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主題與作格(非賓格)的關係

第四章 作格結構的近似問題

4.2 及物動詞以非賓格結構表現的原因

4.2.3 主題與作格(非賓格)的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1

色和內在論旨角色進入詞彙句法表達式。此一層級上,外在論元即使受到抑制 卻仍可在句子的特定位置中呈現。換言之,論旨角色是一種概念化的存在,但 在進入詞彙句法表達式後以概念存在的論旨角色則會衍生成為具體的論元。這 也是為何中動結構無法如被動結構一樣能插入施事導向的副詞後句子仍符合語 法(「*關鍵的證據故意忽視」、「關鍵的證據被故意忽視」)。

根據以上的分析,確定帶有明顯被動標記的被動結構由於衍生方式的不 同,與非賓格結構雖然在表層結構的表現上相似,但卻是兩種語意取向不同的 結構。非賓格結構僅表述主語自體的狀態或狀態變化;而被動則主要表達主語 的處置及不幸的語意。當作格動詞或是賓格及物動詞在轉換成被動結構時,外 在與內在的論旨角色必須先被指派為具體論元後,再決定是否要隱藏外在論元 來構成表層非賓格結構的單論元被動結構或以原型的雙論元結構表現。

4.2.3 主題與作格(非賓格)的關係

在漢語中,主題(topic)結構是一大特色,除了主語以及賓語的概念之外,

漢語的主題在語法關係上也有其特性:

152. 張三我已經見過了。

153. 這棵樹葉子很大。

154. 那新房子你看過一定會很喜歡。

「張三」、「這棵樹」、「那新房子」是句子中的主題。注意到,主題一定也 絕對是出現在句子的最前端,居於比主語還更前的位置。Li & Thompson (197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提出主題有好幾種的特徵,例如:主題是有定的、主題與句子的動詞不必有任 何選擇性的關聯、主題不由動詞決定、主題與動詞沒有一致的關係、主題總在 句子首位等等。Tsao (1979)根據漢語主題的特點,認為 Li & Thompson (1976)所 提出的特性大多適用於漢語語料。不僅如此,Tsao (1979)認為漢語主題除了能 緊貼著主語或整個句子同時表現,也可以在主題後利用逗點停頓或停頓助詞 (啊、呢、麼、吧)與句子的其他部份分隔開來:

155. 這本書(啊),真難。

156. 北京(啊),有個故宮。

157. 李四(啊),我已經送了一份禮。

由於漢語的主題呈現並非僅有以上例句的型式,帶有主題的漢語句子在辨 識上有時候會有問題:

158. 那本書出版了。

159. 那棟房子造好了。

160. 這五件衣服燙完了。

根據以上的例句表現,倪蓉(2009)藉由黃宣範(2008)的說法,提出漢語是允 許同時經歷主題化和隱藏主語的語言。從以上句式結構來看,似乎與本文所論 述的非賓格句式非常接近,即「那本書」、「房子」、「衣服」都是賓語,藉由名 詞組移位移動至主語位置而形成。該結構除了接近本文所論及的非賓格結構 外,也能以雙論元句式呈現,但兩個論元所處位置都居於動詞前:

161. 那本書出版社終於出版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162. 那棟房子建商造好了。

163. 這五件衣服媽媽燙完了。

以上例句的動詞雖然能在不具任何形態變化下以單論元或雙論元結構呈 現,但不表示這些動詞就等於是作格動詞。為了證明作格(非賓格)結構與主題 結構不一樣,必須對主題有明確認知,進而瞭解主題與作格(非賓格)在結構之 間的差異。首先,主題和主語不同的地方在於,主語需要和動詞有直接的語意 關聯,主題則不需要。其次,主語和緊跟其後的動詞或其他成份都是很自然而 沒有停頓的狀態,不像一般主題結構中主題與主語或動詞之間總是能有停頓的 關係。關於停頓的方式,大部份都是以逗號為書面語的表現,或口語表述時直 接以停頓或在主題後加上語助詞來強調主題的舊訊息特徵。逗號雖然不是強而 有力的說明和證據來解釋主題結構的必定存在特色,但卻也是可以是證明主題 結構的方法之一。

主題沒有主語在句法上與其他部份的直接緊密關係,且由於主題通常是牽 涉聽話者對事件的可知性,因此都是定指(definite)或泛指(generic)。主題跟句子 的元素和組成成份沒有直接關係,只和整個句子有關係,也就是所謂的泛指。

石定栩(1998)也有相同解釋,即主題必須是在之前就被提及才能在之後出現,

必須是定指或有所指涉的,這是由於主題的功能就是提供舊有訊息來注解新訊 息。

綜合以上解釋,主題必須是定指及泛指的,且在句法結構上前面是已知訊 息的主題而後面是新訊息,這表示主題名詞組一定是要限定性的,而處在語法 主語位置的名詞組,如非賓格結構的主語則可以是非限定的。主題必須是限定 的論點在王靜(2005)、Ting (2006)、黃宣範(2008)等都有提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164. (a)這種魚我很喜歡吃。

(b)*魚我很喜歡吃。

(c)*一種魚我很喜歡吃。 (主題結構)

165. (a)那隻狗我已經看過了。

(b)*狗我已經看過了。

(c)*一隻狗我已經看過了。 (主題結構)

166. (a)那場火幸虧消防隊來的快。

(b)*火幸虧消防隊來得快。

(c)*一場火幸虧消防隊來得快。 (主題結構)

167. (a)那個壞人死了。

(b)壞人死了。

(c)一個壞人死了。 (非賓格結構)

