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 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 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Copied!
1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明泉 博士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 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研 究 生: 李倩瑩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二 年 八 月

(2)

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 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研 究 生: 李倩瑩 撰 指導教授: 王明泉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二 年 八 月

(3)
(4)
(5)

致謝辭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有太多的人要感謝。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 授王明泉博士,您的無私教導,在論文寫作期間提供許多指導與幫助,並釐清我 許多統計方面的問題。也謝謝口試委員劉教授及林校長,花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審 閱論文,並提出許多建議,讓論文的內容及架構更加完善。另外,也謝謝系上多 位教授在各項專業領域的指導,讓我度過充實的三個暑假。

另外,也要感謝在研究所一同奮鬥的同學們,這三個暑假有你們的陪伴,大 家互相鼓勵與打氣,使得研究的過程雖然艱辛,但也充滿許多歡笑。特別是和我 任教於同一所學校的雅琪,雖然彼此的教學壓力都很大,但我們都抱著不要延畢 的決心,彼此加油打氣,彼此激勵,我想如果沒有你的陪伴,這條進修的路可能 會難走許多。也謝謝桃園縣錦興國小的校長及同事們,常常關心我寫論文的進度,

雖然感受到許多無形的壓力,但更多的是大家的關心。

最後,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及朋友們。小瘋及彥穎學長,謝謝你們給了我很 多撰寫論文的專業意見以及心理上的安慰,讓我安心很多。我的爸媽,謝謝你們 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不讓在異地工作的我擔心,也謝謝你們容忍我為了寫論文而 兩個月沒有回家。現在,我終於完成學業了,衷心感謝一路上支持我,幫助過我 的所有人,謝謝你們!

李倩瑩 謹誌

2013.8

(6)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 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作 者 : 李 倩 瑩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研 究 所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桃 園 縣 國 小 特 教 教 師 休 閒 參 與 及 休 閒 阻 礙 的 現 況 , 並 比 較 在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包 括 性 別 、 年 齡 、 教 育 程 度 、 教 學 年 資 、 職 務 、 任 教 班 級 、 婚 姻 狀 況 、 有 無 子 女 及 經 濟 狀 況 ) 下 , 桃 園 縣 國 小 特 教 教 師 在 休 閒 參 與 及 休 閒 阻 礙 方 面 的 差 異 情 形 。

本 研 究 採 問 卷 調 查 法 , 使 用 「 桃 園 縣 國 小 特 教 教 師 參 與 休 閒 活 動 與 休 閒 阻 礙 因 素 之 調 查 問 卷 」作 為 研 究 工 具,內 容 包 括 人 口 統 計 變 數 、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量 表 及 休 閒 阻 礙 因 素 量 表 共 三 部 分 。 總 計 發 出 問 卷 372 份 , 回 收 348 份 , 有 效 問 卷 343 份 , 回 收 率 達 92.2% 。 所 得 資 料 以 描 述 性 統 計 、 t 考 驗 、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及 Scheffé法 事 後 比 較 分 析 進 行 資 料 處 理 , 歸 納 結 論 如 下 :

一 、 桃 園 縣 國 小 特 教 教 師 參 與 休 閒 活 動 的 頻 率 屬 「 偶 爾 參 與 」, 最 常 從 事 娛 樂 性 的 休 閒 活 動 , 最 不 常 參 與 藝 文 性 的 休 閒 活 動 。

二 、 桃 園 縣 國 小 特 教 教 師 休 閒 阻 礙 程 度 屬 尚 可 , 阻 礙 因 素 以 結 構 性 的 阻 礙 因 素 最 高 , 個 人 內 在 阻 礙 因 素 最 低 。

三 、 不 同 性 別 、 年 齡 、 教 育 程 度 、 教 學 年 資 、 職 務 、 任 教 班 級 、 婚 姻 狀 況 及 有 無 子 女 之 特 教 教 師 , 在 休 閒 參 與 的 程 度 上 有 顯 著 的 差 異 ; 不 同 經 濟 狀 況 之 特 教 教 師 , 在 休 閒 參 與 的 程 度 上 無 明 顯 的 差 別 。

(7)

四 、 不 同 年 齡 、 教 學 年 資 、 婚 姻 狀 況 及 有 無 子 女 之 特 教 教 師 , 在 休 閒 阻 礙 方 面 有 顯 著 差 異 存 在 ; 不 同 性 別 、 教 育 程 度 、 職 務 、 任 教 班 級 及 經 濟 狀 況 之 特 教 教 師 , 在 休 閒 阻 礙 方 面 無 明 顯 差 異 存 在 。

最 後 , 依 據 研 究 結 果 與 歸 納 之 結 論 , 分 別 提 出 建 議 事 項 , 供 教 師 、 學 校 、 教 育 相 關 單 位 及 未 來 研 究 之 參 考 。

關 鍵 詞 : 特 教 教 師 、 休 閒 活 動 、 休 閒 阻 礙

(8)

A study on the Status of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the Factors of Leisure Constrains among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Taiwan.

Chien-Ying Li

Abstract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constrain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constrains in terms of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like gender,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faculty seniority, position, teaching class, marriage status, with or without children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This study adopts the approach of questionnaire and takes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the Factors of Leisure Constrains among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as the study tool. 372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348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343 out of 348 questionnaires are valid for investigation, accounting for up to 92.2 % of the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The data is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Scheffé post hoc test and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

1. The participation of leisure activ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is considered to be occasionally

participated. “Entertaining leisure activities” are reckoned the most

participated and “artistic leisure activities” are participated the least.

(9)

2. The level of leisure constrain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Taoyuan County is moderate. The factor “structural constrain”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individual’s inner constrain“ is the least.

3.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gender,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faculty seniority, position, teaching class, marriage status and with or without childre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Taoyuan County in different financial situation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4.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age, faculty seniority, marriage status and with or without childre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constrain.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Taoyuan County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ge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position, teaching class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isure constrain.

Based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teachers, schools,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s.

Keywords: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leisure

constrain

(10)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目 錄 --- v

表 次 --- viii

圖 次 --- 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休閒之定義 --- 13

第二節 休閒活動之意涵 --- 20

第三節 休閒阻礙之意涵 --- 30

第四節 教師休閒活動參與之相關研究 --- 34

第五節 教師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 --- 52

(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6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67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7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背景變項之分析 --- 79

第二節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現況分析與討論 --- 83

第三節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活動阻礙因素情形之分析與討論 --- 89

第四節 不同個人背景之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差異分析與討論 --- 94

第五節 不同個人背景之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與討論 ---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139

第二節 建議 --- 14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147

英文部分 --- 155

(12)

附錄

附錄一 問卷使用同意書 --- 156 附錄二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與休閒阻礙因素之調查問卷 -- 157

(13)

表次

表 2-1 休閒活動彙整表 --- 20

表 2-2 休閒活動分類表 --- 26

表 2-3 休閒活動參與之相關研究列表--- 34

表 2-4 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列表--- 53

表 3-1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人數統計表 --- 65

表 3-2 特教教師休閒活動項目分類表 --- 69

表 3-3 休閒活動參與量表之信度分析表 --- 72

表 3-4 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量表 --- 74

表 3-5 休閒阻礙量表之信度分析表 --- 76

表 4-1 研究對象背景資料 --- 81

表 4-2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各構面分析表 --- 84

表 4-3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各題項分析表 --- 85

表 4-4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各構面分析表 --- 90

表 4-5 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各題項分析表 --- 91

表 4-6 不同性別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差異分析表 --- 95

表 4-7 不同年齡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差異分析表 --- 96

表 4-8 不同教育程度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差異分析表 --- 98

表 4-9 不同教學年資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差異分析表 --- 100

表 4-10 不同職務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差異分析表 --- 102

表 4-11 不同任教班級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差異分析表 --- 104

表 4-12 不同婚姻狀況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差異分析表 --- 106

表 4-13 有無子女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差異分析表 --- 108

表 4-14 不同經濟狀況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差異分析表 --- 110

表 4-15 不同背景變項的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參與差異分析摘要表 112 表 4-16 不同性別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 120

