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氣化論」之發展脈絡

在文檔中 西漢儒家知識理論探析 (頁 22-26)

「氣」的概念淵遠流長,甲骨文中即有「霞氣」的概念

42;春秋戰國時期,在學

派分殊流衍而又對話融通的學術風氣下,在齊國稷下逐漸發展出一種解釋萬物生成的

「氣化論」,白奚先生論稷下前期之代表作《管子‧內業》、〈心術〉、〈白心〉等諸論 中之「精氣說」曰:「《管子》的精氣說主要用來說明生命特別是人的精神現象,探討 精神、智慧的來源和活動……這實際上是認為人和萬物都是精氣所生。」43至於戰國 晚期,這種「氣化生成」的理脈逐漸完整,如《呂氏春秋》即有完整的推闡,如〈仲 夏紀‧大樂〉所論:

音樂之所由來遠矣。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一岀兩儀,兩儀出陰陽,陰陽變 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混混沌沌,離則復合,合則復離,是謂天常。……

萬物所岀,造於太一,化於陰陽,萌芽始震,凝寒以形。

道也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有知不見之見、不聞之聞,無狀之 狀者,則幾於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彊為之謂之太 一。44

〈大樂〉旨在論述音樂之根源與作用,其從「樂」的角度論萬物皆根源於「太一」

(道),如此,「道」的化生作用不僅限於「樂」,而是普遍於萬有(「萬物所岀,造於太 一」),一切存有都由「太一」化生而來。而「太一」的特質,如第二段引文所述「視 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這近似《老子‧十四章》、〈二十一章〉所述之「道」: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 混而為一」、「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

42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第七章:曆法天象》歸納甲骨文「雲」、「虹」等字例論其義曰:「卜辭的『各 雲』應讀作『霞雲』,霞雲自北猶《鄭箋》朝有升氣於西方。霞與隮出現於朝時,霞指雲的本身,隮指 霞的升騰。霞當是一種興雨朕兆的雲氣。」,(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出版),頁 244。

43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第七章:孟子與稷下》,頁 222。

44(漢)高誘注、(清)畢沅注:《呂氏春秋‧卷五‧仲夏紀:大樂》,頁 46。

兮冥兮,其中有精;冥兮窈兮,其中有信。」45同樣是恍惚窈冥,不可得見得聞的化 生根源,《呂氏春秋》的「太一」是將化生萬物、給予萬物稟賦的作用,落實到「氣」

的意義與功能上。

第一則引文出一條「氣」之生化作用,高誘注曰:「兩儀,天地出生。」46表示天 地為「氣」所運行的場域,而天地離析之後,「太一」剖判為陰陽二氣,故「太一」

作為萬物之根源,亦有陰陽二氣未分之渾淪狀態之義;這並非「太一」作為「氣之渾 淪狀態」的孤證,《禮記‧禮運》中,亦將太一作為「禮」之根源,其曰:「禮必本於 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47鄭玄注曰:「大音泰」,故此「大 一」應做「太一」,而孔穎達疏曰:「大一者,謂天地未分,渾沌之氣也」。可知「太 一」剖判為陰陽二氣,而萬物即化生於陰陽二氣。

戰國至西漢諸子多肯認「氣」之運行有一固定而恆常的運行理序,在《呂氏春秋》

中,常強調萬物運行的規律性,如〈季春紀‧圜道〉曰:

天道圜,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說天道之圜也?精氣一上一下 圜周複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殊形,皆有 分職,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大 而成,成乃衰,衰乃殺,殺乃藏,圜道也。48

引文論述「天」週而復始循「圜道」運行;而「地」則使萬物各從其類、生育長養,

是按照一方矩之道運作,故高誘注「地道」曰「不能相為,不能相兼」49,以表現地 道的法度。萬物之道則依循一「生、長、衰、亡」的規律運作,具體表現萬物之生命 歷程;此處僅標舉「天」、「地」與「萬物」三者之規律,然此三者所依循的規律普及 於一切存有;〈季春紀‧圜道〉,列舉天之九野、地之九州、土之九山、山之九塞、澤

45(魏)王弼注:《老子校釋‧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頁 7、11-12。

46(漢)高誘注、(清)畢沅注:《呂氏春秋‧卷五‧仲夏紀:大樂》,頁 46。

47(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注疏:《禮記注疏‧卷二十二‧禮運》,(收入(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 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出版),頁 438。

48(漢)高誘注、(清)畢沅注:《呂氏春秋‧卷三‧季春紀:圜道》,頁 31。

49同前注,頁 31。

之九藪,表示天文星象、山澤地理等一切萬有,都依照天道法則運作,故其以一人之 身作為宇宙整體之比喻:「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眾耳目鼻口也,眾 五穀寒暑也,此之謂眾異則萬物備也。」50彰顯規律卻活潑而生生不息的大天地樣貌。

從知識內涵觀之,這種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是從對天文星象與地理物候等外物 的觀察所歸納而出的,亦即結合經驗與推測,架構並解釋宇宙運行的法則;學界多認 為這種將星宿觀測與曆象、陰陽、五行相配合的天道理論,深受鄒衍「五德終始論」

影響,且鄒衍「深觀陰陽消息」的內涵乃是結合陰陽與五行的理論,如王夢鷗先生嘗 引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所附騶衍之論51而論曰:「我們認為鄒衍最大的創說:

是把古已有之「陰陽」與「五行」兩種觀念合而為一,使他成為宇宙諸現象的原動力。」52 且王先生認為陰陽與五行相結合的理論,來自於「曆象日月星辰」的成果53;徐復觀 先生則認為,鄒衍將陰陽消息與五德終始相結合的作用,乃為推演政權移轉、歷史運 行與君王德運之法則54

至於西漢時期,諸儒即常用氣化理論解釋萬物皆稟「氣」而生,同構於氣,且在 運作中,自然透顯出一種活潑而謹嚴的秩序性,呈現氣根源於「道」的脈絡。以此為 基礎,人與萬物能同類而動,感知天地萬物最隱微細緻的質性與發展動向,而西漢儒 家諸子亦莫不在天道觀與氣化論相結合的思想背景下,展現其「知識理論」的脈絡。

50(漢)高誘注、(清)畢沅注:《呂氏春秋‧卷十三‧有始覽:有始》,頁 126。

51(漢)司馬遷著:《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 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頁 2344。

52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年出版),頁 56。

53王夢鷗:《鄒衍遺說考》:「所謂消息實即因陽的生死或興廢的觀念,而此觀念從何而生,顯然是從考 定星曆而後發生的。《說苑‧辨物篇》云:玄象著明,莫大於日月,察變之動,莫著於五星。五星運氣 於五行,其初猶發於陰陽。所以依照此記載,可換作今言,即是說:黃帝造「曆」而竟造岀了陰陽說 來了。這分明是指陰陽家是古代曆家的支派,而陰陽的思想是從曆象中演出來的」,頁 58。

54徐復觀先生論曰:「(鄒衍)是以陰陽消息為天道運行的法則;以五德終始為歷史運行的法則」,見氏作

《增訂兩漢思想史‧卷二‧呂氏春秋及其對漢代學術與政治之影響》,頁 11。

第二節、研究背景與主要論題

民國以來,學界對中國哲學之「知識論」(Epistemology)或「知識理論」(The Theory of Knowledge)甚是關注,且論著甚豐。以下先針對民國以來中國哲學知識論的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論題,作為本文重要借鏡。其三則為探討目前西漢知識論之研究現況。再依 照三項研究成果,提出西漢儒家知識理論之定義與主要論題。

在文檔中 西漢儒家知識理論探析 (頁 22-26)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