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教師運用網路之教學知識分享行為 與教學創新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教師運用網路之教學知識分享行為 與教學創新之個案研究"

Copied!
1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教育研究碩士班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國小教師運用網路之教學知識分享行為 與教學創新之個案研究

研究生:李慧玲 撰

中華民國 九十七 年 七 月

(2)
(3)
(4)

謝 誌

本論文能夠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恩師 鄭燿男教授悉心的指導和諸多的包 容。也衷心感謝二位口試委員梁忠銘教授與吳明隆教授在百忙之中撥冗閱讀我的 論文,並給予溫厚的回饋和具體的建議,使本論文更臻周詳和完整。

同時,感謝研究所內所有辛勤指導和教學的教授,讓我得以在學術殿堂悠 遊學習,奠定了紮實研究基礎。也感謝研究所內同窗好友,在研究所期間能在課 業上相互切磋與扶持;在精神上能相互關懷和鼓舞,為研究所生涯增添美好回憶 和不捨的情誼。

再者,感謝「再生的希望峰」網站內的教學團隊,提供此篇論文諸多寶貴 的意見和無私的分享,讓論文進行能無礙又順利,在此致上真誠的謝意。

另外,也感謝辦公室主任、老師和資源班老師的協助,在我公假外出至研 究所上課時分擔我的工作,沒有您們的協助和支持,我無法完成論文的最後階段。

最後要感謝的是我最摯愛的家人,在長期以來給予我的呵護、包容與關愛。

一路走來,盡是感激。真心感謝身旁每個人,讓我得以成為現在的我。

李慧玲 謹誌 2008年7月

(5)

摘 要

電腦網路已經是教師在教學上的一項重要工具,運用網路工具分享知識讓 教師有機會提升其專業素養,尤其電腦網路有利於知識分享,對教師教學專業 的成長、豐富教學內容及創新教學亦有助益。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究教師運用網路之教學知識分享行為與教學創新之關 係,為了達到深入性的關係探究,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針對「再生的希望 峰」社群網站之團隊教師進行研究,以訪談、觀察、文件資料內容分析方式進 行研究資料的蒐集,以期了解教師透過電腦社群網站分享教學知識之行為對教 師在教學創新的關聯性。

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在社群網站上的分享行為有 E-mail、討論區、留言版和 資源分享及推薦網站等,資源分享行為是教師教學知識分享的主力,教師登入 社群網站之頻率和教學知識分享行為是不成正比的現象。再經由訪談和內容分 析結果顯示教師運用網路教學知識分享其教學理念會有所改變或更加堅定;教 學內容上教師更願意討論課程和設計學習單;教學方法上改變以往版書方式改 用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且即使非自已專精的課程,也能排除心理的障礙願意 嚐試教學,同時更願意自我省思教學問題;在教學評量上,能重視學生的自我 學習和思考歷程,輔以質性的評量。此外,也發現教師運用社群網站之教學知 識分享,不但提昇了教師團隊的運作效率和凝聚力,也讓教師在繁忙的教學工 作中得到一扇釋放壓力和精神支持與鼓勵的窗口。

最後,依據本研究彙整和歸納出的結論,分別對國小教師、學校行政及未 來研究提出若干具體建議,盼能提供國小教師在運用網路進行教學資源分享行 為與教學創新之參考,並作為後續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社群網站、教學知識分享、分享行為、教學創新

(6)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haring of teachers on the use of Internet in teaching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This study selected the teacher group of “Reborn Hope Peak” online community for case study, and collected data by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content analysi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knowledge sharing through online community and their teaching innov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achers’ sharing behaviors include e-mail, forum, message board, resource sharing, and recommending websites. Resource sharing is the core of knowledge sharing of teachers.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logging onto the online community and teaching/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 The interviews and content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by sharing teaching knowledge online, the teachers would change their teaching beliefs, or be more assertive about their methods. The teachers are more willing to discuss the curriculum and design learning slips. The change of teaching method includes replacing books with computer multimedia, and be more willing to teach non-specialty areas and review their teaching problems. In term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teachers w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lf-learning and thinking process of students, and supplement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oreover, it is found that by sharing knowledge on the online community, the teacher group has enhanced it working efficiency and cohesion, but also been able to relieve their stress and have a support group in the busy teaching career.

Lastly, based on the results,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to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chool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and future studies, in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behaviors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s via the Internet, and to follow-up researches.

Keywords: online community, teaching knowledge sharing, sharing behavior, teaching innovation

(7)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名詞解釋...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思摩特網建置的理論依據...7

第二節 知識分享行為...13

第三節 教學創新內涵與影響因素...19

第四節 網路與知識分享、教學創新的關係...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3

第一節 研究概念架構...33

第二節 研究情境...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36

第四節 研究方法...38

第五節 資料的蒐集方法...39

第六節 資料編碼與分析...41

第七節 研究程序...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和討論...47

第一節 教師在社群網站之教學知識分享行為:量的結果...47

第二節 教師在社群網站之教學知識分享行為:質的結果...57

第三節 教師教學知識分享行為與教學創新的關係...67

第四節 運用網路之教學知識分享行為的其他效果...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3

第一節 結論...93

第二節 建議...97

參考文獻...101

一、中文文獻...101

二、外文文獻...106

附 錄...109

附錄一:「思摩特」教師專業社群網站介面...109

附錄二:「再生的希望峰」社群網站介面... 110

附錄三:「再生的希望峰」網站功能選單... 111

附錄四:教師在社群網站活動記錄表... 112

(8)