表 4-17 不同年齡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 121

(14)

表 4-18 不同教育程度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 122

表 4-19 不同教學年資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 124

表 4-20 不同職務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 125

表 4-21 不同任教班級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 126

表 4-22 不同婚姻狀況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 128

表 4-23 有無子女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 129

表 4-24 不同經濟狀況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 131 表 4-25 不同背景變項的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阻礙差異分析摘要表 132

(15)

圖次

圖 2-1 休閒阻礙之層級模式 --- 33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64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77

(16)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相關研 究。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分別說明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 1976 年於加拿大召開的人類居住國際聯合會議中,曾對休閒生活之價值有 簡要的敘述:「我們的城市繼續在成長,因此經由休閒和娛樂,使人類在身心和精 神利益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漸增加,而在建設性的娛樂上,妥善利用休閒,對於個 人的自我實現、生命的豐富,和人類居住社會的穩定,都是基本必要的,亦即,

為人類提供休閒娛樂的機會,將可改善生活的品質」(楊煥烘,1992)。我國自民 國 87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隔週休二日,到民國 90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週休二日起,

在政府機關及各級學校工作之公教人員的休閒時間明顯的增加。在我們重視休閒 生活品質及壓力紓解的重要性時,許多教師在提昇教育品質的壓力下,也開始尋 求壓力的釋放。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教師當然需要休閒生活。蔡培村(1992)指出,

當前教師工作環境所需知能的改變,促使教師需不斷地「學習」,方能面對深受現 代社會多元文化刺激影響的學生,又由於教育與輔導的工作,更需費心盡力,苦 思經營,方能因應變遷後的需求。然教師倘若無休閒活動來調整步調、紓解壓力、

(17)

提振精神、激發創造,對整個教育工作將是一種潛在的危機。因為教師若不能以 最佳的身心狀況,從事教育工作,將無法發揮教育的最大效能,故「休閒」將是 教師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詹幸樺(2008)研究亦指出,休閒參與和工作投 入有正相關,休閒參與越高,工作投入越高,國小教師可藉由休閒參與來達到紓 壓的效果,因此適度的休閒能達到身心放鬆的功能,也能適度的提昇工作投入。

因此,教師如何有效地透過參與不同的休閒活動,來減輕身心壓力、提高工作效 率、增進生活品質,將是一值得研究的課題,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隨著教育環境的改變,教育政策推陳出新,教師ㄧ方面要因應新課程綱要的 實施,必須利用課餘時間蒐集資料、自我進修外,另一方面還需要針對不同的學 生設計個別化教育計畫(IEP)、自編教材、自製教具、多元評量,並定期接受縣 市政府教育處的督導與考核,加上學童的管教、親師溝通、兼任行政業務等,教 師工作負荷日益增加,可見教師承受多方壓力,種種的壓力加諸於教師身上,若 無法獲得紓解,必會影響教師個人的身心健康,教師若沒辦法以最佳狀態從事教 育工作,縱使有再好的教學技巧或方法,也必會影響教學品質,使教育的功能無 法發揮。而教師也可能因家庭背景、年齡、教育政策及其他內、外力因素影響休 閒活動的參與。故探討特教教師之休閒阻礙因素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綜觀國內有關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及休閒阻礙的研究,大多以一般教師為研究 對象,如王芸華(2012)、王偉欣(2006)、王碧雲(2008)、林銘香(2009)、施 淑芬(2008)、洪嘉隆(2007)、袁小雄(2008)、梁玉芳(2004)、陳冠宏(2009)、

傅錦松(2008)、游淑如(2003)、詹幸樺(2008)、蔡昭祝(2012)及鄭麗秋(2008)

等人,而以國小特教教師為研究對象的僅有王俊堯(2011)、吳美林(2011)二人,

(18)

因此,如能進一步瞭解特教教師們參與休閒活動的現況,並探討阻礙特教教師參 與休閒活動的因素,將有助於教師們能更瞭解自己的休閒品質,並進一步妥善規 劃自己的休閒活動,不但可以擺脫一成不變的生活型態,也可以達到鬆弛身心、

改善健康、增進工作效率及幫助自我成長等諸多效果,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雖然教育人員在體制上面無論在哪個縣市都是一致的,但由於各地區環境複 雜程度不一,影響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及休閒阻礙之因素也會有所出入。故本研究 係以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為調查研究對象,期望藉此瞭解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的 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為何,並將研究結果提供學校行政單位及政府相關 單位作為推廣休閒活動之參考,鼓勵更多特教教師從事休閒活動,進而在休閒活 動之推動上能有所助益。

(19)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歸納本研究之具體目的分述如下:

(一)瞭解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現況。

(二)瞭解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阻礙因素。

(三)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教學年資、職務、

任教班級、婚姻狀況、有無子女及經濟狀況)之特教教師休閒參與 現況的差異情形。

(四)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教學年資、職務、

任教班級、婚姻狀況、有無子女及經濟狀況)之特教教師休閒阻礙 因素的差異情形。

二、 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之問題如下:

(一)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現況為何?

(二)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之阻礙因素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教學年資、職務、任

(20)

教班級、婚姻狀況、有無子女及經濟狀況)之國小特教教師休閒參 與現況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教學年資、職務、任 教班級、婚姻狀況、有無子女及經濟狀況)之國小特教教師休閒阻 礙因素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 研究假設

依據前述之待答問題,本研究擬定如下之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參與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1-1:不同性別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參與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差異。

1-2:不同年齡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參與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差異。

1-3:不同教育程度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參與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 差異。

1-4:不同教學年資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參與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 差異。

1-5:不同職務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參與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差異。

1-6:不同任教班級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參與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 差異。

(21)

1-7:不同婚姻狀況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參與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 差異。

1-8:有無子女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參與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差異。

1-9:不同經濟狀況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參與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 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阻礙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2-1:不同性別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阻礙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差異。

2-2:不同年齡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阻礙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差異。

2-3:不同教育程度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阻礙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 差異。

2-4:不同教學年資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阻礙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 差異。

2-5:不同職務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阻礙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差異。

2-6:不同任教班級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阻礙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 差異。

2-7:不同婚姻狀況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阻礙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 差異。

(22)

2-8:有無子女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阻礙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差異。

2-9:不同經濟狀況國小特教教師在休閒阻礙之整體及各構面上達顯著 差異。

(2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國小特教教師

依據教育人員任用條例(2011)小學教師應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一) 師範專科學校畢業者。

(二) 師範大學、師範學院各學系、或教育學院、系畢業者。

(三) 本條例施行前,依規定取得國民小學教師合格證書尚在有效期間 者。

而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2012)第四條指出:於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 校設立之特殊教育班,包括在幼兒(稚)園、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 校專為身心障礙或資賦優異學生設置之特殊教育班。故國小特教教師乃指具有上 列資格,並服務於特殊教育班之教師,其中包括集中式特殊教育班、分散式資源 班及巡迴輔導班。

本研究所稱之國小特教教師係指民國 101 學年度服務於桃園縣各公立國民小 學身心障礙特殊教育班之教師,包括導師、專任教師、巡迴輔導班教師、專任教 師兼任行政人員,但代理代課教師、實習教師、兼任教師除外。

(24)

二、休閒活動參與

休閒活動係指個人在心智自由的狀態下所從事,且屬非工作性的活動,其中 包含了以下幾種活動(吳美林,2011):

