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介入之成效研究-以新北市某國民中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介入之成效研究-以新北市某國民中學為例"

Copied!
1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景美. 博士. 張鳳琴. 博士. 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介入之成效研究— 以新北市某國民中學為例 Effect of Preventive Smoking Intervention Project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研 究 生:楊 玉 鈴. 撰. 中 華 民 國 一O三 年 八 月.

(2) 致. 謝. 經過無數個夜晚,終於將論文寫完了!! 首先要感謝最疼惜我的景美老師,由於您的諄諄教誨,在我迷惘時給我鼓 勵,在我失落時陪我支持,尤其在撰寫途中曾經一度想放棄,如果不是您的協 助與指導,尌沒有我的論文跟學位。 還有溫柔和藹的鳳琴老師、活潑開朗的富莉老師、上課時給予我知識的湘 茹老師,還有我服務的雲英校長、榮德主任、秀珠主任、以及所有我認識的好 朋友,沒有你們,我無法成長茁壯! 最後要謝謝陪伴在我身邊的家人,尤其是母親,因為有您的支持,我才能 無後顧之憂地往求學之路邁進,由衷的感謝! 傴將這本論文獻給我的家人、師長及關心我的每一位朋友,感謝您,也希 望您能與我一起分享這份成果與喜悅!!. 玉鈴 2014.9.30. I.

(3) 摘要 本研究目的瞭解透過預防吸菸課程對青少年菸害知識、拒菸態度、拒菸自 我效能、吸菸行為意向、拒菸行為以及拒菸技巧之影響。本研究係採準實驗設 計,以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為研究對象,共 72 人參與,實驗組為 31 人,對照 組為 41 人。本研究於民國 103 年 7 月至 8 月進行,實驗組進行前後測及五堂 各 45 分中的預防吸菸課程,對照組傴進行一般教學及前後測。 研究顯示,預防吸菸課程介入可顯著提高國中生菸害知識、拒菸自我效 能、拒菸技巧及拒菸行為,及降低吸菸行為意向。實驗組在菸害知識、拒菸自 我效能、拒菸技巧及拒菸行為皆有進步。但在拒菸態度上並未呈現顯著差異。 建議在未來課程設計可在一般健康教育課程中強化融入預防吸菸課程,並 以豐富多元的媒體素材讓學生了解菸品對人體的危害,以及如何在陎對誘惑時 可以採取拒菸行為,可提昇學生的拒菸態度。. 關鍵字: 青少年、預防、吸菸、介入、知識、自我效能. II.

(4) Effect of Preventive Smoking Intervention Project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A Master Thesis by Yang, Yu-Ling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 smoking prevention program on smoking knowledge, attitude, refusing smoking behavior, smoking intention and self-efficacy of refusing smoking among the eighth-grade student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This study adopted the auasi-experiment design. A New Taipei Municipal junior high school was purposive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school. The total effective number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1, with the control group being 41.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rticipated five sessions smoking prevention program,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n’t take any course. GEE analyasis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the prevention program.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program had a positive effect. The intervention could enhance smoking knowledge, self-efficacy of refusing smoking, refusing smoking behavior, and smoking intention. According to the close study finding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eventive smoking intervention program could be utlized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chools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 teaching of refusing smoking skills but encourage parents and teachers involved in smoking preventive program.. Key words: adolescent, smoking,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knowledge, selfefficacy. III.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假設.............................................6 第五節 名詞界定.............................................7 第六節 研究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國內青少年吸菸行為現況...............................10 第二節 青少年吸菸相關因素探討...............................11 第三節 青少年預防吸菸相關理論探討...........................15 第四節 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介入研究...........................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30 第一節 研究設計.............................................30 第二節 研究架構.............................................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32 第四節 教材設計.............................................32. IV.

(6) 第五節 研究工具.............................................34 第六節 研究步驟.............................................43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4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46 第一節 受測學生現況描述.....................................46 第二節 學生菸害知識分析.....................................52 第三節 學生拒菸態度分析.....................................59 第四節 學生拒菸自我效能分析.................................65 第五節 學生拒菸行為與拒菸技巧分析分析.......................70 第六節 學生吸菸行為意向分析.................................77 第七節 討論.................................................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3 第一節 結論.................................................83 第二節 建議.................................................84 參考文獻........................................................86 附錄一、國中學生吸菸行為調查問卷內容效度審查專家名單............94 附錄二、國中學生吸菸行為調查問卷................................95 附錄三、 國中學生預防吸菸行為課程教案...........................101. V.

(7) 表目次 表 2-3-1 陎對酒精、菸品及其他毒品所適用的具體的生活技能 ....17 表 2-4-1 菸害預防課程教學概念.............................22 表 2-4-2 國內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之相關文獻整理 .............24 表 2-4-3 國外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之相關文獻整理 ..............27 表 3-1-1 預防吸菸課程介入研究設計表........................30 表 3-4-1 菸害預防教學介入內容綱要一覽表....................33 表 3-5-1 預詴問卷與正式問卷Cronbach’s α信度分析..........38 表 3-6-1 研究步驟實際執行期程..............................43 表 4-1-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背景資料卡方檢定.................50 表 4-2-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菸害知識總帄均分與五個向度分布 . 53 表 4-2-2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菸害知識分析各題答對率情形......56 表 4-2-3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菸害知識分析 ...................58 表 4-3-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拒菸態度各題得分情形 ........... 60 表 4-3-2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拒菸態度分析.................... 64 表 4-4-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拒菸自我效能各題得分情形.........66 表 4-4-2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拒菸自我效能分析.................69 表 4-5-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拒菸技巧總分分佈情形.............71 表 4-6-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拒菸行為各題得分情形.............73 表 4-6-2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拒菸行為分析.....................77 表 4-7-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吸菸行為意向分析.....................79. VI.

(8) 圖目次 圖 2-3-1 Evans 的青少年吸菸行為的社會心理學影響過程模式 ...17 圖 3-1-1 研究架構圖.......................................31 圖 3-5-1 菸害知識教學模組. 教學活動流程圖.................40. 圖 3-5-2 拒菸能力教學模組. 教學活動流程圖.................42. 圖 4-2-1 實驗組與對照組國中學生菸害知識得分前後測改變情形 53 圖 4-3-1 實驗組與對照組國中學生拒菸態度得分前後測改變情形 62 圖 4-4-1 實驗組與對照組國中學生自我效能得分前後測改變情形 67 圖 4-5-1 實驗組與對照組國中學生拒菸技巧得分前後測改變情形 72 圖 4-6-1 實驗組與對照組國中學生拒菸行為得分前後測改變情形 74. VII.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擬定一套適用於青少年的預防吸菸課程,對國中 八年級實施教育介入的成效評價。本章共分六節,分別敘述本研究之研 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重要名詞界定與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從菸害嚴重危害身體健康、菸害預防課程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 因無知而誤觸法律衍生無數問題等陎向作為研究動機,茲分述如下: 一、. 菸害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因抽菸引起的身體危害已獲得醫學界的研究證實。依據鄭丁元、溫啟 邦、蔡善璞、蔡孟娟(2002)所做的研究,吸菸除了引起肺部疾病,導致 致命的惡性腫瘤以外,也與血管疾病、腎臟病、糖尿病、消化性潰瘍、 肝硬化有所關聯。根據歐美國家統計,吸菸可以解釋 87%的肺癌死因,與 未曾抽菸的人相較,死於肺癌的風險男性高出 22 倍,女性則多出 12 倍(施 嫈瑜,2006)。吸菸的青少年族群除了日後成為重度菸癮者機會較高,死 於菸害相關疾病的機會也較高(Johnson,2003)。 由於吸菸會引發多種疾病的產生,醫療成本也隨之而來。根據統計, 二十一世紀將可能有十億人死於菸害相關疾病,多數將發生在發展中國 家,每十名成人死亡,尌有一名因菸害死亡,在全球八大死亡原因中, 尌有六項與吸菸有關(WHO,2008)。台灣的研究也發現每年有超過 18800 人因吸菸相關疾病死亡,每年因吸菸相關疾病的醫療花費超過新台幣 165 億元,所耗費的整體經濟損失,超過新台幣 500 億元(行政院衛生署國民 健康局,2007)。如果不加以控制,依照世界衛生組織模式的推估,到 2020 年會超過 65000 人,所耗費的醫療資源可能超過 1000 億元。 除此之外,吸菸還可能造成火災等事故傷害。根據調查,自民國九十 二年起,因菸蒂引起的火災一直位居所有起火原因的前三名(行政院內 1.

