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小結:現代文學中的六朝聲音

第四章 造鑄「心(新)聲」:魯迅的六朝想像與「文學自覺」

第六節 小結:現代文學中的六朝聲音

因此就語言、文體的混雜性而言,《野草》的創作莫如說正是魯迅這種超越 的「心聲」的再現。它來自於作者對內心最深處的自省,對靈魂最黑暗處的具象,

因此其中文言夾雜著白話,散文的自由夾雜著古典詩的韻律,並且在在突顯著魯 迅對真實與希望的一次次失敗的追尋,以及對現實的虛空的體認。正如夏濟安所 說:「只有當一個作家深刻關切自己內心的想法,他才會感到表達的不足;他在 深切的內省中忘記關照自己的讀者,但他的創作最終卻又會改造、豐富讀者大眾 的語言。」130而也恰恰是在這樣直面自我的,跨越語體拘束的創作中,魯迅以其 不曾設想的方式,將自己對古典文學的敏感與學養,注入現代文學的語言風格之 中,進而為現代白話文學的語言開闢了一片新的天地。

第六節 小結:現代文學中的六朝聲音

強調「言說」對於中國現代文學形成的重要意義,已非學界新論131。劉正忠 教授在探究「說話」於中國現代散文形成的重要意義時指出,五四新文人有一種 集體的「失聲」焦慮,他們認為「書寫必須打開體系,改組權力,重新收納口語,

乃能取回聲音,展布血氣,創造詩意」。在文學革新上,以說話為創造,「說話被 提升到價值重估與美感變更的層次,產生一種力量,催動了『文』由古典向現代

129 廚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魯迅全集》,卷 13,頁 56。

130 夏濟安:《黑暗的閘門:中國左翼文學運動研究》,頁 133。

131 陳平原教授曾創造性地論證「演說」對於白話文運動的推動,以及近代中國文章變革的促發 作用;梅家玲教授則以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組織的「讀詩會」為例,探討「聲音」(朗誦)如何 介入新詩寫作,促成新文學與傳統文學的辯證發展。陳平原:,〈有聲的中國──「演說」與近現 代中國文章變革〉,《千年文脈的接續與轉化》,(香港 : 三聯書店出版,2008),頁180-256。梅家 玲:〈有聲的文學史──「聲音」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追求〉,《漢學研究》,第 29 卷第 2 期(2011 年6 月),頁 189-223。

的轉移」132。儘管這一觀點主要針對現代散文的形成而提出,但事實上,從「說 話」中淬煉出新文學的「聲音」,正是此一時代改組整個文學傳統的途徑所在。

而另一方面,對於五四知識分子而言,「聲音」之所以成為此一時代的重要命題,

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形式上「白話」取代「文言」,五四知識分子更是在「聲音」

中投射以民族、國家的想像,因此「聲音」更被賦予自由、現代、進步與文明的 多重意義,因此這裡的「聲音」並非將日常口語挪用於文學創作,而同樣需要創 造、重鑄與「現代化」133

然而,另一方面,也必須注意到魯迅在「言說」與「不能言說」之間的轉折 與矛盾。而在本章所著意關注的1920 年代,魯迅的眾多作品中,比起「大膽發 聲」,他似乎更傾向於「沉默」,或更準確地說,是受困於「發聲」的慾望與「不 能發聲」的絕境之中,而由此突顯了魯迅在強調「進步」的現代性與理想主義的 激情中,所感到的銳利的虛無之感,以及不得不承擔的言說與生存的困境。筆者 認為魯迅在「發聲」與「沉默」之間衝折往返,恰可以通過他對於「魏晉風度」

的闡發作進一步的解讀。

關於魯迅與魏晉文學的關係,歷來關注於魯迅的反抗精神與嵇康、孔融等魏 晉名士的相似134,然而本文認為「魏晉風度」對於魯迅的意義,更體現在「師心 使氣」(嵇康)與「隱而不顯」(阮籍)之間的衝突與矛盾。簡言之,魯迅在這一 時期提舉「魏晉風度」,其用意除了隱約指向現實政治壓迫的對應之外,或許更 包含了魯迅與整個六朝「傷逝」傳統的同情共感,因而在更深層次上包含了時代 政治之於個人的壓抑與創傷,個人生存與自由的困境,以及面對歷史斷裂的矛盾 與困惑。

因此,本章集中討論了1930 年代以前魯迅對於魏晉文學的闡發,並以「心 聲」為線索梳理魯迅如何承續晚清章太炎、劉師培等人對「言文合一」的討論,

卻又創造性地將六朝的文學資源翻轉、改造、引入現代文學的創作之中。筆者認

132 參見劉正忠:〈「散」與「文」的辯證:「說話」與現代中國的散文美學〉,《清華學報》新 45 卷第1 期(2015 年 3 月),頁 101-142。

133 梅家玲教授提出的問題也頗值得深思:「『聲音』是否也有現代化的需要?怎樣的聲音才算是

『現代』?它是否,以及如何介入了文學革新的方案?」梅家玲:〈有聲的文學史──「聲音」與 中國文學的現代性追求〉,《漢學研究》,第29 卷第 2 期(2011 年 6 月),頁 190。