(一)閒暇時間(工作以外)的活動。

(二)重新再創造的活動。

(三)可恢復體力或精神的活動。

(四)有樂趣的活動。

(五)獲得滿足的活動。

(六)促進健康,增加豐富的生活經驗。

(七)非經濟的娛樂活動。

(八)有成就感和自我價值的感覺。

(九)為工作而儲備精力。

(十)心理上感覺自由。

本研究所稱之「休閒活動參與」,係將休閒活動分為知識性、娛樂性、社交性、

體育性、藝文性共五類,並參考王俊堯(2011)所編製的「台南市中小學特教教 師參與休閒活動與休閒阻礙因素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得分越高表示參與程 度越高,得分越低表示參與程度越低。

(25)

三、休閒阻礙因素

休閒阻礙意指人們偏好參與某項遊憩活動,卻因某些因素導致中斷或無法 繼續參與活動,而這些阻撓的因子即為休閒阻礙(王俊堯,2011)

本研究所稱之「休閒阻礙因素」,係將各阻礙因素分為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間 的阻礙、結構性的阻礙共三類,並引用王俊堯(2011)所編製的「台南市中小學 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與休閒阻礙因素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各題項所得分 數越高,代表個人知覺休閒活動阻礙愈高。

(2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受限於時間及人力、物力因素,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如下: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民國 101 學年度服務於桃園縣各公立國民小學身心障礙特殊教育班 之教師為研究對象,包括導師、專任教師、巡迴輔導班教師及專任教師兼任行政 人員,但代理代課教師、實習教師、兼任教師除外。

二、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研究結果不宜過度推論至 其他任教班級或任教階段之教師。

(二)本研究之研究區域為桃園縣,推論本結果至其他地區應有所保留。

(三)影響教師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的因素繁多,本研究僅以文獻分析中部 分重要的因素作為研究變項,故研究結果會有解釋上的限制。

(四)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研究結果之推論較適用於與本研究相 同之研究方法。

(五)本研究採不記名方式,要求研究對象真實回答不受他人影響,但填答 結果易受社會或個人配合度的影響,而出現與實際不符合的回答,故 無法完全確保研究對象的作答是否屬實。

(27)
(2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之目的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建立研究的理論架構,以作為研究 方向的指引。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休閒之定義;第二節為休閒活動之意涵;

第三節為休閒阻礙之意涵;第四節為教師之休閒活動參與的相關實證研究;第五 節為教師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休閒之定義

「休閒」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舉凡生活物品上有休閒飲料、休閒食品、休 閒服飾;在地點方面,有休閒農場、休閒渡假村;在概念上,有休閒時間、休閒 運動、休閒文化等,在經濟上亦常聽到休閒產業,在學術研究的領域,休閒呈現 了多元的概念與涵義,由此可知,休閒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劉泳倫,

2003)。而不同的學者,在不同的時間、文化、社會背景中,所提出的觀點亦不盡 相同,使得休閒的意義或概念一直以來未有明確的界定或統整的意義;即使對休 閒抱著相同概念的人,休閒在他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或是他們對休閒的角色,

或是他們對休閒所賦予的意義可能不大相同(呂建政,1994)。本節綜合有關文獻,

對休閒的定義,可從以下幾種觀點來探討,茲分述於後:

(29)

一、從字源上的觀點

「休閒」一詞源自拉丁文的 licere,是指「被允許」(to be permitted)、「可以 自由」(to be free)的意思 (Kelly, 1987)。根據英國牛津字典中 Larrabee 與 Meyersohnn 之定義:在工作餘暇,個體還有一些機會做一些事情,也就是在餘暇 中,個人能為自己做計劃、安排活動的時間,休閒意謂自由的時間(引自王煥琛,

1994)。Kelly(1996)提到休閒是從容地、無拘束地、無壓抑的方式來進行的,而休 閒是在完全自由的情形下進行,不受強迫,可根據活動的特性、活動的成員、或 是兩者所帶來的個人滿足而選擇的。故亞里斯多德曾說:「凡是一種自由選擇,自 我滿足心態下,做一件並無特殊目的,也不感到勞累的活動,即屬休閒」。

從中文字源來看,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載:「休,息止也,從人依木」,

意指人在操勞過甚時,常倚靠樹木來減低疲乏,休養精神,故休之本意為息止也,

有休息、休養、等待的意思(高樹藩,1999)。而「閒」字則是由「門」與「月」

字合成,其意為「門中鑲著一輪明月」的時刻,亦即在寂靜的夜晚,或獨處靜思,

或與家人相處,發現明月高掛,產生遐思,因此「閒」字有安閒、閒適及閒逸的 意思,它包括了「閒暇的自由時間」,同時也指從事可以「令人恢復精神或體力的 休閒活動」(張文騰,2004;林雪如,2007)。

綜合中、英文對「休閒」字源的解釋,休閒的概念是一種理念上的自由狀態,

在一段自由的時間內,以自由自在的、悠閒的心境,從事各種層面的活動,包含 休息或哲學、運動、藝術等,可以提升人文價值與自我教育的活動(賴清財,2000), 也就是在一段閒暇時間中,個體可以根據個人所需及能力,自由地選擇自己想從

(30)

事的活動,並享受活動所帶來的滿足感,來減輕身心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增進 生活品質。

二、從時間的觀點

休閒即為「閒暇」,意指「自由時間」或「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李明宗,2003)。 張少熙(2003)認為,leisure 是指工作以外,在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內,用來滿足 個人需要,如吃、睡、照顧個人健康、外表及家庭的、社會的、宗教的或公共事 務上的責任義務以外的時間。人們可以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後,自由自在的去打發 時間,並尋求工作外精神上與物質上的滿足(文崇一,1990)。李世文(2002)認 為休閒是在可以自由運用與支配的時間中,從事除了工作及生活瑣事之外,可以 放鬆身心的活動。休閒亦泛指一切必要的工作都處理完畢後,用剩餘的時間,自 由自在的去做想要做的事情(高上惠,2011),

故以時間的觀點來看,休閒除了是閒暇、自由、個體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外,

也是上班工作與維持生存以外的時間,更是尋求精神上和物質上滿足的時間,不 受外界所加諸於本身的義務所約束。

三、從活動的觀點

以活動形式的觀點來衡量休閒是非常普遍的,而有許多研究者主張以活動來 定義休閒的前提是,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參與者改善身心,滿足個人內心需求(田

(31)

育綺,2010)。Dumazedier(1967)認為休閒是遠離工作、家庭及社會義務以外的 活動,在休息、放鬆,或者增加智能及自由拓展個人的創造力之目的下,人們依 自己的意志選擇從事的活動(引自林冠州,2009)。換句話說,休閒就是個人脫離 工作,並扣除生活、家庭及社會義務所需從事的活動以外,個體本身以一種自由 選擇且愉悅的心態所從事的活動或行為,這些活動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 的;可以視運動性的、社會性的獲文化性的(江振榮,2006;高俊雄,2004;陳 柏青,2008)。

Hartel(2005)並表示,個人每天日常的活動可分為四種形式:具工酬之活動、

不具工酬之活動、自我照顧以及自由時間,而休閒活動發生在自由時間的時段中。

也就是休閒是屬於在自由時間中所從事不具強迫性的活動(楊馥如,2011)。綜上 所述,任何活動,只要能夠依個人意志自由決定,並在自由時間內進行,且能滿 足個人的生理或心理需求,不論時間、地點、內容,都可以稱作休閒。