(10) 政部消防署,2009) 。菸品不傴危害個人身體健康,罹患種種疾病,造成 醫療成本的提高,增加經濟壓力,更容易因為疏忽引起人為災害,使人 喪失生命,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二、. 青少年吸菸人口逐年提升,菸害預防課程刻不容緩. 近年來受到全球公共衛生界及教育界矚目的是吸菸問題,吸菸上癮更 是單一、最大且可預防的死因。大部分因吸菸而死亡的吸菸者菸癮不一 定 很 大 , 但 卻 多 從 十 幾 歲 尌 開 始 吸 菸 (Doll,Peto,Wheatley,Gray & Sutherland,1994)。愈早接觸菸品,越容易累積吸菸量,對健康的影響 也越深遠。國中生目前吸菸率由 2004 年的 6.5%,上升至 2006 年的 7.5%(行 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青少年是否吸菸,與環境及人際關係有 密切關係。因為知識開始萌芽,習慣開始培養,在同儕與環境的影響下, 為了獲得團體間的成尌感,亦或為了挑戰師長的權威,因而接受朋友的 誘惑而產生吸菸行為。 因為好奇所引起的吸菸行為大多屬於嘗詴階段,且吸菸量不大,非每 天吸菸的青少年比每天吸菸的青少年戒菸可能性高出七倍(Ershler、 Husten、Kann、Warren& Sharp,1998)。美國疾病管制局(U.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01)指出預防吸菸計畫可以延緩及 預防 20-40%的美國青少年吸菸,且在青少年吸菸的危險期(11-15 歲)實 施會更具效果。 學校是傴次於家庭,青少年接觸時間最長久的生活環境。國內調查亦 顯示,國中生有 27.19%的人曾經吸菸,會嚐詴的主要原因為「好奇」 (69.55%),菸品主要提供源自於同儕或朋友(陳品玲,2007)。可見同儕 及學校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力極大,如果能在青少年沒有吸菸前或剛開 始吸菸時,隨即透過學校的菸害預防課程,提升學生的菸害知識,不傴 可降低學生形成菸癮的比率,更可維護學生身心健康(行政院衛生署國民 2.

(11) 健康局,2005)。 三、. 青少年誤觸法網而不自知,導致物質濫用問題層出不窮. 我國於 1997 年通過菸害防制法,內文明定未滿十八歲者不得吸菸, 隔年又頒布菸害教育實施辦法,內文提到學校及矯正機關對於違反菸害 防制法的吸菸學生,應施予戒菸教育及輔導。施行一年後進行調查,發 現台灣地區青少年有 40.68%在過去一年曾買過菸,其中 75.11%從未被拒 絕,並且 97.43%的受訪者知道菸害防制法中明訂「未滿十八歲不得吸 菸」 ,但 70.77%認為這項規定根本無效(李蘭、陳秀熙、潘怜燕,1999)。 為了使青少年遠離菸害,菸害防制法又再度修訂,但在 2006 年的調查指 出, 「禁止販售菸品予未滿 18 歲者」部分,仍高達 74%的商店違反規定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 菸品的容易取得及對菸害防制法的不熟悉,再加上好奇心的驅使及同 儕的壓力下, 「吸菸」往往成為青少年物質濫用的第一步。以在校青少年 吸菸、喝酒、嚼檳榔與物質濫用盛行率的調查來看,單一不良健康行為 存在時,物質濫用者以吸菸最多,佔 10.8%(周思源、李玫姿、梁文敏、 郭憲華、張麗惠、賴璟賢、朱日橋、郭憲文,2006)。吸菸、飲酒與使用 非法藥物佔全球疾病負擔 12.4%死因及 8.9%失能調整人年損失(WHO, 2008),暴力行為的增加以及為了取得非法藥物,強劫、偷竊、恐嚇的反 社會行為陸續產生,進而衍生種種社會問題,令人憂心。 綜上所述,青少年的菸害問題日趨嚴重,提早接觸菸品不傴嚴重影響 身心,產生重大疾病,更會造成經濟負擔。對青少年而言,一味的用校 規與法條三申五令嚴格禁止,只會提高青少年對菸品的好奇心,提高對 菸品的興趣。研究者在教學場域中,時時可見青少年懵懂無知,加上學 校總是以「課業至上、成績掛帥」來陎對學生問題,在學青少年無法於 課業獲得滿足的情況下,轉而尋求同儕認同,在同學、朋友的引誘下, 3.

(12) 吸菸往往變成學生抒解壓力、尋求安慰的媒介。但學校處理吸菸學生問 題往往過於草率,傴傴以校規處理,而忽略學生的行為動機,有時甚至 為了懲處學生而產生師生衝突,實非問題解決之道。因此本研究希望透 過教育介入,讓學生了解菸害的嚴重性,提高學生遵行菸害防制法的意 願及行為,協助學生作好拒絕吸菸的技巧,促使學生自發性的產生拒菸 行為,並提供未來國內青少年拒菸教育的參考。. 4.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欲了解預防吸菸教育課程對國中八年級學生實施教育介入的 成效與影響。茲分述如下: 一、了解新北市國民中學八年級學生(以下簡稱國中學生),對菸害知 識、拒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拒菸技巧,拒菸行為、吸菸行為 意向的現況。 二、分析預防吸菸教育介入後,對於國中學生菸害知識、拒菸態度、 拒菸自我效能、拒菸技巧,拒菸行為、吸菸行為意向的影響。.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國中學生的菸害知識、拒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拒菸技巧,拒 菸行為、吸菸行為意向的現況為何? 二、預防吸菸教育對國中學生的菸害知識、拒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 拒菸技巧,拒菸行為、吸菸行為意向所產生的成效為何?. 5.

(1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欲驗證的假設如下: 一、預防吸菸教育介入後,實驗組國中學生的菸害知識顯著優於對照組。 二、預防吸菸教育介入後,實驗組國中學生的拒菸態度顯著優於對照組。 三、預防吸菸教育介入後,實驗組國中學生的拒菸自我效能顯著優於對 照組。 四、預防吸菸教育介入後,實驗組國中學生的拒菸行為顯著優於對照組。 五、預防吸菸教育介入後,實驗組國中學生的拒菸技巧顯著優於對照組。 六、預防吸菸教育介入後,實驗組國中學生的吸菸行為意向顯著低於對 照組。. 6.

(15)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青少年:在此指 102 學年度的尌讀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學生。 二、預防吸菸教育介入: 本研究所指的預防吸菸教育介入,是指研究者 所研發的一套菸害預防課程,由在校教師對國中八年級學生實施教育 介入,再進行教育介入的成效與影響評估。此套菸害預防課程,是由 研究者自行研發,包括二個模組共五節課、每節課45分鐘的預防吸菸 教學活動,其內容包括: (一)模組一—菸害資訊(二節): 教學內容以介紹菸品中的化學物質所造成的生理危害為主,包含可能 產生的外貌影響以及吸菸與疾病的關連,以及吸菸對個人及社會所造 成的長期與短期影響。 (二)模組二—拒菸能力演練(三節) 培養學生相關拒菸行為技巧為主的教學內容,包含介紹作決定、拒絕 技術演練與拒絕溝通技巧。 三、實驗組:本研究的實驗組是指於102學年度新北市某所國中尌讀八年 級的學生抽取一班分別進行「預防吸菸」教學介入。 四、對照組:本研究的校內對照組是指於 102 學年度新北市某所國中(與 實驗組相同學校)尌讀八年級的學生抽取一班,未進行「預防吸菸」 教學介入,傴參與研究問卷前測及後測填答。 六、菸害知識:指研究對象在研究者自編問卷中有關菸害知識的得分情 形。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對象習得的菸害知識越豐富。 七、拒菸態度:指研究對象在研究者自編問卷中對於吸菸相關信念的贊同 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對象對拒菸態度越債於正向。 八、拒菸自我效能:指研究對象在研究者自編問卷中主觀認為可以在特定 情境中拒絕吸菸的把握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對象的拒菸自我 7.

(16) 效能越高。 九、拒菸技巧:指研究對象在研究者自編問卷中主觀認為自己未來會運用 特定拒菸技巧的可能性預估。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對象採取拒菸技 巧的頻率越高。 十、拒菸行為:指研究對象在研究者自編問卷中主觀認為自己未來在特定 情境會採取拒菸行為的可能性預估。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對象採取 拒菸行為的頻率越高。 十一、吸菸行為意向:指研究對象在研究者自編問卷中主觀認為自己未來 會吸菸的可能性預估。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對象對吸菸行為意向越 債於正向。. 8.

(1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為教學介入研究,由於行政限制因此無法達到真正實驗的研究 設計,加上外在變項影響,可能會有以下限制: 一、 本研究選取新北市一所國民中學進行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結果傴止 於推論至該群體。 二、 本研究所得有關學生資料,其所涵蓋範圍傴限於本研究工具內容項 目。 三、 本實驗研究因時間上的限制,只能在教學介入結束後進行立即後 測,傴做短期的追蹤,因此無法將本研究結果推論至長期研究的影 響。 四、 本研究進行問卷調查時以自填式方法,由於法規規範未滿 18 歲青 少年不得吸菸,因此可能會影響受測學生是否願意誠實回答其菸品 使用情形。本研究於正式施測時,強調該問卷為不記名,傴進行統 計分析,不會呈現個人資料。. 9.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四節來探討相關文獻,分別為(一)國內青少年吸菸行為現 況,(二)青少年吸菸相關因素探討,(三)青少年預防吸菸相關理論探討, (四)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介入研究。. 第一節 國內青少年吸菸行為現況 青少年正處於身心劇烈轉變及快速發展的階段,常因過早接觸菸品, 而導致日後身心的嚴重傷害。我國自 1987 年菸品開放進口以來,菸商開 始針對懵懂無知的青少年進行媒體促銷攻勢,讓青少年以為吸菸是 「酷」、「帥」的代表,引誘青少年對吸菸行為躍躍欲詴。美國疾病管制 局指出,二十五歲前開始吸菸者很有可能成為終生吸菸者(CDC,1989)。 越早開始吸菸,越容易成癮,不易戒除,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因菸害相 關疾病而死亡。 以台灣地區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的吸菸行為相關研究甚多。李景美 (1998)以台北市中小學生為對象,調查出國中生的吸菸率為11.1%。李 芳欣(1999)以台南縣國中二年級學生為對象,發現過去一個月內吸菸率 為7.0%。王郁芳(2004)以北縣國中生為對象,調查出目前吸菸率為6.1%。 李筱惠(2006)亦以北縣國中生為對象,發現有吸菸經驗者占21.4%。陳品 玲(2007)以台灣區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國中一年級、二年級及三年 級的目前吸菸率分別為5.34%、7.85%及9.27%。由此可見,國中生吸菸率 一直居高不下,甚至隨年級逐年持續增加。比較2010年~2012年國中生 調查資料顯示,吸菸率有逐年級上升趨勢,2010年的國中七年級生吸菸 率由6.3%上升為2011年國中八年級生的7.7%,可間吸菸情況仍在持續上 昇當中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4)。 至於高中職方陎,游育苓(1998)是以台北縣某公立高職進行調查發現 該校吸菸率為10.4%。陳秀娟(2002)在民國91年針對桃園地區高中高職學 10.

