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先秦儒家道德觀的實踐意義

第三章 先秦儒家道德觀的內涵

第二節 先秦儒家道德觀的實踐意義

先秦儒家重視道德意涵的探討、道德修養工夫的培養,更重視道德在吾人生命中 所發揮的實際意義,但是當吾人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辛苦卓絕地完成道德實踐後,

就能保證自身生命有幸福的可能嗎?對此,牟宗三先生提出「圓善」的觀點,可以表 明先秦儒家有「德福一致」的議題探討。

172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第十五卷〈解蔽〉第二十一(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年 9 月 初版,1984 年六月修訂版),頁 437。

62

一、發揮撥亂反正的功用

孔子重視道德修養工夫,更重視道德在人生發揮的實際意義。道德固然是一應然 問題,但不如藉由自身實踐出來更有意義,因此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引了孔子 一段話,說明孔子重視道德的實踐意義: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173

從這句話中可以知道孔子不空談玄理,而是更注重將道德放入日常生活的行事作為裡。

孟子繼承了孔子以道德立說的初衷,也明瞭孔子更重視吾人是否能將此一道德學說於 人世間充分實踐。孟子曾稱許孔子著述《春秋》時,能將抽象的道德學說化成人世的 指導方針,並發揮其針砭時事、撥亂反正的功效:

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

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174

自周王室東遷後,諸侯的聲勢與權力早已凌駕於周天子之上,君臣失去道義,父子不 講慈孝,孔子只能依據魯史作〈春秋〉,明人倫之道,使亂臣賊子懼。孔子重視道德修 養,更重視將個人道德修養推廣到政治層面,使道德能發揮出最大的影響力,當國君 不接受德政思想,道德政治的理想無法實際地在政治上發揮作用時,孔子也不讓道德 空泛、抽象地停留在思想層面,他作《春秋》一書是運用史筆,加上道德評論,來針 砭當時悖德失序的社會狀況。孔子以自己的方式讓道德發揮撥亂反正的效果。另外孔 子也評論歷史人物,藉由評論管仲的行事作風,重申道德在現實人世中的重量。在《論 語‧八佾》篇有這樣的記載: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

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仲亦樹塞門;邦君為兩 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175

孔子以道德的角度重新檢驗春秋初期的歷史,並對齊國輔相大臣管仲做了一番道德評 鑑,孔子認為管仲罔顧君臣之禮,頗有僭越於上的意味。孔子講學著述不空講道德意 涵與規則,而是重視道德的實際應用層面,甚至將抽象的道德觀念,化成具體的可用 來檢視歷史政治事件的尺規,以道德準則來對歷史人物做一次評判。而孔子在《春秋》

一書中即是以道德為尺規評判人物,發揮了撥亂反正的效果,也因為孔子以道德尺規 來評述人物,故對當時人物的言行舉止產生了道德的規範作用。

173 韓兆琦編著《史記選注匯評》〈太史公自序〉,(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 年 4 月初版),頁 562。

174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八〈離婁章句下〉,(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413。

175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二〈八佾〉第三,(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89。

63

二、從道德實踐中去觀察、印證人真正的道德修養

孔子不但以道德尺規去品評歷史人物,也同樣以道德尺規去觀察周遭的人們,在

《論語》中,孔子強調要觀察一個人是否具備扎實的道德修養工夫,不能只憑藉他說 出的話語,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可見孔子對於道德實踐的工夫是很重視的,因此孔子 說: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176 孔子在這裡以他的經驗提供了一個判斷人的方法,「以前我判斷一個人好壞是聽他說話,

就相信他的行為。但是從判斷宰予的經驗中,讓我對一個人不再輕易下判斷了,除了 聽他說話,一定還要再去觀察他的行為是否能言行合一。」孔子認為道德不是口頭上 講得頭頭是道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此人是否能夠身體力行。另外,孔子又在〈為政〉

篇中在道德的方法學上有更詳細的說明: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177

孔子重視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工夫,以及道德實踐的能力,但是要評判一個人道德層次 的高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孔子提出了具體方法,要先看看這個人做了什麼事,

再深入觀察是什麼緣由下做了此事,最後還要審察這個人是否心境能安適。錢穆對於 孔子在談論道德時,能將抽象事理做出明確判別,給予了高度肯定,因此錢穆說:

孔子每每即事以論心,即心以推事,本末內外,一以貫之。178

錢穆肯定了孔子的道德學說可以從抽象的玄理落到具體的人事,道德不只是一套哲理 學說,在孔門的學理中,它是一套實際的、可以一以貫之的生命之學。

三、先秦儒家的道德觀是生命的學問

儒家的道德觀不是抽象的哲學,必須在生命中將道德倫理實踐出來,因此儒家的 道德觀是生命的學問,孔子自己也清楚地闡述了這項特質: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176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三〈公冶長〉第五,(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105。

