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童軍教育活動對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幼童軍教育活動對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

Copied!
1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魏麗敏 博士. 幼童軍教育活動對國民小學五年級 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 研究生:蔡炳炎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I. 五. 年. 十二. 月.

(2)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對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影響。研 究者根據品格、健康、服務及手工藝等幼童軍四大教育核心內容,設計幼童軍教 育活動課程,以台中縣快樂國小五年級的學生為對象,隨機選取一班為實驗組, 另一班為對照組,實驗組成員接受每週一次,每次80分鐘共計六次之幼童軍教育 活動課程,而對照組則不接受任何實驗處理。兩組成員均於實驗處理前、實驗處 理後及實驗課程結束後30天進行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之施測,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統計軟體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實驗組成員於實驗處理後另外填 寫課程回饋表,進而了解其對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看法與感受。本研究主要獲 致以下結論: 一、幼童軍教育活動對於增進國小五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具有顯著效果。在分量表 方面,學校自我與情緒自我概念方面均有顯著效果,但家庭、外貌、身體等 三項自我概念未達顯著效果。 二、在幼童軍教育活動實施後30天,對於增進國小五年級學童的整體自我概念及 家庭、學校、外貌、身體與情緒等五個分量表自我概念均沒有顯著延宕效果。 三、幼童軍教育活動對實驗組成員具有正向的影響,參與活動的成員所給予的回 饋大部分為正向反應。整體而言,學生喜歡參加幼童軍教育活動,也認為自 己表現很好,更覺得幼童軍教育活動對自己有幫助。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國小 教育人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幼童軍教育活動、自我概念. II.

(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 the influences that cub scouting activities have brought to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fth grade students and in addition how these activities affect students’ self-concept. curricula. The researcher has designed four different core. based. on. character.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s and arts and crafts.. health. education,. Randomly selecting two. classes from Taichung county, One of them was considered the experiment samples, and the other the control samples. For 6 consecutive weeks, the experiment group received an eighty-minute training of cub scouting activities.. Both classes were required to. fill out self-concept evaluation forms before,right after. the. experiment and thirty days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gathering data was analyzed for one-way ANCOVA by SPSS for Windows. Moreover,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 group had to fill out another feedback sheet in order for the researcher to collec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experiment.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below. 1. Cub scouting activities have mad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ifth grade students.. Students have improved in the aspects of. the school and the emotion ; however, there aren’t any obvious changes in the aspects of the family, the appearance and the body. 2. After thirty days of the experiment, in the way of the fifth grade students’ overall image, family, school, appearance and the body, there isn’t any improvement.. III.

(4) 3. Cub scouting activities have brought positive influences upon the experiment group of students.. From the feedback of the. participants, it is found that students enjoy these cub scouting activities.. Generally speaking, students like to participate in. cub scouting activities. They think they all did well on it and have benefited a lot from it. At last, the researcher has offered a few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s and reference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Self-concept, cub scouting activities. IV.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幼童軍教育的緣起、功能、意義與價值 …………………………9 第二節 幼童軍教育的內涵與活動內容……………………………………23 第三節 自我概念之理論探討………………………………………………41 第四節 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5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9 第一節 研究設計……………………………………………………………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60 第三節 研究步驟……………………………………………………………60 第四節 研究工具……………………………………………………………63 第五節 資料處理……………………………………………………………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1 第一節 全體學生自我概念量表前測組間差異情形………………………71 第二節 幼童軍教育活動對學生自我概念影響效果………………………72 第三節 幼童軍教育活動對學生自我概念延宕效果………………………80 第四節 幼童軍教育活動回饋表之分析與討論……………………………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7 第一節 結論…………………………………………………………………97 第二節 建議…………………………………………………………………99 參考文獻…………………………………………………………………………103 中文部分……………………………………………………………………103 英文部分……………………………………………………………………109 附錄………………………………………………………………………………111 附錄一 幼童軍教育活動教學計畫……………………………………………111 附錄二 幼童軍教育活動單元活動回饋單……………………………………151 附錄三 幼童軍教育活動總回饋表……………………………………………152. V.

(6) 表. 次. 表 2-1 我國各類男女童軍訓練級別及參加年齡 ………………………………10 表 2-2 中國童子軍發展紀要 ……………………………………………………11 表 2-3 我國幼童軍發展紀要 ……………………………………………………14 表 2-4 從教育哲學思想層面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 ……………………20 表 2-5 從教育心理學的基礎層面探討幼童軍的教育價值 ……………………20 表 2-6 從九年一貫教育改革精神層面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 …………21 表 2-7 從中國固有的道統思想層面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 ……………22 表 2-8 幼童軍狼級活動進程 ……………………………………………………31 表 2-9 幼童軍鹿級活動進程 ……………………………………………………32 表 2-10 幼童軍豹級活動進程……………………………………………………33 表2-11 幼童軍教育活動分類、目的及訓練內容………………………………40 表2-12 國內學者對自我概念之定義……………………………………………42 表2-13 各學者對自我概念特徵比較表…………………………………………47 表2-14 有關自我概念之實驗研究結果…………………………………………54 表3-1 研究實驗設計表…………………………………………………………59 表3-2 研究對象人數分配表……………………………………………………60 表3-3 幼童軍教育活動教學計畫實驗課程綱要………………………………66 表4-1.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前測組間差異之t考驗比較表 ……………………71. 表4-2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同質性考驗表…………………………………72 表4-3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量表上後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72 表 4-4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家庭分量表上後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73. VI.

(7) 表4-5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學校分量表上後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74 表4-6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學校分量表上後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75 表4-7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身體分量表上後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76 表4-8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情緒分量表上後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77 表4-9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同質性考驗表 …………………………………80 表4-10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量表上延宕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80 表4-11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家庭分量表上延宕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81 表4-12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學校分量表上延宕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82 表4-13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外貌分量表上延宕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83 表4-14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身體分量表上延宕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84 表4-15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自我概念情緒分量表上延宕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85 表4-16 單元回饋活動單題目分析統計表………………………………………86 表 4-17 幼童軍教育活動整體感受分析統計表…………………………………87 表4-18 幼童軍教育活動各單元受學生喜歡或不喜歡的程度分析表 ………88. VII.

(8) 表4-19 幼童軍教育活動各單元受學生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摘要……………89 表4-20 學生自陳學到內容摘要…………………………………………………92 表4-21 學生參加以後類似課程意願調查………………………………………93 表4-22 學生想對老師說話內容摘要……………………………………………94. VII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自我概念乃人格結構中最重要的核心概念,與行為、生活適應、學業成就、 人際關係密切相關。兒童期是人格成長最重要的關鍵時期,而童年時期的情緒障 礙或偏差行為,若不給予適當的開導,都會影響到其未來的人格發展。正向的自 我概念有助於兒童與同儕更有效的互動。積極的自我概念可以使個人有良好的適 應,有助於兒童的身心的發展。自1960年起,在學校教育中即已注意到自我概念 的重要性,創造一個可以增進學生自我概念的學校氣氛是教育工作者重要的任務 之一(洪志成,1989;Bracken,1996;Byrne,1996;Dygert,1980;Fitts,1972)。 趙曉美(2001)研究發現八年級學生的自我概念最低,其次就是五年級的學生, Dusek(1978)研究指出自我概念會隨著年級增加而遞減,Williams(1973)亦發現 愈高年級的自我概念愈低,而Rankin 和 Parish(1995)進一步指出,在小學階段 以五年級兒童的自我概念最低。研究者認為小學時期是自我概念發展的重要階 段,由個人發展的觀點來看,國小階段的兒童已漸漸脫離了主觀化時期(洪若和, 1995),此時若能及時提昇兒童的自我概念,並加以導入正軌,必能增強其在各 方面的適應能力,並使其行為表現有正向的發展。 在 Bishop 和 Inderbitzen 研究中發現同儕關係與兒童自我概念具有顯著相 關,不受團體成員或他人接納的兒童,其自我概念較為消極。反之,較為同儕接 納者,其自我的悅納程度亦越高(引自蔡佩君,2005)。由此可見,被同伴接納 的個人會增強自我瞭解、認同與自信,同儕關係互動的良莠是影響兒童自我概念 之重要指標。李錫津(2004)指出不論是工作或遊戲,小隊永遠是童軍活動的基 本單位,幼童軍教育活動透過小隊合作學習可以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吳國基. 1.