附錄五:訪談紀錄表... 113

附錄六:知識分享內容記錄表... 114

附錄七:「再生的希望峰」網站資源分享介面... 115

附錄八:教師訪談大綱... 116

附錄九:T1 訪談紀錄(節錄) ... 118

附錄十:T2 訪談紀錄(節錄) ...124

附錄十一:訪談資料編碼和持續比較分析(節錄)...131

附錄十二:「再生的希望峰」討論區主題編碼和組型分析...151

附錄十三:「再生的希望峰」留言版編碼和組型分析(節錄)...153

(9)

表 次

表 1:網路與知識分享相關研究文獻整理表...27

表 2:網路與創新行為相關研究文獻整理表...30

表 3:「再生的希望峰」社群網站介紹...37

表 4:訪談對象資料表...38

表 5:訪談時間和地點說明表...39

表 6:「再生的希望峰」教師知識分享行為及活動紀錄表...49

表 7:教師登入社群網站教學知識分享行為總計表...51

表 8:研究對象教師團隊知識分享行為及活動紀錄表...53

表 9:研究對象在社群網站教學知識分享行為總計表...54

表 10:研究對象知識分享行為的活動比率分析...55

表 11:「再生的希望峰」留言版編碼和組型類 1 統計表...60

表 12:「再生的希望峰」留言版編碼和組型類 2 統計表...62

表 13:「再生的希望峰」教師教學知識分享之檔案分類統計表...65

(10)

圖 次

圖 1:SECI知識轉換的過程...9

圖 2:知識創造的四種力場...9

圖 3:虛擬組織學習模式...11

圖 4:思摩特網的建置架構圖...12

圖 5:虛擬團隊概念三基礎...14

圖 6:知識分享過程—Hendriks模式...16

圖 7:思摩特網學術性的知識管理團隊概念架構圖...18

圖 8:研究概念架構圖...34

圖 9:線上互動網絡圖...41

圖 10:持續比較法分析資料的過程...43

圖 11:依概念架構為資料編碼架構...44

圖 12:質性資料之編碼方式...44

圖 13:研究程序圖...46

圖 14「再生的希望峰」教師活動現況圖...50

圖 15:上傳檔案中「教學計畫類」檔案數量...64

圖 16:上傳檔案中「語文領域類」檔案數量...64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旨在說明引起研究的動機為何,並 引導出研究方向;第二節為研究目的,旨在提出研究的具體目標;第三節為名 詞釋義,旨在釐清並界定重要名詞;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旨在陳述研究 的範圍與限制所在。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知識經濟」思潮以排山倒海的氣勢衝擊著各行各業,身為知識工作者的 教師,亦不例外。被視為是知識密集領域的教育部門,知識管理的概念卻甚少 受到探究並發生影響(王如哲,2000)。雖然教育的主要功能在於培養學生的情 意、技能及認知是眾所皆知的觀念,但是教育人員的專業知識之生產和管理,

卻大致受到忽視,而這種專業知識可能具有豐富並改進教與學的潛能。

基於這樣的理念,「教育研究與革新中心(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針對教育體系的知識管理特性,提出五項教育問題以作為改 進教育部門的知識管理的參考(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2000):

一、未來的教育體系很可能需要什麼知識及革新,以及誰需要這類知識?

二、什麼是生產、媒介、傳播和應用此類知識之最佳方式?

三、需要採取時哪些行動來增加教育體系的能力,以成功生產、傳播和應 用這類知識?還有支持並維護這種能力可能會需要哪些基本設施?

四、如何才能確保教育體系成為充分而有效的體系,以及肩負起可能賦予 之新目標和功能?

五、所有前述的這些發展可能會如何影響和支持「明日的學校教育」?

(12)

無疑地,思考這五項問題有助於我們了解教育領域知識管理的內容與改進 途徑。小學階段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專業自省,教師專業中有關 課程與教學的能力因此被學校所重視,但身為國小教師最關切的事情,是如何 把「教學」這件事做好,所以,有關教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就非常重要。因此,

思考如何累積教師的教學專業知識就益形重要,教學知識的成長需要創新才能 累積專業,透過分享才能傳承,本研究即關心學校教師在知識的分享行為的不 同與教師在教學專業的創新是否存在相關性。

資訊科技的發展日趨快速,同樣的,對社會各行各業亦產生眾大影響,尤 其在政府推動台灣成為科技島的政策下,改善城鄉數位落差,增進使用資訊科 技普及率的努力已大有進展。

近年來,電腦與網際網路的發展已逐漸成熟到人們重新思考學習與資訊科 技的關係。目前而言,資訊科技是學習科技最重要的應用,其發展趨勢始於電 腦輔助教學,資訊素養與電腦技能的訓練,到資訊融入教學(張國恩,2002)。

隨著教學典範的轉移,電腦科技也革命性的改變了實際的教學應用。網路 多媒體(multimedia)系統的發展,使得傳統電腦輔助教學的設計邁向網路的 新紀元。過去在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的研究頗多(Andrew, Jamshid, Alain, &

