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三元說」到「三關說」:沈曾植的「活六朝」

第二章 「聲音」的兩重意義:「六朝」在晚清的重新發現

第四節 「聲音之道與政通」:晚清的六朝衰世想像

二 從「三元說」到「三關說」:沈曾植的「活六朝」

戊戌、庚子年間,在武昌相繼出入於張之洞幕府的陳衍(1856-1937)、沈曾 植(1850-1922)、鄭孝胥(1860-1938)一起論詩時從「元祐」上溯接引「開元」、

「元和」之世,提出了「三元說」:「詩莫盛於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 元祐也。」102對此,沈曾植論云:

開元文盛,百家皆有跨晉宋追兩漢之思。……人才之盛關運會,抑不可不 謂玄宗之精神志氣所鼓舞也。貞元、元和之再盛,不過成就開、天未竟之 業。自後經晚唐以及宋初,並可謂元和緒胤。至元祐而後復睹開、天之盛,

詩與書其最顯者已。103

沈曾植所論之「三元說」,與張之洞主張的「宋意唐格」的內容不盡相同,

但將「文盛」與「運會」相關聯,以表彰唐宋,與張氏的出發點卻是一致的。事 實上,「詩盛元祐」的說法早在南宋時就已經提出104,但作為元祐詩人代表的蘇 軾、黃庭堅(1045-1105)創作最佳的時期其實並非元祐,那麼這一詩學話語的 形成,與其說是來自於蘇軾及其門人的文學成就,莫如說起因於北宋新舊黨爭所 形成的對於「宋朝文化於元祐極盛」的想像。換言之,北宋新黨與舊黨所對應的

「熙寧—元豐」與「元祐」兩個時期,進入詩歌批評的話語中便形成了「熙豐」

與「元祐」的對立。歷史的關鍵轉折在於,宋室南渡之後,史家開始對北宋歷史

101 清.張之洞:〈早朝恭紀〉,《張之洞全集》,頁 10553。

102 清.陳衍《石遺室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卷一,頁 7。

103 清.沈曾植:〈開元文盛〉,《海日樓札叢》,(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頁 279。

104 南宋詩人周紫芝《太倉稊米集》卷五九〈見王提刑〉云:「唐之詩人,自宋之問、沈佺期、杜 甫、李白唱之於前,至元和、長慶間諸子並作,韓、柳、元、白、劉夢得之輩,其風流騷雅,清 艷俊發,自有體制,讀之可喜,味之無窮。往時,歐陽文忠公一出,扶五季之頹風,接唐人之遺 緒,炳然如日星之在天,誰不仰睇而拭目。至元祐間,內相蘇公之兄弟與其門人四君子者,更相 酬唱,自為表裡,於是詩人躡踵相望,大抵不減唐之晚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

商務印書館,1983),冊 1141,頁 422-423。

進行反思,也對於新舊黨爭逐漸有了蓋棺定論的評價,一方面肯定元祐更化,另 一方面則批判熙、豐時期新法的實施,認為正是新法的實施導致「祖宗之法亡而 中國之禍酷矣」105。蕭瑞峰與劉成國指出,在南宋史家表彰元祐的歷史敘事的影 響下,元祐詩學話語最終定型下來,因為按照儒家的詩教觀念,「一代之治便應 當有一代之詩,詩歌的盛衰與時世的盛衰總是桴鼓相應的,盛世之治當然應該有 盛世之詩。元祐之治既然可以與漢、唐媲美,那麼元祐之詩也自然是一代頂峰」

106

因此,在這一歷史語境之下,南渡宋人對於元祐時期的追憶,表現出過度的 美化和嚮往,而其具體作法,就是將元祐時期的想像建立在「文化繁盛」與「國 朝繁盛」的關係上,如:

元祐初,異人輩出,蓋本朝文物全盛之時也。107

臣每惟國朝極盛之時,莫過於元祐。……本朝之治以哲宗皇帝元祐為稱首。

108

汴之治,至元祐而極,學問詩文亦至元祐而極。學問造極,程氏是已。詩 文造極,蘇、黃、陳氏是已。109

三代而降,考論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宋於漢、唐,蓋無讓焉。

105 宋.楊誠齋云:「王安石相神宗,有"祖宗不足法"之論,創為法度,謂之新法,天下大擾。幸 而得司馬光相哲宗,首罷新法,復祖宗之舊,天下大悅。元祐七八年間號為盛治,比隆慶歷。既 而,小人章子厚欲傾元祐諸君子,以取富貴,倡為復新法之說,謂之紹述。曾布和之,蔡京、王 黼又和之,而祖宗之法變更盡矣。……祖宗之法亡而中國之禍酷矣。」可概括此時對待新舊黨政 的態度,參見氏著《誠齋集》卷一一三〈初讀三朝寶訓〉另外,余英時提醒我們,宋高宗之所以 表彰元祐,必須從「元祐太后」下詔傳位高宗一事去認識,為了維護政權的合法基礎,他事實上 非推尊仁和元祐之政不可。所以他十分肯定地說:「朕最愛元祐。」(《系年要錄》卷七九),不但 高宗如此,南宋的兩位宰相,李綱和趙鼎,也公開袒護元祐,反對王安石新政。參見余英時:《朱 熹的歷史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04),頁 270-271。

106 參見蕭瑞峰、劉成國:〈「詩盛元祐」說考辨〉,《文學遺產》,(2006 年第 2 期),頁 54-64。

107 宋.汪藻:〈呻吟集序〉,氏著:《浮溪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 197。

108 宋.魏了翁:〈帥守皆得論奏徑達聖聰以防壅蔽海內幸甚〉,氏著:《鶴山集》卷一八,《景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冊 1172,頁 240。

109 宋.陳櫟:〈吳端翁詩跋〉,氏著:《定宇集》,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卷三,(臺 北:商務印書館,1971),冊 332,頁 8。

110

余英時教授曾經指出,將宋與漢、唐並稱的「後三代」,其關鍵在「三代」

而不是「漢、唐」,換言之,宋是「三代」之後,而非漢唐之續,《宋史》所謂「聲 名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才是「後三代」這個概念得以成立的最後依據。111 清季頹喪的國勢與南北宋之交頗有相似之處,張之洞等清流之輩的酬唱詩作中,

時常流露出對北宋元祐時期的情有獨鐘,其原因除了詩歌理想上的契合、政治遭 遇的相似之外,更與他們仰慕此一時期文化的全面興盛有關112。因此陳衍等人表 彰元祐詩學,與張之洞厭惡六朝學術詩文而主張貫通唐宋,實則沿著相同的思考 脈絡。張之洞在〈學術〉一詩中寫道:「理亂尋源學術乖,父讎子劫有由來。劉 郎不嘆多葵麥,只恨荊榛滿路栽。」其自注云:「二十年來,都下經學講《公羊》, 文章講龔定安,經濟講王安石,皆余出都以後風氣也,遂有今日傷哉。」113可見 除了六朝以外,他所不滿的還包括當時流行的公羊學、龔定庵(1792-1841)的 文學,以及王安石新學,並且認為正是這些不夠雅正的學術人文風氣導致了清朝 國運的衰微。

不過與陳衍共同論詩的沈曾植身上,一個更值得注意的轉變是「三關說」的 提出。沈曾植在湖南購得王闓運所編《八代詩選》,當時未加留意,於己亥(1899)

大雪節後二日,他再次翻閱這本書時,始有所感悟:「起讀支、謝詩數過,於諸 文句頗漸理解,乃知選注之佳,向來諷味,只得其鱗爪耳。」又為此書作跋云:

「老莊告退,山水方滋,亦此目一時承流接響之士耳。支公模山範水,固已華妙

110 元.脫脫:《宋史.太祖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97),頁 19。

111 余英時先生考證「後三代」的說法最初由歐陽玄在《宋史.太祖本紀》的贊辭中提出。余先 生進一步指出歐陽玄顯然把「三代」、「漢」、「唐」、「宋」區別為三個性質不同的代,而把道為貫 穿期間的唯一準則,三代是「道」全面流行的時代,但漢、唐卻與「道」脫了節,一直到宋代道 學家才重新接上了三代的道統。因此,在「漢、唐、宋為後三代」這句話中,「後三代」才是主 導的概念,漢、唐、宋同是作為實例出現的。不僅如此,以「聲明文物」、「道德仁義」為坐標,

則後三代中宋居於主位,漢、唐反在賓位。見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04),頁 184-186。

112 此處參考陸胤的研究,陸胤指出清季清流士大夫經常引用元祐黨人之事相互砥礪,民初詩話 中回憶張之洞與寶廷、張佩綸、陳寶琛等人「當日在朝,譽譽勵風節,並有文字道義之契,世目 之為元祐諸賢」。因此清流一輩鐘情「元祐」,除了政治遭遇上的共鳴,恐怕也與元祐時代宋型文 化的全面繁盛有關。參見氏著:《政教存續與文教變革》第六章,(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頁249-250。

113 清.張之洞:〈學術〉,《張之洞全集》,第 12 冊,頁 10559。

絕倫;謝公卒章,多托玄思,風流祖述,正自一家,挹其鏗諧,則皆平原之雅奏 也。陶公與嵇、阮同流,不入此社。」114其欣賞支道林模山範水、謝靈運多托玄 思,與其後來推重元嘉詩歌的思路相通。沈曾植晚年在一封寫給金甸丞的書信中 寫道:

吾嘗謂詩有元祐、元和、元嘉三關,公於前二關均已通過,但著意通第三 關,自有解脫月在。元嘉關如何通法?但將右軍〈蘭亭詩〉與康樂山水詩 打並一氣讀。115

錢仲聯教授考證這封書信應作於1918 年,然從己亥年他為《八代詩選》所 作的跋中可知,「三關說」的觀點沈曾植可能已經醞釀許久,而他之所以「平生 未嘗為人道」又囑咐金甸丞「勿為外人道」的原因,恐怕與「三關說」之推舉「元 嘉關」與張之洞等人「撇卻六朝」的立場相矛盾有關。在沈曾植看來,一方面,

兩晉的玄學與宋明理學,其實只是「時節因緣之異,名文句身之異,世間法異」,

「以出世法觀之」,二者其實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另一方面,沈曾植看重謝靈 運(385-433)詩中以山水性靈「拯溺道情」的作用116。沈曾植實際上洞察了張 之洞等人一意批判六朝所存在的問題,換言之,拋去「亡國之音」的論述,即便 是站在儒家政教觀的標準來審視,六朝也依然存在非常可貴的文學資源,元嘉時 期的玄言詩就是很好的例子。

沈曾植深明佛理,認為詩理與佛理頗有相通之處,因而敘述中多以佛教觀念 解之,「三關」即是從禪宗化用而來說法,「三關」在禪宗中分別指「初關」、「重 關」、「生死牢關」以表明參修禪理時悟道、修道、證道的過程。對應沈曾植的詩 學,從元祐、元和,到元嘉,亦是一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元嘉一關顯然是詩歌寫 作的最高境界。沈曾植因此建議金甸丞「著意通過第三關,自有解脫者在」。至 於元嘉關如何通法,沈氏認為應當「將右軍《蘭亭詩》與康樂山水詩打並一氣讀」,

114 清.沈曾植:〈王壬秋選八代詩選跋〉,見錢仲聯編:《海日樓叢札.海日樓題跋》,頁 43-44。

115 清.沈曾植:〈與金潛廬太守論詩書〉,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四冊,(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 291。

116 沈曾植曾作詩云:「持戟金門有歲星,春風潞上偶揚舲。向來筐莢疲真俗,喜領山川助性靈。

116 沈曾植曾作詩云:「持戟金門有歲星,春風潞上偶揚舲。向來筐莢疲真俗,喜領山川助性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