(10) (2005)研究指出學生參加幼童軍活動後可以改善人際關係。呂建政(1988)也 發現童軍教育的課程可以增進學生自信,讓學生心胸更開放。吳務貞(1986)指 出,童軍運動不但提供學生親身體會實際生活的經驗,也可以培養學生互助合作 的美德,發揮以助人、行善為快樂的精神。由上述研究發現,幼童軍教育活動可 以改善同儕關係,而良好的同儕關係可以使兒童在充滿自信中獲得他人的肯定, 更進一步獲得自我肯定。 趙曉美(2001)指出,探討各種不同的教育實驗課程在自我概念上所呈現的 效果是國內與自我概念有關的實徵研究中主要的研究趨勢之一。吳國基、瞿德 淵、張淑慧、許瑛珍(2005)提出幼童軍活動是學校教育重要一環,能培養學生健 全的人格。陳鐵(1992)也指出幼童軍教育活動是以合作學習、榮譽制度、徽章 制度、特定儀典、自願參加及由做而學等方法融合而成的獨特制度,以達成其品 格的培育、技能與知識的教導、健康與自我照顧、助人與服務等方面的教育目的。 如何規劃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達到提昇兒童自我概念之目標,是研究者研究動 機也是現今教育應當重視的重要課題。 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中提到,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範圍包含各項能夠引導學 習者進行實踐、體驗與省思,並能驗證與應用所知的活動。原國中小的輔導活動、 童軍活動、家政活動、團體活動等,因頗能符合本領域的課程目標,故包含在本 學習領域的範圍內(教育部,2003)。但是研究者查閱教育部出版之綜合活動能 力指標重要意涵及教學示例及各家出版社國小階段綜合活動課本中均缺乏有關 幼童軍教育之教材。劉添財(2006)也指出傳統智仁勇的童軍服務精神,在功利 主義及自私心理引導之下,已大幅在校園中流失。童子軍的服務精神以及培養戶 外生活的能力,均被學生及家長所拒絕。如何在課程中規劃幼童軍教育活動,確 保國小幼童軍教育的意義與價值,是現階段國小教育工作人員應該重視的一環。 研究者任教於國民小學二十多年,且兼任教務、訓導及輔導行政工作多年, 發現一些犯罪的兒童、青少年,其行為偏差的情形大多在國小階段就已形成。國 小時期對個人自我概念發展是一個重要階段,尤其對高年級學童將來更具有關鍵. 2.

(11) 性的影響。研究者想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發展情形進行調查及瞭解,以便 作為將來輔導學生及規劃教學輔導活動之參考。同時希望透過幼童軍教育活動之 規劃,從培養兒童對人對物之正當態度到養成優良品格;從培養群性到落實生活 教育實踐力行;從做中學,學中做到養成心中常存日行一善、服務助人之信念, 以確保國小幼童軍教育的意義與價值。希望透過本研究,持續彰顯並推廣幼童軍 教育活動。 綜上所述,現今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幼童軍教育在國民小學正逐漸凋零式 微中。為突破幼童軍教育發展之瓶頸,加上規劃學校本位課程為九年一貫課程特 色之一。而國小階段教師自行設計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者並不多見,因此研究者 依據中國童子軍進程合格標準之幼童軍活動進程內容及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綱要 中之分段能力指標及十大指定內涵,規劃一套幼童軍教育活動實驗課程,於研究 者服務學校之五年級學生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中實施,再驗證其教學結果對學生自 我概念之影響情形。.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瞭解幼童軍教育活動之規劃與實施,是否有 助於國小五年級學童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冀能透過理論探討與實驗研究之結 果,提出建議做為國內國民小學推動幼童軍教育活動之參考。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對學生自我概念的立即影響效果。 二、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對學生自我概念之延宕影響效果。 三、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童對實施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的看法。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國內國民小學推動幼童軍教育及提昇學生自我概 念有所助益。. 3.

(1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實施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兒童在自我概念量表之得 分,是否有差異存在? 二、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實施後 30 天,對實驗組兒童的自我概念是否具有延 宕效果? 三、實驗組學生對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看法與感受為何?. 貳、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一:在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影響國小五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的效果上,實驗組 學童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童。 1-1:接受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實驗組學童在家庭自我概念後測之得分, 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1-2:接受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實驗組學童在學校自我概念後測之得分, 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1-3:接受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實驗組學童在外貌自我概念後測之得分, 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1-4:接受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實驗組學童在身體自我概念後測之得分, 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1-5:接受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實驗組學童在情緒自我概念後測之得分, 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假設二:在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影響國小五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的延宕效果上,實 驗組學童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童。. 4.

(13) 2-1:接受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實驗組學童在家庭自我概念延宕測之得 分,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2-2:接受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實驗組學童在學校自我概念延宕測之得 分,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2-3:接受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實驗組學童在外貌自我概念延宕測之得 分,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2-4:接受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實驗組學童在身體自我概念延宕測之得 分,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2-5:接受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之實驗組學童在情緒自我概念延宕測之得 分,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童。 假設三:實驗組學生對幼童軍教育活動課程有正向之看法與感受。. 5.

(1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名詞解釋 本研究相關的變項名詞界定如下:. 一、幼童軍教育活動 幼童軍教育活動具有一套完整的進步性活動進程及晉級技能章的考核制 度。在動靜交錯的多元化教學活動方案中,以青少年為中心,透過寓教於樂及實 踐、體驗的活動方式,結合青少年實際的生活情境,提供青少年不斷地獲得實際 經驗與即時回饋,同時運用小隊制度、徽章制度、榮譽制度的激勵及引導下,使 青少年成為良好公民的教育活動。 本研究之幼童軍教育活動,是指研究者參考中國童子軍進程合格標準之幼童 軍活動進程內容及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分段能力 指標及十大指定內涵,編寫之幼童軍教育活動教學計畫(見附錄一),計六次課 程之活動內容,以此作為瞭解學生學習之情形。. 二、國小五年級學童 國小五年級學童係指在公私立國民小學五年級就讀之學生。本研究中之五年 級學童係指95學年度就讀於臺中縣快樂(化名)國小所抽取之二班五年級學生。. 三、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個體對自己的知覺,而個體對自己的知覺是由個人透過與他人 長期的交往以及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經驗中形成的。亦即自我概念指的是個體可以 經過個人內在對自我的知覺而決定其外在的行為,而個人外在行為的結果也會影 響個人對自己的看法而言。 本研究所稱自我概念是指國小五年級學童在接受吳裕益、侯雅齡(2000)合編 之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測驗後平均之得分,參照該量表常模轉換轉化成常態化 的百分等級。分數愈高,表示自我概念越正面;分數愈低,表示自我概念越負面。. 6.

