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占卜者無德則自作孽的實證

第五章 《易》道情文概說

第四節 尚德說在漢魏占學上的影響

三、 占卜者無德則自作孽的實證

335 陳壽撰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注》(臺北:鼎文書局,1980 年),頁 820。

336 陳壽撰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注》(臺北:鼎文書局,1980 年),頁 811。

337 陳壽撰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注》(臺北:鼎文書局,1980 年),頁 811。

338 陳壽撰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注》(臺北:鼎文書局,1980 年),頁 820、823。

339 陳壽撰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注》(臺北:鼎文書局,1980 年),頁 815。

此小節專門討論象數占卜者的遭遇,都是以德行之有無做為評量的標準。《孟 子‧公孫丑上》引《太甲》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處,引 用司馬遷、班固對諸占卜者的評論,以及《管輅別傳》裡管辰把京房和管輅言行 做比較的評論,說明為德不卒而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用以呼應荀子「善為《易》

者不占」及《左傳》惠伯「吾嘗學此矣,忠信之事則可,不然,必敗」的想法。

《史記‧日者列傳》寫到:

褚先生曰:臣為郎時,游觀長安中,見卜筮之賢大夫,觀其起居行步,坐 起自動,誓正其衣冠而當鄉人也,有君子之風。見性好解婦來卜,對之顏 色嚴振,未嘗見齒而笑也。從古以來,賢者避世,有居止舞澤者,有居民 閒閉口不言,有隱居卜筮閒以全身者。夫司馬季主者,楚賢大夫,游學長 安,通《易經》,術黃帝、老子,博聞遠見。觀其對二大夫貴人之談言,

稱引古明王聖人道,固非淺聞小數之能。及卜筮立名聲千里者,各往往而 在。……能以伎能立名者甚多,皆有高世絕人之風,何可勝言?

340

這是司馬遷對有德的占師之正面評價,其面對鄉民衣衫端正,面對婦女也不苟言 笑,故有賢者避世而執卜筮為職業,隱居在卜筮者裡面以保全自己。尤其盛讚司 馬季主通《易》、黃老之術,博聞遠見。觀其言談時常稱引古明王聖人之道,原 本就不屬於一般淺聞小數之能的占卜者。

而司馬遷《史記‧龜策列傳》也據實描述:

會上欲擊匈奴,西攘大宛,南收百越,卜筮至預見表象,先圖其利。及猛 將推鋒執節,獲勝於彼,而蓍龜時日亦有力於此。上尤加意,賞賜至或數 千萬。如丘子明之屬,富溢貴寵,傾於朝廷。至以卜筮射蠱道,巫蠱時或 頗中。素有鴺睚不快,因公行誅,恣意所傷,以破族滅門者,不可勝數。

百僚蕩恐,皆曰龜策能言。後事覺姦窮,亦誅三族。

341

由此觀之,圖其私利的占師,有的被賞賜至數千萬元。最糟糕的是,假公濟私,

隨意傷害敵對陣營,讓人破族滅門,亦時有所聞。這樣傷德的惡行,事後被掀開 奸詐面目,也都被誅三族。

另外,班固在《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對占師京房、翼奉、李尋等有所 描述。其中翼奉、李尋陳言君德的重要性。然而翼奉、李尋兩人的結局有天壤之 別。《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寫到:

340 司馬遷,《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1 年),頁 3221。

341 司馬遷,《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1 年),頁 3224。

書奏,天子異其意,答曰:「問奉:今園廟有七,云東徙,狀何如?」奉對 曰:「昔成王徙洛,般庚遷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非有聖明,不 能一變天下之道。臣奉愚戇狂惑,唯陛下裁赦。」其後,貢禹亦言當定迭 毀禮,上遂從之。及匡衡為丞相,奏徙南北郊,其議皆自奉發之。奉以中 郎為博士、諫大夫,年老以壽終。子及孫,皆以學在儒官。

342

可見翼奉不放棄人的主體能動性,重視人君的道德自覺。不僅力陳君德,而且當 漢元帝的面極力稱讚揚元帝為一變天下之道的聖明君主,而謙稱自己愚戇狂惑。

然而翼奉年老又壽終、子孫享福祿之報,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有顆真正利他的 心,其所上書均建請元帝簡約宮廷消費,而裁赦的對象都是普天之下處財務困境 的老百姓。翼奉屢次提出君王重德的諫言,自認愚憨狂惑,謙遜自處,故能年老 以壽終,子孫皆以學在儒官。由此可見,翼奉的力勸元帝虛靜、聖明以成就非常 之主,又援引先王有德失德的事跡以做借鑑。正是雖然擅長於占術以知來,但未 具仁義之德則難以善終。

至於李尋,《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寫到:

後月餘,上疾自若。賀良等復欲妄變政事,大臣爭以為不可許。賀良等奏 言大臣皆不知天命,宜退丞相御史,以解光、李尋輔政。上以其言亡驗,

遂下賀良等吏,而下詔曰:「朕獲保宗廟,為政不德,……賀良等反道惑眾,

姦態當窮竟。」皆下獄,光祿勳平當、光祿大夫毛莫如與御史中丞、廷尉雜 治,當賀良等執左道,亂朝政,傾覆國家,誣罔主上,不道。賀良等皆伏 誅。尋及解光減死一等,徙敦煌郡。

343

賀良等人想要政變,大臣們爭相以為不可許。賀良等上奏進言大臣們都不知天命,

應該廢掉丞相御史,改替解光、李尋來輔政。漢哀帝因為賀良等人改國號可消災 異的占言沒有應驗,遂下賀良等人於獄。主上下詔罪己為政無德,賀良則被定罪 為反道惑眾之姦人而賜死,李尋遂被流放。

