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語根」到「章句」

第三章 「言文合一」:《文心雕龍》的現代闡釋與韻文學的活化

第四節 「文以載言」:黃侃論《文心雕龍》及其聲音之學

一 從「語根」到「章句」

1914 年,黃侃在北京大學教授詞章學課程,同樣使用《文心雕龍》作為講解 的教材,其授課期間的講義編撰整理成為了其著名的學術著作《文心雕龍札記》。

作為劉師培與章太炎的弟子,黃侃在二者之間的取捨頗值得細究。他一方面繼承 了章太炎的語言文字之學,進一步發展「語根」之說;另一方面其論「文」又明

98 清.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劉師培中古文學論集》,頁 3。

99 朱希祖:《朱希祖日記》,(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12),頁 1389。

100 王風曾指出:「劉師培論小學重『字聲』,論『文章』強調語言文字的聯繫,毋寧說這一學術上 的偏重就給語言文字合一觀留下理論基礎。」

顯受到劉師培影響,而強調「音節辭氣」的重要性。因此「聲音」是理解黃侃學 術思想與文學理論,最重要的一條線索和脈絡。

作為章太炎的弟子,黃侃在小學訓詁方面多可見章氏學說的痕跡,然而就「語 根」之說,黃侃實則在他的兩位老師之上開闢出了自己的獨特的思路。事實上,

章太炎提出「初文」與「準初文」的系統之後,引來了廣泛的批評,反對者的焦 點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一是,章氏之論本之《說文》其實並沒有脫離字形的束 縛;二是,《說文》所列舉的部首和文字並非最古老的文字形式,不能稱說「初文」; 三是,章氏將文字之根源與語言之根源混為一談,而將語言出現到創造文字之間 的那段時間抹消了101。黃侃亦曾批評《文始》「只能以言文字,不能以說語言」, 比如就文字產生而言,「羊」當在「祥」之先,「火」當在「燬」之先,然而就語 言起源來看,實則「祥」應在「羊」先,「燬」應在「火」先,所以黃侃認為「《文 始》所言,只為字形之根源,而非字音、字義之根源也」102。為了彌縫這一論述 的缺點,黃侃區分了「本字」與「語根」,而指出:

單獨之本,本字是也;共同之本,語根是也。103

「求語根」是黃侃從章太炎之學所發展的重要觀念,他將其視為訓詁學次序 中的最高階段。黃侃認為「真正之訓詁學,即以語言解釋語言」,所以方法上「初 無時地之限域,且論其法式,名其義例,以求語言文字之系統與根源是也」。104換 言之,訓詁學的目的有二,一則求語言文字之系統,二則求語言文字之根源,「求 其統系者,求其演進之跡也;求其根源者,溯其元始之本」105,二者相輔相成。

黃侃指出「文字根於言語,言語發乎聲音」106,因此無論建立統序還是追根溯源,

都勢必從聲韻求之。「聲音」本身的重要意義,由是被突顯出來。而黃侃既要求擺 脫字形的束縛,則必須穿過文字出現之前的那段失落的歷史時空,而回到「命名」

101 參考黃錦樹:《章太炎語言文字之學的知識(精神)系譜》,頁 114。王力就曾批評:「在原始社 會千萬年的漫長歲月中,有語言而無文字,語言的產生先於文字,何來『初文』?」見王力《同 源字典.同源字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頁 40。

102 黃侃:《文字聲韻訓詁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頁 199。

103 同上註,頁 60。

104 黃侃述,黃焯撰集:〈訓詁學筆記〉,《黃侃國學講義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 229。

105 黃侃述,黃焯撰集:〈訓詁學筆記〉,《黃侃國學講義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 244。

106 黃侃述,黃焯撰集:〈訓詁學筆記〉,《黃侃國學講義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 244。

的初始時刻:

萬物得名,各有其故,雖由約定俗成,要非適然偶會,推求其故,即求語 根之謂也。107

黃侃對於「語根」認識,與18 世紀歐洲語源學研究的思路頗為相近,正如傅 柯曾經指出歐洲古典時代語言學,體現著理性秩序(同一性與差異性)為基礎的 認識型,因此對語言起源的研究,一方面要求對「活動的語言」進行分析,亦即 人身處各種境遇中所發出的叫喊聲如何構型成真正的語言;另一方面則深入語言 與其命名之物間的內在關係,展開「詞根」研究,以揭示「詞」與「物」之間的 初始狀態108

「詞根」就是那些基本的詞,這些基本的詞總是千篇一律地出現在大量語 言中──也許在所有語言中;自然把它們當做不由自主的喊叫聲而強加給 語言,活動的語言自發地使用了這些喊叫聲。人們正是從活動的語言中把 它們找出來,以使它們在它們的約定俗成的語言中凸現出來。109

而在黃侃看來,「詞」與「物」之間通過「命名」(指明)所建立的初始關係,

正是他所試圖追問和揭示的「語言真正的根源」所在:

太古人類本無語言,最初不過呼號感歎之聲表其喜怒哀樂之情,由是而達 於物。於是見水流也,則以沓沓、泄泄之聲表之;見樹之動也,則以蕭蕭 索索之音表之。然則感歎之間固為語言真正根源,而亦即文字遠溯之祖,

故名詞由是生焉,動詞由是生焉。110

107 黃侃述,黃焯撰集:〈訓詁學筆記〉,《黃侃國學講義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 247。