(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就研究對象而言,本研究以臺中縣快樂國小五年級學生為對象,隨機選 取一班為實驗組,另一班為對照組。本研究受試樣本學生測驗當時的身心狀 況及前後測期間身心自然發展與成熟、家庭及學校生活狀況的變化及其他因 素所造成的差異,可能引起的自我概念之改變,不列入本研究範圍內。.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只以臺中縣快樂國小五年級學生為對象,因樣本人數有限,並不具. 全國代表性,研究之結果在推論至其他群體上有其限制。 二、研究設計的限制 實驗設計方面,本研究之實驗方法和抽樣選擇方式是以維持原班級方式進 行教學,也不能完全控制實驗誤差來源,在解釋和推論上宜謹慎。. 三、研究者的限制 本研究之實驗課程由研究者親自設計與施教,故備課與教材準備為研究者所 自行安排。惟研究者擔任行政工作,也非班級導師,所以在實驗課程執行上需與 導師配合實施協同教學,或多或少會影響研究過程的進行與研究結果的解釋。. 7.

(16) 8.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幼童軍教育的緣起、功能、意義與價值。第二節為 幼童軍教育的內涵與活動內容。第三節為自我概念之理論探討。第四節為自我概 念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幼童軍教育的緣起、功能、意義與價值 幼童軍是世界童子軍運動的一環,其訓練內容與童子軍階段的內容相銜接, 其訓練的主旨與目標亦與童子軍相同(陳鐵,1992)。吳國基(2005)也提出探 討幼童軍教育的緣起與意義,必須從童子軍的緣起與意義著手。本節針對幼童軍 教育緣起、功能及幼童軍教育之意義與價值作分析探討。. 壹、幼童軍教育的緣起 童軍運動是英國貝登堡將軍(Sir 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 Powell, 1857-1941)所創辦。貝登堡原為十二歲以上的青少年創立童子軍運動,隨後為 了達成將青少年培養成為健全公民之目的,必須從兒童時期開始直至青少年持續 的訓練。因此,乃依據其發展階段分別增設稚齡童軍、幼童軍、行義童軍及羅浮 蘭傑童軍。其夫人也為了女童及女性青少年創設幼女童軍、女童軍、資深女童軍、 蘭姐女童軍及蕙質女童軍。因此,談論幼童軍教育的緣起,必須先探究世界童子 軍的起源。以下將我國各類男、女童軍訓練級別及參加年齡整理如下表 2-1。. 9.

(18) 表 2-1 我國各類男女童軍訓練級別及參加年齡 童軍別. 童軍類別. 參加年齡. 級. 童. 稚齡童軍. 五歲至八歲. 地球、星星、月亮、太陽. 幼童軍. 八歲至十二歲. 八歲至十二歲採羚羊、狼、鹿、豹四級。. 童. 十一歲至十五歲. 分初、中、高、獅四級。. 行義童軍. 十四歲至十八歲. 分高級、獅級、長城、國花四級(高級、 獅級之考驗標準與童子軍相同)。服務章 分百里(14~15 歲)、千里(15~16 歲)、萬 里(16~17 歲)。. 羅浮蘭傑. 十七歲至二十六 歲. 分見習、授銜、服務三級(參加羅浮群之 女性為蘭傑童子軍). 服務員. 年滿二十歲. 義務服務員. 幼女童軍. 七歲至十一歲. 女童軍. 十一歲至十五歲. 為配合個人發展,女童軍設有德、智、體、 群、美五育章,及專科章;資深女童軍另 設有服務榮譽章。. 蘭姐女童軍. 十五歲至十七歲. 資深女童軍. 十七歲至二十一歲. 蕙質女童軍. 年滿二十三歲. 為社區婦女而設的女童軍組織。鼓勵家庭 婦女、媽媽、家長參與女童軍活動. 服務員. 年滿二十歲. 義務服務員. 軍. 軍. 童軍. 女童軍. 別.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世界童子軍的起源 童子軍是運用野外生活的訓練方式,來培養少年成為快樂健康有用的公民。 創始人貝登保爵士鑒於當時英國青年道德墮落,體格衰弱,認為想挽救這個危機, 必須從未成年的少年著手。於是開始回憶起兒時的生活及在軍中服務時所得到的 經驗,並加上參考各民族訓練青年的優良方法,擬定一種兒童訓練的計劃。貝登 堡於 1907 年的夏季召集兒童二十人,在英國南部的白浪島舉行兒童露營,實驗. 10.

(19) 結果,成效卓著,是世界童子軍的第一團(陳鐵,1992)。後來,貝氏將童子軍 訓練的意義和方法編輯成書並出版發行。童子軍乃普及英國,並遠播世界各地成 為全世界青年兒童們的一個偉大運動。 二、我國童子軍的發展 我國第一團童子軍在武昌文華書院興辦後,全國各地相繼成立童軍團,經過 各界推廣及發展表現優良,迄今已達九十餘年,其間歷經民國初年創辦時期、中 國國民黨童子軍委員會、中國童子軍總會到民國三十八年隨國民政府撤遷台灣, 又歷經人民團體法公佈,中國童子軍組織經歷多次轉折及改組成為人民團體,茲 將我國童子軍的發展紀要整理如表 2-2 所示: 表 2-2 中國童子軍發展紀要 時. 期. 重. 要. 行. 事. 創辦時期. 一、中華民國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在湖北武昌文華書院,由嚴家麟先生 創辦中國童子軍。 二、嚴家麟先生將「Boy Scout」翻譯為「童子軍」沿用至今。 三、民國四年,第二次遠東運動大會在上海舉行,上海各學校的童子軍 參加表演,做了一次很好的宣傳。全國各大都市紛紛仿效上海的組 織和訓練方式,產生許多童子軍團體。. 發展時期. 一、 民國六年,江蘇省童子軍熱心人士,發起組織「江蘇省童子軍聯合 會」。同年北京京師學務局,也在局裡設立一個「北京童子軍委員 會」,制訂童子軍組訓大綱。 二、 民國七年,上海華童公學創辦幼童軍,為幼童軍組織之始。 三、 民國八年,由張維楨女士在上海創辦女童軍,是中國女童軍組織之 始。 四、 民國十三年,參加在丹麥舉行之第二次世界童子軍大露營,為我國 童子軍參加國際童子軍活動之始。 五、 民國十三年,羅浮童子軍在上海成立。. 11.

(20) 表 2-2(續)中國童子軍發展紀要 時. 期. 重. 要. 行. 事. 中國國民黨童 一、民國十五年三月五日成立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委員會。 子軍時期 二、民國三十二年由教育部、內政部共同訂定三月五日為中國童子軍節 三、民國十七年奠都南京後,設立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司令部,任命張忠 仁先生為司令,制訂各相關組織章程。 中國童子軍 時期. 一、民國十八年將「中國國民黨童子軍司令部」改為「中國童子軍司令 部」任命何應欽將軍為司令,戴季陶先生為訓練部長。 二、民國十八年在南京舉行中國童子軍第一次總檢閱及大露營,參加男 女童軍有 3675 人,為全國性活動之始。. 成立中國童子 一、民國二十一年通過中國童子軍總會提案,推選蔣中正為首任會長, 軍總會 戴季陶、何應欽為副會長。 二、民國二十三年十一月一日教育部通令全國各公私立初級中學應以 童子軍訓練列為必修科目,是為全國各學校實施童子軍教育之始。 三、民國二十五年在南京舉行第二次全國總檢閱及大露營,參加人數有 13268 人,為南京政府推動中國童子軍全盛時期。 四、民國二十六年正式成為世界童軍組織會員國,同年抗日軍興,全國 童子軍參加戰時及戰地服務。 五、民國三十一年授予嚴家麟先生為「中國童子軍創始人」之榮銜。 六、民國三十七年行憲後,童軍總會改隸教育部管轄。 撤遷台灣時期. 一、民國三十八年,總會隨政府撤退至台灣。 二、民國三十九年一月,童子軍國際會議停止我國童子軍會員國資格。 三、民國四十二年徐觀餘參加第 14 次童子軍國際會議恢復會員國資格 四、民國四十七年吳兆棠博士將木章訓練制度介紹於我國,並於陽明山 舉辦首次木章訓練。 五、民國五十一年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將童子軍課程改成「童 訓」。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修訂國民中學童子軍課程 標準,編定童子軍課本實施教學。. 蛻變轉型時期. 一、民國八十三年我國童子軍各級組織,根據人團法的規定,逐級改組 為人民團體。 二、民國九十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童軍教育併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三、積極推展社區及社會童子軍團並加強服務員的培訓。 四、總會對於童子軍運動的推廣不遺餘力,尤其是近年來對於參加國際 的露營、訓練、會議及活動甚為活躍,積極拓展國際活動空間。.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2.