另外一提的是,漢語與英語在主題結構的表現會有所不同。英語的主語不 可以在任何的情況下被省略刪除;而漢語句法的表現上,常常可以看到許多省 略了主語的句子,尤其是在主題結構的情況下能以隱藏主語的方式表現。國外 學者若僅針對非漢語的主題結構例句分析,所得結果並不能完全套用於漢語主 題結構上。也由於這種特殊的情況,在表層結構上,主題結構能以主題化和隱 藏主語同時進行的方式衍生出看似與非賓格相似的表層結構,使得非賓格結構 有可能會被誤認為經過刪除主語後的主題化表現,又或將主題視為非賓格結構 中的唯一受事主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由於主語是與整個句式的各個部份有緊密相連關係而被視為不可被分割的 部份,主題則通常都是修飾整個句子而無法進入句式內部的任何位置。除了一 些看似能成為非賓格主語的主題會混淆主題或主語的判斷外,其餘的主題完全 沒有進入句子內部結構的資格。如例 168(a)的「他們」和述語「發生了意外」

的關係非常接近,因此該句不能視為是一主題句式;例 168(b)則因為「他們」

除了主題位置之外,無論進入句子中的任何位置(如例 168(c)-168(e))都不合語 法:

168. (a)他們發生了意外。

(b)他們,意外發生了。

(c)*他們意外發生了。

(d)*意外發生了他們。

(e)*意外他們發生了。

Cheng and Huang (1994)和 Ting (2006)則認為,要確定句式為非賓格結構或 中動結構而不是主題結構,透過證明該受事名詞組所在的位置是語法主語位置 (grammatical subject position)而非主題位置(topic position)就能分辨。主題必須是 限定的,而非賓格或中動等結構並沒有規定動詞前受事主語必須是限定與否的 要求,若遇到一個限定的句子卻無法辨別是否為非賓格或主題結構,則只要將 該句首的名詞組變為非限定特性,如果因而使得句式不合語法,該句式就屬於 主題結構。透過限定與非限定的區別方式能判斷句首名詞組的位置所在是否為 主語或主題:

169. (a)那隻馬累死了。 (非賓格結構) 限定 (b)一隻馬累死了。 (非賓格結構) 非限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6

170. (a)那隻蚯蚓燒死了。 (中動結構) 限定 (b)一隻蚯蚓燒死了。 (中動結構) 非限定

171. (a)那隻蚯蚓,我討厭。 (主題結構) 限定 (b)*一隻蚯蚓,我討厭。 (主題結構) 非限定

Ting (2006)在討論句首名詞組的身份辨識問題時提到,前動詞受事名詞組 在語法上的主語位置,並非主題位置,因此主題不能在句式內加入「自己」的 反身代詞。本文也認為除了主題無法將「自己」帶入句式,其餘的結構只要句 首的名詞組是主語而非主題則可以加入「自己」進入句式內,如非賓格或中動 結構:

172. (a)張三的車在店裡賣完了。

(b)張三i的車在自己i的店裡賣完了。 (中動結構)

173. (a)李四在店裡累倒了。

(b)李四i在自己i的店裡累倒了。 (非賓格結構)

174. (a)張三的車,李四在店裡賣得很好。

(b)*張三i的車,李四在自己i的店裡賣得很好。 (主題結構)

當例子證明中動結構的受事客體是處在語法層級而非主題位置時,同時也 證明本文所討論的確實是非賓格結構與中動結構而非主題結構的分析。另外,

一個句式看似有兩種類型的解讀,事實上並不是由於分析不夠清楚而導致該句 式能有兩種解讀。Lin (2012)認為,若一個句子能有兩種的解讀,那就表示該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7

子確實存在兩種結構。本文將此解釋套用於主題結構因利用主題加上刪除主語 後,進而形成的表層非賓格結構,分析後發現存在著表層完全相同的兩種結 構:

175. A:錢呢?

B:錢花光了。

此處的「錢花光了」有兩種結構,一種是從「我花光了錢」

(「NP1+V+NP2」)經由「NP2」主題化後再刪除「NP1」主語「我」後所形成 的主題結構;另一種則是本文所討論的中動結構,其主語在前置句法結構時隱 藏起來,而客體得以移動至主語位置進而形成表層非賓格結構:

176. 錢 PRO 花光了。 (中動結構)

177. (a)錢(我)花光了。

(b)錢(啊),(我)花光了。 (主題結構)

除了一個句式帶有兩種結構的情況之外,本文也發現同一種結構所表達的 意思不一定是相同的。倪蓉(2009)在討論主題化的議題時,認為混合類別的動 結式複合動詞只要是有及物特性,則內在論元通常都可以成為主題,如「飯,

我吃飽了」。雖然作格致使結構也能透過主題化將內在論元移動至主題位置,如

「這本書,出版社終於出版了」,但仍有部份的作格致使句式以內在論元為主題 時,句子雖然仍符合語法,但句子語意會有違於原意,這和賓格及物句式的主 題化結果不相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8

178. (a)他打碎了杯子

(b)杯子(啊),他打碎了。

(c)杯子(啊),PRO 打碎了。

179. (a)他累垮了李四。

(b)?李四(啊),他累垮了。

(c)?李四(啊),PRO 累垮了。

除了例 178 的三個例句語意都相同外,例 179 的三個句子都表達出不相同 的句義。事實上例 179(b)和(c)項並非不符合語法,而是不符合(a)項的句義。若 要視為是符合語法的句子,就必須視「他」為「李四」,即「李四i,他i累垮

除了例 178 的三個例句語意都相同外,例 179 的三個句子都表達出不相同 的句義。事實上例 179(b)和(c)項並非不符合語法,而是不符合(a)項的句義。若 要視為是符合語法的句子,就必須視「他」為「李四」,即「李四i,他i累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