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童詩新視界 ―― 林世仁的詩情畫意 童詩新視界 ―― 林世仁的詩情畫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童詩新視界 ―― 林世仁的詩情畫意 童詩新視界 ―― 林世仁的詩情畫意"

Copied!
1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雅淳 博士

童詩新視界――林世仁的詩情畫意

研究生:王雅溱 撰

中華民國一○八年七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童詩新視界――林世仁的詩情畫意

研 究 生:王雅溱 撰 指導教授:黃雅淳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八 年 七 月

(4)
(5)
(6)

謝誌

因為喜歡孩童,因為熱愛文學,我選擇了兒文所。

這兩年在工作與家庭間穿梭忙碌,面對繁重的課業及論文書寫的壓力,猶如兩 頭燒的蠟燭。然而,兒文所多元精彩的課程、教授認真精闢的解說,豐富並滋養我 求知若渴的心田。

論文對我而言,彷若一座充滿神秘大門的華麗城堡,不得其門而入。師長們就 像一位耐心的導覽者,為我解開一道道大門深鎖,引領我進入這偌大的建築,探訪 城堡每一個地景和角落。

書寫論文過程,必須忍受孤寂,有時廢寢忘食,苦不堪言。想到老師認真的指 導、殷切的期望,以及同學間相互的鼓勵,便又挺起胸膛、打起精神,奮力在筆電 鍵盤敲打著,一字字從無到有、自第一章到整篇章節架構成立。看到論文誕生的那 一刻,兩年來所有的艱辛,全化為甜蜜的喜悅。

感謝雅淳老師的指導與照顧、感謝世仁老師和玉輝主任的協助與關懷、感謝所 有師長的教導與勉勵、感謝同學們的陪伴與扶持、感謝家人的支持與分擔、感謝所 有為我加油打氣的親朋好友。尤其是我的先生及兩個寶貝,總在我最需要的時候,

默默付出。紙短情長,有限的文字不足以表達溢滿內心的感念。我會永遠記得,在 我人生重要且難忘的日子,有一群優秀的師長,熱情的同學,還有我親愛的家人,

陪我走過。

未來,我會在這片廣大美好的兒童文學園地上,繼續努力深耕。

(7)

童詩新視界――林世仁的詩情畫意

作者:王雅溱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 要

童詩曾是台灣兒童文學的主流,八○年代後童詩熱潮漸退。2013 年開始,林 世仁的童詩著作一一問世,得到金鼎獎的殊榮,許多讀者再度發現童詩的美與趣味。

本論文研究,期望跳脫傳統的修辭法與語言風格的視角,從圖象詩、童話詩、

文字詩……等不同形式種類,探討林世仁的童詩作品,透過文本分析、文獻蒐集與 作家訪談,進而對林世仁的作品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希望藉由林世仁的多元豐富的童詩作品,帶領學生進入芬芳美麗的童詩花園,

領略詩詞文字與大地萬物之美。最後,期盼能提供喜愛童詩的讀者與未來的研究者,

另一個嶄新多面的童詩參考資料。

關鍵字:童話詩 圖象詩 文字詩 林世仁童詩

(8)

New Vision in Children’s Poetry:

Picturesque Poems by Lin Shiren

Auther:Ya-Chen Wang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Children's Poetry was once the mainstream of Taiwa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However, this trend was gradually fading after 1980s.Since 2013, Lin Shiren's children's poems had been published one by one and had won the Golden Tripod Awards that many readers have once again discovered the beauty and the interest of children's poetry.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Lin Shiren's children's poetry works through text analysis,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writer interviews by breaking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rhetoric and language perspectives from the different forms of visual poetry, fairy tale poetry, concrete poetry, etc. that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in Shiren's works.

Through Lin Shiren's diverse children's poems, we may lead the children into the beautiful poem garden which makes them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words and the earth.Finally,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researchers and readers who love children's poetry some new and multifaceted children's poem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ies.

Keywords: Fairy tale poetry, Visual poetry, Concrete poetry, Lin Shiren's children's poetry

(9)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第五節 文獻探討 ... 11

第貳章 林世仁與童詩 ... 16

第一節 林世仁其人 ... 16

第二節 林世仁童詩的創作觀與創作歷程 ... 19

第三節 林世仁童詩著作與得獎紀錄 ... 22

第參章 林世仁童詩作品的主要類型 ... 23

第一節 林世仁的童話詩 ... 23

第二節 林世仁的圖象詩 ... 33

第三節 林世仁字的小詩 ... 44

第肆章 林世仁童詩作品的特色 ... 69

第一節 顛覆與奇想 ... 69

第二節 音樂與節奏 ... 78

第三節 趣味與遊戲 ... 85

第四節 自然的關懷 ... 89

第五節 超現實風格 ... 93

第伍章 結論 ... 101

參考書目 ... 106

附錄 ... 110

(10)

附錄

附錄一:林世仁作家年表 ... 110

附錄二:林世仁童詩著作與獲獎紀錄年表 ... 118

附錄三:林世仁訪談記錄 ... 122

(1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我國自古以來,便是詩歌王國。早在西元前 11 世紀,就有詩歌總集―詩經。

人們以詩歌吟詠自然的美好景象,以詩歌表達生活的悲苦喜樂。詩,是先秦六藝之 一,是貴族士大夫教導子弟的必備科目。至聖先師孔子非常喜愛詩,孔子曾說:「不 學詩,無以言。」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可見孔子對於詩有極高的 評價。詩到了唐朝更是盛極一時,不論是帝王、貴族或是文人、雅士,人人皆能寫 詩品詩。而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等著名詩人的作品,歷經上 千年的時間淘洗,仍流傳至今,並對古典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詩在現代也備受矚目,尤其是在七○年代,童詩曾紅極一時。這個時期與童詩 相關,像是:兒童詩刊、童詩詩人、文學獎與童詩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

可說是童詩的蓬勃期。洪文瓊在《台灣兒童文學手冊》一書中,曾認為台灣兒童文 學唯一具「軍容」的是童詩,帶領台灣兒童文學開步走的,也是童詩。徐錦成說得 更具體,他說:

「的確不容否認,一九四五年至今(民國九十二年),半世紀以來的台灣兒 童詩,不管質與量都相當傲人。楊喚、蓉子、林良、黃基博、陳千武、林鍾 隆、詹冰、趙天儀、薛林、林煥彰、謝武彰、陳木城……這些成名、有詳細 著作書目可徵的『成人詩人』就不用說了,散佈在台灣各角落的、大量的、

未有結集詩集問世的『小詩人』(絕大多數是在學的小學生)更不知如何計

(12)

數。若說台灣的兒童詩創作,是台灣現代文學上燦爛的一頁,相信不會有人 反對。」1

童詩曾經是國內兒童文學的主流,在那個年代,讀童詩、寫童詩是兒童文學界 的盛事。苗栗縣的海寶國小,雖地處偏鄉,師生人數不多,然因發展童詩特色教學,

成績斐然、備受矚目。至六十八學年度起,本校特色之一“童詩教學”,已漸漸於 各報章雜誌發表之作品顯現出來,這所孤立於海隅貧瘠之迷你小學,始漸漸被社會 重視。2海寶國小因童詩教育獲得社會、媒體與教育界的肯定與讚賞。從一九七一 年到一九八○年,這十年可說是台灣兒童詩的「黃金十年」3。除了海寶國小至今 仍致力於童詩教育,以及少數童詩作家,如:林煥彰、林良、林武憲……等,依舊 於童詩園地努力深耕。至八○年代後,隨著時代變遷與科技日新月異,這股童詩熱 潮逐漸消退、沉寂。

令人欣喜的是,近幾年林世仁的童詩作品,不僅創意十足,創造了出版奇蹟,

「字的小詩」系列童詩,還獲得金鼎獎的肯定。林世仁說:

「在兒童文學的類型中,童詩始終是最弱的一環。寫的人少,讀的人不多,

出版社也對它敬而遠之。但我始終相信,好的童詩是兒童文學裡的鑽石,質 小晶瑩,雖然體積不太引人注意,卻能閃爍出最純粹的光。」4

1 徐錦成,《台灣兒童詩理論批評史》,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 年,頁 23。

2 網路資料:發展特色:童詩—苗栗縣海寶國小全球資訊網

https://www.hbes.mlc.edu.tw/index.php/發展特色%EF%BC%9A 童詩

3 同註 1,頁 50。

4 林世仁,《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台北:親子天下,2013 年,頁 109。

