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先秦儒家道德觀的根據

第三章 先秦儒家道德觀的內涵

第一節 先秦儒家道德觀的根據

儒家的道德哲學是基於對人的了解而發生的,亦即基於對人的認識而產生對人 的道德行為的認識。但什麼是人的認識?要回答這個問題,吾人可以循三個方 面對此問題加以考察:第一個方面是人在社會中的地位,第二個方面是人在自 我反省中的自我發現,第三個方面是人在天地宇宙中的地位。這三個方面也正 好顯示了人在社會自我與宇宙反省的價值。135

儒家哲學對人性有深入的認識和剖析,而人性之展現須在人際關係中完成,並在自我 反省中逐步達成道德完善的自我轉化,最後才能理解並達到宇宙生命的層次,這就是 先秦儒家的君子之道,也是人生的最高理想。

本章擬以孔子、孟子、荀子三位聖哲做為對象,去探討先秦儒家道德觀的根據、

實踐意義、在倫常關係的運用、在政治上的運用,以期把握先秦儒家道德觀真正的內 涵。

第一節 先秦儒家道德觀的根據

孔子的學說以「仁」為立論中心,「仁」是道德學說的根源,也是吾人生存在世間 行善積德的原動力,更是吾人生命的本然面貌。孟子以四端之心來擴充孔子以「仁」

立論的道德學說,並強調四端之心在為人處世上的重要性。荀子承續儒家重視道德實 踐的主張,不過荀子看到人性中的自然情欲部分,認為唯有透過師法禮義才可以改變 人性,讓吾人一步步往聖人之路前進。

一、孔子所提出的「仁」之內涵

在禮樂崩壞的春秋時代,孔子提出「仁」來做省思,因為「仁」不但能對治時代 的弊病,而且「仁」就在人人所具備的天性中。

135成中英《文化倫理與管理》,(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年),頁 74。

50

(一) 人性中具備仁心

孔子認為人人皆具備仁心,他說: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36

孔子認為人性中具備了仁心,只要往自己的內心尋求,即可發現自己那份仁厚之心的 本體,不需要往外汲汲追求。由此可知孔子認為解救時代弊病的不是外在的制度、法 規,在禮樂崩壞的混亂時局裡,應該先喚起人人本已具備的仁心。從另一個角度看,

也可以發現孔子想要強調的是人性本來早已俱足善根德行。

(二) 仁心比禮、樂制度更重要

孔子除了認為人性本來早已俱足了善根德行,還認為「仁」比「禮」、「樂」還重 要。因為「仁」是內在的德性根源,而「禮」是外在的行為約束,「樂」是透過外在的 音樂來薰陶內在心靈。在〈八佾〉、〈陽貨〉篇章中,都可以看到孔子對「仁」的重視 程度: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137

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鍾鼓云乎哉?138

孔子在這裡以禮、樂為提問的起點,用反詰語氣提出「仁」這個概念。孔子認為不具 備仁心的人,學了禮、樂之後也沒有太大意義。對此勞思光指出了孔子學說的概念:

禮以義為其實質,義又以仁為其基礎。139

勞思光認為孔子思想的中心是「仁」,「義」則是從「仁」之中發散出來的。雖然「義」

是以一種氣質發顯出來,比「仁心」還容易觀察些,但是兩者都還是一樣具有隱微的 特質,不如外在「禮」明顯具體。不過二者在孔子的學說中是由內至外,一層透過一 層,層層相屬,由「仁」到「義」再到「禮」,不能跳脫任何一個環節。對此,林義正 也提出和勞思光類似的觀點:

禮者仁之表,行禮即行仁;禮是義之實,行禮亦是行義;仁、義具是禮的實質,

仁義合一稱文以成禮,言禮必歸本於仁義,其理由在此。140

不論是勞思光或林義正,都認為孔子雖然想在亂世中提倡恢復周朝的禮樂制度,其實

136(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四〈術而〉第七,(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第一版),頁 125。

137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二〈八佾〉第三,(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82。

138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九〈陽貨〉第十七,(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250。

139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年),頁 89。

140 參考: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市:東大圖書,1987 年),頁 142。

51

孔子看出禮樂之所以崩壞的原因,就是人心比以前更貪婪、更不受約束,所以除了外 在的禮樂約束、薰陶之外,孔子更重視的是每個人內在的「仁心」,也就是內在的那份 自我約束的道德感,否則只剩下空殼的禮樂是不具意義的,對人間秩序的和諧產生不 了實質作用。

(三) 「仁」代表著所有美德的總稱

對於「仁」,子張與孔子有如下問答: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 、 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 人。」141

