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語作格動詞辨識方法–「詞彙語意表達式分析」

第五章 漢語作格動詞的辨識方法

5.1 漢語作格動詞辨識方法–「詞彙語意表達式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3

5.1 漢語作格動詞辨識方法–「詞彙語意表達式分析」

由於能構成雙論元句式的動詞就僅有致使動詞(作格動詞)、及物動詞和帶 歷事中間論元的單純非賓格動詞,而致使結構的外元又僅能以致事角色(可以是 致使者、事件或所表示的使因,在英語以 causer 統一表示)充當,不涉及行為及 歷事經驗的語意指涉,在「NP1+V+NP2」句式中,作格動詞的外在論旨角色無 法由施事角色(主事者,agent)或歷事論元(experiencer)所充當。因此只要能區 別外在論旨角色的身份,便能進一步分辨出衍生雙論元句式的動詞是否為作格 動詞。當能衍生雙論元句式的動詞所構成的外在論旨角色是以致使的形式表 現,不涉及行為與歷事經驗,才能確認為作格動詞。若外元具有行為或歷事經 驗的語意,則該(複合)動詞無法被分析為作格動詞。判斷動詞的外元主語是 否為致事角色,又或是存有行為或歷事經驗的語意指涉,則必須依詞彙語意表 達式的外元是否是以[x CAUSE …]而非[x ACT…」或[x EXPERIENCE…]的表現 來決定。

致使結構在詞彙語意表達式多以[x CAUSE [ y BECOME [BE AT <state>/

<place>]]]形式表現;而及物動詞由於必須指涉外在論旨角色的行為(不一定為 動態,如「睡」),外元 x 必須以 ACT 表示,不會如致事角色以[x CAUSE…]的 形式呈現。及物動詞多數以活動特性([ x ACT ON y])表現,僅有在動結式及 物複合動詞才會以完成特性([ x ACT ON y] CAUSE [ y BECOME[ BE AT

<state>/ <place>]])表現,表示在動作延及至另一參與者而造成狀態或狀態變化 的結果。但無論是活動或完成的時貌特性,及物(複合)動詞皆會以 ACT 表示 外元 x 的行為。只有外元於詞彙語意表達式不涉及任何行為而僅是以外界因素 致使內元產生起動的表現下,才有資格分析為致事角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4

以上的解釋有助於本文提出不同於湯廷池(2002a)及曾立英(2009)界定漢語 作格(複合)動詞的測試檢驗方法漢語作格動詞的辨別方式。本文提出,詞彙 語意表達式能藉由兩個方法確定動詞的類別。第一,能構成雙論元句式的動詞 為帶施事角色的「及物動詞」、帶致事角色的「作格動詞」以及帶歷事角色的

「(單純)非賓格動詞」,這些動詞所構成的詞彙語意表達式中,會因語意的差 別而反映在外元的形式表示上,而有[x CAUSE…]、[ x ACT…]、[x EXPERIE-NCE…]等的不同。藉由這樣的差異判斷外在論旨角色的身份,如「李四洗了三 件衣服」、「張三開了門」、「王冕死了父親」中,「李四」、「張三」與「王冕」的 論旨角色身分,都能由詞彙語意表達式分析得出。只要不屬於致事角色身份,

則動詞就無法被分析為作格動詞。

第二,以及物動詞「洗」和作格動詞「開」為例,「洗」由於必須表示外元 的動作或行為延及影響至內元,箭頭以雙向指涉同時指向外元 x 及內元 y;而

「開」則僅表示內元的狀態或狀態變化,與表示使因或致使者的外元為致使關 係,外元只表示內元的起動原因是來自外元關係所致,無法由動詞語意得知外 元的任何可能行為。在詞彙語意表達式中,作格動詞的外在論旨角色 x 不涉及 行為表現,僅和 y 產生致使的關聯,箭頭僅會指向內元 y,無論任何情況絕不 指向外元 x:

及物動詞 李四洗了三件衣服。

[ x ACT ON y]

李四 洗 三件衣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5

作格動詞 張三開了門。

[x CAUSE [BECOME [y BE AT <state>]]]

張三 門 開

單純非賓格動詞雖然原本屬於單論元動詞,表示內元 y 的起動狀態或狀態 變化,卻能藉由歷事角色衍生雙論元句式,且動詞語意指涉和作格動詞同樣皆 指向內元 y,但兩者的詞彙語意表達式有根本性的差異。黃正德(2007)將出 現於單純非賓格動詞前的歷事名詞組解釋為中間論元,與及物動詞和作格動詞 所衍生的雙論元結構不相同。本文將中間論元在詞彙語意表達式的形式設定為 z,藉以區別外元 x 和內元 y,避免混淆。本文所關注的是同時具有外元x和內 元y的雙論元結構中,動詞語意是否僅涉及內元y而不指涉外元x。

非賓格動詞 王冕死了父親

[z EXPERIENCE [BECOME [y BE AT <state>]]]

王冕 父親 死

關於複合動詞的動詞類別判斷,同樣是以動詞指涉是否指向外元 x 為檢驗 標準。在複合動詞的詞彙語意表達式中,及物複合動詞由於同時涉及了動作延 及和內元受到動作延及所產生的狀態變化結果,雖然 V2 多以單向指向內元 y,

但 V1 仍然具及物特性,同時指涉外元與內元;作格複合動詞通常是以內元 y 因 V1 的起動狀態或狀態變化進而導致 V2 所產生的狀態或狀態變化結果。與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6

般作格動詞相同的是,作格複合動詞也不會指向外元 x,V1 及 V2 都會指向內 元 y。

及物複合動詞 李四推開了門

[ x ACT ON yi] CAUSE [BECOME [yi BE AT <state>]]]

李四 推 門 門 開

作格複合動詞

日韓傳統婚禮儀式累壞了新人

[ x CAUSE [[BECOME [yi BE AT <state>]] AFFECT [BECOME [yi BE AT <state>]]]

日韓傳統婚禮儀式 新人 累 新人 壞

本文在討論中動結構時,透過詞彙語意表達式的分析,發現動詞的語意必 須同時涉及內元及表層句法結構不存在的外元,才得以解釋外元的行為對內元 的影響,說明具表層非賓格句式的中動結構確實隱藏外在主事者,且該論旨角 色在詞彙語意表達式的衍生階段中仍未被刪除。本文希望能使用相同的方法檢 測所有的動詞,除複合動詞外,一般動詞同樣能以此方式判斷雙論元動詞的類 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7

藉由以上所介紹的檢測方法,本文將重新檢視現有學者對漢語作格動詞提 出的界定和檢驗標準理論,主要以湯廷池(2002a)將動結式複合動詞分為八類後 藉由詞彙語意表達式得出僅有三組類型具有作格動詞屬性的分析方式,以及曾 立英(2009)制定三組句式檢驗的理論為論述對象,從這些理論中找出了存有的 缺陷,再以詞彙語意表達式進行檢測。進一步,從當中的錯誤提出本文所制定 的辨別漢語作格動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