Andre, 1994;Mayer & Moreno, 1998),相關的研究結果普遍認為利用電腦多媒 體來輔助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而藉網路呈現的多媒體資訊,又 較傳統電腦輔助教學更能實現個別化教學的理想,因此,有效的將網路應用於 教學將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面對資訊化的環境,我國教育部於民國九十年五月三日公布「中小學資訊 教育總藍圖」政策,期望「師師用電腦,處處上網路」(教育部,2001)。而九 年一貫課程規劃中,也特別強調教學創新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推動與實施,

可見,未來教師的教學無論是在教學理念、課程設計、教材教法及學習評量都 需要時時創新,並結合資訊科技以創新教學。但是,有關教學創新的研究,仍 著重於探討校長領導風、學校效能與學校組織文化;或以學生之創造力,再者

(13)

是以教師接受創新態度為研究主軸,運用資訊科技與教學創新的關係則少見相 關研究(王秋錳,2003)。

胡憶平(1998)於教育科技與服務需求調查研究中發現,五百所接受調查 的學校及教師個人中,有四分之三的學校以及所有教師都認為目前最迫切需要 的是如何引導電腦科技在各科教學的應用,顯見不管是未來教師或在職教師,

均有追求電腦、網路等新科技媒體在教學應用的需求與共識。朱耀明(1999)

研究發現教師在整合網路合作與傳統二種方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由演 講者為主轉變為輔導管理者,此種角色的轉變,使教師的工作負擔加重,教學 準備工作及與學生的協調互動機會也增加。隨著資訊的脈動與多元化的社會急 遽變遷,身為現代教師已不能再墨守成規,教師也不再是最主要的知識提供者,

而是引導者。在廿一世紀的資訊社會裡,要成為一個有效教師,除需具備教育 的專業知識與教育理念外,資訊素養的能力更是不可缺少,才能成為新世紀不 被淘汰的優秀教師。

教學需要「創意」自古即然,現今在網路科技與知識經濟雙軌快速發展的 催化下,益加凸顯創新教學的重要性,而網路平台確實具有激發教師創意教學 的潛力(羅綸新、許育彰,2003)。因此,教師透過網路科技的輔助平台,相互 分享個人在教學上的知識,有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突破不同於以往的教學方 式,激發教師在教學上有所創新。

網路被視為是有助於進行合作學習的環境,因為網路環境打破學習的時空 限制,使不同地點的學生依團隊目標可組成虛擬社群,網路如同龐大的多媒體 資料庫,使教學內容生活化與多樣化,其匿名的環境亦可促進師生間的互動關 係,因此較傳統教學環境更適於發展合作學習(林奇賢,2000),所以,使用網 路增強學習的機會,使教師更有活力感,且願意修正其教學方法(陳登吉、賴 阿福,2005)。網路跨越時空特性,可以促進線上互動的頻率與效果,增進主動 參與互動的機會,有助於高層次思考能力的啟發(林建仲、李祈仁、蔡華齡,

2003),創意的發想是一種高層次思考的能力,可見,教師利用網路進行溝通互 動可以促成其教學能力的提升。

(14)

網路學習社群具備建構學習、互動學習、合作學習等特性,雖然其互動方 式不若現場面對面溝通那麼直接,但不少學者仍肯定網路科技能突破面對面溝 通所遇到的諸多問題,可以協助教師的專業成長(王保提,2005)。現今運用網 路進行互動溝通是相當普遍的行為,學校的教師亦是如此。在個人的經驗中,

因透過網路取得的教學資訊,轉化成教學的素材和影響個人的教學改變,是有 所感受,因而類推其他教師,也許會是如此。

因此,本研究即是以思摩特網站所建立之教師社群名為「再生的希望峰」

做為教師教學知識的分享平台,研究參加社群的教師在長時間的透過這分享平 台,彼此分享教學知識行為,是否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教材 和教學評量方式。因此,形成了本研究之動機即是學校教師運用網路進行教學 知識的分享與教師教學創新的關係,提供給已使用或未使用網路分享教學知識 之教師,豐富其教學內容和素材,讓教學工作能產生一股新動力。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基於電腦網路已是分享溝通的重要媒介,已是教師在教學上的一項 重要的好工具,運用網路來分享知識讓教師有機會提升其專業素養。尤其網路 科技有利於知識分享,教師之教學知識若能善用網路分享,可以創造教學專業,

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對教師改進教學,發揮創意亦有助益。因此,基於以上 的看法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 分析國小教師在社群網站教學知識分享之現況。

二. 了解國小教師在社群網站中教學知識分享行為。

三. 探究國小教師運用社群網站之教學知識分享行為與教學創新的關係為 何。

四. 探究教師國小對於運用網路之教學知識分享行為會有那些相關的結果。

(1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探討的內容,以虛擬社群網站之知識分享行為與實境的教學創新行 為為主要的研究重心。相關名詞的解釋,將針對虛擬社群網站平台「再生的希 望峰」、「教學知識分享行為」、「教學創新」之重要名詞來界定說明。

壹、「再生的希望峰」

為研究者在思摩特網站(SCTNet)成立的專業教師知識管理和經驗分享的 網路工作坊名稱。網路工作坊的命名是取自王淑容(1998)絕望之中的希望一文 中滅絕的斑驢重新再生的調適歷程,因此取其斑驢的精神所在。工作坊成立於 2002 年 12 月,目前教師成員有 47 名,透過這思摩特網路工作坊的平台輔助,

