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Copied!
1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梁忠銘 博士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 、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 相關之研究

相關之研究 相關之研究

相關之研究- - - -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 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 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 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

研 究 生: 蔡河霖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 相關之研究-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

研 究 生: 蔡河霖 撰 指導教授: 梁忠銘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4)
(5)
(6)

謝 詞

東大三年暑碩班的生活一轉眼就結束了。回想這些日子,一路走來,雖然 辛苦,終究苦盡甘來,留下生涯歷程重要的一頁。

本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梁忠銘教授循循善誘的指導,即使在百忙之中 也不忘定期指導學生論文寫作,按部就班的規劃寫作進度,終於完成本篇論文;

另外,兩位口試委員,張慶勳教授和鄭承昌教授,在口試時也給了我許多重要和 良好的建議,讓我的論文品質更加提升;同時感謝好友林士翔老師與周玗霈老 師、陳彤羚老師提供本研究進行的量表問卷,諸位老師對本論文的貢獻,在此致 上最誠摯的謝忱。

同時也感謝謝永清校長和服務學校的同仁,在這段學習過程中的支持與鼓 勵;此外在施測的過程中感謝同學天生、天德、政汶、華善、楊萍、美媛,秋碧、

坤昌、金茂校長、炳雄校長、崑樹、育霖、吉林、典武、繁勳、明固、俊華、旺 憲…的協助施測問卷,令人感到溫馨。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對我的關懷與支持,不僅在精神上給予信心,尤其 在最後一年的暑假,岳父並協助照料家務,讓我無後顧之憂,在論文上能花更多 的心思去完成,謝謝大家。

蔡河霖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

(7)
(8)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 、 、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相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相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相 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相 關之研究 關之研究

關之研究 關之研究- - -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 - 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 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 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

作 者 作 者 作 者

作 者 : : : 蔡 河 霖 : 蔡 河 霖 蔡 河 霖 蔡 河 霖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摘 摘 摘 摘 要 要 要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屏東縣國小學童和新移民子女在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 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據以提供教師及相關教育單位在輔導學童上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分層取樣自屏東縣國小四、五、六年級之國小學童 1461 名中,採用有 效樣本數 1369 位,從中選取新移民子女 140 位為研究對象。受試者施以周玗霈(2006)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量表」、陳彤羚(2007)「國小學童依附關係量表」與林士翔(2003)

編製之「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後。所得資料以 SPSS for Windows12.0 版統計軟體進 行描述統計、t 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迴歸分析綜合所得結果如 下:

一、本研究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的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在自我概念上有顯著差異。

新移民子女各變項均不獲得支持;整體學童在年級和家庭結構獲得支持,其餘假設 均未獲得支持,而且發現新移民和非新移民子女在自我概念並沒有顯著差異。

二、本研究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的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在依附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新移民子女僅在年級獲得支持;整體學童在性別、年級和家庭結構均獲支持,其餘 假設均未獲得支持,而且發現新移民和非新移民子女在依附關係並沒有顯著差異。

三、本研究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的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在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差異。

新移民子女在性別獲得支持;整體學童在不同性別、年級和家庭結構均獲支持,而 且發現新移民和非新移民子女在生活適應並沒有顯著差異。

四、本研究假設四: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在自我概念、依附關係及生活適應有顯著性 相關均獲得支持。

五、本研究假設五: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在自我概念、依附關係及生活適應有顯著性 預測關係均獲得支持。

六、本研究假設六:自我概念對生活適應具有預測性,透過依附關係為中介。

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對生活適應的影響,有部分是依附關係為中介。整體學童在家 庭適應和學校適應,有部分是依附關係為中介;個人適應和人際適應透過依附關係提昇。

最後,針對研究結果,就社會教育、教育行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提出對 新移民子女輔導策略與方針;此外,亦提出未來研究的建議。

關鍵字 關鍵字 關鍵字

關鍵字::::國小學童 新移民子女 自我概念 依附關係 生活適應

(9)
(10)

A Study o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Self-Concep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Life Adaptation - Sampling from New

Immigrant Children of Pingtung County.

Author: Tsai, Ho-Li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self-concep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life adapt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nd new immigrant children of Pingtung County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counseling child students.

Employing stratified sampling from 1461 grade four to six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of Pingtung County, 1369 effective samples obtained, 140 new immigrant children were chosen out of them as subjects for study. Subjects were applied with Chou, Yu-Pei (2006)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Using SPSS for Windows V12.0 statistic software fo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utcome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Hypothesis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concept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nd overall school childre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got supported in family structure; overall school children got supported in grades and family structure; the rest hypotheses were not supported.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concept betwee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nd no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Hypothesis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nd overall school childre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got supported in grades; overall school children got supported in grades and family structure; the rest hypotheses were not supported.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nd no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Hypothesis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ife adaptation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nd overall school childre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got no support at all; overall school children got supported in different gender, grades and family structure.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fe adaptation betwee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nd no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Hypothesis 4: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in self-concep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life adaptation for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nd overall school children. This hypothesis got fully supported.

Hypothesis 5: There are significant prediction relation in self-concep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life adaptation for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nd overall school children.

This hypothesis got fully supported.

(11)

Hypothesis 6: The self-concept has the predictability to the life adaptation, by attachment relations for intermediary. The new immigration children self-concept the influence which adapts to the life, has the part is attaches to the relations for intermediary. The overall schoolchild adapts in the family adaptation and the school, has the part is attaches to the relations for intermediary; Individual adaptation and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by attachment relations promotion.

Finally, we provided policies and directions for counseling new immigrant children on soci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aspects. In addition, we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Keyword: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self-concep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life adaptation

(12)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名詞釋義...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自我概念的理論與相關研究...5

第二節 依附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12

第三節 生活適應理論與相關研究...19

第四節 新移民之子女生活適應現況分析...26

第五節 探討研究變項之間的關係...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31

第二節 研究假設...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3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38

第五節 資料分析...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41

第一節 研究變項現況分析...41

第二節 背景變項與其他變項的差異分析...48

第三節 研究變項之相關分析...70

第四節 研究變項之間的預測情形...76

第五節 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結果...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研究發現...95

第二節 結論...98

第三節 建議...102

參考文獻 ...107

中文部分...107

英文部分... 114

附錄 ... 115

附錄一... 115

附錄二... 116

附錄三... 117

附錄四...123

(13)

表 次

表 2-1 性別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10

表 2-2 年級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11

表 2-3 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11

表 2-4 性別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17

表 2-5 年級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18

表 2-6 家庭結構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19

表 2-7 性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24

表 2-8 年級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25

表 2-9 家庭結構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26

表 3-1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量表因素摘要表...33

表 3-2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34

表 3-3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量表因素摘要表 ...35

表 3-4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36

表 3-5 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預試樣本分配圖 ...36

表 3-6 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因素摘要表 ...37

表 3-7 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37

表 3-8 抽樣人數分佈統計表 ...39

表 4-1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量表之現況分析表...41

表 4-2 國小學童生自我概念量表之現況分析表 ...42

表 4-3 國小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量表之現況分析表...43

表 4-4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量表之現況分析表 ...44

表 4-5 國小新移民子女生活適應量表之現況分析表...45

表 4-6 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之現況分析表 ...46

表 4-7 背景變項次數分配情形 ...47

表 4-8 國小新移民子女和非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摘要 表...48

表 4-9 國小新移民子女不同性別自我概念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摘要表 ..49