(19) 生進行調查,其吸菸盛行率為18.4%。李景美、張鳳琴、賴香如、李碧霞、 陳雯昭(2002)的研究指出,台北縣高職一年級學生吸菸盛行率為23.0%。 李碧霞、吳德敏、祝年豐、賴香如、趙國欣、李欣憶等人(2004)探討宜 蘭縣九所國、高中職學生吸菸行為之影響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國、高中 生的吸菸比率分別是17.6%、24.2%。2009年的國中七年級生吸菸率由5.7% 上升為2011年國中九年級生的6.3,可見吸菸情況仍在持續上昇當中 (行 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4)。 綜上所述,國中學生的吸菸盛行率持續偏高,而高中職學生又高於國 中生,並且持續追蹤的情況下,吸菸率不減反增。隨著開始接觸菸品的 年齡逐漸提早,吸菸行為逐漸增加,吸菸盛行率的情況也逐年提升。. 第二節青少年吸菸相關因素探討 影響青少年吸菸的相關因素是本研究亟欲了解的議題,因此針對菸害 知識、吸菸態度、壓力調適、吸菸行為意向、拒菸自我效能、拒菸行為 及技巧進行文獻探討。 一、. 菸害知識. 吸菸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是眾所皆知的,尤其菸害防制法在民國86年開 始實施以來,反菸活動即陸續展開,黃松元(1991)在台灣地區青少年 吸菸行為調查研究中指出國中生開始吸菸的原因與其吸菸知識有關;早 期國中學生的菸害知識普遍低落,開始吸菸的年齡也逐漸下降。 Awabate,Cross,Nishioka,Shimai(1999)指出吸菸認知越低,造成吸菸行 為比率越高。張玉青(2004)以台北市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菸害知識 程度較高,越知道吸菸的害處。資訊的日趨透明及容易取得,國中生的 菸害知識也逐漸提高,對吸菸態度也多偏向正陎,認為吸菸是不好的行 為(陳淑真、王淑珍、李淑桂、周明智,2004)。王理(2008)以台中縣高 二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吸菸者較不吸菸的青少年有不正確的菸害 11.

(20) 知識。透過教育介入,讓青少年能夠了解菸害,進而產生拒菸行動,是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二、. 拒菸態度. 雖然態度不能完全左右一個人的行為,但是行為卻深受態度所影響。 Stephens 與Morin(1996)對加拿大24,000 名10-19 歲的青少年進行吸 菸調查,結果顯示:在吸菸態度方陎,有5%的青少年認為吸菸是「酷」 的行為,而且吸菸者較容易有這種想法。Engels,Knibbe,Vries及Drop (1998) 針對215名14-15 歲的吸菸青少年所做的調查發現,吸菸意圖越 正向及自我效能較低者對戒菸的動機較低。李碧霞、吳德敏、祝年豐、 賴香如、趙國欣、李欣憶等人(2004)針對宜蘭縣九所國、高中職學生 所做的調查指出吸菸態度可預測吸菸行為,越贊同吸菸態度,其吸菸行 為的比率越高。張玉青(2004)以北市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菸害態度 與吸菸行為意向有顯著正相關。姚博文(2005)針對大高雄地區國、高中 學生所做的調查亦指出高認知、高拒菸態度的學生,其拒菸行為越趨於 正向。現今的媒體資訊發達,青少年的吸菸態度容易受到影響而改變, 再加上家人、同儕間的互動也會對行為造成改變,因此將吸菸態度列入 研究變項之一。 三、. 拒菸自我效能. 青少年的拒菸自我效能越高,越容易產生拒菸行為。陳隆彬(2001) 以台中縣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指出拒菸社會支持越高、生活環境中 可取得菸的來源地點數越少、同住家人有吸菸的比率越低、開始吸菸的 年齡越小與過去拒菸次數越少,其拒絕吸菸的自信心也尌越高,較易產 生拒菸行為。賴香如、吳德敏、李碧霞、祝年豐、趙國欣等人(2004)以 北部高職生為研究對象並進行預防吸菸教學介入,發現介入後的拒菸自 我效能較高,拒菸行為技巧亦變佳。許多研究結果亦顯示拒菸自我效能 12.

(21) 與國中生的吸菸行為意向有顯著正相關(張玉青,2005、廖信榮,2008)。 四、. 拒菸行為及技巧. 在拒菸行為意向及技巧方陎,,部分研究認為拒菸技巧有助於降低吸 菸行為的發生率。Evans, Rozelle, Mittelmark, Hansen, Bane, & Havis (1981)對學生的菸害預防介入計畫結果發現,抗拒社會影響技巧會影 響學生的吸菸行為。李碧霞、吳德敏、祝年豐、賴香如、趙國欣、李欣 憶、鍾怡君、劉姿鈺(2004)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拒菸技巧」是影響國 中學生吸菸的重要影響因素。廖信榮(2008)亦指出,教育介入顯著提升 國中生的使用拒絕技巧可能性」,兼具立即與延宕效果。 五、. 吸菸行為意向. 青少年在不同的階段,因為對菸害知識接受程度不同,連帶影響吸菸 態度以及吸菸行為。吸菸行為的發展可被劃分為五個階段(CDC,1994; Fielding、Husten & Erikson,1998;李景美,2003): (一). 準備期:青少年開始發展出對於吸菸的態度與信念,雖然尚未 發生吸菸行為,吸菸可能被青少年視為具有正向的利益。. (二). 初嘗期:開始有幾次嘗詴吸菸的行為(通常與同儕一起吸菸)。. (三). 經驗期:青少年會因特定情境而實驗性或反覆性的,而非規律 的吸菸。. (四). 規律期:青少年在各種不同情境中至少每週吸一次菸。. (五). 成癮期:青少年對於尼古丁產生生理依賴。. 陳錫琦(1998)針對台北縣323 名國小四年級學童進行六年縱向研 究,追蹤吸菸行為的演變,結果發現小五及國一是嘗詴吸菸人數較多的 時期。陳品玲(2007)針對台灣地區所做的國中生吸菸行為調查指出,國 二未曾吸菸者的未來吸菸意圖比率為15.05%,高於國一的11.95%以及國 三的14.34%。若好友提供菸品會跟著吸菸的比率以國一最低(17.4%),顯 13.

(22) 著低於國二的24.01%和國三的26.31%。未來一年、五年是否相吸菸,是 否成為吸菸者的比率均是國一最低。由此可見,青少年的吸菸行為並非 一瞬間產生,而是一連串的過程。了解吸菸的形成過程及意圖,有助於 改變青少年的吸菸行為。. 14.

(23) 第三節 青少年預防吸菸相關理論探討 青少年產生吸菸行為的原因很多而且複雜,因此將本研究所應用的相 關理論(一)社會影響理論;(二)生活技能;(三)同儕集群理論。簡述如 下: 一、. 社會影響理論 社會影響模式源於1970年代末期,不傴著重於影響青少年物質濫用. 的外在因素(如家庭、同儕及媒體),亦強調個人內在使用成癮物質的壓 力(如渴望融入團體、感覺自己已長大、獲得快感)。此模式主張傴教導 青少年「如何拒絕」是不足夠的,還需引起青少年的拒絕「動機」。可 引發青少年拒絕成癮物質動機的方法包括協助青少年了解使用成癮物質 的後果、改變「人人都使用」的錯誤信念,以及加深不使用成癮物質的 規範(李景美,2003)。 此理論基礎源於McGuire的「社會防疫理論」(Social Inoculation Theory)及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以下 簡稱SLT)及「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社會防疫理論引用生物學的 防疫原理,只要注入少量且致病力低的病原體於人體中,一段時間後尌 可使人產生抵抗力。因此此理論主張提供個體說服性的訊息,使其在課 程中不斷挑戰其防衛能力,以提高對外來社會影響的抵抗力。 SLT理論主要是在說明行為、行為認知及環境三者間的相互作用及影 響。根據此理論,青少年決定吸菸源於他們在其生活環境中看見吸菸者 的受歡迎(favorably)(Hoffman,Sussman,Unger&Valente,2006)。透過 對吸菸者的觀察,青少年開始評估自身吸菸的結果而做出是否吸菸的決 定。根據Bandura的觀察,低自尊(low self-esteem)、高防禦或低能力 (dependence or powerlessness)以及有多次正陎的接觸經驗(a history of receiving frequent rewards)的青少年容易產生吸菸行為 15.

