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在這個物質充裕、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社會亂象、各項人與人相處的問 題卻層出不窮,新聞網路等媒體具有迅速傳播與擴散的特點,卻也常強化了暴 力、仇恨、貪婪與恐懼,這股「心靈風暴」不僅危及成人,更影響了成長中的 兒童。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2017 年公布的「兒童福祉調查」顯示1,臺灣 學童主觀生活滿意度達 60 分以上者只占 82.6%,不但比往年退步,更低於國際 平均的 87.5%,親子互動時間持續退步、喜歡上學的比率降低,部分孩子感覺 孤獨、不被了解等等,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反應在對生活的不滿意上,造成不快 樂的狀況。

在小學教育現場中,不難發現許多孩子放學後繼續留校上課後照顧班,或 是參加坊間的安親班、補習班和才藝班,這些孩子學習時間甚至超乎成年人的 工作時數,與家人相處互動的時間相對減少。現代的父母工作忙碌、壓力沉重,

有些家長為了彌補相處時間上的缺憾,在金錢物質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給 予孩子過分的寵愛、溺愛,「怪獸家長」、「媽寶」成為最近幾年的特有名詞,

這樣的往往孩子自我中心、人際互動不佳;而雙親工作忙碌的另一個極端,則 是放任式教養,這些孩子因為長時間的疏離與冷漠,容易造成對自己的情緒壓 抑,或過於自我,甚或為了紓解壓力而沉迷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之中,追求短暫 的刺激,漸漸喪失對人的熱情與關懷,導致在面對師長或同儕時冷漠而不尊重,

更缺乏珍惜與尊重生命的態度。

1民報(2017 年 4 月 3 日)。兒童節兒童不快樂! 能天天和父母吃晚餐不到一半。取自 http://www.peoplenews.tw/news/a299a288-132e-4dd7-a726-2ce449646ae2

2

有鑑於各種社會問題與校園衝突的發生,教育必須有所改變。孩子的生活 圈主要還是由家庭和學校組成,雖然在校園及家庭看見問題的產生,但是從另 一個角度想,現代家庭結構與運作不同以往,經濟和知識水平的提升,若同時 擁有正確教養觀,許多愛護孩子的父母,往往能做孩子最有力的後盾。

在政策面的領導下,學校環境也看見轉變。前教育部長曾志朗(1999)曾 於提出「生命教育是教改不可遺漏的一環」,呼籲教育要重視學生的情意教學,

期望透過生命教育的推展能夠教導學生學習愛人助人、認識生命、喜愛生命、

欣賞生命,並能懂得尊重與珍惜生命,進而體驗生命內在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教育部訂定 2001 年為各級學校「生命教育年」,其目的都在提醒教育界應重視 學生價值觀的改變,關心全人發展的初衷(林幸宜,2005);於 2007 年、2010 年、2014 年均正式訂定「生命教育之中程計畫」,因應時代的需求,持續推動 與深化生命教育(教育部,2015b)。現行九十八學年度高中課程綱要中,學生 至少要修習二個學分之生命教育課程,而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的基 本能力也包含尊重生命,積極主動關懷社會、環境與自然;未來將於一○八年 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更明訂生命教育為高中必修學分,規範 各學習階段之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品德、生命、生涯規劃等議題。

校園中也有許多教師,他們是教育政策的落實者,更是第一線陪伴孩子的 教育工作者,教學現場發現孩子的問題與困擾,透過教學專業社群的支援、集 思廣益,能藉由師生互動逐步改變、實際幫助到學生;教師群體凝聚成一股改 變的力量,加上前述政府與家庭所提供的強大支援,就能一同面對及解決孩子 身心靈的問題。身為一位視覺藝術教師,同時也是一位教育研究者,在這樣的 背景下,也想要以自己的專業為教育盡一份心力,促成了本次研究的產生。