再說京房,其占卜功力最強,卻也遭受到最慘的結果。《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寫到:

京房字君明,東郡頓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壽。延壽字贛。……

贛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房罷出,後上令房上弟子 曉知考功課吏事者,欲試用之。房上中郎任良、姚平,「願以為刺史,試 考功法,臣得通籍殿中,為奏事,以防雍塞。」石顯、五鹿充宗皆疾房,

342 班固撰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臺北:鼎文書局,1986 年),頁 3178。

343 班固撰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臺北:鼎文書局,1986 年),頁 3193。

欲遠之,建言宜試以房為郡守。……房自知數以論議為大臣所非,內與石 顯、五鹿充宗有隙,不欲遠離左右,及為太守,憂懼。房以建昭二年二月 朔拜,上封事曰:……。博具從房記諸所說災異事,固令房為淮陽王作求 朝奏草,皆持柬與淮陽王。石顯微司具知之,以房親近,未敢言。及房出 守郡,顯告房與張博通謀,非謗政治,歸惡天子,詿誤諸侯王,語在憲王 傳。初,房見道幽厲事,出為御史大夫鄭弘言之。房、博皆棄巿,弘坐免 為庶人。房本姓李,推律自定為京氏,死時年四十一。

344

京房、李尋這情況,其實司馬遷在《史記‧龜策列傳》也描述過,其言「因公行 誅,恣意所傷..…..後事覺姦窮,亦誅三族。」賀良也是以災異挾持君權,並以占 卜公報私仇,讓百官處在動盪恐懼當中。此事哀帝罪己招致災異承認自己是失德 而招凶,與賀良黨同的李尋都沒有警覺到《左傳》惠伯「《易》不可占險」之意,

故被流放也是失德而招凶厄之報。然而哀帝時的李尋,還只是被主謀賀良拱出來 做宰相的配合角色,京房對漢元帝既不建言君德,卻假公濟私參奏聖上述說石顯 的不是,又用考功課吏法欲箝制大臣的權力,惹惱大臣石顯等,而身死東市。

司馬遷《史記‧龜策列傳》描述的「因公行誅,恣意所傷」,昭示了占師們 最應避諱的行為,也應驗了《左傳》裡惠伯所說「《易》不可占險」,即失德必 致敗的歷史規律。班固於《眭兩夏侯京翼李傳》贊語評論占師,寫到:

贊曰:幽贊神明,通合天人之道者,莫著乎《易》、《春秋》。然子贛猶 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已矣。漢興,

推陰陽言災異者,孝武時有董仲舒、夏侯始昌,昭、宣則眭孟、夏侯勝,

元、成則京房、翼奉、劉向、谷永,哀、平則李尋、田終術。此其納說時 君著明者也。察其所言,仿佛一端。假經設誼,依託象類,或不免乎「億 則屢中」。仲舒下吏,夏侯囚執,眭孟誅戮,李尋流放,此學者之大戒也。

京房區區,不量淺深,危言刺譏,構怨彊臣,罪辜不旋踵,亦不密以失身,

悲夫!

345

這裡說幽贊神明,通合天人之道者,沒有比《易》、《春秋》更顯著了。而漢代 象數學界推陰陽言災異者,都是從這兩部經典發展出來的。然而班固云:「察其 所言,仿佛一端。假經設誼,依託象類,或不免乎『億則屢中』。」可見在班固 看來,這些學者所言好像只抓到學理的一端,功力深厚些的則常常猜測到事情的 發展。班固在這裡未如司馬遷承認占卜術的價值,倒是「億」字讓占卜之人帶有 投機僥倖的意味,甚至有貶低嘲諷的意味。究其原因,根本上他們都未提升到《易 傳》聖人的形上境界,所以只能表達見仁見智的看法。然而班固最介意的就是京

344 司馬遷,《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1 年),頁 3160-3167。

345 班固撰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臺北:鼎文書局,1986 年),頁 3194。

房,京房沒有體會惠伯「《易》不可以占險」的深意,君子應該見幾而作,戒慎 恐懼、如履薄冰,卻屢屢犯險,惠伯說「忠信之事則可,不然,必敗」,這豈不 是《太甲》所說「自作孽,不可活」的必然規律麼?

魏朝管輅與翼奉相近似,不僅示人德行的重要,自己也親身實踐。《輅管別 傳》寫到:「幽明同化,死生一道,悠悠太極,終而復始。」又說:

輅別傳曰:……及成人,果明《周易》,仰觀、風角、占、相之道,無不 精微。體性寬大,多所含受;憎己不讎,愛己不襃,每欲以德報怨。……

其事父母孝,篤兄弟,順愛士友,皆仁和發中,終無所闕。

346

足見管輅做到了所說的孟子「殀壽不二,修身以俟之」,他體認到形上太極而知命 認命,不希冀享祿壽福報,自知死日而無所恐懼。當時世人以管輅媲美京房,其 弟管辰不以為然,說到:

昔京房雖善卜及風律之占,卒不免禍,而自知四十八當亡,可謂明哲相殊。

又京房目見遘讒之黨,耳聽青蠅之聲,面諫不從,而猶道路紛紜。輅處魏﹑

晉之際,藏智以朴,卷舒有時,妙不見求,愚不見遺,可謂知幾相邈也。

京房上不量萬乘之主,下不避佞諂之徒,欲以天文﹑洪範,利國利身,困 不能用,卒陷大刑,可謂枯龜之餘智,膏燭之末景,豈不哀哉!世人多以 輅疇之京房,辰不敢許也。

347

「明哲相殊」與「知幾相邈」道盡京房與管輅的體會相差太懸殊,管輅有德行修

「明哲相殊」與「知幾相邈」道盡京房與管輅的體會相差太懸殊,管輅有德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