(13)

童詩作品在目前兒童文學出版業中,算是為數較少的一類,誠如林世仁所說,

童詩猶如兒童文學裡的小鑽石,小巧卻耀眼奪目。

研究者在學生時代就熱愛新詩與詩詞歌賦。記得在中學時第一次讀到楊喚的 夏夜,就被這首詩美妙的音韻與美麗的詞彙吸引。大學時代,在入夜後就寢前,夜 夜伴著我入眠的,便是余光中、徐志摩、鄭愁予與席慕蓉的詩集。深深為詩人所創 造的詩詞文字之美,以及詩意動人之情著迷且感動。因此,除了自己寫詩創作,踏 入教學職場後,也時常將詩詞教育融入教學活動中。在教學生涯近二十年來,卻常 聽見同樣喜愛詩詞的同事,感嘆現今的小學詩詞教材與書籍缺乏,即便對童詩空有 滿腔熱情,卻不知如何教授給學生。

二、研究動機

(一)熱潮後的靜默沉潛

近二十多年來,雖然仍有少數前輩持續童詩創作與推動童詩教育,但相較之前 的蓬勃時期,童詩在台灣兒童文學園地的確相對沉靜落寞,盛況不再。徐錦成在《台 灣兒童詩理論批評史》中認為:

經過七○年代的十年激情,近年來的兒童詩看起來不再那麼熱鬧,卻反而呈 現出它的「基本面」。誠如洪志明所說:「許多當時成名的童詩作家……持續 童詩創作的人口不多」,但我相信,肯留在兒童詩園地裡繼續耕耘的詩人絕 對比那些離開的更有心。詩,原本就不是湊熱鬧的遊戲文章。這二十幾年來,

兒童詩壇是安靜的,但沉澱下來的成果仍不容小覷。5

5 徐錦成,《台灣兒童詩理論批評史》,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 年,頁 54。

(14)

由此可見,童詩經過七○年代的熱潮後,逐漸靜默沉潛。

(二)想像力的掘發激盪

俄國詩人馬爾夏克曾說:「孩子們是從小就愛詩的。七歲以前他們喜歡帶韻腳 的詩;七歲到十一歲,他們只愛有情節的故事詩;十一歲到十五歲,他們就喜歡愛 描寫英雄人物、富有浪漫主義的和抒情味的詩。」6

此外,郭沫若在〈兒童文學之管見〉文中,說明兒童文學應具備的本質,他 說:

兒童文學,無論採用何種形式(童話童謠劇曲),是用兒童本位的文字由兒 童的感官以直愬於其精神堂奧,準依兒童心理的創造性的想像與感情之藝 術。兒童文學其重感情與想像二者,大抵與詩的性質相同7

感情和想像,是詩的血肉與骨架,亦是兒童文學不可或缺的本質。郭沫若認為 兒童文學與詩的性質相同,同樣都富有感情與想像。學習童詩,可以培養學童的情 意,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研究者從自己寫童詩,到指導學生習寫童詩,這幾年的創作與教學歷程中發現:

童詩淺顯易懂、小巧精美,小一至小六的學生皆能欣賞童詩、創作童詩。孩子們天 真純真的特質,與天馬行空的想像,非常適合學習童詩。在引導孩子習寫童詩時,

甚至發現孩子擁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想像力。有時候,孩子的童詩作品,甚至比 大人更具有意象和創造力。因此,幾年來學生童詩創作成績斐然,上報的作品已超 過五十篇以上。這些潛藏在孩子腦海裡豐富的想像與創作潛能,正等待我們去挖掘 與開發。

6 引自陳正治,〈兒童詩在語文教學上的功能與應用〉,《語文教學》,頁 121。

7 方麗娟,《被發現的兒童──中國近代兒童文學拓荒史》,秀威,2015 年,頁 3。

(15)

(三)繽紛下的訪索探尋

林世仁的《文字森林海》於 2004 年問世不久,此書便獲得「好書大讀」年度 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中國時報開卷網路票選年度最 佳童書。「字的小詩」系列三本童詩著作,亦得到金鼎獎的殊榮。在目前童詩不被 教育界及出版業重視的困窘環境下,林世仁的童詩,卻能在兒童文學殿堂佔有一席 之地,實屬不易。

兒童文學大師林良讚譽林世仁寫的詩:文字淺淺,巧思連連,很逗趣,卻很有 道理。他像一位魔法師,抓一把文字,玩百樣遊戲,讓你玩得盡興,不想回家8

翻閱學術界、評論界、出版界對林世仁作品的介紹,多以童話為主,加上研究 者自身的興趣、對林世仁童詩作品的喜愛,及其童詩創作歷程的好奇、童詩教學對 孩童的重要與影響,想更進一步了解林世仁的童詩著作,一探林世仁在兒童文學這 片多彩繽紛的美麗花園,如何將童詩的種子播種、耕耘,最後開花結果,滿園馨香。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我們從許多兒童文學專書與相關文獻資料中,發現許多兒童文學大師強調童 詩對於兒童的重要與影響。童詩淺短的內容,符合兒童身心與語文發展;童詩真摯 的情感,帶給兒童純真的情意;童詩獨特的意象,激發兒童無限的想像空間; 童 詩優美的語言,豐富兒童文學的涵養。鄭雅靜在《意象導入詩畫創作之童詩教學研 究》論文中曾表示:

8 引自林世仁《文字森林海》,台北:親子天下,2013 年 1 月,頁 3。

(16)

「好的文學作品以富涵情感與形象化的文字,透過各種敘述方式讓想像力 飛翔,並激發讀者的情感,引人思考;這當中最重視文字的精鍊和意象的營 造的文類,大概非詩莫屬了。」9

此外,她還指出:

「如要引導兒童認識文學,接觸詩篇是很好的起步。因為童詩中淺白的語言、

自然的韻律、單純的意象、豐富的想像和詩中的美善情意,既符合兒童的天 真童趣,又符合其語文發展特性。」10

林世仁的童詩作品題材新穎有趣、內容多元豐富,啟發孩子對生活的觀察與想 像。字的小詩系列的童詩,能讓孩童認識中國文字,並發掘字的意義與文字之美。

詩以精簡的文字,負擔最大的感情,短短幾行詩句之間,那層「內容的內省」與「語 言的內省」所化作的感動,正是詩人為文字創造奇蹟後的產物。11

職是之故,本論文研究目的,期望能跳脫傳統的修辭法與語言風格的視角,從 不同的角度和形式去研究、分析林世仁的童詩作品,進而對林世仁的作品有更深一 層的了解。希望透過林世仁的童詩,帶領孩子進入芬芳美麗的童詩花園,領略詩詞 文字與大地萬物之美。最後,期盼能提供喜愛童詩的讀者與未來的研究者,另一個 嶄新多面的童詩參考資料。

9 鄭雅靜,《意象導入詩畫創作之童詩教學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2013 年,頁 1。

10 同註 8。

11 孫藝泉,《童詩意象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頁 1。

(17)

一、研究目的

(一)探究林世仁的成長背景。

(二)了解林世仁童詩的創作觀與創作歷程。

(三)析論林世仁童詩的類型。

(四)評析林世仁童詩的風格及特色。

(五)提供童詩讀者、教學者與研究者參考資料。

二、研究問題

(一)林世仁的成長背景為何?

(二)林世仁童詩的創作觀與創作歷程為何?

(三)林世仁童詩作品的類型可分成哪幾類?

