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產與消費的啟動都需要對有機論述的認同

第二章 有機可循

2.3 交換:制度的底定及論述的貫穿

2.3.2 生產與消費的啟動都需要對有機論述的認同

一直到現在為止,有機農法在政府眼中仍然傾向是一種新型態的試驗,或者是為 了應對 WTO 政策、國外大量生產農作傾銷,而鼓勵農民採行的某種策略性的「類經 濟作物」。也就是說,始終沒有傳達出一種有機的態度,而只是一種方法。因而即便 是有機農民,也不採行有機生活。真正投入的只有一些極少數的例子,而且這些人當 中,還有許多是原先不以務農為志、後來才半路出家的農人第二代。

如同董時叡所說的,「只有當自然農法實施者的形象能了然樹立,才是讓消費者 能全然信賴的契機。想想看我們的自然農法實施者有多大比例的人是真的在生活中完 全消費有機農產品的?有多少人是勵行環保和生態保育的?有多少人能不完全計較 自己的生產利潤,而以整個社會的自然生態永續發展為職志的?更有多少人把推廣有 機農業視為自己的義務,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求知和推廣者?」(董時叡,2001:11)。

若能達到上述境界,消費者自然不會再對於真假有機有所疑懼。

另一方面,前面提及國內農產品由於眼見為憑,相較於進口產品,具有較高的信 任度。然而,在黃璋如(2003)的文章中則提出「資訊不對稱」的思考,意指市場上 買賣雙方對生產過程與產品規範處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當此情況存在時,擁有資訊 的一方可能會利用另一方對資訊的缺乏,而以品質較低的產品濫竽充數。同時,因為 消費者素有追求低價的傾向,而有機生產成本勢必高於非有機生產,所以真正執行有 機栽培的人,受制於生產成本而無法調降價格,反而是非真正有機栽培者,將他的產 品以高於一般蔬菜定價的價格賣出,自然使得非有機蔬果流通於市面,低品質的產品 將致使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更往下降。如此的惡性循環,造成市場上所謂劣幣驅逐 良幣之「信任」問題(汪瑞娟,2004:2-6)。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也得仰賴消費者對 於有機生產細節的認知及理念上的認同。

講到這裡,可以發覺到有機論述當中十分強調社會公益象徵及環境保護的意義,

而非只是以利潤取向的商業行銷為主。而這樣的理念,不論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都 尚待深入養成。一般而言,有機意識仍是在較具文化資本的消費者之中較能獲得認同

36,但又肇因於現代性論述的根深柢固,新環境典範的思維乃是晚近的概念,人們即 便有所聞,也往往在闡述時容易自顯矛盾。

未來你注意,我們都有機會看到,三五年後你就知道了,進口的米、進口的 肉、雞鴨鵝肉、猪肉牛肉、進口的蔬菜水果,我跟你講、台灣都不用種了,

因為進口的太便宜了,你了解我的意思嗎,假設你現在賣一個高麗菜十塊,

搞不好你以後進口的只要五塊、六塊,我問你,誰會種?而且你還不是有機 的咧!那為什麼要轉型要改變?有機的才有競爭力、才有優勢,以後你會不 會買一般蔬菜,如果有機的蔬菜已經可以讓你價格消費得起的時候,以後進 口好了,進口有機蔬菜搞不好都比你一般蔬菜便宜很多,我問你會吃有機的 還是吃一般的?我當然是吃有機的嘛,所以你台灣農民不轉型怎麼辦?怎麼 會有競爭力呢?……那農友願不願意配合也是一個問題啊!所以,這叫作你 有沒有「危機意識」,因為農人畢竟還是中下階級,他不會想那麼多,他只 看到現在,我能夠糊口、我能夠賺錢,就是賺,當然這個不是一個人的力量 啦,這個叫、怎麼講,大家都是消費者,你要去支持,你不去支持,那怎麼 講,沒有人會去作這個事情,怎麼講,對你有好處嗎?沒有,對我也沒有好 處,所以這個牽涉真的很廣泛啦(王先生,訪談稿 040110:18)。

有機,是亟為講究「形象」的商品,而這形象包裝不只針對產品本身,也包括了 生產者(農友)形象,以至於整套有機的論述形構,務求和非商業理念相扣連。然而,

再怎麼包裝,還是不可避免地帶有「競爭力」思維以及經濟獲利考量;一來在於有機

36 研究指出,有機消費者的特點是,已婚、家庭月收入在八萬五千元以上,育有小孩,職業為公務員、

資訊服務業等女性上班人員(汪瑞娟,2004:7)。

飲食終需透過商業活動銷售,二來在於有機農友對自身的生計考量上;至少在這兩個 層面,提醒著有機消費的商業性格。於是,行銷場域更成為值得細加審視的節點,作 為消費行為發生的空間,它們的組織形式時刻提醒著平衡經濟成本的必要;另一方 面,它們也是有機論述傳遞的代理機構,並居於將生產者與消費者相互串聯的引介位 置。居間,各個組織的運作邏輯與有機論述如何交纏,並將生產-銷售-消費(有時 還加入認證機構)等種種角色收攏在其中而自圓其說?在後續的章節,筆者首先從三 處有機銷售點的組織型態談起,它們分別以合作社∕宗教共業∕連鎖商店的形式經 營,進一步關係著它們對於有機理念的詮釋,並在消費群體身上展現了不同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