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近代化土地調查論述與實施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反抗者非常在意,1590 年統一天下後,採取強硬態度,於同年 8 月在奧州從事土 地丈量之際,對主辦檢地業務之淺野長政下達命令,不論是「城主」或「百姓」,

凡反抗檢地者,實施悉數斬殺的鐵血執行手段,353

明治政府,為了確立國內近代資本主義的興隆,揮舞著「殖產興業」大旗,

努力從事近代產業的導入與育成,因此必須打破封建社會的經濟制度,保障經濟 活動自由,首先由「版籍奉還、廢藩置縣」的政治改革開始,接著於 1872 年(明 治 5 年),解除土地所有權限制,

以利土地調查事業完成。太閣 檢地後所建立之土地制度,農民捆綁在其土地上,農業純屬土地附屬物,生活毫 無自由。登記在檢地帳的土地全部強制作為耕地使用,對農民課以重稅,榨取農 民血汗所得,屬於封建社會土地制度。此土地制度共施行二百多年,直到明治維 新實施地稅改革後,才轉入半封建土地制度。

354同時為解決歷史上所存留土地權利、地籍混亂 難題,加上除農業外並無其他財源狀況,急需建立以農民為對象之租稅制度。因 而,政府毅然於次年(1873 年)公布「地租改正條例」,實施「地租改正」。重行測 量土地,規定地價,以此為標準課以錢租。355就全國土地,以縣為單位,進行土 地調查事業,重新測量各宗土地界址、面積,確定各筆土地所有人,區分公、私 有土地,承認私有土地所有權,就每筆土地發給土地所有權狀(地券),作為土地 所有之憑證。同時調查各宗土地之等則、收穫量,作為劃定課稅等級依據,並以 此收穫量課以 3%之地租(田賦)。1889 年(明治 22 年)制定土地台帳規則,將地價 與地券內容轉登錄於土地台帳內,取消土地所有權狀,以土地登記簿抄本替代,

作為土地所有證明,改以土地台帳內登記之所有權人,作為地租(田賦)課徵對 象。356

筆者認為明治初期實施地租改正後對農村影響頗大,因課征定額田賦,農民 開始承受市場影響;改以現金代替實物繳納,農民需將所收穫稻米在市場出售換 取現金,農民開始承受市場影響,因而農民被導入商品經濟體制內;明治初期導 入農業新技術,生產力大為提升,農產品市場又擴大,農民生活因此獲得改善。

此又導致農村消費力大增,其消費對象又以工業產品為主,結果工業製品市場加 速擴大,帶動日本工業的發達,而達到「殖產興業」目標。

三、近代化土地調查論述與實施

沒有經過實地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現代化國家,若想對新的地區或領土深 入瞭解,掌握當地人、地實際狀況與風俗習慣,就需對當地之人與地進行調查。

人的調查,就是人口普查,地的調查,就是土地調查。風俗習慣調查,就是人類 學的田野調查,當地土地交易習慣的調查,那就是土地舊慣調查。透過這些調查

353 石井寬治著、黃紹恆譯《日本經濟史-第二版》,頁 60。

354 日本土地百年研究會、日本不動產研究所等編著,《日本の土地百年》(東京:大成出版社,

2003),頁 26。

355 朱嗣德,《各國土地制度》,頁 337。

356 日本土地百年研究會、日本不動產研究所等編著,《日本の土地百年》,頁 26-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方式,經過實地訪查,收集相關資料,加以統計分析。這些調查資料經過有系統 的收集、歸納、統計分析之後,就具有實質意義,也是近代國家,實施數據管理 重要依據。因社會、經濟屬動態狀況,為了掌握實際狀況,每隔一段時間後,更 需就變化部分,再做調查,讓調查所得資料,具有時間性、精確性價值。因此,

土地調查具有現代性意義,也成為研究地政學術,探求土地問題的重要手段。

就土地經濟學而言,土地調查是「指有關土地之各種資訊收集,然後根據這 些資料,釐清土地產權歸屬,當時土地利用狀況,並判明利用是否合理,將來如 何改進以發揮土地最高效力」。357故土地調查為確立土地產權歸屬,制定土地制 度,推行土地政策之基礎。而土地包括土地及土地改良物,所以調查之標的為土 地、建築改良物(俗稱建物、房屋)、農作物等。土地調查大體上包括土地權利狀 況調查、土地利用現況調查、自然條件調查、人文條件調查及經濟狀況調整,調 查項目可說非常廣泛。358其中以土地權利調查為首要,亦是其他調查項目之基 礎,土地權利調查包括土地座落、面積及所有人,權利狀況則是確定其權利人及 是否有其他負擔(如典權、抵押權、大租權等),然後再記錄土地利用性質,決定 其地目、等則,作為土地收益課稅依據。為確定土地位置,需先丈量土地,繪製 地籍圖,因此,首次土地調查包括地籍測量、三角測量及地籍資料調查,並繪製 地籍圖、區段圖,編製地籍冊等業務。首次土地調查後,可依國家社會經濟需要,

再辦理土地利用調查、耕地所有人調查、地價調查、耕地收益調查、各縣市佃租 調查、土壤分類調查、森林原野地調查、農家經營收入調查等,359

學術上最早討論土地調查重要性者,當屬十九世紀德國之經濟歷史學派,

隨著時代需要,

政府施政所需,所辦的土地調查也更繁複,但以首次土地調查最重要,是現代性 土地制度建立之磐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60