四、從體驗和心理的觀點

Neulinger(1974)曾提出休閒為一種心理狀態、經驗或體驗行為,並發展休 閒者必須了解所參與的活動是出自內心的自由選擇,並非為達成另一目的。Godbey

(1981)也認為我們可以從心理狀態層面,來將休閒定義為某一種生活的型態,

它不會受到其他文化或實質上的外在強制力逼迫,人們因此可以全然根據自我心 裡內在的需求,追逐愉悅的經驗,或直覺上感到值得的體驗。因此休閒是一種出 自個人自主的選擇,同時休閒注重於行動過程中的體驗與其結果意義(紀成進,

(32)

2011)。

呂建政(1994)認為「存在經驗的休閒觀」是富於精神性或宗教性的休閒觀;

因此,休閒是一種活出自我,甚至超出自我存在經驗,換言之,休閒也可以是一 種理想的生活境界。張少熙(2003)則從內、外向度定義休閒,從外而言,休閒 即是從自由時間得到享樂的過程;從內而言,則是以輕鬆的心情得到內心的滿足。

也就是當一個人在自由的時間、非強迫性的狀態下、又非為了工作或報償的原則 下,為了體驗活動本身的樂趣,自由選擇參與某項活動的行為(田育綺,2010)。

所以從體驗及心理的觀點來看,我們可以說,為了體驗某種事物所從事自由選擇 的活動,並由本身的體驗,享受活動本身帶來的樂趣、成就感,甚至是滿足感,

就是休閒。

五、從綜合的觀點

有些人認為若僅用單一的觀點來看待休閒,將無法賦予休閒更完整的定義,

因此便以上述幾種觀點為基礎,透過更多元的面向來定義休閒。休閒涵括廣泛的 面向,相對於停滯或完全歇息,休閒被視為是種活動,它包含運動、遊戲、音樂、

藝術、旅遊及社交活動等,自發性的參與或選擇活動,是由內在動機促進激發,

不受限制和強求,希望能達到個人的滿足感及愉悅和滿足(李炳昭、陳秋曇,

2009)。程紹同(1994)則綜合時間、活動、經驗以及行動觀,將休閒歸納成在閒 暇時間中,憑著個人自由意識,所採取從事的一種具有樂趣、正面價值意義、且 具有開創性的活動及心靈感受。

(33)

朱明謙(2001)表示,休閒為個體在可支配的自由時間內,可依其喜好所從 事之活動,從事休閒活動的時間越多,越能達到休閒之益處,並達到良好的生理 及心理狀態。張宮熊(2002)認為休閒是個人或群體以自願性而非強迫性的方式,

用自由選擇的活動,滿足自我心理或生理慾望的非工作性質活動。

休閒的定義,牽涉廣泛,王信豪(2010)綜合各種觀點,整理出下列三種 定義:

(一) 休閒是最後剩餘之事:休閒是一切必要之事都處理完畢後所剩餘的 時間。由於這些所謂「剩餘的時間」較少,他可以「計量」的方式 呈現,善於理財的預算分析專家便會去分析、預算他們還有多少剩 餘的時間,此種方法便是以「時間」的觀點來定義休閒。休閒是最 後剩餘之事,便是人們將個人應盡的責任與義務都處理完畢後,用 剩餘的時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不受任何事情的羈絆。

(二) 休閒是一種心靈狀態:休閒在這項定義中,所要表達的完全是一種 發自於內在的心理態度,而非外在活動所能表現出來的。因此有些 事情,對某人來說是休閒,對另一個人則未必。

(三) 休閒就如休閒所為:沒有人能夠真正很清楚地解釋出休閒的定義,

因為它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然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與 不同的認知,休閒也不是一時之間就能以言語表達出來,休閒的真 正意義,往往都是自己在不知不覺的實際休閒中,才漸漸感受到它。

(34)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休閒不能僅從某一觀點來界定,否則將有所侷限而無 法完全說明休閒的定義,故研究者採綜合性的觀點來看,認為休閒是個體在工作 和維持生存之餘的自由時間,依照個人意願自由選擇的活動,不但享有閒逸不被 拘束的心理狀態,且能以實際行動去參與活動,在參與的過程中,同時能獲得美 好的心理經驗,甚至達成自我提升的境界。

(35)

第二節 休閒活動之意涵

休閒可以指一件事,一件最後剩餘之事,是人們用剩餘的時間做自己想要做 的事,不受任何事情的羈絆,也可以指一種心靈狀態,在參與的過程中,同時能 獲得美好的心理經驗,甚至達成自我提升的境界。本節將針對休閒活動的定義、

功能及分類進行探討。

一、 休閒活動的定義

休閒活動是閒暇時間所進行的活動,個人由參與有興趣的活動中得到心情的 愉悅及滿足感,並累積參與不同活動的經驗,達到最佳休閒品質(陳曉萍,2011)。

茲將專家學者對休閒活動的定義彙整如下表 2-1:

表 2-1

休閒活動定義彙整表

作者 年代 休閒活動的定義

謝明材 2000 休閒活動是在工作或課業完畢後,一段完全不受限制,且在無 任何身心之壓力的時間力,自願的從事達到身心皆處於愉悅狀 態之活動。

(續下頁)

(36)

作者 年代 休閒活動的定義

張少熙 2003 在自由選擇的時間狀態下,從事身心愉快滿足的活動,稱之為 休閒活動。

王註源 2004 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閒暇時間、自動自發、自由選擇所從 事具娛樂性、趣味性、健身性的活動。

王儷儒 2004 個人在一段不受約束的自由時間內,自願從事具有正面價值並 可使身心獲得愉悅與滿足體驗的活動。

高俊雄 2004 休閒活動係指個人在義務時間外(如工作、上課、睡眠)之自 由時間,活動主要基於一種自由意識、自由選擇、自主決定的 行動,以及從行動中感受休閒活動意義與體驗。

徐育宏 2005 休閒是指在生活條件許可、無外在壓力的情形下,在自由時間 與意願下為本身之樂趣而參與之一個整體性的活動。

江振榮 2006 係指在約束時間與必要時間之外,個體可自由運用時間,從事 自由選擇且不受壓迫或控制的活動,並從中獲得壓力紓解及促 進身心調節平衡者。

黃孟哲 2006 在自由時間內,因興趣、健康、娛樂、服務、交際、打發時間 等非工作或其他生活需要,著重自由意志及個人善意下,所選 擇參與的活動。

周慶和 2007 休閒活動即在工作以外的閒暇時間(即除了工作時間及生理必 須時間或生存時間之外的時間)內,所從事的活動,亦即個體 可以在自由時間與自由意願下選擇自己喜愛、有興趣的活動,

並從中獲得消愁解悶,恢復、調劑身心的狀態,達到享受、愉 悅、休息之滿足感,亦可促進人際關係。

(續下頁)

(37)

作者 年代 休閒活動的定義 蔡熙銘、

鄭文卿

2007 休閒活動是強調在工作後的自由選擇的活動,它使人感到輕鬆 和娛樂,以達成身心修養和恢復。

郭慧珍 2008 在求生存以外的閒暇時間,依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自己喜歡 的活動,並從中到愉悅的滿足感,進而實現自我理想生活的歷 程。

資料來源:修改自溫靜璇(2010)高雄地區國中體育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及阻 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頁 12)。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綜合以上文獻,可得知休閒活動指的並非某種特定活動,不論是何種職業、

年齡、性別,只要是利用個人的閒暇時間,在個人的自由意志之下所從事之活動,

而這個活動能使自己感到身心愉悅、滿足,便可稱之為休閒活動。

二、 休閒活動的功能

休閒的功能與價值普及生理、心理、家庭、社會等多種層面,休閒兼具有 教育與娛樂的意義(張照明,1999)。休閒活動對個人而言,可促進身心健康、

調劑身心、擴大生活視野與改善人際關係、豐富精神生活,促進人格的發展,

發展潛能,以得幸福的生活(吳美林,2011)。陳鏡清(1993)認為休閒具有五 項功能,包含:1.個人功能:促進個人心理、生理健康及培養社會關係;2.家庭 功能:增進親子關係、加強家庭團結;3.社會功能:可傳遞文化、提供規劃活動、