(四)林世仁童詩作品展現的風格及特色?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可直達作者內心世界,深入作品核心思想。本論文以林世仁的七本童 詩著作,包括《地球筆記本》、《古靈精怪動物園》、《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文 字森林海》、「字的小詩」系列三本童詩:《字字小宇宙》、《字字看心情》、《字字有 意思》,共七本書籍為主要研究文本。這幾本童詩集幾乎涵蓋林世仁童詩創作的主 要類別與特色,有「童話詩」、「圖象詩」及「文字詩」。不同類型的詩集,有不同 的樣貌,但仍保有林世仁獨特且一致的風格。因此,文本的探究與分析,可以直接 表露作品的特質與內涵,對論文的研究相當重要。

(18)

(二)文獻蒐集

蒐集研究相關專書著作、期刊論文、報章雜誌,並加以整理、分類、歸納,進 一步對作者與作品有更深入的見解,並擴充論文內容的深度、廣度,作為本論文論 點的依據,使論文架構與內容更臻完善。

(三)訪談法

透過與林世仁作家筆談和面對面訪談,可以直接獲得作者與相關作品第一手 資訊,釐清研究過程中的疑問與遭逢的困惑,補強文獻資料無法提供或缺乏的部分。

此外,林世仁不僅經常受邀擔任兒童文學徵稿比賽的評審,更是許多兒童文學 講座的主講者。參與作家講座,聆聽作家本人精闢的見解與現身說法,亦可獲取紙 本以外的相關資訊。

二、研究步驟

(一)確立研究方向與範圍,掌握論文架構與內容。

(二)蒐集研究相關文獻,作為研究論點的依據。

(三)閱讀研究相關文獻,了解研究主題的內涵與理論。

(四)整理研究相關文獻,進行分類與剖析。

(五)分析文本與文獻資料,探究主題的內涵。

(六)訪談文本作者林世仁,獲得第一手資料並釐清問題。

(七)參與作家講座,聆聽作家見解,並做筆記。

(八)歸納作家及其作品特色,並做總結。

本論文依照研究者的研究方法與步驟,設計研究步驟架構如下:

(19)

研究步驟架構

整理及分析研究資料

形成架構與理論 確立研究方向與範圍

選擇研究對象與主題提題

蒐集並閱讀研究資料 參與作家講座 訪談作家

撰寫研究論文

(2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論文以林世仁的七本童詩著作,《地球筆記本》、《古靈精怪動物園》、《誰在 床下養了一朵雲?》、《文字森林海》、《字字小宇宙》、《字字看心情》和《字字有意 思》共七本書籍為主要研究範圍。透過文本深入了解林世仁及其童詩作品,藉由相 關文獻析論林世仁童詩的類型及特色。

林世仁在《地球筆記本》一書中,化身為地球。以地球成長的歷程,揣想地球 的心情與想像,面向山海風雲、星月雨霧、蟲魚花草,與人類生活,創作出82 首 童詩。這本童詩集大部分的詩才短短幾行,有些甚至只有兩三句,但作者藉由擬人 法,讓地球與人的關係更加親近,令人深刻感受到自然與環境的美妙。

《古靈精怪動物園》這本童詩著作相當新奇有趣,彷彿是一座奇妙的動物園,

裡面住了 50 隻古靈精怪。每一隻精怪都有獨特的名稱,每一首童詩都充滿驚奇。

一翻開書,眼前的奇幻獸便興奮地探出頭,走向讀者身邊。不論是預言精靈、呼喚 獸、傻不嚨咚狼或是時空精靈……等奇獸,在作家和畫家筆下,皆化身成一隻隻生 動奇特的精怪。

《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這本童詩集共有29 首童詩,這些童詩大多是富有 想像與故事性的「童話詩」。童話詩結合了童話與詩的特質,具有豐富的故事情節 與強烈的奇幻色彩。林世仁運用詩的形式,呈現出童話生動有趣的情境。

《文字森林海》這本童詩不同於林世仁其他的童詩著作,顧名思義,它是以文 字堆砌而成的圖象詩詩集。作者利用中國字的特性,將這些方塊字排列、組合,形 成詩中有圖、圖中有詩的圖象詩。

《字字小宇宙》、《字字看心情》和《字字有意思》這三本書,皆是以文字為題 材,將文字拆解、變化,從字形、字義啟發字的聯想與詩的創作。依照不同主題將

(21)

文字分類,再創造出一首首富饒趣味的文字詩。由此系列的童詩集,可窺見林世仁 源源不絕的創意與想像力。

二、研究限制

本論文以林世仁出版的七本童詩書籍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他相關繪本、兒童文 學著作,或發表在報章雜誌上的童詩不在研究範圍內。在一開始確定研究主題與方 向,著手進行文獻資料蒐集時,發現可能有以下兩種因素造成研究限制:

論文的架構內容偏重在林世仁童詩的類型、形式與特色,如:圖像詩的形式、

童話詩的內涵、文字詩的特色,而其他關於童詩的修辭,如:譬喻法、排比法、擬 人法,或語言風格則較少著墨。

國內以研究林世仁童詩的相關期刊論文甚少,大多以林世仁的童話著作為研 究主題。因此,關於林世仁童詩創作這方面可供參考的資料較為不足。

第五節 文獻探討

本節文獻主要分四個部分來探討:一、林世仁與其創作觀;二、兒童與童詩;

三、童詩的形式與內涵;四、童詩寫作研究。透過相關文獻的討論,作為論文研究 的基底,闡述論文的內容。

一、林世仁與其創作觀

(一)簡淑玲(1993)《台灣現代童話中一塊異彩的嵌片──論林世仁的童 話作品》

林世仁早期的著作,大多以童話為主。此篇論文雖是探討林世仁的童話,但對 林世仁本人,及其創作與兒童觀,有許多詳細的介紹。透過此篇論文,對林世仁的 創作理念能有較多的認識。

(22)

(二)褚乃瑛(2006)《林世仁童話研究》

褚乃瑛將林世仁的生平與創作歷程,依照時間順序一一條列並圖表化,讓人對 林世仁的重要記事一目瞭然。

(三)楊閔凱(2018)《林世仁童話研究──以 2005 年以後作品為範圍》

此篇論文對於林世仁的介紹與生平,包括:生長背景、求學過程、工作經歷,

及其創作觀與得獎記錄,皆有詳盡的說明。藉由作家的成長歷程與創作觀,對詩人 及其童詩作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二、兒童文學與童詩

(一)《台灣兒童詩理論批評史》,徐錦成。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 年。

台灣的童詩創作與童詩教學書籍不少,卻少有對童詩的評論與發展史的研究。

此書關於童詩的發展歷程與童詩相關評論完整,可明確看出台灣兒童詩的發展及 其理論。

(二)《被發現的兒童-中國近代兒童文學拓荒史》,方麗娟,台北:秀威 資訊,2015 年。

中國現代的兒童文學發源於新文化運動的五四時期,在中國文學發展演進過 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研究兒童文學,除了須了解文學的內涵,還要懂得兒童的 心理與發展。魯迅提出「以幼者為本位」的口號,逐步從成人本位轉移至兒童本位。

幼兒後期的詩歌「不只是形式重要,內容也很重要,要好聽,還要有意思,有趣味」。

(頁110)

(三)《童詩二十五講 和小朋友談寫詩》,林煥彰,宜蘭:宜蘭縣文化 局,2001 年。

(23)

兒童是成人為兒童寫詩的對象,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且是在持續成長中有 感情有思想有欲求的人,因此,成人為兒童寫詩,必須考慮重視他們各個成 長階段的心智和需求,不可一味的以成人的情緒、觀念、喜樂來作為個人的 情緒發洩,這一點是和一般文學的寫作,有極大的不同。(頁197)

林煥彰詩人在此書中透過詩來談詩,每一篇引用一至三首詩來欣賞、說明詩的 創作與呈現。

(四)《淺語的藝術》,林良,台北:國語日報,2000 年。

「淺語的藝術」是林良對兒童文學所下的定義。林良認為以淺顯的語言來從事 文學創作,就是一種「淺語的藝術」。書中對於兒童文學的定義、內涵有詳盡的解 說。包括了兒童文學的「文學性」,以及從「詩」到「兒童詩」的說明。

(五)陳正治(2005 年)〈兒童詩在語文教學上的功能與應用〉《國教新 知》(第 1 期)

兒童詩在語文教學上的功能很多。吳鼎教授認為「兒童詩」能增進兒童美 感、發展兒童想像力(頁 337)。除了美感與想像力之外,兒童詩在語文教學上 的功能與應用方面,我們可以在陳正治的這篇論文中,看見更多詳細的論述。

三、童詩的形式與內涵

(一)《一個詩人的秘密》,林煥彰,台北:民生報,2005 年。

林煥彰在此書中,以 30 篇文字創作詩的心路歷程。每篇文後附有相關詩作,

詳細說明如何書寫童詩。與童詩寫作和詩人相關的問題,皆可在《一個詩人的秘密》

裡找到答案。

(24)

(二)《有趣的中國文字》,陳正治,台北:國語日報,2000 年。

本書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我國文字「字義、字形、字音」三要素,並分述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的由來和構造,揭開中國文字的面 貌。藉由了解中國文字的特性,進而領略文字詩的內涵。

