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也」的歷時研究

以下分別從「也」字的演變、語氣詞「也」和副詞「也」三方面進行 討論。

2.1「也」字的演變

《說文解字》中記載:「「也」,女陰也。象形。」而《六書正譌》中 又說,「也」,古文匜字,借為助辭之用多,故正義為所奪,又加匚為匜,

以別之,實一字也。「也」字的字源本義究竟為女陰或匜,至今雖尚無定 論,但從《六書正譌》的說明可知「也」是因為常被借用為助詞,才使得 原義喪失,從實詞轉變為虛詞。

那麼「也」究竟是在何時演變為語氣詞的呢?王力(1989:295)論及 語氣詞的發展時表示,在原始時代,漢語可能沒有語氣詞。西周時代語氣 詞還用得很少,直到春秋時代以後語氣詞才逐漸產生。潘允中(1982:169)

也說道:「在《尚書》中未見「也」字,惟《詩經》凡 77 見,其純為句末 語氣詞的即有 32 個。由此可以斷定「也」字是西周以後才出現的字。」

由上述可知,「也」很早就是個被借用為語氣詞的假借字。

2.2 語氣詞「也」

變成語氣詞的「也」在句中有什麼功能呢?潘允中(1982:168)表示,

由於漢語語氣詞是一種只表音的純虛詞,一個詞可表多種語氣,因此使用 上比較靈活。由上述說明來看,語氣詞「也」確實如此。筆者查閱了幾位 學者對語氣詞「也」的分類,依功能、支持的學者及例句整理如下。

7

古以後未在口語中流傳下來,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使用了繫詞「是」

字。也就是說在中古時期,「也」的功能被「是」取代了。那麼為什麼「是」

會取代「也」呢?根據王(1989:184-186)說明,在現代漢語裡,判斷句 是由繫詞表現的,但在上古漢語裡並沒有繫詞,當時的判斷句一般以「也」

字煞句。例句如下:

(7)滕,小國也。 ( 孟子,滕文公上)

上述例句主要靠句中的主語和謂語的語法聯繫構成判斷,置於句末煞 句的「也」則表示判斷語氣,「也」能使判斷的意味更強、更明確。因此 此一時期的判斷句,不需要繫詞。

至於「是」成為繫詞的用法,孫錫信(1992)說明「是」在先秦時期 有指示代詞和動詞的功用,但後來發展為繫詞,到了中古時期的魏晉以 後,因大量使用繫詞,判斷語氣完全由「是」表達,「也」字就因此被取 代了。

2.3 副詞「也」

既然語氣詞「也」被取代了,那麼為什麼在現代漢語中仍有「也」的 存在,而且是當副詞用呢?現代漢語的副詞「也」的用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其功能有哪些?它和語氣詞「也」有關聯嗎?以下將逐一討論。

楊榮祥(2005)為近代副詞做了調查後表示,副詞「也」是在六朝3時 產生的,其其本作用是表類同。在六朝之前,漢語中表類同義的副詞只有

「亦」,在副詞「也」產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亦」和「也」是並存的,

只不過「也」的使用頻率很低,直到晚唐五代,「也」的使用率才開始增 加。之後大約到了元、明時期,「亦」就逐漸被「也」汰換了。楊(2005:

51-52)依年代考察了唐代的《遊仙窟》、《寒山拾得詩》,晚唐五代的《變 文》、宋代的《語類》和《元曲選》、《金》等書,統計出「亦」和「也」

的使用率,證明了唐代時「也」用得很少,到了晚唐五代,「也」的使用 開始變多,並且有了「亦」的各種用法,但使用率還沒有「亦」高,在《變 文》中,「亦」使用了 325 次,「也」只有 131 次。但是在《元曲選》和《金》

3 六朝:指曹魏、晉朝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

9

此用法常與連同現,如上表例句中的:「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 來。」筆者認為此例句的強調功能是由「連」這個焦點標記而來的。且這 一類用法也有「類同」之意,因此筆者認為可將其歸至第一類。而「讓步」, 筆者認為這並非出自於「也」,如上表例句中的:「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 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中,「讓步」實乃是從「卻」而來,故筆者不 認為「也」具有「讓步」之意。至於「也」的另一個功能,表「情況相同」,

確實存在於現代漢語中,由此可推斷近代漢語副詞「也」的用法是延續至 現代漢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