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凡有字者,皆謂之文」:章太炎對《文心雕龍》的闡釋

第三章 「言文合一」:《文心雕龍》的現代闡釋與韻文學的活化

第二節 「凡有字者,皆謂之文」:章太炎對《文心雕龍》的闡釋

章太炎強調「形為字之官體,聲義為字之精神」這既說明了「聲」在意義生 產中的核心作用,亦說明了「形」雖然位於結構的邊緣,但仍然具有一席之地,

正是「形」讓轉瞬即逝的聲音得以保留,因而具有聲音所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

這一點相當重要,因為「形」在章太炎思想中的位置,關涉著他對於「文」的認 識和定義,而這也正是其與阮元、劉師培的關鍵差異所在。

正如上文所言,承續乾嘉以來的聲音之學,「聲音」在章太炎的小學研究中佔 據著核心的地位,因此他的論述中時有批評《說文》重字形而不重字聲的弊病,

同時也嚴厲指責當時研究《說文》的王筠(1784-1854)等人以及「寶翫碑版」的 金石學家,「用意止於一點一畫之間」,這樣的治學方式「可稱說文學,不可稱小 學也」26。值得注意的是,章太炎將「文學」與「小學」對舉,認為王筠的學術方 式只能稱得上「文學」而非「小學」,暗示了在章太炎看來,小學與文學之間的差 異即在於:論小學須重「字聲」,而文學則須重「字形」。在《國故論衡.文學總 論》的篇首,章太炎為「文」與「文學」作了如下明確的定義:

24 清.章太炎:〈論語言文字之學〉,《國粹學報》,(1906 年第 2 卷第 24 期),頁 64-75

25 清.劉師培:〈文說〉,《劉師培中古文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頁 190。

26 清.章太炎:〈與人論樸學報書〉,《章太炎全集四》頁 153。

以有文字著於竹帛,故謂之文。論其法式,謂之文學。27

在章太炎的理解當中,「文」指的是著於竹帛的一切文字形式,「文學」則指 的是一切文字書寫的體式章法,所以著於竹帛的「文字」才是「文學」產生之初 的基礎和根本,亦是核心所在。換言之,在這樣的認知結構中,「文學」毋寧說是 一種「文字之學」,但凡使用「文字」的表達都可以放入「文學」的視域中檢視。

因此他對於《文心雕龍》的理解也基於這一觀念,1906 年章太炎東渡日本,隨後 設立國學講習會並擔任主講,其間他講授了《文心雕龍》,魯迅、朱希祖、錢玄同

(1887-1939)都是當時在場聆聽的學生,從當時的筆記中來看,章太炎曾非常明 確地指出:

《文心雕龍》於凡‧有字者,‧‧‧‧皆‧謂之文‧‧‧,故經、傳、子、史、詩、賦、歌、

謠,以至諧、隱,皆稱謂文,唯分其工拙而已。此彥和之見高出於他人者 也。28

章氏認為劉勰之所以見識過人的關鍵,就在於他將經、傳、子、史、詩、賦、

歌、謠等各類文體,都納入了「文」的範疇,也就是說,章氏認為《文心雕龍》

對於「文」的定義其實是「凡有字者,皆謂之文」。有趣的是,如此一來,章太炎 提舉《文心雕龍》的理由,正好與阮元從聲韻的角度看重其「有韻為文,無韻為 筆」的分界相反,其針鋒相對的意味亦相當明顯。

更堪玩味的是,章太炎在解釋《文心雕龍》中「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 矣」這句時,特別指出這裡的「文」、「章」二字的位置應當調換,即當云「形立 則文成,聲發則章生」29。也就是說,在章太炎看來,「文」所繫聯的必須是具體 可觀的「形象」(文字),這便與從阮元以聲音為文的「文言說」,區別開來。

