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儒家對富與利的看法

第四章 先秦儒家對「欲」、「富」、「利」的觀點

第四節 儒家對富與利的看法

《説文解字》對利的解釋如下:「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從和省。」意思是:

利、銛是金屬農具。字形採用「刀」作偏旁。諧和而後各有所利,所以採用省略了「口」

第一版),頁 495。

264李滌生著《荀子集解》〈王霸篇〉第十一(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9 年 2 月),頁 462。

265李滌生著《荀子集解》〈王霸篇〉第十一(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9 年 2 月),頁 60。

266李滌生著《荀子集解》(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年 2 月)〈不苟篇〉第三,頁 53。

95

的「和」。而《周易》說:「利者,義之和也。」意思說:「利益,是道義相和的結果。」

267

從《説文解字》和《易經》的解釋中,可知利益是要在和氣、符合道義的結果之 下才會產生的,違背道義、傷了和氣就不會聚財,也得不到利益。以下分述先秦儒家 關於利益問題的觀點。

一、孔子對富利的看法

(一) 贊成人對財富、權貴的追求

儒家思想主要談論的是道德修養功夫,但是並不排斥對富貴與利益的追求,孔子 曾經說: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善賈者也。268

這表示孔子對富貴也是積極追求的,他把自己當成有價商品,等待有眼光的君王以重 金、高位禮聘之。孔子繼續補充說明,如果心裡渴望財富,就能擁有財富,即使要貶 低身分,擔任拿鞭子的馬伕,他也是願意的: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269

在一般正常的社會狀態裡,有才能、肯積極做事的人雖然不一定能追求到榮華富貴,

但是滿足基本的生活溫飽是不成問題的。孔子甚至認為: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270

孔子認為在太平盛世時,卻讓自己處於貧賤的窘況,就表示自己沒有才能,無法立功、

立業,這是可恥的事。孔子贊成人對財富、權貴的追求,因此讀書人在國家政治清明 時,出來當官、賺取俸祿,是富貴的追求,也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方式。

(二) 對商業抱持肯定的態度

除了了解一般人會追逐利益外,孔子對商業也抱持著肯定的態度:

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廢六關,妾織蒲,三不仁也。

267 (漢)許慎 撰/(清)段玉裁 注/(民國)魯實先 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1994 年 7 月十一版,頁 180。

268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五〈子罕〉第九,(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152。

269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四〈述而〉第七,(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128。

270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二〈泰伯〉第八,(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142。

96

271

孔子對魯國大夫臧文仲廢除六個收關稅的關口,阻礙商品流通,又讓自己的妾室織 蒲到市場販售,而與民爭利的的行為頗不以為然,認為這不是仁厚的表現。從孔子 對臧文仲評判的這些話,可以了解孔子對商品流通,商業活動抱持肯定的態度。

孔子贊成一般人追求富貴,同時,在政治上,他也要替萬民爭取富貴: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 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272

孔子到衛國去,讚嘆地說:「人口真多啊!」冉有問:「人口既然已經夠多了,下一步 應當做什麼?」孔子說:「讓人民富裕。」冉有又問:「若已富裕了,下一步應當做什 麼?」孔子說:「教育他們。」孔子明白執政者最基本的需求是要先有廣大的人民,人 口聚集後,執政者要營造出一個安全富足的環境,接著才是教育民眾,。孔子明白如 果民生基礎不穩定,教育也很難真正向下紮根。

(三) 滿足基本欲求後,才有能力去學習品德修養

富貴是所有人類追求的目標,孔子知道要先滿足人民的欲求後,才有辦法教育人 民,讓人民繼續往更高層次的需求發展,去學習品德修養。而品德修養到達一定程度 後,又能回去修飾、節制本身的欲望,讓自身的欲望追求符合道義,因此孔子提出要

「見利思義」的主張。

怎樣才能讓品德更趨近於完美呢?孔子是這樣回答子路的: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 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273

如果要達到智慧、清心寡慾、勇敢、多才多藝、禮樂素養這些要求才可以稱得上品德 完美,那一般人幾乎都達不到了。所以孔子說:「當今成德之人何必做到這樣的程度呢?

