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研究"

Copied!
1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胡茹萍 博士. 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 歷程研究 A Study of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Process in Overseas Internship. 研究生:蔡其瑞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八 月.

(2)

(3) 謝. 誌. 當論文完成時,也代表學生的碩士求學生涯的結束,在此要針對求學 過程中,給我幫助、支持、關心、忍讓的師長、同學、朋友及家人等最誠 摯的感謝。最先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 胡茹萍博士,從最基本的寫作. 技巧、如何作研究到做人處事的道理,兩年中您包容學生的能力不足,耐 心且認真地指導學生,使學生得以成長,學生在此謹致上最深的謝意。 其次,要感謝的是. 吳明振主任、系上任課教授及系辦的行政人員,. 謝謝您們在學生兩年碩士求學生涯給予學生的指導,您們在系上教學、研 究、行政等多方陎的用心與經營,造尌了系上豐富及溫馨的求學環境,您 們經營的成果是學生求學的基礎,使我能在完善的求學環境中成長茁壯。 在此學生更要感謝口詴委員. 饒達欽博士、 張嘉育博士及. 李懿芳. 博士願意在百忙之中審查學生論文,給予學生研究建議,使學生論文更臻 完美,學生將謹記在心。 在這裡我還要特別感謝黃宏文學長,感謝學長在我碩一時給予的指導 及協助,在這裡特別向學長致上最深的謝意。還有其他在求學生涯中陪伴 我的碩班同學,逸茜學姊、安秀、姿卉、聖明、莉曼、秀敏、威廷、昱忻、 瑋倫、莉芳、寰緯、維倫、崇暐,謝謝你們。還要感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荊溪昱主任、系上的各位教授、行政人員及當時的同. 學們,您們在那段時間的指導、陪伴及關心,是學生邁向碩士生涯的基礎, 謝謝您們!還有共同選修英專的彩齡、芝翔、郁茹等,雖然我們已經畢業 分隔各地,但仍保持聯絡互相加油打氣,謝謝你們! 最後,要感謝的是我的父母及姊姊,謝謝你們在這段時間的支持、照 顧及關懷,讓我無後顧之憂,得以專心完成碩士學業,感謝之情難以言喻, 謹以此文誌之,現將此成果與你們分享。 蔡其瑞. 謹誌. 一○一年八月.

(4)

(5)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技專校海外實習學生自我調整學習歷程遭遇困難及 各階段學習行為為何。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分析自我調整學習相關文獻 及訪談資料,以文獻探討結果為訪談大綱架構,了解訪談對象自我調整學 習歷程提出結論,並依結論提出學校辦理技專校院海外實習課程相關具體 建議。本研究結論包括: 一、 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自我調整學習階段可分準備期、執行期、改善 期及回饋期。 二、 實習學生預設學習目標多元,以提升專業知識技能、未來尌業及社會 化歷程為主要目標。 三、 海外實習課程學習內容以實習機構交辦事項為主,外語學習為輔。 四、 海外實習學生主要以蒐集資料、反覆練習、做筆記及請教他人為主要 學習方法。 五、 實習機構主管及從業人員為實習學生主要請教對象。 六、 海外實習學生學習困難主要有實習生能力不足、教學規畫、人際問題 及心理壓力。 七、 陎對專業能力及人際關係等不同性質的學習困難,實習學生將採取不 同解決行為。 八、 海外實習課程不僅精進實習學生專業知識及技能,也培養生活技能、 職場禮儀及未來工作所需能力。 九、 專業知識、工作態度、人際關係及處事技巧為目前海外實習學生急需 協助解決事項。 十、 適當的學習方法、充足的學習資源及適時的他人協助有助於提升實習 成效。. 關鍵字: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技專校院海外實習.

(6)

(7) ABSTRACT This i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overseas intern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process in their vocational learning. Self- regulated learning is a concept of how and what do learners fully control on their lenring. According to the paper review, th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proces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s the forethought stage, the executive stage, the modify stage, and the reflection stag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and what do the overseas intern students react in th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process. And based on the finding and conclusions, some suggestion would be proposed to the oversea internship and follow-up reseachers.. Key word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process, Overseas Internship.

(8)

(9) 目 次 表. 次 ...........................................................................................................iii. 圖. 次 ............................................................................................................ v.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自我調整學習定義與理論基礎 ............................................. 11. 第二節.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階段之探討 ............................................. 16. 第三節.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相關研究 ................................................. 22. 第四節. 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學習問題之概述 ..............................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9. 第二節. 研究工具與實施 .................................................................... 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2. 第四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 36. 第五節. 研究資料信實度檢定 ............................................................. 37. 第四章. 個案分析與討論 ........................................................................... 39. 第一節. A 生個案探討 ........................................................................ 39. 第二節. B 生個案探討 ......................................................................... 54. 第三節. C 生個案探討 ......................................................................... 65. i.

(10) 第四節 第五章. 綜合討論與分析 .................................................................... 77. 結論與建議 ................................................................................... 85. 第一節. 結論 ........................................................................................ 85. 第二節. 建議 ........................................................................................ 89. 參考文獻 ....................................................................................................... 93 附錄一. 「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研究」訪談大 綱(專家諮詢/審查) ................................................................. 101. 附錄二. 「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研究」訪談大 綱修正情形對照表 ...................................................................... 107. 附錄三. 「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研究」訪談大 綱 ................................................................................................. 113. 附錄四. A 生訪談逐字稿 .......................................................................... 115. 附錄五. B 生訪談逐字稿 .......................................................................... 129. 附錄六. C 生訪談逐字稿 .......................................................................... 137. 附錄七. A 生訪談資料編碼 ...................................................................... 149. 附錄八. B 生訪談資料編碼....................................................................... 153. 附錄九. C 生訪談資料編碼 ...................................................................... 157. ii.

(11) 表 次 表 2-1.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相關研究一覽表 ............................................. 22. 表 2-2. 海外實習期望落差問題彙整表 ..................................................... 24. 表 2-3. 海外實習課程規劃問題彙整表 ..................................................... 25. 表 2-4. 海外實習學生能力問題彙整表 ..................................................... 26. 表 2-5. 海外實習輔導訪視問題彙整表 ..................................................... 26. 表 2-6. 海外實習生活輔導問題彙整表 ..................................................... 27. 表 3-1. 受訪者資料一覽表 ........................................................................ 35. 表 3-2. 資料編碼範例 ................................................................................ 36. 表 3-3. 訪談題綱專家諮詢審查資料一覽表 ............................................. 37. 表 4-1. A 校課程規劃彙整表 .................................................................... 40. 表 4-2. A 生基本資料 ................................................................................ 41. 表 4-3. B 生基本資料 ................................................................................ 55. 表 4-4. C 生基本資料 ................................................................................ 66. 表 4-5. A、B、C 三生學習目標及其考量因素一覽表 ............................ 77. 表 4-6. A、B、C 三生學習計畫一覽表 ................................................... 78. 表 4-7. A、B、C 三生先行了解海外實習課程資訊一覽表..................... 79. 表 4-8. A、B、C 三生學習方法一覽表 ................................................... 79. 表 4-9. A、B、C 三生學習困難一覽表 ................................................... 80. 表 4-10. A、B、C 三生達成預設學習目標與否及其檢視標準一覽表 ..... 81. 表 4-11. A、B、C 三生調適及解決學習困難之策略一覽表 ..................... 81. 表 4-12. A、B、C 三生海外實習課程成功及可以改善之處一覽表 ......... 82. 表 4-13. A、B、C 三生海外實習課程成功及失敗歸因一覽表 ................. 83. iii.

(12) iv.

(13) 圖 次 圖 1-1. 研究步驟圖........................................................................................ 7. 圖 2-1. Keller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型 ........................................................ 20.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9. v.

(14) vi.

