向人格傾向高者,其幸福感較高;神經質傾向低者, 其幸福感較高 (施建彬,1995;陸洛,1998;陳嬿竹,2002) 。另外,陳 嬿竹(2002)研究中提到除了外向性、神經質與幸福感有相關,和善性、嚴 謹自律性也和幸福感有相關。而在巫雅菁(2001)、李素菁(2002)、Konu、 Lintonen 及 Autio(2002)、Mcculloug、Huebner 及 Laughlin(2000)的研究中

(47)

33 提到人格特質對幸福感具有預測性。 綜合上述影響幸福感的因素與人格特質、家庭互動有相關性,雖然青 少年的學生在學校與同儕、老師相處的時間相較之下比與父母、手足相處 的時間多,但是從各研究中可以發現父母與手足仍是影響學生幸福感重要 的影響因素。而在少子化的時代下,父母不單只是養育、教育孩子的角色 也逐漸取代了手足的角色,因此父母在學生的幸福感受上顯得更為重要。

第三節 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本節共分為三個部份,首先介紹學校適應的相關研究,再來介紹幸 福感的相關研究,最後敘述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其內容分述如 下。 壹、 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 從許多相關文獻中可知,學校適應在各教育方面的文章中,研究對象 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了國小、國中到高中等階段。研究者在 2013 年 2 月至 8 月於全國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及 Google 學術搜尋來搜尋國內外相關 研究,為求與本研究相似性較高的研究,研究者使用學校適應及 school adjustment 作為關鍵字來搜尋,又為求研究對象以國民中學為主,再進階 以國中生及 middle high school 為關鍵字進一步搜尋,最終剔除十年以上的 研究報告,共搜尋到 8 篇。茲將此八篇關於國中生學校適應相關研究如表 2-4 所示,以做為本研究問卷設計與討論之基礎,以下分別從研究方法、 相關變項和背景影響因素三部份來探討分析。

(48)

34 表 2-4 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份) 研究 主題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Estell , Farmer , Irvin , Thompson , Hutchins , & McDonough (2007) 中學生學 校適應與 九年級美 國鄉村黑 人的適應 之模式:成 績與物質 使用 問 卷 調 查 法 青少年正值青春過度期,因此會有潛在性生活 適應問題的存在,經過這段過渡期後,個體會 形成一貫不變的適應模式,研究發現九年級的 學生在學校適應模式較佳。 Hines (2007) 中學生過 度青春期 的適應:父 母離婚和 性別的交 叉檢視 問 卷 調 查 法 研究結果發現來自單親家庭的中學生在學業 適應及社會適應方面女學生較男學生佳。在人 際關係方面女生的適應較男生差。 許瑞蘭 (2002) 國 中 生 依 附關係、人 際 問 題 解 決 態 度 與 學 校 生 活 適 應 之 相 關研究 問 卷 調 查 法 1. 國中生學校生活整體適應傾向良好,其中 以自我行為適應最好,顯示出國中生在學校生 活中,以自我行為規範方面適應得最好。 2.女生的學校生活適應比男生良好。 3.完整家庭及父母受教年數高的國中女生,其 學校適應趨向良好。 4.依附關係愈安全,學校生活適應愈良好;人 際關係解決態度愈積極,其學校生活適應愈良 好,因此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 生活適應三者有密切相關。 林文聰 (2004) 國 中 學 生 之 家 庭 功 能、學校適 應 與 幸 福 感 之 相 關 研究 問 卷 調 查 法 1.國中生在學校對於同儕關係的互動與重視 多於與師長的互動關係。 2.女學生在學校中表現較合宜的行為及較佳 的學業適應。 3. 國 中 學 生 的 家 庭 功 能 與 幸 福 感 之 間 有 相 關;國中學生的學校適應與幸福感有相關;國 中學生家庭功能與學要適應有相關。 4.國中學生的家庭功能與學校適應對於幸福 感具有預測作用。

(49)

35 表 2-4 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續) 研究者 (年份) 研究 主題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蔡幸芳 (2006) 國 中 學 生 知 覺 教 師 即 時 行 為 之運用、自 尊 與 學 校 適 應 關 係 之研究 問 卷 調 查 法 1.國中生之學習適應、常規適應、人際適應及 心理適應皆達中上程度。 2.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人際適應和心理適應 沒有顯著差異,在學習適應與常規適應則有顯 著差異 3. 國中學生知覺的教師口語即時行為、知覺 的教師非口語即時行為與自尊、學校適應各面 向具有顯著正相關。自尊各面向與學校適應各 面向具有顯著正相關。 4.國中學生知覺的教師口語即時行為對學校 適應各面向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國中學生知 覺的教師口語即時行為能夠正向預測學校適 應各面向。知覺的教師非口語即時行為則可以 正向預測「人際適應」,其對「學習適應」、「常 規適應」、「心理適應」的預測力並不顯著。 史家瑄 (2008) 國 中 生 的 自 我 調 節、壓力因 應 策 略 與 學 校 生 活 適 應 之 關 係研究 問 卷 調 查 法 1.國中生在學校生活各層面的適應狀況屬於 中等至中上的程度。 2. 自我調節、壓力因應策略與學校生活適應 之間有顯著關係。 3. 自我調節是壓力因應策略(正、負向)與 學校生活適應(整體及各層面)的中介變項。 楊雅婷 (2008) 金 門 縣 國 中 學 生 自 我概念、解 釋 風 格 對 學 校 生 活 適 應 影 響 之研究 問 卷 調 查 法 1. 國中生在學校生活適應處於良好之狀態。 2. 以整體來說女生的學校適應較男生佳,但 是在常規適應與心理適應上並未因性別而有 所差異。 3. 在年級方面,七年級和九年級的學生在學 校生活適應優於八年級學生。 4. 學生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與解釋風格 之間有正向顯著差異。 5. 背景變項與解釋風格對學校適應具有預測 力,其中以自我概念最具有預測力。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