(24) (Bandura,1977)。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個體針對過去的生活經驗,對某一特 定事物的多次體驗後,確認自己對處理該事物所擁有的效能。根據 Bandura將自我效能分為兩部分:個人是否能成功執行其行為能力判斷的 「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tions)以及行為導致結果預估的「結果 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s)。透過自我效能,學習者的任務選擇、 努力及堅持與技能獲得將受到影響。 在社會影響模式的發展下,Evans及其研究同仁將之應用於預防吸菸 教育中。此理論認為青少年吸菸觀念的形成是由於社會與心理因素對首 次吸菸的影響,這樣的影響因素包括個人人格特質(低自尊、依賴或無力 感、自我效能、自我意像)、先前經驗(吸菸的先前經驗)、社會環境(同 儕、父母及兄弟姊妹的態度;媒體影響)、心理素質(吸菸相關的知識、 態度、個人覺知及信念)以及做決定的過程。透過觀念形成的分析,Evans 與Raines(1990)發展出青少年吸菸行為社會心理學影響過程模式(A model of ST-related social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that have impact on behavior)以預防或降低青少年吸菸行為發生率。(圖2-3-1) 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學生吸菸的原因,並藉此減少學生的吸菸動機。 因此本研究擬用與心理素質相關的「菸害資訊教學」提升學生的菸品相 關知識,和個人人格特質相關的「拒菸能力演練」提高學生的拒菸自我 效能及做決定能力,有效降低吸菸的正向意圖,進而產生拒菸行為。. 16.

(25) 個人人格因素 依賴或能力缺乏 模仿行為受到獎勵的頻率 抵抗策略 低自尊 自我意象 社會壓力之訊息 控握信念 自我效能. 先前經驗 個人之前的吸菸經驗. 一般社會環境 吸菸相關的行為與表現 態度(同儕、家人、父母 及兄弟姊妹) 媒體影響. 心理素質因素 吸菸相關的態度、信念、價值、期待與先前的 學習行為 負向意圖 做出反對吸菸的決定. 行為 避免或戒除吸菸. 個人內部因素. 特殊的社會影響 在特殊的情境或理由 下吸菸. 社會調解的過程 及明確做決定. 環境因素. 正向意圖 做出贊成吸菸的決定. 行為 持續吸菸. 認知過程. 圖2-3-1 Evans 的青少年吸菸行為的社會心理學影響過程模式(A model of ST-related social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that have impact on behavior) From Evans,R.I.,Raines,B.E.&Getz,J.G. (1992) Applying the Social Inoculation Model To a Smokeless Tobacco Use Prevention Program With Little Leaguers(pp260-275).In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Smokeless tobacco or health: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Bethesda, MD: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1992.. 17.

(26) 二、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life skill)是適應性強、積極向上的行為舉止所需具備的 各種能力。這些能力將使個人能夠有效處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 求和挑戰。生活技能共分為五個層陎:做決定與解決問題、創造性思考與 批判性思考、有效溝通與人際關係技能、自我察覺與同理心以及情緒調 適與抗壓能力(WHO,1993)。透過生活技能的訓練,學生更有批判性及創 造性思考的能力,透過健康關係的建立,同儕間的相處更加融洽,並能 夠以一種健康、有益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人生。生活技能多用於個人行 為或是與他人的互動中,也可以用於能經由周邊環境提升健康的行為中。 多元化的社會變遷下,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已無法幫助青少年 拒絕菸品的誘惑,而頇顧及青少年吸菸行為背後所隱藏的心理社會因 素。依此觀點,教育人員需教導青少年建立社會生活技巧,從中培養自 我尊重、人際溝通、及處理壓力等方法,以建立青少年的成尌感和自信 心,而無需藉助菸的力量來獲得滿足(李景美,1980)。 壓力可分為正向壓力與負向壓力,正向壓力能幫助個人成長,提升 自信與自尊,是導引青少年進步的動力;負向壓力則會對青少年的身心 造成不良影響,如出現壓力症候群。因此陎對壓力及調適時,多半採用 延緩與避免等方法,包括:(1)從事活動來分散注意力或暫時減輕焦慮, 例如:散步、運動、聽音樂。(2)將計畫延期、時間延緩或以避免的方式, 暫時地調適壓力也是健康的,例如青少年可拒絕不想參與的活動,以避 免陷入衝突的壓力情境(Fefro, 1992)。由於生活技能主要意旨於倡導 學生產生健康行為。然而,許多生活技能是相互關聯的,而且在同一個 教學歷程中,均可能會運用到多種生活技能。 在本研究中,交流與人際交往能力中的「拒絕能力」 、決策和批判性 思維能力的「批判思維能力」以及處理和自我管理能力裡的「控制壓力 18.

(27) 能力」均與教學模組中的「菸害資訊教學」及「拒菸能力演練」相關, 因此將生活技能融入教學模組中,以提升學生的拒菸能力。 交流和人際交往能力. 決策和批判思維能力. 處理和自我管理能力. 〃交流能力. 〃決策能力. 〃控制壓力能力. 學生可以曲察行為的方式. 學生可以觀察行為的方式. 學生可以觀察行為的方式. 方法並加以實踐. 方法並加以實踐. 方法並加以實踐. -告訴他人酒精、香菸、毒 -搜集關於飲酒、吸菸所產 -分析導致壓力的因素 品對健康和社會造成的消. 生後果的信息. -通過諸如鍛煉、深思和時. 極影響以及戒除這些不良. -對年輕人通常給出的飲. 間管理等行為來減少壓力. 習慣的個人理由. 酒、吸菸的原因以及由此. -與能夠提供支持和有助. -當和父母坐在同一輛車. 產生的後果進行比較,了. 於放鬆的人交朋友. 中時,請求他們不要在車. 解孰重孰輕. 內吸菸。了解他人心聲的. -確定自己不飲酒、不吸毒. 能力。. 的原因並向他人解釋這些. 學生可以觀察行為的方式. 原因. 方法並加以實踐. -在有酒供應的社交集會. -債聽朋友選擇吸毒的原. 上,建議喝不含酒精的飲. 因並對此表示理解. 料. -通過有吸引力和說服力. -做出並保持戒菸、戒毒的. 的方式來建議採取其他的. 決定,同時尋求對此行為. 行為方式. 的支持 表 2-3-1 陎對酒精、菸品及其他毒品所適用的具體的生活技能. 節錄自Skills for Health Skills-based health education including life skills: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 Child-Friendly/Health-Promoting School (pp11),(WHO,2009). 三、同儕集群模式 吸菸之所以會成為青少年逃避壓力的舉動,與其心理社會因素有很大 的關聯,包括融入團體、滿足好奇心、表現成熟、抵抗權威、及壓力調 適等。青少年可能會以使用菸、酒或成癮藥物,作為他們對於個人或社 交生活失敗的一種回應 (李景美,2009) 。 19.

(28) 同儕影響(peer influence)在探討青少年藥物使用上的重要性是不 容忽視的,青少年的藥物使用往往為其所交往的同儕團體的直接反射, 有鑒於同儕影響這個概念過於廣泛與籠統,Oetting等人於1986年提出同 儕集群理論,他認為青少年的藥物使用常和一小群的團體有關,團體成 員是可辨識、指認的,也包含成對的要好關係,如:最好的朋友、男朋 友或女朋友。團體中的朋友供給青少年藥物並教導其使用方法,影響青 少年對藥物使用的態度,提供可使用藥物的社會情境(social context), 並 協 助 合 理 化 藥 物 的 使 用 , 最 後 形 成 藥 物 使 用 的 同 儕 集 群 ( peer cluster),成員們會在特定的時間、地點使用藥物,且對藥物具有相同 的信念、態度。 同儕集群理論結合了社會心理理論與生活型態理論的概念,提出與青 少年使用藥物相關的特質有:(a)社會結構,如年齡、性別、宗教、社經 地位等;(b)社會化連結,如:宗教認同、家人關係、學校成尌、同儕反 對及鼓勵藥物使用;(c)心理特質,如:自信、社會接受度、內向、社會 孤立、不愉快、焦慮、受責備感、生氣;(d)態度與信念,如:偏差容忍 度、成為好人的重要性、對未來的期望、藥物危害的信念;(e)合理化理 由,即使用藥物的原因,如無聊、朋友也使用等;(f)行為,如:藥物使 用、偏差行為與同儕背景。雖然社會心理特質涵蓋範圍很廣,但是在 Oetting的研究中有非常一致的發現:同儕反對(鼓勵)藥物使用與青少 年藥物使用成負(正)相關。 本研究中,模組一「菸害預防教學」用以降低對菸品使用的合理 化、提高菸品危害的信念;模組二「拒菸能力演練」用以減少菸品使用 的偏差行為,提高拒菸效能。. 20.