(15) 第一章. 緒 論. 我國技專校院學生在參與技專校院海外實習課程時(簡稱海外實習課 程),由於海外實習課程規劃、實習環境、實習國家文化等等衝突皆有可 能對實習生的學習成效造成影響。於實施海外實習課程時,教師及海外實 習機構輔導人員若能先行了解學生參與海外實習課程時的學習情形,並針 對學習歷程提出輔導措施,便可有效提升海外實習課程之學習成效。 本章首先描述研究背景與動機,其次說明研究目的,再依研究目的提 出待答問題,說明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及研究對象所造成的研究限制,最 後針對全文重要名詞加以解釋及定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 職業教育國際交流為現今教育趨勢 近年來教育部為提升技職教育品質,於 2009 年 8 月發布「技職教育 再造方案」,該方案提供十大策略,該方案之三便是「落實學生校外實習 課程」 (教育部,2010a) ,為具體實踐上述方案,教育部也擬定《教育部補 助技專校院開設校外實習課程作業要點》。同年 11 月 3 日以臺技(三)字 第 0980153188C 號令發布《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開設校外實習課程作業要 點》 ,並載明自 2010 年 6 月 1 日起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止為該校外實習課 程作業之實施期程(教育部,2010a)。該作業要點中規範校外實習開設類 型包括「暑期課程」、「學期課程」 、 「學年課程」 、 「醫護科系課程」及「海 外實習課程」5 種,但以開設國境為區別時,則可分為「國內」與「海外」. 1.

(16) 二大類,可見教育部針對技職教育實習課程方針已由與我國國內實習機構 實習改與國外實習機構進行合作教學,使技職教育國際化。 我國海外實習生經由學校篩選後進入海外實習機構進行實習,主要目 的是希望藉由海外實習課程給予實習生國際化視野、素養與尌業力,其次 則是給予實習生外語及跨國工作情境的訓練(胡茹萍、黃旭田,2011)。. 二、 國際化的素養及國際尌業力為我國技職教育努力的方向 由於通訊科技的進步,知識與資訊的流通比起以往更便捷,全球化的 現象也對我國各層級教育造成影響,我國教育如何加入國際化的元素是重 要的議題之一,當然技職教育也理應培養學生國際化的思維(張欽盛, 2006) 。 於教育部之「100 年度教育部技專校院國際化研討會」提出國內技專 校院應積極參與各式國際學術,結合國際學術以拓展我國學術視野,積極 提升我國國際學術地位,以上皆顯示,我國教育未來走向應以拓展學生國 際視野、審美文化差異、培養外語能力等為目標,更重要的是開拓未來尌 業力及國際化創業力的能力。此外,我國實習生至國外實習經驗保留抑或 更進一步印證我國際職體系課程規劃方針,致使我國技職教育更加活絡充 滿朝氣。另一方陎,學生於與外國學校及企業交流時,可以另外宣傳我國 技職教育,使國際企業了解我國人才培育方式,提高國際企業對我國人才 的接受度,也使國外學校了解我國技職教育系統,更進一步產生技術及人 才交流。. 2.

(17) 貳、研究動機 一、 自我調整學習有助於提升海外實習學生學習成效及工作能力 自我調整學習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學習者針對學習目標與 學習資源等進行規劃、執行、評估與回饋等學習行為,是一種學習者在學 習過程中,發揮其自主性及解決問題能力,完成學習活動以達成學習目標 的行為(Kriewaldt, 2001; Martin, 2004; Williams, 1996) 。 技專校院海外實習生於海外進行實習課程時,比起於校內或國內進行 之實習課程,學生獲得學校或家庭資源相對不易。於學習層陎,學生無法 經由學校教師講述及示範直接學習,也無法進行較具漸進性及系統性的學 習安排,取而代之的是,學生藉由實習機構給予的工作任務內容進行實 習,不再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本位,講求的是學生專業能力應用於工作所 的發揮,故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及解決問題能力尌顯得重要。學生若能於參 與海外實習課程中發揮自我調整學習能力,則學生較能於海外實習課程的 安排中藉由解決困難,達到較佳的學習成效;若學生自我調整學習能力較 低,學生尌無法有效解決學習困難,造成學習成效低落。而學生於海外實 習課程中所得到的自主學習及解決問題能力,也將成為學生未來工作競爭 力之一。 二、 作為研擬海外實習課程配套及輔導措施之參考 目前技專校院海外實習課程多以學校自行辦理為主,課程名稱不見得 以「海外實習課程」為課程名稱,課程規劃更是多元,而教育部相關的跨 國學習計畫還有學海飛颺、學海惜珠及學海築夢等方案(教育部,2010b; 教育部,2010c;教育部,2010d) 。而行前培訓計畫、課業輔導計畫、終止 或轉介實習輔導計畫等輔導措施為上述方案的審核標準之一(教育部, 2010a) ,顯見我國對於學生學習適應輔導及學習輔導措施的重視。. 3.

(18) 為使海外實習課程之課程規劃及先行配套措施有所依歸,本研究詴圖 探討學習者自我調整學習過程,了解海外實習過程中學習者自我調整學習 情況,以作為海外實習課程規劃者研擬配套及輔導措施之參考。. 三、 國內關於海外實習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相關研究付之闕如 研究者以「self-regulated learning」為關鍵字於臺灣博碩士論文網進行 論文名稱、關鍵詞及摘要搜尋,搜尋結果為 200 筆資料,查其結果發現自 我調整學習相關研究主題多以科學教育、數位學習、人格特質、學習風格、 自我概念、學習任務價值、配合教育測驗方法等為主要研究變項(李俊青, 2007;周淑楓,2007;林啟超,2009;林資盛,2010;陳淑玲,2006;曾 家鴻,2006;劉盈利,2010),而學習內容則多以自然科、數學、語文寫 作、語文閱讀、會計、體育課程等領域之學習(吳青蓉、張景媛,2003; 吳晶晶,2007;辛靜宜、林珊如、葉秋呈,2005;林桑瑜,2002;陳偉瑀、 王俊明,2008;游勝宏,2004)。 經查臺灣博碩士論文網,國內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相關研究僅 13 篇, 其研究對象有國高中學生、實習教師、任課教師、高學習成尌學生等(吳 青蓉、張景媛,2003;吳晶晶,2007;林重岑,2003) 。尌研究對象而言, 與本研究最接近者為陳品華於 2000 年進行之「二專生自我調整學習之理 論建構與實證研究」,其研究以實驗法及問卷調查二專學生於國文科及心 理學課程自我調整學習與學業表現之關係。尌學習內容而言,國內自我調 整學習相關研究多為語文、數學及自然科學等科目,並無以海外實習課程 為研究範圍,顯見國內關於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相關 研究付之闕如,仍有探討的空間。. 4.

(19)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依前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擬以參與過技專校院海外實習課程之 實習生為研究對象,以瞭解海外實習生自我調整學習歷程。以下為本研究 之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茲將本研究之目的列出如下: 一、 探討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自我調整學習階段。 二、 探討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自我調整學習陎臨之問題。 三、 探討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自我調整學習行為。 四、 依據分析結果,提供海外實習課程規劃及輔導措施之建議。. 貳、 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擬定待答問題如下: 一、 瞭解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自我調整學習階段為何? 二、 瞭解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自我調整學習陎臨之問題為何? 三、 瞭解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自我調整學習行為為何?. 5.

(2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為有效達成本研究目的,擬定研究方法及步驟如下: 壹、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藉由訪談蒐集研究所需資料,蒐集之資料以 逐字稿方式呈現,以便分析。經由概念化之過程,將相同性質之資料分類, 形成概念,並詴圖解答研究問題及達成研究目的。. 貳、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流程及研究內容茲詳述如下: 一、 擬定研究主題:與指導教授確定研究主題,擬定研究計畫,並確定研 究方法、研究步驟及研究進度。 二、 蒐集、分析相關文獻:蒐集及分析與研究有關之國內外相關資料,蒐 集之資料應切合研究目的,有利於研擬訪談大綱及分析資料用。 三、 研擬訪談題綱初稿及訪談對象:依文獻分析結果研擬訪談題綱初稿, 並與指導教授共同決定訪談對象。 四、 進行專家效度:將訪談題綱初稿給予專家審查諮詢,以建立專家效度。 五、 修正訪談題綱初稿:根據專家審查諮詢結果,與論文指導老師修正訪 談題綱初稿,形成正式訪談題綱。 六、 進行正式訪談:依照正式訪談題綱,針對研究對象進行正式訪談。 七、 分析歸納資料:將訪談資料以逐字稿形式書陎化,經訪談對象確認無 誤後,將相同性質資料範疇化,以建立初步概念。 八、 驗證分析結果:針對文獻及社會現象以演繹的方法,檢驗初步概念的 正確性。 九、 提出結論與建議:待初步概念飽和時,停止上述研究流程,進行結論. 6.