(38)

充實文化水準以達清新社會之風氣;4.經濟功能:藉由休閒活動提升工作情緒及 效率,間接提升生產力;5.醫療功能:藉由休閒活動疏導情緒障礙。

吳美林(2011)便歸納休閒活動的功能如下:

(一) 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藉休閒活動促進生理上的新陳代謝作用,並發洩被壓抑的緊張情緒,

有助於個人建立統整性的人格。

(二) 增進工作效率

休閒活動可使人暫時遠離現實,整日在緊張狀態下工作的人們,可靠 娛樂活動予以緩和。

(三) 激發創造力與自我表達

休閒活動可以壓力解除、接觸新事物、默想、探索等,使人啟發智慧,

自由自在地表現而娛樂自己,能在無意間產生許多想像,湧現新的靈感,

創造更美好的作品及發明。

(四) 建立健全的自我概念

休閒活動可使個體在工作及學業之外,幫助其在活動的過程中增進自 我認識、自我發展、建立自信心、肯定自我、發揮實力、接受挑戰並實現 自我理想,有助於人格統整的完成。

(39)

(五) 紓解工作或學業壓力

使學生體驗成就與能力,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休閒活動,以愉快的心 情去從事休閒活動,可以從活動的過程中,得到成就感的滿足與潛在能力 的發揮。

(六)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社會技巧

從休閒活動中,個人不僅可認識不同職種、性別、出身的人,更可促 進彼此情感的交流、維繫人際的情誼,並可增進人際互動技巧。

(七) 促進學業進步

從休閒活動中學習到新的技能、新的知識,擴展生活經驗,可提升至 能水準,有助於學業的進步。

綜合上述說法,研究者認為人們可以透過休閒活動的參與,提升個人產能、

增進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改善人際關係、啟發內在潛能,並紓解個人的身心靈 壓力,獲得快樂與滿足的感受。

三、 休閒活動的分類

在進行休閒活動的分類時,每個研究者會因研究主題、背景、對象等的不 同,而採取不同的分類法。教育部(1989)將休閒活動分為知識性、藝術性、

娛樂性、體能性、服務性等五大類:

(40)

(一) 知識性休閒活動:包括閱讀、朗誦、寫作、實驗及研究等。

(二) 藝術性休閒活動:包括音樂、會畫、雕塑、刺繡、縫紉、插花及烹 飪等。

(三) 娛樂性休閒活動:包括棋藝、攝影、釣魚、觀劇、聽唱歌、旅行及 遊覽等。

(四) 體能性休閒活動:包括田徑、體操、國術、游泳、划船、登山等。

(五) 服務性休閒活動:包括環境清潔、整理花圃、種花種菜、飼養動物、

協助孤兒或老人,生產勞動及其他服務項目。

而休閒活動的內容及種類繁多,各專家學者對於分類的方法常有不同的解 讀,最常使用的分類法通常分為三種,一是主觀分類法、一是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另一種則為多元尺度評定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陳彰 儀,1984;黃立賢,1995;劉泳倫,2003),以下將簡單介紹這三種分類法:

(一) 主觀分類法

依研究者主觀判斷為依據,針對研究方向、領域、對象、內容、功能 的需求,將具有相同特質的休閒活動加以分類並命名之,視為傳統的分類 方式(劉泳倫,2003;林秀卿,2009)。

(二) 因素分析法

利用因素分析的統計方法來進行分類,並萃取出有顯著代表性的因

(41)

素,依受試者參與活動頻率之相當或近似性,利用電腦統計而予以歸類,

這方法使用最普遍,也是較為客觀的方法(劉泳倫,2003)。其優點為受試 者容易填答,但常因無法了解類型特性,而造成類型之間關係不清楚,亦 或是不同類型活動項目聚集成同一類,造成不易命名的困擾(林建地,

1996)。

(三) 多元尺度評定法

將列出的休閒活動兩兩配對,由受試者依照自己的知覺評定最相似與 最不相似之活動,而後分出活動類型。優點在於結果可以很清楚知道活動 項目的特性及關係,缺點在於可分析的休閒活動有限,一般不會超過二十 項(劉泳倫,2003)。本研究將休閒活動參與類型整理如下表 2-2:

表 2-2

休閒活動分類表

分類法 研究者 年代 休閒活動類型

主觀分類法 陳彰儀 1984 手藝性、娛樂性、文藝性、社交性、一 般運動性、知識性、休憩性、棋藝性、

與小孩有關之活動、逛街性、農藝性

(續下頁)

(42)

分類法 研究者 年代 休閒活動類型

主觀分類法 陳在頤 1985 低組織遊戲、社交活動、音樂活動、藝 術及手工、戲劇活動、舞蹈、自然及戶 外活動、文藝活動、收集及收藏、社會 服務

陳淑湘 1999 藝文型、遊樂型、運動型、感官型、消 遣型、視聽

梁玉芳 2004 運動健身型、嗜好休憩型、家庭社交型、

戶外遊憩型、進修交誼型、視聽娛樂型、

消遣閒逸型

周慶和 2007 大眾媒體活動、文化活動、運動活動、

社交活動、戶外活動、個人嗜好活動 郭慧珍 2008 知識性、娛樂性、體育性、社交性、藝

文性

傅錦松 2008 娛樂型、社交型、運動型、知識型、休 憩型、戶外型、家庭型、嗜好型

李昭賢 2009 運動健身型、嗜好休憩型、家庭社交型、

戶外遊憩型、進修交誼型、視聽娛樂型、

消遣閒逸型

林秀卿 2009 閒逸放鬆類、社交娛樂類、戶外體能類、

知識藝文類、個人嗜好

(續下頁)

(43)

分類法 研究者 年代 休閒活動類型

主觀分類法 林銘香 2009 家庭型、運動型、藝文型、社交型、嗜 好型、戶外型

王俊堯 2011 知識性、娛樂性、社交性、體育性、藝 文性

因素分析法 黃嘉宗 1986 遊樂型、運動型、消遣型、陶冶型、美 術型

文崇一 1990 知識性、社交性、運動性、玩樂性、消 遣性、

林東泰 1992 資訊性、自我學習性、舒解壓力性、娛 樂性、社區性的社群活動、增進親友情 感的活動

梁坤茂 2000 運動型、技藝作業型、娛樂休憩型、知 識型、社交型

李文題 2001 家庭型、社交型、消遣型、逛街型、休 憩型、運動型、進修型

張少熙 2003 刺激性、交誼性、閒逸性、娛樂性、戶 外活動、觀賞性、音樂性、消遣性、亦 能性、休憩性

(續下頁)

(44)

分類法 研究者 年代 休閒活動類型

因素分析法 黃元田 2003 技藝與美術類型、特殊育樂類型、消遣 類型、健身活動類型、閱讀與寫作類型、

運動類型、社會服務類型、音樂類型、

博奕類型

黃意文 2003 遊覽性、生活性、文藝性、社交性、知 識性、技藝性、家庭性、裝飾性、體能 性

張訓豪 2005 閱讀型、視聽型、社交型、休憩型 多元尺度評定法 董永貞 1991 陸地型、水上型、空域型

黃中科 1990 消遣性、體能性、社交性

各種分類方式在劃分上各有優缺點,沒有固定的模式,研究者可依研究主 題之需要,採取不同的分類方式。從以上三分類法中可以發現,國內、外研究 多以「主觀分類法」及「因素分析法」來進行休閒活動的分類。本研究為顧及 分類時的便利性,並避免產生命名上的問題,因此採用「主觀分類法」將各休 閒活動加以分類,並引用王俊堯(2011)之文獻,將活動分為知識性、娛樂性、