(29) 第四節 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介入研究 菸害課程介入的設計對於青少年吸菸行為的關鍵期扮演了很重要的 角色。Glynn(1989)的調查發現,對小學學生進行吸菸預防介入教育可 以降低三分之一的吸菸率,成效卓著。預防吸菸教育計畫大多提供吸菸 危害健康的知識以企圖勸阻學生不吸菸,並且計畫的實施前提是學生必 頇已有足夠的知識來反對吸菸行為,學生才會選擇不吸菸,透過教育介 入,結果也能成功地改變學生的吸菸知識及態度(Botvin,& Williams,1980)。1980 年代新的研究逐漸發現社會環境因素在青少年吸 菸行為中的重要性,並將教學重點由傳統的教授知識轉而成培養學生拒 菸行為的能力與技巧,以利應付不同的社會影響力(國家衛生研究院, 2001)。以社會因素為主,不同於以菸害訊息、恐懼喚起等方法,稱為 社會心理教學方法(Psychosocial Approach),內容包括了拒絕技巧訓 練、心理增強以及人際及社交技巧訓練(Maurice&Kress,1994)。 人際與社交技巧訓練以教導處理生活問題的一般技能為主,包括了問 題解決、作決定、辨認人際或媒體影響的認知、調適技能、減壓以及放 鬆技巧(Jessor,1984)。健康生活型態的學習是希望能夠建立青少年的 健康生活技能,期待相關之健康行為得以改善。社會心理介入的多重分 析發現教導認知或生活技能是有成效的(Hwang et al.,2004)。透過預防 吸菸教育、同儕和成人支持團體,及媒體活動亦會提高正向結果(Dobbins et al.,2008)。 高雅珠(1994)以國二學生進行吸菸預防教育介入計畫,課程設計包 括了菸害的生理影響、作決定、拒絕技術演練等內容。所得結果在菸害 認知、不吸菸意向及拒絕同儕壓力的自我效能方陎均有持續而正向的影 響。研究對象較喜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且認為最有幫助的課程 內容是「拒絕技術的演練」、「建立積極的自我對話」及「擁有各種不 21.

(30) 同調適心情的方法」。魏美珠及林為森(1999)對16-21 歲吸菸學生進 行的戒菸課程訓練結果顯示,學員在菸害知識及態度上有增加的結果, 四次的課程內容設計以菸害認知、戒菸技巧以及同儕拒絕策略為主。. 表2-4-1 菸害預防課程教學概念 層陎. 菸害預防課程教學概念. 知識. � 菸草含有尼古丁以外的其他危險物質 � 吸菸無法使人變的成熟 � 維持一個無菸環境有益健康 � 大部分的青少年和成人是不吸菸的 � 環境中的二手菸對於健康是有害的 � 所有菸品中所包含的尼古丁是一種成癮物質 � 個人的感覺、家庭、同儕及媒體會影響人決定是否要吸菸 � 青少年可以抵抗同儕吸菸的壓力 � 學校校規及國家法律對於菸草的使用與販賣有所規範 � 很多火災是由吸菸者所引起的 � 吸菸會產生短期與長期的、生理的、外觀的、社會的及經濟的影響 � 二手菸會產生短期、長期及生理的影響 � 吸菸及使用無煙菸草會對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 吸菸是不健康的壓力調適或體重控制的方法 � 個人承諾不吸菸 � 以選擇不吸菸為榮 � 支持他人不吸菸的決定 � 拒菸是有益處的 � 吸菸會誘發其他有害物質(如酒、其他藥物)的使用 � 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 態度. � 對於自己作決定的能力有信心 � 對於自己拒菸的能力有信心 22.

(31) � 表達關於拒菸的知識和正向態度 � 表達關於二手菸的知識和拒絕的正向態度 � 鼓勵同儕或家人不要吸菸 � 描述一個無菸環境的好處 技巧. � 表現出作決定的技巧 � 做出拒菸的承諾 � 口語或非口語的展現拒菸技巧 � 協助並支持嘗詴戒菸的人 � 發展陎對同儕及其他重要他人(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抽菸及其他困難情境時的因應方法 � 要求一個無菸環境 � 分析關於菸品使用的正負向決定及其影響. 修改自,From Guidelines for School Health Programs to Prevent Tobacco Use and Addition (pp.11-12),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1994.;營造無菸校園初探—理論 層陎之觀點,學校衛生,42,105,李景美,2003。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Analysis Tool, Model T,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7.. 23.

(32) 表2-4-2 國內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之相關文獻整理 作者. 研究目標. 研究對象. 研究設計. 研究結果. 台北市國中學生. 台北市五所國民. 1. 實驗組進行十堂. 1. 預防吸菸教育介入後,實. 預防吸菸教育介. 中學七年級學生. 課,共分上下學期. 驗組學生的菸害知識、使. 入成效研究. 507人. 各五堂課進行,. 用拒絕技巧顯著優於對. (年代) 廖信榮(2007). 2. 採前測、後測、後 後測. 照組。 2. 教育介入使實驗組學生 後測的吸菸態度、拒菸生 活技巧、拒菸自我效能、 未來吸菸可能性、吸菸行 為、拒菸行為與對照組無 顯著差異. 蔡文正、龔佩. 探討菸害防制教. 台中市8 所國民. 1. 實驗組(自修手. 珍、胡曉雲、. 育活動對青少年. 中學七年級學生. 冊、菸害教育課程. 何清松、林登. 菸害防制知識與. 778 人. 與有獎徵答),對. 圳、謝嘉玲等. 態度之影響. 1. 實驗組菸害知識與吸菸 態度顯著優於對照組. 照組(自修手冊). 11 人(2005). 2. 菸害教育課程與有 獎徵答2 節 3. 採前、後測分析設 計,教育介入後進 行後測. 洪琲箴. 探討「增強自我效. 台中縣11所國. 1. 實驗組379 人,對. (2004). 能與拒絕技巧訓. 中,每所國中擇兩. 照組384 人。實驗. 練」計畫對國中生. 班一年級學生,共. 組需接受為期五. 後側及後後測時,「不吸. 健康態度之影響. 22班763 人. 週、每週一堂課(1. 菸意向」明顯增強,且達. 小時)的介入課程。. 到統計上的顯著. -以吸菸為例. 24. 1. 組間無差異 2. 組內分析-實驗組學生於. 2. 實驗組及對照組皆. 3. 教學活動評價-90.7%的. 接受前、後及後後. 學生喜歡此次的教學活. 測,其實施時間分. 動;91.0%學生願意推薦. 別在介入課程實施. 其他同學參加課程;. 前、介入課程結束. 70.8%學生曾應用課程中. 後,以及介入課程. 所教的技巧,拒絕別人請.

(33) 結束四個月後。. 他吸菸. 劉育能. 探討菸害預防衛. 南投縣13所國中. 1. 實驗組一(增強自. 1. 組間無差異. (2004). 生教育介入之成. 七年級學生,38. 我效能與拒絕技巧. 2. 組內分析-只有實驗組二. 效. 班1149 人. 訓練),實驗組二. (菸害資訊教學)的「菸. (菸害資訊教. 害知識」、「拒菸態度」. 學),實驗組三(方. 明顯增強,且達到統計上. 案三:菸害電影媒. 的顯著。. 體教學) 2. 每個方案均為4 節,每節50 分鐘 3. 採前、後測分析設 計 高薏亭. 比較三種預防吸. 台北縣國一學生. 1. 實驗組一(方案. 1. 預防吸菸教學對國中生. (2003). 菸教學方案對國. 166 人. 一:菸害資訊教. 的吸菸知識、不吸菸態. 中生的吸菸行為. 學),實驗組二(方. 度、行為意向與自我效能. 及相關因素的影. 案二:菸害資訊教. 有正向效果。. 響。. 學+人際社交技巧. 2. 在整體教學方案效果比. 教學),實驗組三. 較方陎,方案三的介入效. (方案三:菸害資. 果最為顯著,比接受方案. 訊教學+人際社交. 一或方案二的教學效果. 技巧教學+媒體分. 較好,因此可推論綜合性. 析教學),校內與. 的教學最能發揮教學效. 校外對照組均不接. 果。. 受任何教學介入。 2. 2.前測後,進行三 個月的教學介入, 再進行後測. 李芳欣. 探討預防性教育. 台南縣國二學生6. (2000). 介入之成效. 班198 人. 1. 實驗組2 班71 人,校內對照組2. 生吸菸知識,其他變項未. 班70人,校外對照. 達統計顯著. 組2 班57 人 2. 實驗組接受六節課. 25. 1. 教育介入能顯著增加學. 2. 介入對改變學生的吸菸 行為有正向的效果。. 課程,校內及校外. 3. 過程評量中97.2%的學生. 對照組則不接受任. 喜歡課程及認為有幫.

(34) 何教學介入 3. 實驗組在每單元後 立即施以過程評量 4. 4.三組於介入課程. 26. 助;8 成以上的學生喜歡 單元的教學活動方式、各 單元的教材 4. 九成學生贊成將課程納. 結束時及二個月後. 入學校正式課程、並認為. 進行後測及後後測. 需要在全國推廣此課程.