表 4-10 國小新移民子女不同年級在自我概念之各層面差異比較 ...50

表 4-11 國小新移民子女不同家庭結構在自我概念之各層面差異比較...51

表 4-12 國小新移民子女和非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摘 要表 ...52

表 4-13 國小新移民子女不同性別依附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摘要表 53 表 4-14 國小新移民子女不同年級在依附關係之各層面差異比較 ...54

表 4-15 國小新移民子女不同家庭結構在依附關係之各層面差異比較...55

表 4-16 國小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生活適應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摘 要表 ...56

(14)

表 4-17 國小新移民子女不同性別生活適應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摘要表 57

表 4-18 國小新移民子女不同年級在生活適應之各層面差異比較 ...58

表 4-19 國小新移民子女不同家庭結構在生活適應之各層面差異比較...59

表 4-20 國小學童不同性別自我概念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摘要表...60

表 4-21 國小學童不同年級在自我概念之各層面差異比較 ...61

表 4-22 國小學童不同家庭結構在自我概念之各層面差異比較 ...62

表 4-23 國小學童不同性別依附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摘要表...63

表 4-24 國小學童不同年級在依附關係之各層面差異比較 ...64

表 4-25 國小學童不同家庭結構在依附關係之各層面差異比較 ...65

表 4-26 國小學童不同性別生活適應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摘要表...66

表 4-27 國小學童不同年級在生活適應之各層面差異比較 ...67

表 4-28 國小學童不同家庭結構在生活適應之各層面差異比較 ...68

表 4-29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依附關係積差相關摘要分析表...70

表 4-30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積差相關摘要分析表...71

表 4-31 國小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積差相關摘要分析表...72

表 4-32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依附關係積差相關摘要分析表 ...73

表 4-33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積差相關摘要分析表 ...74

表 4-34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積差相關摘要分析表 ...75

表 4-35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爸爸依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6

表 4-36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媽媽依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7

表 4-37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同儕依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7

表 4-38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個人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8

表 4-39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家庭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8

表 4-40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8

表 4-41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人際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9

表 4-42 國小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與個人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9

表 4-43 國小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與家庭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0

表 4-44 國小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與學校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0

表 4-45 國小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與人際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0

表 4-46 國小學學童自我概念與爸爸依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81

表 4-47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媽媽依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2

表 4-48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依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2

表 4-49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個人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3

表 4-50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家庭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3

表 4-51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4

表 4-52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4

表 4-53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個人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5

表 4-54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家庭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5

(15)

表 4-55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學校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6

表 4-56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適應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6

表 4-57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在依附關係下對個人適應迴歸分析結果 ...88

表 4-58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在依附關係下對家庭適應迴歸分析結果 ...89

表 4-59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在依附關係下對學校適應迴歸分析結果 ...90

表 4-60 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在依附關係下對人際適應迴歸分析結果 ...91

表 4-61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在依附關係下對個人適應迴歸分析結果...92

表 4-62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在依附關係下對家庭適應迴歸分析結果...93

表 4-63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在依附關係下對學校適應迴歸分析結果...93

表 4-64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在依附關係下對人際適應迴歸分析結果...94

(16)

圖 次

圖 2-

1 動態的自我概念 ...6

圖 2-

2 依附行為系統 ...14

圖 3-

1 研究架構圖 ...31

(17)
(18)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台灣開始有外籍配偶的出現,始於 1970 年代末期至 1980 年代初期,因為部分退伍 老兵面臨擇偶困境,少數在臺灣的東南亞華僑,於是媒介印尼、菲律賞、泰國及馬來西 亞的婦女,和臺灣老兵組成跨國婚姻家庭(劉秀燕,2003)。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

92 年(含)以前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與占總結婚對數比例均呈逐年遞增,至 92 年達 31.86%比例最高,即平均每 3 對結婚登記有 1 對為中外聯姻,其中又以大陸配偶占 5

成以上居多;為遏止假結婚來臺,內政部於 92 年底開始施行大陸配偶面談制度,外交 部亦於 94 年起加強外籍配偶境外訪談,同時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來源母國經濟改善,

至 93 年起外籍及大陸港澳配偶結婚所占比重逐年降低,至 97 年降至 14.03%(內政部,

2009)。

根據內政部 97 年 5 月 17 日所公布的內政統計通報資料顯示,新移民女性子女人數 從民國 87 年 13,904 人,佔所有新生兒出生人數的 5.12%,增加到 92 年 30,348 人,佔 所有新生兒出生人數的 13.37%,到 97 年度達當年度人口出生數的 9.6%,即台灣每將 近十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名新移民子女(內政部,2009)。雖然至 93 年度後出生數有稍降,

但新移民子女在台灣少子化的情形下,蔚為不可忽視的新族群。未來這些新移民不僅將 成為台灣的一份子,並會佔全國人口極高的比例,其後續發展勢必對社會造成極大影 響,而其衍生出來的各種生活適應及教育問題,更需要政府與民間團體的長期關注。

本研究旨在瞭解屏東縣新移民子女之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現況,並進 一步探討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的關係以及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的關係,進而根據研究結 果提出具體建議及未來研究方向。本章將依第一節:研究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 三節:名詞釋義以及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隨著中國大陸市場的開放,及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廉價的人力資源,移入台灣的 女性多數是年輕、國中以下學歷,而與其結婚的丈夫不少是社經地位較低,居住較偏僻 的鄉鎮,甚至是身心殘障等弱勢族群,他們的職業大部分是工農階級,有的是務農,有 的是臨時工、有的經營小生意或是從事低技術部門等低收入的工作(夏曉鵑,2005);平 均生育子女數又高於一般臺灣家庭,這些新移民將會拖垮臺灣人口的品質,臺灣的國際 競爭力只會愈來愈差(林照真,2004)。這些外籍配偶,改變了臺灣傳統的家庭結構,她 們身負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結婚不久就懷孕生子,這些新移民子女將成為教養臺灣未 來主人翁的龐大族群。

處於文化隔閡,社交範圍相當受限制,當一個人面對不同文化或在一個新的文化環 境下,難免會產生「文化的震撼」(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與子女因此常面臨種族歧 視的現象,少數民族常被貼上擁有不良特質的標籤,而負面的自我認同會導致罪惡感及 無力感。當兒童的種族自我認同被歸為少數民族時,兒童常會產生發展危機。此外,由 於社會媒體對外籍配偶負面標籤化的結果,使得新移民子女會出現貶抑母親的偏差行 為,甚至產生自卑的心理(許靜芳,2004)。因母親的身分問題導致進入國小的新移民 子女無法自我認同,看清自己,影響其人際溝通與學業發展。

與一般家庭相似,跨國婚姻家庭中女性擔負大部分的兒童照護及教養工作,但因大 部分外籍母親在語言及文字的障礙下,亦無法適度地參與子女受教育系統的活動,而無

(19)

從提供子女相關的協助(陳源湖,2002),導致兒童在語言發展及學習上出現延緩情形。

此外,外籍母親的容貌、語言腔調與別人的媽媽不同,屬於外籍母親的文化不被台灣社 會認同,以及存在於跨國婚姻家庭的暴力事件時有所聞,都會使兒童在自我認同上產生 問題,許多新移民子女根本不敢公開承認自己的身分。外籍配偶子女傾向「退縮」的態 度較高,遇到陌生人不會主動打招呼,還會保持距離做觀察。研究者想透過研究調查,