社交性、體育性、藝文性,共五類。

(45)

第三節 休閒阻礙之意涵

不論是何種職業、年齡、性別,只要是利用個人的閒暇時間,在個人的自由 意志之下所從事之活動,而這個活動能使自己感到身心愉悅、滿足,便可稱之為 休閒活動。在休閒活動的背後有許多因素左右人們的選擇,可能是個體內在的因 素,如個人喜好、信仰等,也可能是外在的因素,如環境的限制、同伴的有無等。

本節即針對休閒阻礙之意義及分類作探討。

一、 休閒阻礙的意義

Jackson(1998)將阻礙明確的界定為個人在從事休閒活動前所受到干擾之 理由、知覺或經驗。所以我們可以從廣義及狹義兩層面說明休閒阻礙:廣義來 說,從休閒知覺的有無到是否繼續參加活動的所有阻礙,都可稱為休閒阻礙;

狹義而言,則指一個人意圖參加某項活動,然受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因素影響,

以致不能繼續進行這項活動,就稱為休閒阻礙(張少熙,2003)。凡偏好一項 休閒活動,但受到干擾而無法參與此項活動的任何干擾因子,皆視為阻礙(蕭 採崙,2009)。

Crawford 與 Godbey(1987)在探討家庭內的休閒活動時,將休閒阻礙定 義為:會影響到人們不參與或減少及改變參與休閒活動的各種因素。個人對休 閒活動所表現出來的興趣和個體的涉入程度會被許多因素影響,當中的因素不 管是會造成絕對性的阻斷休閒參與,或只是影響對休閒的喜好、興趣、動機、

(46)

參與頻率、愉悅感等等,都可被視為阻礙(引自楊登雅,2002)。黃立賢(1995)

認為休閒阻礙係指影響或減少休閒活動參與次數和愉快程度的種種因素,包括 時間、費用、安全、交通、設備、同伴、資訊、健康、性別、年齡等。吳槐芬

(2006)認為任何抑制或降低參與休閒活動時間、次數、需求、品質的影響因 素,都可稱為休閒阻礙。鍾瓊珠(1997)則指出休閒阻礙為抑制或減少休閒活 動參與次數或愉快感的種種因素,亦即在休閒行為過程中,任何阻止或限制個 人參與休閒的頻率、持續性及參與品質的因素。

綜合上述內容得知,所謂休閒阻礙就是指人們意圖參與某遊憩活動,卻因 為某些因素而導致中斷,抑或無法參加活動,或是影響活動的時間、次數、品 質等,這些因素就可稱之為休閒阻礙。

二、 休閒阻礙的分類

Crawford 與 Godbey(1987)將休閒阻礙分為個人內在、人際間的及結構性的 三種主要阻礙型態,茲分別詳述於下:

(一)個人內在阻礙(Intrapersonal Constraint)

是指個人的心理狀態、態度,包括沮喪、焦慮、慾望、壓力、信仰、自 我能力,或對休閒之主觀評價等,而影響休閒活動的參與。個人的心理狀態 及歸因與休閒偏好相互影響,造成偏好與參與兩者間的阻礙(梁玉芳,

2004)。例如:低自尊、缺乏安全感、壓力等。

(47)

(二)人際間的阻礙(Interpersonal Constraint)

人際間的阻礙主要是指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或個人特質之間的關係影 響的結果,這類阻礙造成影響休閒參與的穩定度或偏好選擇某種(類)休閒 活動項目(李昭賢,2009)。例如一個人的休閒喜好與其是否擁有關係良好 且休閒興趣相投的同伴有關,一個人在缺乏休閒同伴的情況下,將因其孤獨 感而影響參與休閒活動的意願(王信豪,2010)

(三)結構性的阻礙(Structural Constraint)

是指影響個體休閒喜好的外在因素,一般介於遊憩喜好及參與之間的影 響因素,即休閒偏好與休閒阻礙間的因素,主要是由時間、金錢的缺乏及健 康問題等阻礙所構成。時間阻礙主要是由忙碌的工作負擔,及為聯繫親情與 人際關係而感到閒暇時間不足所形成;金錢之阻礙為失業人口或低收入戶之 主要阻礙之ㄧ,而即使具有正常收入者,對於昂貴之休閒活動花費亦是令他 們卻步的原因之ㄧ。健康阻礙為部份退休者所面臨的問題,由於隨著年齡之 增長及身體機能之退化,導致昔日易於從事的休閒活動因健康問題而受限。

而結構性阻礙容易因高度喜好而克服(王薰禾,2004;王信豪,2010)。

Crawford 等人在 1991 年又進一步將此三種類型做了修正,提出「休閒阻 礙之層級模式」,將阻礙、個體偏好及參與三者的關係描述得更為清楚。依據 Crawford 等人之理論,上述之三種阻礙因素是以階層的方式運作的,個人必須 先克服內在影響偏好的近層阻礙,其後才是人際阻礙,最後才能面對影響參與 的結構性阻礙,其休閒阻礙之層級模式如圖 2-1 所示。

(48)

圖 2-1 休閒阻礙之層級模式(引自周佳慧,2001,頁 147)

Crawford 等人認為「個人內在的阻礙」為個人實際之狀態與其特質交互 作用後,影響了休閒的選擇,例如壓力、能力、興趣、個性等,而當個人克服 了內在阻礙或這些因素消失後,才會到達「人際關係的阻礙」。「人際關係的阻 礙」指的就是人與人間相互影響的結果,此一層級之阻礙因素對參與者為二個 人以上的活動影響尤大。當個體了解其內在阻礙,並將人際間的阻礙加以調適 後,才會面對「結構性阻礙」,此為休閒選擇與參與的干擾因素,阻礙了個體 休閒喜好或參與的外在因素,包含氣候、休閒資源、設備、時間與金錢等,但 這類的因素將會因個體高度喜好而克服(周佳慧,2001)。

而本研究則引用王俊堯(2011)所編製之「台南市中小學特教教師參與休 閒活動與休閒阻礙因素之調查問卷」,採用 Crawford & Godbey 的分類法,將休閒 阻礙分為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間的阻礙及結構性的阻礙三類。

個人內在阻礙 人際關係的阻礙 結構性的阻礙

休閒喜好 人際關係的協調或合

作 參加與否

(49)

第四節 教師休閒活動參與之相關研究

一、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將教師之休閒活動參與定義為,桃園縣國小特教教師在自由時間內參 與休閒活動的情形,內容包括特教教師參與休閒活動的類型及頻率。茲彙整國內 教師參與休閒活動現況之相關研究,如表 2-3:

綜合下表,我們可以發現,以分類法而言,各家學者以不同的分類方式進行 研究,所得到的結果也因此會有出入;以研究對象而言,任教階段從國小至大專 院校皆有,其中又以國小教師居多,但不同地區的教師,所喜好參與的活動類型 也不盡相同;然依教師個人背景而言,不同年齡、任教階段、任教科目之教師,

在休閒活動的選擇及參與頻率的高低均有所差異。

表 2-3

休閒活動參與之相關研究列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休閒活動參與現況 陳中雲

(2001)

台北縣 國小教師

最常參與休閒活動類型由高至低依序為知識性、社交 性、體能性、休憩性及服務性的休閒活動。

(續下頁)

(50)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休閒活動參與現況 鄧建中

(2002)

