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小結:傳統與現代之間

第二章 「聲音」的兩重意義:「六朝」在晚清的重新發現

第五節 小結:傳統與現代之間

清代以來關於「六朝」的種種論述,可以分梳理出兩個重要的層次:一則,

阮元立足於語言文字的特點,強調語言的聲音特徵與文章的聲音形式之間的相通 性,六朝韻文因此被提高到文章正統的地位126;二則,在儒家審音知政說的影響

125 吳盛青:〈風雅難追攀:民初士人褉集與詩社研究〉,吳盛清,高嘉謙編:《抒情傳統與維新時 代》(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2012),頁 30-36。

126 民國初年錢基博總結道:「然桐城之說既盛,而學者漸流為庸膚,但習為控抑縱送之貌而亡其 實,又或弱而不能振。於是儀徵阮元倡為文言說,欲以儷體嬗斯文之統。江都汪中質中有文,鎔 裁六朝,異導班蔡,祛其縟藻,出以典雅;而儀徵一派,又異軍突起以樹一幟。道窮斯變,物極 則反,理固然也。」錢基博《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 942。

下,文學藝術中的聲音被引申為政治治亂興衰的象徵,在晚清雅廢夷侵的時代背 景下,張之洞為首的清流士大夫有感於動蕩的政局,對六朝之文學藝術表現出強 烈的排斥。這兩條關於「聲音」的詮釋脈絡,開啟了晚清民初「六朝」作為古典 文學資源面向現代自我活化的兩條重要線索。

阮元以「沉思翰藻」為標準,推舉六朝駢文的正統性,不僅與古文家的文章 正統論述針鋒相對,也與焦偱等人「文莫重於注經」的「質言」主張也有所區隔。

從經學角度來看,阮元等人之所以選擇「六朝駢文」,一方面是因為駢文尤其是

「選體」,須大量用典,正為強調博學的漢學家所擅長;另一方面,阮元的駢文 理論乃是從其「聲音」中建立起來的,因而此一主張更與他對於「聲韻」、「文字」

與「語言」的認識密切相關。而受到阮元的影響,晚清學人如章太炎、劉師培、

黃侃諸人對於文學、思想、學術乃至革命的種種論述,無不著眼於語言文字立論。

阮元「文言說」與「文筆說」在有清一代傳播廣遠,其影響力使得本文不得不在 他身上多加著墨。結合整個清代學術論爭的視野,筆者真正關注的問題,是戴震、

阮元等人立足於語言文字,藉由重新發現六朝文章所建立起來的對於「文」的認 識方式,為清末民初關於「文學」的討論開闢出了怎樣的思想脈絡。清朝末年,

劉師培對於清代文學曾有過此番評述:

近代文學之士,謂天下文章莫大乎桐城,於方、姚之文,奉為文章之正軌,

由斯而上,則以經為文,以子史為文,由斯以降,則枵腹篾古之徒,亦得 以文章自耀,而文章之真源失矣。惟歙縣淩次仲先生,以《文選》為古文 正的,與阮氏〈文言說〉相符。而近世駢文名者,若北江(洪亮吉)、容 甫(汪中)步趨齊梁,西堂(尤侗)、其年(陳維崧)導源徐庾。即轂人

(吳錫麟)、顨軒(孔廣森)、稚威(胡天游)諸公,上者步武六朝,下者 亦希踪四傑。文章正軌,賴此僅存。而無識者流,欲別駢文於古文之外,

亦獨何哉?127

劉氏標舉淩廷堪、阮元為清代駢文復興的關鍵人物,稱讚二人以《文選》為 古文之正的,匡正文章之真源,使得清末駢文名者,得以復歸文章正軌。由斯可

127 清.劉師培:〈文章原始〉,《劉師培中古文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頁216。

見,淩廷堪與阮元相繼完善的文統觀,除卻在當時的影響力,還一直延續到民國 初年,為清末民初的學者所繼承和發揚,甚至參與重構現代「文學」之概念與界 域,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正是沿著戴震、淩廷堪、阮元等人的思路,劉師培、黃 侃從自然的聲音辭氣提煉出六朝韻文中的「自然音節」,站在古典與現代斷裂中 間點,其溯源上古時代的言文關係,進而從古典的角度呼應現代「言文合一」的 主張128,而其姿態與意義則頗值得進一步分梳。

而從張之洞到沈曾植,代表了晚清另一種理解「聲音」的層次。國運動蕩,

使得「聲音之道與政通」、「文章經國之大業」的古老命題在晚清士大夫群體間被 不斷重提,而儒家思想中「聲音」與「政治」、「文運」與「國運」之間的對應關 係,亦是晚清士大夫一直到民初知識分子面對文學何去何從的問題時,所無法迴 避的思路。然而,這裡最值得注意的是沈曾植的詩學主張從張之洞等人的「三元 說」向「三關說」的過渡。面對六朝詩風的盛行,張之洞以唐宋時代的盛世之詩 作為療救的範本;然而沈曾植卻以佛教「出世間法」,稱賞六朝詩歌中的精妙玄 思,從而打破唐宋與六朝的對峙,更將「元嘉」之詩納入「元祐」、「元和」的詩 學譜系。

從張之洞的「哀六朝」到沈曾植的「活六朝」,二者雖然皆以雅正為文學典 範,然而前者繼承歷來六朝文學的衰世想像,指斥清末文學藝術方面學六朝的風 尚;後者則就學術思想立論,從唐宋上溯六朝,表彰元嘉時期的山水玄言詩與東 晉士人的經國理想,從而打破了長久以來六朝文學因「亡國之音」的歷史敘述所 形成衰世想像,為近代中國的「六朝文學」開啟了更為豐富的理解面向。

陳平原教授在〈現代中國的「魏晉風度」與「六朝散文」〉一文中,曾將現 代散文對於六朝文章的借鑒,上溯章太炎與劉師培對於六朝文的推重,從而指出 現代中國散文藉助六朝文章而實現傳統的創造性轉化的譜系,可以概括為「章太

128 鄭毓瑜教授曾指出,晚清劉師培、黃侃立足於戴震、阮元所開闢的思路,推源口說記誦,以 保留在書寫中的句讀聲氣,驗證「古人言文合一」,提舉傳統文學中韻偶文學的正當性,可以視 為彌合傳統「言(語)」、「文(字)」界限、連通由口說跨越到書寫的一種對策。而與此同時,胡 適則在講求文法的同時,拜託傳統文學的聲韻形式,探求白話的自然音節,以達成新文學的「言 文合一」。正是這些看似相互衝突,卻又相互補充的「言」、「文」關係,提供了新舊文學自我活 化與澄清的契機。參見氏著:〈晚清民初的「文學」情境──「多義性」的掙扎與「文法/句讀」

的拉鋸〉,《文學經典的傳播與詮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

頁137-172。

炎、劉師培──魯迅、周作人──俞平伯、廢名、聶紺弩──金剋木、張中行」129。 然而實際上章、劉對於「文」的認識的差異,使得二人之稱賞六朝文章實則沿著 不同的思想脈絡展開:劉氏步趨阮元以來「文言說」與「文韻說」的選學一派;

章氏則應納入沈曾植所開闢出來從「魏晉學術」(玄理)到「魏晉文章」的思路。

章、劉二人對「六朝」想像的差異,恰恰是六朝文章在晚清民初實現現代轉化的 兩條最主要的線索。

129 陳平原:〈現代中國的「魏晉風度」與「六朝散文」〉,《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1998),頁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