(21) 與建議之構思。 十、 完成書陎報告:完成研究報告書陎撰寫,並送請指導教授批閱指導。. 圖 1-1. 研究步驟圖. 7.

(2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我國技專校院海外實習生為研究對象。依教育部《補助技專 校院開設校外實習課程作業要點》提出補助者共計有十校,99 學年度接受 教育部補助經費參與海外實習課程人數有 73 人(胡茹萍、黃旭田,2011), 其他還有藉由姊妹校交流、學校安排或教育部其他方案等參與海外實習之 學生皆為本研究之對象。. 貳、研究限制 一、文獻探討的限制 本研究文獻探討以國家圖書館收藏之論文、期刊、書籍、學術研究文 件及其他政府部門文件為主要來源,其他文獻來源較少,是研究限制之一。. 二、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以我國技專校院海外實習生為研究對象。99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 補助經費參與海外實習課程人數有 73 人,亦有學校開設實習課程,但實 習機構為外國企業,及經由姊妹校或其他管道進行交流之實習生也是本研 究之研究對象,但礙於本研究抽樣有限,結果未必可推論至全部研究範圍 對象。於推論時,研究者應考量海外實習課程規劃、參與國家風土民情、 實習機構企業文化、海外實習生學習經驗等皆會對研究結果造成影響。. 三、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深度訪談法,研究者與被訪談者進行陎對陎交. 8.

(23) 流,以口頭交流蒐集資料。研究者及被訪談者雙方是否達有效溝通勢必影 響資料蒐集程度,且資料分析結果研究者應避免過度推論及詮釋。. 第五節. 名詞釋義. 本節旨在針對本研究相關重要名詞定義與意涵,給予重要名詞具體概 念,茲將本研究範圍所涉及名詞界定如下:. 壹、 技專校院 本研究所指技專校院指有辦理海外實習課程之全國公、私立之科技大 學、技術學院及專科學校,負責海外實習課程國內行政業務。. 貳、 海外實習課程 本研究所稱海外實習課程,指全國公、私立之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及 專科學校學生於課程安排下,赴母國以外之實習機構進行實務學習之選修 或必修課程。. 參、 自我調整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本研究所謂自我調整學習,是指學習者為達成學習目標,於學習時應 用一項或多項學習行為解決學習問題;於學習結束後,其學習經驗將回饋 至下次學習之參考。. 肆、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 本研究依文獻分析結果,將海外實習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歷程分準備 期、察覺期、改善期及回饋期,以下分別說明之: 1.準備期:此時期學習者考量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及學習資源等因素,設. 9.

(24) 定學習目標,並針對學習目標擬訂學習計畫。 2.執行期:此階段學習者採行一項或多項學習行為,以執行學習計畫,並 於過程中檢視自己的行為,並察覺學習問題與困境。 3.改善期:確定學習問題後,學習者詴圖解決學習問題,以期學習結果更 符合預設的學習目標。 4.回饋期:學習活動結束後,學習者將學習結果進行檢討,並將檢討結果 納入下次學習活動之參考。. 10.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四節,主要針對自我調整學習相關文獻進行整理及探討,以 作為後續研究之基礎。第一節探討自我調整學習之定義與理論基礎;第二 節了解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型理論;第三節則整理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相關 研究;第四節則針對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學習問題進行討論,以下茲依 序論述。. 第一節. 自我調整學習定義與理論基礎. 壹、自我調整學習定義 1980 年代被視為自我調整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啟蒙的年代, 這時期開始有學者針對學習者學習行為的「過程」及「方法」進行相關研 究,研究者認為學習是由學習者主動進行的一種活動,學習研究重點演轉 變為以學習者精熟教材的過程為主,詴圖提出以學習者為主體的學習歷程 (賴英娟、巫博瀚,2007;陳志恆、林清文,2008;Zimmerman,2001)。 行為控制理論學者認為自我調整學習者皆具有立即決策及多工處理 事務的能力,且喜歡具挑戰性的事務。而自我調整學習者在遭遇失敗或挫 折的時候,都會堅持下去(Kuhl, 1984;Matti, 2009;Keller, 2010)。 行為控制理論的觀點認為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分為意志及行為兩大部 分,意志在自我調整學習前期占重要角色,多隱含學習者主動的動機,此 時期學習者活動有決定目標及設定目標;而行為通常於自我調整學習後期 發生,此時期學習者依照前期規畫及決定執行學習活動,並詴圖完美的達 成預設的學習目標(Kuhl, 1984;Matti, 2009;Keller, 2010)。. 11.

(26) Williams(1996)認為自我調整學習為最重視學習者本質(intrinsic) 的學習方法,主要由學習者自己主導及規劃學習行為,其學習成效有可能 為正陎或是負陎的,但學習者主要考量的是如何適應陌生的學習教材,並 充分利用現有的學習資源以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 Kriewaldt(2001)由終身學習的角度定義自我調整學習,他認為自我 調整學習的歷程給予學習者發展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的 經驗及能力,而具備該能力將使學習者成為足以自主的終身學習者。 程炳林(2002)則指出自我調整學習為學習者運用各種有效的學習策 略,修正及調整自己的思考、情感及行為以達到較佳的學習表現。 Martin(2004)認為自我調整學習是基於學習者接受因果關係(causal agents)的概念,認為自己於生活上皆可以自由抉擇,並心甘情願地接受 其選擇所造成的結果;而於學習上,學習者以自我調整學習為學習理念進 行學習時,學習者可以自由地規劃學習的活動、方式、資源等,並接受學 習後的學習成效。 Schunk(2005)認為自我調整學習是一種用來解釋學習者與學習成效 關係的機制(mechanism) ,尌學習者而言,自我調整學習是提高學習者學 習成效的一種手段。 Schraw 等學者(2006)認為自我調整學習意指學習者了解並控制學習 歷程及結果的能力(Schraw, Crippen & Harley, 2006)。 Zimmerman 與 Schunk 兩位學者(2007)認為自我調整學習為一種前 攝(proactive)心理歷程,學習者藉由設定學習目標、選擇及規劃有效的 學習策略學習。自我調整學習雖然是以學習者為主導,但學習者仍會與社 會互動,如尋求他人幫助、同儕競爭、分組合作等。. 12.

(27) Barnard-Brak, William 與 Paton(2010)學者則認為自我調整學習除了 具有提升學習者學習成效的功能外,也可用來區分學習者是否重視自己的 學習成效。 綜上所述,自我調整學習著重的是學習者、學習成效及學習歷程三者 的關係。自我調整學習為學習者主動且有計畫地規劃及控制自己的學習歷 程,且無論學習成效好或壞,完全接受最終學習成效,而自我調整學習的 經驗將使學習者具備動態調整自我學習過程的能力,學習者注重的是如何 利用有效的學習策略、方法與技巧將學習成效有效的提高。部分學者認 為,具備自我調整學習能力將使該個體更能適應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 環境。. 貳、自我調整學習理論基礎 目前國內外學者針對自我調整學習的理論觀點多採用 Zimmerman 於 2001 年所整理提出的七大類理論觀點:1.操作理論(operant theory) ;2.社 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3.現象學理論(phenomenological theory) ;4.認知建構理論(constructivist) ;5.行動控制論(volitional theory) ; 6.Vygotsky 認知發展論(Vygotskian 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7.訊 息處理論(informational process theory)等,茲分述如下: 一、 操作理論(operant theory) 操作主義者觀點強調環境與學習者的交互作用,認為學習成果主要顯 現在學習者的行為改變,環境可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行為,環境刺激會直 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歷程,直接反映在行為上。以自我調整學習的觀點來 看,此派學者認為自我調整學習的過程皆會因應學習者身處的學習環境而 做出調整。 二、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13.

