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儒家後學在性體思維上的演變

第五章 《易》道情文概說

第二節 從性善四端、仁義到五性說的演變

四、 儒家後學在性體思維上的演變

公理是一種眾人意義及價值概念的同然取向,時空一旦轉移,環境條件及對 象之人都改變了,感受不同,則心之取捨勢必與前朝先祖有所差別。例如殷周之 際以活人殉葬及祭祀認為合理,殉葬後來改為俑葬,孔子認為連俑葬制度都不合 義理,所以有「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慨嘆。孟子的知天,即知內在之性理 及外在之天理,既然主體是基於人的心思,那麼,理應該也得隨環境變化做調整 才是。

1.四目的變更及五目化的轉變

261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年),頁 40-41。以下引《荀子》皆同此版 本。

262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頁 161-162。

《說卦》說:「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立人之道,曰 仁與義。」

263

足見性命之理在《易傳》二分基本法則上只有仁義兩項目。孟子言 性善則有仁義禮智四端。陸象山說:「孟子就四端上示人,豈是人心只有這四端而 已?」

264

足見孟子四端只是人理項目之四大綱領,是可以更易或擴充的,因此孟 子以後性體項目如何變化,是值得探討的。

孟子所提倡的性善四端,到儒家後學階段,似乎有向傳統「金木水火土」思 維模式靠攏的跡象。按荀子於其〈非十二子篇〉批評孟子說:「略法先王而不知其 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子思唱之,孟軻 和之。」

265

荀子彈劾思孟「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的罪狀,此五行到底指的是 什麼?刑文先生於《帛書周易研究》一書歸納出「五行」有兩系:一系是《尚書‧

洪範》之「金、木、水、火、土」,另一系是《尚書‧甘誓》之「天、地、民、神、

時」。而《帛書周易》所載地道觀念的「金、木、水、火、土」承襲自傳統,其帛 書《老子》甲本卷後的佚書有「仁、義、禮、智、聖」五目,是屬於思孟學派之 人道五行,刑文先生認為當歸屬於這一系統

266

。而刑文先生認為《帛書周易》所 載「天、地、民、神、時」,正是荀子所斥責的案往舊造說之五行。

至於孟子所揭示的四端,荀子有所承襲,《荀子‧大略》:「故曰:仁義禮樂,

其致一也。君子處仁以義,然後仁也;行義以禮,然後義也;制禮反本成末,然 後禮也。三者皆通,然後道也。」

267

因為荀子重視後天禮樂教化以化性起偽,是 以樂代替智,故揭示仁義禮樂。此時,孟子對於仁義之人心人路的義理之詮釋,

已經轉化成其偏重於禮樂的運用,以達到規範教化的治世效果,離孟子著重內在 性善四端的自發特質之範疇,其實已較遠。按荀子仁義禮樂四目乃變自孟子四端,

故邢文先生謂荀子是反對孟子的「天地民神時」五行,而非仁義禮智信,估計此 說應當沒錯。

268

其後,漢代採取荀子條目者亦甚夥,如《漢書‧董仲舒傳》云:「道者,所繇 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故聖王已沒,而子孫長久安寧數百歲,此皆 禮樂教化之功也。」

269

是董仲舒(前 179 年-前 104 年)承荀子以樂代智。《淮南 子‧俶真訓》云:「若夫俗世之學也則不然,……,搖消掉捎仁義禮樂。」《淮南

263 臺 灣 開 明 書 店 斷 句 ,《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頁 28。

264 陸象山,《陸九淵集‧卷三十四‧語錄上》,頁 423。

265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頁 89。

266「仁、義、禮、智、聖」五目,雖然其五目形式受到「金、木、水、火、土」五行模式影響,但 如荀子所言,儒家範疇仍是指五種行為準則之五行。後世更易為五性、五常,可明顯與「金、木、