新移民子女進入國小校園後,在學習或同儕活動中,當其感受到自己的語言、發音、長 相、性別與一般兒童不盡相同;甚至發現母親的長相、國籍也與其他同學的母親不一樣 時,其自我概念與一般生是否有差異?在相對的家庭教育資源、文化資本較不足、社經 地位較低落…等條件下,甚至透過傳播媒體或家庭錯誤觀念而誤導國小學童產生族群歧 視的行為或語言的外在環境不友善的情況下,是否可能使新移民的子女產生自卑感,而 形成對自我概念的負面看法?此乃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一。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啟蒙教育是自己的父母,而非學校教師。由此可見,父母對學前 幼兒的教育是多麼地重要,但是這些外籍配偶的子女,出生在這種較弱勢的家庭中,究 竟面臨哪些難題,又該採取哪些補救之道?一般而言,高齡、社經地位低或身心障礙者 迎娶外籍新娘的台灣男性比例較高,不同生活背景的兩個人要相處在一起,都需要一段 適應期,更何況是跨國婚姻所組成的家庭,需要面對與配偶、家人或鄰居的適應與衝突 問題(陳慧、王苓,2006)。如果家庭成員無法同心協力度過困境,除了婚姻危機外,

更可能造成外籍新娘個人的身心壓力,更對下一代的智能發展、生活習慣、人格發展、

人際互動等,產生不利的影響,由於適應環境困擾,造成影響子女心智發展;更重要的 是,普遍存在於台灣社會對新移民歧視的刻板印象,形成對人我關係的緊張,而依附關 係對我們的行為和想法的產生是直接的、明顯而重要的。研究者想要深入探究新移民子 女國小學童在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是否存在相關作為研究的主軸,此乃研究者的研究動 機之二。

外籍配偶主要任務是「傳宗接代」,來臺後很快就進入懷孕階段,對於親職教育的 角色,她們並沒有充分的準備,教養能力不足;而她們在懷孕與育兒的過程中,壓力所 產生的心理問題,透過親子互動,對於子女身心發展是否有不利的影響,值得關注。所 嫁入的夫家,多屬勞動或社經地位相對偏低者,生活壓力沉重,更無多餘的時間或能力 可教育下一代,使得孩子的語言學習、生活習慣、人際關係及人格發展受到影響,形成

「教育新弱勢族群」(李瑞金、張美智,2004)。2002 年台中榮總進行「外籍新娘子女身 心發展遲緩之研究」結果顯示,新移民婦女所生之孩子,發展遲緩比例高達 20%(梁雅 萍,2006),然而又有其它研究指出,先前研究中所提之發展遲緩問題值得商確,此外,

相關研究亦指出新移民子女少數在國語文及數學領域方面感到困擾,因此研究者希望藉 著從新移民子女個人、家庭、學校以及人際適應的了解進而發現其生活適應的關係,此 為研究動機之三。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之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 關研究,其具體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小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之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現況。

二、探討國小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以及不同背景變項之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 應的差異性。

(20)

三、探討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的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的關係。

四、探討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的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的預測關係。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茲就本研究文中所使用的重要名詞定義如下所示:

壹 壹 壹

壹、 、 、新移民子女 、 新移民子女 新移民子女 新移民子女

本文將「新移民」定義為:凡是來自於中國大陸及東南亞鄰近國家的移民,包括中 國、印尼、越南、泰國、緬甸、菲律賓、柬埔塞及馬來西亞等國家。另外,其與本國籍 人民組成跨國婚姻家庭,其所婚生之子女在本文統稱新移民子女。

本研究之新移民子女限在九十八學年度就讀於屏東縣國民小學四、五、六年級的學 生。

貳 貳 貳

貳、 、 、自我概念 、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 ( (self-concept) ) )

自我概念指個體本身對自己多方面綜合的看法與想法,包括學業我、生理我、家庭 我、社會我。本研究自我概念的操作型定義則是指:受試者周玗霈(2006)所編製的「國 小學童自我概念量表」,中的得分越高,表示其自我概念愈積極正向;反之,則表示其 自我概念愈消極負向。

參 參 參

參、 、 、依附關係 、 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 ( (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 ) )

依附關係是指個體為了滿足本身的情感需求,而對特定對象所產生的一種具有獨特 與持續性的情感連結關係。包括「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及「同儕依附」。本研究中 依附關係的操作型定義則是指:受試者在陳彤羚(2007)編製之「國小學童依附關係量 表」中的得分越高,表示其所知覺的依附關係品質越好。

肆 肆 肆

肆、 、 、生活適應 、 生活適應 生活適應( 生活適應 ( ( (life-adjustment) ) )

生活適應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在滿足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各種需求的過程 中,為了維持個人和環境的和諧關係,或是為了解決面臨的問題,減輕壓力,所採取因 應的行為,使身心達到平衡狀態的歷程。包括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人際適 應。本研究中生活適應的操作型定義則是指:受試者在林士翔(2003)編製之「國小學 童生活適應量表」中得分越高,代表受試者的生活適應愈好。

(21)

第 第 第

第四 四 四 四節 節 節 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依據上述之研究目的,將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分述如下:

壹 壹 壹

壹、 、 、研究範圍 、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範圍,依「對象」、「內容」兩方面分別加以說明。

一 一一

一、、、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就研究地區而言:本研究係以屏東縣市公立國民小學為範圍,不包含私立學校、實 驗性質的國民小學(屏教大附小)。

二 二二

二、、、研究內容、研究內容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小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變項 之間的關係現況、探討。

貳 貳 貳

貳、 、 、研究限制 、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限制包括方法、對象及內容上之限制,茲分述於下:

一一一

一、、、研究方法上的限制、研究方法上的限制研究方法上的限制 研究方法上的限制

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採團體施測方式,雖然在施測情境及指導上研究者力求一 致與明確,填答者可能因部分問題敏感而有自我防衛的心理,或受其個人觀感、認知、

情緒或態度等因素之影響,進而對問卷內容有所保留或解釋上有所偏差情形,以致造成 測量上可能之誤差存在,研究結果是否受樣本本身之差異所影響,是本研究方法難以解 釋的。

二二二

二、、、研究對象上的限制、研究對象上的限制研究對象上的限制 研究對象上的限制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時間與經費,因為研究者服務於屏東縣,所以取樣範圍以屏東 縣國小四五六年級新移民子女和一般學童為樣本,在作研究結果時推論應謹慎。

三 三三

三、、、研究內容上的限制、研究內容上的限制研究內容上的限制 研究內容上的限制

本研究將以性別、年級、家庭結構為變項來探討國小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依附關 係及生活適應上的現況及相關情形,研究的深度及廣度有其一定之限制,無法顧及樣本 之個別性及特殊性。

(22)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相關文獻探討 相關文獻探討 相關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國內外相關文獻,以期對本研究相關主題有更深入的瞭解,藉以形成 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及建立實證研究架構之依據。本章共分為五節加以闡述:第一節探討 自我概念的意義、理論與相關研究,分為自我概念意義、自我概念的理論與背景變項相 關研究;第二節探討依附關係的意義、理論與相關研究,分為依附關係的意義、依附關 係的理論與背景變項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生活適應的意義、理論與相關研究,分為生 活適應的意義、生活適應的理論與背景變項相關研究;第四節新移民之子女生活適應現 況分析;第五節探討研究變項之間的關係,分為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依附 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自我概念的意義 自我概念的意義 自我概念的意義、 自我概念的意義 、 、 、理論與相關研究 理論與相關研究 理論與相關研究 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

