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項,分別為:詮釋法、文獻法、文化比較研究法,以 下分別詳述之。

一、詮釋法

中國哲學的方法論與西方現代實體主義的方法論差異甚大,雖然西方實體主義的 方法論為我們帶來極高的研究效率,值得我們學習,不過中國哲學的思想體系中有自 己豐富的形上學思考方式。郭齊勇教授認為:

中國哲學是一種機體主義的存在哲學、生命哲學、人生哲學,有它自己獨到的 形上睿智。……把關於形上本體的追溯與人生的現實活動和價值目標、理想人

27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6 年 2 月初版),頁 430。

28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6 年 2 月初版),頁 430。

11

格和理想境界之實現結合起來,貫通形上與形下,貫通超越與內在,貫通理想 與現實,最終圍繞著「人」而展開,而啟迪人們體驗生命,提升境界,超越自 我,解放心靈,爆發出創造精神。29

依郭齊勇的看法,中國哲學不只是具有抽象的理論基礎,也涵蓋了實際人生的應用與 落實,不同於西方純理論的哲學體系。郭齊勇還更詳細地分析出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 細部的差異:

中國人的宇宙觀,中國人的思維、行為、審美方式走著另一條道路,與西方實 體主義的個體性、間斷性、有形性、結構性、組合性、機械性、思辨性等有明 顯差異。……西方希臘、中世紀、近代的形式實體觀或物質實體觀強調主客體 之間的分裂與緊張,強調精神實體或物質實體的絕對性和靜止的自立性,以認 識主客體的對立作為尋求世界本體的前提,把人與世界分割開來,把人、人生、

生活的意義與目的排斥在這一學說之外。30

郭齊勇教授提出的意見或許太過一分為二,不過卻也清楚地點明東方哲學有其獨特性,

不只重視思辨性,更重視將思辨後的哲學內容落實到真實人生,這些特點都不同於西 方主客體獨立的理論系統。是故研究中國哲學時就不能完全依照西方社會科學的研究 方法,而是要回到經典文獻重新閱讀,並參照文獻作者的生平事蹟做檢驗考察,以期 更貼近中國哲學最真實的理論意義與面貌。因此本研究從西方的社會研究方法中尋找 出一個最適合中國哲學特性的方法──詮釋學,作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關於「詮釋 學」的定義如下:

詮釋學(hermeneutics)──源自於十九世紀的一個關於意義的理論。……就字 面的意思來說,是指把模糊不清之處弄明白。詮釋學大多見之於人文學科(哲學、

藝術、歷史、宗教研究、語言學,與文學評論),著重在詳細的閱讀或檢視文稿 內容(text),文稿內容可以是一席對話、書面文字,或圖片。研究者進行「閱 讀」,以揭露隱藏於文稿內容中的意義。……當研究文稿內容時,研究者/讀者 試著吸收或進入文稿內容中所提出的整體觀點,然後發展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 關聯性。換句話說,真正的意義很少表面看起來究簡單易懂、一目了然。只有 透過詳盡地研究文稿內容,思索它所傳遞出來的多種訊息、尋找各部分的關聯 性,方才能夠得知。31

那麼來自於西方的「詮釋學」研究方法又如何應用在中國哲學研究?林安梧於 2014 年在中興大學所開設的課程「先秦學術思想研究」的課堂講義〈《論語》一書中所呈顯 的「本體詮釋學」問題之探討〉一文中,已提出了明確的意見:

29 郭齊勇〈中國哲學史上的非實體思想〉,頁 1008-1009,《哲學與文化》二十六卷第十一期,1999 年 11 月。

30 郭齊勇〈中國哲學史上的非實體思想〉,頁 1006,《哲學與文化》二十六卷第十一期,1999 年 11 月。

31 W.Lawrence Neuman 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市:揚智文化,2002 年 2 月初版三刷),頁 134。

12

以「人」為核心來說,「人」詮釋了「經典」,「經典」經由「人」的詮釋,而通 極於道。另方面,「人」揭發了「道」,「道」經由「人」的揭發,而開顯於「經 典」之中。以「經典」為核心來說,「經典」豐潤了「道」,「道」經由「經典」

的豐潤而又啟發了「人」。另方面,「經典」教養了「人」,「人」經由「經典」

的教養而通極於「道」。「道」與「人」之間有其相互的詮釋與循環的關係,而 這兩端之對比而形成一「辯證的歷程」,此即「經典」。「人」與「經典」之間有 其相互的詮釋與循環的關係,而這兩端之對比而形成一「辯證的依歸」,此即「道」。

「經典」與「道」之間有其相互的詮釋與循環的關係,而這兩端之對比而形成 一「辯證的核心」,此即「人」。「人」之為三者辯證的核心,上通於「道」,下 及於「經典」,人性中自有其歷史性在,而歷史性中亦自有其人性貞常者在。32 林安梧認為中國哲學重視的是「人」、「經典」、「道」三者的關係,也就是說中國哲學 談論的哲學之道是要透過人──包含自己和大多數的群眾──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 中證明道的意義和真實性,如此道才有存在的價值。而道除了透過具體的實踐產生了 意義,也必須透過經典的紀錄和保存,才能讓道通過時間、空間的限制被完整的呈現 出來。那麼吾人在研究中國哲學又該採取怎樣的立場和方法呢?林安梧對此有更詳盡 的解說:

當然,經典之詮釋之要角是人,人必得經有「文獻的佐證、歷史的考證」,對於 文本相關者有一脈絡之深入,進一步,因之而有「心性的體證、理論的辯證」。 層層回溯,自也層層開顯,由「語句」的認知,進到「結構」的把握,再由此 進到「圖象」的想像,進而「意趣」的體會,終而可以進到「道」的證悟。學 問之道,本無定法,只是「真積力久」,自可「契入」。33

本論文探查西方詮釋學方法,並參考林安梧的「本體詮釋法」意見後,認為本研究「先 秦儒家道德觀」符合經典詮釋的條件,因此本論文會以先秦儒家相關的經典文獻為詮 釋的文本,由文字段落的意義分析,契入先秦儒家的思想旨趣。至於本論文有幾個章 節也涉及與現代西方幾位重要學者做對話,這部份則參考西方的社會研究方法中的「文 獻法」、「文化比較研究法」為主。

二、文獻法

《科學方法百科辭典》對「文獻法」做了如下的定義:

文獻法又稱文件分析法(document method),是指人們用文字、圖形、符號、聲 頻和視頻等手段記錄下來的、具有歷史價值的圖書資料。文獻可分為一次文獻、

32 原文詳見: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網站 http://chinese.nchu.edu.tw/app/news.php?Sn=1061

33 原文詳見: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網站http://chinese.nchu.edu.tw/app/news.php?Sn=1061

13

二次文獻。凡原始的資料……也稱為第一手資料。對一次文獻加工整理後形成 的系統文獻……也稱為第二手資料。由於原始資料可靠性比較大,研究者主要 使用一次文獻。對文憲進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內容分析法。內容分析法是就 是對文憲內容作系統的、數量化的客觀統計分析,從而驗證研究者的假設或證 明某種論斷。34

本論文對於「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的部分將採用一級資料分析法,從朱子《四書集注》

中蒐羅關於孔子、孟子的言論,並分析其思想內容,荀子部分則採用王先謙的《荀子 集解》、熊公哲、李滌生等不同版本的《荀子今注今譯》,從荀子留下的文字內容推論 出荀子思想核心。至於「現代」的部分,涉及了西方幾位重量級思想家的學說比較,

本論文採用的是二級資料法,經由深具代表性翻譯學者的翻譯文字,進入西方學者的 學術論點,並推論其思想核心。另外本研究還參考,並引用諸位學術前輩們的研究論 文、專書進行比對、分析、討論,以期更清楚地掌握本研究的論據。

不過本論文對上古史資料不採取全面從甲骨文、金文、訓詁等部分著手,有別於 其他重視文字學、字源探究的方法。對此,余英時有過這樣的論述:

近代研究士的起源問題的學者,每好從文字訓詁下手,更喜引甲骨文、金文為 證,真所謂各家各異其說,令人無所適從。35

余英時不贊成近代學者在研究方法上直接從文字、訓詁學上著手,認為會產生眾說紛 紜、莫衷一是的現象,而陳來也提出相似的看法:

盡可能地利用古文字學者的研究成果,對古史研究固然是一合理的要求;而要 求非古文字專業的學者強作字源學的研究,則並非合理。……古文字學者往往 各異其說,令人無所適從。……古文字研究應用於思想史研究之限制,亦當瞭 解,蓋一字之用,在上古並非一義,但造字則只能取其一象;且即使造字時該 字仔語言中只有一義,此字之用在以後何時發展出其他不同的意義,亦很難斷 定。所以,我們並不能將一字在商代的意義任意用於西周春秋的任何語句之中。

36

陳來認為中國文字向來有一字多義的現象,因此在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時,不能只從單 方面的文字字義強做解釋,否則會產生以偏概全的弊端。況且若研究者本身不是文字 學專家,更容易犯了詮釋上的錯誤,因此本研究不以文字學分析方法為主要研究方式,

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以此一方法做為補充的論證。

34 王海山主編《科學方法百科辭典》,(臺北市:恩楷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 7 月初版,2003 年 2 月二 版),頁 235。

35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古代知識階級的興起與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頁 3。

36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臺北市:允晨文化,2006 年 1 月),頁 358。

14

三、文化比較研究法

《科學方法百科辭典》對「文化比較研究法」做了如下的定義:

文化比較研究法(cross-culture approach)以全世界各種不同民族文化樣本進 行比較研究的方法。又稱跨文化研究法。19 世紀 70 年代,由英國人類學家泰 勒(E.B.Tylor)所倡議。文化比較研究的基本假設是,雖然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 文化內容,但在不同的文化內容中可以發現能適合於一切文化內容的根本結構,

文化比較研究法(cross-culture approach)以全世界各種不同民族文化樣本進 行比較研究的方法。又稱跨文化研究法。19 世紀 70 年代,由英國人類學家泰 勒(E.B.Tylor)所倡議。文化比較研究的基本假設是,雖然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 文化內容,但在不同的文化內容中可以發現能適合於一切文化內容的根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