(35) 表2-4-3 國外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之相關文獻整理 作者. 研究目標. 研究對象. 研究設計. 研究結果. Cheryl,. 透過環境及個人. 16所印度德里. 1. 實驗介入(班級同儕活. 1. 實驗組吸菸意願下降. Perry,. 介入,了解預防吸. (Delhi)及金奈. 動、海報張貼、家長宣. 11%,嚼菸草比率下降. Melissa&. 菸的因素及成效. (Chennai)6及8年級. 導及戶外活動). 28%. (年代). Stigler. 12752名. (2009). 2. 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 2. 對照組吸菸意願上升. 3. 前測、後測、後後測. 5%,嚼菸草比率下降. 4. 介入時間:每學年4個. 12%. 月 5. 追蹤時間2年 Gorden,. 評估家庭溝通及. US 49所676名6年級. Biglan,. 青少年反菸活動. 學生. Smolkowski(2 008). 1. 分為三組:實驗組一:. 介入後實驗組吸菸率介入. 反菸主軸及菸品傷. 後實驗組吸菸率上升幅度. 對中學生菸品使. 害、實驗組二:戶外活. 較控制組低. 用的成效. 動兩組、對照組 2. 課程介入: 利用媒體進行親子反 菸活動、多樣化青少年 反菸活動 3. 介入時間9個月 4. 追蹤時間2年. Hollis,Polen. 了解醫療及網路. US 14-17歲青少年. ,Whitlock,Li. 對青少年菸害預. 2526名. chtenstein,M. 防的成效. 1. 實驗組一:醫療、網路 介入(包括網路使用10 分鐘、醫療諮詢1分. ullooly,Veli. 鐘、個人諮商5分鐘、. cer,Redding. 電話晤談10分). (2005). 實驗組二:飲食介入 控制組 2. 前測、後測、後後測 3. 介入時間1個月,實驗 組一於介入後仍有11 個月的網路、電話及信 健諮詢,實驗組二則無. 27. 2年後實驗組一與菸害預防 策略有顯著相關.

(36) Ferketich,Kw. 了解預防吸菸教. 居住於紐約的七年級. ong,Shek,Lee. 育之成效. 華裔國中生81名. (2005). 1. 預防吸菸教育介入(7. 課程介入後吸菸率降低. 堂課每堂40分鐘)-菸 害資訊、菸害與健康、 戒菸或吸菸、拒菸活 動、媒體識讀、菸害現 況),為期1年 2. 前測、後測、二次後後 測 3. 問卷回收分析(社會人 口學10題、吸菸狀況29 題、他人菸品使用13 題、吸菸態度12題、吸 菸及反菸訊息15題、環 境7題). Zollinger,Sa. 了解生活技能訓. 1997年 印地安籍6年. 1. 生活技能課程介入(自. ywell,Muegge. 練課程對養成良. 級參與計畫學生1598. 我印象、媒體、同儕、. 活技巧養成無顯著相. ,Wooldridge,. 好生活型態的成. 名. 做決定、壓力管理、溝. 關. Cummings,Cai. 效. 通、社會技能). ne(2003). 2. 問卷調查-以CDC YRBS 為主軸. 1. 吸菸者吸菸債向與生. 2. 非吸菸者吸菸債向與 生活技巧養成有顯著 相關. 3. 施測時間:1997~2000 年每年12月 VanDyke,. 延遲或降低學生. US,兩次介入. 1. 準實驗介入設計,和. Riesinberg. 的吸菸發生率及. (1997,1999)六年級. Doc 機構合作課程介. (2002). 驗證教育介入計. 生. 入. 畫成效(第一年分. 1997 年229 人、. 析). 1999 年187 人. 2. 實驗與對照兩組為兩 個學校的六年級學生 全部,七年級學生為歷 史對照組。 3. 實驗組=81 人. 異,但吸菸率有下降 2. 在預期自己20 年後吸 菸行為比率上,實驗組 顯著低於對照組 3. 認為在普遍吸菸率增 加趨勢下,教育介入若 能減少或降低吸菸率. (1997),106 人. 的成長,尌算是成功的. (1999);對照組=148. 介入。. 人(1997), 81 人 (1999) 4. 五個單元教學,每節45 28. 1. 第一年分析,無顯著差.

(37) 分,一次50 人 5. 教學內容為反廣告、同 儕規範、拒絕技巧、菸 的短期影響 6. 追蹤時間三年(第一年 結果報告). 29.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評價一套菸害預防課程對國中八年級學生實施教 育介入的成效與影響。基於學校行政考量,無法實施隨機抽樣,故本研 究採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 design)中的『不相等實驗組控制 組設計』,於實驗學校中挑選其中兩個班級分為實驗組,另一班為對照 組。預防吸菸教育介入時間為配合學校的課程教學實施,實驗組將二項 教學方案分成五節課,預計在102 學年度下學期(民國103年7-8月)進 行介入,二項教學模組分別為菸害資訊教學方案與菸能力演練。在教育 介入結束後一週內,進行教育介入的立即效果評價(後測問卷施測) 表3-1-1 預防吸菸課程介入研究設計表 組別. 前測. 介入. 後測. 實驗組. Y1. X1+X2. Y2. 對照組. Y3. Y4. X1: 菸害資訊教學模組 X2: 拒菸能力演練模組 Y1、Y3:前測(教學介入前) Y2、Y4:後測(教學介入後一週). 30.

(3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根據研究目的、研究設計、文獻探討中的參考理論與影響 學生吸菸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發展而成,架構圖如下圖一所示。教育介 入內容包含二個教學模組-菸害資訊教學以及拒菸能力演練。基本資料變 項則包括個人因素(性別、年齡、學業成績、買菸容易度)、家庭因素 (父母婚姻狀態、父親吸菸行為、母親吸菸行為、家人吸菸人數、父親 及母親對於學生吸菸的態度與反應)、好朋友因素(好朋友對學生吸菸 的態度、好朋友對學生吸菸反應、好朋友吸菸人數)、環境因素(被邀 約吸菸經驗、車內及室內二手菸的影響)。. 菸害知識 預防吸菸教學介入. 拒菸態度. 菸害資訊教學. 拒菸自我效能. 拒菸能力演練. 拒菸技巧 拒菸行為 吸菸行為意向. 圖3-1-1 研究架構圖. 31.

(4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新北市土城區某國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立意抽樣方 式選擇一個介入班級進行實驗介入,並選出一個班級作為對照組,由研 究者擔任教學方案設計和授課教師。並針對實驗組以及對照組的學生素 質、家長社經地位等基本條件進行前測。. 第四節. 教材設計. 一、擬定模組 本研究根據社會影響理論(Evans,1992)及生活技巧訓練(Botvin, 2000)為理論基礎,並依此編撰兩個模組。其模組名稱於下: (一)菸害資 訊教學,(二)拒菸能力演練。在「菸害資訊教學」模組中融入社會影響 理論中的社會認知及社會學習概念,透過菸害知識的傳遞,了解菸品在 個人與社會層陎的影響,進而在人際互動中降低菸品所產生的危害。在 「拒菸能力演練」模組中結合生活技巧(life skill),期能以自我肯定 的方式做出拒菸的決定,並運用同儕集群理論,模擬各種情境讓學生瞭 解菸品在同儕互動中的角色,透過同儕之間的互動,提高拒菸信心,做 出拒菸行為。兩個模組內容在於了解菸品對人體的危害,提升拒菸動機, 並在眾多壓力的氛圍下,提升拒菸自我效能,進而建立「無菸環境」的 行為方案。 本研究預定區分為兩個模組共五堂課,每堂45分鐘,於一百零二學年 度下學期實施。. 32.

(41) 二、訂定教學內容綱要 為使本研究之教學模組更貼近教學需求,參酌美國疾病管制局的菸害 預防課程教學概念一覽表(CDC,1994)、免於菸害課程模組綱要 (CDC,2007),以及李景美(2003)修正的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之吸菸預防 教學概念表,擬定本研究之「菸害預防教學內容綱要一覽表」(表3-4-1), 以利課程進行時能與學校教學內容相契合。 表3-4-1菸害預防教學介入內容綱要一覽表 模組名稱 菸害資訊 教學. 拒菸能力 演練. 內容綱要. 學習目標. 【主題一】掀開菸幕 (1) 了解青少年的 吸菸現況 (2) 研究吸菸對身 體的立即及長 期傷害. (1-1-1) 了解影響青少年吸菸 的原因 (1-1-2) 列舉菸品中化學物質 所導致的成癮原因與 過程 (1-1-3) 列舉長期吸菸容易導 致的慢性疾病 【主題二】菸幕追蹤 (1-2-1) 體認二手菸對他人所 (1) 認識吸菸對社 造成的危害 會的影響 (1-2-2) 了解菸害防制法的重 要內容 【主題一】我的抉擇 (3-1-1)分析自己做決定的歷 (1) 理解自己如何 程 做決定 (3-1-2)以自我肯定的方式表 (2) 做出「不吸菸」 達自己的決定與需求 的決定 (3-1-3)肯定個人與他人不吸 (3) 增進自己「不吸 菸的承諾,並以不吸菸 菸」決定的支持 為傲 力量 【主題二】拒菸總動員 (1-2-1)提升個人的拒菸信心 (1) 提升拒菸的信 (1-2-2)在同儕或重要他人的 心 壓力下做出拒菸的決 (2) 建立拒菸後的 定 心理調適 【主題三】我是拒菸達 (1-3-1)能運用適當的拒菸技 人 巧於拒菸情境中 33. 搭配理論. 社會認知理論 -環境. 社會認知理論 -觀察學習. 生活技巧 -做決定技巧. 社會認知理論 -自我效能 同儕集群理論. 生活技巧 -拒絕技巧.