壹 壹

壹、 、 、自我概念的意義 、 自我概念的意義 自我概念的意義 自我概念的意義

從歷史上回顧自我概念的發展,早在西元前四、五世紀,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提 出了一句至理名言:「知汝自己」( know thyself )這句話,其釋意是:認識自己的人格特 質,此乃自我概念的濫觴,從此啟發了人們對「自我」的探索(李麗珠,2003)。直至十 九世紀美國心理學之父 William James 對「自我」提出定義之後並將「自我」的概念引 進心理學的研究,開啟自我概念實證性研究的先河之後,許多心理學者持續投入,為自 我概念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引自魏銘相,2006,頁 28)。自我是個體相信能決定「他 是誰」的一套特質、能力、態度和價值(Berk,2000)。

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與個人對外界關係之看法,是建立人格的重要核心,對正處 自我認同時期的國小高年級學生而言,自我概念更是其人格發展的重要向度。從人格心 理學的觀點而言,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指的是個人對自己與外界之間的看法,在人格 發展的核心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以下就學者們對自我概念所下的意義來加以說明:

一一一

一、、、自我概念是主體和客體的綜合、自我概念是主體和客體的綜合自我概念是主體和客體的綜合 自我概念是主體和客體的綜合

黃德祥(1994)認為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的理念、情感與態度之總合。張春興(1999)

亦指出自我概念乃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和,包括個人對自己的性格、能力、興趣 之了解,個人與他人和環境之關係,個人對處理事物之經驗及對生活目標之認識與評價 等。

二 二二

二、、、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我整體的覺知、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我整體的覺知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我整體的覺知 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我整體的覺知

賈馥茗(1980)認為自我概念中所包含的態度(可愛或可惡)、批評(好或是不好),以及 自己對自己的期望(我是好的、可愛的),形成對於自己的整體想法,稱為自我概念。李 輝(1994)和賴鑫城(1992)持相同的看法,均認為自我概念即個人對自身形象或各方面的概 念、看法或評價,它支配著個人一切行為的表現及影響行為的成功與失敗。陳彤羚(2007)

認為自我概念具有多層面之特性,是個體與環境中的人、事、物交互作用下,對自身外 在形象、內在特質所產生統整的知覺、態度與評價,是決定個人行為方式之重要因素,

同時亦會隨生活經驗或環境之不同而有所改變。簡而言之,自我概念即是個體對自己整 體的看法。

(23)

三 三三

三、、、自我概念是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自我概念是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自我概念是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 自我概念是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

自我概念是其經由生活目標、生活計畫或任務中,所感受到的精神上的信念,此信 念受到個體所處的環境與文化所影響,也受個體的認知系統、宗教信仰所影響(O’Connell

& Skevington,2005)。

自我概念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或他人回饋後,所產生對自己主觀之看法持此觀點 之學者包括:楊妙芬(1995)及施玉鵬(2002)他們認為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在與環境交 互關係中所形成對自己的知覺、態度與評價,從而塑造出對自己的一種概念,此概念是 決定個人行為方式的重要因素。洪聖陽(2002)亦指陳自我概念是個體透過與環境交互 關係及他人回饋後,對自身外在形象、內在特質所產生統整之知覺、態度與評價,並以 之形成個體的自我觀、自我概念,再藉由自我概念形成外在世界之參照架構;姜韻梅

(2003)對自我概念所下的定義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藉由他人對自我互動的關係,

個體對自我的覺知(個體對自己的個性、外貌、能力、興趣、情緒等),以及生活中各 種學習與經驗的累積(對他人、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等),而形成對自我的看法及 價值。

四 四四

四、、、自我概念是動態的、自我概念是動態的自我概念是動態的,自我概念是動態的,,,是認知事物的參考架構是認知事物的參考架構是認知事物的參考架構是認知事物的參考架構

陳美芬(1996)說明自我概念乃個體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後,形塑出對自己的一種 概念,將隨生活經驗或環境之不同而有所改變;侯雅齡(1998)指出自我概念是一多向 度之統整性組織,具有多種層面,隨個體成長、社會化及與人互動之歷程而改變,並影 響個體的行為表現;邱霓敏(2001)亦提出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己及對自己與外界的關 係之主觀看法或態度,其並非天生俱有,亦非一成不變,其乃動態且後天發展而成的。

在此觀點上,自我概念是動態的、具主動性且可以加以修正的,如圖 2-1,在經過修正 整合之後,成為認知事物的參考架構,能夠對社會環境中的刺激,做出適當的反應(楊 文玫,1994)。

圖 2-1 動態的自我概念 資料來源:楊文玫(1994)

五五五

五、、、自我概念是透過角色扮演所習得、自我概念是透過角色扮演所習得自我概念是透過角色扮演所習得 自我概念是透過角色扮演所習得

劉永元(1988)認為自我概念是必須透過角色扮演、認定以及和他人之間的互動所學 習而來的。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自我概念是主觀產物,是後天學習來的,不是先天的遺傳,

是在生活中發展而成的,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也是個體對自己的看法,意見、

(24)

態度和價值判斷的整體,是決定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知其並存著正面與負面的 價值,由於個人自我概念所表達者未必與事實相符合,會受環境、經驗影響,且真實度 有待考驗,但卻是個人行為之重要依據,所以成為重要探究的問題。

綜觀前論各學者的觀點,研究者將學者對自我概念的定義歸納整理,可從內在及外 在層面分析自我概念的意義:內在層面包括自我評價而形成的感覺或行為,外在層面則 強調外在事物及人物影響個體而形成的看法與態度。國小學童面臨的自我概念層面從上 述學者論點中,周玗霈(2006)提出的自我概念層面-學業我、生理我、家庭我和社會 我,比較符合國小兒童階段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貳 貳 貳

貳、 、 、自我概念的理論 、 自我概念的理論 自我概念的理論 自我概念的理論

一一一

一、、、心理學派、心理學派心理學派 心理學派

自我心理學理論先驅的現代心理學之父 William James 在 1890 年提出,自我包括「被 認知的客體」(self as known)與「認知的主體」(self as knower)兩部分。第一部分即 是客體我,乃經驗與意識的客體,是所有一切個人可以稱為屬於他的全部東西,又稱「經 驗的自我」(empirical self),涵蓋所有一切可屬於個人的東西;第二部分即是主體我,

乃個體能經驗、知覺、想像、選擇、記憶和計劃的主體,又稱「純粹的自我」(引自郭 怡泛,2004,頁 10)。

綜合言之,自我概念即是個體對自己之看法、態度及感情,包含生理我和學業我。

二 二二

二、、、人本學派、人本學派人本學派 人本學派

Rogers 則認為自我觀念或自我結構,可視為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綜合的看法。在此

看法中,即包括個人對自己能力、性格以及與人、與事、與物之關係等諸多方面;也包 括個人從目標與理想的追求中所獲得成敗經驗,以及對自己所做的正負評價(張春興,

1995)。而 1974 年 Byrne 則認為自我概念乃是個人對其行為、身體、能力、個人價值所 持有的態度、判斷與價值,也就是說個人對自己的知覺與評估(引自謝慈蓉,2004,頁 11-12)。

