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道德形上說對體仁說的印證

第四章 《易傳》體仁思維的影響

第三節 以道德為形上本體的印證

五、 道德形上說對體仁說的印證

一般人以為《易》就是種預測學,主要目的在趨吉避凶。從務實面來講,這 話沒錯。不過《易傳》作者從更高的道德角度,提出占師要基於利他精神和透過 洗心齋戒的修身工夫,才能夠全盤掌握《易》的效用。

《繫辭上》第 11 章:

209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4 年),頁 214。

210 璇璣、會要參見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頁 591。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 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

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

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此哉!……是 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 神明其德夫!

211

所謂開物成務,就是《易》在實務上的開發創造,如《繫辭下》第二章內容所述,

離卦可藉以製造漁網,大過卦可藉以製造棺槨之類。作《易》的聖人匯集天下人 的心志取向,用陰陽變化來模擬天下人所見所聞所想,來建構一套天地人三才之 道的法則。這套法則的建成,不僅要符合眾人性情規律的公約趨勢,而且得以仁 義為人道的首要素質。義者宜也,仁者為人,因為《易》是一種用利他態度來做 符合眾人需求的事業,用最適當的方法來解決眾人的疑惑,因此,《易》占師須具 備有高道德的自我要求,而這種高道德要求就在人我和合處實踐。

《說卦》第一章說:「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212

窮究事 物之理曰義,須以分解的智心來對待,唯有道德仁心能夠和合之。是以景海峰先 生在〈圓教與圓善:牟宗三哲學的核心思想〉一文中說:

《圓善論》更是將儒家之圓教推至宗極:「圓教種種說,尼父得其實」。

只不過儒家之圓教入手與佛道不同,也不是天臺宗那種「詭譎的圓融」之 方式。它是由道德意識入手,道德意識即是一「自由無限心」,亦即「智 的直覺」。牟宗三把儒家的這種方式稱為「道德創造之縱貫縱講」,即「圓 境必須通過仁體之遍潤性與創生性而建立」。儒家之稱圓教,亦因其道德 實踐「能啟發人之理性,使人依照理性之所命而行動以達至最高理想之 境」,……西方哲學恰恰不具有這般圓教的品格,其主流思想都是走「分 解的方式」之一途。

213

由此觀之,牟宗三所謂的「自由無限心」或「智的直覺」,等同樞機之心。睽《彖》

說:「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

214

然 則此心不僅見到分,亦知其合之所在,是分合的關鍵,是對立又統一的關鍵,故

《繫辭上》第十一章:「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

215

它是收束陰陽回歸太極樞機的狀態,即是〈乾〉〈坤〉合德之心,因為至此已提升

211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 年),頁 24。

212 臺 灣 開 明 書 店 斷 句 ,《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頁 82。

213 2013 年 4 月 23 日摘自中國儒學網。網址:

http://www.confuchina.com/10%20lishi/mou%20zongsan%20zhexue.htm。

214 郭建勳:《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頁 296。

215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頁 24。

到形上層次,故兼有〈坤〉德之遍潤性和〈乾〉德之創生性,也就是孔子所倡之 仁德。這太極樞機既然擁有遍潤性,故無所不在,既然擁有創生性故無所不能,

知孟子所以要修身以俟之者即在此,而雲谷所指立善命之規律而受天之吉福,也 是可以達成的。

牟宗三認為道德意識是「自由無限心」或「智的直覺」,這是種寬闊無礙的心。

就《易傳》角度來說,時乘六龍,雲行雨施,故〈乾〉有創生之德;牝馬任重,

厚德載物,故〈坤〉有遍潤之德。「自由無限心」即〈乾〉〈坤〉合德的心,也就 是知幾見幾之心。

又《易》是時空象數組合而成的,所以卦象的區域性及層面性,與地道方位 狀態相關,又和「位」概念相結合,它必須依靠智心來解析、來運作形下務實的 層面。蓍數的連續性及累計性,與天道循環狀態相關,又和「時」概念相結合,

它必須仰賴道德來契合、來領會形上不可測的層面。是以《中庸》第 26 章說:「誠 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 之道也。」

216

目所見、耳所聞皆面對實體物,具有分解的智力可以成就實務面的 事物。心懷利他的道德情懷,不墜於小己的私利,則可以成就大我的公益。仁之 成己即成就大我,即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筆下戴東原所謂以情 絜情的同理心,或熊十力《乾坤衍》所說:「如能不為小己之形體所拘縛,而能 涵養與發展其本有之元,即擴大其主動導〈坤〉之〈乾〉,所謂大生、大明、健 健、進進,不墜於小體,不離其大體。」

217

聖人創作《易》時乃匯集眾人性情而 制定其法則,因此,做為後繼者的《易》占師,也必須仿傚聖人洗心齋戒,純化 潔淨其小體心,才能夠與《易》的作用相契合。

閔仕君先生在《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學研究》說:

《易傳》對「通」予以了較多的關注,一方面,它強調︰「一闔一闢謂之 變,往來無窮謂之通。」(《易傳‧繫辭上》)另一方面,又肯定︰「易無 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傳‧系辭上》)「往 來無窮」是就存在的形態而言,「通」在此指動態意義上的統一性,「感」

隱喻了人之「在」與世界之在的關系(包括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感而 遂通天下之故」意味著在人之「在」與世界之在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把握存 在。《易》是由卦象構成的形而上的系統,在《易傳》看來,《易》所彰顯 的「通」既展示了存在本身的統一形態,又作為統一的視域,表現為對存 在原理或根據(故)的總體上的理解。康德在談到形而上學時也曾強調,「形 而上學乃是作為系統的科學觀念」,「是一個整體」。形而上學的這種系統性

216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斷句十三經經文‧禮記》(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 年),頁 110。

217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七卷)》(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頁 580。

和整體性,既表現為內在的邏輯融貫,也以對存在的整體把握為其內容,

它使被知識所分化的存在重新以統一的、具體的形態呈現出來。

218

書中引「往來無窮謂之通」、「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認為「通」字指動態意義 上的統一性,是對存在原理總體上的理解。他也引述康德的形而上學說,「形而 上學乃是作為系統的科學觀念」,「是一個整體」。閔先生解釋說它使被知識所 分化的存在重新以統一的、具體的形態呈現出來,道德則顯然深具這項作用。

《繫辭上》第五章道:「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 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 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219

可見《易傳》作者認為,一 個繼承《易》的占師要有好的技巧,但是僅有好技巧的智力是不夠的,要做為全 局觀的占師須要在仁德下工夫。所謂分別事物依靠耳目智力,它是形下的。為達 到和合狀態所仰賴的仁德修養,它是一種有形二分的超越及統合,所以是形上的。

在《易傳》來講仁是和合人我對立,乃惻隱之心的實效作用。

《易傳》有形下宇宙論述,如《序卦》「有天地然後有萬物」之類;有形上本 體論述,如「太極」、「見幾」、「與天地合其德」之類,是以《彖》「大哉〈乾〉元,

萬物資始」及「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云云,都是直陳〈乾〉〈坤〉兩德之形 上本體境界。而《大象傳》,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君 子以厚德載物」之語,均在說明人與天地合其德的情狀。

《易傳》根基性情的太極本體,在秦漢之際很明顯的是受道家老子學說的影 響,把太極當做玄遠的道體。至魏朝管輅「苟非性與天道,何由背爻象而任胸心 者乎?」主張性通才能入神,意之微才能體大象,其本體思維稍微向心性靠近。

但王弼少談象數,其本體思維重心再次放在玄遠的道上,而以宇宙為本體。其以 人之性為本體,也將它認作宇宙本體的部份,而不是如同《易傳》把宇宙道體做 為心性本體的創造對象。至宋明理學之陸、楊、王心學,才又將儒家回歸到心性 道德上。

在漢代以太極為元氣的氛圍中,雖然講一、講無、講渾沌,但當今學界認定 元氣屬於形下物質,故將漢代《易》學全部歸結於宇宙論範疇,而忽略一、無、

渾沌等應當視為本體詞意的事實。然而,誠如時位是一體產生的兩個概念,本體

218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078091&#item_top,閔仕君:

《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學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5 年 12 月)。

219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斷句十三經經文‧周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頁 22。

論與宇宙論只是兩種看待宇宙的方式,絕不是孰存孰滅的問題。筆者依照閔仕君 先生對康德及牟宗三道德形上理論的詮釋,以為《易傳》的道德意識,其終極歸 趨是指向物我和合的,所以是超越形下實體存在的一種形上情境。

由於學界懷抱著科學實證的態度,對於漢代占卜多視之為迷信。然而經過筆 者研究,發現《易傳》無形的本體及太極的整體,這種形上哲學不只是學說而已,

它直指一個接近真理的境界,那就是超越人體感覺思維的「無」,其不言之教是不 可言說的,既然非教育系統可以體證,那麼實證分析下的任何指稱,都不足以究 竟其旨。唯有效法聖人內修無為的精神,才可以真正達到《繫辭》所說「不疾而 速,不行而至」的這種感通入神之境界。所以,像京房、管輅的象數占學,可從 聽鳥鳴聲當中,藉風向音律的走向而推知災異所在。任何陰陽兩點都是一體的平

它直指一個接近真理的境界,那就是超越人體感覺思維的「無」,其不言之教是不 可言說的,既然非教育系統可以體證,那麼實證分析下的任何指稱,都不足以究 竟其旨。唯有效法聖人內修無為的精神,才可以真正達到《繫辭》所說「不疾而 速,不行而至」的這種感通入神之境界。所以,像京房、管輅的象數占學,可從 聽鳥鳴聲當中,藉風向音律的走向而推知災異所在。任何陰陽兩點都是一體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