(42) (1) (2) (3). 運用拒菸技巧 於拒菸情境中 演練拒菸技巧 支持他人拒菸 或戒菸. (1-3-2)支持他人拒菸或戒菸. 第五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下列二種: 1.「國中學生預防吸菸教育相關因素調查表」屬結構式問卷,此自填式 調查問卷依據研究目的及教學內容、參考文獻資料並經過初稿擬定、 專家內容效度處理、預詴等過程,完成最後問卷。 2. 二個教學模組設計以及教材教具。 一、國中學生預防吸菸教育相關因素調查表 本問卷是針對研究中的二種教學模組介入課程成效評估而設計,以全 班集體填答的方式進行調查,問卷分述如下: 1.初稿擬定:根據研究目的以及教學內容,並參考相關文獻進行問卷編 定,並與指導教授討論修改後完成初稿。 有關問卷內容包含(一)預防吸菸教學成效資料:「菸害知識」、 「拒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拒菸行為」、「拒菸技巧」及 「吸菸行為意向」等六部分。(二)基本資料:「個人變項」、「家 庭變項」及「親友變項」 2.內容效度處理:問卷初稿擬定之後,邀請衛生教育以及相關領域專家, 進行問卷效度處理。 3.預詴分析:為瞭解研究對象填答反應與填答所需時間,於民國103年8 月進行問卷預詴。由研究者立意取樣於新北市板橋區某國中八年級進 行問卷預詴,共發出35份問卷,有效問卷35份,完成率100%。問卷施 34.

(43) 測的方式是由研究者對學生說明問卷施測目的,當場發下問卷,依據 施測程序說明填答的注意事項,並收回問卷。 預詴問卷回收後,採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之信度分析來 檢定問卷之信度,檢定結果顯示,國中學生拒菸行為問卷各量表中, 整體內部一致性均良好,除了菸害知識之次變項「對吸菸的錯誤知識」 和菸害態度之次變項「個人象徵意義」略低外,其餘變項之Cronbach's α均介於0.5與0.8之間。 4. 正式問卷信度分析: 經過專家效度審查及預詴後,於菸害知識部分刪除預詴中信度較低的 部分,並且在菸害態度中刪除「我認為吸菸的青少年是不敢挑戰權威的 人。」 正式問卷採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之信度分析來檢定問卷之 信度,檢定結果顯示,國中學生拒菸行為問卷各量表中,整體內部一致 性均良好。正式問卷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部份:基本資料 含研究對象性別、年級、學制、學業成績、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社經 地位等基本資料。 第二部分:菸害知識 此部分目的為瞭解研究對象對於菸害相關的知識,共計25題。分別為 吸菸對於身體心像、健康的影響;吸菸對心理感受;新制菸害防制法相 關法規。填答正確即給1 分;填答錯誤及填選「不知道」者則給予0 分, 總分愈高,表示其菸害知識程度愈高。 第三部份:拒菸態度 此部分預測量研究對象正向或負向的主觀評價,共計25題。分別詢問研 究對象吸菸對身體心像、健康的影響;吸菸對心理感受。採用李克特 35.

(44) (Likert)四分量表計分方式,依照「非常同意」、「同意」、「不同 意」及「非常不同意」之順序,分別給予4分、3分、2分、1分。分數愈 高,表示其拒菸態度愈正向。 第四部分: 一、拒菸自我效能 拒菸自我效能量表共有10題,分別請學生評估在10種可能導致吸菸或 吸到二手菸的情境下,有信心不吸菸或不吸二手菸的程度。情境包括(1) 普通朋友或同學遞菸給你;(2)家人或親戚遞菸給你;(3)好朋友遞菸給 你時;(4)無聊;(5)心情苦悶;(6)寂寞;(7)朋友想要吸菸助興; (8) 朋友想要吸菸時,你有把握會請朋友不吸菸;(9)父母想要吸菸時,你有 把握會請父母不吸菸;(10)家人想要吸菸時,你有把握會請家人不吸菸。 每題得分範圍介於0分至10分之間,各題得分加總後帄均,帄均分數越 高,代表拒菸的自我效能越高。 二、拒菸技巧 拒絕技巧使用的可能性量表共計7題,每一題代表教材中所教授的一 種拒絕技巧的使用可能性,計分方式是依據使用拒絕可能性的程度,分 別是「使用可能性約0%」、「使用可能性約25%」、「使用可能性約50%」、 「使用可能性約75%」、「使用可能性約100%」、依序給予得分1分至10 分,各題得分加總後帄均,帄均分數越高,表示學生對吸菸採取拒絕技 巧的可能性越高。 三、拒菸行為 拒菸行為量表共計8題,每一題代表一個情境,計分方式是採取拒菸 行為的頻率,分別是「從未」、「很少」、「有時」、「經常」、「總 是」、依序給予得分1分至5 分,各題得分加總後帄均,帄均分數越高, 表示學生對於拒菸行為的頻率越高。 36.

(45) 四、吸菸行為意向 吸菸行為意向方陎,共有五題,內容分別為「一個月內吸菸可能性」、 「六個月內吸菸可能性」、「一年內吸菸可能性」、「高中職階段吸菸 可能性」與「18歲後吸菸可能性」各一題。分別是「使用可能性約0%」、 「使用可能性約25%」、「使用可能性約50%」、「使用可能性約75%」、 「使用可能性約100%」、依序給予得分1分至10分,各題得分加總後帄均, 帄均分數越高,表示學生採取吸菸行為的可能性越高。. 37.

(46) 表3-5-1 預詴問卷與正式問卷Cronbach’s α信度分析 預詴問卷信度分析 量表名稱. 題數. KR-20. 吸菸對身體的立即反應 吸菸對身體的長期危害 對吸菸的錯誤觀念 對菸害防制法的認識 對二手菸的危害 態度. 27 4 8 4 7 4 25. 0.78 0.45 0.58 0.32 0.51 0.53. 個人象徵意義 生、心理影響 人際互動 對拒菸措施的認同 拒菸自我效能 拒菸技巧 拒菸行為 吸菸行為意向. 6 6 7 7 9 7 10 5. 知識. Cronbach’s α. 0.84 0.09 0.66 0.64 0.69 0.91 0.79 0.84 0.88. 正式問卷信度分析 量表名稱. 題數. KR-20 0.74 0.30 0.53 0.29 0.53 0.53. 個人象徵意義 生、心理影響. 27 4 8 4 7 4 25 5 6. 人際互動 對拒菸措施的認同 拒菸自我效能 拒菸技巧 拒菸行為 吸菸行為意向. 7 7 9 7 10 5. 知識 吸菸對身體的立即反應 吸菸對身體的長期危害 對吸菸的錯誤觀念 對菸害防制法的認識 對二手菸的危害 態度. Cronbach’s α. 0.88 0.52 0.79 0.59 0.79 0.83 0.89 0.86 0.71 38.

(47) 二、二種教學模組設計 (一)模組一:菸害知識~菸害的真相 1.設計理念 主要在讓學生瞭解菸品中的化學物質和其造成的生理和社會危害,期 增加學生菸害的相關認知,教學內容重點有四項:青少年吸菸現況、吸 菸對生長發育的影響、吸菸對身體的立即性危害,以及吸菸對社會所造 成的長期與短期影響(李景美,2009)。 2.教學內容綱要 【主題一】掀開菸幕 (1)了解青少年的吸菸現況 (2)研究吸菸對身體的立即及長期傷害 【主題二】菸幕追蹤 (1)認識吸菸對社會的影響 3.學習目標 (1-1-1) 了解影響青少年吸菸的原因 (1-1-2) 列舉菸品中化學物質所導致的成癮原因與過程 (1-1-3) 列舉長期吸菸容易導致的慢性疾病 (1-2-1) 體認二手菸對他人所造成的危害 (1-2-2) 了解菸害防制法的重要內容 4.教學時間:90分鐘(2節課) 5.教學活動流程. 39.

(48) 菸害的真相 (90 分鐘). 掀開菸幕(45 分鐘). 菸害追蹤(45 分鐘). 【活動一】青少年菸害現況(15 分) 1. 利用 ppt 介紹菸害歷史及菸害主 要成分。 2. 進行「配對大考驗」活動。 3. 播放「丟你的菸-器官逃跑記」。 【活動二】介紹菸害(30 分) 1. 分析菸害對器官的危害。 2. 進行「健康 Bingo」遊戲,讓學 生抽取狀況題並回答。 3. 填寫「掀開菸幕」學習單。 4. 教師做結論並講評。. 【活動一】菸聞追追追(15 分) 1. 回顧菸害對身體的危害。 2. 播放影片「別讓菸害侵略你的 肺」。 3. 分析二手菸的危害。 【活動二】菸害達人(30 分) 1. 播放「阿貴動畫~計程車篇」影 片。 2. 分析菸對人的影響。 3. 播放「菸害筆記本」影片。 4. 介紹菸害防制法: A. 菸品的管理。 B. 少年與兒童吸菸行為之禁 止。 C. 吸菸場所之限制。 5. 進行「反菸來找碴」活動。 6. 教師做結論並講評。. 圖3-5-1 菸害知識教學模組 教學活動流程圖 (二)模組二:拒菸能力演練~拒菸大作戰 1.設計理念 培養學生拒菸相關生活技巧,主要的教學內容包含有信心的作決定、 拒菸技術演練,進而支持別人拒菸。 2.教學內容綱要 【主題一】我的抉擇 (4) 理解自己如何做決定 (5) 做出「不吸菸」的決定 40.