108 即為何「一個特殊的音節或詞總是被選擇用以指明一個特殊的物」,傅柯(Michel Foucault)著,

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2001),頁 142。

109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學科考古學》,(上海:三聯書店,2001),

頁146。

110 黃侃:《黃侃國學講義錄》,頁 245。

在語言尚未出現的遠古時代,人們遭遇事物所發出的「呼號感歎之聲」逐漸 演變成為指明事物的聲音符號,而成為最初的「語根」,因此黃侃認為「感歎之間 固為語言真正根源」111。黃侃的論述一方面回應著此時盛行的西方語言學學說,

另一方面則扣合著「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言」的古老命題。而更重要的是,「語根」

既作為語言之根源,就不僅關乎訓詁字義,亦是一切「文章」的根源所在。黃侃 在《文心雕龍札記》中如此寫道:

蓋人有思心,即有言語,既有言語,即有文章,言語以表思心,文章以代 言語,惟聖人為能盡文之妙,所謂道者,如此而已。此與後世言文以載道 者,截然不同。112

鄭毓瑜教授指出黃侃這裡對於「言語」的認識與劉勰的本意其實有所差異,

劉勰所謂「心生──言立──文明」,強調的是連結天、地、人的「文」的整體顯 現,但黃侃關注的是作為文章初始的語言作用:

文章與語言本同一物,語言而以吟詠出之,則為詩歌。113

換言之,詩文的表情達意不必執著於文義,通過「吟詠」自然流露的音節氣韻,

便可成為詩歌、文章114;由此,他提出「文以載言」區別於「文以載道」。黃侃認 為《文心雕龍》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指明了「文章本由自然生」115,因此「原道」

所謂「道」是通於萬理也是「萬物之所由然」116的「道」,換言之,「原道」的體 現即在於「心」與「言」與「文」之間融合無礙的狀態,從「文章」可以回到「語 言」,從「語言」可以回到「思心」。

111 語言與文字的關係上,黃侃與章太炎還存在一點分歧在於,黃侃認為文字產生之初,並非與音、

義合一(初文音義不定於一),初文與言語之間實處於分離的狀態,象形、象事之文,祗是事物的 象徵,而非語言之符識,因此一文可表數義。而後形聲相益,一文演變為數「字」,因此才出現後 世字書,分部別屬,令形專於一義。黃侃:《黃侃國學講義錄》,頁255。

112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原道第一》,頁 12。

113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章句篇》,頁 128。

114 鄭毓瑜:〈晚清民初「文學」情境──「多義性」的掙扎與「文法/句讀」的拉鋸〉,《文學經典的 傳播與詮釋》,(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頁 165。

115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原道第一》,頁 12。

116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原道第一》,頁 12。

黃侃雖然承繼了章太炎「求語根」的思路,然而就「言」與「文」的關係而 言,卻更近於劉師培的觀念。因此在黃侃一方面在訓詁學中從「文字」上溯「語 根」,建立起追本溯源的語言文字系統;另一方面則在文學中,確立起了一條從「思 心」è「語言」è「文章」的發生脈絡。

而如此一來,同樣從「語根」出發,黃侃推衍出「文章以代言語」的結論,

則與「以文字為文」的章太炎大相異趣。黃侃明確指出「文辭」(詞章)與「文字」

(小學)不可混同,文章之學講究「勢」,而文字之學講究「理」,二者本質上有 異,方法亦截然不同:

夫文字與文辭之不可並為一談者久矣,如許氏《說文》說解中即多借字及 俗字,而段氏每為更正,是不明此義也。形、音、義三者不可分離,此論 其理也;論其勢則非至於分離不可。117

文字之學論其原理,則必「求真返本」118,形、音、義三者不可分離;文章 之學論其勢,可「隨俗而相通」119,因此文字形、音、義相離亦無不可。所以他 同樣引用韓愈所謂「為文者宜略識字」之語,卻認為韓愈此處「特謂宜明字之原 理,得以助用字之妥適而已,非以文字、文辭並為一說也。文字有變,治小學者 宜追求其不變者,此小學之事,非文章之事也」120,「識字」是為「用字之妥適」, 而非將「文字」與「文辭」等而視之。換言之,在「文」與「言」的關係上,黃 侃其實比劉師培的論述更為透徹,他將「析字」與「用字」分別看待,而試圖剝 除「小學」對於「文辭」的拘束,因而他一方面強調應對經書文獻的解釋當考慮

「用字」的角度,另一方面在文章寫作上也並不執著於「古訓」,而更重視言語聲 氣的表情達意,也便與「以古文飭今文,古訓代今義」的章、劉二人都不盡相同。

在黃侃看來,在錘煉文辭固須精於「煉字」,而然就「文章」的本質而言,則實有 別於「小學」,而「文章」根基當在於「章句」:

凡為文辭,未有能不辨章句而能工者也。凡覽篇籍,未有不通章句而能識

117 《黃侃國學講義錄》,頁 235-236。

118 《黃侃國學講義錄》,頁 247。

119 《黃侃國學講義錄》,頁247。另外,黃侃論文非常強調「勢」的概念和作用,其闡發詳見下文。

120 《黃侃國學講義錄》,頁 235-236。

其義者也。故一切文辭學術,皆以章句為基始。121

有趣的是,黃侃「語根」說雖與西方語源學相近,但他在〈章句篇〉所作的 札記,卻明顯意圖與此時引介入中國且相當盛行的「文法」之說對話,且據此批

有趣的是,黃侃「語根」說雖與西方語源學相近,但他在〈章句篇〉所作的 札記,卻明顯意圖與此時引介入中國且相當盛行的「文法」之說對話,且據此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