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命教育的理論基礎

本節主要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與宗教學的角度,探究生命教育之相關 論述,以了解生命教育之內涵及理論基礎,並進一步歸納出生命教育得以實行 的內在與外在基礎。

一、 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

遠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哲學家們所關懷的核心就是「人」的議題,數百年 來東西方哲學不斷發展,無論是從認識論(Epistemology)、宇宙論(Philosophy of nature)、社會哲學(Social Philosophy)、與文化哲學(Cultural Anthropology)、

倫理學(Moral Philosophy)或是宗教哲學(Philosophy of Religion)的觀點來探 討,均離不開人自身的生命及所處的世界,所以也有學者認為「哲學」就是「人 生哲學」(閔明我,1976)。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動盪與苦痛之後,人生 哲學更成為人們普遍討論的課題,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發表過很多相關的研究論 述,部分學者將「人生哲學」翻譯為「生命哲學」,都在探究與建構一套個體 的生命價值與意義的體系(蘇郁雯,2014),人如何在天地宇宙間了解自身存 在的價值、群己關係的意義、人生「從何而來?往哪裡去?」的提升與實踐,

皆是生命哲學的重要課題。以下將從東西方哲學分別探討生命教育的理論基 礎。

(一) 西方哲學

哲學簡言之即為「愛智」(鄔昆如,1991),不同時代的哲學家反思了愛、

自由、正義、真善美……等等關於人自身及所處世界的根本問題,希望得到智

12

慧,並試圖確立人身而為人的重要價值。西方哲學從西元前六世紀的古希臘開 始發展,其巔峰時期的三哲人 Socrates、Plato、Aristotle,他們所提出的的哲學 方法,是以合理的態度、程序來發現並把握宇宙中蘊含的真理,換言之,以「理 性」追求智慧,這樣的理性思考的哲學方法,也奠定了後世西方科學研究發展 的良好基礎,而在理性之外,也同樣強調感性的反思,因為理性與感性的交互 共存,才能使人的生活增加深度與廣度。中世紀時期深受基度教文化的影響,

此「信仰時代」的哲學則認為「敬畏上帝」是最高的智慧;到了近代,文藝復 興、啟蒙運動所帶來的思想衝擊,使哲學發展回歸古典的人文精神,重視人類 自身的良知,真正的智慧在於能掌握自己的內心;現代之後,工業革命與自然 科學的進步,帶來了生活型代與物質環境的巨大轉變,在此時,智慧被認為是 以自身存在的體驗,來認識自己,並掌握自身的行為與思想。不同時代的哲人 對於人生智慧的定義雖有不同,卻不曾停下探索的腳步,以下將更進一步討論 其中與生命教育相關的重要基礎。

Socrates(469-399 B. C.)年輕時,曾先研究過自然學,並熟知各種宇宙觀 的派別,後來轉而研究人類社會的主題,當時候的雅典與斯巴達,歷經了長達 二十七年的婆羅奔尼撒戰爭(The PeloponnesianWar, 431-404 B. C.),戰敗後的 雅典國家情勢衰退,在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與苦難中,人民也開始反思起人生 的意義與目的。Socrates 認為「知識即德行」,如果想要善度人生,必須要有德 行,從思考道德相關概念中,體會到德行的真諦,才能找到人生的幸福,其名 言「沒有經過檢驗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即是認為一個人需要先知道何為 德行,並且進一步去思考檢驗,才是有價值的人生,也唯有真知才有恆久的表 現。而在討論如何擁有這種知識之前,必須先「關懷自身」(concern for self),

但此自身不是指身體,而是靈魂;身體是靈魂的工具,靈魂才是真正的自我(傅 佩榮,2011)。

Plato(427-347 B. C.)認為幸福的人生,在於愛好智慧而培養德行。他認為

「善」、「美」與「真」在理型的層次上是合一的,智慧即是使自身的德行向

13

著至善提升,最終將達成美善幸福的人生。Plato 心中的幸福,由高而低可分為 六個層次:(1)智慧與德行配合,由內而外表現中庸合宜之道;(2)妥善安 排生活,顯示比例、美與完整;(3)明智處世,言行恰到好處;(4)擁有知 識與技術,在社會上立足;(5)不含痛苦的快樂;(6)自然需求的適度滿足

(傅佩榮,2011)。

Aristotle(384-322 B. C.)的思想以「倫理學」聞名,他認為人的實際道德 判斷,必須經過比較與抉擇,才能形成普遍的原理。Socrates 認為「知識即德行」,

而 Aristotle 更進一步強調了「實踐」的必要性,他認為德行是可以藉由後天養 成,人們可以依據規則來選擇適當的行為,當德行能修練到卓越的境界,就能 免除外來的困擾與災難,擁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在 Aristotle 的觀點中,善就是 幸福,是靈魂的一種活動,相應於靈魂理智的與道德的兩個部份,理智的德行 來自於教學,道德的德行來自於習慣;他進一步認為,立法者的職務即是協助 或促成公民為善,人們起初由於被迫而獲得善良的習慣,最後也將因此善良的 行為而發現到快樂(何兆武、李約瑟譯,2005)。Aristotle 的思想影響後世深遠,

不同哲學派別對於倫理學均提出獨特的見解、延伸或論辯,如 Kant(1724-1804)

