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天文地理之自然知識

在文檔中 西漢儒家知識理論探析 (頁 121-126)

西漢諸儒論自然知識主要涵括「天文」與「地理」兩類知識。「天文知識」包含 陰陽與五行之氣的運作、星象觀測,以及結合此二者所推闡出的曆法。從西漢初年的 顓頊曆,至武帝太初元年的太初曆,可觀察漢代曆法推衍的發展脈絡,陳遵媯先生論 曰:

太初曆是 落下閎、鄧平制訂的,它以 29 又 43/81 日為一朔望月的長度,由 於分母為八十一,所以又稱為八十一分法。它仍用十九年七閏的置閏法,這 個曆法具備了後世曆法的各項主要內容,如二十四節氣、朔晦、閏法、五星、

交食周期。太初曆是我國保存下來的第一部完整的曆法,它是我國最早根據 實際觀測解決爭論而制訂的曆法:它的頒行,可以說是我國曆法史上的第一

61(魏)王弼注、(唐)孔穎達注疏:《周易注疏‧卷八‧繫辭下》:「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 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蓋取諸噬嗑。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

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刳木為舟,

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 諸隨。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

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 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无數」,頁 166。

其將古史發展的文明物類各附於一卦中,從認知途徑觀之,人可透過認知「卦」而把握物質 文明之發展與分類。

次大改革。62

落下閎改革曆法之事,載於《史記‧曆書》:「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

而巴落下閎運算轉歷,然後日辰之度與夏正同。乃改元,更官號,封泰山」63改革曆 法,牽涉五德終始的循環論,以及陰陽二氣所構成節氣的運作,與天文現象的觀察,

致力將實際觀察的星象與陰陽循環狀態,歸納為準確而可行的曆法,構成西漢時期的 天文學知識。

首先,「仰觀天文」所獲得的經驗知識,在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則透過陰陽 與五行互相配合所構成的天道秩序呈現出來,如〈陰陽出入上下〉曰:

天之道,初薄大冬,陰陽各從一方來,而移於後,陰由東方來西,陽由西方 來東,至於中冬之月,相遇北方,合而為一,謂之曰至;別而相去,陰適右,

陽適左,適左者,其道順,適右者,其道逆,逆氣左上,順氣右下,故下暖 而上寒,以此見天之冬右陰而左陽也,上所右而下所左也。冬月盡,而陰陽 俱南還,陽南還,出於寅,陰南還,入於戌,此陰陽所始出地入地之見處也。

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 晝夜均而寒暑平,陰日損而隨陽,陽日益而檻,故為暖熱,初得大夏之月,

相遇南方,合而為一,謂之曰至;別而相去,陽適右,陰適左,適左由下,

適右由上,上暑而下寒,以此見天之夏右陽而左陰也,上其所右,下其所左。

夏月盡,而陰陽俱北還,陽北還而入於申,陰北還而出於辰,此陰陽所始出 地入地之見處也。至於中秋之月,陽在正西,陰在正東,謂之秋分,秋分者,

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陽日損而隨陰,陰日益而檻,故至於季秋 而始霜,至孟冬而始寒,小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畢藏,天地之功終矣。64

《春秋繁露》甚為重視「歲」的概念,每一年的四時運作,皆為天道終始循環規則的

62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一冊》,(臺北:明文出版社,1984 年出版),頁 144。

63(漢)司馬遷著:《史記‧卷二十六‧曆書》,頁 1260。

64(漢)董仲舒著、(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卷十二‧陰陽出入上下》,頁 343-344。

一部分,上文以陰陽二氣的運行規則解釋四時作用,其所使用的方位圖示如下65

1998 年出版),頁 167-198。筆者僅呈現此圖「方位」的部分,而未引全圖,關於本圖之詳細說明,參 見拙作《春秋繁露君王觀研究‧第三章》,(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 年出版),頁 75。

較弱而陰氣漸強;到了「秋分」,與「春分」同為「陰陽相半」,然而陰陽方位與春 分相反,陽氣在正西方,陰氣則在正東方,陰氣逐漸增強,自然環境受陰氣影響而開 始降霜降雪;到了「大寒」時,一歲長養與奪殺之功完成。這是較為單純的自然科學 面向的解釋,四時運行受陰陽消長的自然形勢影響與掌控,配合二十四節氣(如上文 所言「孟冬」、「小雪」、「大寒」)的論述,架構出完整的一歲陰陽二氣運行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運行模式與《淮南子》著重自然科學式的解釋並不相同,在

「陽尊陰卑」的理論預設下,董氏必須對秋冬二季「陰氣盛於陽氣」的狀況提出解釋,

於是巧妙運用意志天之「志」著重於「生生化育」的理論,認為陽氣具有繁衍長養萬 物的質性,且其居於四季之前二季,彰顯意志天「好德不好刑」的面向,因此〈天道 無二〉曰:「陽之出,常縣於前而任歲事;陰之出,常縣於後而守空虛。陽之休也,