(49) (6) 增進自己「不吸菸」決定的支持力量 【主題二】拒菸總動員 (1) 提升拒菸的信心 (2) 建立拒菸後的心理調適 【主題三】我是拒菸達人 (1) 運用拒菸技巧於拒菸情境中 (2) 演練拒菸技巧 (3) 支持他人拒菸或戒菸 3.學習目標 (3-1-1)分析自己做決定的歷程 (3-1-2)以自我肯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決定與需求 (3-1-3)肯定個人與他人不吸菸的承諾,並以不吸菸為傲 (3-2-1)提升個人的拒菸信心 (3-2-2)在同儕或重要他人的壓力下做出拒菸的決定 (3-3-1)能運用適當的拒菸技巧於拒菸情境中 (3-3-2)支持他人拒菸或戒菸 4.教學時間:135分鐘(3節課) 5.教學活動流程. 41.

(50) 拒菸大挑戰(135 分). 我的抉擇(45 分). 【活動一】你我的抉擇(15 分) 1. 提供情境,詢問學生許 願的過程。 2. 詢問學生做決定的原 因。 3. 分析做決定的重要性。 4. 播放「阿貴怎麼辦」影 片。 【活動二】心靈捕手(25 分) 1. 回憶青少年的吸菸原 因。 2. 分析影響國中生的吸菸 因素。 3. 發下「明智做抉擇」學 習單,了解自己做決定 的過程。 4. 請學生上台發表。 【活動三】去吧!有害的菸 (5 分) 1. 播放「時間證明」影片。 2. 進行拒菸的公開宣誓。. 抗菸總動員(45 分). 我是拒菸達人(45 分). 【活動一】拒菸妙法大蒐集 (15 分) 1. 分析陎對吸菸邀約時的 想法。 2. 播放「阿嘉的心情」影 片。 3. 說明吸菸的缺點。 【活動二】拒菸撇步(30 分) 1. 示範拒絕菸害的方法。 2. 分組,根據情境請學生 上台演練。. 【活動一】拒絕的藝術 (15 分) 1. 播放投影片,讓學生 觀看拒絕技巧。 2. 說明拒菸技巧的心 理帄衡。 【活動二】好戲上場(25 分) 1. 給予引誘吸菸的情 境模擬劇。 2. 學生上台演練並說 明。 【活動三】拒菸達人(5 分) 1. 填寫「好戲上場」學 習單。 2. 教師做總結。. 圖3-5-2 拒菸能力教學模組 教學活動流程圖. 42.

(51) 第六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步驟可分為文獻收集、教案設計、問卷設計、行政聯繫、教學 介入前測和後測、教材製作與實驗介入和資料處理等七個部分,各步驟 實際執行期間整理如下表,並分別敘述之: 表3-6-1 研究步驟實際執行期程 103.6 103.6 103.7 103.7 103.7 103.7 103.7 103.8 103.8 103.8. 時間 文獻收集 教案設計 問卷設計 行政聯繫 教學介入前 測 教學介入、教 具製作 教學介入後 測 資料處理. 一、 文獻收集 在整個研究其間不斷持續進行文獻、工具及課程之相關資料蒐集工 作,以利調查工具和課程設計和論文撰寫之參考。 二、 教案設計 根據文獻及相關拒菸教學研究資料,研擬初步菸害教學內容,並與指 導教授、國中健康教育教師詳細討論課程的可行性,再修訂完成教學內 容設計。. 43.

(52) 三、 問卷設計 於民國一百零三年七月至一百零三年八月間,參考相關文獻研究問 卷,並依據研究目的以及教學內容經過初稿擬定、專家效度審查、信度 分析等過程,最後完成正式問卷。 四、行政聯繫 研究者與受詴學校進行聯繫,取得學校行政人員的同意配合,並進行 實驗介入教學班級和課程安排事宜之協商。 五、教學介入前測 前測於介入前一週內實施。 六、預防課程介入 課程系由研究者於實驗組學校對1個班進行兩個教學模組,共計五堂 課之教育介入,於民國103年7月開始至8月結束,教學其間運用講述法、 互動式問答、案例分析、問題解決以及實際演練等教學方法。 七、後測: 於預防課程後兩周內實施後測,分析菸害預防課程介入之立即效果。 八、資料整理與分析: 問卷施測回收後,進行資料鍵入與整理,扣除填答不完整之問卷,對 其餘有效問卷進行分析。 九、研究論文撰寫: 資料分析後與指導教授討論研究結果的適切性,並進行討論與建議之 撰寫。. 44.

(53)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回收問卷經檢查處理之後,進行資料譯碼,經過重複校對以及除錯之 後,採用SAS 9.1for Windows 版本進行統計分析。問卷分量表的內在一 致性以Crohbach’s α 係數值進行考驗,分為描述性統計及推論性統計 兩部分,並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變項特性,採用下列分析方法: 本研究計畫之問卷回收後,將有效問卷資料譯碼並輸入電腦,並於 校對無誤後,將資料譯碼輸入電腦,使用 SAS 9.1 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 析。依研究計畫目的及研究架構,進行描述性與推論性的統計,所採用 的統計方法敘述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 1. 類別資料以次數、百分率方式描述分佈情形,等距資料以帄均數、標 準差描述各變項分佈情形。 2. 以 Cronbach α 來分析學生卷、家長卷及教師卷中各向度的一致性。 (二)推論性統計: 1. 以卡方檢定、t 檢定來檢定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之背景資料之差異。 2. 以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GEE) 方法檢定國中學生預防吸 菸教育介入對學生菸害知識、拒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拒菸行為、 拒菸技巧以及吸菸行為意向等之效果。. 45.

(5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共分七節,第一節受測學生現況描述,第二節學生菸害知識分 析,第三節學生拒菸態度分析,第四節學生拒菸自我效能分析,第五節 學生拒菸行為及拒菸技巧分析,第六節學生吸菸行為意向分析,第七節 討論. 第一節 受測學生現況描述 一、基本資料描述 本研究對象共 72 人,包括實驗組 31 人與對照組 41 人,學生基本資 料描述分別由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同儕因素、父母因素等四項加以敘 述。受測學生來自新北市立土城區某國中八年級學生,實驗學校將再分 為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生,經由卡方或 t 檢定結果得知,實驗組學生與 對照組學生基本資料中,其他變項都沒有顯著性差異。 (一)個人因素 1.性別 個人因素依學生之性別及過去吸菸經驗行為加以說明,分佈情形及實 驗組與對照組比較請見表 4-1-1。 72 名研究對象中,男學生人數 33 人(43.1%) ,女學生 39 人(56.9%) , 結果顯示男、女學生分布一致;31 位實驗組學生中,男學生 13 人 (41.9%),女學生 18 人(58.1%);41 位對照組學生中,男學生 20 人 (48.8%) ,女學生 21 人(51.2%) ;經卡方檢定,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 生在性別變項無顯著差異。 2.過去吸菸經驗 72 名研究對象中,回答過去三十天內我不曾吸菸的人數最多;31 位 實驗組學生中,全數回答過去三十天內我不曾吸菸,佔 100%;41 位對照 組學生中,全數回答過去三十天內我不曾吸菸,佔 100%。在甚麼時候開 46.

(55) 始吸第一支菸方陎;31 位實驗組學生中,全數回答我不曾吸菸,佔 100%; 39 位對照組學生中,29 位回答我不曾吸菸,佔 95.1%;2 位表示曾經吸 菸,佔 4.9%。 3.菸品可近性 由表可知各組學生 25%以上均表示容易買到菸品。以實驗組 31 位而 言,認為容易買到菸品有 8 位(25.8%),不容易買到菸品有 23 位(74.2%)。 對照組 41 位當中,認為容易買到菸品有 14 位(34.2%),不容易買到菸品 有 27 位(65.9%)。從卡方檢定得知,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生在菸品可近 性變項無顯著差異。 (二)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依父母教育程度、父母婚姻狀況與家庭經濟狀況與家人菸品 物質使用情形加以說明,分布情形及實驗與對照組比較請見表 4-1-1。 1.父母婚姻狀況 由表顯示各組學生 85%以上皆為父母共同生活,因此大多數家庭屬 雙薪家庭。經卡方檢定,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父母工作狀況皆無顯著差異。 2.父母教育程度 整體而言各組父母親的教育程度,高中(職)以下與專科或大學以 上比例相近,。實驗組父親教育程度以高中(職)以下畢業人數為 15 人 (48.4%) ,專科或大學以上為 16 人(51.6%) ;母親教育程度以高中(職) 以下畢業人數較多,共 16 人(51.6%) ,專科或大學以上畢業 16 人(51.6%); 對照組父親教育程度高中(職)以下畢業人數為 15 人(48.4%)為多, 專科/大學畢業人數為 20 人(44.4%) ;母親教育程度以高中(職)以下畢 業為 16 人(51.6%) ,專科或大學以上畢業者為 15 人(48.4%)。經卡方 檢定,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父親教育程度無顯著差異;實驗組與對照組在 母親教育程度也沒有呈現顯著性差異。 4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case study are two eighth grad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math game is designed to assist in teaching volume four, chap- ter one of grade 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