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馬克思在其十七歲時,曾寫下一篇作文。他是這麼說的:541

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 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衝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 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 使自己也達到完美。

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 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疵的偉大人物。

的提議成立,遂導致分裂的局面。」見:蔡培火、陳逢源、林伯壽、吳三連、葉榮鐘,《台灣民族 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1983),338。

541 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 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159

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讚美那些 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理想 人物,就曾為人類犧牲了自己――有誰敢否定這類教誨呢?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

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

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 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馬克思的一生正如這篇作文所述,早在少年時代他已經思考著這樣嚴肅的問題:

唯有追求社會完善的個人實踐,才是個人的完善過程。以十七歲少年的領悟,那是何等 的純真。而更可貴的是,護著這分童真,他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沿路把它珠玉般地鑲嵌 在他的作品中。」542人生是有限的,馬克思也無法逃脫這個自然律。然而馬克思以及他 的先行者與後來者,卻共同在實踐中走一條最終讓世界各地的被壓迫者也走上的道路。

走上這條道路的革命者,也把他們有限的人生,珠玉般地鑲嵌在這條尚未走向盡頭的大 路上。

在1920 年到 1924 年之間,殖民地台灣的少數先行者也開始走向這條大路,甚至想 要引領全台灣人民一起走上去。雖然這條道路很曲折,但畢竟從未中絕。「希望是本無所 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歷史還得從1924 年之後繼續寫下去。為了彌補先人的遺憾,其中一章的開頭必須是這樣:

台灣共產黨的歷史,在中國歷史學上是一個「空白」。我們中國人,從來沒有人 有系統地寫過台灣共產黨的歷史。……

――蘇新,〈台灣共產黨的歷史〉,1981

542 林書揚,〈遲來的春天〉,收錄於氏著,《從二二八到五○年代白色恐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179~18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