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凱智 博士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 休閒行為意圖之研究

─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

研 究 生:邱銘健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五 年 八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 休閒行為意圖之研究

─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

研 究 生:邱銘健 撰

指導教授:張凱智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五 年 八 月

(4)
(5)
(6)

謝誌

兩年多的研究所生涯如同夢境一般,轉眼間尌要響起閉幕曲,驀然回首 總有釋懷的感覺,心中滿滿不捨,感謝讓我有所蛻變的一切。此篇論文的 完成承蒙許多人的支持以及鼓勵,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教授張凱智博士,

老師悉心的教導使我得以一窺文化資源及休閒產業領域的深奧,不時的討 論並指點我正確的方向,使我在這些年中獲益匪淺,老師對學問的嚴謹更 是我輩學習的典範。也要感謝口考委員江昱仁教授、林志德教授,因為你 們寶貴的建議,讓我能夠更完整、更周詳的呈現本篇論文。

感謝各位一路上同甘共苦的研究所夥伴們,沒有你們,我的研究生活無 法這麼充實滿足及絢麗多彩。也感謝論文寫作期間協助過我的親朋好友 們,沒有你們我的論文沒辦法如此順利完成。感謝我最摯愛的父母,無論 是精神上、身體上及經濟上,都因為有你們的關心及支持,我才能夠保有 動力持續這個艱困的過程。最後,要誠摯的感謝這些時間以來,不斷鼓勵 和默默支持我的老婆和女兒,在這段時間裡,辛苦你們了!在我心中滿是 焦急,差點尌要產生放棄念頭時,總有你們陪伴著,支持我繼續下去;在 無數的凌晨時分,我獨自在和論文奮戰的時候,是你們的一聲「爸比加

油!」 ,讓我又燃起了寫作的力量;在好幾個熬夜後沒睡飽的日子中,是你

們貼心的完成所有家務,讓我能夠安靜的休息,今後換我為你們付出更多 的時間來陪伴你們。

能夠順利完成這份學業,這期間實在是受到太多人的協助幫忙,心中滿 滿的感謝之意無法一一說出,在此謹獻上畢業的榮耀與喜悅與大家分享。

邱銘健 謹誌

105 年 8 月

(7)

i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 休閒行為意圖之研究

-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

邱銘健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計畫行為理論驗證國小學童休閒活動參情形,並加入「人 格特質」作為干擾變項,來探討其對休閒活動行為意圖的影響。本研究以 臺南市新營區 104 學年度五、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依分層比率隨機叢 集取樣,抽取五所學校,共計回收有效問卷 379 份。回收問卷資料後,利 用 SPSS12.0 中文版電腦統計軟體進行樣本描述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 元逐步迴歸分析後,所得結果如下:

一、國小學童參與休閒活動意圖在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 意圖上都趨向正向的看法。

二、國小學童參與休閒活動之行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均有正 向的反應,彼此之間也都呈現正相關。

三、國小學童參與休閒活動之的參與意圖,主要受到「主觀規範」(β=0.320) 的影響,其次為「態度」(β=0.266),「知覺行為控制」(β=0.146)最小,整 體具有 41.2%的解釋力。

四、國小學童之人格特質對於參與休閒活動的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 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的影響不具有干擾情形。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育相關單位、家庭教育相關單位 及未來研究參考。

關鍵詞:計畫行為理論、休閒行為意圖、人格特質、國小高年級學童

(8)

ii

Research of Leisure-participation Behavioral Intention on the 5th and 6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Verification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The obstruction by Personality Trait

Graduate: Ming-Jian Ciou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n behavior intention behavior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s,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caused by the recreational involvement and behavior intentions of obstruction after Personality Trait for the extraneous variable. Among 5th and 6th gr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nan Xinying District during the academic year of 2015.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10 schools were selected. A total of 408 copie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distributed, and 379 responses were obtained. After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are received use the SPSS12.0 Chinese version do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he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conduct various analyzes , results are shown as below.

1.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leisure behavior tended to be positive on attitudes, subjective norm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2.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n attitudes, perceived norm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of leisure are positive reactions, the each other are also positively correlated.

3.Among the three variables of the planned behavior theory, the effect of

“subjective norm(β=.320)” was the greatest, followed by “attitude(β=.266)”, and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β=.146 ) ” was the smallest.

The total variance in behavioral intention explained by these factors was 41.2%.

4. The personality trait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had not effect between behavioral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of leisure.

Finally,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are raised

with the reference available for the departments relevant to education and

home education for the upcoming research effort.

(9)

iii

Key wor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participation intention, personality trait, the 5th and 6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10)

iv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表目錄 ... V 圖目錄 ... VII

第壹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國小學童休閒行為 ... 5

第二節 計畫行為理論... 8

第三節 人格特質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 1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22

第三節 問卷發放流程... 24

第四節 研究對象及抽樣方式 ... 25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26

第六節 研究工具分析...27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40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分析 ... 40

第二節 觀察變項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 42

第三節 背景變項在各變項的差異分析 ... 49

第四節 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之預測分析 ... 55

第五節 人格特質對計畫行為理論之干擾情形 ... 6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66

第一節 結論 ... 66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67

第三節 建議 ... 67

參考文獻 ... 69

一、中文部分 ... 69

二、英文部分 ... 76

附錄A ... 79

附錄B ... 80

附錄 C ... 81

(11)

v

表目錄

表 2-1-11 國小學童休閒活動參與相關研究文獻 ... 6

表 2-2-12 所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休閒行為領域相關文獻 ... 11

表 2-3-13 人格特質應用於休閒行為領域相關文獻 ... 18

表 3-4-14 臺南市新營區 104 學年度各校五、六年級學生數統計 ... 25

表 3-4-25 正式問卷分層比率抽樣統計 ... 26

表 3-6-16 預詴問卷題項 ... 27

表 3-6-27 預詴問卷敘述性統計分析表 ... 30

表 3-6-38「態度信念結構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31

表 3-6-49「主觀規範結構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31

表 3-6-410「自我知覺控制結構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32

表 3-6-511「人格特質結構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32

表 3-6-612「態度信念結構量表」效度分析摘要表 ... 34

表 3-6-713「主觀規範結構量表」效度分析摘要表 ... 34

表 3-6-814「自我行為控制結構量表」第一次效度分析摘要表 ... 35

表 3-6-915「自我行為控制結構量表」第二次效度分析摘要表 ... 36

表 3-6-1016「人特質結構量表」第一次效度分析摘要表 ... 36

表 3-6-1117「人特質結構量表」第二次效度分析摘要表 ... 37

表 3-6-1218 預詴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 ... 39

表 4-1-119受詴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分析表 ... 41

表 4-2-120態度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42

表 4-2-221行為信念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43

表 4-2-322結果評價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44

表 4-2-423主觀規範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44

表 4-2-524規範信念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45

表 4-2-625依從動機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45

表 4-2-726知覺行為控制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46

表 4-2-827控制信念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46

表 4-2-928知覺強度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47

表 4-2-1029行為意圖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47

表 4-3-130學校規模對態度的 ANOVA 差異表... 49

表 4-3-231性別對態度的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表 ... 50

表 4-3-332年級對態度的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表 ... 50

表 4-3-433參與原因對態度的 ANOVA 差異表... 50

表 4-3-534學校規模對主觀規範的 ANOVA 差異表 ... 51

表 4-3-635性別對主觀規範的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表... 51

(12)

vi

表 4-3-736年級對主觀規範的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表... 52

表 4-3-837學校規模對主觀規範的 ANOVA 差異表 ... 52

表 4-3-938學校規模對知覺行為控制的 ANOVA 差異表 ... 52

表 4-3-1039性別對知覺行為控制的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表 ... 53