事實上,章太炎承認「古人之文,大都駢儷有韻,此由古人語簡,又不著竹 帛,故必駢而有韻,乃易於記憶」30,然而他認為這並不能說明只有駢儷之文才能

27 清.章太炎:〈文學總論〉,《國故論衡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 49。

28 清.章太炎:〈章太炎講授《文心雕龍》記錄稿兩種〉,收錄於黃霖:《文心雕龍彙評》,(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5),頁 168。

29 同上註。

30 同上註。

稱為「文」,而只能算是早期以文字記錄的文章的一種特點。至於《文心雕龍》的 文筆之辨,他如此解釋道:

《文心雕龍》始言文、筆之分。蓋文、筆之分,實始東漢。然此分之界限,

亦各不同。在東漢以詩賦為文,奏札為筆。六朝人以有韻為文,無韻為筆。

唐人又以詩歌為文,頌銘為筆(見《一切經音義》)。至於阮元之說(言駢 文始可稱文),更不足道。31

在章太炎看來《文心雕龍》中的文筆之分其實並沒有明確的界定,阮元以駢 文為文來解釋「有韻之文」與劉勰的原意並不相符,而他同時認為阮元標舉《文 選》卻忘記了編選「總集」的初衷其實只是「只因分集易散而作,故僅選集散篇 文之佳者」32,所以才會「以為集以外皆不得稱文,故惟選集部之文」,而不選經、

史、子。而至於阮元所例舉的〈文言傳〉,章太炎引用梁武帝的說法,認為「文言」

的意思乃指「文王之言」,而非阮元所論之「文」、「言」的關係。

因此,章太炎進一步推證「彣彰」與「文章」分屬兩個不同的概念,以回應 阮元以來以辭采聲韻為文的說法:

凡文理、文字、文辭,皆稱文。言其采色發揚謂之彣。……夫命其形質曰 文,狀其華美曰彣。指其起止曰章,道其素絢曰彰。凡彣者必皆成文,凡 成文者不皆彣。是故榷論文學,以文字為準,不以彣彰為準。33

章太炎看似將文理、文字、文辭等一切文學表達的形式都納入了「文」的範 疇,將「文」的範疇擴展至最大;但事實上,他藉此明確了以「文字為文」的核 心標準。章太炎同樣利用尋溯古義的方法,將「文章」與「彣彰」分離開來,指 出前者強調形象與章法,後者注重修飾與辭采,從文章就其本質而言,應當以「文 字」為準,而不以「彣彰」為準。這一段論述,章太炎明顯是針對阮元以降的選 學派而發,他甚至毫不留情地批評阮元將「文辭」與「學說」分離,「只以彣彰為

31 同上註,頁 167。

32 同上註,頁 167。

33 清.章太炎:〈文學總論〉,《國故論衡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頁 49。

文」的作法,是不明文章的根柢在於「文字」。

有意思的是,確立了「文學以文字為準」之後,章太炎更進一步區分了「有 句讀文」與「無句讀文」,並將一切著之竹帛的文字,乃至無法誦讀的表譜圖象,

通通納入「文」的範疇,他如是說:

文字初興,本以代聲氣,乃其功用有勝於言者。言語僅成線耳,喻若空中 鳥跡,甫見而形已逝。故一事一義得相聯貫者,言語司之。及夫萬類坌集,

棼不可理,言語之用,有所不周,於是委之文字。文字之用,足以成面,

故表譜圖畫之術興焉。凡排比鋪張不可口說者,文字司之。……然則文字 本以代言,其用則有獨至。凡無句讀文,皆文字所專屬者也。34

章太炎承認就「文」的發展而論,文字形成之初的確是用以代聲氣,那便是 上文「言文合一」的那個短暫的片刻,然而在那個瞬間之後,「文」和「言」便在 功能上分開了,文字形成了與口語文化截然不同的表達功能和思維方式。在章太 炎看來言語是時間性的,文字則具有超越言語的空間性和形象性,因而能夠突破 聲音的線性限制,章太炎將「文」與「文字」繫聯在一起,認為這種突破時間線 性的空間性既是「文字」獨特的性質,也是「文章」區別於「言語」的關鍵所在35。 因此章氏將文學的核心精神推導到「修辭立誠」的「誠」36,也就是文章必須表達 它背後真正的「義」,離開「誠」而去談論「文氣」、「文德」都只是本末倒置。在 章太炎這裡,駢散之爭不再具有意義,因為不論駢文還是散文,唯須抵達「誠」

