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動與非賓格的關係

第四章 作格結構的近似問題

4.2 及物動詞以非賓格結構表現的原因

4.2.1 中動與非賓格的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儘管這些結構看似非賓格句式,但經分析後,不僅能確認動詞特性都不一 樣而不屬於作格(非賓格)動詞,同時也能進一步證實作格(非賓格)動詞所衍生的 非賓格結構由於僅表示受事客體的狀態或狀態變化,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 能涉及主事者的存在,突顯出賓格類動詞及作格類動詞的不同特性。

4.2.1 中動與非賓格的關係

「NP1+V+NP2」和「NP2+V」的句式交替雖然是作格動詞的特有的雙結構 表現,如例 101 及例 102,但 Cheng and Huang (1994)分析漢語作格與賓格複合 動詞時表示,有一類複合動詞在不及物句式表現屬於非賓格結構,但在及物句 式的表現卻並非致使結構而是及物結構,如例 103:

101. (a)The ice melted.

(b)The sun melted the ice.

102. (a)他們累垮了。

(b)這件事累垮他們。

103. (a)手帕哭濕了。

(b)張三哭濕了手帕。

是否表示當動詞具有「NP1+V+NP2」及「NP2+V」交替能力就等於是作格 動詞?其實不然。Cheng and Huang (1994)提出例 103(a)和 103(b)的交替和本文所 論述的作格交替並不一樣,屬於中動與及物的交替。由於表層結構顯現相同的 不及物表現,即主語非施事或致事而是受事客體,使得例 101(a)、102(a)和 103(a)都擁有非賓格結構的不及物特性表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104. (a)門推開了。

(b)他推開了門。

105. (a)氣球吹破了。

(b)他吹破了氣球。

湯廷池(2002a)提出,部份賓格及物動詞因可隱含主事者,在表層句式僅呈 現受事客體主語而能有及物和不及物的用法;曾立英(2009)也由於不屬於作格 類別的動詞在表層結構上看似能以作格結構交替呈現,因此提出在漢語作格動 詞的句式檢驗標準中,並非僅通過「NP1+V+NP2」及「NP2+V」的基本句式交 替就能確定為作格動詞。不屬於作格類別的動詞也能藉由相似的衍生方法達到 相同的表層結構,這些結構被稱之為「中動結構」或「中間結構」(middle construction)。Keyser & Roeper (1984)、Cheng and Huang (1994)、Ting (2006)、

Lin (2012)等解釋,此類結構是有別於主動語態(active voice)與被動語態(passive voice)而居於兩者之間的一種特殊語態。典型的英文中動句大致如下:

106. The door kicks open easily.

107. This car starts easily.

中動結構的表現並不是在所有的語言中都一樣的。23以漢語和英語為例,

兩者的中動結構並不相同,如「手帕哭濕了」,當中除了客體「手帕」與複合動 詞「哭濕」外,就只有完成時貌標記「了」,並不需要如英語一樣必須加上副詞 如「easily」來完整中動結構的構造:

23 Ting (2006)以英語、德語、法語及漢語在中動結構動詞對主語的映射等特性,明確提出中動 結構在不同語言具有不一樣的表現。其次,關於中動的生成方式,Authier & Reed (1996)及 Ting (2006)同樣都認為不同語言會有不一樣的衍生機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108. 杯子打碎了。

109. This book reads easily.

英語中動結構中副詞的存在是必要的,如「This book reads easily」若沒副 詞「easily」則句子會不合語法(*This book reads)。「This book reads easily」中,

「easily」指的並非客體「This book」,而是動詞「read」的狀態。和英文相反的 是,漢語中動結構不需要副詞的存在,如「杯子打碎了」。在分析中動與非賓格 的不同時,有無副詞的出現可以是分辨英語中動和非賓格結構差異的方式:

110. Bureaucrats bribe easily. (中動結構)

111. The door opened. (非賓格結構)

漢語由於中動結構與非賓格結構在表面上的構成成份相同(受事客體主語+

動詞),因此無法如英語一樣利用表層成份的不同來區別。漢語中動結構的表層 句式非常接近於本文所論及的非賓格結構。例 112 的動詞與結構屬於非賓格句 式(「NP2+V」),表層結構與例 113 (c)相同。但若將兩者視為同一結構,則表 示「杯子打碎了」同樣也是非賓格結構,進一步說,動詞「打碎」也將被分析 為非賓格動詞甚至是作格動詞。但根據詞彙語意表達式分析,複合動詞「打 碎」並不是能表示役事起動語意的非賓格動詞,也不是兼具使動與起動語意的 作格動詞,而是帶有施事和受事論元卻沒有非作格結構表現的及物動詞:

112. 杯子碎了。

[y BE AT <state>]

杯子 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113. (a)他打碎了杯子。

(b) *他打碎了。

(c)杯子打碎了。

打碎

[x ACT ON yi] CAUSE [BECOME[yi BE AT <state>]]

他 打 杯子 杯子 碎

除了打碎之外,還有許多及物動詞也能夠以類似非賓格句式的結構呈現,

如「推開」、「踢飛」等等:

114. (a)門推開了。

(b)他推開了門。

推開

[x ACT ON yi] CAUSE [BECOME[yi BE AT <state>]]

他 推 門 門 開

115. (a)那顆球踢飛了。

(b)他踢飛了那顆球。

踢飛

[x ACT ON yi] CAUSE [BECOME[yi BE AT <state>]]

他 踢 那顆球 那顆球 飛

賓格及物動詞的「打碎」、「推開」、「踢飛」能以非賓格而不是非作格的結 構呈現,使得本文不得不再仔細分析兩者的結構。若及物動詞能以非賓格句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呈現,也等同於推翻了本文認為僅有作格(非賓格)動詞才可以在不及物句式中 以「NP2 +V」呈現的解釋。但事實上,中動結構與非賓格結構並不完全相同。

4.2.1.1 中動結構的生成方式

Keyser & Roeper (1984)發現英語中動結構的表現類似非賓格結構,經分析 後確認中動與非賓格僅在表層結構相同,在底層結構則有關鍵性差異。中動結 構最初是帶有主事者存在,但在衍生過程中透過去論旨化抑制該論旨角色,再 將受事賓語經由名詞組移位移至主語,佔據原本外在論元的位置,最終形成類 似非賓格結構的表層句式;相反的,非賓格底層結構沒有任何外在論元生成於 主語位置,內在論元能直接移至動詞前的主語位置,以「受事客體+動詞」即

「NP2+V」呈現,句子語意絕對不會也不可能存在其他角色。兩者僅在最終表 層結構的相同,即皆以受事客體為不及物句式的唯一主語:

116. (a)(pro)打碎了杯子 中動結構(深層句法)

(b)*打碎了杯子(不帶隱藏主事者) 中動結構(深層句法)

(c)杯子(pro)打碎了。 中動結構(表層句法)

圖(13) 圖(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117. (a)*(pro)碎了杯子。 非賓格結構(深層句法)

(b)碎了杯子(不帶隱藏主事者) 非賓格結構(深層句法)

(c)杯子碎了。 非賓格結構(表層句法)

圖(15) 圖(16) 圖(17)

例 116(a)的「(pro)打碎了杯子」中的隱藏主事者標記「pro」並不實際存 在於句法層級中,但為說明中動結構與非賓格結構衍生過程的不同,而將未被 去論旨化的外在主事者標示其實際應存在的主語位置。同樣,例 116(c)的賓語

「杯子」並不與隱藏主事者「pro」共處同一句法位置。關於例 116(b)被分析為 不合語法的句子,是由於「杯子打碎了」必定有主事者的存在。動結式複合動 詞「打碎」中的 V1「打」是及物動詞,該動詞的必要論元是施事及受事,句法 表現為:「施事+打+受事」:

118. (a)他打了李四。

(b)*他打了。

(c)*李四打了。

動詞「打」的動態及物表現過於明顯,必須伴隨一個施事及一個受事,即 使與 V2 充當結果補語的非賓格動詞「碎」組合後,語意仍強烈指涉施事者的

的衍生上就已經有別於非賓格結構,因此兩者絕對不能混為一談。Keyser &

Roeper (1984)為區別兩者,以彼此衍生的方法來命名,將中動結構稱為「表層 非賓格」,以區別真實具非賓格表現的「深層非賓格」。24這一術語的稱呼明白 解釋中動結構與非賓格結構不同的關鍵就在於兩者的底層衍生過程。Cheng and Huang (1994)則表示中動結構其實是帶有雙論元的及物結構衍生而成。Cheng and Huang 和 Keyser and Roeper 同樣認為中動結構是一種由抑制施事論旨角色 而形成的表面非賓格句式,這和從底層至表層都擁有作格屬性表現的真正非賓 格差別在於底層結構的根本性不同,因此才會以表面作格與深層(底層)作格的 術語來區別非賓格與中動結構。只要分析中動動詞的雙論元結構表現,則更清 楚看見中動動詞與作格(非賓格)動詞的差異:

24 Keyser and Roeper (1984)稱中動結構及非賓格結構為 surface ergative 和 deep ergative,若按字義 翻譯則為「表層作格」。但本文據其文義確定 Keyser & Roeper 對「ergative」的解釋並非本文所 言的「作格」,而是「非賓格」 (unaccusative),因此將 surface ergative 和 deep ergative 各別翻譯 為「表層非賓格」及「深層非賓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120. 他打碎杯子了。

[x ACT ON yi] CAUSE [BECOME[yi BE AT <state>]]

他 打 杯子 杯子 碎

121. 主管快累垮李四了。

[x CAUSE [[BECOME [yi BE AT <state>]] AFFECT [BECOME [yi

BE AT <state>]]]25 主管 李四 累 李四 垮

雖然複合動詞「打碎」和「累垮」的 V2「碎」和「累」都是指涉賓語「杯 子」及「李四」,但例 120 的主語「他」和 V1「打」有直接的施動關連性,

「他」屬於施事論元;例 121 的「主管」並未和 V1「累」有施動關係,「累」

是指涉受事賓語「李四」的狀態。以詞彙語意表達式分析兩者動詞會發現彼此 的不同,當中「累死」的外在論元「主管」並沒有如「打碎」的外在施事論元

「他」一樣具有 ACT 的語意存在。

關於中動結構是以何種方式隱藏主事者,歷年來相關的討論有三種解釋。

Lin (2012)統整學者對中動結構的衍生方式::

1. 主張中動是在句法層面上衍生,認為中動透過去論旨化的方式將施事論旨角 色抑制,接著以名詞組移位的方法將賓語移至主語進而構成類似非賓格結構 的「表層非賓格」。Keyser & Roeper (1984)提出,中動的外在論元是典型賓 語(Cheng and Huang, 1994 則稱之為邏輯性賓語(logical object))經由移位移動 至主語位置而形成的。持相同論點的學者包括 Cheng and Huang (1994)、

25例 121「累垮」的詞彙語意表達式是根據湯廷池(2002a)分析動詞「累倒」的詞彙語意表達式,

再加上一個僅有致使語意而不具施事語意的外在論元而形成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Keyser and Roeper (1984)、Stroik (1992, 1995, 1999)等。

2. 中動是在前句法層級或詞彙層級衍生形成。此說法認為中動結構的衍生是在 前置句法結構(presyntactic construction)形成,即受事客體是在最基底的層級 產生的一個外在論元而非內在論元。Ting (2006)對 Cheng and Huang (1994) 等學者將中動結構中受事主語是從賓語位置藉名詞組移位而形成的論點持否 定觀點,認為在句法層面前的層級(即前置句法結構的層級)時,受事已經在 動詞前的主語位置生成。中動動詞的語法(表層)主語非由名詞組移位衍生而 來,而是在外在論元的位置上直接生成。當中隱藏的主事者不在句法層級衍 生,而是在詞彙概念結構(LCS)生成(Ackema & Schoorlemmer (1994, 1995 )。

Ting (2006)雖認同漢語中動動詞確實有施事角色,但卻否定透過隱藏主事來 呈現中動結構句法層級衍生方式的理論。特別的是,雖然漢語中動結構的衍 生是在前句法層級完成,但並非所有語言的中動結構都是在前置句法層級衍 生。Authier & Reed (1996)、Ackema & Schoorlemmer (1994, 1995)、Ting (2006)認為中動結構在不同的語言會有不同的衍生機制(Authier & Reed, 1996),當中至少就包含了 Ting (2006)及 Cheng and Huang (1994)對漢語中動

Ting (2006)雖認同漢語中動動詞確實有施事角色,但卻否定透過隱藏主事來 呈現中動結構句法層級衍生方式的理論。特別的是,雖然漢語中動結構的衍 生是在前句法層級完成,但並非所有語言的中動結構都是在前置句法層級衍 生。Authier & Reed (1996)、Ackema & Schoorlemmer (1994, 1995)、Ting (2006)認為中動結構在不同的語言會有不同的衍生機制(Authier & Reed, 1996),當中至少就包含了 Ting (2006)及 Cheng and Huang (1994)對漢語中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