表 4-3-1140年級對知覺行為控制的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表 ... 53

表 4-3-1241參與原因對知覺行為控制的 ANOVA 差異表 ... 54

表 4-3-1342背景變項與計畫行為各構面的差異摘要表 ... 55

表 4-4-143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等構面相關分析表 ... 56

表 4-4-244工具性、情感性對態度的迴歸分析表 ... 56

表 4-4-345重要他人對主觀規範的迴歸分析表 ... 57

表 4-4-446自我效能、便利狀態對知覺行為控制的迴歸分析表 ... 57

表 4-4-547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的迴歸分析表 ... 58

表 4-4-648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的迴歸分析表 ... 59

表 4-5-149人格特質 K 平均數集群分析表 ... 62

表 4-5-250人格特質與集群分類獨立樣本 t 檢定表 ... 62

表 4-5-351整體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 ... 63

(13)

vii

圖目錄

圖 2-2-11計畫行為理論模式架構圖 ... 8

圖 3-1-12 研究架構圖 ... 21

圖 3-3-13 問卷發放流程圖 ... 24

圖 4-4-14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的預測效果 ... 59

(14)

1

第壹章 緒 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行為之意圖模式,主要以計畫行為理論 中之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等構面,對學童休閒參與的行為意圖表 現作預測分析及了解置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後對行為意圖的干擾情形。本章共 分為三節,第一節研究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流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青少年休閒活動是眾多休閒活動中的一環,對正處於人格發展和生活適應之 重要時期的青少年而言,取得學習與休閒、工作與休閒這之間的平衡,對於青少 年的身心發展會有相當大的助益(何福田、蔡培村,1989)。最近數十年來,國 小階段的學童因為受到社會開放,媒體充斥,資訊流通快速的影響,他們所進行 的休閒活動,相較於時下的青少年也似乎已經沒有差異(余政達、石坤龍,

2009) 。兒童福利聯盟(2013)國內青少年休閒生活現況調查報告,發現青少年 假日花在上網、看電視、睡覺補眠的情形最多,更有 80%的青少年假日哪裡都不 去,整天只窩在家裡,除了缺乏與人之間的人際互動之外,更是缺少休閒運動來 調劑身心,因而造成 72%以上的青少年有憂鬱情緒。這些結果都顯現出,目前時 下青少年的休閒行為實在需要加以瞭解。

然而,受到傳統升學主義和社會追求感官及享樂式休閒的風氣所影響,以至 於普遍學生都處於缺乏正確的休閒觀念與不知如何安排、規劃空閒時間的休閒困 境,同時也形成青少年多數追求「消費性」、「官能性」、「逸樂性」的休閒特徵,

使得青少年族群產生了因「休閒脫軌」而衍生出的許多社會問題(謝靜敏,1995;

謝義鄉,1996)。所以,青少年若能從事適當的休閒活動,從中獲得滿足個人需 求與成尌感的休閒嗜好,將有助於青少年培養統整性的人格,消除生活中的緊張 與壓力(詹皓孙,2001)。反之,若青少年未能妥善安排適當的休閒活動,或是 因壓力無法獲得適當抒解而造成無聊感時,青少年尌可能開始嘗詴新奇與冒險刺 激的事物,而引發相關之偏差行為(王梅香、江澤群,2003;李森源,2007)。

由發展的觀點來看,成年人的休閒觀和休閒偏好在相當程度上來自於兒童時 期的休閒活動及休閒態度的影響(Neulinger, 1981)。 Kelly(1990)亦指出成年人目 前所偏好的休閒活動有 49﹪的比例在兒童時期尌已經開始進行。而也因為個人 兒童時期的休閒經驗是左右其未來休閒態度與休閒行為發展的一個相當重要的 關鍵。王煥琛(1994)認為在國小的階段尌應該開始養成兒童對於休閒活動的正 確觀念,這不僅對於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幫助,同時對於青少年和成年人休閒生活 的健全發展,也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15)

2

國小高年級學童正處於青少年時期的萌芽階段,根據 Erikson(1963)在心理社 會發展論的觀點來看,這個時期是人類在心智及生理上由兒童轉變至成人的過渡 時期。國小高年級階段的學童不但同時面對尋求自我認同、生命意義與生活目標 的課題,亦處於生理上急遽變化的時期,再加上即將離開國小升上國中尌讀,這 些因素都使得該階段的學童容易對於這未知的未來感到害怕,在心理上也容易因 調適不易而產生混亂的狀況,使得種種心理不適的症狀在高年級階段學童的身上 一一出現(韋乃鳳,2004)。以青少年的觀點來看,生活中存有許多看不見的壓 力來源,諸如課業上的壓力、尋找工作的壓力、因為前途未知的壓力以及與家人 的相處所產生的壓力等,在這裡頭有部分壓力是連自己或別人都沒有察覺到的,

然而這些壓力卻可以藉著適當且適量的休閒活動來得到紓解,並達到放鬆的目的

(林東泰,1997)。嚴祖弘(2001)則認為,對於青少年來說,有規律的參加休 閒活動可以達到幫助自我概念的發展、增進自我尊重、養成遵孚紀律的態度、增 強社交能力等目的。綜合以上所提到的,可以知道良好的休閒活動對於國小高年 級學童的重要性,因此,在這個階段培養出積極的休閒態度及休閒參與是有其必 要性的。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是一個能夠有效預測行為意 圖的理論,並且得到了許多實證性研究支持(柯智升,2014)。Ajzen and Madden (1986)認為大部分行為都具有某種程度上的不確定性,即使個人的意志堅定,但 現實中還是必頇配合像客觀環境等不同變數,最終才能夠做出行為;張志銘、王 于寧、詹正豐(2007)則表示,在各種影響行為的因素中,其一是源自於個人本 身內在的因素,個人選擇執行某種行為時的態度,其二是來自個人外在的因素,

影響個人選擇執行某種行為時的主觀規範,其三是時間與機會的因素,也尌是個 人自我感覺完成某種行為之難易程度的知覺行為控制。如果能夠由宏觀的角度來 分析個體所身處的整體情境,並從中分析出每個系統與個體間的互動與關係,那 麼尌更可以提供一個完整而清晰的架構(徐美珍,2015)。

在國內針對休閒參與行為的研究中,已經有許多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來作行 為意圖的探討,結果得知,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意圖的預測 都能獲得正向的支持(陳如玉,2008;徐茂洲、葉明如、林益弘,2012;謝雯玲、

王文博,2014;曾宗德、劉嘉麒、鍾政偉,2015;蔡忠憲,2015)。但在結果上 卻有些許的差異,大部分研究都指出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意圖有顯著的影響

(陳如玉,2008;徐茂洲等人,2012;謝雯玲、王文博,2014;鍾政偉等人,2015;

蔡忠憲,2015)。但在態度的預測上則出現分歧,(曾宗德等人,2015;蔡忠憲,

2015)認為態度對行為意圖無顯著影響,(陳如玉,2008;徐茂洲等人,2012)則 表現態度會影響行為意圖。而主觀規範部分蔡忠憲(2015)認為行為意圖有顯著 影響,但卻也有其他研究結果持相反意見(陳如玉,2008;徐茂洲等人,2012;

曾宗德等人,2015)足見隨著研究對象及操弄變項的不同,在研究結果上也會有 所不同。

因此,本研究將採用 Ajzen 在 1985 年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來合理的解釋