水、火、土」五行區分開來。

267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頁 546。

268 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頁 223。

269 班固,《漢書》,頁 2499。

子‧本經訓》云:「是故仁義禮樂者,可以救敗。」

270

是淮南子(前 164 年-前 122 年在位)也提及仁義禮樂,以討論治世之功效。成書於漢代的《孔子家語》,其〈顏 回篇〉云:「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

271

《說苑‧辨物》

云:「夫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

272

《大戴禮記‧禮察》云:「湯武置天下於仁 義禮樂而德澤洽,禽獸草木廣育。」

273

以上三書認為仁義禮樂足以化德成人,或 廣育禽獸草木、澤被四夷子孫。其標舉的仁義禮樂,均是承襲自荀子。

孟子所云本心四端之「仁、義、禮、智」,在漢代同其說亦有之。如《韓詩外 傳‧卷六》:「『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言天之所生,皆有仁義禮智順善之心。不 知天之所以命生,則無仁義禮智順善之心;無仁義禮智順善之心,謂之小人。」

274

足見《韓詩外傳》承襲孟子性善說,但已重在心識的自覺判斷。從這裡又可證明 吾人在前面所討論到的重點,就是孟子性善只是強調性本身有公德取向的成份,

但心識須面對環境進行判斷,順善之心才會誘發善性,而產生仁義禮智等不同的 行為模式。

《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云:「仁義禮知四者之宜,當安設施?屬統垂業,

物鬼變化,天命之符,廢興何如?」

275

《前漢紀‧孝武皇帝紀二》云:「仁義禮智,

四者之宜,安所施設?天人之符,廢興何如?」

276

公孫弘(前 200 年-前 121 年)

當時談到仁義禮智,此四者是天施於人,可以窺見世道興廢之表徵。又《禮記‧

喪服四制》云:「喪有四制,變而從宜,取之四時也。有恩有理,有節有權,取之 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義也,節者禮也,權者知也。仁義禮智,人道具矣。」

277

是《禮記》認為恩、理、節、權四個喪制,與人道仁義禮智四目互通,乃仿傚自 天道四時而得之。

另外,一如《帛書》老子甲本卷後佚書之「仁、義、禮、智、聖」五目,漢 代甚多人代以「仁、義、禮、智、信」,如董仲舒《對賢良策一》:「夫仁、義、禮、

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西漢賈誼(公元前 206 年-9 年)《新書‧六 術》云:「是以陰陽各有六月之節,而天地有六合之事,人有仁義禮智信之行。行 和則樂興,樂興則六,此之謂六行。」

278

賈誼所謂德之六行是由仁義禮智信加上 荀子之「樂」。由此看來,按照賈誼的思維,孟子仁義禮智屬於分別之理,加上「信」

270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上》,頁 67、250。

271 王肅(注),《孔子家語‧卷第五‧顏回第十八》(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頁 851。

272 劉向,《說苑‧卷十八‧辨物》《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刊本,1929 年) 頁 1。

273 戴德,《大戴禮記‧禮察》(山東:友誼書社,1991),頁 40。

274 韓嬰,《韓詩外傳‧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 80。

275 班固,《漢書》,頁 2614。

276 荀悅,《前漢紀‧孝武皇帝紀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頁 16。

277 王文錦,《禮記譯解‧下》(北京:中華書局,2001),頁 950。

278 賈誼,《新書‧卷八‧六術》《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刊本,1929 年)。

可謂之人道五種行為之「五行」。《漢書‧揚雄傳下》云:「文之以五行,擬之以道 德仁義禮知。」

279

揚雄(前 53 年-18 年),《法言‧序》云:「神心忽恍,經緯萬 方,事系諸道、德、仁、義、禮,譔《問神》。」

280

《法言‧修身卷第三》云:「或 問『仁、義、禮、智、信之用』。曰:『仁,宅也;義,路也;禮,服也;智,燭 也:信,符也。』」

281

是揚雄提及與五行有關者,五條目有「道、德、仁、義、禮」

及「仁、義、禮、智、信」兩種,六條目有「道德仁義禮知」。到了東漢班固(公 元 79 年-92 年)著《白虎通德論‧卷八‧性情》云:

五性者何?謂仁、義、禮、智、信也。……故人生而應八卦之體,得五氣 以為常,仁、義、禮、智、信是也。六情者,何謂也?喜、怒、哀、樂、

愛、惡謂六情,所以扶成五性。性所以五,情所以六者何?人本含六律五 行氣而生,故內有五藏六府,此情性之所由出入也。

282

《漢書‧天文志》云:「填星曰中央季夏土,信也,思心也。仁義禮智以信為主,

貌言視聽以心為正。」

283

很明顯的班固謂「仁、義、禮、智、信」為「五性」,是 下可歸屬於地道「金木水火土」之五行,上可歸屬於天道五星,於人可配「貌、

言、視、聽、心」及五臟。另外:《呂氏春秋‧孝行》云:「仁者仁此者也,禮者 履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彊者彊此者也。」

284

其以彊代替智,

呂不韋雖是雜家,而在字義上則幾乎全是儒家之詮釋。

孟子認為人性具有為公行善的傾向,然而人心對事物理解有歧異,是以標舉 的條目仍有所增益或變更。按荀子重禮樂教化,故變化孟子之四端為「仁、義、

禮、樂」,故後學亦以教條視之。依《漢書‧公孫弘傳》和《禮記》所言,其承襲 孟子之「仁、義、禮、智」乃仿傚自天道四時,可做為人間世道盛衰的表徵。相 較來看,孟子之四端後世變成屬於人道五行範疇的「仁、義、禮、智、信」和「道、

德、仁、義、禮」,或帛書《老子》甲本卷後的佚書之「仁、義、禮、智、聖」,

其主軸是仿傚自地道五行。而在《易傳‧說卦》第三章及第五章,可明顯地看出 早已提供了這兩種思維的取向。

2.性體與道體相連結的建構

孟子揭示心靈的參天過程,乃是透過盡心足以知性理、知天理。而其工夫則

279 班固,《漢書》,頁 3575。

280 揚雄,《法言‧疏二十‧序》(海王邨古籍叢刊,北京:中國書店,1991),頁 17。

281 揚雄,《法言‧疏五‧修身卷第三》(海王邨古籍叢刊,北京:中國書店,1991),頁 7。

282 班固,《白虎通德論‧卷八‧情性》(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刊本,

1929 年),頁 60。

283 班固,《漢書》,頁 1285。

284 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第二冊》(四川:巴蜀書社,2002 年),頁 1377。

存心養性,以上合天道。這些性體與道體的關聯所在,孟子都是用義理來講的,

秦漢有些子書史籍則用象數形式來解釋,也就是用客體宇宙論來講述天人合一。

首先,《呂氏春秋‧孟夏紀》說:「孟夏之月:日在畢,昏翼中,旦婺女中。

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仲呂。其數七。其性禮。」

285

此處將孟子性善四端之一的禮端,配上數字七、律呂仲呂、五音徵、羽類蟲、四 方之火神、天干丙丁、星宿,以及節氣孟夏等等。

《春秋繁露‧五行五事》:「王者能治,則義立,義立則秋氣得,故義者主秋。」

286

董仲舒於此處將義與節氣秋相配。《禮記‧樂記》及《史記‧樂書》則將節氣二分 配以仁義:「春作夏長,仁也;秋斂冬藏,義也。」

287

對照《說卦》第二章「昔者 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 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這幾句話,兩者有不可思議的相似處。吾人把一年週

《春秋繁露‧五行五事》:「王者能治,則義立,義立則秋氣得,故義者主秋。」

286

董仲舒於此處將義與節氣秋相配。《禮記‧樂記》及《史記‧樂書》則將節氣二分 配以仁義:「春作夏長,仁也;秋斂冬藏,義也。」

287

對照《說卦》第二章「昔者 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 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這幾句話,兩者有不可思議的相似處。吾人把一年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