(三)林俞君(2014 年)《圖象詩導入二年級敘事寫作教學之研究》

圖象詩具有視覺感官藝術,也是童詩的分流。圖象詩透過漢字本身的特性,予 以象徵、暗示,讓圖形寫貌的功能淋漓發揮。(頁6)此篇研究對於圖象詩的分類、

創作、特點與教學相關的探究,有清楚詳細的描述。

(四)《拜訪童詩花園》,杜榮琛,台北:五洲,1996 年。

本書將童詩的界說、形式、類別、內涵和要素,以及寫作技巧……等,作一整 理、介紹,並以許多知名的童詩為例,加以說明。對於本論文第三章所探討的「童 話詩」、「文字詩」範疇,提供不少具體的參考資料。

四、童詩寫作研究

(一)《兒童詩寫作研究》,陳正治,台北:五南,2008 年。

此書針對兒童詩的語言、結構、創作與表現手法……等,有系統完整的說明,

對於想了解兒童詩、欣賞兒童詩,進而創作兒童詩的讀者與教學者,可解除對詩的 困惑,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增進詩歌賞析與創作能力。

(二)《童詩開門》,陳木城、凌俊嫻,台北:國語日報,1992 年。

從詩的分行、分段、形式、節奏,到詩的意象、語言、句法,《童詩開門》讓 我們認識詩的內外在,並對圖象詩、詩和散文……等不同形式與文體有概略的了解。

對於本論文的第三章與第四章,即林世仁童詩主要類型、特色,可提供相關參考資 料。

(25)

(三)謝佳吟(2004 年)《台灣童詩的形式研究》。

此篇論文對於台灣童詩的形式有深入的探究。除了說明童詩的形式類型、排列 的意義與內涵之外,對於童詩的圖象形式與音樂形式等,亦有諸多介紹與論述。

(四)張芝嫻(2014 年)《台灣兒童詩賞析研究》

本論文第三章、第四章探討有關林世仁的童話詩、圖象詩,以及作品中的圖像、

音樂等元素。而此篇研究析論台灣許多知名童詩作家作品,以「童話、故事、寓言」

為主的題材論述,並從不同表現手法討論兒童詩的賞析,如:「具繪畫性的語言」、

「具音樂性的語言」……等。

過去,雖然未曾有研究林世仁童詩的相關論文,然而,和童詩相關的論文卻為 數不少,有關童詩理論出版的專書更是可觀。其中,有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論述 十分重要,這些相關的文獻資料,不但對童詩有鞭辟入裡的析論,更可作為本研究 的立論基礎,具有參考價值。

(26)

第貳章 林世仁與童詩

本章主要探究林世仁本人及其與童詩的關係,包括第一節「林世仁其人」、第 二節「林世仁童詩的創作觀與創作歷程」,以及第三節「林世仁童詩著作與得獎紀 錄」,共三節。

林世仁是個充滿童心、富有創意的兒童文學作家。童年時期,徜徉於自然懷抱 中;年少時期,沉浸於詩詞書海裡。這些兒時的生活底蘊,成為他日後書寫的養分。

這幾年,除了童話以外,林世仁與童詩幾乎畫上等號。從1993 年創作第一首童詩 至今,已出版13 本童詩作品,其中 2 本為童詩繪本(《我家住在大海邊》和《紅色 在唱歌》)。創作的童詩大約有700 多首,已出版者約 482 首(「字的小詩」系列占 174 首),未出版者約 256 首。林世仁的著作不僅出版量多,且頻頻獲獎,是位備 受肯定,多元多產的兒童文學作家。

第一節 林世仁其人

林世仁,生於1964 年 7 月 6 日,高雄左營人。小學四年級前,是個活潑好玩 的孩子。放學後常和朋友打彈珠、玩木頭人和官兵抓強盜。研究者楊閔凱曾在《林 世仁童話研究──以2005 年以後作品為範圍》論文中,提及其童年生活:

林世仁國小四年級之前的童年在左營勝利眷村度過,依林世仁所述,這段經 歷是他人生中的一段天堂歲月……眷村生活環境與大自然十分接近,附近

(27)

有小山有小溪,還有春秋閣、蓮池潭可供遊憩嬉戲。孩提的快樂記憶,也成 為林世仁創作的靈魂與素材。12

四年級後,因父親工作關係,舉家搬遷到台中。由於換新環境,年紀也增長了,

此時的林世仁變得較沉穩安靜,並且愛上閱讀。於是,看故事書就成為林世仁最大 的娛樂。小學五年級的林世仁,開始喜歡寫作,時常在日記上編寫故事,並像古詩 般,以七字一行的書寫方式,寫連載故事。獲得老師的肯定與鼓勵後,林世仁更加 投入寫作,並且把寫文章當作是一種遊戲。林世仁的弟弟林世榮曾回憶:

三哥小學五年級時,除了仍愛看書外,還常常自己編故事,我是當然讀者。

記得他曾編了個中國神怪故事,一字一字工整地抄寫在白報紙上,還自己畫 插圖。13

大學時期的林世仁,最大的興趣是平劇,常到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觀劇。1986 年 考取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鑽研戲劇。至此,林世仁終於再次與文學接軌;戲劇研 究所的學習也讓林世仁更拓展了視野,看到西方國家關於藝文呈現不同面貌的精 彩與美好。14

出社會後,林世仁曾任國光藝校兼任教師、英文漢聲出版社副主編,蘆荻社大、

板橋社大繪本教師。在漢聲出版社期間因工作需要,接觸大量國外出版品,包括童 話、少年小說……等。2001 年 8 月,林世仁辭去漢聲的工作,全心投入兒童文學 創作。

12 楊閔凱,《林世仁童話研究──以 2005 年以後作品為範圍》,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 文,2018 年,頁 15。

13 林世仁,《十一個小紅帽》,2009 年 12 月,頁 166。

14 楊閔凱,《林世仁童話研究──以 2005 年以後作品為範圍》,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 文,2018 年,頁 17。

(28)

關於作家本人對自身的看法,林世仁曾以一段如詩般的文字自我介紹:

人兒高,影兒瘦,寫書不怕眉兒皺。

最愛清閒時候,三兩好友,隨處亂走。

年歲不小,心兒不老,猶愛青春好。

偶爾寫詩,長憶往事,長似少年時。

心閒散,手腳慢,愛聽唱片,愛爬小山;也愛人間,也羨神仙。

愛讀書,愛寫書,出過幾本書:《企鵝熱氣球》、《字的童話》、《換換書》、《宇 宙魔法印刷機》、《文字森林海》、《十一個小紅帽》、《魔洞歷險記》、《愛搶第 一的轟轟樹》……

希望春常在,人不老,寫到老。15

在這段作者簡介裡,可以讀出高高瘦瘦的林世仁,富有詩意和幽默的特質。林 世仁除了熱愛詩、閱讀、書寫,還喜歡踏青、聽音樂。至於林世仁的「人物形象」, 簡淑玲在《台灣現代童話中一塊異彩的嵌片──論林世仁的童話作品》論文中,亦 有清晰的描述,如:

他外型瘦高、待人謙和有禮、自小喜好詩詞與文學創作,目前專心於童話創 作,已在台灣現代童話領域中,得到肯定的評價。至於作家內在心靈的豐盈 個性,就如桂文亞所言,是不易深入探知的。16

15 林世仁,《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台北:親子天下,2013 年,頁 111。(另見《文字 森林海》作者簡介)

16 簡淑玲,《台灣現代童話中一塊異彩的嵌片──論林世仁的童話作品》,台東師範學院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頁 23。

(29)

從這段描寫和研究者的訪問、觀察,可得知作家林世仁有著清瘦高挑的外型、

謙恭和善的態度,愛好詩詞文學與創作。有關林世仁其人更詳細的介紹,於論文後 有列表說明。(見附錄一:作家年表)

第二節 林世仁童詩的創作觀與創作歷程

關於詩的創作觀,詩人們有各自的見解與看法。吳鼎曾說:

「兒童詩歌,是一種有思想、有情感,用和諧的文字把它表達出來,與兒童 生活有密切的關係,兒童喜歡它,吟誦它,因而增進兒童美感,發展兒童想 像力,這便是兒童詩歌。」17

而林世仁對於童詩的看法及「創作觀」,在他的《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書 中的序裡有一段話,或許較為接近:

要問我詩是什麼?寫童詩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我會這麼說:

詩是文字的光 光中有七彩的芯 那是

眉毛在學鳥的飛翔 耳朵追蹤風的足跡 雙手撫摸出世界的臉 眼睛化身成魔鏡的故鄉

17 引自陳正治《兒童詩寫作研究》,台北:五南,1995 年,頁 5。

(30)

嘴角在笑的翹翹板上學倒立 腦海中,打撈到逃家的閃電 心窩中,睡著童年的我

我就是這樣想著 寫著 享受著……

希望你也能這樣享受到童詩的美好!