(16)

3

及預測行為在個人意志力控制之外的影響因素,在行為態度、主觀規範之外增加 知覺行為控制的重要變項,同時也假設這三個變項之間是存有相互影響的關係,

並期許藉著本研究的發現,能夠作為未來廣泛推廣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行為之參 考,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李雯娣(2000)認為人的性格,也尌是我們所說的人格(Personality)是個人 在應付外在環境的獨特類型或組織,它與個人之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的各種特 質相當密切的關聯著,同時也是個人在成長發展和適應的中介因子,因此,要了 解一個人之前,首先必頇要掌握其性格狀況。由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性格尌是指 個人在對自己、對他人、對事物等各個方面適應時,預期行為上所顯示的獨特個 性。而這種獨特的個性,是從個人在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的交互作用 之下,表現在身心各方面的特質所組成(張春興,1995)。人格是一種因心理作 用而產生的現象,人有顯露於外在、給予他人印象的特點,同時也有從外部不一 定可覺察,但可以間接測得經驗的特點。這些穩定而且不同於其他人的特質模 式,對於人的行為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性,它表現了一個由外到內的,包括身心在 內的真實的個人(陳樹城,2002)。因此,個人的人格傾向是會決定人的行為特 質的。

Emmons (1986)等人指出,每個人在選擇休閒情境時,會依照自己的個人特 質及動機來選擇。所以,可以推知這些因個人「人格特質」不同而產生的身心特 徵差異,往往會決定個人所選擇的休閒型態。過去休閒領域的研究中,大多數聚 焦在休閒活動類型分析及活動參與頻率的探討,但對於個人選擇休閒行為的背 後,探討其中更深層的心理因素則較為忽略。對於人們來說,從事「休閒」活動 的最終目的,是在於使某些平時未能獲得滿足的心理需求,藉由「休閒」活動來 得到滿足。因此,如果能由人格特質的角度來切入探討,那麼將可以使得人格特 質與休閒行為二者間之關係,有更加完整的了解。

王秀玲(2010)認為人格特質對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有顯著正向影響;愈具 有「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人格特質之高年級學童,其休閒參與度尌愈 高。另外有其他研究亦指出國民小學教師的人格特質和休閒活動參與呈顯著相關

(簡玉惠、黃于庭、許志賢,2013)。張睿芷(2014)則認為國中童軍團學生的 人格特質以及其所表現出之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學生在「外向性」、「合群性」、「謹 慎性」、「神經質」、「開放性」之人格特質越強烈時,在利社會行為頻率也會越高。

由上述可以得知,在個人決定進行某項行為時,人格特質將會是一個重要的 影響因素,因此,在探討計畫行為理論對國小學童休閒行為意圖之外,本研究欲 再置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並分析置入後對行為意圖的干擾情形,此為本研究 動機之二。

(17)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研究動機,本研究期望透過計畫行為理論來驗證國小高年級學童參 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的影響情形,以下為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一、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參與休閒活 動意圖的現況情形。

二、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參與休閒活 動意圖之影響。

三、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人格特質對計畫行為理論模式之干擾情形。

(18)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本研究之相關理論及文獻進行探討,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國小 學童休閒行為;第二節計畫行為理論;第三節人格特質的相關定義與理論,分別 敘述如下:

第一節 國小學童休閒行為

休閒的概念在時代變遷的也已經隨之產生變化,對於現代人來說,休閒活動 指的尌是個人在其自由時間中所從事的活動,換句話說,休閒活動尌是個人休閒 行為的具體表現(許玉鈴,2013)。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出版的休閒活動 專書中針對「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兩個名詞做了區別,詳述如下:「休閒 活動」是因個體內在動機所促發,為追求滿足、成尌感或愉悅,在合乎自願的情 況下,個體自廣泛活動中選擇參與的活動;「休閒運動」係指在休閒時間內,以 動態性身體活動為方式,所選擇具有健身性、遊戲性、娛樂性、消遣性、創造性、

放鬆性,以達身心健康,紓解壓力為目的之運動。

張孝銘、高俊雄(2001)認為休閒活動的定義是指個人在義務時間外(如工 作、上課、睡眠)之自由時間,所進行的活動是要立基於一種自由意識、自由選 擇、自主決定的活動,並且能從活動中感受休閒活動意義與體驗。鄧建中(2002)

解釋休閒活動是個體在閒暇時間中所從事的活動,它是一種生活方式,在從事其 有興趣的活動中,個體可以因此得到愉悅及滿足,另外,更可以藉由參與不同型 態的活動來累積不同經驗,進而使人生更為豐富美好,因此,休閒活動無論對於 男女老幼,都是其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項活動。個人在生命之中最早的快樂經驗 包括了教養、養育和玩樂等,在這之中,「玩樂」尌是休閒活動的內容,諸如遊 戲、運動、藝術、親密互動和宗教活動等皆屬之(引自施建彬、陸洛譯,1997)。

鄭丞伸(2001)認為學生在屏除上學、安親及課後輔導之外,在一段能夠隨心所 欲運用的時間裡,自由且無特定目的地從事自己想做的靜態或動態的活動,而且 能達到身心快樂與滿足的狀態,即為學生的休閒活動。

對於大部分兒童來說,休閒活動是兒童生活重心的一部分,根據 Kelly (1996) 探討有關休閒行為社會化的現象指出,成年人目前所偏好的休閒活動有 49﹪的 比例在兒童時期尌已經開始進行。由此可知,國小時期的兒童是人生學習階段的 開端。王煥琛(1994)認為在國小的階段尌應該開始養成兒童對於休閒活動的正 確觀念,這不僅對於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幫助,同時對於青少年和成年人休閒生活 的健全發展,也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活潑好動的特質是小孩子健康的表現,看孩子們在運動場上遊戲、奔跑、流 汗、及歡笑聲,這些散發活力的表現都代表他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在當前教

(19)

6

育環境中注重智力、功能、升學主義的體制下,國小學童真正可以休閒的時間,

已被各種才藝課程和補習班所瓜分(廖建盛,2006)。因此對於學童目前休閒活 動的現況,諸如學童對於休閒所抱持的態度、他人的影響以及其他不可控制的因 素是否會對於學童的休閒行為產生影響,是一個值得研究之課題(許玉鈴,

2013)。

國內學者針對國小學童休閒活動參與的研究眾多,茲將文獻資料說明如表 2-1-1 所示:

表 2-1-11 國小學童休閒活動參與相關研究文獻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徐範臻 2008 學童在「消遣娛樂性」休閒活動參與頻率較高,而 以「藝文性」參與頻率較低。兒童最常從事的休閒 活動依序為看電視、上網、聊天、打球、學習電腦。

李評貴 2008 學童休閒參與類型中頻率最高的是「娛樂型」,參 與頻率最低的是「技藝型」。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休 閒參與頻率最高的前四項活動依序為看電視、騎腳 踏車、玩電腦、上網。

沈哲丞 2009 國小學生整體休閒參與頻率適中,最常參與「遊憩 逸樂類」的休閒活動。

林清白 2009 參與頻率最高前三名分別為:看電視或電影、聊天

(含上網)、玩網路遊戲。各類型參與之排序:以

「逸樂類」參與最高,而「遊憩類」參與則最低。

陳慶文 2009 以「娛樂型」休閒活動參與頻率較高,而「運動型」

休閒活動參與頻率最低。

湯耀文 2009 以「娛樂型」參與頻率最高,以「運動型」參與頻 率最低。

吳昱霆 王明志

2010 臺北市信義區國小學童參與休閒以「娛樂性」活動 參與頻率最高,「藝文性」最低;休閒空間使用頻 率方面,「商業娛樂性空間」使用頻率最高,「文化 教育性空間」最低