功已成於上而伏於下;陰之伏也,不得盡義而遠其處也。天之任陽不任陰,好德不好 刑如是」67,而「任陽不任陰」在當時自然科學的解釋下,有深化理論效力的作用,

且為西漢中晚期讖緯思想,奠定天文觀察與推論的基礎。

除了陰陽刑德之論外,西漢諸儒亦常以陰陽二氣之運行比附倫理秩序,如《漢書‧

公孫弘卜氏兒寬傳》載公孫弘奏對曰:「今人主和德於上,百姓和合於下,故心和則 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故陰陽和,風雨時,甘露降,

五穀登,六畜蕃,嘉禾興,朱草生,山不童,澤不涸,此和之至也」、〈武五子傳〉則 載壺關三老茂上書諫巫蠱之案中太子之冤曰:「臣聞父者猶天,母者猶地,子猶萬物 也。故天平地安,陰陽和調,物乃茂成;父慈母愛室家之中,子乃孝順。陰陽不和則 萬物夭傷,父子不和則室家散亡。」,而〈楚元王傳〉亦載劉向之疏曰:「今二府奏佞 諂不當在位,歷年而不去。故出令則如反汗,用賢則如轉石,去佞則如拔山,如此望 陰陽之調,不亦難乎。」68此三者展現倫理秩序的各種面向,公孫弘闡釋陰陽和諧對 應於君臣一體的倫理關係;壺關茂老則將陰陽二氣之生生化育對應於父母子女之家族 倫理;劉向則將地震災異與權臣當道相連結,勾勒出親賢遠佞的治道修為與實踐之理 序。足見這套陰陽氣化理序對應人道理序之詮解範圍遍及修身、家族與國家政治秩 序,而成為當時普遍的知識內涵。

67(漢)董仲舒著、(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卷十二‧天道無二》,頁 345。

68(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卷五十八‧公孫弘卜氏兒寬傳》、〈卷六十三‧武五子傳〉、〈卷三 十六‧楚元王傳〉,頁 2616、2744、1944。

其次,關於「地理知識」,〈道基〉引文依〈繫辭傳‧下〉的傳統,僅呈現水文溝 渠的知識,但正如《淮南子‧墜形》開篇所論:「墬形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極之內,

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天地之間,九州八極,土有九 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風有八等,水有六品。」69可見「地理知識」主要涵括行 政區域畫分,以及山川水澤等各種地勢。這些知識雖常被賦予想像與虛構的內容,卻 亦奠基於一定程度的實地勘查,如劉向《說苑‧辨物》論曰:

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天子處中州而制八方耳。兩河間曰冀州,

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南間曰兗州,濟東 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青州。山川汙澤,陵陸丘阜,五土之宜,聖王就其 勢,因其便,不失其性。高者黍,中者稷,下者秔,蒲葦菅蒯之用不乏,麻 麥黍梁亦不盡,山林禽獸川澤魚鱉滋殖,王者京師四通而致之。70

「就其勢,因其便」應源於對九州地理形勢與水文溝渠的考察,並使產物各因其宜,

相互流通,形成貨殖的制度。此亦大致呈現於更早的《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東方者木,農之本。司農尚仁,進經術之士,道之以帝王之路,將順其美,

匡其惡。執規而生,至溫潤下,知地形肥磽美惡,立事生則,因地之宜,召 公是也。親入南畝之中,觀民墾草發淄,耕種五穀,積蓄有余,家給人足,

倉庫充實。71

董仲舒架構以天道為根源之官職體系72,以「司農」與五行之「木」相配,其主要職 務即觀知土質而能規劃作物。「觀知」即呈現地理知識自有探勘踏查之經驗作為基礎。

69(漢)劉安著、何寧注:《淮南子集釋‧卷四‧墜形》,頁 311-312。

70(漢)劉向編、向宗魯校:《說苑校證‧卷十八‧辨物》,(收入《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北京:中 華書局,1987 年出版),頁 445-446。

71(漢)董仲舒著、(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卷十三‧五行相生》,頁 362-363。

72(漢)董仲舒著、(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卷七‧官制象天》一文架構涵括三公、九卿、二十七 大夫、八十一元士等合於天道秩序的理想官職體系,如「三公」即符應於「天以三成之,王以三自持」,

頁 214-215。

而《漢書‧地理志》開篇即論曰:「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方制萬 里,畫野分州,得百里之國萬區。」73可見這種源自經驗的地理知識觀察傳統,亦被 東漢儒者繼承,成為當時地理「一般知識與思想」之一種面向。

前文已論,「天道」既為西漢儒者所論之究極知識,而「天文」與「地理」即皆 展現「天道」運行的律則及其內涵。這種觀念,從陸賈〈道基〉所論:「傳曰:『天生 萬物,以地養之,聖人成之。』功德參合,而道術生焉」至董仲舒皆有清楚的呈現,

《春秋繁露‧天地陰陽》所論涵括天地、陰陽、五行與人等十端74,可知人透過觀察 天文現象與地形土宜,歸納出天道法則,並依此落實為人居處生活的倫理之道。

在文檔中 西漢儒家知識理論探析 (頁 121-126)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