(21) 三、我國幼童軍教育的發展 民國元年嚴家麟於湖北武昌文華書院創辦中國童子軍,民國七年在上海華童 公學開辦我國第一個幼童軍團(吳燦陽,1997) 。我國辦理幼童軍初期並無專屬之 組織章程及訓練教材,經過多年發展及努力,在民國十七年制訂完成中國幼童軍 誓詞、規律和銘言於民國三十七年完成幼童軍三級訓練合格標準之訂定,民國五 十年中國童子軍總會檢討後,將幼童軍的推廣列為總會的重要政策,中國童子軍 「極偉訓練營」開始辦理幼童軍木章預備訓練,訓練幼童軍服務員,並鼓勵全省 各機關學校試辦幼童軍團(陳鐵,1992)。中國童子軍總會經過多次變革與改組, 在民國七十九年依法登記成為全國性人民團體,往後幾年各地方童軍會分別改組 完成,並持續發展學校與社區之幼童軍教育。研究者將我國幼童軍發展紀要整理 如下表 2-3:. 13.

(22) 表 2-3 我國幼童軍發展紀要 時. 間. 重. 要. 行. 事. 民國七年. 上海華童公學創辦第一個幼童軍團。. 民國十七年. 制訂中國幼童軍誓詞、規律和銘言。. 民國二十四年. 公佈中國幼童軍訓練標準,幼童軍教育在全國各小學展開。. 民國三十五年. 頒佈中國幼童軍團組織規程。. 民國三十七年. 公佈中國幼童軍三級訓練合格標準,幼童軍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 個級別。. 民國五十年. 開辦幼童軍木章預備訓練,訓練幼童軍服務員鼓勵全省機關學校試辦 幼童軍團。. 民國五十二年. 出版「中國童子軍服務員手冊~幼童軍部分」 。重新訂定幼童軍諾言、 規律、活動進程及徽章制度及制服規定等。. 民國六十一年. 規劃在社區成立各類童子軍團,使幼童軍擴展到社區。. 民國七十六年. 著手修訂各級童子軍進程,歷時四年至民國八十年九月公佈稚齡童 軍、幼童軍、童子軍、行義童軍及羅浮蘭傑童軍等各階段童軍之活動。. 民國七十八年. 修改童子軍各級進程及考驗合格標準,並於幼童軍之下增設稚齡童 軍。. 民國七十九年. 中國童子軍總會奉內政部指示,依法完成全國性人民團體登記,往後 幾年各級童子軍理事會逐年登記為人民團體組織。. 民國八十年. 修訂中國童子軍各級童軍進程合格標準。. 民國九十三年. 參酌世界領袖會議建議及配合國際潮流趨勢,修訂中國童子軍各級童 軍進程合格標準,並出版「中國童子軍進程合格標準」一書。.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貳、幼童軍教育的功能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幼童軍教育運用做中學,學中做、寓教於樂的方法及. 14.

(23) 融合小隊制度、徽章制度、榮譽制度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其教育功能分述如下。. 一、幼童軍教育具有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的功能 李錫津(2005)指出,幼童軍教育具有通識教育的功能,幼童軍教育活動就 是小隊合作學習的表現。韓婉君(2001)研究也指出,實施小組討論及合作學習 可以改善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沒有批判思考的學生,就沒有獨立性,要培養學 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就要提供一些機會給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感覺。幼童軍做中 學學中做的教育方式正合乎這種需求。. 二、幼童軍教育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 童軍活動的設計,完全是以生活道德訓練為基礎,培養健全的品格及道德觀 念(劉彥俊,1994)。童子軍教育最後目的是修養品格,最後仍然是修養品格 (徐 觀餘,1985)。貝登堡說絕不能使技能的份量超過道德,戶外生活、伐木、露營、 旅行、行善、世界大露營都只是童軍活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品 格(呂建政,1988)。戴季陶認為童子軍訓練,有十分之七是德育訓練,有十分之 二是體育訓練,祇有十分一是智能訓練,所以童子軍訓練是以道德教育為主的最 好說明(蕭忠國,1981)。幼童軍教育希望影響兒童,使他們樂觀奮發,並鼓勵他 們自我發展,讓兒童由自立自強,而成為一個向上向善的人。. 三、幼童軍教育具有服務教育的功能 貝登堡認為童軍須主動行善,而不是被動地獨善其身,童軍是透過實踐來學 習,是透過服務來表達愛(沈六等人,1989)。服務是童軍活動的四大核心課程之 一,而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即是儒家教育中用來作為教育目的的仁與君子,人生的 服務就是行仁的道理,君子之所以為君子的道理就是不自私,己所不欲,勿施於 人,能服千萬人之務(劉彥俊,1994)。在平時培養助人和日行一善的習慣,遇有 災難發生,便盡力去救助,發揮服務社會的精神,童軍是被社會公認為公益行善. 15.

(24) 的社會團體(陳鐵,1981)。林錦盛(2001)也指出,服務是訓練童子軍成為一個 快樂、積極、有用公民的有效方法。他同時強調,童子軍的服務與一般所稱之服 務,有其不同之意義,因為童子軍的服務是盡一己之力的精神表現,是有組織、 有計畫的實施服務。由上可知幼童軍教育在教導學生達成「一日童軍,一世童軍」 的服務精神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幼童軍教育具有提昇兒童自我概念的功能 探索教育其精神本質,乃在於運用各式心靈與體能上的冒險挑戰,以開發個 人潛能與促進團隊精神,探索教育著重經驗式的學習模式與幼童軍教育強調做中 學,學中做的精神是一體二面(余紫瑛,2000) 。Prouty(1990)研究也指出,探 索教育在經過實驗課程教學後,在自我概念量表獲得積極正面之效果。由上可 知,幼童軍教育具有探索教育的精神本質,而探索教育教學課程對提昇兒童自我 概念具有積極正面的效果。 綜上所述,幼童軍教育是透過實踐、省思與體驗方式,在學生生活現場實施 教學。最好的教學活動就是讓學生在適當時機露出滿意的笑容,幼童軍教育透過 發展自我知識、冒險精神及好奇心驅使,來發現新事物、學習新技能、完成活動 進程、鍛鍊強健體魄,促進和諧同儕關係,尊重個別差異滿足青少年成就感之學 習活動,建立自信心,提昇自我價值後,自我概念相對提昇。所以幼童軍教育對 青少年人格發展及學習之影響愈形重要。. 參、幼童軍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幼童軍教育屬童軍教育的一環,其活動內容與童軍教育階段的訓練相銜接。 有許多學者將童軍活動、童軍訓練或童軍運動直稱為童軍教育,係因其具有教育 功能,因而以童軍教育稱之(呂建政,1988)。本研究採廣義的觀點,認為童軍. 16.