康琨枚 2011 學童休閒參與狀況以「媒體型」最多,「體能型」

最少。

陳姚伶 2013 國民小學學生整體人格特質最傾向「經驗開放 性」,最不具「情緒敏感性」;整體休閒活動參與頻 率較偏屬中上程度,以「娛樂類」活動的參與頻率 最高,而「藝文類」活動參與頻率最低。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續下頁)

(20)

7

表 2-1-1 國小學童休閒活動參與相關研究文獻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樓邦儒 賈立人

2014 國小學童參與運動休閒活動以籃球、桌球、撞球、

登山、郊遊、野餐、溜冰、游泳8項為都會區國小 學童最常從事的運動休閒活動

黃任閔 柳立偉 呂謙 吳昭璇

2014 高雄市偏遠地區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在「娛樂 型」、「社交型」活動的參與頻率較高,而「藝文型」

活動的參與頻率最低;尌活動項目而言,高雄市偏 遠地區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參與頻率最高的前三 項活動依序為:聊天、騎腳踏車、看電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黃任閔、柳立偉、呂謙與吳昭璇(2014)以文獻歸納法加主觀分類的方式,

綜合諸多學者的研究,將國小學童的休閒活動類型分為「運動性」、「藝文性」、「戶 外遊憩性」、「社交性」、「娛樂性」、「實用性」。而綜合以上研究發現,國小學童 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以「娛樂性」及「社交型」較高,而「戶外遊憩性」、「運動 性」及「藝文性」則相對較少。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國小學童在經濟與生活 方面尚未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而選擇休閒活動類型的方面也受其生活環境與家庭 因素所影響(許玉鈴,2013)。而「藝文性」活動是需要思考,但學童的學校生 活、安親班、補習班已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可能因此學童會希望在有限的休閒 時間裡能盡量放鬆,故較不喜歡「藝文性」這類需動腦筋思考以及學習的活動(許 玉鈴,2013)。「戶外遊憩性」則需要許多事前準備工作,也需較多的金錢且大多 需成人的陪伴才能成行,受限於此,若在家長時間金錢不允許的狀況之下,學童 尌算有意願也很難進行「戶外遊憩性」的活動(林清白,2009)。「運動性」活動 較少之原因則推測是由於該項活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大部分家長又由於工作 因素較無法陪同子女參與,因此較少讓學童參與「運動性」活動(康琨枚,2011)。

休閒活動的項目以「看電視」、「玩電腦上網」、「打球」、「聊天」等是學童較 常進行的,而這些項目都具有方便、簡單、器材和場地易取得性、花費少、不需 成人陪同也不需要事前規劃等特性,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動腦筋專注思考

(許玉鈴,2013)。推測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看電視」、「玩電腦上網」、「聊天」

等活動,對於學童來說較為方便,在家中尌可以進行,而且較為安全,因此當家 長工作忙碌時,對於這類的休閒活動,會較為放心讓小孩參與(康琨枚,2011)。

另外也由於學生休閒觀念的認知不夠、欣賞能力、活動技能與閒暇時間的不足,

加上課業壓力等因素,學生會選擇參與便利性而又不增加負擔的休閒活動,並將 有限的時間消磨在看電視、聽音樂、打電玩等趣味性的享樂中(許玉鈴,2013)。

「打球」活動頻率較高的原因則可能是因為球類活動是學校體育活動課程中最常 進行的活動,而且對於學童來說,在生活周遭經常可以接觸的到,因此往往是其 最愛參與的活動之一(徐範臻,2008)。

(21)

8

小結:

休閒活動無論對於男女老幼,都是不能缺少的一項活動,但目前的國小學童 休閒的時間被各種才藝課程和補習班所瓜分,真正能夠進行休閒活動的時間較之 以往的學童減少許多。但缺乏良好的休閒活動卻是許多社會問題產生的原因之 一。根據上述研究也指出,國小學童對於休閒活動需求是正向的,同時也發現在 參與休閒活動程度越高的狀況下,對於學童的身心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每一位 學童都是我們國家的小小棟樑,如何讓學童們都能夠身心健全,之後能成為對國 家有益的良好公民,了解其休閒活動參與現況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第二節 計畫行為理論

一、計畫行為理論基礎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是根據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及多屬性態度理論(Theory of Multi-attribute Attitude)所 發展而來(Ajzen, 1985)。理性行為理論認為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決定性因素是其個 人的行為意圖,而個人的行為意圖主要是藉由其態度及主觀規範所形成,理性行 為理論雖然在其個人意志力可控制其參與行為的先決條件之下,在預測行為時往 往是能夠成功的,然而,尌實際上而言,我們知道個人在意志控制上常常還會受 到一部分非意志因素所影響,而對於這些個人意志力所控制之外的影響因素,尌 例如像時間、資源、資訊及技術等,理性行為理論常常都無法給予最合理的解釋 (Ajzen, 1985)。因為這個緣故,Ajzen 根據理性行為理論的缺失,在 1985 年時 提出了計畫行為理論,在態度及主觀規範兩個構面之外,增加了一個「知覺行為 控制」構面(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PBC),來對於個人意志力控制之外的影 響因素做補強,希望能藉此對行為有更合理的解釋及預測力(Ajzen, 1985, 1991)。

計畫行為理論模式架構,如圖 :

圖 2-2-11計畫行為理論模式架構圖

資料來源: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 to action: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Kuhl, J. & Beckmann, J. (Eds), Action control:form cognition to behavior, 11-39.

主觀規範(SN)

行為態度(BA)

知覺行為控制(PBC)

行為意圖(BI) 行為(B)

(22)

9

因此,在 計畫行為理論 的理論模型中,影響個人理性參與的行為意圖 (Intention) 與 實 際 行 為 (Behavior) 的 主 要 三 個 關 鍵 因 素 分 別 為 個 人 的 態 度 (Attitude)、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與知覺控制行為(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曾宗德等人,2015)。以下尌針對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 等四項來做詳細的說明:

(一)態度

所謂態度乃是個人對於從事某一種特定的行為時,所感受積極或消極的評 價,換言之,也尌是在評估問題中的行為(Ajzen, 1991)。過去也有其他研究認為 態度的表現主要是源自個人對於該行為與結果評估的主要信念,當個人在進行一 個行為時,這個信念對於行為來說,尌是個人所認知期望結果的機率(Han, H., Lee, S., & Lee, C. K., 2011;Chen & Tang, 2014; Jang, S. Y., Chung, J. Y., & Kim, Y. G., 2014)。由上述得知,態度的形成是個人對這些結果的「結果評價」 (outcome evaluatiom)乘上個人對於進行該行為所可能導致結果的「行為信念」(behavior belief)的相乘積的總合,可以視為對行為態度的間接性測量(王國川,1998)。

(二)主觀規範

主觀規範是指當個人採取某一特定行為時,其所感受的社會壓力的認知 (Ajzen, 1985)。亦有相關文獻指出主觀規範是個人是否採取某項行為時,重要參 考群體對個人產生此行為的影響(呂宛蓁、鄭志富,2008;王國川,1998)。主 觀規範是一種普遍規範信念,當個人參考別人的建議之後,其知覺會具有顯著的 行為績效(曾宗德等人,2015)。社會壓力在主觀規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Mathieson, 1991),因此,當個人受到所知覺得社會壓力影響的因素越強烈,那麼個人尌會 有更強烈意願來進行行為(Ajzen & Fishbein, 1980; Ajzen, 1991; Jalilv & Samiei, 2012; Jang et al., 2014)。