因此,人本學派認為個體是根據他自己內在的參照架構來行動的,自我概念是一主 觀的認知。因此,自我概念即是個人所知覺的自己,包括自己所有的屬性、感情、態度 與行為,包含生理我和學業我。

三三三

三、、、社會學派、社會學派社會學派 社會學派

1902 年 Cooley 認為個人主要是透過人際互動,會根據他人的表現、回饋來評價自 己的行為、態度,而形成對自己的看法,此即為自我概念。曾提出「鏡中自我」(looking glass-self)的概念,他說:「每個人對他人都是一面鏡子,反映他人所表現過的事情」

(引自楊惠婷,2005,頁 30)。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往往以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為依據,而 以鏡中自我(looking glass self)的觀點來說明「自我概念」是個體與人互動中過程,想 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與評價後,所產生的一種自我感受。其主要受到過去經驗和 重要他人的影響,形成人格的核心,以顯現個人獨特的行為模式。因此個人對自己的定 義會依據他人對自己表現的反應而定。

1934 年 Mead 則認為自我是藉由個體和環境的互動,而逐漸形成個人在該環境下的 自我概念。由此可知,社會學者眼中的自我概念並非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個體與周遭環 境互動下的產物(引自邱霓敏,2001,頁 64-65)。

綜上所述,社會學派認為自我概念它是個體與周遭環境互動之下的產物。因此在個 體自我概念的發展過程中,「重要他人」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小學童週遭環境所 發展的就是和家人互動的家庭我和同儕、師生之間的社會我。

(25)

四 四四

四、、、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Freud 從性驅力與潛意識的角度來探討自我,以本我(id)、自我(ego)與超我

(sulperego)之觀念來了解自我概念,其認為自我乃人格現實取向之組織系統,控制個 人知覺、思考、學習等部份意識歷程(引自李美慧,2004,頁 21)。因此,Freud 所指 之自我(ego)近似 Jame 的主體我(I)。而 Jung 視自我為「統整的動力」,目的乃使 個體在意識與潛意識間取得平衡(郭為藩,1996)。

因此,自我概念它在精神分析裡的意義是在個體之下,僅代表個體一部分的能動的 機制,處在內在心靈和外在現實的之間的生存個體。

五 五五

五、、、認知學派、認知學派認知學派 認知學派

Markus 認為自我概念不僅反應目前之行為,更在調整行為上擔任重要角色,其將

與自我相關之行為與經驗,加以整合解釋,並進一步納入新的自我概念中。亦即,自我 概念是個體對自身之知覺,包涵對自身能力、外表、被社會接納度、情緒、技能等方面 之認知、態度與情感(引自李麗蘋,2002,頁 26)。

Combs 和 Snygg 認為自我概念是個人所認知的自己,是個體的基本參照架構,是

知覺域的其他部分所圍繞著的核心(引自邱霓敏,2001,頁 47)。

因此,自我概念會隨著個人階段發展而逐步形塑符合個體特質與社會期望,不僅反 應目前的行為,更在調整行為上擔任重要角色。在此觀點上,自我概念是動態的、具主 動性且可以加以修正的,在經過修正整合之後,成為認知事物的參考架構,能夠對社會 環境中的刺激,做出適當的反應。

六六六

六、、、其他學者之看法、其他學者之看法其他學者之看法 其他學者之看法

Dusek(1996)提出我們可以用自己看待自己的方法、自己形容自己的方法來界定

自我概念。包括我們扮演的不同角色,例如:兒子、女兒、朋友、親屬,及在學術上的 我、運動場上的我,而青少年通常以情緒、心境、動機、信念等內在,不容易見到的部 分形容自我。

Henderson, Craig E., Dakof, Gayle A., Schwartz, Seth J. 與 Liddle, Howard A.(2006)

研究發現自我概念直接決定及影響外顯行為的問題。自我概念經常直接受到個別經驗與 重要他人的影響,或間接透過外在環境、重要他人,對自身的行為表現從事主觀的評估,

包括自身存在的知覺,以及對身體、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整體感受。

綜合以上論述,自我概念是個體從與自己、與他人、與環境的互動中,所知覺自己 的意念、情感與行為,並形成對自己整體的主觀評價;此種整體評價將隨著個體發展及 重要他人的影響而逐漸發展、穩定。是以,自我概念是由幼時即慢慢形成的內在架構,

父母提供的家庭教育是形成孩子人生整體概念的重要基礎。

研究者認為自我概念是起始於個人對自己生理健康,能力肯定與環境中他人的交互 作用,進而形成一套主觀的想法、信念、態度、感情與評價的整體統整,並依此成為行 為的參照並以用來評斷自己的價值,同時會隨著個體的成長,社會化以及他人的互動的 歷程而改變,基於以上各家理論把自我概念區分四個層面-學業我、生理我、家庭我和 社會我。

參 參 參

參、 、 、自我概念與背景變項相關研究 、 自我概念與背景變項相關研究 自我概念與背景變項相關研究 自我概念與背景變項相關研究

參酌近年來有關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發現先前之研究者依據研究目的、對象,擷 取某些背景變項來探討,其對研究對象自我概念的影響;本研究者整理常被引用之背景 變項性別、年級和家庭結構對自我概念的影響之相關研究,分述如下:

(26)

一 一一

一、、、性別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性別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性別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性別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性別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到底如何?相關文獻曾以不同性別方式做過研究,其主要有 以下研究結果:其他詳細研究成果整理如表 2-1:

性別是個體生下來就具備的,男女之間有差異存在,就生物學的觀點而言,一開始 形成胚胎時,由於基因構成不同,這所造成的影響,不僅只是外表性別特徵的不同,更 重要的,由於男、女胎兒體內的荷爾蒙不同,影響了大腦的發展,造成男、女之間的觀 點、專注點、思考、行為等各有差異。法蘭西斯.蓋頓(Francis Gatton)在 1882 年開始有 系統地探討性別差異,到了 1960 年代,更有科學證據來證明性別差異的存在(洪蘭譯,

2000);就認知發展觀點而言,認為男、女在智力取向、記憶、語文能力、數學、視覺、

空間、認知型態上亦各有所長;從社會文化的觀點而言,由於社會存在著性別刻版印象,

教養男、女生的方式從小亦也所不同,形成男、女生不同的性格、氣質、溝通模式、權 力與成就,因此可能導致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面向的自我肯定(羅瑞玉,1997)。性 別與自我概念的研究中,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在表 2-1 中,部分研究認為性別會影響自 我概念(邱霓敏,2001;李美慧,2004;姜韻梅,2003;陳玉玟,2007;陳彤羚,2007;

郭怡汎,2004;葉政憲,2007;楊惠婷,2005;蔡佳靜,2002)。有些研究認為性別與自 我概念無關(周玗霈,2006;洪聖陽,2002;陳怡君,2004;謝慈容,2004;羅佳芬,2002)。

(27)

表 2-1 性別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列的相關研究可見,性別與個體自我概念發展的關係為何,考量文化差異的緣 故,至今仍未有一個確切的結論,因此本研究將探討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的性別與自 我概念的關係。

二 二二

二、、、年級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年級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年級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年級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年級因素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到底如何?相關文獻曾以不同年級分類方式做過研 究,其主要有以下研究結果:其他詳細研究成果整理如表 2-2:

個體身心發展是一連續的生長過程,個人特質及生活背景差異,皆會影響其自我概 念之發展。而自我概念是否會隨年級增加而漸趨成熟呢?歷年來之研究結果呈現不一致 現象。茲將部份有關年級與自我概念之研究,在表 2-2 中,部分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 的學生其自我概念會達到顯著差異(邱霓敏,2001;林信香,2003;倪小平,2004;郭 怡汎,2004;楊惠婷,2005;蔡佳靜,2002)。也有研究顯示自我概念與年級並未達到 顯著差異(陳怡君,2004;羅嘉芬,2002)。

年度 研究者 研究內容摘要 主要研究發現

2001 邱霓敏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

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

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其在「情緒本質」、

「反應強度」、「趨避性」、上有顯著差異 2002 洪聖陽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 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 之關係研究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父親依附與自我概念不因性別 之不同而有

所差異

2002 蔡佳靜 國小學童出生序與社會興趣、自我概念

之相關研究

國小女生所有層面之自我概念皆顯著高於男

2002 羅佳芬 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

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小兒童的自我概念不會因性別有所差異

2003 姜韻梅

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 之研究

國小高年級女生在「學校自我概念」層面高於男 生,達到顯著差異;男生在「身體自我概念」層 面高於女生,達到顯著差異

2004 陳怡君 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

概念之研究

不同性別在自我概念上沒有顯著差異

2004 謝慈容

國小六年級男女兒童、家庭社經地位及 自我概念對生活適應之影響:以台中縣 太平市國小兒童為例

家庭自我與總體自我概念,男女生之間沒有顯著 差異

2004 郭怡汎 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

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女生的學校自我顯著優於男生;男生的身體自我 顯著優於女生

2004 李美慧 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

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不同的性別對於國小六年級學童在自我概念有著 差異存在

2005 楊惠婷 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

行為之相關研究

不同性別在自我概念上有部份差異

2006 周玗霈 嘉義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依附關係

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我概念的整體表 現上,未達顯著差異

2007 陳玉玟

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 相關性之研究 ─以臺北市信義區國小 高年級學生為例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學校自我概念、身 體自我概念上達到顯著性差異

2007 陳彤羚

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

人際衝突與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

自我概念,因性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男童在「生 理自我」顯著高於女童,女童在「學校自我」、

「道德自我」與「整體自我概念」上顯著高於男 童

2007 葉政憲 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氣質、自

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女性、民主管教方式的隔代教養家庭學童在部分 自我概念層面上表現較高

(28)

表 2-2 年級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依表 2-2 多數學者認為自我概念會隨年齡增長而有所變化,亦即自我概念是動態 的,至於變化結果,看法不盡相同,大致上而言,年級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常因研 究對象、使用工具、時間之不同,所得到的結果有所不同。至於屏東縣市國小新移民子 女和整體學童不同年級的自我概念是否會有所差異,研究者欲進一步探討。

三三三

三、、、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到底如何?相關文獻曾以不同家庭結構分類方式做過 研究,其主要有以下研究結果:詳細研究成果整理如表 2-3:

表 2-3 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度 研究者 研究內容摘要 主要研究發現

2001 邱霓敏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

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

不同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其在「對自己能力 與成就的態度」、「對外界接納的態度」、「對 自己的價值系統與信念」上有顯著差異

2002 蔡佳靜 國小學童出生序與社會興趣、自我概念

之相關研究

五年級學童所有層面之自我概念亦顯著高於六年 級。

2002 羅佳芬 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

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小兒童的自我概念不會因年級有所差異

2003 林信香 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

應之研究

不同年級的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在心理自我、能力 自我及整體自我概念上有顯著的差異

2004 倪小平 國小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

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不同年級在國小肢體障礙學生有顯著差異。

2004 郭怡汎 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

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四年級學童在家庭、學校、外貌、身體及情緒自 我皆顯著優於六年級學童。

2004 陳怡君 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

概念之研究

不同年級及家庭社經地位在自我概念上沒有顯著 差異

2005 楊惠婷 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

行為之相關研究

就年級方面,國小四年級兒童在學業自我顯著高 於六年級的國小兒童

年度 研究者 研究內容摘要 主要研究發現

1998 侯雅齡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製及其相關 因素研究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的兒童在自我概念亦有顯著的 差異存在

2001 伍至亮 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 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

雙親家庭學生在「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和「自 我概念」總分層面上高於單親家庭學生和隔代教 養家庭學生

2003 胡舜安 台灣地區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 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不同家庭結構的國小學童在自我概念整體達顯著 差異,雙親家庭學生之自我概念顯著高於單親家 庭學生自我概念

2004 倪小平 國小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 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不同家庭狀況在國小肢體障礙學生「生活適應總 層面」、「健康生活與生理發展」、「個人生活 與心理發展」無顯著差異。「學校生活學業適應」、

「社交生活與同儕互動」達顯著差異。在「家庭 生活與家屬關係」非單親高於單親;「異性生活 與兩性交誼」單親高於非單親

2004 郭怡汎 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 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在家庭狀況方面,雙親家庭學童在家庭、學校、

外貌、身體及情緒自我皆顯著優於單親家庭以及 他人照顧家庭學童國小學童

(29)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最重要的場所,兒童會經由對不同性別父母的行為觀察與模仿,

進而內化為自己人格的一部份,而逐漸形成男女有別的性格,而家庭的健全與否對兒童 身心及人格的發展與成長具相當重要的地位(陳慶福、鍾寶珠,1997)。在國外,許多研 究發現父母離異與子女的自我概念發展有關,一般而言,父母離婚的兒童會有較低的自 我概念(郭怡汎;2004)。在國內,亦有許多探討家庭結構與兒童自我概念關聯的研究,

結果發現不管使用何種施測量表,單親家庭學童與雙親家庭學童的自我概念會有所差 異。在表2-3中,學者伍至亮(2001)、侯雅齡 (1998) 、倪小平 (2004) 、郭怡汎 (2004) 、 胡舜安(2003)的研究中發現大部分單親家庭兒童的自我概念顯著低於一般正常家庭兒童 的自我概念。

不過,有些國外的研究也發現,Read在1990年的研究以國小學童為對象,其研究結 果發現:家庭結構與兒童的自我概念,並沒有顯著的相關,雙親家庭兒童的自我概念並 沒有顯著高於單親家庭的兒童。除此之外,Hallock分別以青少年與國小學童為研究對 象,二人的研究結果皆顯示:家庭結構並不是影響個體自我概念發展的關鍵,親子關係 是否良好對個體自我概念的影響,比家庭結構是否完整來得更加重要。也就是說,親子 關係良好的單親家庭青少年或國小學童,其自我概念將會比親子關係冷漠的雙親家庭來 得高。如果單親家庭的父或母親能夠與子女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則其子女的自我概念 發展不會比在雙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差(引自胡舜安,2003,頁19)。

家庭是最早也影響兒童最深遠的地方,家中的結構會影響著兒童一舉一動。由此可 知,家庭結構是否會對自我概念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至今仍沒有一個定論。因此,

研究者要再針對不同家庭結構(雙親、單親、他人照顧家庭)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的自 我概念的關係,進行實證的研究。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依附關係意義 依附關係意義 依附關係意義 依附關係意義、 、 、理論與相關研究 、 理論與相關研究 理論與相關研究 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