134 此類研究中代表性的如田剛:《魯迅與中國士人傳統》,(北京市 : 中國社會科學,2005);高 俊林:《現代文人與「魏晉風度」:以章太炎、周氏兄弟為個案研究》,(鄭州 :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為魯迅以反叛的姿態,以「心聲」連接六朝文學的「文心」與西方浪漫主義的詩 學傳統,發展出「攖人心」的摩羅詩學,進而「從傳統底層翻轉傳統」135。然而 這種「攖人心」的巨大能量,既成為了詩人反叛一切的動能,也預示了當理想主 義的激情退卻之後,詩人不得不面對對歷史虛空的「抉心自食」。而正是在這種

「反其心」、「攖人心」與「抉心自食」之間的矛盾衝突之間,體現了魯迅所發明 的魏晉文學之「異采」。筆者認為,魏晉文學對於魯迅的特殊意義,一方面來自 於嵇康、孔融「師心使氣」的反叛,另一方面更來自這種「師心使氣」與「隱而 不顯」之間衝著往返的掙扎、矛盾與困苦,以及整個六朝「傷逝」傳統中對「死 亡」的逼視與探問,對「生」的執著與留戀,對政治壓制與外在束縛所感到的痛 苦,以及對於人的終極自由渴望卻終不可得的深深悲哀。

這種種精神的困境體現在魯迅20 年代大量的「傷逝」書寫中,而在《野草》

達到極致。受到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徵》的啟發,《野草》是魯迅掘入內心深處 直面這衝突矛盾所凝結與具象的夢境和文字,因而這裡的「心聲」既非傳統體現 天地秩序的「文心」,也非五四知識分子所信奉的直白的口語,而是超越「形式」

與「主義」、打破二元框架、進而直面內心「無物之陣」的「真聲音」。而魯迅在

《野草》中混雜各種語體、文體的寫作,也以其最不曾預料的方式,將古典文學 創造性地分解、轉化(而非保留繼承)成現代文學的資源,進而為現代文學開闢 出一條如此詩意、神秘、又充滿無限可能的道路。

然而論及現代文學中的六朝,除了魯迅對魏晉風度的闡發,另一條值得追溯 的線索是周作人對南北朝文學的提倡。1930 年代以後周氏兄弟對於六朝文學解 讀的分歧,或許是從本文延伸出去的另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本章最後不妨 一提。

30 年代魯迅與朱光潛的論戰,是現代文學中一樁著名的公案。1935 年朱光 潛在〈說「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答夏丏尊先生〉一文中將錢起的詩句 聯繫到他的「靜穆」的美學,進而由此引向陶淵明:

「靜穆」是一種豁然大悟,得到歸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觀音大士,

超一切憂喜,同時你也可說它泯化一切憂喜。這種境界在中國詩里不多見。

屈原、阮藉、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剛怒目,憤憤不平的樣子。陶潛

135 王德威:〈從摩羅到諾貝爾〉,《從摩羅到諾貝爾;文學.經典.現代意識》,頁 37。

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136

朱光潛對於「靜穆說」的這一段發揮,引起了魯迅強烈的不滿,他在隨後發 表的〈題未定草(七)〉中,一方面指責朱光潛評論錢起的詩句以偏概全,另一 方面也為陶淵明辯解,指出陶淵明之所以被視為「渾身靜穆」,只是因為讀者只 顧欣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未嘗看到他也有「刑天舞干鏚,猛志固 常在」的一面,所以歷來的作者當中,其實沒有一個「渾身是靜穆」的。「現在 之所以往往被尊為『靜穆』,是因為他被選文家和摘句家所縮小,淩遲了。」137值 得注意的是,魯迅在同時刊載的〈題未定草(六)〉中也特別闡述了他個人對於 陶淵明的意見,他指出陶淵明除了《歸去來辭》和《桃花源記》以外,也有像《閒 情賦》這般「摩登」和「大膽」的作品,而詩歌除了「悠然見南山」以外,也還 有「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類的「金剛怒目」式,所以「這『猛志固常在』

和『悠然見南山』的是一個人,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

值得玩味的是,文章最後,魯迅意有所指地說:「我每見近人的稱引陶淵明,往 往不禁為古人惋惜。」138這裡的「近人」既指向朱光潛,也指向文學道路上與魯 迅日漸殊途的周作人。

陳平原考察六朝文學對現代散文的影響時曾經指出,周氏兄弟對文章的研究 興趣的區別,魯迅的目光集中在先秦到魏晉,而周作人在關注南北朝以降,「把 周氏兄弟的目光重疊起來,剛好是一部完整的『中國散文史』」139,而兄弟二人 對於六朝文學,魯迅欣賞的是反抗與獨立的嵇康、孔融,周作人則更傾向於思想 通達的陶淵明、顏之推(531-591)。1930 年代的周作人的思想轉向「隱逸」,因 而寫道「古代文人中我最喜歡諸葛孔明與陶淵明」,又尤其稱賞陶淵明「衣沾不 足惜,但使願無違」的生活法,而其學生廢名更用陶淵明的「漸進自然」來形容 周氏「陶淵明式的隱逸」,至於1934 到 1936 年,周作人更大談陶淵明的曠達與 閒適。

與周作人相反,在魯迅看來,陶淵明「總不能超於塵世」,也有金剛怒目的

136 朱光潛:〈說「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答夏丏尊先生〉,《中學生》第 60 號(1935 年 12 月)

137 魯迅:〈題未定草(六-九)〉,《且介亭雜文二集》,《魯迅全集》卷六,頁 430。

138 同上註

139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頁 354。

一面。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的演講中,最終結束於陶潛,

一面。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的演講中,最終結束於陶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