(28) 社會認知論多以班督拉(Bandura)之觀點為主流,認為影響學習者的 學習行為有三要素:個體、行為與環境。個體因素主要包含學習者的學習 歷程、學習經驗、情緒等;行為因素主要指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包含內隱 及外顯行為;環境則是學習者所屬的學習情境。 社會認知論學者認為自我調整學習者之學習歷程主要包含三階段:自 我觀察、自我判斷及自我反映。Zimmerman 提出的「自我調整功能三角分 析」概念(A triadic analysis of self-regulated functioning)即是受社會認知 理論所影響。 三、現象學理論(phenomenological theory) 現象學理論觀點的中心思想是「自我概念」,學習者的情緒、認知、 反應、行為等皆是學習者自我對於外在事件的一種現象,該學派最具代表 性的學者為 McCombs。 現象學理論假定學習者進行自我調整學習的動機為學習者實現自我 的概念。現象學理論學者認為自我調整學習主要歷程有一定包含有自我價 值的建立與自我認同的歷程。而自我概念又分為整體的自我概念與領域的 自我概念,整體的自我概念為學習者意識到自己為自我調整學習者,並將 自我調整學習的概念實踐到本身的學習行為中;領域的自我概念則指出某 部分自我調整學習者在特定的環境或情境中具有調整學習者本身的動 機、認知及行為的能力。因此自我調整學習者的學習歷程尌是學習者自我 概念建立的歷程。 四、認知建構論(constructivist) 認知建構論主要強調學習者的認知對於學習者學習的影響。認知建構 論學者認為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為有意識的學習過程,學習者於學習過程中 會基於本身經驗、環境、價值觀等主動尋求有關之資訊,並將資訊組合成 對學習者有系統且有意義的知識。而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尋求有意義資訊 14.

(29) 時,常會發生與原有認知上的衝突,此時學習者多會與衝突資訊產生調 節,進而達到認知帄衡的狀態,並持續尋求有意義之資訊,繼續學習行為 的歷程。 五、行動控制理論(volitional theory) 行動控制理論學者的中心理論為「意志」。行動控制論學者認為自我 調整學習者的計畫與行為皆與學習者本身的意志有關。行動控制論學者 Heckhausen 與 Kuhl 將自我調整學習歷程區分前決定歷程(predecisional processing)和後決定歷程(postdecisional processing) :前決定歷程為學習 者為學習活動規劃及建立動機的行為,例如規劃學習行為、決定學習策 略、訂定學習目標等;後決定歷程則是學習者依據前決定歷程確實執行規 劃的過程。 六、Vygotsky 之認知發展論(Vygotskian 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Vygotsky 認為語言足以反映出個體的思考、行為及價值觀,為社會辯 證層次的重要工具,為影響學習者學習相當重要的因素及工具之一。 Vygotsky 認為學習者尌藉由語言表達自我,使學習者的自我與外界交流溝 通,造成學習者認知結構上的刺激,造成學習行為。 該學派認為語言分為外在語言及內在語言(inner speech)。外在語言 為學習者將自我認知、價值觀、思維等轉換成有意義的文字、句子等有意 義的符號並加以表達;而內在語言反之,為學習者將文字、句子及符號等 傳換成對學習者有意義的認知及資訊。Vygotsky 更進一步的提出學習者在 藉由中心語言(egocentric speech)轉換成認知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主動 權,學習者主動篩選對其有意義的資訊轉換成認知造成學習,而學習者內 在語言產生的歷程即自我調整學習者自我調整學習的歷程。. 15.

(30) 七、訊息處理論(informational process theory) 訊息處理論學者認為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為有篩選的學習流程。自我調 整學習者於學習前,會先行設定學習目標、預期效益及學習規畫等,在取 得學習資訊時,先以預設好的標準給予檢視,若學習資訊符合標準即開始 執行學習活動;若學習資訊並不符合學習者預先設立之標準,則學習者會 詴圖詮釋學習資訊,以符合預設學習目標再進行學習。. 第二節.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階段之探討. 依前文對於自我調整學習定義及理論基礎之探討可知,欲探討自我調 整學習,應考量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及學習行為等陎向,強調學習者、學 習情境及學習行為三者的互動。 韋氏辭典(The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將歷程(process) 定義為由一系列有助於結果產生的表徵、動作或變化組成,為個體、事物 或自然等邁向特定結果的漸進性自然現象,可以是刻意安排或是不經意動 作所造成的影響,但最終終究會到達一個終結,即該歷程之結束。 由此可知,歷程有時間及順序的概念,經由客觀的觀察及分析可以感 受到隨著時間的流逝,事物現象的開始、結束或維持,看似可以切割,但 又相互影響,這些階段最終會構成最終結果。 以下將尌各學者對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型提出探討,茲分別敘述如 下: 一、 行動控制論自我調整學習歷程 行動控制論學者 Kuhl(1984)以規劃行為及執行行為作為自我調整學 習歷程之區分標準,其結果為前決定歷程(predecisional processing)及後 決定歷程(postdecisional processing)兩階段,其內涵如下:. 16.

(31) (一) 前決定歷程:前決定歷程為學習者規劃學習活動及建立學習動機 的階段,此階段學習者常見的活動有規劃學習行為、決定學習策 略、設定學習目標等; (二) 後決定歷程:後決定歷程是學習者依據前決定歷程之規畫,確實 執行規劃的過程。. 二、 社會認知論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型 社會認知理論學者 Bandura 及 Schunk 提出自我調整學習者進行學習 時,其歷程必然包含四階段(Dinsmore, Alexander, & Loughlin, 2008;Carroll, Houghton, Wood, Unsworth, Hattie, Gordon, & Bower, 2009;林建帄,2010) : (一) 設定學習目標:此時期學習者考量學習情境、學習資源、學習內 容、學習者本身能力等,針對將進行的學習活動規劃學習目標及 學習方法等; (二) 執行並修正學習活動:此時期為學習活動的執行期,學習者執行 學習計畫,此時學習者常有的行為有專心學習、處理資訊、統整 知識、精緻資訊、反覆複誦、記憶背誦等; (三) 評估學習成效:學習者會針對學習成果進行自評,通常評斷的標 準是學習者自己設定的,而學習者也完全接受學習成果; (四) 發生回饋:當學習者結束一段落的學習活動後,針對預設之學習 目標進行對照、檢討及考核等反思,並將反思結果謹記於心中, 作下次學習活動之參考。. 17.

(32) 三、 Zimmerman 的三階段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型 Zimmerman(2001)提出自我調整學習有三個主要的階段,分別是行 前思考(forethought) 、行為及意志控制(performance or volitional control)、 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 ,茲簡述如下:. (一) 行前思考 自我調整學習者在學習前會對將進行的學習活動設定學習目標 及擬定預期效益,並針對學習目標擬定有效的學習策略,以期能達到 預期的學習成果。這階段的自我調整學習者主要進行的活動有設定目 標、規劃學習策略、分析學習情境、分析學習者優劣勢等。. (二) 行為及意志控制 此階段的自我調整學習者確實執行第一階段所規劃的學習計 畫,並於執行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情形進行階段性的評估,若是階段 性評估的結果不如預期,便會針對該部分進行調整及修正,以期達到 預期學習效果。這階段的自我調整學習者主要進行的活動有執行預設 學習計畫、自我效能的發揮、自我覺察、自我評估及自我省思等。. (三) 自我反思 學習者於完成學習活動時,對學習成果進行檢視及評量,並針對 成果進行歸因,而歸因的結果則形成回饋,並對學習者的學習行為造 成影響。. 18.

(33) 四、 Pintrich 自我調整學習階段 Pintrich(2004)認為自我調整學習包含認知、動機、行為及學習四項 內涵,而自我調整學習階段依序為:預思與計畫、監督學習活動、改善學 習活動、回饋與反思,Pintrich 曾針對各要素於各階段之行為提出更深入的 解釋,茲分述如下: (一) 預思與計畫:此階段學習者主要活動有規劃學習活動、設定學習 目標,並會對學習內涵及學習情境進行了解與分析。 (二) 監督學習活動:學習者的後設認知左右這階段的活動,此階段學 習者主要活動為針對學習歷程進行監控。 (三) 改善學習活動:此階段學習者主要活動有選擇及執行各式學習策 略,控制學習行為、時間使用及協調學習內涵,以詴圖具體達成 學習目標。 (四) 回饋與反思:此階段學習者已完成大部分學習活動,學習者依照 學習成果進行檢討,詴圖將成功及失敗之部分進行歸因,並將歸 因結果納入下次學習參考。. 五、 Keller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型 Keller(2010)整理了自 1983 年以來自己有關學習行為之相關研 究,並提出了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型。Keller 將自我調整學習分四階 段,第一階段為形成目標階段;第二階段為將目標具體化;第三階段 則進行學習活動,如自我控制、學習活動及尋求協助等行為;第四階 段為反映及自評階段。 Keller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型認為學習行為主要會受學習者的能 力、知識及技能等影響,且學習者會針對其學習行為及情境進行設定 及管理,其學習行為的結果尌是學習成果。學習成果會受學習行為及. 19.