壹 壹

壹、 、 、依附關係的意義 、 依附關係的意義 依附關係的意義 依附關係的意義

英國精神病學家 John Bowlby 基於對早年失母兒童進行研究,和對青少年罪犯進行 心理分析,因而提出依附理論,根據 Bowlby 在 1958 年的研究指出,依附就是嬰孩與 某一個或某一些特定對象之間強烈的情感連繫,是一種愛的連結。此外在 1980 年觀察 研究人類幼小生命最初始的情感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他整合進化論的觀點、動物行為學 的研究發現、心理分析學、系統理論、和其自己長期兒童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建構提 出依附理論。他認為母親對嬰兒所發出的訊息是敏感且適當一致的反應,能讓嬰兒獲得 安全感與自信心,並作為嬰兒離開母親探索外界時的保障;母親與嬰兒間不斷的互動經 驗,形成嬰兒對母親及對自我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這種內在運 作模式,會在潛意識中運作,成為嬰兒在新情境中衡量與指導行為之依據,是人際交往 時之指標(引自王碧朗,2001,頁 16)。學者在定義依附關係的意義時,可分為三個觀點 界定定義:

一 一一

一、、、依附是個體與特定他人強烈持久的情感關係、依附是個體與特定他人強烈持久的情感關係依附是個體與特定他人強烈持久的情感關係 依附是個體與特定他人強烈持久的情感關係

Holmes 對依附行為(attachment behavior)簡單定義為:任何能使人獲得或保持對特 定對象親近之任何形式的行為,而這個對象是可以和他人加以區別的。依附是指嬰兒與 其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之間,建立起持久且強烈的情感聯結((引自呂秋桂,20015,

頁 16)。Ainsworth 研究指出當嬰兒與照顧者接近,感受到依附對象是易於親近性且回應 依附是一種情感上的聯結,且依附的對象是無法由他人替代的,在依附關係中,它有維

(30)

持親近的需求,在遇到非期待中的分離時,會顯得悲痛;在重聚時又會滿心歡喜;在失 落時,則會感到哀傷(引自陳瑩珊,2000,頁 38)。

依附是指嬰兒與其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之間,建立起持久且強烈的情感聯結。

Ainsworth 研究指出當嬰兒與照顧者接近,感受到依附對象是易於親近性(accessible)

且回應依附是一種情感上的聯結,且依附的對象是無法由他人替代的,在依附關係中,

它有維持親近的需求,在遇到非期待中的分離時,會顯得悲痛;在重聚時又會滿心歡喜;

在失落時,則會感到哀傷(引自朱伊文,2008,頁 15)。

因此,依附的對象是一個特定的他人,歷經一段長時間的發展,其情感的聯結是強 烈而持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求親近及獲得安全感。國小學童階段最親密的特定對象 有父母與同儕的依附關係。

二二二

二、、、依附是滿足個體基本需求、依附是滿足個體基本需求依附是滿足個體基本需求,依附是滿足個體基本需求,,,維持自身的安全感維持自身的安全感維持自身的安全感維持自身的安全感

Bowlby認為依附行為不會在兒童期間就消失,而是存在於整個人生歷程中。依附關

係在嬰兒期之後有所改變,換句話說,兒童將會不需要溝通或是建立特別親密的關係,

有能容忍較長的分離;依附行為的次數及強度會逐漸減緩,出現較多探索性的行為;而 且兒童的需求將較易得到滿足,因為他認為母親能在他需要時,使其得到滿足及安全,

而父母親也將會在一般或危機的環境下,做出不同程度的適當反應。Bretherton認為嬰兒 因許多本能的反應而有明確的依附行為,而這使得嬰兒對母親及母親對嬰兒間產生了聯 結,這些反應包括哺乳、黏結、跟隨、微笑和哭泣等發出信號的行為(引自郭啟瑞,2005,

頁13)。

綜合上述,個體藉由依附關係的建立,可從中獲得生理、心理需求及安全感上的滿 足,不僅影響個體在幼兒時期的安全、行為與生存,同時也是個體往後自我概念、社會 能力、情緒、行為模式等人格發展的重要依據。

三 三三

三、、、依附的歷程是一種動態的運作系統、依附的歷程是一種動態的運作系統依附的歷程是一種動態的運作系統,依附的歷程是一種動態的運作系統,,,涵蓋人生全程涵蓋人生全程涵蓋人生全程涵蓋人生全程

Honig 亦指出依附是一種長期性的情感,特別是指當個體感受到壓力時,便會試著

去尋求或接近特定對象的一種情感反應,一些哭、叫或尋求照顧者等的生物性行為,通 常會伴隨著明確的依附關係而出現(引自陳彤羚,2007,頁 14)。郭啟瑞(2005)當幼 兒在不安或苦惱的情境時,會以哭、眼睛尋找、發出與依附對象親近的訊息,並產生懇 求及黏抱等依附行為,依附對象若能適當回應幼兒的依附行為,幼兒因獲得安全而感到 被愛,他們會以依附對象為安全堡壘,對環境(人或事物)接觸及探索,而發展出一種 和父母有感應的,接受性高的,及愛的價值的工作模式,藉此發展出適應環境的能力。

依據郭啟瑞描述依附行為的意義,修改成圖 2-2 可說明依附行為系統,在此圖中可以看 出依附行為是一個動態系統,幼兒會主動的留意依附對象與自己的互動情形,

(31)

圖2-2 依附行為系統

資料來源:依據郭啟瑞(2005)修改而成

綜合上述研究者、學者的定義,依附可視為個體對特定對象的親近傾向,所產生的 依附行為,此行為受原始驅力所驅使;藉由依附行為所形成的依附關係是一種情感的聯 結及動態系統,具有獨特性、強烈性、持久性;個體從此依附關係中,可獲得其在生理、

心理需求及安全感上的滿足,不僅影響個體在幼兒時期的安全、行為與生存,也是個體 往後自我概念、社會能力、情緒、行為模式等人格發展的重要依據。本研究以學童成長 階段最親近的對象為主,即是和爸爸、媽媽、同儕之間的依附關係;

貳 貳 貳

貳、 、 、依附關係的理論 、 依附關係的理論 依附關係的理論 依附關係的理論

Bowlby 的依附理論結合了許多理論觀點,其中包含心理分析、行為學習理論、認

知發展理論、客體關係理論、動物行為學以及系統理論等,茲摘要分述如下:

一 一一

一、、、心理、心理心理分析心理分析分析分析論論論論

Freud 以本能驅力的觀點來解釋親子之間的依附,他認為嬰兒會形成對母親的依

附,是因為母親餵奶消減了嬰兒飢餓的壓力與不快,使處在口腔期的嬰兒能獲得快感而 滿足,是故母親為嬰兒尋求安慰及獲得情感的主要對象,所以嬰兒「本能的」接近能滿 足需要的人,如此嬰兒一方面可滿足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壓力獲得安全感,進而

感到安全 被愛 有自信

喜歡嬉戲 微笑的 探索的 外向的 親和力強 社交性佳

不安全-

矛盾型依附 否

是 依附對象是

否容易親近 願意傾聽 具有回應性 正面支持?