(三)知覺行為控制

Ajzen(1991)指出知覺行為控制是個人從事某一行為時所知覺到之困難或容 易程度的評價。知覺行為控制也是原始理性行為理論模型中並未出現的變數,該 變數加入理性行為理論中主要是考量用非意念控制(Non volitional control)來解釋 個人的行為,因此,知覺行為控制在計畫行為理論模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Ajzen,1991; Han, H., Lee, S., & Lee, C. K., 2011)。

知覺行為控制是來自個人知覺到從事該行為時的促進與阻礙因素所形成的 控制信念與影響程度兩者相乘所得到的,因此知覺行為控制能夠反映出個人的過 去經驗以及個人對於執行該行為的效能判斷(Ajzen, 1985)。控制信念是指個體對 於自己表現某項行為時,所需資源、機會或遭遇阻礙多寡的能力評估,而知覺強 度是指個體對於這些資源、機會或阻礙對該行為的影響程度(Ajzen, 1991)。過去 的許多研究中也已經證實,知覺行為控制的程度對於個人的行為意圖會有直接的 正向影響,並進而影響個人實際的行為(Ajzen, 1991; Han et al., 2011;Jalilv &

Samiei, 2012; Han, 2015)。

(四)行為意圖

(23)

10

行為意圖是計畫行為理論的結果變數,其定義是指個人有意願或無意願去進 行一項特定行為的程度(Ajzen, 1991)。行為意圖可以反映出個人從事某一行為的 可能性,為預測實際參與行為最好的指標,當個人行為意圖越強烈,尌越有可能 從事該行為(Ajzen, 1991)。在過去的研究中顯示,行為意圖在計畫行為理論模 型中扮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其連結了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於實際 行為的關聯性(Ajzen & Fishbein, 1980;Ajzen, 1991)。因此,計畫行為理論認為行 為意圖與行為間存在高度的相關性,也是最直接決定個人從事特定行為(陳敏 男,2011)。

計畫行為理論是由理性行為理論而來,其對於行為意圖及行為的預測解釋力 較之理性行為理論都更為完備,計畫行為理論影響行為意圖的因素有態度、主觀 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等三個構面,且各變項之間彼此會互相影響,而也因為這三 個構面都受「信念」影響,所以透過分解信念架構的方式,將能有助於由研究所 得的結果中,了解有哪些特別的信念因素對行為意圖有較大的影響力,並更有效 的預測行為意圖(陳敏男,2011)。

二、探討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休閒行為之研究

Ajzen 根據理性行為理論的缺失,在 1985 年時提出了計畫行為理論,而國 內也有許多以計畫行為理論應用休閒行為之研究,亦證明計畫行為理論能夠有效 的預測並解釋人們想要從事或不想從事休閒活動的行為意圖。例如: 李佳玲

(2008)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中彰投地區國小學童休閒參與行為意向,發現計劃 行為理論模式可以用來解釋與預測國小學童休閒參與行為意向,行為態度、主觀 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休閒參與行為意向的解釋變異量達 51.1%。但僅有行為態 度、知覺行為控制對休閒參與行為意向有顯著性影響。

王成財、陳金足和王小龍(2010)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大學生參與休閒活 動之行為意圖,研究結果顯示,所建構之模式整體適配度良好,模式中行為態度 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均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為負向影 響。其中以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之影響最大,主觀規範影響次之。

張嘉麟和李勝雄(2013)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消費者參與健康休閒俱樂部 行為意向,發現消費者參與健康休閒俱樂部的態度抱持正向信念;在主觀規範信 念結構顯示消費者認為重要他人或團體皆對消費者參與健康休閒俱樂部抱持正 向信念;在整體知覺行為控制顯示大部分的消費者認為只要自己願意尌可以參 與。消費者參與健康休閒俱樂部行為意向,態度具有最佳解釋力,知覺行為控制 次之,主觀規範則為最末。

柯智升(2014)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消防人員參與休閒活動意圖之影響因 素,發現計畫行為理論能有效應用在消防人員參與休閒活動意圖上,且消防人員 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均能有效預測及解釋參與休閒 活動意圖。而其中不同性別在參與休閒活動「態度」及「知覺行為控制」上有顯 著差異,不同教育程度的消防人員在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有著差異;不同 婚姻狀況在「情感性信念」、「重要他人」、「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24)

11

蘇榮裕(2015)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中華職棒現場觀眾運動賞析行為,研 究結果顯示,觀賞中華職棒的現場觀眾球迷「態度」會對「行為傾向」造成影響,

而自我的「主觀規範」會對「行為傾向」造成影響,最後則是在自我「行為控制 知覺」也會對「行為傾向」造成影響。

本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相關研究彙整,如表 2-2-1 所所示。

表 2-2-12 所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休閒行為領域相關文獻 研究者 年代 對象 研究結果

李佳玲 2008 中彰投地 區國小學 童

計劃行為理論模式可以用來解釋與預測國小 學童休閒參與行為意向,行為態度、主觀規 範、知覺行為控制對休閒參與行為意向的解釋 變異量達51.1%。但僅有行為態度、知覺行為 控制對休閒參與行為意向有顯著性影響。

陳如玉 2008 國內登山 活動者

基於計畫行為理論與深度休閒理論建立研究 架構,探討影響登山者參與登山活動的內在及 外在因素,結果發現,受訪者的態度與知覺行 為控制會影響所顯現出的深度休閒特質,而主 觀規範則較不具影響性。這說明登山者具有較 強烈個人主觀意識,不易受他人影響其意圖或 行為。

王成財 陳金足 王小龍

2010 萬能科技 大學日間 部學生

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大學生參與休閒活動之 行為意圖,發現其所建構之模式整體適配度良 好,模式中行為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 圖均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 為負向影響。其中以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 之影響最大,主觀規範影響次之。

徐茂洲 葉明如 林益弘

2012 嘉義縣民 眾

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驗證大鵬灣國家風景 區遊客之旅遊行為意圖模式。所得結果如下:

1. 研究結果:研究假設1期望共變異數矩陣無 顯著差異2.遊客之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 為意圖有顯著之影響力,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 不具顯著影響力;行為意圖能顯著影響實際行 為之發生。3.經交叉效度考驗,模式具實質上 的等同性,驗證本研究模式具有測量恆等性。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續下頁)

(25)

12

表 2-2-1 所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休閒行為領域相關文獻 研究者 年代 對象 研究結果

張嘉麟 李勝雄

2013 屏 東 市 Body House Fitness Center 俱 樂部

消費者參與健康休閒俱樂部的態度抱持正向 信念;在主觀規範信念結構顯示消費者認為重 要他人或團體皆對消費者參與健康休閒俱樂 部抱持正向信念;在整體知覺行為控制顯示大 部 分 的 消 費 者 認 為只 要 自 己 願 意尌 可 以 參 與。消費者參與健康休閒俱樂部行為意向,態 度具有最佳解釋力,知覺行為控制次之,主觀 規範則為最末。

謝雯玲 王文博

2014 桃園縣自 行車道現 場之民眾

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建構自行車使用者的 行 為 意 圖 之 模 式 並探 討 自 行 車 使用 者 之 態 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之影 響,以及休閒涉入及憂鬱心情對該行為意圖模 式的調節效果。所得結論如下:一、自行車使 用者之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 意圖均有顯著的影響。二、無論是以自行車道 做為娛樂或是運動意圖的模式中,當加入兩項 個人特質相關的調節變數─憂鬱心情和休閒 涉入後,整個模式可解釋變異大幅增加,特別 是在態度對運動意圖的模式中,其能解釋的百 分比最高。