綜合高 中教師

多以較靜態、輕鬆、不耗費太多體力的閒逸型休閒活動 為主,其次為嗜好型、社交型、運動型及旅遊知識型。

朱俶儀

(2003)

台北市 國中教師

較常從事知識型、家庭活動型及休憩型的休閒活動;較 不常從事嗜好閒逸型及運動型。

吳志信

(2004)

中部五縣市 高中教師

最常參與及最有興趣的休閒活動類型為知識性活動,最 不常參與的為藝術性活動。

梁玉芳

(2004)

彰化地區 國中教師

最常參與休閒活動類型由高至低依序為視聽娛樂型、消 遣閒逸型、進修交誼型、家庭社交型、運動健身型、嗜 好休憩型。

張訓豪

(2005)

雲林縣 國中教師

教師對視聽型活動的參與頻率最高,其次依序為休憩 型、社交型、閱讀型。

沈永昆

(2006)

新竹縣市 國中教師

參與頻率較高之休閒活動為家庭型、休憩型及知識型;

參與頻率較低之休閒活動則為嗜好型、運動型及服務 型。

孫謹杓

(2006)

北部技專 校院教師

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類型由高至低依序為視聽活動、個 人嗜好、運動活動、社交活動、戶外活動、文化活動。

林雪如

(2007)

彰化縣 國中教師

整體參與頻率偏低。較常參與消遣閒逸型、視聽娛樂型 的休閒活動;較不常參與運動健身型、嗜好休憩型的休 閒活動。

洪嘉隆

(2007)

彰化縣國小 體育教師

休閒活動參與類別喜好程度以參與戶外遊憩性最高,其 次為體育性、娛樂性、社交性、知識性及技藝/嗜好性。

(51)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休閒活動參與現況 陳美惠

(2007)

高高屏 國小教師

最常參與休閒活動類型由高至低依序為娛樂休憩類、社 交藝文類、自然探索類、運動體育類。

施淑芬

(2008)

彰化縣 國小女教師

參與的休閒活動較傾向知識性及戶外遊憩性活動,其次 為健身消遣性、娛樂性、藝術性、社交性活動。

施進義

(2008)

高高屏 國小教師

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類型由高至低依序為閒逸育樂 類、藝術文化類、體育運動類、戶外活動類、知識類及 社交類。

袁小雄

(2008)

金門縣國高 中小教師

參與頻率最高的活動為家庭活動型及休憩型;參與頻率 最低的為嗜好閒逸型及娛樂型休閒活動。

涂慧琪

(2008)

屏東縣 國小教師

休閒活動參與情形以娛樂性的活動頻率最高,依序為知 識性、社交性、體育性、戶外遊憩型及技藝/嗜好性。

張禕芸

(2008)

桃園縣 國小教師

整體休閒行為的參與情況屬中等偏高程度。參與頻率最 高的活動為遊憩型,其次依序為家庭活動型、求知型、

社交服務型、運動型、技藝/嗜好型。

郭慧珍

(2008)

高雄市 國小教師

最常參與休閒活動類型由高至低依序為知識性、娛樂 性、社交性、體育性、藝文性。

傅錦松

(2008)

屏東縣 國中教師

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類型由高至低的前三名依序為知 識型、休憩型及社交型。

蕭湘薇

(2008)

大專院校 休閒觀光 科系教師

比較個人化、靜態性質的閒逸性、娛樂性、知識性等休 閒活動項目的參與程度較高,而在社交性、體能性、藝 文性休閒活動項目的參與程度較低。

(續下頁)

(52)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休閒活動參與現況 李昭賢

(2009)

台中縣 高中職教師

參與比例最高為運動健身型,其次為戶外遊憩型、家庭 社交型、視聽娛樂型、消遣閒逸型、進修交誼型,比例 最低為嗜好休憩型。

周文慶

(2008)

雲嘉地區 國小教師

參與頻率最高的是個人閒逸型活動,其次為社交休憩型 及知識藝文型活動,參與頻率最低的是運動健身型活 動。

林秀卿

(2009)

大台北公立 中等學校兼 任行政教師

參與頻率依序為閒逸放鬆類、知識藝文類、社交娛樂 類、體能戶外類,參與頻率最低者為個人嗜好類。

陳冠宏

(2009)

花蓮縣 國小教師

參與頻率最高的是社交性活動,其次為休憩性活動、體 能性活動、知識性活動,參與頻率最低的是服務性活動。

王俊堯

(2011)

台南市 中小學 特教教師

整體休閒活動參與頻率屬偶爾參與。最常從事的休閒活 動類型由高至低依序為娛樂性、知識性、社交性、體 育性的休閒活動,最不常從事的休閒活動則為藝文性 休閒活動。

吳美林

(2011)

高雄市 中小學 特教教師

整體休閒活動參與頻率為偶爾參與。參與頻率最高的是 娛樂性的休閒活動,其次為知識性、社交性、體育性的 休閒活動,參與頻率最低的是藝文性休閒活動。

賴虹美

(2011)

台南地區 國中教師

教師休閒參與程度屬中等。各類型休閒活動參與程度 之順序為,家庭活動型、休憩型、知識型、娛樂型、

社交服務、戶外型、運動型、嗜好閒逸型

(續下頁)

(53)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休閒活動參與現況 王芸華

(2012)

台東縣 國中教師

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類型由高至低依序為 電腦應用 型、運動遊憩型、社交服務型、家庭活動型、娛樂型,

最少從事的休閒活動則為知識技藝型。

蔡昭祝

(2012)

屏東縣 國小教師

參與頻率最高的是家庭活動型的休閒活動,其次為遊憩 型、知識型、社交服務型、運動型的休閒活動,參與頻 率最低的是技藝/嗜好型的休閒活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之相關研究

休閒活動的型態很多,各專家學者所研究的對象也很多元,一般多以性別、

年齡、職務、婚姻狀況等不同的背景變項,來探討不同變項與個體所參與的休閒 活動項目之間的關係,並比較、分析變項之間的差異。以下彙整相關文獻,以探 討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參與休閒活動現況上的差異情形。

(一) 性別

陳美惠(2007)以高高屏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教師 在「體育運動類」活動的參與程度高於女性教師,而女性教師在「娛樂休憩 類」及「社交藝文類」活動的參與則均高於男性。林雪如(2007)的研究指

(54)

出,女性教師在「消遣閒逸型」之休閒活動參與率上顯著高於男性教師。袁 小雄(2008)研究發現男性教師參與「運動型」的頻率顯著高於女性,而女 性教師參與「社交服務型」活動的頻率則顯著高於男性教師。張禕芸(2008)

研究指出,男性教師參與「運動型」及「技藝/嗜好型」休閒活動之頻率顯著 高於女性教師,而女性教師參與「家庭活動型」休閒活動的程度則明顯高於 男性教師。

傅錦松(2008)以屏東縣一般地區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得出以下研究 結果:男性教師參與「運動型」、「戶外型」及「嗜好型」的休閒活動程度明 顯高於女性教師,而女性教師參與「家庭型」及「社交型」的休閒活動程度 則高於男性教師。李昭賢(2009)的研究發現,不同性別教師在參與休閒活 動的類型上有顯著差異,男性教師從事「運動健身型」活動的比例最高,而 女性教師則最常參與「戶外遊憩型」的活動。林秀卿(2009)的研究指出,

不同性別之兼任行政教師在「知識藝文類」之參與頻率存在顯著差異,其中 女性高於男性教師。林銘香(2009)研究發現,男性教師在「運動型」、「社 交型」及「戶外型」活動的參與程度明顯高於女性教師。

