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產:農業政策及產業趨勢之流變

第二章 有機可循

2.1 生產:農業政策及產業趨勢之流變

2.1.1 農地使用問題由來已久

農地問題乃是台灣農業體質素來的缺陷。如同許多國家的現代化過程,台灣在發 展初期,採取以農養工的策略。農業部份著重於增加生產以追求資本的積累,並利用 農業剩餘的勞力轉而發展工業。隨著展業比重的轉型,農業的經濟版圖被工商業及服 務業所取代。該趨勢連帶導致了原本供作糧食生產的農業土地逐漸釋出,甚而部份農 民為了圖利,非法地將農地租售予休閒渡假山莊、工廠、別墅、垃圾場、砂石場等用 途(陳璿文,2003:4)。

不難理解,為了滿足所謂的最大效益,早期(且延用至今)的慣行農作方式乃服 膺於現代性對於大量生產模式的追求。一直要到 1970 年代能源危機喚醒了威脅感,

人們方才逐漸意識到地球資源的有限性以及環境污染的不可逆性,將延禍後世的長治 久安。自此,人類活動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始受正視。而這樣的思維真正在各國取得正 確性,並且導向有機農作方式的轉型,則是在 1980 年以後的事了(有機農業全球資 訊網28;陳榮五,1998:69-70)。

28 http://organic.niu.edu.tw/01-introduction/organic-2.htm。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在台灣的有機發展史上29,較明確的記載,正是起始於 1980 年代中後期,學界及 政府單位互動之下產生的一次次可行性研討會議。農委會自 1986 年起策劃推動台灣 有機農業可行性之研究,邀請台大、中興等校相關學者,著手評估台灣的地理環境在 技術上實行「有機農業」的可行性,此舉開啟了官方及學術單位往後幾年陸續的動作。

在相關的會議以及後續的研究報告當中可以發現,當時看待有機的態度仍究是以 農化實作的可行性研發為主,而所謂的「可行性」當中,又以產品經濟效益的評估為 一要項。在蘇楠榮於 1989 年發表的文章〈台灣有機農業之未來展望與研究方向〉中,

他提及在早期的研究裡,「最重要部份為由中興大學土壤系與高雄、台南兩區農業改 良場合作在旗山及鹿草兩地設置長期觀察區,以比較傳統農法、有機農業及折衷農法

(即有限度施用農業及化學肥料)在不同輪作系統下之地力變化、養分收支、微生物 消長、農產品產量與品質以及經濟效益等之差異情形」(蘇楠榮,1989:246)。當時 蘇楠榮並強調,發展「有機農業比傳統之化學農業更為有利之條件有二:(一)有機 農業產品之價格明顯高於化學農業產品。(二)有機農業成本降至化學農業之水準或 更低」(蘇楠榮,1989:246)。我們可以感覺到,在當時的社會情境中,有機農業僅 被視為農經問題的一小塊,它被視作一種退路、一種解決的取捨方案,而非勢在必行 的進展。類似的態度也可以在當時主流的永續發展主張者身上看見,由於缺乏政治經 濟觀點的分析,枉顧主流的經濟型態與環境破壞之間存在根本的衝突,仍冀望在加速 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尋求生態問題的解決之道(紀駿傑,1998:144-5)。基於這樣的迷 思而採行的改變,即便不是全然的反其道而行,也僅可能治標而難以達到治本的成效。

一個值得一提的政策轉變是,2000 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將一向以來的「農地農 有」更改為「農地農用」政策。「農地農有」政策原先的用意是為使農民成為自耕農,

得以享受自己勞力的成果,為了追求所得而更加投入生產,以利國家整體經濟發展。

然而,如前所述,伴隨著商業化的歷程,人們對土地的認知和情感也有所改變,農地 不再被視為農業生產的重要資產,而變成農民謀求迅速致富的工具(陳璿文,2003:

4-7)。

換言之,「農地農用」政策的宗旨在於,扭轉農地作為農民私有財產的觀念,重 申農地乃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根基,同時具有區位性與不可移動性,其配置與用途不能 全憑私人利益考量而加以變更。台灣地屬海島,為了國內糧食能在突發的孤立狀況下 仍能確保供應無虞,維持一定數量的農地進行農業生產乃是國家安定的基本條件。再 者,隨著環境意識的抬頭,農業的價值不只在於食糧生產的層次,更關係著仰賴該土 地而得以持存的生態涵養、自然景觀,以及人類的健康生活(陳璿文,2003:12)。