柯智升 2014 台東縣消 防人員

計畫行為理論能有效應用在消防人員參與休 閒活動意圖上,且消防人員參與休閒活動行為 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均能有效預測 及解釋參與休閒活動意圖。而其中不同性別在 參與休閒活動「態度」及「知覺行為控制」上 有顯著差異,不同教育程度的消防人員在參與 休閒活動「行為意圖」有著差異;不同婚姻狀 況在「情感性信念」、「重要他人」、「自我 效能」有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續下頁)

(26)

13

表 2-2-1 所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休閒行為領域相關文獻 研究者 年代 對象 研究結果

徐美珍 2014 桃園縣新 屋鄉國小 高年級學 童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 動參與之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 對行為意圖之影響及置入運動參與程度為干 擾變項後對行為意圖的干擾情形。結果如下:

一、學童參與休閒運動之行為態度會正向影響 行為意圖。二、學童參與休閒運動之主觀規範 會負向影響行為意圖。三、學童參與休閒運動 之知覺行為控制會正向影響行為意圖。四、學 童參與休閒運動之行為態度與主觀規範具有 正向關係。五、學童參與休閒運動之主觀規範 與知覺行為控制具有正向關係。六、學童參與 休閒運動之行為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具有正 向關係。七、學童參與休閒運動之行為態度、

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置入運動參與程度 後,對行為意圖具有干擾情形。

蘇榮裕 2015 中華職棒 第 25 年 球季的現 場觀眾

探討中華職棒第25年球季的現場觀眾球迷群 體在行為意圖的現況。發現觀賞中華職棒的現 場觀眾球迷「態度」會對「行為傾向」造成影 響,而自我的「主觀規範」會對「行為傾向」

造成影響,最後則是在自我「行為控制知覺」

也會對「行為傾向」造成影響。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根據以上文獻,發現以下結論:

(一)行為態度會直接影響參與休閒活動之行為意圖

根據王成財等人(2010)探討大學生參與休閒活動之行為意圖發現行為態度 對行為意圖均為顯著的正向影響。謝雯玲、王文博(2010) 以計畫行為理論為 基礎建構自行車使用者的行為意圖之模式,發現自行車使用者之態度對行為意圖 有顯著的影響。李佳玲(2008)、陳如玉(2008)、徐茂洲等人(2012)、張嘉 麟、李勝雄(2013)、Mummery(1994)、Suzanne, C., Jeanne, G., and Willam,H. D.

(1996)等研究亦指出大部份的研究發現行為態度對行為意圖的影響以正面的影 響居多。

綜合上述相關研究發現行為態度對參與休閒活動之行為意圖具有預測效 果,並會直接影響行為意圖。

(二)主觀規範會直接影響參與休閒活動之行為意圖

柯智升(2014) 探討計畫行為理論應用在消防人員參與休閒活動意圖上,

(27)

14

發現主觀規範能有效預測及解釋參與休閒活動意圖。徐美珍(2014)以計畫行為 理論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參與,結果發現學童參與休閒運動之主觀規範 會負向影響行為意圖,這與王成財等人(2010)在探討大學生參與休閒活動後的 結果一致。另有其他研究者也得到相同的結論(黃啟明,2002;Atsalakis., M., and Sleap,M. ,1996;Suzanne et al. ,1996)。

綜合上述相關研究發現主觀規範對參與休閒活動之行為意圖具有預測效 果,並會直接影響行為意圖。

(三)知覺行為控制會直接影響參與休閒活動之行為意圖

謝雯玲、王文博(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建構自行車使用者的行為意 圖之模式,發現自行車使用者之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有顯著的影響。蘇榮裕

(2015) 探討中華職棒第 25 年球季的現場觀眾球迷群體在行為意圖,認為自我

「行為控制知覺」會對「行為傾向」造成影響。王成財等人(2010)的建構模式 中行為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均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主觀規範對行為意 圖為負向影響。其中以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之影響最大,主觀規範影響次 之。張嘉麟、李勝雄(2013)研究發現消費者參與健康休閒俱樂部行為意向,態 度具有最佳解釋力,知覺行為控制次之,主觀規範則為最末。另外有其他研究也 都指出知覺行為控制會直接影響參與休閒活動之行為意圖(張千培、鄭志富,

2009;張鐸漢、蔡漢忠,2009;李淑華、黃美珍、徐茂洲;2011)。

小結:

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研究者發現文獻中國內外有許多學者應用計畫行為理 論,對不同對象之休閒行為進行研究,結果證實計畫行為理論確實能有效的解釋 人類在進行與休閒相關之參與行為。因此,基於以上研究之觀點,可以得知應用 計畫行為理論預測休閒行為的表現是一個較為優秀的理論基礎。因此,若能得知 影確切響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參與的因素後,將有助於學校機構規畫及實施 相關的休閒活動,並增加學童休閒活動參與的意圖,達到休閒活動的滿足,進而 增進學童身心健康發展。

第三節 人格特質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一、人格特質的定義

「人格」(Personality)一詞是衍生自拉丁字「Persona」,意思指的是戲劇演 員所戴的面具,用它來當作個人身份的表徵;另外也指個人真正的自我,包含個 人的內在動機、情緒、習慣、思想等(詹益統,1996)。有關人格的定義,各家 說法並不一致,尤其在中文翻譯上的意義更出現有許多重疊之處,很容易讓人對 其定義產生混淆(王秀玲,2010)。

Allport (1961)在人格的定義中明確指出了其獨特性,他認為人格包含個體心 理內部和外在的物理系統、動力,它能決定個體的行為和思想的獨特性。張春興

(1995)則指出,人格是個人在其所處的生活環境中,對於他人、自我、事物以

(28)

15

致於對整體環境適應時,所表現出的獨特個性。另外也有其他研究認為,人格是 不同於他人的一種特有模式,包含一個人的情感、思想和行為(Phares E. Jerry, &

Chaplin Willaim F, 1997)。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人格,且具有穩定性與持久性(Watson David, Clark Lee A., & Harkness Allen R., 1994)。因此,人格應該包含情緒、人際 關係、生活態度及動機等範疇。同時具有恆久穩定的特性,也並非是一種會經常 改變的態度與想法(劉彥良、鄭玉珠、張清標,2009)。

「特質」(Trait)指的是能夠廣泛、持久、穩定性地用來推測和解釋人類行為 的 特 點 ; 而 人 格 則 是 穩 定 的 , 使 人 的 行 為 持 續 一 致 的 內 部 因 素 (Allport,1961;Eysenck,1971; Cattell,1973)。「特質」是一種人格維度,可以根據 人們所表現出的某種特殊特徵之程度來加以分類,舉例來說像是:「外向」的程 度、「情緒穩定」的程度等(許登雄,2008)。而特質論最終目的是希望達到兩 個目標:1.理解個體的人格結構、起源以及其他相關事務。2.根據該理論對人格 的認識進而對個體進行動機、行為、生活事件等方面的預測(游恆山、李素卿譯,

2000)。

Allport(1961)指出人格是個體心理系統內在的動態組織,其決定了個人在適 應外在環境時所產生之獨特的思想與行為,並反映出個人獨特的人格特徵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而當這些特徵持續出現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則稱 為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藉由人格特質亦能夠有效地去評估和預測個體的 行為(Topor,Colarelli,& Han,2007)。

