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四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本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採「質」與「量」並重,並配合不同單元之教 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流程之需要,採取幾種資料收集與分析的方式,以期能了 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研究者教學過程是否得宜,茲將各類資料按課程之設計加 以整理和分析,以作為教學省思、描述與解釋研究結果之依據。

一、 研究資料的蒐集

以行動研究作為教學時,資料的蒐集方式包括:觀察、訪談、文件資料蒐 集等,以下就觀察、訪談、文件資料蒐集分別說明。

(一) 觀察

由於研究者即為課程設計與教學者,因此,將教學過程利用錄影或錄音的 方式進行記錄與觀察,並輔以紙筆記錄教學省思或特殊事件作為參考(見附錄 五 研究者教室日誌),以作為詳實省思與記錄。

協同研究者亦作為課堂教學之觀察者,就研究者在藝術教學與學生表現及 生命教育概念傳達、師生互動等方面,以客觀的立場進行觀察記錄(見附錄四 教 學觀察評量表),並協助攝影,在每個單元結束後與研究者共同討論,以做為 下次教學活動的修正依據。

兩種資料得以互相比對,以增加研究資料之客觀與正確度。

(二) 訪談

本研究主要的訪談對象為學生與觀察者。學生的部分,本研究的研究對象 為國小四年級學生,身心趨成熟,口語表達能力較低年級更成熟,為了能更深 入理解學生對於課程內容之吸收與喜好程度,於課程結束後,依據學生學習單

62

及心得回饋表的內容,選出數位學生為訪談對象,透過問答與討論,引導學生 具體說出自己的想法,並加以錄音。

觀察者的部分則是針對教學觀察評量表(附錄四)中所撰寫的課程設計、

教學策略、師生互動、學習評量等,進一步諮詢觀察者的看法及意見提供,作 為教學課程安排的修正,以利課程能更有效更順利的進行。

二、 資料分析與編碼

(一) 資料分析與種類

在研究過程中,須不斷閱讀各種文件,並將蒐集的資料進行分析,再從各 項資料的分析中,漸次確定研究主題和範圍。蔡清田(2000)也指出,資料越 多、理解的空間越大,再透過三角檢測法的方式,持續循環將各種資料加以交 互分析,就越能接近事實。為求研究更具客觀性,避免個人主觀及偏見,在教 學實施中所蒐集到的資料,如學習單、成效回饋表、訪談記錄、觀察記錄等不 同來源之資料,需反覆閱讀並進行編碼、分類比較,以形成初步架構。並透過 反覆進行評估、反省與調整,使架構更趨完整,直至可為評估課程設計之可行 性依據。其中,評估的重點為:是否設計難易度適中課程內容、是否運用合宜 的教學方法、是否達成教學目標、是否為有效的學習等。

進行課程設計之前,研究者必須針對學生先備經驗等相關能力,作進一步 瞭解與分析,配合校本自編藝文課程找出適合研究對象之單元主題,根據這些 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歸納與整理,設計出合適的融入式課程;於課程實 施的過程中,資料的蒐集來源有教學者與協同觀察者之課前課後的會談、協同 觀察者的觀察記錄、研究者設計之教案、教師的教學省思、學生的訪談、錄音 錄影資料與學生之學習單、心得單、成效回饋表與作品等教學文件。

63

(二) 資料編碼

為確保資料的完整與正確性,與方便日後資料之整理分析、歸納,資料進 行將編碼如表 3-3,以方便參照。

表 3-3 質性資料代碼與範例一覽表

代碼 說明 範例 範例說明

錄影 教學活動錄影 錄影1060301 於106年3月1日的上課錄影 照片 教學活動照片 照片1060301 於106年3月1日的上課照片 誌 教學研究反省日誌 誌1060301 於106年3月1日的省思札記 觀 課堂觀察記錄 觀T1-1060301 T1教師於106年3月1日所作之

課堂觀察

訪 非正式訪談 訪S1-1060301 與S1學生於106年3月1日的訪 談或對話

創 學生作品與創作自述 創S1-1060301 S1學生於106年3月1日之作品 與創作自述

學 參與者之學習單 學S1-1060301 S1學生於106年3月1日之學習 單內容

心 學生學習心得表 心S1-1060301 S1學生於106年3月1日之學習 心得表之相關文字說明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