177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為政〉第二,(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頁 74。

178 錢穆《四書釋義》(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7 月),頁 93。

64

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179

由是可知孔子所談論的道是人間之道,而這個「道」不但離人不遠,且是要進入人世 間才能實踐。孔子引用《詩經》的經文來做比喻:拿著舊斧柄來削新斧柄,手上就握 著一個規範準則,若是斜著眼睛看,好像覺得兩者之間還有一段距離,其實那是錯誤 的。孔子認為儒家真正所講述的君子之道就是要先修持自身,實踐這個道,再去教導 別人,使他改正。若能做到從修持己身後再去推己及人,離儒家所強調的中庸之道就 不遠了。

孔子所論述的君子之道不但不用遠離人群,甚至要進入人群,才能藉由實踐這個 道,確實了解道的意涵。更要以此道修持端正好自己後,進入人群,並發揮道的影響 力,因此我們可以說儒家的道不只是生命的學問,也是人世間想要達成和諧人群必學 的學問。蔡仁厚認為:

儒家學問重實踐。……是行為系統的學問,而不是屬於知識系統的學問。……

主張學行合一、知行合一。……特別正視這個實踐的主體─生命。儒家是以人 的生命作為學問的對象,因而形成了以生命為中心的,所謂生命的學問。180 蔡仁厚雖然提出儒家重視的是個人能在自身的生命場域裡,在生活的歷程中,克服種 種障礙和誘惑,展現出真正的道德涵養,但是先秦儒家對人性的複雜面也有清楚的認 識。對於人性的複雜面,蔡仁厚認為就先秦儒家對人性的理解有兩個層面,一般人在 面臨外在人事物的糾葛時,內心大多會出現兩方面的角力拉扯,分別是氣質之性與義 理之性,這兩股力量在彼消此長的過程中,影響著個體最後的行為決定,蔡仁厚說:

人的生命,可以從正負兩面去說。正面的是德性生命,負面的是氣質生命(或情 慾生命),對於正面的德性生命,要求涵養充實、發揚上升,以求得最後的圓滿 的完成。對於負面的氣質生命或情慾生命,則須予以變化和節制。181

蔡仁厚認為先秦儒家已經了解到人性有正有邪,正面是對道德的追求,負面是要滿足 個人情慾的需求,先秦儒家對負面的情慾滿足不是竭力地克制壓抑,而是試圖去變化、

節制,而對於正面德行生命又該如何去提升,這是儒家學問真正的核心內涵,蔡仁厚 指出儒家在道德實踐方面可分為主觀面、客觀面兩個面向:

就正面的道德實踐而言,又可以分為主觀面的實踐與客觀面的實踐。(1)主觀面 的實踐以完成德性人格為目標。……調和「天人、理欲」的關係。(2)客觀面的 實踐,以淑世濟民、成就天下事物為目標。...無論主觀客觀的實踐,要想得到 合理與調和,都必須從內省修德做起,以培養德性的主體。所謂德性的主體就

179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篇》,(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一版第四刷,2008 年 9 月第一版第九刷),頁 30。

180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 年 12 月初版,1999 年 9 月五刷),頁 7。

181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 年 12 月初版,1999 年 9 月五刷),頁 7。

65

是內在的道德心性,義就是孔子所說的「仁」和孟子所說的「本心、善性」。182 先秦儒家了解人性不是單純的一個面向,在面臨外在環境的多方面刺激後,會激發人 性的氣質之性,在欲望與利益的誘發下,道德立場會受到壓抑排擠,甚至隱匿到最深 處。在一個大環境下,多數人都趨向慾望與利益,少數人的道德意識、道德使命可以 發揮功能嗎?杜維明指出:

儒家對人的固有意義的「信仰」,是對活生生的人的自我超越的真實可能性的信 仰。一個有生命的人的身、心、靈,都充滿著深刻的倫理宗教意義。具有宗教 情操的儒家意義上,就是進行作為群體行為的終極的自我轉化。而「得救」則 意味著我們的人性中所固有的既屬天又屬人的真實充分顯現。183

杜維明提出儒家具有的「宗教情懷」,儒家是不是一個宗教,歷來學者討論頗多,正反 面意見都有其參考價值,因不涉及本文研究範圍,在此就不論述。不過杜維明提出的 儒家宗教情懷的趨向,正說明了儒家並不是自我利益取向,而是一種價值信仰、一種

杜維明提出儒家具有的「宗教情懷」,儒家是不是一個宗教,歷來學者討論頗多,正反 面意見都有其參考價值,因不涉及本文研究範圍,在此就不論述。不過杜維明提出的 儒家宗教情懷的趨向,正說明了儒家並不是自我利益取向,而是一種價值信仰、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