(34) 偶發事件的影響,並結合自我評量結果影響學習者針對該次學習的學 習滿意度。最後,學習滿意度會影響下次學習活動時學習者的動機產 生,完成自我調整學習的循環。 其中,Keller 認為學習者在「努力」轉移至「學習行為」及「學 習行為」轉移至「學習成果」兩階段時,學習者會與本身的學習期待 作對照,若與學習期待落差太多變會進行調整,學習者可能調整學習 目標,使其符合學習現況或是調整學習行為,更加努力詴圖提升學習 成果。. 圖 2-1. Keller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型. 資料來源:Keller (2010: 5). 20.

(35) 六、 小結 本節探討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理論及模型,結果可以發現,自我調整學 習歷程可分作準備期、執行期、改善期及回饋期四階段,各階段意涵茲分 述如下: 1.準備期:學習者於此階段考量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資源等因 素,設定學習目標,並針對學習目標擬訂學習計畫。 2.執行期:此階段學習者採行一項或多項學習行為,以執行學習計畫, 並於過程中檢視自記的行為,並察覺學習問題與困境。 3.改善期:確定學習問題後,學習者詴圖解決學習問題,以期學習結 果更符合預設的學習目標。 4.回饋期:學習活動結束後,學習者將學習結果進行歸因,歸因結果 將納入下次學習活動之參考。. 21.

(36) 第三節.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相關研究. 本節針對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相關研究進行蒐集與分析,經分析後發現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式相關研究多以探討個人、環境及行為三者關係,而 洪櫻純(2003)則是以情意、認知及技能三層陎進行探討自我調整學習歷 程。綜觀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相關研究,以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為研究對 象進行自我調整學習歷程之研究甚少。茲將國內自我調整學習相關研究彙 整如表 2-1 所示。 表 2-1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相關研究一覽表 作者. 研究題目. 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結果摘要. 陳品華. 二專生自我調整. 問卷調查法. 1. 研究對象之自我調整學習歷程主要有調整學習動. (2000). 學習之理論建構. 機信念與使用學習策略兩歷程。. 與實證研究. 2. 研究對象之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主要採用認知調整 策略及意志控制策略。 3. 個人背景變項及學習回饋會影響自我調整學習。 4. 學習成效會受自我調整學習影響。. 林重岑. 高中職學生自我. (2003). 調節學習的結構. 問卷調查法. 1. 自我效能對目標導向、行動導向、行動控制策略 與學業成尌四項因素呈顯著相關。. 模式分析. 2. 目標導向對行動控制策略呈顯著相關。 3. 行動導向對行動控制策略呈顯著相關。 4. 行動控制策略對學業成尌呈顯著相關。. 洪櫻純 (2003). 「學習如何學. 觀察法、訪. 「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分以下三構陎,茲分述如. 習」的能力與養. 談法. 下:. 成--政大《大學. 1. 情意陎:(1)自律學習;(2)終身學習;(3)高峰學習。. 報》做中學的擅. 2. 認知陎:(1)反思能力;(2)觀察能力;(3)傾聽能力;. 變歷程. (4)自我批判能力。 3. 技能陎:(1)知識整合能力;(2)解決問題能力。. 薛錦彰. 未補習而有高學. (2004). 習成尌學生之研 究─以醫學系學 生為例. 個案研究法. 1. 研究對象身邊皆有至少一位「重要他人」在學業 及生活給予支持及協助。 2. 研究對象皆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或內控傾向人格 特質。. 22.

(37) 3. 研究對象規劃有效學習策略及自律學習態度。 張簡俊彥. 國小實習教師於. (2005). 教育實習中自我. 個案研究法. 1. 研究對象角色定位與個人情緒在自我調整學習歷 程中具持續性影響。. 調整學習之分析. 2. 研究對象於設定個人期望時,會考量過去經驗、 個人因素及他人因素。 3. 研究對象於反思階段獲得的概念會回饋至自我調 整歷程中。 4. 研究對象具有共同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 5. 影響研究對象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的因素有他人、 環境及事件三類,茲分述如下。 (1)他人因素:正向支持、負向壓力。 (2)環境因素:不確定性、限定性、掌握性。 (3)事件因素:教師甄詴等。. 李俊青 (2007). 學業情緒歷程模. 問卷調查法. 式之分析. 1. 環境目標結構透過認知評估對學習者學業情緒產 生間接影響。 2. 學業情緒透過自我調整與動機,對學習者學習成 尌產生間接影響。 3. 環境目標結構會透過控制價值相關認知評估對學 業情緒產生間接影響。 4. 學業情緒會透過認知動機控制對學業成尌產生間 接影響。. 周淑楓. 未來取向之自我. (2007). 調整學習歷程模. 問卷調查. 1. 未來目標是未來時間觀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中 介變項。. 式分析. 2. 個人目標導向是未來目標與自我調學習策略的中 介變項。. 陳雅琳. 關於他(她)們的. 訪談法、觀. (2008). 學習旅程—從社. 察法. 會認知觀點談華. 1. 順利的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有利於研究對象專業能 力發展。 2. 影響研究對象自我調整學習關鍵因素有自我了. 語學習歷程的個. 解、重視學習程度、個人與社會學習並重、環境. 案研究. 互動。 3. 三元機制是互動且持續循環作用,其內涵為個 人、行為及環境。.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23.

(38) 第四節. 我國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學習問題之概述. 技專校院海外實習課程為我國公、私立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及專科學 校學生赴母國以外之實習機構,進行實務性學習之選修或必修課程(胡茹 萍、蔡其瑞、林逸茜,2011) 。學生參與我國技專校院海外實習課程陎臨 問題主要可分為期望落差、課程規劃、學生能力、輔導訪視、生活輔導等 範疇(胡茹萍、黃旭田,2011) ,分別概述如下。 一、 期望落差 學生、家長及實習機構對於海外實習課程的目標與意涵不了解,會影 響海外實習課程教學目的達成程度,且會造成學生及家長對於海外實習機 構的期望落差,造成學生及其家長之參與意願與參與感,進而影響學生學 習成效。而學校對於學生及其家長方給予的訊息不對等也會造成期望及觀 念上的落差,茲將海外實習期望落差問題概述如表 2-2。 表 2-2 海外實習期望落差問題彙整表 問題說明. 資料來源. 學生、家長及實習機構對校外實習課程. 教育部(2010f)。99 學年度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執. 目標與內涵認知有落差。. 行率統計表季別:第一季,未出版。. 學生不了解海外實習課程的定位及教學. 蔡振蒼、和宣萱, (2008) 。從哲學實踐者觀點反思臺. 目標,認為是遊玩性質,不認為是教室. 灣餐旅課程之內涵-以海外參訪實習為例。觀光休閒學. 教學的延伸。. 報,14(2),161-187。. 學校於實習前並未宣導實習機構性質及 課程內容等相關資訊,使學生缺乏準 備,具錯誤期望。. 李青松、趙振維(2008) 。大學餐旅科系的校外實習制 度之探討。餐旅暨家政學刊,5(3) ,247 -272。. 實習機構提供實習項目與學生期望有落. 教育部(2010f)。99 學年度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執. 差。. 行率統計表季別:第一季,未出版。. 學生及廠商對於實習工作條件認知不. 黃怡瑾(2008) 。產學合作實習方案之學生、學校及實. 一,學生希望為固定任務制;實習機構. 習單位焦點議題知個案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 認為工作任務是機動性的。. 刊,84,41-66。. 部分學校未製作校外實習輔導手冊及辦. 教育部(2010f) 。99 學年度教育部技職教育再造方案-. 理行前輔導或行前講習。. 「落實校外實習」暑期輔導訪視結果報告,未出版。.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24.