(25) 教育包含童軍活動、童軍訓練及童軍運動之各項名稱及內容。以下就幼童軍教育 的意義與價值敘述於後。. 一、幼童軍教育的意義 陳鐵(1992)指出,幼童軍是以戶外活動、徽章制度、特定儀典、自願參加、 由做而學等方法融合而成的獨特制度以達成其品格的培育,技能與知識的教導, 健康與自我照顧,愛國與助人等方面為教育目的。 劉彥俊(1994)認為幼童軍教育是時代的教育,處處都表現愛國家、愛民族、 負責任、守紀律,以培養良好純正的公民為目的。幼童軍教育必須符合當代教育 思潮,配合時代的需求,調整訓練活動的內容,但其訓練活動的方式與方法應維 持不變。 幼童軍教育是啟發青少年五育並進,使成為智仁勇兼備的青少年,在遊戲活 動中學習的成長團體(中國童子軍國家研習營,2000)。 劉鳳英(2001)認為幼童軍教育對學校及教師具有下列意義: (一)充分準備的意義: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句話凸顯準備的重要性,童 軍最講究效率,凡事充分準備是第一要則。 (二)尊重個別差異的意義:幼童軍教育之評量重視和自己做比較的歷程。因為 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無法以齊一標準來衡量評比。 (三)開放心胸的意義:因為開放心胸,所以願意聆聽他人;因為開放心胸,所 以願意拋開面子問題,勇於提出自己的疑慮和困惑;因為開放心胸,所以 願意放下身段,不怕出醜犯錯,重來一遍沒關係;因為開放心胸,所以對 學生的失誤能以理解體諒的心情看待。 (四)勇於嘗試創新,不怕失敗的精神:坦然面對自己的失誤,保持繼續努力的 勇氣和動力。. 17.

(26) 陳榮輝(2003)認為幼童軍教育是一種自我教育的群體活動,青少年在民主 自由的氣氛下,相互研究,相互討論,互相砥礪,互相學習。 李錫津(2005)認為幼童軍教育意在培養青少年探索生活、理解知識、學習 知能、啟發智慧的方法,同時透過真實生活的體驗,培養關懷自然、護衛大地, 關懷人群、服務社會的人文情懷、人文素養,從而發展健康的身心靈。 吳國基(2005)指出,幼童軍教育是童軍教育的基礎,以八歲到十二歲自願 參加的兒童為對象,透過叢林故事背景及生動有趣的團集會活動,運用小隊制 度、徽章制度及榮譽制度,啟發兒童五育並進,使其成為良好國民之世界性活動。 綜合以上說法,研究者認為幼童軍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好活動、喜表現、肯 冒險,以及合群的天性,在大自然的環境和實際的生活中施行做中學和學而做的 教育。它重視組織與規律,在團體的規範下,鼓勵發揮自己的潛能與創意。所以 幼童軍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也是一種特殊的公民教育,更強調隨時準備、重視個 別差異、勇於嘗試創新及盡自己最大努力的教育方式。. 二、幼童軍教育的價值 幼童軍教育方式都是以群體活動為主,不但適合兒童或青少年興趣,且具有 高度的教育價值。它能訓練兒童做事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其常識豐富, 體魄健全。在服務活動中培養出責任感、互助合作和領導能力,進而將來成為一 個健全的公民。茲將童軍教育的價值敘述如後。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84)從目的、方法和效果三方面提出幼童軍 教育的價值如下: 目的方面:童軍教育可以培養學生修養品行、發展智慧、鍛鍊體魄、服務社會之 德智體 群四育健全之公民。. 18.

(27) 方法方面:童軍教育以組成能力相近的同儕團隊,運用實踐、體驗及省思的教學 原則,使其透過真實情境之學習,達到理想的教育目標。 效果方面:童軍教育可以培養兒童成為能幹而愉快的未來公民。 吳國基(2005)研究發現,幼童軍教育的價值表現如下: (一)兒童參加幼童軍活動對其合群的態度有幫助:可培養良好品德與優質生活 環境,能增進其榮譽心,有助其表現善行。 (二)兒童參加幼童軍活動對其守規律的態度有幫助:可以學習野外生活技能, 可激發個人潛能並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培養積極參與社區和社會服務 的精神。 吳國基(2005)進一步認為幼童軍教育可補強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之不 足。幼童軍教育強調做中學,學中做,將人生生活的各方面,在遊戲中、在活動 中,在德、智、體、群、美五育中去培養、練習、指導、模仿與實踐。 童軍運動推展至今,時間長達百年而歷久不衰,必有其存在的教育價值。范 國樑(2006)從教育哲學思想層面、教育心理學基礎層面、九年一貫教育改革精 神層面及中國固有的道統思想層面等四個面向,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整 理如下表 2-4 從教育哲學思想層面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表 2-5 從教育心 理學的基礎層面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表 2-6 從九年一貫教育改革精神層 面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表 2-7 從中國固有的道統思想層面探討幼童軍教 育活動的價值。. 19.

(28) 表 2-4 從教育哲學思想層面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 代表學者. 教育理論與價值. 幼童軍教育內容. 哥白尼(N.Coperonicus) 伽利略(Galileo) 牛頓(Newton)培根(Bacon). 16 世紀:唯實主義與自然主義思 潮注重感覺經驗,尊重科學知識. 感覺訓練 自然探索. 盧梭(Rousseau) 斐斯塔洛齊(J.H.Pestalozzi) 福祿貝爾(Froebelian) 赫爾巴特(Herbart). 18 世紀:個人主義思潮 重視人格發展,教育為由內而外 的開展作用,引向確定而完美的 目標。. 童軍教育目標. 菲希特(J.B.Fichte) 斐葉(A.Foaillee). 19 世紀:民族主義思潮 重視公民訓練與效忠國家. 諾言:愛國家. 20 世紀初:民主與實用主義. 做中學、學中做. 倡導在教育上注重機會均等,從 行中求知,知識來自感官經驗, 教育即生活。. 野外露營生活體 驗. 杜威(J.Dewey). 資料來源:范國樑(2006:Http://163.17.91.131/~fgl/教育專題論述.htm)。 表 2-5 從教育心理學的基礎層面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 代表學者. 教育理論與價值. 幼童軍教育活動內 容. 行為學派: 桑戴克(E.L.Thorndike) 華生(John Watson) 史金納(B.F.Skinner) 完形學派: 勒溫(K.Lewin) 布魯納(J.Buner) 心理分析學派: 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 人文學派: 馬斯洛(A.H.Maslow). 學習過程重視增強、模仿、認同、 示範,尤其桑戴克的嘗試錯誤與 準備律等。. 徽章制度 準備. 以情境來改變其行為產生學習活 動,強調情境的潛移默化功能。. 儀典:虔敬聚會. 著重人際關係,培養健全人格為 宗旨。 重視個人的尊嚴與價值,創造與 自由,強調教育以學生為中心。. 童軍教育目標 小隊制度 小隊制度:民主生 活. 資料來源:范國樑(2006:Http://163.17.91.131/~fgl/教育專題論述.htm)。. 20.

(29) 表 2-6 從九年一貫教育改革精神層面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 教育理論與價值. 幼童軍教育活動內容. 1.七大學習領域。. 童軍活動是永續的綜合學習活動. 2.落實本位課程。. 以小隊制度、榮譽制度建立小隊精神與 特色 分站活動、生活體驗. 3.強調統整概念 統整化的主題學習:幼童軍團活動中每次的 團集會或小隊集會,都有一明確主題。 4.帶得走的基本能力,強調能力指標,解決問 技能章、晉級考驗、專科章、追蹤、大 題能力,開發多元智慧。 自然遊戲、做中學、學中做 5.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協同教學。 遊戲、故事、戲劇、團集會中副團長合 作支援 6.適性化的評量方式。 學會了就通過晉級考驗 7.生活化的野外露營活動. 生活體驗. 8.環保生態議題:重視環保及生態教育,走出 野外活動、強調滅跡、恢復原狀 戶外,進入野外,接近大自然。 9.團隊合作學習,民主教育。 小隊制度:分工合作 10.性別平等教育。. 尊重他人. 11.小班小校. 一小隊(2 老狼 8 小狼). 12.文化學習與國際視野. 世界性活動. 13.單元統整課程,終身學習. 遊戲、故事、歌唱、活動進程穿插,一 日童軍,一世童軍 觀察、創新、想像. 14.主動學習與創新 15.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軸一: 認識自我。 16.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軸二: 生活經營。 17.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軸三: 社會參與。. 檢查、進道心門、整潔與良好秩序、徽 章與榮譽、晨檢、準備 炊事、露營技巧、架帳、工程、繩結、 技能章認證、獸章技能考驗 小隊制度、故事、遊戲、競賽、歡呼歌 唱、舞蹈、榮譽議庭、虔敬聚會、儀典、 小隊長訓練 探涉追蹤旅行、滅跡、自然探索、環保 清潔日. 18.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軸四: 保護自我與環境。. 資料來源:范國樑(2006:Http://163.17.91.131/~fgl/教育專題論述.htm)。. 21.