從林世仁這段充滿詩意的「詩觀」,可以體會到他對詩的感受與喜愛。詩在林 世仁的眼裡,像一道七彩的光;詩在林世仁的心裡,自由翱翔、千變萬化,如鳥的 飛翔,如風的足跡。詩能貼近世界,幻化成另一個奇異國度。靈光一閃時,像是打 撈到逃家的閃電般;心底深處,有個睡著童年的我。林世仁的「詩想」寬廣遼闊、

新奇有趣。此外,林世仁在此書中,對於童詩與童話創作,亦有詳細的說明:

童詩和童話,都是「童心看世界」。但是兩者看出去的風景,似乎有些不一 樣。寫童話,我偶爾會寫出略帶感傷的故事;寫童詩,我卻很少觸碰到感傷 的事。童詩,似乎比童話更貼近兒童遊戲、歡快、好奇的心。18

在林世仁筆下的兒童文學作品,不論是童話或是童詩,都需要透過「兒童的心」

去看待世界。而不是以成人的角度,去審視或評論周遭的人事物,如此一來,便會 扼殺兒童的好奇心與想像力。日本詩人渡邊增治曾表示:兒童詩要捕捉兒童的心,

如果只是歌詠風景物象的美,或只是鼓吹德目的教訓,那就難以滲入兒童的心。19 此一說法,與林世仁的童詩觀相當接近。

林世仁早期的兒童文學作品,大多以童話創作為主。他自軍中退伍後,

18 林世仁,《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台北:親子天下,2013 年,頁 108。

19 杜榮琛,《拜訪童詩花園》,台北:五洲,1996 年,頁 13。

(31)

便開始投入童話創作。首篇童話〈太陽公公請病假〉,於1992 年發表於中國時報童 心版。第一篇獲獎童話〈吶喊森林〉於1993 年,獲得教育廳第六屆兒童文學獎優 等獎。之後,便陸陸續續編寫出許多童話故事與少年小說。

林世仁的第一首童詩寫於1993 年,比童話創作晚一年。那一年,他一口氣寫 了二十首童詩。後來自覺童詩寫得沒有比小朋友好,整整兩年不再動筆。過了好幾 年後,也許是去掉成人的思考與框架,靈感便會源源不絕的自動湧進。林世仁發覺 自己猶如穿過「童詩隧道」,張開了想像力的翅膀,開始優游於童詩的奇妙異境。

他表示:

這幾年,寫童詩成了我最輕鬆愉悅的「腦力活動」。我不再刻意去搜尋靈感,

只是伸著「靈感釣竿」,無所為而為的,等待靈感們自己「願者上鉤」。而當 一個靈感在我的腦海裡劈啪亂跳,我只要順著它的節奏,就能很快用文字把 它速描下來。有時,靈感與成品之間的「時間距離」非常短,就像生魚片一 樣,嗯,超新鮮!於是,每當我寫童話寫到悶時,童詩便成為一個轉換開關,

一下子就能「啪!啪!啪!」的,為我的心靈開窗通風。20

1996 年林世仁出版《我家住在大海邊》童詩繪本,收錄了 12 首童詩。這本書 於2011 年又重新出版。他在 2004 年創作了圖象詩《文字森林海》,2013 年重出新 版。至此之後,幾乎每一年都有新的童詩著作問世,如:《地球花園》、《宇宙呼拉 圈》、《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古靈精怪動物園》、《地球筆記本》……等童詩書 籍。尤其是「字的小詩」系列童詩,2017 年一年當中,連續出版《字字小宇宙》、

《字字看心情》、《字字有意思》三本文字詩集,並獲得第42 屆金鼎獎。

20 林世仁,《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台北:親子天下,2013 年,頁 108。

(32)

第三節 林世仁童詩著作與得獎紀錄

截至2019 年 1 月,林世仁創作的童詩,專欄性質的《字的小詩》、《看圖說話》

佔一半。童詩書籍已出版共有13 本,其中 2 本為童詩繪本。已出版者約 482 首,

未出版者約256 首,合計約 738 首。絕版之《地球花園》、《宇宙呼拉圈》兩本童詩 作品,已分別收入在《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和《陽光空氣花和水》兩本書內,

僅4 首童詩未選入。

本節整理林世仁於1996 年 9 月至 2018 年 12 月間出版的童詩作品,包括童詩 繪本、圖象詩、字的小詩……等童詩著作及其獲獎紀錄,表列於論文後。(見附錄 二:林世仁童詩著作與獲獎紀錄年表)

(33)

第參章 林世仁童詩作品的主要類型

林世仁的童詩作品多元富變化,在林世仁出版的13 本童詩著作中,有些詩作 擁有較明顯的風格。林世仁童詩的主要類型,大致可分為:「童話詩」、「圖象詩」、

「文字詩」三大類。林世仁的《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這本童詩著作,多以「童 話詩」為主。《文字森林海》則是聚焦於文字,凸顯文字即圖象的「圖象詩」集。

在 2017 年 2 月到 2017 年 7 月中,則連續出版三本「字的小詩」系列的「文字詩」。 這些不同類型的童詩,各有各的特色與調性,卻都展現出林世仁獨特的創意與童趣。

第一節 林世仁的童話詩

一、關於童話詩

什麼是童話詩?童話詩是詩還是童話?關於這兩者的差異,林煥彰在《童詩二 十五講 和小朋友談寫詩》中有清楚的說明:

詩與童話,是兩樣不同的「文體」;因為它們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呈現不同 的結果。可是,我們常常看到:有些詩,有童話的味道;有些童話,也有詩 的味道。21

一般從形式上來判斷,很容易分別詩或童話。有分行的是詩,沒有分行的便不 是。不過,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像是「散文詩」,就以不分行來表現。林煥彰強調:

因此,區別詩與童話,也不完全看它「分行」或「不分行」;所以,有時候,

我們也可以從作品內在的「素質」來辨別,如果「詩的成分」多,我們就稱

21 林煥彰,《童詩二十五講 和小朋友談寫詩》,宜蘭縣文化局,2001 年,91 頁。

(34)

它為「詩」,如果「童話的成分」多,我們就把它當作「童話」看;可是,

也有一種詩,它真的是用詩的方式來寫具有「童話意味」的作品,而這類作 品,它也有自己的名稱,叫「童話詩」。22

關於童話詩的創作,在台灣的童詩著作中並不多見。早期已結集出版的童話詩 書籍,有謝武彰的《越搬越多》,以及《我們看湖去》。另外,還有楊喚的《水果們 的晚會》。這些童話詩集中,楊喚的《水果們的晚會》一書,有六首詩被編入中小 學課本裡,如〈家〉、〈夏夜〉、〈春天來了〉、〈打開你的眼睛〉、〈小螞蟻〉……等。

我們可以透過楊喚的〈水果們的晚會〉這一首詩,來了解童話詩的特色。

〈水果們的晚會〉

窗外流動著寶石藍的夜

屋子裡流進來牛乳一樣白的月光 水果店的鐘聲噹噹敲響過了十二下 美麗的水果們就都一齊醒過來 請夜風指揮蟲兒們的樂隊來伴奏 這奇異的晚會就開了場

第一個是香蕉姑娘和鳳梨小姐的高山舞 跳起來裙子就飄呀飄的那麼長

緊接著龍眼先生們來翻筋斗 一起一落的劈啪響

西瓜和甘蔗可真滑稽

一隊胖來一隊瘦怪模怪樣的演雙簧

22 林煥彰,《童詩二十五講 和小朋友談寫詩》,宜蘭縣文化局,2001 年,91 頁。

(35)