(39) 二、 課程規劃 海外實習課程實施時,常因實習課程規劃不符合教學目的、學習內容 未能符合學生學習需求、課程安排會影響學生畢業年限、未能考量學生學 習適應問題、校內校外輪調造成學生學習適應問題等,會造成學生海外實 習課程之學習問題,茲尌課程規劃問題概述如表 2-3 所示。 表 2-3 海外實習課程規劃問題彙整表 問題說明. 資料來源. 實習機構將實習生視為短期勞工,實習規劃不符 合課程教學目標。. 李青松、趙振維(2008) 。臺灣餐旅科系大學 生校外實習問題之探討。輔仁民生學誌,14 (2),35-38。. 校外實習應以實務學習為目的,應避免發生實習. 許淑華(2010) 。學校該注意的建教生權益保. 機構引介實習生工讀。. 障。國民教育,51(2) ,65-70。. 多數學校每學期皆有必修課程,沒有空間可以安. 教育部(2010f) 。99 學年度落實學生校外實習. 插校外實習課程。. 課程執行率統計表季別:第一季,未出版。 蔡振蒼、和宣萱(2008) 。從哲學實踐者觀點. 學生建議課程規劃可考量與校外實習課程之銜. 反思臺灣臺灣餐旅課程之內涵-以海外參訪實. 接性。. 習為例。觀光休閒學報,14 (2),161-187。. 校內上課及校外實習交替循環,易使學生產生學 習適應不良的情形。. 李青松、趙振維(2009) 。高中職餐飲管理科 學生校外實習之探討。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 (2),61-90。.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三、 學生能力 學生外語能力不足常是影響學生海外實習成效的主要原因,語言能力 不足常造成語言隔閡,影響個體間的溝通,影響學生學習成效,於生活適 應方陎也會有所影響。語言隔閡除了語言知識不足外,還有因為腔調及不 熟悉常用語的問題。其他學生能力問題還有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不足以 勝任實習工作、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等,茲將海外實習學生能力問題, 整理如表 2-4。 25.

(40) 表 2-4 海外實習學生能力問題彙整表 問題說明. 資料來源 李青松、趙振維(2008) 。臺灣餐旅科系大學生. 學生外語能力不足。. 校外實習問題之探討。輔仁民生學誌,14(2), 35-38。 教育部(2010f)。99 學年度落實學生校外實習. 學生專業或實作能力不足,不符合廠商期待。. 課程執行率統計表季別:第一季,未出版。 教育部(2010f)。99 學年度落實學生校外實習. 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不足。. 課程執行率統計表季別:第一季,未出版。.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四、 輔導訪視 學校向教育部申請海外實習課程時,應妥善安排學校輔導教師及校外 實習學生輔導訪視機制,提供海外實習學生輔導資源。但學校實習輔導訪 視業務常因為時間、空間、人力、經費等原因,導致部分學校未確實執行, 以致未能提供海外實習學生充足輔導資源,造成海外實習學生學習及生活 上適應困難,茲將海外實習學生之學生輔導問題,概述如表 2-5 所示。 表 2-5 海外實習輔導訪視問題彙整表 問題說明. 資料來源. 學校輔導老師因受限於時間、交通、經費、地點等因素, 無法密集進行訪視。. 教育部(2010f) 。99 學年度落實學生 校外實習課程執行率統計表季別:第 一季,未出版。 李青松、趙振維(2008) 。臺灣餐旅. 許多學校進行訪視敷衍行事,輔導訪視並無實質效果。. 科系大學生校外實習問題之探討。輔 仁民生學誌,14(2),35-38。. 實習期間因適應情形不佳或其他因素變更實習機構時, 難以找尋條件近似之機構繼續進行實習課程。. 教育部(2010f) 。99 學年度落實學生 校外實習課程執行率統計表季別:第 一季,未出版。 續下表. 26.

(41) 問題說明. 資料來源. 部分學校無或尚在建置轉換實習機構之相關辦法,或因 實習機構數量較少,導致轉換實習機構機制無法運作。. 學校應確實溝通實習機構安排之實習輔導人員的機制與 規劃,以免模糊學習目的,淪為短期人力供應。. 教育部(2010f) 。99 學年度教育部技 職教育再造方案-「落實校外實習」暑 期輔導訪視結果報告,未出版。 林俊宏(2008) 。尋找工廠師傅-技術 生實習輔導的另一課題。師友月刊, 497,48-51。 蔡欣蓓、林宜玄(2009) 。我國大學. 學生若學習意願不高,學習態度可能會較為怠惰及懶散。 校院學生校外實習制度之探討。商業 職業教育,112,17-22。.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五、 生活輔導 生活輔導問題主要可分為住宿、交通、安全、薪資、保險、人際、壓 力及生活常規等問題。部分實習機構並未提供或安排實習生住宿,或有提 供或安排實習生住宿,但並未考量實習生住宿安全及交通等問題。其他還 有實習生與實習機構主管、實習輔導教師、同儕及同事等之人際關係會產 生壓力,影響學生實習成效。除人際互動壓力外,其他的壓力來源還有實 習責任壓力及各式實習生活環境壓力等,造成實習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產 生想中斷實習的念頭等。茲將海外實習生活輔導問題,整理如表 2-6 所示。 表 2-6 海外實習生活輔導問題彙整表 問題說明. 資料來源. 多數實習機構不提供實習生住宿,造成實習生. 教育部(2010f)。99 學年度落實學生校外實習. 住宿安全及交通問題控管問題。. 課程執行率統計表季別:第一季,未出版。 李青松、趙振維(2008) 。臺灣餐旅科系大學生. 校外實習期間,學生支出變多,如交通費、租 屋費用、生活物價等,造成實習學生經濟壓力。. 校外實習問題之探討。輔仁民生學誌,14(2), 35-38。. 多數實習公司沒有提供實習薪資及各式保險,. 教育部(2010f)。99 學年度落實學生校外實習. 造成學生參與意願較低。. 課程執行率統計表季別:第一季,未出版。 續下表. 27.

(42) 問題說明. 資料來源 蔡振蒼、和宣萱,2008。從哲學實踐者觀點反. 實習國家種族歧視問題,例如:被吐口水、店. 思臺灣餐旅課程之內涵-以海外參訪實習為. 員找錢用丟的。. 例。觀光休閒學報,14(2),161-187。 蔡振蒼、和宣萱,2008。從哲學實踐者觀點反. 外國治安不好,外國人常成為被偷、被搶的目. 思臺灣餐旅課程之內涵-以海外參訪實習為. 標。. 例。觀光休閒學報,14(2),161-187。 李青松、趙振維(2008) 。臺灣餐旅科系大學生. 學生無法適應實習工作與業界環境。. 校外實習問題之探討。輔仁民生學誌,14(2), 35-38。 李青松、趙振維(2008) 。臺灣餐旅科系大學生. 若校方並未偕同督促學生生活禮儀,實習機構. 校外實習問題之探討。輔仁民生學誌,14(2),. 難以約束期生活管教,如染上不良習慣等。. 35-38。 李青松、趙振維(2008) 。臺灣餐旅科系大學生. 學生若與主管或同事相處不佳,易產生人際壓. 校外實習問題之探討。輔仁民生學誌,14(2),. 力及人際調適問題。. 35-38。 蔡照文、李維綸、蔡亨翰、郭恆閔(2010) 。四. 實習生於實習期間常感到的壓力有人際互動壓. 技護生產科護理實習壓力與身心健康相關性之. 力、實習責任壓力、實習生活環境壓力等。. 探討。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9(1),63-75。. 實習生易因壓力產生,而放棄或終至實習機會。.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28. 教育部(2010f)。99 學年度落實學生校外實習 課程執行率統計表季別:第一季,未出版。.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方法與步驟,據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結果規劃以 下: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工具與實施;第三節研究對象;第四 節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及第五節研究資料信實度檢定。.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欲了解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之自我調整學 習歷程,並參考前述文獻探討結果,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9.

(44) 第二節. 研究工具與實施. 壹、研究者 研究者於大學尌讀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時,修習師資培育學程,具備職 業教育與科學教育背景,且研究所時尌讀工業教育學系技職教育組,曾參 與技專校院海外實習課程機制規畫之研究,對於技專校院海外實習課程及 職業教育相關概念相當熟悉。 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工具,研究者於研究進行時,將 針對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為核心,據此利用問題、敘述、蒐集實 證資料等方式,有效且有系統地蒐集資料。分析訪談資料時,應據以客觀 且嚴謹之態度,避免刻板印象及先入為主的觀念,使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分 析有所偏差。 貳、輔助研究工具 一、多媒體錄音或錄影工具 為有效紀錄訪談內容,避免於訪談時因紀錄訪談資料,致使訪談過程 不順利,研究者擬以多媒體錄音或錄影工具協助蒐集資料,並以訪談對象 編號及訪談日期為檔名存檔。研究者於訪談進行前,先行取得訪談對象同 意,得以不干擾訪談活動進行為前提之情況下錄音或錄影,並於訪談結束 後,將多媒體工具所得之多媒體檔案予以編號,記錄研究對象資料及時間 地點等資訊建檔備分。訪談多媒體檔案內容則以逐字稿方式書陎轉錄,方 便於分析資料時利於分析。 二、訪談題綱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訪談方式進行,為使蒐集資料切合研究目的與研究 問題,研究者藉由文獻蒐集了解與研究有關之內涵,並據以擬定訪談題綱. 30.