(30) 表 2-7 從中國固有的道統思想層面探討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價值 教育理論與價值. 幼童軍教育活動內容. 1.「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準備. 2.「勿因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 日行一善.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服務、扶助弱小,幫助他人. 4.儒家人文教育理念:「志於道,據於德,依於 品格教育、童軍規律、諾言實踐、手 仁,游於藝」 工藝活動 5.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知行合一 做中學、學中做,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6.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 幼童軍教育活動之基本組織:小隊制 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度教育. 資料來源:范國樑(2006:Http://163.17.91.131/~fgl/教育專題論述.htm)。 總而言之,幼童軍教育之效果表現在百年樹人上,透過多元教育方式,期許 不同年齡層之青少年培養崇高品格、鍛鍊強健體魄、增廣知識與技能並隨時隨地 扶助他人,服務公眾。其價值歸納如下: (一)對兒童而言:幼童軍活動是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對家庭而言:提供親子親密互動機會,營造美滿幸福家庭。 (三)對學校而言:激發教師創意教學,提昇學生有效學習,建立有效能校園。 (四)對社會而言:幼童軍教育提倡互助合作、改善社會風氣。 (五)對國家而言:幼童軍教育能影響個人,達成人盡其才之目標。 (六)對人類而言:建立友愛和平之基礎,共創世界大同。. 22.

(31) 第二節 幼童軍教育的內涵與活動內容 壹、幼童軍教育的內涵 中國童子軍總會(2006)認為童軍教育的內涵如下: 一、童軍活動是生活教育 童軍活動補充學校及家庭之不足,同時滿足兩者之需要。童軍活動可發展自 我知識、探險、發現求知的需要,並發現教室外的世界,可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 識並學習技能。 二、童軍活動是青少年運動 童軍活動必須依據各地不同的文化條件而設計適合當地青少年課程內容之 運動,以配合各地社會需要的動態性運動。 三、童軍活動是國際化的 全世界被認可的童軍組織及部門的國家或地區,共有216個,童軍活動是國 際性的組織。 四、童軍活動正不斷成長 童軍活動自從1907年成立以來,未曾停止成長。在全世界國家或地區裡共有 1600萬童軍,在過去20年間,童軍活動在發展中國家成長最多。 五、童軍活動是對所有人開放的 根據創始者貝登堡先生的目的、諾言與方法,童軍活動對所有人開放,不分 種族、宗教、性別及貧富。 六、童軍活動是有目的的玩樂 透過遊戲,童軍活動達到幫助青少年發展身體、智力、社會與精神的目的。. 23.

(32) 七、童軍活動也是對成年人的挑戰 幫助青少年人的機會亦為改善世代間瞭解的方法,在他們的服務中,成年領 袖亦能得到訓練、經驗,以增進自我的發展。 八、童軍活動是自願參加的 全世界的童軍伙伴和童軍領袖必須是自願選擇,才能參加童軍。 九、童軍活動是非政治、非官方的 童軍被鼓勵採積極方式對國家、社會、社區做貢獻,童軍不會也不必象徵任 何政治團體或組織。 溫明正(2004)指出教育部推動的九年一貫課程,是在表彰創新、合作、加 強工具能力、強調運用能力等內涵,與幼童軍教育活動所展現的活動進程及徽章 制度等核心能力相符。瞿德淵(2006)研究也發現幼童軍活動中,許多制度的設 計、活動的方式,均與現今主要的教育思潮是相結合的,尤其是與九年一貫課程 的主要精神與特色,更是有異曲同工之處,茲分述如下: 一、幼童軍活動注重基本能力的培養 幼童軍的晉級制度分為羚羊、狼、鹿、豹等四級,按照年齡的不同,分別有 不同的活動進程,而每項活動進程都是非常具體的能力,就如同九年一貫課程中 的能力指標一般。當幼童軍從活動進程中,獲得合格的認可時,就可獲頒各種徽 章,如此不僅可以增進個人的榮譽感,也完成了某種能力的培養。此與九年一貫 課程重視培養學生帶得走的基本能力,且按照學習階段擬定分段能力指標的用意 是不謀而合的。 二、幼童軍教育是以青少年的生活為中心的教育 幼童軍教育活動原始的出發點,就在提供青少年符合他們內心渴望與需求的 戶外活動,勇於冒險、喜好交友、充滿好奇心、樂於接受挑戰、具有旺盛的精力. 24.

(33) 等,幼童軍教育活動讓這些青少年有機會將這些需求與渴望加以實踐,它的活動 內容是非常的生活化和多元化,而且充滿著趣味性與挑戰性,所以參加幼童軍活 動的人都是出於自願的,自然而然能達成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目的。 三、幼童軍教育活動具備統整性與連貫性 幼童軍教育活動由於是生活化與多元化的,所以在每一次活動設計中,我們 會將各種不同的教育目標,運用統整的方式加以呈現。如幼童軍的團集會設計, 便是以「叢林奇談」這本書為故事背景,透過遊戲、聽故事、歌唱、演戲、舞蹈、 手工藝等方法,安排她們喜愛的、有趣的活動內容。在過程中,兒童可以透過故 事內容學到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去維護正義和平,在角色扮演中體驗到合群、機 智、有秩序等良好習性,進而培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全公民的基礎。 四、幼童軍教育活動設計強調共同參與 基本上,幼童軍教育活動通常是協同教學的運用。例如在幼童軍的團集會活 動設計中,均強調大家一起研商擬定,依照團活動計畫的中心主題,安排多樣化 的活動內容,並依每一位成員的專長、能力分工,讓每一個人都能有一份工作, 一份責任。尤其是在活動進行時,更是須按照原有的計畫進行,所以一次團集會 活動通常不會只有一個人演獨角戲,而是由好幾位成員共同合作來帶領各項活 動,所以它基本上就是以協同教學的模式在進行活動。 五、幼童軍教育活動注重家長及社區資源的整合 目前國小的幼童軍團的成立大概有以下幾種方式(一)由學校主導成立(二) 由家長自發性組成(三)由學校及家長共同成立(四)社區熱心人士倡議發起。 而家長及社區資源的投入,已經成為一種主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社區童軍 團蓬勃的發展,而有績效的學校童軍團,也必然是擁有眾多的家長共同參與服 務。幼童軍活動的服務員均採義務職,只要是年滿二十歲以上的公民均可擔任服 務員,因此對象不侷限於學校老師,舉凡家長或是社區人士皆可參與,因此幼童. 25.