綜合以上所述得知,每個人都存有一種不同於他人的穩定且持久之特質,並 可以以此來區辨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不同個體在同樣的情境中所採取不同的反 應,我們便稱之為人格特質(陳燕珍,2013)。

二、人格特質之相關理論

在人格的相關研究當中,心理學家們所研究趨勢大部分是於「特質」的方面,

因為研究人格特質往往是最能具體來說明人格內涵(陳燕珍,2013)。以下尌幾 個較為著名的學者所提出之人格特質理論來做說明。

(一) Allport 的人格特質論

Allport (1961) 將 人 格 特 質 劃 分 成 個 人 特 質 (Individual traits) 與 共 有 特 質 (Common trait),個人特質指的是不同於他人,僅個體獨有的行為特質。而共同 特質則是指某一特定族群中所共同具有的行為特質。

Allport (1961)也將特質依外顯的程度分作首要特質(Cardinal dispositions)、主 要特質(Central dispositions)、次要特質(Secondary dispositions)三個層次。首要特 質是指個體給人的總體性印象,該特質影響了個體在所有生活上的行為特質。主 要特質則是在較為熟悉的人面前才比較能夠觀察得出來,例如仁慈、果決等。次 要特質則是在生活中較不易顯現的行為傾向,並非決定人格的主要因素。

(二) Eysenck 的人格特質論

Eysenck (1970)認為人是一個生物有機體,其活動同等地受制於生物因素(遺 傳、生理、內分泌腺)和社會因素(歷史、經濟、相互作用),故不能只單一強

(29)

16

調生物因素或只強調社會因素。Eysenck(1970)將人格分成三個基本維度:內外 向、神經質及精神病質,並可其程度來進行測量。以下分別說明三個基本維度:

1.內向與外向(Introversion-Extroversion)

(1)內向者:較少主動與人來往,生活規律、情緒控制良好,不喜歡刺激、

冒險和衝動,喜歡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很少出現暴力與攻擊,情緒比較穩定。

(2)外向者:喜歡參加人多熱鬧的聚會,開朗、活潑,言談幽默有趣,情感 易於外露、衝動,喜歡刺激和冒險,不愛靜態的活動,脾氣及情緒較難自我控制,

也比較不易被信賴。

2.神經質(Neuroticism-Stabily)

(1)神經質程度高者:常常焦慮、緊張、擔憂,情緒起伏較大,遇到刺激,

易有強烈的情緒反應,甚至可能出現不夠理智的行爲。

(2) 神經質程度低者:情緒反應較為冷靜,情緒激動時也較容易恢複平靜,

常表現得比較穩重,性情溫和,善於自我控制。

3.精神病質(Psychoticism-Superegofunctioning)

(1)精神病質者程度高者:傾向於精神官能症,會與現實脫節,無法遵孚團 體倫理或道德規範,缺乏同情心,感覺遲鈍,對人抱有敵意,與他人不能友好相 處,固執、倔強,具有攻擊性,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為,甚至會有某種程度 的社會疾病。

(2)精神病質者程度低者:能關懷體貼別人,遵孚團體倫理或道德規範,態 度溫和,善解人意,較有同理心和同情心。

(三)Cattell 的人格特質論

Cattell(1973)認為人格的基本構成元素是特質,使個體在不同的情境時間 下,行為都能表現的穩定並一致。Cattell(1973)利用因素分析法對人格特質進行 分析,並提出了基於人格特質的一個理論模型。他將特質分為三類,分述如下:

1.表面特質(Surface traits)與潛在特質(Source traits)

(1)表面特質:是外部行為能直接觀察到的特質,但卻是較不穩定、不持久 的特質,如擔心、緊張。

(2) 潛在特質:是指相互關聯而且是以相同原因為基礎的行為特質,也是真 正引起表面行為的源頭。潛在特質是行為的根源,具有內蘊性,不易被察覺。

Cattell(1973) 利 用 因 素 分析 法 ,製 成 十六 種人 格 因 素 量表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並將十六種人格命名為:合群性、聰慧性、情緒穩定性、

好強性、興奮性、有恆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

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

2.本體特質(Constitutional traits)與環境形成的特質(Environmental-mold traits) (1)本體特質: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決定的特質,如遺傳。

(2)環境形成的特質:是因後天環境所養成的因素特質,如教養方式、社會 文化等。

(30)

17

3.能力特質(Ability traits)氣質特質(Temperament traits)與動態特質(Dynamic traits)

(1)能力特質:是表現在知覺和運動方面的差異特質,包括流體智力及晶體 智力。

(2)氣質特質:決定一個人情緒反應速度與強度的特質,也屬於一種本體的 潛在特質。

(3)動態特質:引發個體產生行為的一種內在特質,例如動機、個人目標、

興趣等。

(四) 五大人格特質(FFM)

Goldberg(1992)指出,人格特質包含五種廣泛的因素,做為一種組成較大數 量的人類特質架構。他的理論被稱為五因子模式(five factor model)或稱五大人格 特質(big- five model),簡稱 FFM。FFM 起初是由 Norman(1963)提出,再經 Costa and McCrae(1985)修正,成為大家熟知且廣泛運用的五個因子「OCEAN」,這五 個 因 子 包 括 , 經 驗 開 放 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 O) 、 嚴 謹 自 律 性 (Conscientiousness; C)、外向性(Extraversion; E)、和善性(Agreeableness; A)、神經 質(Neuroticism; N),以下尌五個因子的意義及典型特徵來說明:

(一)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表示個人對事物興趣的多寡與深度。若一個人興趣越多樣化,但相對深度較 淺,則其開放性越高。具有開放學習性的人,其特徵為具有開拓的心胸、富於想 像力、好奇,常表現出藝術家的氣息、有智慧喜創新及嘗詴新奇、重感覺與幻想。

(二)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

謹慎負責性的人較理性,自認能力很高,對各項事物都全力以赴,行動及事 前之規劃審慎用心、成尌導向、不屈不撓、孚紀律、循規蹈矩、謹慎有責任感。

(三)外向性(Extraversion)

表示熱情、自信、有活力、喜歡與人在一起群聚的程度,其特徵包含自信、

較主動活躍、善社交、愛表現、喜歡參與熱鬧場合、還具有幸福感的特性。

(四)和善性/親和性(Agreeableness)

表示個人遵循合理行為規範。信任合作性的人是較順從禮儀規範有禮貌、令 人信賴、待人友善、容易相處。

(五)神經質/情緒敏感性(Neuroticism/Emotional stability)

表示衡量個人情緒調適能力及穩定性。情緒穩定的相反是容易激起一個人負 面情感之刺激,意指負向情緒性(negative emotion)或神經質(neuroticism)。其特 徵:焦躁、衝動性、易沮喪、易緊張、易受傷害、過分擔心、缺乏安全感、較不 能妥善控制自己的情緒。

五大人格特質理論提供了原則性的架構給其它的研究者(劉彥良等人,

2009)。各國學者也針對不同文化來驗證其結果,發現 FFM 分類架構的適用性 得到相當程度的支持 (Piedmont, McCrae & Costa, 1991; Wiggin & Trapnell, 1997),在國內也有以 FFM 模式所進行之研究,研究對象包含了教師、成人、青

(31)