芒果和楊桃只會笑 不停的喊好不停的鼓掌 鬧呀笑呀的真高興

最後是全體水果們的大合唱 他們唱醒了沉睡著的夜 他們唱醒了沉睡著的雲彩 也唱來了美麗的早晨

唱出來了美麗的早晨的太陽

楊喚的這首童話詩,以詩的形式表現水果們歡樂的晚會情境。一開場就很有詩 意地,以流動的夜與月光,描繪出這首詩的意象之美。接著,主角水果們一一入場 表演,有的跳舞,有的翻筋斗,有的演雙簧。楊喚將水果們熱鬧的演出,形容的生 動有趣。最後,全體水果們的大合唱,喚醒了美麗的早晨和太陽,為這首歡樂繽紛 的童話詩,留下完美的結局。

從這首〈水果們的晚會〉中可以發現:童話詩內容具有故事性與情節的變化,

因此字數較多,篇幅較長。但正因為童話詩具有故事的發展轉折,以及童話故事中 不可缺乏的想像元素,故讀起來特別引人入勝,感到新奇有趣。

二、林世仁的童話詩

林世仁的《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這本童詩著作的內涵,大多是以「童話詩」

為主。林世仁認為:童話詩有詩的形式,又有童話的趣味。他在這本書中「作者的 話」提到:童話詩的動感強,趣味足,能讓人眼睛發亮、嘴角微笑、腦中晃過一絲 興奮的閃電……我希望他們能拉近讀者跟詩的距離。23

23 林世仁,《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台北:親子天下,2013 年,頁 109。

(36)

林世仁的這段說明,表達了他對童話詩的感受與看法。童話詩具有幻想性和童 話故事的趣味性,相當符合兒童讀者的赤子之心,以及豐富的想像力,這與生俱來 的兩大特質。因此,童話詩容易吸引小讀者的目光,讓兒童有愉快的閱讀樂趣,彼 此之間沒有距離。

林世仁的《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裡,其中有一首〈限時專送〉,不僅充滿 幻想與故事發展的樂趣,更是顛覆一般人對童詩的想像。

〈限時專送〉

清晨 我在蝸牛身上寫了一首詩 託牠送給你

06:00 我的詩在草地上散步 08:00 我的詩在大石頭上晒太陽 10:00 我的詩在小鳥肚子裡玩捉迷藏 12:00 我的詩在大蟒蛇的肚子裡迷了路 14:00 我的詩在一顆種子頭上發呆

16:00 我的詩在水鴨肚子裡遇見一隻蚯蚓 18:00 我的詩在小河裡學游泳

20:00 我的詩在營火晚會上和一鍋綠豆湯變成好朋友 22:00 我的詩跟著水蒸氣往上飄

24:00 我的詩在雲裡練習高空彈跳

現在啊現在 我的詩化成了雨 正滴滴答答落在你的窗前 落進你沉沉的夢裡……

這首〈限時專送〉相當溫馨有趣,作者將寫好的詩,請託一隻小蝸牛,交付給 他人。藉由蝸牛的生活經驗,和從清晨到夜晚一整天遭逢的奇遇,開展這首童話詩 的內容。早晨一開始,蝸牛在草地上散步,到了八點鐘,還在大石頭上晒太陽!從

(37)

這兩句描寫,可以看出蝸牛天生慢條斯理的特質。之後,作者的詩竟然被小鳥和大 蟒蛇吃進肚子裡!林世仁卻用幽默風趣的觀點,描述他的詩在小鳥的肚子裡捉迷 藏,在大蟒蛇的肚子裡迷了路,這兩句不但化解了讀者的焦急與憂心,還讓人覺得 輕鬆有趣。

除了小鳥和大蟒蛇,作者的詩一路上還遇到了水鴨和蚯蚓。接著,竟然在小河 裡被撈起,煮成了一鍋綠豆湯。這一段充滿想像的奇遇與發展,符合了童話新奇幻 想與故事趣味的元素,不禁令人發出會心的一笑。最後的結局更是甜蜜溫馨,作者 的詩竟化成了雨,落在收信者的窗前,落進對方的夢裡。

這首〈限時專送〉童話詩,內容不僅有趣,每一句的開頭,都重複著「幾點鐘 我的詩……」相似的「類句」,如:06:00 我的詩在草地上散步╱

08:00 我的詩在大石頭上晒太陽╱10:00 我的詩在小鳥肚子裡玩捉迷藏╱

12:00 我的詩在大蟒蛇的肚子裡迷了路╱14:00 我的詩在一顆種子頭上發呆……

林世仁運用相似的類句,反覆出現在詩句裡,讀起來富有詩的節奏與韻律。這 首詩相較於其他的童話詩,並沒有很長的內容,才短短的十五行,卻是一首充滿詩 意,讓人過目難忘,相當成功的童話詩精品。

另一首童話詩〈搖籃曲〉,同樣令人感到甜美溫馨,但是詩的內容和形式,卻 和〈限時專送〉這首詩不同。

〈搖籃曲〉

睡吧睡吧小親親 星星已經起床 街燈已經醒來 夜的小船就要啟航

神奇的旅程就在前方等著你 我已經為你鋪好藍色的海洋 在海上為你擱上小木船

(38)

船上有白色的風帆

帆上叮叮噹噹響著十三個小飛盤 我會在這裡輕輕搖

搖著海水送你往遠方輕輕飄 你可以在船尾和我揮揮手 一路隨著流星航過大海溝 船頭有愛親嘴的海豚陪你聊天 船邊有愛吵架的飛魚找你玩跳高 船桅上還有淘氣的海風

吵著要你上去和他 比膽量摸星星

玩累了你可以躺在甲板上 數一數海鷗的起落

我會請來最美的人魚 為你唱好聽的船歌 當你醒來

海上會升起神奇的三山島 島上有我為你埋下的神奇寶 當然洞口會有可怕的火龍 吐著紅紅的舌頭

記得千萬別把牠們打得太厲害 牠們只是盡責的醜八怪

那麼睡吧睡吧 小親親

和你的海洋說晚安 和你的小船說晚安 和天上的星星說晚安 和窗外的街燈說晚安 我會在這裡輕輕搖 等著聽你夢裡的 甜甜笑

〈搖籃曲〉這首童話詩充滿幻想與神奇的色彩,如同詩中第五行的句子:「神 奇的旅程就在前方等著你」。詩的名稱雖然為「搖籃曲」,但不同於一般搖籃曲給人

(39)

沉靜的感覺,或緩慢的步調,相反的,內容卻相當富有歡樂活潑的氣氛。林世仁在 這首詩的前半段,將夜空比擬成藍色的海洋。搭乘夜的小船隨著流星航過海溝後,

有愛親嘴的海豚陪你聊天,有愛吵架的飛魚找你玩跳高,還有淘氣的海風,吵著要 人上去和他比膽量、摸星星。這麼生動有趣的場景,宛如置身於熱鬧的遊樂園般。

詩的後半段更是緊張刺激,海上升起神奇的三山島,島上有被埋藏的神奇寶,

洞口竟有會吐紅色舌頭的可怕火龍。詩中主角啟程探險的情節,作者筆下栩栩如生 的神怪,猶如一則精彩奇幻的童話故事。

直到最後,林世仁呼應了詩篇的開頭:以「睡吧!睡吧!小親親」提醒主角,巧 妙的回應到「搖籃曲」這首詩的主題。並以連續四個類句「和□□說晚安」,表現 出詩的節奏與搖籃曲的音樂感。

杜榮琛曾在《拜訪童詩花園》一書中陳述:童話詩是以詩的形式,表現童話的 內容;它是融合童話和詩的特質,既擁有詩的律動、節奏(音樂性)和意象(繪畫性)

的美,同時具有童話的趣味情節與精采故事性。24而林世仁的〈顏色跑到哪裡去了?〉

這首詩,則同時兼具了詩的律動、節奏(音樂性)和意象(繪畫性)之美,亦具有 童話的趣味情節與精采故事性。

〈顏色跑到哪裡去了?〉

雨停了,彩虹出來了!

紅、橙、黃、綠、□、靛、紫 喔哦!什麼顏色不見了?

太陽急急忙忙繞著地球找 東邊照照,西邊照照 山上沒有,路上沒有 動物園裡也沒有

24 杜榮琛,《拜訪童詩花園》,台北:五洲,1996 年,頁 49。

(40)

晚上

所有動物的夢裡頭都出現一片大海洋 大象和鯨魚在海底比賽拔河

小熊和章魚繞著珊瑚礁玩尋寶遊戲 獅子在海上仰泳

看海豚在空中跳雲圈圈 燕子追著海浪上上下下 教海馬花式溜冰

彩虹上坐滿了美人魚

唰唰唰的抖著「魚尾巴雨」

沙漠裡飛來一群熱帶魚 吵著要駱駝說故事 獼猴騎著魟魚遨遊四海 一路上發現好多新大陸……

整整半個月

所有動物的夢裡頭都熱熱鬧鬧 雨停了。彩虹出來了!