(34) 軍活動也是運用人力資源的整合。 六、幼童軍教育即是全人教育 幼童軍教育活動不只是讓兒童及青少年感到好玩而已,而且是深具教育意義 的。幼童軍教育透過活動、儀典及小隊制度、榮譽制度及徽章制度等,達到鍛練 體魄、陶冶品格、發展潛能、修習技能、充實知識、體驗學習、團隊合作、服務 社會的教育目的,所以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內涵包含著德智體群美等五育,其最終 目標即為培養健全公民。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全人教育的發展,而全人教育即是充 份發展個人潛能,以培養完整個體與健全國民為目的,所以幼童軍教育與全人教 育的宗旨和理想亦是完全契合。 綜合上述,幼童軍教育強調諾言、規律的實踐與體驗,以培養青少年良好的 品格,與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及其強調引導學習者進行 實踐、體驗與省思,並能驗證與應用所知的活動方式具有異曲同工之效。幼童軍 教育活動的內涵包括諾言、規律、吼聲、小隊制度、徽章制度、榮譽制度、活動 進程及技能章,詳細內容介紹如後: 一、幼童軍諾言、規律與吼聲 (一)幼童軍諾言:我願盡力,愛國家,守規律。 (二)幼童軍規律:服從長上,幫助他人,不說謊話,不怕困難。 (三)幼童軍吼聲:阿 K 拉我願盡力,DYB、DYB、DYB、DYB,DOB、DOB、 守規律。吼聲是幼童軍特有的儀典。在團集會開始和結束前都需做吼 聲。阿 K 拉是團長的意思。 二、吼聲的動作 雙腳蹲下,雙手以二指併攏,置於雙腳內側靠大腳趾處。高聲喊阿 K 拉我願 盡力,聲調應漸上揚。喊最後一字時,往上跳起,雙手仍是以二指併攏,置於頭. 26.

(35) 上,像狼的耳朵。此時由值星小隊長高喊 DYB、DYB、DYB、DYB 全體小狼以右手 行狼禮(二指打開),高喊 DOB、DOB、守規律。 三、小隊制度、徽章制度與榮譽制度 中國童子軍總會(2006)指出小隊制度、徽章制度與榮譽制度是幼童軍教育 活動三大制度,其實施方式及內容分述如下: (一)小隊制度 楊百世(1998)指出小隊的活動方式,可使學生逐步發現自我,培養責任感, 使其獲得責任感、自主、合作、被信賴與領導的能力。小隊制度是迎合青少年天 賦的合群性,促使青少年們組成良好的團體,互助合作,自然地產生了責任心。 幼童軍教育有賴於小隊制度去促進的。小隊制度是幼童軍的根基,青少年們選擇 一個情意相投自由結合的團體,他們就能自動地去從事各種幼童軍的活動,他們 在小隊中不僅是充滿了民主的氣氛,而且高度的流露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合作精神,小隊制度可以使他們體會到社會生活中的微妙,因此知道為人之道 的真義。這是幼童軍訓練中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人生中絕對不可缺少的一種生活 能力。 實施小隊制度,必須注意榮譽制度的推行,使青少年領悟做人的真義,體會 群己之間的相互關係,如果疏忽了榮譽制度,幼童軍教育就感覺到生活缺乏目 標,行動沒有規範,情緒游移不定。實施小隊制度,同時也必須注意徽章制度的 推行,使青少年具備做事的能力,學習各種有用的知識技藝。如果疏忽徽章制度, 幼童軍教育就會感覺內容空虛,缺少學習內涵。。 實施小隊制度能使青少年在幼童軍生活中獲得體驗民主生活,培養合作精神 的正確觀念。探討小隊制度的價值,可以從社會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青少年的 發展正好是處於幼年期與成年期間的過渡階段,他們一方面必須要脫離幼年時期 的幼稚行為,學習屬於成人社會的行為規範,另一方面又要接受正式與非正式的. 27.

(36) 教育,以確保成年後的生活溫飽與社會地位。這雖是每個人必經的社會化過程, 卻隱含許多變數於其中,故對於此一階段的少年,除給予良好的輔導外,更要鼓 勵他們發展自我,學習自主、獨立,成為社會上的良好公民。 (二)徽章制度 徽章制度能激發青少年潛在的成就感慾望,使他們有愉快的活動,樂於追 求,自然地產生了進取心,徽章制度能促進幼童軍技能之提昇。實施徽章制度, 必須同時注意小隊制度的推行,得到伙伴的指導,互相砌磋,共同學習。如果疏 忽了小隊制度,兒童就感覺到孤單寂寞,缺少競爭進步的觸媒,因此便無法提昇 幼童軍技能及發揮高度效率。 李錫津(2004)引述戴季陶先生說:幼童軍教育的內容十分之七在道德,十 分之二在體能,十分之一在知識。實施徽章制度,同時也必須注重榮譽制度的推 行,使其產生光榮的感覺,得到鼓勵,自動自發,自求進取。如果疏忽了榮譽制 度,兒童就感覺到缺少了一種吸引的力量,而且幼童軍技能部份便容易超越道德 的份量,以致失去幼童軍教育的真正意義。 徽章制度的價值並不在於那一顆顆閃閃發亮或琳琅滿目的徽章,而是表揚兒 童於追求這些徽章時的上進心及意圖超越自己、他人之精神。一枚小小不起眼的 徽章,在他人看來不過是某種圖案罷了,然而對一名幼童軍而言,它卻是成就的 象徵。但是為了得到徽章,不擇手段,利用投機取巧的方式獲取這項榮譽,或是 佩戴徽章之後,以驕傲的眼神睥睨其他伙伴。這些都不是符合徽章制度原義的行 為。 (三)榮譽制度 品格乃是指人格的等級,大體言之,千萬人的品格猶如一座金字塔,愈是高 尚的便是愈少,因此需要鼓勵大家去力爭上游。社會是需要品格高尚的人去支持 和領導的,品格高尚的人愈多,社會便愈顯得安定而進步。幼童軍教育創始人貝. 28.

(37) 登堡先生極力倡導榮譽制度,現今社會大眾重視物質享受而忽視精神文明。幼童 軍教育活動藉由榮譽制度提昇兒童固有道德觀念,使其品格日趨高尚,這是一種 極為有效的教育活動。 貝登堡配合幼童軍的組織、活動,訂定幼童軍諾言及規律,作為兒童立身行 事的準則。又特別為青少年們設計一套適合生理,象徵高尚人生,又能便利野外 活動、別具風格及與眾不同的制服,使其表裡一致,充分洋溢著幼童軍的榮譽。 又如各種儀典的安排、榮譽的鼓勵,隨時去激盪青少年們的精神,造成優良的情 境。因此,這種榮譽制度的設計和布局,目的是使青少年們充分地獲得理想的精 神生活,以達到幼童軍教育活動的效果。 實施榮譽制度,必須同時注重小隊制度的推行,使其建立話題,造成風尚, 個性與群性和諧調合。如果疏忽了小隊制度,兒童就感覺到缺乏團體的激盪及優 良的情境,於是便不易振作自己去獲得充沛的精神。實施榮譽制度,同時也必須 注重徽章制度的推行,使兒童多才多藝,德術兼修,精神與技能相輔相成。如果 疏忽了徽章制度,兒童會感到缺少實際活動的內容而失去對幼童軍教育的熱忱。 榮譽制度的價值探討及人格的訓練必須要在兒童時期注意培養,不是從書本 上就能獲得,而是要從內心上和行為上,自動自發,時時存好心,行好事,做好 人,形成良好習慣才能建立合宜的價值觀。所以,人格訓練和智識訓練方法截然 不同。一個人在事業上的成就,以及對於社會、國家、人類的有無貢獻,品格是 占第一位。因為智識可以有幫助為善,也可以有助於為惡,而其決定性,則視乎 他的品格而定。研究者認為童軍諾言中力求自己智識、道德、體格之健全,決不 只是一句誓詞或口號,而是幼童軍榮譽制度的精神標竿。準備、日行一善、人生 以服務為目的,正是期使所有幼童軍伙伴們實踐榮譽制度的具體方法。. 29.