將教學專業知識相互分享,讓教學再創新的希望路。

貳、教學知識分享行為

本研究所謂的教學知識分享行為,是指教師將其教學知識透過網路互動機 制分享給成員的行為。而前所謂之教學知識是指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學技巧、

教學檔案、教學心得、課程設計、學習單、簡報、影像、影片、評量方法…等,

具體化的相互分享給網路上教學社群中的每一位成員。又知識分享行為是表現 在一方真正願意幫助他人去發展新的行動力,其主要目的是藉由知識分享而幫 助他人學習的過程(王誕生、徐其力,2003)。因此本研究所謂知識分享行為,

係指在思摩特網站建構之「再生的希望峰」教學社群平台的成員(教師),藉由 網路溝通的行為,如E-mail、檔案上傳、討論區、留言版等將專業知識相互傳 達分享給其他教師,讓教師能將教學知識運用在課堂中。

參、教學創新

本研究之教學創新是指教師在平日教學中有自己想出或改自他人的一些構 想,再運用新穎的方法、策略與過程,使教學能夠富有變化,以引起學生的學 習興趣。在最明顯的行為有:一,不斷思索產生新的教學想法;二,創作出新

(16)

的教材或組織新的教學內容;三,最容易讓學生感受到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學 的活力,別出心裁的問題、回饋、討論方式;四,評量方法的創新,以不同的 評量工具或程序評估學生學習效果。因此,本研究將以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 內容、教學方法和評量方法等方面的創新行為,作為觀察教學創新的重點。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探討相關內容,虛擬環境以研究者建置的「再生 的希望峰」為主要觀察研究的平台;實境的研究,則以「再生的希望峰」網站 上之資深會員、分享能量較佳的會員與自覺教學有創新的會員,且實際在從事 教學工作之國小教師做為訪談的對象,其包含級任、科任、組長和主任,以探 討知識分享與教學創新的關係。研究限制是僅做為推論透過電腦網路分享教學 經驗和知識之國小教師,在其具體化的相互分享過程對個人教學創新之關係。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文獻探討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思摩特網建置的理論依據,旨在 提出建置的理論依據。第二節探討知識分享行為,旨在說明透過網路的方式相 互分享知識的傳送模式;第三節探討教學創新內涵與影響因素,旨在提出教學 創新的意義、內涵、基本原則、相關研究及影響教師教學創新的因素;第四節 探討網路與教學創新、知識分享的關係,旨在說明網路對教學創新的關係及提 供國內相關的文獻說明其研究成果;又網路與知識分享的關係,也提出國內相 關研究指出網路是一個絕佳的知識分享平台。

隨著電腦網路科技的進步與普及,又網際網路的盛行,讓人際互動也逐漸 走入虛擬社群的時代,這也替鎮日鎮繁忙於學校教學的教師開啟了可以進行專 業對話、互動學習與分享、知識管理及傳承經驗的機會,因應這股需求趨勢,

以知識分享為主要功能之教師專業虛擬社群平台快速地被應用。

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網路學習環境為「亞卓市」,其企圖建立一個虛擬的 網路教育城市,網路教育的對象主要設定在中小學生及教師,再藉由學生帶動 家長,由家庭帶動社區,最後達到全民與終身網路教育的目標,其「夫子學院」

提供教師線上進修之機制,「教師專區」提供教師交換教學資源(教案、教材和 題庫)之服務,且強調建立「廣大的」學習社群。另外,以建立國內專業教師 社群為訴求的思摩特網(Smart, Creative Teachers; SCTNet),則因適當的「分 眾」、主題明確、網站結構單純,易於理解與上手操作,故其分享資源較亞卓市 豐富(陳哲銘,2003)。而思摩特教師虛擬社群知識管理組織文化趨於正向發展

(林莉雯,2005)。

第一節 思摩特網建置的理論依據

本研究是以思摩特網提供的網站功能,提供教師進行知識分享的園地,其 建置的理論依據可讓本研究在分析教師分享知識行為上有所參考,所以,將思

(18)

摩特網建置的理論依據簡介如下(思摩特,95)。

壹、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因為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及不同的目地而有不同的定義。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說:「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資訊的流動,讓需 要者獲得正確的資訊,因而能快速採取行動。國內學者林天祐與吳清山(民 89) 認為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係指將組織內的資訊和人員作有效 的管理和整合,透過組織成員知識的共享、轉化、擴散等方式,成為團體制度 化的知識,促進知識的不斷創新,以增加組織的資產,擴增組織的財富和創造 組織的智慧。

Nonaka 與 Konno (1998)提出知識創造模式──即社會化─外部化─合併化─

內在化模式:(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 --Combination —Internalization ,簡 稱SECI)知識的創造乃是顯性知識及默會知識互動而呈現一種螺旋狀的過程,