只要看到錢財利益,能想想是否符合道義,面臨危難時,可以不惜犧牲個人生命,全 力以赴做自己該做的事,信守以前自己和別人的約定,這樣也可以算是個成得之人了。」

對於完美人格的標準,孔子的看法是很實際的,也是人人憑著道德修養都可以努 力達成的目標。

(四) 見利思義,時時要將道義放在心上

除了遇到道義與利益的矛盾抉擇時,孔子提醒人別忘了把道義納入重點考量外,

271 (春秋)左丘明著,(日)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第八〈文公二年〉,(臺北市:天工書局,1998) ,頁 20-21。

272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七〈子路〉第十三,(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199。

273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七〈憲問〉第十,(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210。

97

孔子也提醒人們要時時將道義的觀念放在心上,好好思考: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274

孔子的門生子張也延續孔子「見利思義」的觀念: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275

在危難的當下,君子會為了道義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相同地,在有利可圖時,他第一 個念頭想到的是這樣做是否符合道義。

在道義與利益的抉擇上,孔子把道義放在第一順位,所以後人就認為儒家思想是 道德修養的君子之學。實則儒家在義利的抉擇上,有更深入的思考邏輯,蔡仁厚提出 這樣的看法:

孔子主張,並不是說儒家只要義而不要利,絕非把「義」和「利」對立起來。

而是認為,人類的行為如果遠離道義原則,那就很難成就真正的功利。276 孔子在義利的觀點上,採取重義輕利的態度,不過對於「利」他並非輕視排斥,之所 以將道義放在利益之前,不是放棄利益,而是要保全利益,唯有符合道義的利益才會 是真實永久的利益,也才是人們可以拿得起的利益。

二、孟子對富利的看法

後人會遵奉孟子為亞聖,是因為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愛思想,從孔子的「仁」之中 凸顯出「義」的觀念,並提出了性善說。那麼孟子對「富」與「利」又是抱持什麼樣 的觀點?

(一) 孟子從孔子的「仁」凸顯了「義」的概念

孟子的「性善論」呈現出人性的光輝和價值,正如吳怡為孟子學說下了這樣的註解: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而仁是惻隱之心。這點惻隱之心非常微弱,完全訴諸於自 覺。這在春秋時期,諸侯還沒有過份跋扈,百家尚沒有激烈競爭,因此這個仁還 可以應付。可是到了戰國時期,諸侯放恣,處士橫議,孔子這個訴之於自覺的仁 字,已收拾不住,所以孟子特別強調一個義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可見

274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八〈季氏〉第十六,(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242。

275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十〈子張〉第十九,(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263。

276 蔡仁厚〈道德上的義利之辨與經濟上的義利雙成〉,《中國文化月刊》第一四四期,1991 年 10 月,頁 67。

98

義,乃是孟子思想裡極重要的一個字。277

「仁」是人性的自覺,「義」是人做人處事該遵循的方向,所以孟子說:「仁,人心也;

義,人路也」278

人有別於禽獸,是因為人先天就有一顆仁愛之心;人生存在世間不會迷失方向,是 因為有道義做重要的指引。

(二) 孟子不排斥人民追求富與利,而執政者更要有幫助人民富裕

孟子也注意到世人有滿足慾望、追逐利益的習性,因此他不排斥利益的追求,孟子 甚至在政治上也提醒執政者要幫助人民累積財富:

易其田疇,薄其賦稅,民可使富也279

不過他一再叮嚀著我們「茍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就會「上下交征利」。280在追 逐利益時要先衡量是否符合道義,若罔顧道義而追求利益,會形成一股貪婪的風氣,

全國上下人心都被貪欲迷惑,爭相追逐利益,那國家早晚會出大事。孟子說: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281

在義與利之間價值的取捨,孟子明確地選擇義,沒有模稜兩可的空間。

(三) 追求的利益要在道義的前提下,失去了道義也會失去親情倫理

孟子感慨地問世間人「何必開口閉口都談利益呢?先想想是否符合道義吧!」他 明白利益的追逐是人最基本的天性,但是罔顧道義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孟子甚至拿生 死與義來做價值的比較,他說: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282 孟子將道義看得極度重要,甚至將道義放在生死之前,孟子認為人若失去了道義,倫 理親情也會跟著蕩然無存,一個人到了這樣的地步和禽獸有什麼不同?因此孟子語重 心長地說:

277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84 年),頁 129。

278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一〈告子章句上〉第九,(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806。

279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三〈盡心章句上〉,(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863。

280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一〈梁惠王章句上〉,(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457。

281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一〈梁惠王章句上〉,(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457。

282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一〈告子章句上〉,(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465。

99

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283

當然,孟子也用肯定的語氣說明仁義道德對人倫所產生的積極作用,他說:「未有仁而

當然,孟子也用肯定的語氣說明仁義道德對人倫所產生的積極作用,他說:「未有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