紅、橙、黃、□、藍、靛、紫 喔哦!這會兒又是少了什麼顏色?

太陽偏著頭想。

晚上

所有人的夢裡頭

都出現一片大草原……

這首詩運用了許多疊字詞,如第二小節的太陽「急急忙忙」繞著地球找╱東邊

「照照」╱西邊「照照」;以及第三小節中間和後半段,如:燕子追著海浪「上上 下下」、所有動物的夢裡頭都「熱熱鬧鬧」。讓整首詩充滿了律動與音樂性。

第三小節中,所有動物的夢裡頭都出現一片大海洋╱大象和鯨魚在海底比賽 拔河╱小熊和章魚繞著珊瑚礁玩尋寶遊戲,這幾句具有色彩與圖像的描述,充分營 造出詩的意象,繪畫性十足。之後畫面便呈現童話的趣味情節,與精采的故事性。

(41)

如:獅子在海上仰泳╱看海豚在空中跳雲圈圈╱燕子追著海浪上上下下╱教海馬 花式溜冰╱彩虹上坐滿了美人魚。

隨著故事發展的尾聲,沒想到,又進入另一個未知的高潮:晚上╱所有人的夢 裡頭╱都出現一片大草原……這首童話詩的結局出人意料,卻令人意猶未盡。

〈我把世界藏在口袋裡〉,則是另一首讓人意想不到的童話詩。

〈我把世界藏在口袋裡〉

我把世界藏在口袋裡

只要輕輕摸,我就知道它的狀況 冰冰的是南極和北極

中間那一圈有點燙燙的是赤道 尖尖的是喜馬拉雅山

溼溼的是太平洋

凹下去的那一道縫是馬里亞那海溝 (癢癢的,是鯨魚在啄我的小指頭)

我只要把食指放進氣流中心

轉一轉,就能把低氣壓轉成強烈颱風 (再往邊邊靠一靠

就像碰到旋轉風車 唧唧唧!)

嗯,把拇指按在火山口上也不錯 可以感覺熱熱的岩漿氣沖沖的往上頂 好像幫我做SPA

中指呢

用來拍拍世界的腦袋瓜兒剛剛好 (不過,它最近不太乖

愛吵嘴,愛自己跟自己打架 還動不動就發燒)

有時候,彩虹會從我的口袋裡溜出來 我就知道裡頭剛剛下過雨

還出了大太陽

偶爾,幾朵雲想飄出來 我就耐心哄它們回去

(42)

順便彈幾顆流星,讓它們開開心

呵,有這樣的寵物真不賴!

走到哪兒帶到哪兒

只是,它有時候也愛鬧情緒 像今天,我看它那麼愛轉圈圈 隨手幫幫它,正轉一下,倒轉一下 讓時間一下往前,一下往後

(這不是很好玩嗎?)

想不到,口袋裡傳出小小的抗議聲

「喂!我說老天爺啊,

你別再鬧了行不行?」

嘿,這世界小歸小 脾氣可不小!

有人可曾想過,把世界當成寵物來養?世界如此之大,在林世仁的腦海中,不 僅可以當寵物養,還可以藏在口袋裡! 在林世仁的筆下,世界被藏於口袋中,不論 是南極、北極、赤道,或是喜馬拉雅山、太平洋、馬里亞那海溝,全都盡收於作者 的口袋裡。而且,只要作者動動手,就能把低氣壓轉成強烈颱風,還能讓地球正轉、

倒轉,讓時間往前、往後。輕而易舉的將世界操弄於手掌之中,這麼不可思議的神 物奇事,在〈我把世界藏在口袋裡〉這首童話詩裡發生了!這首詩的妙思奇想,再 次展現林世仁無限的創意與想像力。

張芝嫻在《台灣兒童詩賞析研究》論文中,對於童話詩的介紹,有一段描述:

童話詩因為具有故事性,整首詩的字數、段落都較多,情節的安排要有變化,

故事的發展,會有不同的事件產生,詩中要有轉折,最後還要有結局。因此,

(43)

詩的篇幅就會較長,在欣賞「童話詩」時,也經驗了一場童話世界的旅行。

25

林世仁的《誰在床下養了一朵雲?》這本童話詩集,相對於其他童詩作品,篇 幅的確較長,然而,這本詩集,有的溫馨有趣,如一場動物聯歡會演出;有的奇幻 刺激,如一則精彩神奇的童話故事;有的出人意表,如一幕沒有交代結局的影片。

從〈限時專送〉、〈搖籃曲〉到〈顏色跑到哪裡去了?〉、〈我把世界藏在口袋裡〉等 作品,題材新穎多元,想像無邊無際。文字內容不僅有詩的音樂性與繪畫性,同時 具有童話的趣味與想像。

第二節 林世仁的圖象詩

一、關於圖象詩

除了童話詩之外,「圖象詩」亦是林世仁另一獨特風格的童詩創作。圖象詩雖 然在大多數的詩集裡較少見,然而,在中國古代時期,便已有圖象詩的存在。中國 古代的詩詞,有的採迴文方式,織在錦上,或寫在盤中,可以宛轉循環來念,都有 不同的含意。26丁旭輝對圖象詩的定義為:

「圖象詩」又稱為「具象詩」、「具體詩」(Concrete Poetry),指的是利用漢 字的圖象特性與建築特性,將文字加以排列,以達到圖形寫貌的具體作用,

或藉此進行暗示、象徵的詩學活動的詩。27

25 張芝嫻,《台灣兒童詩賞析研究》,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頁 92。

26 杜榮琛,《拜訪童詩花園》,台北:五洲,1996 年,頁 104。

27 丁旭輝,《臺灣現代詩圖象技巧研究》,高雄:春暉,2000 年,頁 1。

(44)

研究者林俞君在《圖象詩導入二年級敘事寫作教學之研究》的論文中,對於圖 象詩亦有相似且詳細的解說:

圖象詩又稱為「具象詩」或「具體詩」(Concrete Poetry),因為創作新穎具 有遊戲性格,故又稱為「前衛詩」。在中國「圖象詩」的由來,最早則可追 溯到漢代蘇伯玉妻盤中詩圖,透過詩傳達對丈夫的思念之意。到了唐代蘇若 蘭織錦迴文睿璣圖,也採「迴文」方式,織在錦上,把詩的文字排列成圖畫 一般,增加了讀詩的樂趣。在台灣現代詩的發展上,約在五十年代,就有一 些白話文學以後的現代詩人,利用上述排列文字的形式,寫出不少內容外貌、

兼優的圖象詩。28

關於圖象詩,林煥彰亦曾表達自己的看法:

有「圖象」的詩,叫作「圖象詩」,因為它的外在形象提供了一種「圖形」, 讓讀者一眼就從它的「圖象」看出作者所要寫作的是什麼。詩不僅是「有聲」

的,也是「有形」的藝術作品; 「圖象詩」在「看」的視覺效果方面,多 提供了一種畫面、審美的一種享受。29

台灣的確有不少詩人,創造出傑出的圖象詩佳作,如:詹冰的〈水牛圖〉、林 亨泰的〈風景〉。兒童詩的創作中,也有些頗具巧思的圖象詩,像是陳木城的〈電 線桿〉、張水金的〈小窗的思念〉、詹益川的〈山路上的螞蟻〉。這些圖象詩,不論 在外形或內容上,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8 林俞君,《圖象詩導入二年級敘事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 碩士論文,2014 年,頁 6-7。

29 林煥彰,《童詩二十五講 和小朋友談寫詩》,宜蘭:宜蘭縣文化局,2001 年,頁 49。

(45)

詹冰知名的〈水牛圖〉,便是一首提供外在形象(圖形),具有視覺效果(圖象)

的圖象詩:

〈水牛圖〉

這首詩的外表,讓人第一眼即可看出水牛的外形及身軀,有相當具象明顯的圖 象詩外衣。利用「角」與「黑」字形的象形特色,代表水牛頭部的一雙角與臉部五 官。詩的內容暗示了水牛的寂寥,最後,一行重複的文字:等待等待再等待,象徵 水牛的尾巴與無奈。詹冰的〈水牛圖〉堪稱是一首內(內容)、外(外形)兼優的 圖象詩。