王俊堯(2011)研究指出,不同性別在「體育性」及「整體性」兩構 面達顯著差異,其中男性特教教師在「體育性」及「整體性」的參與次數 均顯著高於女性特教教師。吳美林(2011)研究得出,不同性別之特教教 師在參與「社交性」休閒活動的程度上達顯著差異,其中女性特教教師的 參與頻率顯著高於男性特教教師。王芸華(2012)研究發現,女性國中教師

(55)

參與「家庭活動型」及「知識技藝型」休閒活動頻率顯著高於男性國中教師,

而男性教師參與「運動遊憩型」的頻率則明顯高於女性教師。蔡昭祝(2012)

研究指出在「知識型」及「家庭活動型」的活動方面,女性教師參與頻率明 顯高於男性教師,而在「運動型」的活動上,男性教師的參與頻率則明顯高 於女性教師。

綜上所述,部分學者們發現性別和部分休閒活動的參與程度有關(陳美 惠,2007;林雪如,2007;張禕芸,2008;傅錦松,2008;李昭賢,2009;

林秀卿,2009;林銘香,2009;王俊堯,2011;吳美林,2011;王芸華,2012;

蔡昭祝,2012),男性教師較傾向參與體能性、運動型的休閒活動,以動態為 主,而女性教師則較常參與社交型、家庭型或閒逸娛樂型的休閒活動,以靜 態為主。但亦有研究發現,就整體來看,不同性別之教師在休閒活動的參與 程度上並無顯著的差異(張訓豪,2005;林雪如,2007;陳冠宏,2009;賴 虹美,2011)。因此,本研究將會進一步探討不同性別的教師,在參與休閒活 動的程度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 年齡

在教師年齡與其休閒行為方面,陳美惠(2007)的研究結果指出,「自然 探索類」的活動以 51 歲以上的教師參與程度最高,而在「社交藝文類」的活 動則以 30 歲以下的教師參與程度最高。林雪如(2007)的研究發現,不同年 齡的國中教師在休閒參與方面,在「嗜好休閒型」之參與率有顯著差異,其

(56)

中以 51 歲以上之國中教師參與頻率最高。袁小雄(2008)以金門縣高中以下 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得出:30 歲以下教師在參與「娛樂型」活動的頻率顯 著高於其他年齡層的教師,但在參與「家庭活動型」的頻率則明顯低於其他 教師;50 歲以上的教師在參與「運動型」活動頻率明顯高於 40 歲以下的教 師,在參與「知識型」活動的頻率亦高於 30 歲以下的教師。

張禕芸(2008)研究指出,不同年齡的教師在參與「遊憩型」、「家庭活 動型」及「社交服務型」三向度的休閒活動上有顯著的差異,其中在「遊憩 型」休閒活動方面,30 歲以下教師的參與頻率顯著高於 41 歲以上之教師,

在「家庭活動型」休閒活動方面,30 歲以下教師的參與程度則明顯低於 31-50 歲之教師,而在「社交服務型」休閒活動方面,30 歲以下教師的參與度顯著 高於 31-50 歲之教師。傅錦松(2008)以屏東縣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指出 30 歲以下的教師較傾向參與「娛樂型」及「社交型」的休閒活動,51 歲以上 的教師則傾向於參加「知識型」及「嗜好型」的活動;年長的教師參與「家 庭型」活動的程度則比年輕教師來的高。李昭賢(2009)的研究指出,年齡 越高,休閒活動的類型就越集中於「運動健身型」,而年齡越輕,所選擇的休 閒活動類型則有分散現象。

王俊堯(2011)研究發現,不同年齡的特教教師在「娛樂性」休閒活 動的參與程度上達顯著差異,其中未滿 35 歲特教教師之參與程度明顯高 於 35 歲以上之特教教師。吳美林(2011)研究得出,在「娛樂性」休閒 活動方面,30 歲以下特教教師的參與程度顯著高於 41 歲以上之特教教師,

(57)

在「藝文性」休閒活動方面,41-50 歲特教教師及 51 歲以上特教教師的參 與程度均顯著高於 31-40 歲特教教師及 30 歲以下特教教師。賴虹美(2011)

研究指出,不同年齡的教師在「戶外型」、「娛樂型」、「家庭活動型」及「嗜 好閒逸型」方面出現顯著差異,其中 41-50 歲的教師參與「戶外型」及「嗜 好閒逸型」活動的頻率明顯高於 31-40 歲之教師,而 21-30 歲的教師則在參 與「娛樂型」活動的頻率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教師,在參與「家庭活動型」活 動的頻率顯著低於其他年齡層的教師。

王芸華(2012)研究發現,在「娛樂型」休閒活動參與上,30 歲以下教 師的參與程度顯著高於 31-50 歲的教師,在「家庭活動型」方面,30 歲以下 教師的參與頻率則顯著低於其他年齡層的教師,「電腦應用型」的休閒活動方 面,則以 30 歲以下的教師參與頻率最高,整體休閒參與而言,30 歲以下教 師的參與度顯著高於 41-50 歲的教師。蔡昭祝(2012)研究指出,不同年齡 的教師在「技藝/嗜好型」構面上的休閒行為有顯著差異,其中 51 歲以上教 師的參與頻率顯著高於 41-50 歲的教師。

綜上所述,學者們認為不同年齡層的教師,其參與休閒活動的類型及頻 率皆不相同(陳美惠,2007;林雪如,2007;袁小雄,2008;張禕芸,2008;

傅錦松,2008;李昭賢,2009;王俊堯,2011;吳美林,2011;賴虹美,2011;

王芸華,2012;蔡昭祝,2012),年輕教師較常參與娛樂、社交類型的休閒活 動,年長教師則傾向參與知識、嗜好休閒型類型的休閒活動。但亦有學者指

數據

圖 2-1  休閒阻礙之層級模式  --------------------------------------  33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64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77
圖 2-1  休閒阻礙之層級模式(引自周佳慧,2001,頁 147)  Crawford  等人認為「個人內在的阻礙」為個人實際之狀態與其特質交互 作用後,影響了休閒的選擇,例如壓力、能力、興趣、個性等,而當個人克服 了內在阻礙或這些因素消失後,才會到達「人際關係的阻礙」 。 「人際關係的阻 礙」指的就是人與人間相互影響的結果,此一層級之阻礙因素對參與者為二個 人以上的活動影響尤大。當個體了解其內在阻礙,並將人際間的阻礙加以調適 後,才會面對「結構性阻礙」,此為休閒選擇與參與的干擾因素,阻礙了個體 休閒喜好
表 2-4  休閒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列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休閒阻礙現況  張少熙 (2003)  台灣地區 中學教師  休閒運動阻礙的因素依序為時間、天候、同伴、場地設備、器材裝備。  游淑如 (2003)  彰化縣   國小教師  休閒阻礙構面以結構性阻礙為最高,其次為個人內在阻礙,最後為人際阻礙。  王儷儒 (2004)  台南縣   國小教師  國小教師面臨中等程度的休閒阻礙,且以場地設施、個 人外在、個人在之阻礙為主,較不受人際間的阻礙影響。  梁玉芳 (2004)  彰化地區 國
圖 3-1 研究架構圖  藝文性體育性社交性娛樂性知識性休閒活動  休閒阻礙  個人內在阻礙結構性的阻礙人際間的阻礙個人背景變項 經濟狀況有無子女婚姻狀況任教班級職務教學年資教育程度年齡性別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t also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leisure lives, or even health.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leisure constraint and leisure activity demand to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rrelative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 employees in the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by

2.The discriminations of the teenagers’s leisure hinders are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 leisure attitudes in the attributes of gender, school systems, sufficiency of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service quality gap of leisure farms through the consumers' ideas, and applies Kano’s two-dimensional quality analysis to not only explore servic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excellent teachers, strategy used and promoting factors.. A questionn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