如 圖 1。

1、共同化( Socialization):所謂的社會化乃是個人能將其默會知識與他人 分享。

2、外顯化(Externalization) :是指能將默會知識傳播並將它轉化成為他人 所理解的模式。

3、結合(Combination) :是指經由顯性知識的對話而使得原本的顯性知識 變成更複雜的一套顯性知識。可透過溝通、擴散和把知識系統化。

4、內化(Internalization):是指將新創造的顯性知識內化成組織的默會知 識。此可經由做中學及訓練使知識內化。

將知識創造構面圖(Nonaka & Konno, 1998)應用到教育領域來看,可 以更了解知識管理在教育領域的運用。知識來自於人們的思想中,有的能夠利 用文字、書籍傳遞,所以教學需要使用教科書,或者是教師自編的講義、教材 等等, 幫助教師傳遞知識給學生;但是有的知識,如技能、認知、經驗、價值 等等,是很難經由文字、語言表達的。而這些存在人們心中的知識,是可以藉 由人們之間的互動,如師生間、學校各種社團內、或不同學校間的交流等等方 式,傳遞分享彼此的知識。

(19)

圖 1:SECI 知識轉換的過程 資料來源:Nonaka & Konno(1998)

再由Nonaka(1998)提出的知識創造的力場(Ba)如 圖 2,思摩特網

(SCTNet)扮演的便是一個網絡的力場(Cyber Ba),透過資訊科技與通訊技 術促成教師之間的互動、產生知識,並且分享彼此的知識、經驗與資源,除此 之外,我們也希望藉由思摩特網,可以建立起教師專業社會網絡(teacher professional social networks),讓教師也能藉由實際的互動經驗,分享彼此的專 業知識與經驗。因此,這不再只是一個虛擬的力場,而可能擴及其他實際的力 場。

圖 2:知識創造的四種力場 資料來源:Nonaka(1998)

(20)

貳、虛擬組織與虛擬組織學習

就思摩特網(SCTNet)而言,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一個由各個國民教育教師 聯合起來的虛擬組織,由於他們各自都有自己擅長專精之處,可以說是他們的 核心能力,若能將每個學有專長的教師結合起來,這樣的組織的潛力將是無可 限量的。思摩特網的建置期待成為虛擬組學習典範,認為虛擬組織的學習可以 由三個構面來看:知識地圖(knowledge map)、技能基礎管理(skill-based management, SBM)、互動記憶(transactive Memory)。

知識地圖是將擷取的知識與關係以視覺的方式呈現,對於來自不同背景的 觀察者的溝通與知識學習有所幫助(Edmond, 1999; Howard, 1989; Merkhofer, 1990)。知識地圖是一種指南,並非知識的寶庫。其最主要目的,以及最明顯的 好處是,當人們需要某項專業知識時,可以透過知識地圖的指引,找到所需的 知識。其中知識地圖由四個幫助記憶的功能組成,包括(1)知識配置的功能

(knowledge allocation function);(2)更新社會網絡的功能(social networks updating function);(3)知識維護的功能(knowledge maintenance function);(4) 合作知識擷取的功能(collaborative knowledge retrieval function)如 圖 3。

技能基礎管理是由Riehl(1998)所提出來的,這是用來管理組織成員的技 能,包括其技能、能力的評等、職位的概況、學習的事物等等,它是用來確認 成員的現在所擁有技能與應該要有的技能間的落差,可以讓成員了解己所不 足,進而加強以達到組織的要求與目標。

互動記憶可以幫助虛擬組織內知識地圖的快速建立及方便維護,使組織成 員可以快速找到其所需要的知識,協助組織成員間的溝通與互動,並且鼓勵分 享彼此的知識。

因此,思摩特網(SCTNet)就是建置在這樣的模式基礎上,希望提供來自 不同學校、不同背景、擁有不同專長的國民教育教師一個共同學習成長的環境,

利用思摩特網(SCTNet)所提供的機制,能夠找到其所需要的資源與擁有某技 能的人才,經由互動而得到學習與成長。

(21)

圖 3:虛擬組織學習模式 資料來源:Lin & Lin (2000)

參、建構在社群網站上之虛擬組織學習系統

虛擬社群滿足人們的四種需求(Hagel & Armstrong, 1997),這也是思摩特 網(SCTNet)所能達到的功能。很多人都有強烈的專業「興趣」,思摩特網就 是期望能彙集相同興趣的人,比如不同教學領域的的佈告欄,讓對此有興趣的 人,尤其是來自不同學校、不同背景的國民教育教師可以藉此分享資訊;此外,

為了使知識的分享更加明確,思摩特網(SCTNet)還提供了各種工作坊的建置 環境,也就是一種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讓各種知識分享目的的團體能 夠在其專屬的環境下進行互動,產生知識並分享知識。至於社群參興者在線上 交換情報資訊的行為,在廣義上來說,也是為了滿足「交易」的需求。此外,

思摩特網更希望能提供擁有共同經驗的人們相遇相知的機會,使他們能夠超越 時空的限制而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比如班級且樣有好動兒學生的教師,

(22)

可以藉此分享彼此的經驗。未來思摩特網也會應用人們「幻想」的需求,舉辦 一些教學情境等模擬的活動,幫助教師學習一些教學的技巧與原則。

人們在社群環境中比在傳統印刷媒體上更容易接觸出版內容的作者,要求 他澄清某一個觀點或提供進一步的資訊(Hagel & Armstrong, 1997)。思摩特網

(SCTNet)除了能幫助教師分享彼此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之外,其最終目的在於 建立國民教育教師專業社會網絡(teacher professional social networks),以促進 跨校、跨區域國民教育教學經驗分享。也就是不僅僅「reach contents」,更能「reach people」。思摩特網(SCTNet)便是建構在這樣的思考基礎上,希望藉由教育的 專業團體,分享彼此的知識。