白萩曾說:

(46)

「圖象詩的特性,在混著『讀』與『看』的經驗,它利用了你的『腦筋』,

並且也利用了你的『眼睛』。它使以往千篇一律的形式,成為表現它本身自 有的形式,就如那件事物的本身站在那兒向你逼視。」30

圖象詩像是一件醒目顯眼的華麗衣裳,令人一看便印象深刻。清楚的具象圖形,

增添了視覺上的美感效果。若能再搭配優美的詩句與豐富的內涵,絕對會是首文圖 並茂的絕佳好詩。

二、林世仁的圖象詩

《文字森林海》是林世仁第一本圖象詩集,作品大多是林世仁在2003 年和 2004 年完成。這本書的風格獨特,作者將焦點聚集於「文字」本身,突顯「文字即圖象」

的特色。初版於2004 年虫二出版社出版。2013 年與美術設計者糖糖合作,為書改 換新妝,呈現全彩的風貌與圖文合奏的新樣式。這本書為雙封面,向左翻,封面是

「向右踩進詩海」,讀的是橫排詩;向右翻,封面是「左邊有座文字森林」,讀的是 直排詩。讀者可以從詩集形式上的突破與創新,感受到作者的巧思與創意。林世仁 在《文字森林海》的書序裡,有一段對於自己圖象詩創作的說明:

《文字森林海》便是我從童心的角度,運用中文字的特色所創作出來的圖象 詩集。為了突顯中文字可以直排也可以橫排的獨特美感,詩集採用了雙封面 設計:右翻面是「左邊有座文字森林」,收直排詩19 首;左翻面是「向右跌 進詩海」,收橫排詩22 首。41 首詩,除了用文字模擬圖象之外,也展示了

30 白萩,《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2005 年,頁 7-8。

(47)

遊戲、互動、顛覆等創意,希望能呈現出圖象詩在電腦時代的多種可能,創 造詩的另一種表情。31

從林世仁這段自序中,我們可以看出林世仁試圖掌握中文字的特性,運用其童 心與創意,融入遊戲、顛覆傳統,將圖象詩的可能發揮到極致。桂文亞評論此書:

這本有動作有表情的圖象詩集,是詩人林世仁的「童心創意大爆發」。古人 曾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指的是在詩的想像裡,看見了色彩線條和佈 局,在畫的意境裡,讀到了詩的美好和情意。而這一回,作者更加開拓了詩 的另一種表情,將文字設計成精妙的圖形,展現了詩與畫手拉手的「天作之 合」。32

林俞君在論文中對於林世仁這本圖象詩集,亦有介紹說明:

作家林世仁把漢字當作積木,當魔術方塊,從童心出發,利用押韻、字詞句 重疊,增加詩的音樂性,編著了《文字森林海》一書,讓台灣的圖象詩有更 多種面貌,並得到了台灣兒童文學界「文字魔法師」的美譽。33

不論是學者或是研究者的角度,對於《文字森林海》一書,皆抱持肯定欣賞的 態度。認為林世仁開展了詩的疆域,開拓了詩的可能性,

使圖象詩有了更多元的樣貌。桂文亞說:

31 林世仁,《文字森林海》,台北:親子天下,2013 年,頁 2。

32 引自林世仁,《文字森林海》,台北:親子天下,2013 年,頁 4。

33 林俞君,《圖象詩導入二年級敘事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 碩士論文,2014 年 1 月,頁 7。

(48)

在這裡,詩中的每一個「字」,可能完整連貫,也可能各自獨立,搭積木似 的,作者將它們「擺弄」了起來,忽大,忽小,或高或低,一字連一字,句 句可讀;一行加一行,行行可誦由於字句安排巧妙,位置排列得宜,我們讀 到的,不但是一首首富有幽默感的好詩,還欣賞了排列組合得很巧妙的「詩 畫」。「匠心獨具」,還不足以形容!34

例如書中的〈實話〉一詩:

〈實話〉

我怎麼會

討厭

你呢?

我從來不

說謊

你那天

能來真是

遺憾

改天我們

務必

好好聚聚,

不見

不散!

〈實話〉這首詩,內容淺顯易懂,單看字面意思,像是兩個好朋友的日常對話。

但作者刻意將某些字詞放大,使字體忽大、忽小,字型有不同的變化。仔細看被放 大的文字:「討厭」、「說謊」、「不」、「遺憾」、「務必」、「不見」,可以讀出作者的言 下之意,以及刻意凸顯的反義,顯現出童真與幽默。如同李潼所言:「那種言不由 衷的無奈和懦弱,藉由字體放大效果的重新組構,對於逐漸世俗化或保有純真誠實 的孩子,肯定能讀出味道。」35

除了改變字體,圖象詩常見的形式便是將文字排列成圖象,像是〈下雨了〉:

34 引自林世仁《文字森林海》推薦序,台北:親子天下,2013 年,頁 4-5。

35 李潼,〈顛覆自己,創新作品──讀林世仁《文字森林海》童詩集〉,《文訊》,226 期,2004 年 8 月,頁 17。

(49)

〈下雨了〉

:::::::::::::::::哇:::::::::::::::::::

::::::::::::::::下雨了::::::::::::::::::

::::::::::::::::雨傘開花啦::::::::::::::::::

:::::::::::::黃雨傘有檸檬香:::::::::::::::

::::::::::::綠雨傘結伴跳西瓜舞::::::::::::::

:::::::::::藍雨傘齊聲高唱藍色樂章:::::::::::::

::::::::::紅雨傘一抬頭滿街都變夕陽紅::::::::::::

:::::::::雨珠滴滴答搶著在格子傘上寫填空:::::::::::

::::::::水花嘻瀝瀝手牽手看花花傘表演服裝秀::::::::::

::::::聽大雨小雨雨聲叮叮咚大傘小傘傘花嘩啦啦::::::::

::::: 嘩啦啦叮叮咚雨傘大會要開始快來快來雨中大會:::::::::

:::::::::::::::::就:::::::::::::::::::

:::::::::::::::::差:::::::::::::::::::

::::::::::::::你::::::::::::::::

:::::::::::::::::這:::::::::::::::::::

:::::::::::::::::一:::::::::::::::::::

:::::::::::::::::把:::::::::::::::::::

:::::::::::::::::花花傘:::::::::::::::::

陳木城在《童詩的秘密》書中表示:一首成功的「圖象詩」,把「情意」和「圖 象」配合得很好,的確可以把內容表現得更明白、更突出,使人一看就印象鮮明,

永遠難忘。36〈下雨了〉這首詩就是將文字組構成一把傘的形狀,圖象具體而鮮明。

林世仁還運用符碼將雨滴具象化,以「:」符號布滿整首詩,讓雨中的景象與意象,

在這首詩一覽無遺,令人印象深刻。蕭蕭曾說:「詩人可以借助圖形、符號、簡易 手繪圖,綜合演出。因為望文可以生義,所以認圖必能識字,字裡必有乾坤。」37

研究者張芝嫻在《台灣兒童詩賞析研究》論文中提出:

36 陳木城,《童詩的秘密》,民生報,1986 年,頁56。

37 蕭蕭,《現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2007 年,頁 3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PR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和聲音 連結的直覺教學法,研究發現TPR教學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孟浩然等所作的詩歌的詩意 譜寫而成,歌詞原文以德文 寫成。香港舞蹈團曾於 2002 年演繹這首作品,並邀請了

詩貴創新,又重含蓄,絕句尤其如此。眼前景、口頭語,一經詩人觀 察、

愛國憂民的崇高襟懷 懷念鄉土的真摯情感 男女追慕的溫柔繾綣 孝悌親親的敦厚倫常 朋友相待的相知高義 愛眾及物的高尚品德

這首詩描寫鵝兒在春天浮游的情 景。鵝的頸項又長又彎,牠們伸 長脖子「哦哦哦」的叫,就像放

這首詩描寫鵝兒在春天浮游的情 景。鵝的頸項又長又彎,牠們伸 長脖子「哦哦哦」的叫,就像放

• 全書包括 古詩今畫 、兒童 相、學生相、民間相、都市 相及戰時相六部分。. • 作者的文思順着豐氏的畫意 而發揮,因此,本書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