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始社會的宗教道德觀

第二章 先秦儒家道德觀的起源─從宗教意涵到人文理性

第一節 原始社會的宗教道德觀

中華民族最初的生活模式建立在原始群居的母系社會,當時的人們生活單純,雖 然物質生活簡單,可是人們與大自然非常貼近,為了能與大自然和平共存,人們於是 對自然界抱持著畏懼恭敬的態度。

一、從多神崇拜到重視祖先祭祀

根據唐善純在民俗學研究的考察報告指出:

(原始人類相信)是大地造就了人類,因而將大地看得特別神聖。他們認為,誰 如果不對故土忠誠,誰就是對母親的背叛,誰如果對大地沒有誠敬之心,他死 後將不被大地所容納。40

原始人類時常得面對大自然風雨雷電等氣候無時無刻的變化,這些都是他們不可理解、

不可預測的現象。在原始人類無法以因果邏輯去解釋其中關聯時,這些自然現象就被 賦予了神祕色彩,讓原始人類有了崇敬畏懼之心。王鐘陵以心理學的視角做研究,他 發現:

在這種變幻的觀念影響下,周圍環境對原始人來說更加充滿了危險,如雷電水 火因人們的微小過失而逞怒發威。41

原始人類在面臨大自然現象與周圍環境的變化下,限於知識的匱乏,而產生恐懼害怕

40唐善純《華夏探秘》(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年),頁 97。

41王鐘陵《中國前期文化─心理研究》(重慶出版社,1991 年),頁 57。

20

的心理,透過想像而賦予了風雨雷電以神祕的力量,並將之神格化,而有了多神崇拜 的信仰,這也是神話傳說的源頭。另外,唐賢秋也發現:

原始人類的誠信道德,最初源於對自然界的信仰和對自然界不可知力量的恐懼。

這種由於對自然的信仰和對自然的絕對忠誠行為,又被延伸到原始人類的交往 之中。42

原始人類的宗教信仰是多神信仰,他們所崇拜的神靈多來自於大自然,山川雷雨都被 神格化。這是因為原始人類為了生存必須面臨大自然諸多環境的挑戰,原始人類囿於 知識能力不足,而對大自然產生畏懼恭敬的心態,因此我們可以說原始人類的宗教觀 是因為心裡畏懼而產生的多神崇拜。

關於神話與祭祀的關係,有其發展歷程,劉城淮將之分為三個階段:

中國上古神話經歷了三階段,第一階段是自然性神話,即以描述自然現象為主 的神話。第二階段是自然社會性神話,以描述英雄之神與大自然的鬥爭為主。

第三階段是社會性神話,以描述社會的生活、鬥爭為主。在第三階段,祖先神 已經成為至高無上的神,它們有的充當了自然物的化身,有的作為部族國家的 名號,它們成了人們祭祀的首要對象。43

遠在商朝時,人類似乎已經逐漸進入第三個階段,除了自然山川等諸多神靈崇拜外,

商朝人民對祖先的祭祀也是非常重視的。商朝重視祖先祭祀的信仰方式,這和希臘神 話有明顯的不同,希臘神話的諸神大多被賦予了濃厚人性化的浪漫故事,而在中國商 朝時所重視的祖先祭祀崇拜,卻是更強而有力地聯繫起個人與家族的血緣關係。陳來 指出:

中國文明的人文化不是通過神話人物的人性化來實現,人的自我確證是通過消 解神靈信仰和降低神靈地位,突出民、人、德的重要性而得以實現。44

中國和西方對神話、信仰的處理方式不同,在遠古時代的中國,大約從商朝即開始對 祭祀非常重視,透過祭祀活動而延伸出豐富的人文、理性、德行內涵,而成為中國文 化極具特色的部分。

二、上古時代人類適應群居生活的純樸道德觀

原始人類為了求生存,要面臨大自然氣候變化的挑戰,還要滿足食物、衣著、住 所等基本生存需求,因此需要過著群居生活,關於原始人類的生活方式,春秋時代許

42唐賢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的誠信思想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 11 月),頁 20。

43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年),頁 16-23。

44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市:允晨文化,2006 年 1 月),

頁 134-135。

21

多思想家們有這樣的描述:

男女雜游,不媒不聘,緣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氣溫適,不織不衣。45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46

當時的人類發現在自然條件惡劣、人力有限的情況下,為了尋求更安全便利的生活,

因此選擇了群體居住的方式,這就是「相與利之」、「利之出於群」的概念,個人必須 生活在群體中,受到群體的保護,也就要受到群體的制約,對此,《呂氏春秋》有更詳 細的敘述:

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衛,肌膚不足以抗寒暑,筋骨不足以從利避害,勇 敢不足以卻猛禁悍。然且猶裁萬物,制禽獸,服蛟蟲,寒暑燥濕弗能害,不唯 先有其備,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與利之也。利之出於群也,君道立也。

故君道立則利出其群,而人備可完矣。47

既然個人無法單獨存活在世界上,因此要進入團體生活,在團體中就會出現領導者,

慢慢就有國家、君王的概念,如此才能讓團體處於有秩序、安穩的狀態。不過在此時 的人們還過著簡單素樸的生活,只求衣食溫飽、生命得以延續而已,因此原始社會的 人們對於道德、刑法的概念是模糊的,有許多古籍文獻都有這方面的記載:

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48

其民聚生羣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 之道,無進退、揖讓之禮49

原始人類從雜居生活,慢慢發展出更有效率的生活模式,開始分工合作,而過著更有 凝聚力的團體生活,當人類發展出集體狩獵的生活方式後,也代表著人類有了明確的 群體意識,根據王賢秋的觀察:

狩獵是一種集體的活動,需要參加者一致共同行動。這就要求每個參加狩獵者 都能遵守事先安排的約定,做到言而有信,狩獵活動才能正常地進行。……共 同的勞動必須產生守約、守信的要求。50

原始社會的人們為了生存必須與大自然搏鬥,因此發展出群居的團體生活,尤其到了 狩獵活動,人類已明白共同生活中要遵守約定,這是原始人類純樸的道德觀念。

雖然原始人類因為狩獵活動,而發展出適應群體生活的道德需求,不過原始人類

45四庫全書電子版(周)列禦寇《列子》,卷五,頁 10。

46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下冊,卷九〈盜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年 12 月初版第一次 印刷,1994 年 10 月初版第十二次印刷)頁 847。

47四庫全書電子版(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卷二十〈恃君覽第八〉,(漢)高誘注,頁 1。

48四庫全書電子版(戰國)《韓非子》著,卷十九〈五蠧第四十九〉,(元)何犿注,頁 2。

49四庫全書電子版(秦) 呂不韋《呂氏春秋》,卷二十〈恃君覽第八〉,(漢)高誘注,頁 2。

50唐賢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的誠信思想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 11 月),頁 20。

22

的群體生活方式尚屬純樸階段,需求很簡單,沒有過多的名利欲望,也因此道德觀念 與刑法條文,都沒有存在的需要。在原始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是自由自在、無拘無 束的。《禮記‧禮運篇》描繪出人類理想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 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同世界是中國人理想社會的模型,但若仔細分析起來,這個模型和原始社會人們的 生存方式是很相似的,生活簡單,思想簡單,人際關係也簡單,張殿奎、王瑩認為:

原始社會道德觀念還是很簡單、純樸的,這種簡單純樸性主要表現在:一是同 原始宗教觀念和習慣都是密切結合在一起,他的貫徹也主要是通過宗教儀式、

傳統力量亦即習慣的模仿和遵從。二是具有較大的直觀性,他一般是人們通過 感情或感覺的直觀形式對道德現象的具體概括,所以往往含混不清。51

原始社會的人們依賴直觀能力,就連對道德判斷也沒有明確的是非標準,而是靠感覺 的作用,也就是說原始社會的人們是依靠心裡的感覺,作為判斷是非對錯的準則,張 殿奎、王瑩對此有更清楚的說明:

他們所謂「好的」,實際上也是指「自己的」、「氏族的」、「真實的」、「美麗的」、

「善的」等等;而一切「壞的」,也就是「別人的」、「虛假的」、「醜陋的」、「惡 的」等等。

不只張殿奎、王瑩認為原始社會的道德觀念處於混沌未明、粗淺大略的狀態,唐賢秋 也有類似看法:

原始社會的誠信道德活動只是侷限在部落範圍內,超出了部落界線也就無所謂 誠信可言。……原始社會的誠信道德活動相當大的程度上源自於對天神的敬畏。

52

原始社會的生活單純,人心也很樸素,沒有太多污染,也沒有太多複雜的想法。此時 的宗教觀也很簡單,只求風調雨順、漁獵收穫豐富,因此對大自然的神靈多所崇拜祭 祀,希望藉由祭祀得到鬼神更多的庇佑,讓人們有能力抵抗大自然的威脅,獲得更安 全的生存環境。而原始社會的道德觀也是處於一種剛萌芽的道德階段,是侷限、狹義 的,只存在於自己氏族部落之中,而對於別的部落而言,道德誠信等想法則無法適用。

51張殿奎、王瑩主編《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縱橫》(北京市:紅旗出版社,1991 年 10 月),頁 17。

52唐賢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的誠信思想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 11 月),頁 20-2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