思摩特網(SCTNet)的建置架構,及植基於虛擬社群中具有互動記憶

(Transactive Memory)的虛擬組織學習系統之架構(如圖 4)所示。其目的在結 合跨校、跨區域的國民教育教師,建置教師專業社會網絡,在這樣的專業學習 社群中經由彼此的互動交流,達到學習成長的目的。

圖 4:思摩特網的建置架構圖 資料來源:http://sctnet.edu.tw/

(23)

綜合而言,思摩特網落實了知識管理的目標,植基於虛擬組織的習模式和 專業社群的理論而規劃和設計,那是一個網絡的力場(Cyber Ba),透過資訊科 技與通訊技術促成教師之間的互動、產生知識,並且分享彼此的知識、經驗與 資源。目前思摩特網己經是全國最大的教師社群,因此,本研究也希望藉由思 摩特網,可以建立起教師專業社會網絡(teacher professional social networks),

讓教師也能藉由實際的互動經驗,分享彼此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以期影響教師 個人的教學思維和方法,能使教師在教學上產生創新的一面。

第二節 知識分享行為

現代組織中成員實際出現的知識分享行為包括:與他人就工作上的問題進 行面對面的溝通,或是在工作中的實地示範,進而發表有關工作問題的文件,

再將知識具體化後儲存在組織中的資料庫中也是一種知識的分享活動,此外公 開的演講與在教育訓練與研討會中獲會場進行知識的教授及與同業的互動分享 都是知識的分享(Hendriks, 1999)。這些知識分享的行為依需不需要特定時間 與特定對象的有無兩面向,可區分為「有特定對象、需要特定時間」、「有特定 對象、不需要特定時問」、「無特定對象、需要特定時間」、「無特定對象、不需 要特定時間」四種不同的知識分享行為,這幾種不同模式的分享行為,非常適 宜以網路科技來運作。

壹、知識分享

以知識分享為設計宗旨的思摩特專業工作坊,是會員最常使用且停留時間 最久的專區,每位會員皆可依據學校社群、興趣領域、同學會、教學應用、研 究進修、研究支援與行政協調等類別,提出申請經營擔任坊主或加入不同工作 坊擔任坊員,坊主可針對所經營工作坊之特性,運用專屬討論區、專案區、投 票區、留言版等功能,進行專業對談及分享資源與推薦網站,以促使成員之間 專業協同合作,共創知識價值(林莉雯,2005)。

知識是藉由分享行為而流動的,經由移轉、擴散而運用,而產生獲利或引

(24)

發新的知識及新的價值。所以,認為知識具有「流量」的觀念,在多人之間流 通;知識分享是一種流通的過程,其中牽涉兩類主體:知識提供者與知識接受 者,知識分享的主角是人,人員分享的內容是知識(林麗娟,2003)。知識提供 者必定在某些因素之下才會願意提供本身之知識給知識接受者(王淑玟,

2003)。因為知識提供者常因懼怕在知識分享後,失去知識所帶來的地位與權 利。知識不會經由重複的使用而減少,若能將知識分享給他人反而會創造出更 高的價值,進而增進知識績效。

貳、虛擬團隊的知識分享

隨著網路科技進步,網際網路盛行,專業團隊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方式,從 單純的面對面溝通轉而趨向利用網路科技來進行,也就是透過電腦仲介傳播方 式來進行溝通互動,促使虛擬團隊的產生(林碧華,2005),利用網路科技這種 跨越時空的工具,使得虛擬團隊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共同完成任務(Lipnack

& Stamps, 1997),所以,虛擬團隊被肯定為當今最好的工作方式之一,因為利 用網路可達成充分溝通及分享知識的效果,無形中也增加虛擬團隊彈性和適應 能力的方法(Grenier & Metes, 1995)。

雖然網路科技促進虛擬團隊的產生,但人和組織的因素亦是虛擬團隊能開 始運作以發揮團隊功效的因素,所以虛擬團隊應包括人(People)、目的(Purpose)

和連結(Link),人是存在團隊中的所有個體,目的是凝聚團隊成員向心力的媒 介,而連結則在於建立管理、互動的關係,其中連結是虛擬團隊與傳統團隊最 大差異所在(Lipnack & Stamps, 1999),其理念架構如下圖。

圖 5:虛擬團隊概念三基礎 資料來源:Lipnack & Stamps (1999)

連結(互動)

目的(向心力)

(25)

儘管知識分享的重要性為大家所認同,但是有效的知識分享卻是一件不容 易的事(Argote, 1999)。

知識分享行為,雖然因人格特質差異而有個人行為的差異,但是分享行為 是由情境所決定,有時會因為雙方的互動行為,形成行為的差異,所以知識分 享受到人格特質的影響並不顯著(夏侯欣鵬,2000)。