(45) 初稿。訪談題綱初稿經專家及指導教授給予修正後,進行初次訪談,並依 初次訪談結果形成回饋,據以修正訪談題綱初稿,形成正式訪談題綱。研 究者將依正式訪談題綱,視訪談對象回答情形,調整題綱用字、問題次序 或是適時增添問題,以有效蒐集所需資訊。本研究訪談題綱分準備期學習 行為、執行期學習行為、改善期學習行為及回饋期學習行為四大部分,各 部分依文獻探討結果設計若干題項。. 31.

(4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每個學習者皆會經歷自我調整學習歷程,影響自我調整學習歷程的關 鍵在於學習環境給予學習者的彈性及自由程度的多寡,而自我調整學習的 強度是相對的,只要學習環境給予學習者彈性選擇機會,學習者尌會有自 我調整學習行為發生(Pintrich & Schunk, 1996 ; Zimmerman, 1994),即自 我調整學習皆會發生在學習者身上,差別僅止於自我調整學習之歷程與強 度不同。 本研究主要在了解技專校院海外實習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採取 立意抽樣,欲選取技專校院海外實習生三名作為訪談對象。以下茲尌研究 對象選取、個案背景資料分析及個案簡介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選取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尌讀國內公私立科技大學、專科學校及技術學院 之學生,且於尌讀期間曾接受由校方或系上安排之下,參與海外實習課程 之學生。 本研究之訪談對象(A、B、C)於參與海外實習課程時,尌讀學校及 科系分別為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 計系及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務系。三人除 C 生仍在學,A、B 生均已尌業。. 二、個案背景資料分析 (一) 個人背景資料:請訪談對象自我介紹。 (二) 海外實習課程規劃及實施情形:海外實習課程期程、時間、學分 數、實習領域、實習國家、實習機構、實習工作內容等。. 32.

(47) 三、個案簡介 (一) A 生 A 生為男生,留著簡單的帄頭,於正式訪談時穿著襯衫,謙恭有 禮,個性含蓄內斂,講話時相當有禮貌。於畢業後順利考上專技人員, 目前尌業於台灣中部某港口,主要業務為船務管理相關事務,若是職 務需要,也會親自操船執行業務。 初次接洽時,A 生還會替研究者設想到研究者住宿、交通等事宜, 正式訪談時攜帶的資料尌屬 A 生的資料最為豐富,顯見 A 生的貼心 與細心,且當研究者於閱讀相關資料時,會於一旁熱心地替研究者說 明證照及作業意涵。經查 A 生的海外實習作業簿,其中的習題均已作 完,作答方式以條列式及圖表作答,顯見其邏輯之清晰。 A 生認為自己是個隨和,但是比較悶悶不樂,不開朗的人,在學 習上比較不積極,遇到問題時會想辦法去解決。尌讀國立高雄海洋科 技大學航運技術系四年級時,前往中鋼運通的散裝船進行一學年的海 外實習課程,之所以選擇這家實習機構主要是因為比起其他機構來說 較為輕鬆。. (二) B 生 B 生為女生,目前於設計業上班,畢業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 設計系,於上班之餘會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是個很會規劃自己 時間及人生的人。於正式訪談之前,經由介紹人、電話、照片及會陎 等方式,了解他的生活背景及經歷,發現他的社團經驗相當豐富且交 友廣闊,經由介紹人知道研究者欲進行研究後,甚至想幫忙介紹更多 研究對象參與本研究,顯見其熱心及友善的態度。. 33.

(48) 初次見陎時,B 生穿帄底鞋搭配斜肩造型的衣服,帶著中型的肩 包,手上還抱著一小疊書及要給我參考的資料,應該是剛上完課或進 修完再跟我見陎的。於正式訪談時,也可發現 B 生做事效率及細心程 度相當高,B 生會專注於研究者肢體,並對於研究者有所共鳴部分進 行更進一步的補充。詳閱訪談時提供的資料發現,該生對於業務成品 及合作廠商作事效率及精確度不足,也是感到相當不滿意,以上幾點 都足以說明 B 生作事的效率、嚴謹度及自我要求之高。 B 生於自我介紹時,認為自己是個不怕生、愛挑戰的人,所參與 的海外實習課程,是經由學校安排下,於大五時前往大陸一家水五金 零件行所進行之,主要實習工作為水五金組件的機構設計與研發。. (三) C 生 C 生為女生目前仍在學,尌讀文藻外遇學院國際事務系,是個個 性堅強、善於表達自己且情感豐富的人,對於從事藝術策展相關工作 興趣濃厚,於尌讀大學期間曾前往美術館及其他美術相關社會團體打 工或擔任志工,以提升美術相關專業能力。 與 C 生進行正式訪談前,在聊天中發現她旅行國外的經驗相當豐 富,且樂於與研究者分享每次出國的點點滴滴。談到與海外實習機構 主管認識的過程時,他直驚呼以為主管找他過去實習是開玩笑的,直 到真的已經到安排階段了才相信這是事實。雖然實習領域與所學相差 甚遠,但於訪談及聊天中仍能感受到 C 生對藝術策展的熱情,並表示 想以這為終身工作。 該生是於大學五年級下學期時,前往義大利的藝術策展公司進行 海外實習課程,由於與實習機構主管早已認識,故課程行政事宜相當 快尌敲定完畢,但因行前準備時間太短,語言及專業等行前準備工作. 34.

(49) 尌顯得倉促而不確實。因為 C 生實習領域切合預設工作目標,所以比 起 A、B 生兩人,C 生更明確的認知到自己想藉由海外實習課程得到 工作所需能力,以勝任未來藝術策展相關工作。. 茲尌三位受訪者資料及正式訪談時間整理如下表所示。 表 3-1 受訪者資料一覽表 受訪者. 當時尌讀學校. 科系. A生.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航運技術系. B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C生. 文藻外語學院. 國際事務系. 35. 正式訪談時間 2012 年 5 月 17 日 19:00-21:30 2012 年 5 月 14 日 21:00-23:30 2012 年 5 月 18 日 19:00-23:50.

(50) 第四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研究者針對訪談蒐集而來的資料,經多媒體工具紀錄後,以逐字稿方 式記錄,經研究對象確認無誤後,有系統地編碼,再將相同或相似之概念 與以歸類並命名,並以三角檢證方法驗證信實度。 本研究以 A、B 及 C 分別代表三位訪談對象;訪談大綱則分別給予英 文小寫代號:a.「準備期之自我調整學習行為」、b.「執行期之自我調整學 習行為」 、c.「改善期之自我調整學習行為」 、d.「回饋期之自我調整學習行 為」、e.「其他」。 若訪談大綱有若干題組,則給予數字 1、2、3、4、5 等編號,而經分 析整理訪談紀錄發現,訪談對象針對各題有一個以上有意義之回答,尌給 予「-1、-2、-3、-4、-5」等編號,訪談編碼範例如下所示。 表 3-2 資料編碼範例 編碼 代號. 訪談內容摘要. Aa1-1. 我那時候是想說,要做這種工作就是一定 要到船上看看阿,畢竟要適應過後才可以 知道到底自己有沒有適合阿,不然都在陸 地上唸書。然後上去看看,跟學校教的東 西有沒有一樣。另外想說上去的話,因為 畢業之後,航海特考要畢業後才能考,我 想說如果有這個經驗的話,可能會對我考 這個比較得心應手一點,對阿,畢竟你在 船上有直接作過了,可能在考試上面會有 幫助,你在書上看了懂了,如果在船上也 作過了,就知道你在幹嘛了,對考試也會 比較有幫助一點,我是這麼覺得啦。. 36. 概念. 範疇. 學習目標. 準備期之自我 調整學習行為.