之後德國觀念論之哲學家將「道德」、「倫理」二詞加以區分,認為「道德」

涉及個人,「倫理」則涉及社會群體,二者雖密切相關,卻層次有別(蘇郁雯,

2014)。倫理學重視倫理道德在生命中的實踐,在生命教育內涵中,探索如何 獲得幸福人生的極具重要價值,國家社會亦有推行生命教育的必然性。

法國哲學家 Bergson(1859-1941)主張生命哲學即直覺哲學,他認為理智是 不健全的,只有直覺才能使生命圓滿、真正理解人的生命本質,人們可以從物 質中發現精神,透過直覺(intuition)可以進入事物的內部(莫貽謀,2001)。

同時他也認為哲學或形而上學,不能只靠理性分析把複雜的現象化約為簡單的 成分,而是需藉由直覺或直觀,對實在界(世界)的直接意識,而整個實在界 都在不停地變化與創造中,在他 1927 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創造進化論》(The creative evolution)一書中,依據科學資料推論出宇宙的進化程序,應是由無機

14

物到有機物,有機物進一部形成完整的生命進化史,而促成這段創造進化歷程 最關鍵的原動力,即是「生命衝力』(vital impetus, impetus of life or life force)」

(吳康,1966)。Bergson 的學說強調了生命中精神直覺的重要性,它推動了物 質世界的變化創造,我們亦可得知,相較於物質界「身」之外的認識,探索生 命中形而上「心、靈」的提升,亦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涵。

德國存在主義大師 Heidegger(1889-1976)將存在主義與本體論結合,提出 了「存在本體論」(Existenzialonotologie),其探究的重點首重「存有的了解」,

繼而進行「存在的分析」(詹棟樑,2004)。法國哲學家 Sartre(1905-1980)在 其代表作《存在與虛無》一書中,則將 Bergson 的直覺觀點中論及的「自由概 念」詳加說明,以存在主義的角度提出了自在與自為、意識與意念(莫貽謀,

2001);其揭示了生命中「自由意志」的存有,生命教育也才有進行的空間與 可能。

當代法國哲學家 Foucault(1926-1984)關注的三大主題為知識、權力和性

(倫理)所構成(何乏筆,2010),而 Foucault 在其晚期思想的重心切入了生 存美學(Aesthetic of Existence)的思考,著重於生命權力(Bio-power)與生存 之間的關係。生存美學的核心問題在於「關懷自身」(concern for yourself),

這個概念源自於前述古希臘時期的 Socrates 與 Plato 之論述,Socrates 在<阿爾 西比亞德篇>中提及「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的觀點,唯一可以戰勝敵 手的決定因素,就是知道自己的無知,以及從知識與技藝所延伸而來的「自身 的技術」(technique of self)。生存美學的本質在於為自身尋求生活的快樂和愉 悅,以達成在肉體、情感和精神上的滿足與昇華,在現實生活中,完成自身在 肉體與精神上的自由,換言之,生存美學有別於傳統美學的關鍵在於,它將審 美的重點,由藝術美的鑑賞轉向人的生存方式與風格(高宣揚,2004)。生命 或生存的方式,在這裡可以用美學的角度來思考,藝術與人生有其共通之處。

15

(二) 東方哲學

中國哲學從《易經》的「定位宇宙」,並在宇宙中「安排人生」的開始,

衍生出道家與儒家(鄔昆如,2003)。在先秦學說中,道家以「道」作為天地 萬物的根源,儒家以人際關係的倫理道德作為實踐生命的典範;無論是儒家的

「有為」或道家的「無為」,都是實踐取向,差別在於,道家重視個體生存於 天地之間的意義,而儒家則將人際之間的意義作為道德規範與實踐的課題,以 達美滿生活的境界,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以「天、地、人」的角度觀待生命,

並從群己關係的實踐中發展心靈與美善生活。

中國哲學中早有倫理與道德的思想,前者如《中庸》所提:「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性,儒家稱為天理,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 是以師法天地之道作為開始,由守天理而重禮法、仁義,人心天理的表現即是 實行良知。中文裡「道德」二字一般多為連用,意為善德,然而原義「道」指 的是應付每類行動之理,「德」為一個人為實行這種理而有得於心,心有所得,

便是善習,即稱為德(羅光,1999)。由上論述可知,中文中的倫理指的是人 際關係中所約定成俗共同遵守的規範,道德則側重個人德行的修為,倫理與道 德均不離生命教育所重視的實踐層面。

同為古老文明的印度文化,其人生哲學是由神話發展到宗教。早在西元前 十五世至西元前八世紀之《梨俱吠陀經》,即揉合了天、地、人之混沌狀態,

同時蘊含了神人關係之探討,此神話催生了婆羅門教,宗教聯繫了今生與來世,

也形塑了當時的社會階級(鄔昆如主編,2003)。在西元前五世紀至三世紀時,

興起了佛學思想,在「眾生平等」(均具佛性)的思想基礎上,欲突破當時根深 蒂固的階級困境,並以「無限生命」與「業果法則」的觀點看待人生,具有理 性的思惟方式,佛教思想雖除了影響印度本地,透過文化傳播與交流,對於日

興起了佛學思想,在「眾生平等」(均具佛性)的思想基礎上,欲突破當時根深 蒂固的階級困境,並以「無限生命」與「業果法則」的觀點看待人生,具有理 性的思惟方式,佛教思想雖除了影響印度本地,透過文化傳播與交流,對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