虛擬團隊間的知識分享行為屬於合作型的交換關係,這是特殊的知識交換 型態,因為知識交換的雙方無法分開去單獨獲得報償,只有知識分享雙方在彼 此互動過程均有貢獻,才能由對方獲得利益(Barth, 1966)。隨著網路資訊科技 的進步,虛擬團隊的運作可提升團隊效率,因此,虛擬團隊有效的透過網路科 技分享個人知識,藉由團隊成員的分享行為使得團隊運作更加有效率(吳盛、

林東清、林杏子,2006)。虛擬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愈大、相互承諾愈大、

與相互衝突愈小,會促進成員問較願意分享自己本身的知識,其中相互影響對 於知識分享行為佔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可知虛擬團隊成員在合作時,都會對 彼此產生依賴,而這種依賴的結果會造成一種影響關係的產生,而相互影響關 係則是達到雙方瞭解的必經過程,於是促進知識分享的產生,在這過程中,虛 擬團隊成員問若有越多的溝通,則會增加彼此間的相互影響程度(吳盛、林東 清、林杏子,2006)。

虛擬團隊成員由於地理位置分歧,因此必須借助多種網路溝通工具來輔助 溝通,同時在選擇這些工具時,也要將正式化的程度和對彼此程度都考量進去,

以便選擇正確且有效的溝通工具(Grosse, 2002)。而虛擬團隊常使用的網路工 具包括(Grosse, 2002):電子郵件、視訊會議系統、電子會議系統、電子白版、

應用軟體與螢幕共用、合作軟體系統、messenger、網路虛擬環境。Lurey 和 Raisinghani(2001)發現有 80%的虛擬團隊成員每天使用電子郵件溝通,其次 是即時溝通的電話,但都同時使用同步與非同步溝通工具,非同步溝通工具的 使用率略高於同步溝通工具。

Kayworth 和 Leidner(2000)認為網站建立的虛擬社群有助於人們知識的

(26)

獲取及表達意見,而使用電子郵件等網路溝通工作時,加入的情感符號(@@、

>-<、…等)、影像和圖片正好可以補強虛擬互動所欠缺的情感表達(Walther &

Tidwell, 1995)。

網路科技雖然帶來知識分享的便利性,但也不是全然沒有缺點。吳尚和

(2002)就發現,有效的信任溝通除了有賴於網路溝通工具外,適切的情感和 非語言表達的訊息,也都有助於虛擬溝通的效果。如果這個層面的因素忽略了,

反而會影響虛擬團隊的互動品質,也將導致成員之間的不必要的猜忌與懷疑,

而造成虛擬團隊知識分享的運作(Solomon, 2001)。

Senge(1997)指出「知識」分享和「資訊」分享是不同的,知識分享除了 一方願意將資訊傳達給另一方,還包含願意幫助另一方瞭解資訊的內涵,及從 中學習這項資訊,進而轉化為另一個人的知識。所以,知識分享必須藉由成員 的「對話」,成員可以從「對話」中吸收知識,並揉合自己的見解,再創造出新 的知識,進而「傳播」新知識給整個團隊(Hedlund, 1994)。

Hendriks(1999)認為知識分享過程涉及二種行為模式(如下圖),一為知識 擁有者將知識外化(或傳送)的行為,另一為知識重建者將知識內化(或吸收)

的行為。

圖 6:知識分享過程—Hendriks 模式 資料來源:Hendriks (1999)

知識 知識

資訊 資訊

障 礙

知識擁有者 知識重建者

外化或傳送

編碼、顯示、描述…

內化或吸收

做中學、閱讀、詮釋…

(27)

這樣的知識分享過程,透過網路科技的運作,會有多元變化的分享效果,

例如:電子郵件具有個人化與回饋的功能,討論區雖然不是個人化分享工具,

但有回饋功能,其他如「FAQ 常見問題集」、「電子報」、「電子佈告欄」、「視訊 會議」,不同的系統功能帶來不同的分享效果(Grover & Davenport, 2001)。

本研究雖以虛擬空間的分享互動為研究主軸,但其互動成員仍以教師為 主,在解釋以人為主的組織互動模式,學者多以社會交換理論來看待這件事

(廖述賢、費吳琛、王儀雯,2006)。社會交換是一種自願的闗係,與內在報酬 有關,並且期盼接受行為的一方,在未來能在心理層面或實物形式上有所回報,

知識擁有者也有同樣形式的考量,當知識擁有者願意將本身的知識與他人共享 時,其著眼點並非以眼前可以得到的利益為考量,而是期望知識需求者在未來 能有所回報(Hendriks,1999),這種知識分享行為不一定只發生在知識交換的 雙方,也可能產生間接的交換鏈的關係,也就是說,回報行為的接受者,可能 是知識分享團體成員中的任何一位,而這個團體成員,也會對任一個團體成員 產生回報行為,最後,任何一位團體成員都是受益者(Deckop, Cirka, & Anderson, 2003)。

參、思摩特網站的知識分享

思摩特網的成員在進行知識分享的同時,若能感受到重要他人或團體的正 面支持,會影響他們對於知識分享的態度。重要他人或團體的支持以及對知識 分享的態度,是影響思摩特網的成員對於知識分享意願的重要因素,工作坊成 員若為坊主或坊助,對其在知識分享的態度、使用思摩特網的自我效能、知識 分享的意圖、行動控制風格與知識分享的行為表現上,就平均數而言,皆相較 於普通坊員有著較佳的表現;但在知識分享的主觀規範上,坊員則平均得分較 坊主或坊助高(蔣佩真,2002)。