3

二、研究動機

如何讓孩子活出美好豐富的生命,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李偉文,2010)。

陳英豪(2000)也指出,在校園中,常會發生學生因缺乏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 係而造成肢體或言語上的衝突,或因其他挫折而放棄生命,因而造成叢生不斷 的亂象。在研究者所任教的學校裡,許多孩子普遍以自我為中心,對於長輩師 長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也不太懂得感恩與體恤他人的辛勞,對於權利、物質 獎勵、材料常有比較,也會計較自己付出犧牲比他人多,因而感到憤憤不平,

時有抱怨與衝突,不易與人合作,甚至影響到課程的進行,更是班級經營的一 大隱憂;研究者認為,兒童的生命教育必須以「人與自己」為起點,充分認識 自己、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後,也須要拓展「人與他人」的向度,理解他人、

有能力處理與他人的互動關係,才可能改善過於自我中心而產生的種種問題。

回顧相關研究及專家學者之論述,生命教育自推行以來多能廣泛融入各學 習領域中,且教學成效佳,除了對原學科領域的學習有所提升,也有助於生命 教育觀內涵之推廣,且對於教師個人專業成長亦有所助益。至於課程的內涵可 包括: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人與宇宙四個向度(吳秀碧,2001,

2006;蘇郁雯,2009),前三向度為國小階段生命教育主要涉獵領域,現有融 入式課程設計來看,則多以「認識自己」為主軸或優先課題(江惠瑜,2016;

林幸宜,2005;林宜樺,2015;施幸宜,2008),另兩個向度「人與他人」、

「人與環境」的相關課程設計僅有數篇(張文娟,2010;黃淑芬,2009)。因 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以強調「人與他人」、「人與環境」為主軸的生命教 育,融入藝術與人文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補足過去相關研究的不足。

藝術教育與生命教育同樣都是注重情意的教育,兩者均是以人為主體,尊 重他人,關懷生命為內涵的課程,皆可促進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內涵,人文 素養的陶冶不僅是藝術教育的目的,也是生命教育的目的。研究者發現過去研 究中教學素材所使用的繪本、影片或圖片,多以外加的生命教育各項課題、社

4

會議題為內容的核心主軸,再進行延伸的藝術創作或欣賞等後續教學(林幸宜,

2005;林宜樺,2015;黃惠瑜,2011;陳維真,2006);或是透過藝術家的生 命故事,傳達生命教育的內涵(陳晞,2010)。。

研究者認為,藝術教育本身就具有真善美的生命意涵,生活中除了從五官 感受中體會美,亦從心靈及內在層次去感受,抱持生命教育的精神與觀點,從 既有的藝術課程設計再加深,不一定要有另一套的生命教育主題內容,也能習 得生命意涵;故本研究除了將藝術與人文與生命教育兩者的精神加以融合設計 課程,以符合現代文化的變遷,更以藝術與人文學科本位為出發,關注學生內 在精神性的變化歷程與反思,以既有藝術課程為基礎再加以延伸發揮,去設計 生命教育融入式課程,以此種角度探討此一現象,具有以下優點:保持藝術學 科的主體性,提升生命的感受力並能藉此豐富創作技巧與內容、以及審美的素 質與內涵,教師無須為了更替教學媒材而另外備課,避免過度排擠既有的藝術 課程進度與學習目標,又藉由藝術與人文的教學活動,自然而然的將生命內涵 有系統的融入在藝術課程中,多元的創作技巧、媒材,過程中的趣味性、成就 感及思想轉換,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對自我生命態度的認同及發現生命的美 好。

綜上所述,因應學生心靈貧乏、校園問題頻傳的社會現況,生命教育的推 動極為重要,而藝術與人文學科本身即具有身心靈的美感精神內涵,其彈性並 開放的學科本質更容易與生命教育相輔相成,故本研究將探究生命教育融入藝 術課程之理論基礎、教學設計、成效及意義;相較於以往相關研究,本研究將 更強調生命教育中「人與他人」、「人與環境」的部分,並以「視覺藝術課程」

為主軸,結合校本課程,並融入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的精神,開展出新的藝術 教育主題及教學模式,提供教育現場夥伴不同的教學可能,以及對此議題有興 趣者的後續研究參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