的境界,才可稱為「文」。如此一來,章太炎恰恰將阮元最為強調的「語言聲氣」

排除在了文學的核心價值之外。

然而有趣的是,章氏對於六朝文章的欣賞,也正是建立在他對於「文」的認 識之上。在論《文心雕龍.徵聖篇》時,章太炎曾云:

正言所以立辨,體要所以成辭:二語,文學之圭臬也。晉以前文章,概文

34 清.章太炎:〈文學總論〉,同上註,頁 269-270。

35 將聲音視作「線」,將文字視作「面」,而將「儀象」視作體,是章太炎的文學理論體系中相當 富有創見的觀點。同上註《國故論衡疏證》,頁269-270。

36 清.章太炎:「知文辭始於表譜簿錄,則修辭立誠其首也。」《國故論衡疏證》,頁 271。

實兼備,非僅聖人為然。齊、梁而後,漸染浮靡之習。37

「聖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晉、宋以前之文,類皆銜華而佩實,

固不僅孔子一人也。至齊、梁以後,漸偏於華矣。38

換言之,章太炎看重的是魏晉文章「銜華而佩實」,實非傳統對於六朝文學的 想像中以徐、庾為代表的駢文,因此章太炎所建構的六朝文學想像,與桐城派、

選學派的出發點都全然不同。而章氏對於《文心雕龍》的解釋亦基於此:

故文能宗經,體有六義:當梁之時,文學浮靡,達於極點,侯景說帝「文 章賦詠不出桑中」,而徐、庾之徒亦起於是時。故斯時劉起於南,蘇起於北,

皆思以質樸救弊。故〈宗經〉一篇實為彥和救弊之言。自宋代歐、曾、王、

蘇以降,以迄今,茲弊又不在淫艷,而專在膚泛矣。39

章太炎肯定劉勰作《文心雕龍》的意義在於矯正當時文學浮靡的風氣,而能

「以質樸救弊」,但他並不因此讚賞與六朝之文相對的唐宋古文,而同時批評唐宋 以降古文家過於膚泛的弊病。在他心目中,理想的文章典範是「清和流美」、「平 徹閑雅」的魏晉文章40。他在〈自述學術次第〉中自述早年治小學因而仰慕韓愈「為 文奧衍不遜」,又因師從譚獻(1832-1901)而曾宗法汪中(1745-1794)、李兆洛

(1769-1841)的駢文,而三十四歲之後「欲以清和流美自化,讀三國兩晉文辭,

以為至美,由是體裁初變」,章太炎如此稱讚魏晉文章:

吳、魏之文,儀容穆若,氣自卷舒,未有辭不逮意、窘於步伐之內者也……

余既宗師法相,亦兼事魏晉玄文。觀乎王弼、阮籍、嵇康、裴頠之辭,必 非汪、李所能窺也。41

37 清.章太炎:〈章太炎講授《文心雕龍》記錄稿兩種〉,收錄於黃霖:《文心雕龍彙評》,(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5),頁 171。

38 同上註。

39 同上註,頁 169。

40 清.章太炎:〈自述學術次第〉,《章太炎先生自定年譜》,頁 59。

41 清.章太炎:〈自述學術次第〉,《章太炎自訂年譜》,頁 58-59。

又云:

魏晉之文,大體皆埤於漢,獨持論彷彿晚周。氣體雖異,要其守己有度,

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達,可以為百世師矣。42

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達,可以為百世師矣。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