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方法和預期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動機、方法和預期結果

雖然本人雖在中臺科大交通識課,仍努力地在象數方面的專業研究,對《易 傳》十翼有興趣並持續的反覆研讀,希望悟出些道理來,自然而然對《易傳》與

15 朱熹,《周易本義》,頁 237-238。

漢《易》之間的關係特別關注。又有幸修劉錦賢老師的宋明理學課程,讀到「慈 湖〈己易〉」這篇章節時如獲我心,好似楊簡聽聞陸象山語,有甘泉降臨之妙。

我深深覺得《易傳》的形上思想,必然以某種方式在漢代持續影響著,因此,本 論文研究重心便是放在這點上。然而本人哲學素養不是很夠,思想性的評論也比 較會忽略掉時間元素,用後代或晚近大家所認可的意見去互證古史議題,而不以 切近的史料來佐證,則往往會訴諸主觀意識,這樣的情況我想本論文也很難避免。

形而上與形而下,在《易傳》思想上是道器關係,在魏代王弼是本末和體用 關係。《繫辭上》第五章說:「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 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文言》說:「體仁足以長人。」因為 智心重實務面的接觸而用解析心態來面對,在層次上,很明顯的仁的趨向猶如太 極合和之整體,智的趨向猶如陰陽物類之區分。百姓日用事務而發揮智心的部份 極少,而君子的智心是符合日用的。既然智心和日用之間有直接的關聯,故本人 舉「用智」來涵蓋分別心態所衍生出《易》的形下義涵,而象數《易》學便是依 此心態而開展的。仁心重在態度上的超越而用一體的心態來面對,故又舉「體仁」

來涵蓋合和心態所衍生出《易》的形上義涵,而義理《易》學便是依此心態而開 展的。

因為「體仁」是連結兩個別的人事物,形成太極一整體之態度情狀,其連結 依據正是戴東原所言以情絜情的同理心。因為是一整體之情狀,故變化自《易傳》

太極的秦漢「太一」之用詞,筆者認為應該仍保有其太極的本體思想。以情絜情 的同理心是種道德傾向,而道德是在言談之外同理心的行為表現,康德與牟宗三 都認定之為形上範疇。若義理方面之言談屬於文,而道德行為表現的內涵為質,

是以文質彬彬的君子而具有道德仁心者,才是合性道於一的《易》學占師。因此,

漢代象數《易》學家或占師,除了在學術上發揮所長之外,具有道德仁心者,如 西漢翼奉德福一致而加於子孫,魏代管輅則謙遜自持,自知死日而無所畏懼。是 以筆者認為,漢代的本體思想未曾削減,而是含藏在「太一」一詞,及《易》學 家或占師的道德實踐上

又仁是道德形上的總綱領,歷史上圍繞著仁體而有項目上的增減。例如孟子 提仁義禮智四端,《說卦》言仁義,荀子為仁義禮樂,至秦漢發展出仁義禮智信五 常,關於這方面,本論文在「《易》道情文概說」這章有所論證。至於「《易》道 形文概說」與「《易》道聲文概說」兩部份,傾向於象數方面的用智範疇,雖然看 似資料的羅列,其中心主旨在於陰陽合和於太極之一整體,以太極之簡易駕御陰 陽衍生出的複雜情狀。在形文方面,筆者設想出《易》圓形圖式都是「幾」點的 擴大版,因此任何「時」的兩點、「位」的兩處均上同於聖人本心之「一」,而推 敲《繫辭》所言「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的可能性。在聲文方面,筆者設想出五 音與律呂頻率數值相同的共鳴狀態,即符合《繫辭》所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的感應形式,乃卦爻陰陽相感原理的另一種的詮釋及呈現。在卦氣方面,筆者設 想出漢代以相對為衝來解釋卦氣消長,即在維繫太極形上整體之平衡。有了這些 問題意識之後,儘量以史學方法,用史料反覆加以論證隱藏在漢魏象數裡太極形 上的情狀。

本論文對於「《易》道」與「文」方面的關係,及《易傳》義理部份與體仁思 想相關者,均在前四章鋪陳,內容引證部分比較趨於哲學研究方法。至於「文」

分為「情文」、「形文」、「聲文」三方面,分別在第五、六、七章探討,因為卦氣 兼具這三方面形式,故放在第八章探討。後四個章表現出《易》卦幾個面向形態,

是與用智實務相關者的象數部份,內容引證部分比較趨於史學研究方法。

總言之,本論文在求證:其一,漢魏時代,《易傳》太極形上之義是含藏在「太 一」一詞,也體現在《易》家或占師的道德行為當中。其二,《易》的象數部份雖 分為「情文」、「形文」、「聲文」三方面,其形下須用智心來處理事務的複雜情況。

其形下分別的變化交會於形上之合和處,掌握此關鍵者即為「知幾」之君子。其 三,有體仁作為的《易》家或占師,也是知幾見幾之人,能夠用易簡之道以御複 雜之器者。擁有體仁素養者,則任何「形文」、「聲文」的用智層面,均可用易簡 之道來掌握。其四,其時空之理和天下人性命之理也可統合於太極之一,再按照 個別之理,做陰陽的區分及取捨。以求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和「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的境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