恐 逃 懼 避 焦 防 慮 衛 依附行為:

目光的搜尋發 出懇求接觸黏 附訊號

避免親近他人 逃避小心注意

警覺防禦性強 不安全-

逃避型依附 安全型依附 安全型依附

(32)

與母親之間形成一種心理上的依附關係,此關係會成為往後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引 自呂秋桂,2005,17 頁)。

Erikson 認為母親的餵奶方式及對子女需求的回應,會影響嬰兒對母親依附的強度

及安全性。母親對嬰兒需求的回應是一致的,則有助於嬰兒對他人的信任;反之,母親 對嬰兒需求的回應是不一致的,則影響嬰兒對他人的不信任(引自王建文,2007,23 頁)。

兩位學者皆認為嬰兒早期接受照顧時的品質所形成的依附關係,可從中獲得生理、

心理的需求及安全感之滿足。

二 二二

二、、、社會學習論、社會學習論社會學習論 社會學習論

Ainsworth 以幼兒時期的餵食來解釋,偏重在操作制約的原則上,認為照顧者與嬰

兒間的互動是一種互相強化並控制對方的行為,照顧者與食物、親密接觸剌激連結,或 成為增強物,因此依附行為是一種親子雙方互為強化的相互依附(引自許瑞蘭,2001,

8 頁)。在不斷經由照顧者與食物、親密接觸等刺激的連結,讓嬰兒漸漸了解照顧者出 現即代表需求將被滿足,透過此學習歷程,嬰兒學會要與照顧者接近並引起照顧者的注 意(紀怡如,2002)。

三 三三

三、、、動物行為論、動物行為論動物行為論 動物行為論

動物行為論(animal behavior theory)學者從進化論觀點解釋依附行為的發展。基於 進化基礎及生物功能,人類與其他動物一樣,為了個體及種族之生存,都與生具備讓後 代子孫靠近照顧者,藉此獲得保護的行為傾向,不但能增加個體及種族生存機會,亦可 促使社會行為之發生。依附視為個體為求生存而必須發展之行為或特色(張秋蘭,2000)。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依附行為的發展,所有動物活著就是為了生存下去,人類也 一樣。是故,依附乃是生物演化的結果,母子之間的依附關係,也是為了這樣的目的,

它可以保護幼童、避免痛苦、避免被襲擊,或許還可以減少恐懼。幾個著名的動物依附 研究,可看出動物行為論者所做的努力:如卵生鳥類的依附研究發現,依附可以幫助嬰 兒增加生存的機會;哺乳動物的依附研究指出,身體接觸所帶來的舒適感有助於依附的 發展。儘管動物行為論者強調發展依附的物種行為,但亦同意「學習」在依附發展上扮 演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孩子必須學習區分母親、褓母及陌生人的不同,依附才能建 立。

四 四四

四、、、認知發展論、認知發展論認知發展論 認知發展論

認知發展論學者對親子依附關係發展的解釋,源自 Piaget 對認知發展之研究。Piaget 認為,嬰兒與母親形成情感連結之能力,端視其認知發展程度而定。嬰兒出生七至九個 月,即感覺動作期的第四個階段,因智力之發展,使嬰兒能區分熟人與陌生人,並能對 其身邊的人有所選擇,藉由物體恆存概念,與母親產生穩定基模,進而形成依附關係(引 自王建文,2007,頁 23-24)。因此,人恆存概念之發展與依附行為之品質具有密切相關。

五五五

五、、、客體關係論、客體關係論客體關係論 客體關係論

客體關係理論所指的客體(object)就是人際關係中的重要他人(特別是母親),個體會 藉由本身的知覺與經驗來覺察客體的存在,同時透過心理表徵的方式將之反應出來(朱 伊文,2008)。

客體關係理論強調個人與客體的互動關係,其認為個體出生時即具備與客體建立關 係的能力,而此種關係是一種雙向互動的狀態,且在建立依附關係的過程中,嬰兒會將 建立關係的過程加以內化,逐漸形成穩定的自我表徵和他人表徵,並於日後與他人建立 關係時重現出來,進而形成人際互動時的知覺(魏銘相,2006)。

六 六六

六、、、系統、系統系統理論系統理論理論理論

此理論研究發現不同的動物,幼兒和母親長時間的分離,都有相同的行為反應,包 括強烈高頻率的叫聲、無目標的竄動、自我舔舐的動作、搖動不已、退怯和冷淡無感情

數據

圖  次
表 2-1 性別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列的相關研究可見,性別與個體自我概念發展的關係為何,考量文化差異的緣 故,至今仍未有一個確切的結論,因此本研究將探討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的性別與自 我概念的關係。  二二二 二、、 、年級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年級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年級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年級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年級因素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到底如何?相關文獻曾以不同年級分類方式做過研 究,其主要有以下研究結果:其他詳細研究成果整理如表 2-2:  個體身心發展是一連續的生長過程
表 2-2 年級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依表 2-2 多數學者認為自我概念會隨年齡增長而有所變化,亦即自我概念是動態 的,至於變化結果,看法不盡相同,大致上而言,年級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常因研 究對象、使用工具、時間之不同,所得到的結果有所不同。至於屏東縣市國小新移民子 女和整體學童不同年級的自我概念是否會有所差異,研究者欲進一步探討。  三 三三 三、、 、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的關係   家庭結構與自
表 2-4 性別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總之,性別對個體依附關係的影響為何,至今仍未有一個確切的結論。這可能是由 於研究對象與研究工具之不同,或是居住地區性別角色之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本研究 有再加以探討的必要,以進一步暸解不同性別新移民子女和整體學童的依附關係是否有 顯著差異。  二二二 二、、 、年級與依附關係、年級與依附關係 年級與依附關係 年級與依附關係   年級與依附關係的關係到底如何?相關文獻曾以不同年級方式做過研究,其主要有 以下研究結果:其他詳細研究成果整理如表
+7

參考文獻

Outline

貳、 、 、研究限制 、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參、 、 、生活適應與背景變項相關研究 、 生活適應與背景變項相關研究 生活適應與背景變項相關研究 生活適應與背景變項相關研究 貳、 、 、依附關係的現況分析 、 依附關係的現況分析 依附關係的現況分析 依附關係的現況分析 壹、 、 、國小新移民子女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 國小新移民子女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國小新移民子女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國小新移民子女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參、 、 、國小新移民子女背景變項與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 、 國小新移民子女背景變項與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 國小新移民子女背景變項與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 國小新移民子女背景變項與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 肆、 、 、國小學童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 國小學童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國小學童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國小學童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 陸、 、 、國小學童背景變項與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 、 國小學童背景變項與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 國小學童背景變項與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 國小學童背景變項與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 參、 、 、國小新移民子女在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 、 國小新移民子女在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 國小新移民子女在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 國小新移民子女在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 伍、 、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的預測分析 、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的預測分析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的預測分析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的預測分析 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問卷

相關文件

自我完善學與教 提升兒童自主學習的興趣 《Implementation &

中學中國語文科 小學中國語文科 中學英國語文科 小學英國語文科 中學數學科 小學數學科.

單元一:上學 圖畫書 單元二:泛愛 童詩 小二、小三 單元三:四季 童詩 單元四:友情 童話 小三、小四 單元五:謙遜 寓言 單元六:創意思維 童話 小四、小五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幼童 小學及中學生 成年人

自我肯定 自我探索及概念 ,自尊感 及成敗歸因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技巧 ,情緒管理 團體互動 協作技巧及學習 ,溝通技巧

自我肯定 自我探索及概念 ,自尊感 及成敗歸因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技巧 ,情緒管理 團體互動 協作技巧及學習 ,溝通技巧

一說到網路搜尋,我們就會想到 G oogle ,但其 實搜尋引擎不是 G oogle 發明的,早在 G oogle 出現 之前就已經有搜尋引擎的應用。那麼, G 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