357 林英彥,《土地利用概要》(台北:林英彥出版,1995),頁 16。

他們將土地視為基本生產要素,強調家庭經營(Owner Operator Family Farm))的重

358 林英彥,《土地利用概要》,頁 17。

359 同上註,頁 18。

360 經濟歷史學派(Historical school)是以德國為主的經濟學學派,雖然該學派主張以研究歷史 作為研究人類知識和經濟的主要來源,因為他們認為經濟的內容依賴於文化,故僅限於一定的 時空範圍內。這種概念拋棄了將經濟學理論視為是普世定律的概念。他們認為經濟學應該要經歷 嚴格的經驗與歷史分析、而非數學與邏輯推理。經濟歷史學派的特色是重視實際現實,

而非自我指涉的數學模型。經濟歷史學派在工業化時期也極為關注社會改革和大眾生活的改進。

經濟歷史學派可以分為以下三個世代:最年長一代的由威廉∙羅塞爾(Wilhelm Roscher)、

卡爾·克尼斯(Karl Knies)領導,最年輕的一代,則由馬克斯∙韋伯和維爾納∙松巴特(Werner Sombart)領導。19 世紀末期,經濟歷史學派與新興的奧地利經濟學派在研究方式和理論上爭 論不休。當時德國歷史學派控制了大部分的德國學術界,許多歷史學派的經濟學家成為普魯 士官員的顧問。普魯士是當時德國的學術中心,同時也支配了德語國家的學術界。隨著一些 在 德國留學的美國經濟學家的成長,歷史學派的影響還遠至美國,直到 1900 年為止。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6%93%E6%BF%9F%E6%AD%B7%E5%8F%B2%E5%AD%B 8%E6%B4%BE。2013-11-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要性,以土地所有權 (Land Property) 的型態為研究重點,361主張政府應積極開 辦土地調查工作,將收集的資料加以整理分析,以明確土地權屬(公有或私有),

促進土地利用,增加政府稅收。另外英國人卡兒∙皮爾森(Karl. Pearson )教授362 則應用數學及統計方法,從事農業經濟方面的分析,對之後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sity)傳統的實態調查主義有重大影響。363而資料之取得,則有賴對土地做 實態詳細調查,開啟美國農經學界對土地調查之重視。另外,威斯康新大學 (University of Wisconsin)沙爾達副教授則主張以科學方法來解決問題,即採取實 用主義大師杜威(John.Dewey)的理論,作研究土地經濟學的工具,必須追問「應 當如何」(What ought to be)及「如何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兩主題著手。364

1930 年代,英國政府委託倫敦政經學院地理系從事全國土地利用調查與研究 後,土地利用調查與研究就成為人與環境互相研究討論與實務探討的重要課題。

要 瞭解當時土地權屬與利用狀況,如何解決地權與地用不當所帶來之經濟效益問 題,當然需要從土地調查開始,才能取得正確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好 建議作為制定土地政策,建立良好土地制度之依據。

1946 年後,美國康乃爾大學以土地的經濟分類(Economic Land Classification)作為 土地經濟學研究新趨勢,此後,各現代化國家,均開始立法,從事全國性土地調 查工作,每隔一段時間就再進行土地調查,建立完整適時資料庫,以供社會、經 濟建設所需。

歐美國家在土地調查之研究論述與實施經驗,留歐之後藤當有所接觸,要在新領 土進行重大事業,應從調查開始,歷史上土地調查實證結果,給後藤莫大信心,

讓他堅定推展施政抱負。

361 林英彥,《土地經濟學通論》(台北:一文出版社,1975),頁 26。

362 K. Pearson(1857~1936),生卒於倫敦,公認為統計學之父。K. Pearson 1879 年畢業於劍橋大 學數學系;曾參與激進的政治活動。出版幾本文學作品,並且作了三年的律師實習。1884 年 進入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教授數學與力學,從此待在該校一直到 1933 年。 K. Pearson 最重要的學術成就,是為現代統計學打下基礎。自從達爾文演化論問世後,

關於演化的本質爭論不斷,在這方面他深受 Galton(達爾文表哥,「優生學」一詞的發明者)

與 Weldon 影響。 Weldon 1893 年提出「所謂變異,遺傳與天擇事實上只是『算術』」的想法。

這促使 K. Pearson 在 1893-1912 年間寫出 18 篇〈在演化論上的數學貢獻〉的文章,而這門「算 術」,也就是今日的統計。許多熟悉的統計名詞如標準差,成分分析,卡方檢定都是他提出的。

K. Pearson、Galton 與 Weldon 為了推廣統計在生物上的應用,於 1901 年創立統計的元老期刊 《Biometrika》,由 K. Pearson 主編至死。http://Baike.baidu.com/view/485349.htm.2013-11-18。

363 林英彥,《土地經濟學通論》(台北:一文出版社,1975),頁 26。

364 林英彥,《土地經濟學通論》,頁 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後藤新平的土地調查事業

日本在台殖民主義政策,取得台灣之意義除擴充版圖,當作南方屏障的國防 目的外,在經濟上就如歐美殖民國家,獲取殖民地經濟與人力資源,以供國內所 用,可惜治理三年,台人激烈反抗,社會動盪不安,治安維護經費擴增,政府人 事費用倍增,但台灣稅收有限。總督府財政須依靠中央補助,取得台灣沒得到好

日本在台殖民主義政策,取得台灣之意義除擴充版圖,當作南方屏障的國防 目的外,在經濟上就如歐美殖民國家,獲取殖民地經濟與人力資源,以供國內所 用,可惜治理三年,台人激烈反抗,社會動盪不安,治安維護經費擴增,政府人 事費用倍增,但台灣稅收有限。總督府財政須依靠中央補助,取得台灣沒得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