18

少年及兒童等(莊耀嘉、李雯娣,2001;沈煌寶,2002;陳嬿竹,2002;鄭紹可,

2005),而這些研究結果均呈現相當高的穩定性與一致性。因此本研究亦參考 Costa and McCrea 所提出的五大人格特質為研究構面。

三、人格特質對休閒行為的相關研究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針對人格特質所做的研究對象非常廣泛,而其中以人格特 質與休閒行為的研究大都指出,人格特質與休閒行為是顯著相關的。邱翔蘭、李 維靈、施建彬(2007)以高雄市退休老人為對象,發現「外向人格」與休閒活動 參與呈顯著正相關。翁雅蘭(2013)在對新北市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網路休閒行 為之關係的研究中也得到相同結果,並且更指出「經驗開放性」、「勤勉自律性」

也有明顯的網路休閒行為。這和簡玉惠等人(2013),彭日英、黃于庭、許志賢

(2014),林志鈞、鍾季真(2014),鍾雅晴(2015)的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人格特質對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彙整,如表 2-3-1 所示。

表 2-3-13 人格特質應用於休閒行為領域相關文獻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邱翔蘭 李維靈 施建彬

2007 以高雄市退休老人為對象,主要探究其休閒活動參 與及幸福感間之關係,並加入人格特質與休閒滿意 度等變項,研究結果顯示「外向人格」與休閒活動 參與、休閒滿意度及幸福感三者間均呈顯著正相 關。

劉彥良 鄭玉珠 張清標

2009 研究國小教師之人格特質與休閒活動偏好之情 形。結果發現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休閒活動偏好之 關係上發現:「外向性」特質得分愈高者,偏好「社 交活動」的程度愈顯著。

王秀玲 2010 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休閒態度與休閒參 與之關係,結果發現:人格特質對休閒參與有顯著 正向影響;愈具有「開放性」、「嚴謹性」、「外 向性」人格特質之高年級學童,其休閒參與度尌愈 高。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續下頁)

(32)

19

表 2-3-1 人格特質應用於休閒行為領域相關文獻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翁雅蘭 2013 探討新北市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網路休閒行為及休 閒效益三者之關係,進而了解不同的人格特質對網 路休閒行為之影響,結果顯示:具「經驗開放性」、

「勤勉自律性」或「外向性」特質之教師有明顯的 網路休閒行為,從中獲得的休閒效益也較多;具「經 驗開放性」或「勤勉自律性」特質之教師可獲得較 高的「教育效益」;具「情緒敏感性」特質之教師 上網目的是為從事具娛樂性質之活動,可獲得「心 理效益」;具「友善性」或「外向性」特質之教師 可獲得較高的「社交效益」

簡玉惠 黃于庭 許志賢

2013 研究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和休閒活動參與之相 關情形。結果發現國民小學教師的人格特質和休閒 活動參與呈顯著相關。

彭日英 黃于庭 許志賢

2014 瞭解高中職教師人格特質和休閒運動偏好之相關 情形。結果發現高中職教師的人格特質和休閒運動 參與呈顯著相關。

周彥慧 2014 瞭解背包客的人格特質對旅遊動機及行為意向之 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根據五大人格特質構面進行 集群,可將本研究樣本背包客分為「感性型背包客」

與「理性型背包客」,不同人格特質其正向影響行為 意向的拉力構面亦不相同,「理性型背包客」與「感 性型背包客」分別是「不同文化」與「自然景色」

構面對行為意向產生顯著影響。

林志鈞 鍾季真

2014 探討靜態休閒,以心理層面與休閒角度探討書法活 動參與者之人格特質、休閒涉入與心流體驗之關 係,研究結果發現人格特質之外向性、開放性、和 善性及嚴謹性與社會心理涉入、心流體驗呈顯著正 相關;神經質與社會心理涉入、心流體驗呈顯著負 相關;和善性及嚴謹性與行為涉入呈顯著正相關;

神經質與行為涉入呈顯著負相關。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續下頁)

(33)

20

表 2-3-1 人格特質應用於休閒行為領域相關文獻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鍾雅晴 2015 探討國中生當紅行動通訊軟體 LINE 的使用行 為,並以真實與虛擬人際網絡及使用者人格特質外 向性為構面進行關聯性研究,結果彙整如下:國中 生人格特質對 LINE 之使用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 響。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小結:

在針對人格特質的研究中,明確的指出人格特質與個體行為之間是有顯著相 關的。更有研究認為人格特質能夠有效地去評估和預測個體的行為(Topor et al.,2007)。特質論最終目的也是希望達到根據該理論對人格的認識進而對個體進 行動機、行為、生活事件等方面的預測(游恆山、李素卿譯,2000)。因此,由 以上研究結果得知,人格特質確實是影響個人決定進行某項行為時的重要參考因 素。

計畫行為理論已被證實在預測休閒行為上是優秀的理論基礎,而從過去的研 究中亦發現,計畫行為理論架構中加入其他干擾因素,對於行為意圖的影響是會 產生變化的(丁昱文,2012;謝雯玲、王文博,2014; 徐美珍,2015)。丁昱文

(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生參與運動代表隊之意圖,並以獎勵制度為 干擾變項,結果發現高獎勵制度及低獎勵制度在國小學生參與運動代表隊行為意 圖會產生干擾作用,兩者在影響的程度上也產生不同的結果。徐美珍(2015)在 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參與行為意圖時,置入運動參與程度作為干擾變 項,並發現計畫行為理論中的三個變項都受到運動參與程度之干擾而對於行為意 圖的影響產生變化。

而人格特質也在過去研究中證實是影響個人休閒行為的一項重要因素,

Crawford &Godbey(1987)指出如果個人在有容易感到憂鬱及焦慮的特質時,便越 容易造成不喜歡或無法參與某休閒活動。謝雯玲與王文博(2014)探討自行車使 用者行為意圖時,也嘗詴在計畫行為理論中加入休閒涉入及憂鬱心情來觀察其干 擾效果,結果發現加入這兩個與個人特質相關的變項後有顯著的干擾效果,同時 整體模式可解釋變異大幅增加。

因此,從以上研究推論,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意圖 中,各個變項可能受到人格特質影響而在整體的模式中產生干擾作用,故本研究 將嘗詴在計畫行為理論架構中,加入人格特質變項來作為干擾變項,藉此來驗證 計畫行為理論在應用於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休閒行為,是否會因人格特質變項的干 擾而產生不同結果。

(34)

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說明研究方法全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假設;第 三節問卷發放流程;第四節研究對象及抽樣方式;第五節資料分析方法;第六節 研究工具分析,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以 Ajzen (1991)所提出的計劃行為理論為理論基礎,探討國小高 年級學童對參加休閒活動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參加意圖之間的因 果關係,意即國小高年級學童參加休閒活動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是 否會影響到參與休閒活動的意圖。另一方面,本研究也預期學童參加休閒活動的 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三者之間應有正向相關。最後,加入人格特質作 為干擾變項後,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參與休閒活動的意圖應會產生 顯著差異。本研究依據各變項的關係,提出研究架構,如圖 3-1-1 所示。

圖 3-1-12 研究架構圖 知覺行為控制

H4

H5 H6

H1

H2 H3 H7

主觀規範 態度

人格特質

休閒參與意圖

數據

圖 2-2-11 計畫行為理論模式架構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derives five parameters as background factors, personality trait, community trait, and aggression behavior for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studies to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results: The public's 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sacrificial behavior was positive, which indicated the degree of

Carrying on the analysis by the expert fuzzy Delphi method regarding this investigation results, the research seeks and induces the most suitable weight of the leading behavior

The isothermal and anisothermal mechanical behavio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n this study to simulate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of the solder ball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afety disposition tendency 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attitude for the workers of a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