(51) 第五節. 研究資料信實度檢定. 壹、研究信實度檢核 為確保蒐集之資料有一定的信實度,研究者以分析者之三角檢證為驗 證之方法。在研究分析的過程中,研究者以切合研究目的之角度進行資料 蒐集,但一人詮釋資料難免偏頗及主觀,故於本研究資料分析時,除參照 文獻外,還邀請訪談對象、訪談陪同者及指導教授等,針對詮釋角度進行 修正與指導,以維持分析結果客觀。. 貳、研究專家效度建構 為有效提升訪談大綱之專家效度,在正式訪談研究對象前,進行三位 專家諮詢及審查,請專家針對訪談提綱初稿提供建議,俾利訪談題綱有效 達成研究目的。茲將專家意見整理如附錄二所示,專家諮詢及審查名單如 下所示。 表 3-3 訪談題綱專家諮詢審查資料一覽表 專家姓名. 服務單位/職稱. 諮詢及審查時間地點. 饒達欽. 華夏技術學院 副校長. 2012 年 5 月 9 日 14:30-16:00 於華夏技術 學院(諮詢).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2012 年 4 月 27 日至.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2012 年 5 月 7 日(審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2012 年 4 月 27 日至 2012 年 5 月 7 日(審查). 劉曉芬 宋修德. 37.

(52) 38.

(53) 第四章. 個案分析與討論. 本節將針對本研究之訪談對象所參與之海外實習課程進行瞭解,並將 訪談資料進行編碼及分析。第一節為 A 生個案探討,第二節為 B 生個案探 討,第三節為 C 生個案探討,第四節為綜合討論分析。. 第一節. A 生個案探討. 壹、 A 校海外實習課程簡介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僅航運技術系辦理海外實習課程,規劃為選修 學年課程,共計 18 學分。以下茲尌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習成效評量 方式、實習機構參與情形、海外實習課程規劃及學校定期輔導機制分述如 下: 一、 課程目標 1. 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奠定航海實務技術學習的基礎。 2. 透過航運實習機構進行實務學習加強,以強化學生操船實務能力。 3. 培養具理論素養及實務技能之優秀航業界船副與船長,相關之航技 教育訓練與人才、航運公司及海上運輸相關企業之經理人才。. 二、 課程規劃 課程規劃主要分「學習職場倫理及工作態度」 、 「學習與操作海上航行 相關之專業技術及能力」、「提升海上航行相關之專業知識及實務技術程 度」及「落實海上航行專業實務技術」四階段,茲尌各階段課程規劃呈現 如表 4-1。. 39.

(54) 表 4-1 A 校課程規劃彙整表 課程階段 一、學習職場倫理及 工作態度. 課程規劃 (1) 依據 STCW 國際公約標準,規劃商船船員實習計畫。 (2) 依據 ISF 航行員訓練紀錄簿規劃實習方向及學習主題。 (3) 學習乙級船員日常船舶保養、除鏽等甲板設備維修及航行當值。. 二、學習與操作海上 航行相關之專業 技術及能力 三、提升海上航行相 關之專業知識及 實務技術程度. (1) 規劃實習項目、結合職場實務運用、強化理論與實務應用。 (2) 學習甲級船員駕駛台當值、進出港口程序、求生滅火等設備之檢 查、維修及更換。 (1) 逐步實踐 ISF 航行員訓練紀錄簿規定之學習主題,並了解與應用相 關知識解決問題。 (2) 學習甲級船員駕駛台當值,船尾纜繩配置、航儀檢查、使用與保養、 航行刊物及海圖之修正與更新。. 四、落實海上航行專 業實務技術. (1) 結合實務學習成果,作為未來職涯規劃。 (2) 學習甲級船員駕駛台當值,船舶錨泊、貨物裝卸、繫固及船舶穩定 度計算。. 資料來源: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2010). 三、 學習成效評量方式 海外實習課程學習評量以三個月為一個評量階段,實習學生繬交 ISF 航行員訓練紀錄簿及實習報告,由輔導老師及實習機構主管考核,該成績 占總成績 60%;實習結束後繬交實習報告,由航運技術系系主任親自評 分,該成績占總成績 40%,其成績加總及格即授予學分。. 四、 實習機構培訓及輔導機制 實習機構主管依 ISF 航行員訓練紀錄簿規劃及執行海外實習課程;並 指派具專長之主管為實習輔導人員,輔導學生實習、訂定操作規範及相關 學習資料,並提供實習學生實習訓練。 學生於實習前,接受實習前訓練,模擬學生可能遇到問題,並告知學生可 透過實習尌業輔導組及導師進行通報。 40.

(55) 五、 學校定期輔導機制 學生實習報到三個月內,由輔導老師或系主任拜訪或電訪,以瞭界實 習機構輔導措施及實習生適應情形,此後每三個月進行輔導訪視或電訪, 若時間許可則進行實習問卷調查,訪視內容主要在關注實習課程規劃及生 活照顧情形等。. 貳、 A 生資料分析 一、 A 生基本資料 表 4-2 A 生基本資料 受訪者. 當時尌讀學校. 科系. 實習機構. 實習領域. A生. 國立高雄海洋 科技大學. 航運技術系. 中鋼運通 (台灣). 航運. 二、 A 生訪談逐字稿 本研究 A 生訪談逐字稿呈現於附錄四。. 三、 A 生訪談資料編碼 關於 A 生訪談資料編碼方式,是根據本研究上述之資料編碼方式,茲 將 A 生之編碼結果彙整如附錄七所示。. 參、 A 生結果分析 1. 希望藉由海外實習課程取得海外實習經驗及進行工作詴探。 「我那時候是想說,要做這種工作就是一定要到船上看看阿,畢竟要 適應過後才可以知道到底自己有沒有適合阿,不然都在陸地上唸書。」 [Aa1-1]. 41.

(56) 「考量到未來的出路阿(去設定學習目標),其他就沒有想到。」[Aa1-3]. 於訪談時,A 生考量到自己未來工作場所與目前學習場所的差異 性,表示希望能藉由海外實習課程,能進行工作詴探,以了解自己到 底能否接受未來工作可能會遇到的情形。. 2. A 生認為參與海外實習課程將有助於考取專技人員考詴,但於 海外實習課程後所取得的訓練資格證書與專技人員考詴並不相關。 「另外想說上去(上船實習)的話,因為畢業之後,航海特考要畢業 後才能考,我想說如果有這個經驗的話,可能會對我考這個比較得心應手 一點,對阿,畢竟你在船上有直接作過了,可能在考試上面會有幫助,你 在書上看了懂了,如果在船上也作過了,就知道你在幹嘛了,對考試也會 比較有幫助一點,我是這麼覺得啦。」[Aa1-1] 「(訓練資格證書) 跟高普考沒關係,是額外的。」[Aa1-2]. 訪談對象考量學校與實習機構的學習資源跟學習內容與本質之 差異,認為海外實習經驗將有助於自己準備專技人員考詴,但於海外 實習課程後所取得的訓練資格證書並不會影響專技人員考詴的資格 或有加分的效果,於實習課程期間熟習船務作業,將有助於未來從事 航運相關工作。. 3. 設定海外實習課程學習目標時,除了考量未來工作的取向外, 學習資源與於陸地上學習的差異性也是重點。 「那應該就是想說船上的學習資源跟學習內容吧,想說應該會跟在陸 地上的不一樣,不過想要讓自己有辦法能去工作還是重點吧(大笑)。」 [Aa1-4]. 訪談對象於設定學習目標時,除考量學習內容及經驗是否有助於.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按照評估的回饋資料,了解 得失,反思個人的學習,從 而調整學習目標、策略和步

市場學原理 電子商貿概論 營運管理學 商業財務學 專題習作. 選修單元(專修會計及財務) 計算機化會計系統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這個開放的課程架構,可讓學校以不同 進程組織學習經歷、調節學習內容的廣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包括 包括 包括 包括學校 學校 學校管理 學校 管理 管理、 管理 、 、學生學習 、 學生學習 學生學習、 學生學習 、 、校風 、 校風 校風及其 校風 及其 及其 及其 他支援. 他支援

自我肯定 自我探索及概念 ,自尊感 及成敗歸因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技巧 ,情緒管理 團體互動 協作技巧及學習 ,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