(38) 四、幼童軍活動進程 中國童子軍總會(2004)指出幼童軍晉級以獸章(羚羊、狼、鹿、豹四級) 為晉級章。凡年滿八歲的兒童,申請參加幼童軍活動,經考驗合格由團長安排適 當的時機頒授。茲將四級獸章進程內容介紹如下。 (一)羚羊級進程內容 凡年滿八歲兒童自願申請參加幼童軍活動,經參加四次以上團集會, 由團長、副團長、家長依據進程內容予以考評,確認已完成羚羊級進 程,經宣誓入團後,頒羚羊章並配掛團領巾。 1、能背誦並向家長說明幼童軍諾言和規律之意義。 2、能說出幼童軍級別、隊名並向家長介紹。 3、能說出同隊幼童軍姓名並能自我介紹。 4、能說出團部到家的路線,或團部住址。 5、能說出團長或副團長其中一人的姓名。 6、能說出幼童軍禮節(握手禮及舉手禮)的方法和含義。 7、參加幼童軍團集會至少四次。 8、聽叢林奇談故事兩則以上,並參加跳叢林舞或演叢林劇至少一次。 9、樂於接受尊長的差遣並能完成任務。 10、能作幼童軍吼聲。. 30.

(39) (二)狼級進程內容 參與羚羊級幼童軍六個月以上,由團長、副團長、家長依據進程內容 予以考評,確認已完成狼級進程,經公開晉級儀式頒授配戴狼級章。 幼童軍狼級活動進程如表 2-8: 表 2-8 幼童軍狼級活動進程 項. 目. 1.國旗. 2.運動. 3.常識. 4.衛生. 5.服務. 6.勞作. 7.結繩. 8.蒐集. 9.讀書. 活. 動. 內. 容. 能說出致敬國旗的禮節。 能說出收藏以及保管國旗的方法。 能識別五個以上國家的國旗。 翻筋斗(前後各三次) 頂書行走(頭上放三本書)十公尺。 自己會打鞦韆。 能遵守步行、乘車的交通規則並能辨別方向。 能遵守公共秩序。 能說出國家最近正在進行的重大建設。 能自行沐浴。 能注意自己身體的清潔(包括刷牙、剪指甲、梳理頭髮、洗手、洗臉、洗 腳等)。 能打掃團部及家庭。 能連續照料弟妹或鄰居幼童一至二小時。 能正確傳遞口訊(包括兩件事情)而沒有差錯。 能說出小刀、剪刀的正確用法。 能用西卡紙或粘土做動物模型至少兩種。 會製作簡易風箏。 會打平結。 能用平結紮小包裹 能在鞋子或日常用品上打蝴蝶結。 能持續半年以上作任何一種有趣的蒐集工作,而結果良好。 會剪貼報章雜誌彙集成冊。 能利用零用錢選購課外讀物來閱讀。 會講閱讀過的故事。. 31.

(40) (三)鹿級進程內容: 參與狼級幼童軍六個月以上,由團長、副團長、家長依據進程內容予 以考評,確認已完成鹿級進程,經公開晉級儀式頒授佩戴鹿章。幼童 軍鹿級活動進程如表 2-9: 表 2-9 幼童軍鹿級活動進程 項. 目. 1.國旗. 2.運動. 3.常識. 4.衛生. 5.服務. 6.勞作. 7.結繩. 活. 動. 內. 容. 能演示國旗摺疊法。 能把國旗正確的繫在揚旗的旗桿上。 能說出升、降旗的方法。 能連續踢毽子五次。 能來回走平均臺。(長三公尺以上,寬十公分以內,高三十公分以上) 能連續做跳背遊戲五次。 會寫信、寄信並能說出正確郵資。 能看電錶、水錶、瓦斯錶。 能使用收錄音機、電視機、錄放影機。 能處理陌生人的探詢或訪問。 能愛護動物、植物和維護環境衛生。 能說出小刀傷的急救法。 能穿著整齊,並能照料自己的日常衣物。 按時起床、睡覺生活有規律。 曾在社區或公共場所自動整理環境或處理垃圾分類。 能準備團集會會場。 能領導小隊遊戲。 能說出鐵鎚的用法。 能說出鋸子的用法。 能編織兩種以上手工藝。 會打接繩結、稱人結。 能整理繩子。. 8.儲蓄. 有半年以上儲蓄的習慣,並知道其意義及正確運用,其結果可使家長滿意。. 9.讀書. 閱讀完叢林奇談上、下冊並能自選三則故事,簡述其情節。 會看報並能說出國家大事。. 32.

(41) (四)豹級進程內容: 參與鹿級幼童軍六個月以上,由團長、副團長、家長依據進程內容予 以考評,確認已完成豹級進程,經公開晉級儀式頒授佩戴豹章。幼童 軍豹級活動進程如表 2-10: 表 2-10 幼童軍豹級活動進程 項. 目. 活. 動. 內. 容. 1.國旗. 能說出國旗的含義。 能繪畫國徽。. 2.運動. 能急行跳遠(其長度是自己身高的一倍半),立定跳遠(其長度是自己身高的 三分之二) 能伏地挺身或引體向上或仰臥起坐三次以上。 能說出電氣、瓦斯安全的常識。 能說出緊急事件的處理方法,例如:火警、車輛肇事、毆鬥等報案。 能估測物體的長短、大小、遠近、輕重。 能說出量體溫的方法和按脈膊的方法。 能說出鼻出血、小燙傷、扭傷、骨折、中暑、中毒的簡易急救法。 能說出五種以上日常外用藥品的名稱和用法。 能說出附近的警察局、郵局、電信局、醫療機構及學校所在地,並能擔任 嚮導。 能說出附近的交通工具和時刻,並能自己搭乘,可使家長滿意為合格。 能說出鉗子、鑽子、螺絲起子及針線的用法。 能利用各種素材做五種以上的玩具或日用品。 能製作簡易動、植物標本或攝影蒐集資料。 會打繩頭結。. 3.常識. 4.衛生. 5.服務. 6.勞作. 7.結繩. 8.認識 參觀動、植物園,能口述二種動物及植物的名稱、生態、習性、特性。 動、植物 9.讀書. 閱讀五本以上課外讀物並有讀書心得記錄。. 33.

(42) 五、幼童軍技能章 中國童子軍總會(2004)指出幼童軍技能章共分服務、健身及技巧三大類, 幼童軍教育活動中的活動進程與技能章,不僅能增長幼童軍的知識技能,其內容 與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及精神相符。藉由頒授幼童軍技能章過程中,讓兒童們 更能體會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內涵。茲將技能章內容分述如下。 (一)服務類 1.嚮導技能章 (1)能說出社區附近的名勝古蹟。 (2)能說出縣市政府、鄉(鎮、市、區)公所、郵局、警察局、消防隊、 醫院、車站之所在地並且能嚮導。 2.環保技能章 (1)能說出環境保護的意義。 (2)能參加跳蚤市場或義賣活動。 (3)會利用廢棄物製作玩具或藝術創作。 (4)能蒐集廢物製作遊戲器材。 (5)能舉出三種以上化學物質污染環境的例子。 3.交通安全技能章 (1)能說出交通安全的常識。 (2)曾任兒童糾察隊,具有協助兒童過街的交通服務經驗。 (3)能說出十種以上交通標誌。 4.表演技能章 (1)曾參加各類表演兩項以上。 (2)曾參加才藝表演兩項以上。.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但實際上,有一些實施兒童自治的小學,他們的確獲致了很多正向的 經驗, 也進而肯定這種民主教育活動。 像是 Cittage Lane 初級學校的 A Student Government Program ( Shaheen, 1980

讓學習者重新認識魚的外表所透露的棲地密碼。 1小時 250元/人 國小1年級以上

一年級學生對於【校園美感小 旅行】的學習活動,充滿著期待與 興奮,尤其請小朋友藉著肢體動作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我國「國民教育」之實施早期為小學六年,57 學年度以後延伸為九年,民國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