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易》道文的體用關係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易》道文的體用關係

本論文贊同王弼和《繫辭》所主張情偽變化為陰陽相變之本,又根據《說卦》

說聖人順性命之理而建立天地人三才之道,以及《文心雕龍》所謂立文之道有形、

聲、情三文。筆者按照《易傳》的理路,認為天文、地理、人文都是聖人情文的 開展,而聖人性命中的去取是會通天下人的心志,而建構以陰陽為根基的法則,

他透過視覺、聽覺、觸覺等以資取現象的訊息,正好呈現出形、聲、情三種參數 或符號的面向。《文心雕龍》之三文針對文章而立論,在此借用其詞以做為三個《易》

參數面向的討論領域。聖人以仁為體,故其心是個自由無限心;聖人以智為用,

故其卦爻曲盡天下之變化。是以在用智方面,聲文、形文有其古今形式之別;在 情文方面,其道德形上的體仁意義則亙古不變。

第一節 《易》 道文的體用關係

《易》學是在講天地人三方面的規律,故有所謂三才之道。道,原本是人行走路 徑的另一稱謂,因為路徑有界限,所以道字發展出約束、專門之涵義;路徑又有 方向,所以道字發展出引導、志向之涵義。路徑有重複行走的必然性,故約束人 加以引導;又因人反復施行某適宜的動作,是以道字又發展出法則、規律及道德 涵義。人在天體運行及氣候恆常規律經驗中獲得的理序,則稱之為天道;由《易》

學上說,從天道獲得人事方面的啟發,是為〈乾〉道。在山川動植恆常規律經驗 當中獲得的理序,故稱之地道。由《易》學上說,從地道獲得人事方面的啟發,

是為〈坤〉道;在人際關係當中發展出來的約束規範,則稱之為人道;由《易》

學上說,從人道方面獲得的啟發,是為君子道、小人道等。

因為陰陽溯源於太極,可表示萬物同出於一體。朱子《朱子語類‧卷 94‧周 子之書‧太極圖》說:「太極只是個極好至善底道理,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 極。周子所謂太極,是天地人物萬善至好底表德。」

1

曾春海說:「人與萬物不但於

『理一』處而言是同源於一本的。從『分殊』而言,物與物相感通、互補而實現 一共存共榮的生命整體。」

2

道既然是在眾多事物的經驗當中獲得之理序及運作之 規律,《繫辭上》第十二章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在 諸多形下之器當中的形上狀態,因此它亦具有本體的超越意義。

至於文,從《易》學上說,文的前身則稱做象,《繫辭上》第十二章說:「《易》

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1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頁 2371。

2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頁 82。

《繫辭上》第十二章說:「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

3

物象經過意識的內 化成意象概念,便是內在之文;意象概念外衍成卦象,則是外在之文。而眼所見 者似乎是外在之文,其實也是內在之文向外投射的結果。文有交接、對襯之義,《繫 辭下》第十章說:「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彼文和此文不可能永遠 平行,文與文之間必然有所分、有所合,文的分歧與交合乃源於意識的分合。〈睽〉

卦《彖》:「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

4

現象變化是心志的發顯,可以說有心態上的分別與對照,才有一切紋路上的歧出 點;有心態上的交會與整合,才有一切紋路上的交合點。《繫辭上》第五章說:「一 陰一陽之謂道。」

5

第十一章說:「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 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

6

從實務面來說,這種道體闔戶闢戶的 分合作用,也是意識所產生的想法,意識的開啟這世界就有了對比。可以說,意 識上的對比是一切現象分別的基礎,也是文理的基礎。意識上的交會是一切現象 整合的基礎,也是直觀的基礎。

文必須依理而行,才能顯現出道的規律。按照人們心識理序所產生的連續作 用,就是道。道既然是形上的規律,它是一種不可見的抽象思維。然而形上的思 維也是經感覺經驗而得之,這感覺經驗遂可用文字符號來表述。例如人對氣象產 生的溫、熱、涼、寒等感覺,這溫、熱、涼、寒便是表述人們共同感覺之文,它 們的安排次序是屬於人文之理。四時春、夏、秋、冬的連續運行,是表述人們在 週年時期,共同的氣候規律,它便是天文之道。故《繫辭下》第五章說:「日往 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 而歲成焉。」

7

日月往來是視覺的對照,寒暑往來是觸覺的對照。由此可見,人們 用文來表述靜態之理和動態之道,是與視覺、觸覺脫離不了關係的。感官的操控 者為心性,這也就是《易傳》、王弼都以心性為主體的原因。《說卦》第一章說:

「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8

理則是文一種次序上適當的安排,也是意識上所產生 有次序性的想法。所以,人文方面必然是經過人們有意的安排,才能夠符合人理 的呈現,天文、地理方面也是如此。

一切交錯之文的關鍵點,是理序概念當中時與位的整合。天空的物換星移,

地上的山川鳥獸,天地之間氣的交錯,彼此也有氣和聲音之流通。若無任何障礙,

則氣和聲音的傳遞,不會有頻率及強弱的改變。而實際上,氣和聲音彼此的傳遞 有許多交錯,交錯則會互相干擾,干擾就會產生加強、減弱或頻率的改變。所以,

3 臺 灣 開 明 書 店 斷 句 , 《 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頁 22、24。

4 臺灣 開 明 書 店 斷 句 , 《 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頁 13。

5 臺 灣 開 明 書 店 斷 句 , 《 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頁 22。

6 臺灣 開 明 書 店 斷 句 , 《 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頁 24。

7 臺灣 開 明 書 店 斷 句 , 《 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頁 25。

8 臺灣 開 明 書 店 斷 句 , 《 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頁 28。

這交錯點就是改變的關鍵點,《易傳》云聖人知道這關鍵所在,是以用「幾」或「樞 機」來比喻。例如〈革〉卦《彖》:「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 人,革之時義大矣哉!」

9

天地革就是天文之時變,亦即天道改變的關鍵點所在,

而聖人用這關鍵點做為人道的運行的典範,於是「湯武革命」變成順乎天而應乎 人的合理行為,這便是觀察天文時變,使君子掌握人文化成之時機的積極意義。

內在之文為性,外在之文為理。性發仁義之理行於人為人道,性發剛柔之理 行於地為地道,性發陰陽之理行於天為天道。是故動態之天道立基於陰陽,動態 之地道立基於剛柔,動態之人道立基於仁義,都是順其性命之理的動態規律。天 下人之心志為人共相之文,是聖人建構三才之道的依據。節氣之文、音律之文屬 於自然現象的模擬,以配卦形式呈現,則為卦氣之文、律卦之文。這都是人們的 分別意識將天地二分之後,聖人模擬大氣或聲音在天地交通上的狀態和功能。所 以在《易傳》來講,道體其實是大範圍規律形式之文,它顯示了天下人共通的習 性,望文足以生規律之義,讓人們行為有所節度。

在卦象方面,陰陽代表意象之對比作用,六爻則代表時空概念,陰陽符號變 化代表意識變化。擴而大之,卦爻既是代表空間上人事物的靜態意象,也代表意 象在時間上的動態變化。是以曾春海說:「做為萬物之理的『太極』,為萬物的創 造因,亦是萬物內在普遍的本質,乃萬物的『共相』所在,是永恆不變的『一』, 亦是人之內在價值根源所在。」

10

就形上不分的整體而言,是太極;就對比區分而 產生作用而言,是道。是以太極生了兩儀,在形下即刻發揮交流的作用,是故《繫 辭上》第五章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繫辭下》第五章說:「日往則月來,月 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換言之,在一陰一陽的動態當中,其次序就是靜態之理,而理的流動即為道的作 用。故以形上而言,太極是靜態不分的整體,道則是理之動態規律作用的整體。

文是事物所涵概之形音義之名,如「日、月、寒、暑」等,是屬於形下可見物體 之文,按照理串連起之文,如「日月相推」即成空間範疇明暗形上規律之道,「寒 暑相推」即成時間範疇年歲形上規律之道。換言之,「剛、柔、仁、義」等,是形 下可見可感之文,串連起一剛一柔規律之地道,串連起一仁一義規律之人道。然 而就像〈乾〉〈坤〉,既是卦的個別義,也可成《易》的總體義;仁,既是人道的 個別項目,也是可成為人道的總體義。

王弼以無為體,以有為用。體為形上之義而用為形下之義。王弼所謂以寡治 眾,以靜制動,符合了太極以一制多的生成發展形式,「一」者,道也,道即一陰 一陽變化的形上規律,然而規律也是離不開源自性情感受所構築的理序。從主觀

9 臺 灣 開 明 書 店 斷 句 , 《 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頁 16。

10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頁 58。

方面來說,陰陽即為意動之心,太極即為陰陽之形上靜態,亦即邵雍所云「心為 太極」之心,或是牟宗三的自由無限心。從意識區分個別事物的作用來看,事物 各具備其相異的作用及功能,一旦被區分開來,就被賦予名相,而用文的形音去 做涵義上的界定。

因此,原先不分的仁體,施行於人道,也因人事間彼此作用之不同,而顯現 出文的多面性。仁是義禮智信的統合及超越,所以以仁為本體,是一,施行之於 人事則呈現多面向。孟子四分之,以仁義禮智做為性善之四端;《說卦》二分之,

以仁義為人道的兩個項目;董仲舒五分之,以仁義禮智信做為五常。義禮智信等 皆仁之所分出,是以程顥云「義禮智信皆仁」。因此,在人道方面,是以仁為本體,

以仁義為人道的兩個項目;董仲舒五分之,以仁義禮智信做為五常。義禮智信等 皆仁之所分出,是以程顥云「義禮智信皆仁」。因此,在人道方面,是以仁為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