29 參閱附錄三。

由此可以看到十年來的環境思維已稍有轉變,農地的非經濟性功能開始被帶入討 論,著眼於生活品質以及生態平衡等等關係著公共利益的面向,重申人們賴以生存∕

生活的土地(包括農地)應屬公共財,須予以妥善規劃。

2.1.2 WTO 強化了國際因素之影響

在農業政策上正視有機農法的價值,台灣較歐美各國及日本都起步得遲。終於開 始有這方面的檢討,一來是受到生態意識西風東漸的影響,或許也可以稱之為「時勢 所逼」。2002 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 WTO)成 為正式會員國,此舉可說對台灣長年以來體質不良的農業狀況予以重擊。基於 WTO 貿易自由化的前提,進口農產品的關稅需大幅調降,挾著量產的低價襲捲了台灣農產 品市場;這突如其來的農產傾銷,迫使國內農民所生產的部份農產品價格下跌,本土 農友多不堪負荷。削價競爭的結果,農民對生產活動產生了排拒心理,多半不願再投 入難以回收的農事,農地使用趨於閒置。面對這樣的處境,重質不重量的有機農業似 乎提供了一條出路。

早期台灣農業是以提高產量為第一要務,而當前國內的農產品在進口農產貨源充 斥下,一般民眾為了追求品質、口感、吃出健康……等,便宜不再是民眾購買農產品 的唯一訴求。研究指出,普遍而言人們在進行蔬菜購買決策時,最在意的仍是安全性 的考量,因此致力於解除國人對生鮮蔬菜,特別是對最常買的葉菜類產品,農藥殘留 安全性的疑慮,乃是國產蔬菜因應進口產品競爭的有利條件。針對進口的農產品,國 人對其是否為有機栽培考據上較為困難;相較而言,消費者有機會可以親自到國內農 場參觀了解,採行有機應當能夠獲得較高的信任度。未來國內的農產品若能增加有機 栽培的程度,競爭力可望大幅提升。除此之外,自生產到運銷的過程中能夠最為迅速,

並保有最佳的新鮮度,亦是國內產品的優勢之一(陳璿文,2003:16-7)。

除了有機生鮮農產品之外,陳璿文在他的論文《就環境永續的觀點探討台灣加入 WTO 後農業用地利用轉型之研究》(2003)當中統整歸納出,「為了使農業及相關產 業能夠永續發展,農民得以維持一定的生計,積極的轉型與改變朝休閒觀光農業、生 鮮有機農業、發展具國際競爭力的農業和高科技農業等方向」(2003:16),是為台灣 農業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秉持著環境永續的觀點,陳璿文特別強調本土化的農產品 在農地使用上既能顧及環境倫理,也能增進國內農產品的多樣化,對於國內生物多樣 性、生態平衡與資源永續都有一定的幫助(2003:98)。然而,在他所彙整出的幾大 發展方向當中,筆者以為仍有待商榷的部份。以觀光農業而言,當前台灣許多觀光農 場基於利潤考量,仍究採用化肥及農藥,以求得產品的美觀並延長產季、促生產量,

雖然確保了「農地農用」的狀態,然而,如何以涵養地力的態度善待農地,「農法」

的理念實比種植內容或經營形式還來得重要。

另一個疑慮是針對於「高科技農業」與「有機農業」之間的矛盾性。這部份矛盾 其實也展現在「有機」論述內部的爭議,主要發生在「自然」與「科技」兩造之間究 竟是共生或應該對立?針對這樣的問題,生態社會主義者如 Leiss 提出了一種對於控 制自然的新論點,他認為考量的重點應在於倫理的或道德的立場,而非一味受限於科 技面向的思考。人類應該尋求一種負責任地使用科技手段的能力,以及培養和保護這 種能力的社會制度。Leiss 以「對人類和自然之間關係的控制」扼要表達了他的思維(陳 學明,2003:158-9)。換言之,自然∕科技之間不是必然的好∕壞對立;這樣的議題 仍得回歸到「理念」層次的討論。而筆者以為,在不全然否定科技的狀況下,需要強 調的是當藉用科技手段維護本土農地永續經營的同時,是否將環境成本無形地轉嫁到 生態圈中的其他部份,或是對處於結構弱勢的生命群體及無語反駁的自然環境,行使 了生態殖民而不自覺。簡言之,只要是在益於生態的前提下援用科技,那麼「高科技」

與「有機」之間便不是絕對的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