孔子以恭敬、寬厚、信用、聰敏、慈惠五項德性來解釋「仁」,並分別說出這五項德性 可以為吾人帶來的好處,可見「仁」涵蓋了諸多美德。另外,孔子也從反面立說,換 一個層面再做解釋,說明一個有仁心的人不會犯下多大的惡行: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142

接著,孔子又在《論語‧里仁》篇中說明為何一個有仁心的人不會犯惡的原因: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

顛沛必於是。143

一個人不論身處在富貴或貧賤,都要依仁道而行,因此孔子認為一個有仁心的君子,

在修身成德的過程中要重視節制自己的慾望,才能在顛沛流離時仍然能謹守分際,有 所為、有所不為。「仁」不但是所有美德的總稱,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世必須具備的基本 品德教養,有了「仁心」才能讓我們在貧賤困厄中,仍然挺立人格,不至於隨波逐流。

這也就是孔子以「仁」為其學說之重心的原因了。

(四) 「仁」在人世間發揮了積極的意義

在《論語》中可以看到「仁」有許多積極、實際的意義,在《論語‧顏淵》篇中 記載著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愛人」。在〈雍也〉篇中,孔子又提出更 具體的愛人的方式:

141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九〈陽貨〉第十七,(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247-248。

142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二〈里仁〉第四,(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93。

143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二〈里仁〉第四,(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93。

52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144 孔子認為一個具有仁心的人,就能從自身做比喻,懂得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想 要自立,也要幫助別人自立;自己想要通達,也要幫助別人通達。

另外,在孔子的心目中,「仁者」不僅能在人世間發揮積極的意義,與人為善而已,還 能發揮禁止邪惡的功能,所以孔子在〈里仁〉篇說: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145

孔子認為只有仁者才能以正確的方法去愛人,以正確的方法去惡人,因為仁者能分辨 出什麼是值得愛的,什麼是應當去厭惡的,不會因為個人私自的欲望而厭惡一個人,

也不會因為不明事理的溺愛而釀成大錯。另外,顏淵也向孔子詢問「仁」的涵義: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 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146

顏淵對「仁」所提出的詢問,孔子用克制自己的私欲做回答,並補充說明在我們日常 生活中,隨時要以「禮」來做為行為的準則與規範,即視、聽、言、動都需要符合禮 儀的要求。

孔子認為唯有具備「仁心」才能夠積極的愛世人,發揮出積極入世的精神,但是 孔子同時強調「仁心」除了積極的愛,也包含克制自我的欲望,並以禮來做為自己外 在行為的準則,如此才能發揮出「仁」在人世間的積極意義。

(五) 「仁」同時具備了「情」與「理」兩個面向

孔子以「仁」為中心而建構其道德理想,「仁」同時具備了「情」與「理」兩個面 向。因此在吾人所處的現實世界中,「仁」可以為我們的生命指引出正確的方向,何淑 靜認為:

「仁」是「情」也是「理」。它之為「情」,是就人之生命底「覺」,也即是就不 安不忍等惻隱之覺、羞惡辭讓等之感情及知是知非之斷來說的;而它之為「理」, 則是就它的「動相」本身即是一活動的「方向」、「根源」而說的。此方向是「仁」

之「覺」所抉發出來的;它就是客觀現實上,人之所以能有道德行為之「方向」

及此種行為之表現的「根源」。147

144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三〈雍也〉第六,(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123。

145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二〈里仁〉第四,(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93。

146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二〈顏淵〉第十二,(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181。

147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8 年),頁 188-189。

53

54

孔子所提出的「仁」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所有美德的總和,不過孟子超越了這種概 括性的說法,他認為孔子所提出的「仁」其實可以分解成「仁」、「義」、「禮」、「智」

四種德行,而這四種德行是每個人本性所具備的,再往上發展,可以知道人性其實與 天道遙遙相應,只要透過心的凝斂、修為,並真誠地觀看、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就可以透過人人自身的本性,遙契天道。關於「誠」與「天」,蔡仁厚深入孟子學說,

提出其綱領:

(甲)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盡心知性知天(心、性、天通而為一) 過化存神、上下與天地同流。

(乙)宇宙秩序即是道德秩序,道德秩序即是宇宙秩序,所以是「性命天 道相貫通」的思想。151

根據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孔子、孟子所提出的道德觀不是一種虛無的玄理,它 來自人人具備的本性,而這個本性遙契天道。吾人只要修持本心,真誠地聆聽良心的 呼喚,就可以領會此通貫的道德義涵。

孟子將孔子的「仁」十字打開後,開展出「仁」、「義」、「禮」、「智」四個德目,

再以四端之心來深入敘述,此四端之心分別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孟子在

再以四端之心來深入敘述,此四端之心分別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孟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