(28)

圖 7:思摩特網學術性的知識管理團隊概念架構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林海青(2002:164)。

思摩特網教師專業虛擬社群落實了知識管理的目標(如 圖 7),並致力於 推動教師在學習的過程,讓社群成員能進行更深層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分享,協 助教師走出藩籬,致力於隱性教學知識的外顯化,形成分享教育專業的知識社 群,建立教師專業互動的機制,促使教師永續實踐知識的螺旋成長(江羽慈,

2002)。

由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學術研究團隊的建立是落實知識管理最具體的行動 方案,透過知識分享者之間的腦力激盪、運用水平與垂直間之資料蒐集與資訊 分享、激勵與建議等,皆可驗證知識管理理論產生實際行動效應與反思的機制 能創造出有利知識教育專業社群平台發展(林海清,2002)。因此,經由網路結 合虛擬網路所形成跨學校、跨領域的思摩特網學術性的知識管理團隊,是教師 分享專業知識及促進其成長的一個平台。

思摩特網 學術研究團隊

智庫平台

知識的創新及 利用與實務界

的結合

知識的創造

資訊蒐集:

1. 方法與技術的整合 2. 網際網路的運用 3. 資料庫的建立與分享 學術研究團隊智庫:

1. 團隊成員與腦力激盪。

2. 團隊成員相互支援。

3. 成員分享學術研究心得。

4. 運用教育專業社群平台 支援系統。

5. 教學研究與實驗的合作。

社群成員 知識分享 分享 知識

創新 知識

新題材的產生 新方法的孕育

知識轉化

(29)

綜合而言,知識是在很多人之間流通的,知識分享是一種流通的過程,能 將知識分享給他人會創造出更多更高的價值,進而產生知識績效。但知識分享 會因對象和時間的不同,產生不同模式的分享行為,其運用電腦網路是非常適 宜的分享行為。現今虛擬團隊被肯定為最好的分享方式之一,因為利用電腦網 路可達成充分溝通及知識分享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即是透過思摩特網進行教 學知識分享,由系統中提供的不同工具,如E-mail、檔案上傳、討論區、留言 版…等,讓成員在檔案的分享和相互的對話中吸收知識,並揉合自己的見解,

再創造出新的知識,應用在教學上產生教學的創新。

第三節 教學創新內涵與影響因素

教育部於民國九十一年一月二日公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並在其白皮書 之第六個行動方案提出「創意教師成長工程」(教育部,2003);前教育部長曾 志朗亦曾表示,九年一貫課程的教改路上,不論是教學精神或方法,都需要時 時創新,創新是國力盛衰的動力和基石,而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方法,教育的關 鍵握在教師手上,教師要推動教學創新,顛覆傳統刻版的教學方式(國語日報,

2001.9.30)。教育部電算中心劉副主任提到,教育部大力推動資訊教育培養e世 代學生,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師需要學習資訊科技以創新教學方式(國語日報,

2002.12.10)。可見,提高教師教學品質以達成教育改革目標(教育部,2002),

是政府在教育改革過中,重視教師教學創新的能力與行為的必要途逕。

壹、教學創新的意義

「教學創新(instructional innovation)」是指「引進新的教學觀念、方法或 工具」(introduction of new teaching ideas, methods, or devices)(林偉文,2002:

21-22),吳清山(2002)提出「教學創新」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多元化 活潑的教學方式和多樣化豐富的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培養 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和提昇學生學習能力的作法。林奕民(2002)認為教學創

(30)

新是教師有開放的胸襟,並具備反省的教學能力,能運用反省、質疑、解構與 重建的思維,引導學生正確地學習,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創造能力;教師也能 運用其本身所體驗的德行涵養與正面積極的特質,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的作 用,進而建立學生良好的品德與積極的人生觀。

談到教學創新,並非要教師捨去舊有的教學方法,也不是要教師無中生有,

而是著重在舊有的教學經驗上,將教學方法適當轉化於教學情境中,或是展現 多元化的教學評量,都是教學創新的表現方式。所以,教學創新是教師要有創 意,並展現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有興趣,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昇 教學效果。

教學創新可以表現在那些方面?教學創新與過去教學不同之處在於,過去 教學中每一個問題都有一個標準答案;而現在教師教學所提出的問題,答案可 能不只一個,期望學生思考、組合、判斷。在教導一個新的事物時,教師要去 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然後引領學生由各種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去剖析這個事物 或事件,而非直接告訴他們答案。也就是指導學生面對問題的思考模式與方法,

不是提供答案要他們記住(賴清標,2003)。

創意教學與教學創新常常相提並論,根據不同的學者對創新教學的定義與 說明如下:

根據ERIC Thesaurus 的定義,「創意教學」(creative teaching)是「發展並運 用新奇的、原創的或發明的教學方法(development and use of novel, original, or inventive teaching methods)」,創意教學是源自於教師富有創造力的教學,而不 是爲了要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所進行的教學(teaching that results from the teacher’s creativity, not to teaching that is intended to develop the learner’s creativity)。

國內學者賈馥茗(1976)認為「創意教學」是鼓勵教師因時制宜,變化教 學的方式;毛連塭(1988)則認為是教師透過課程內容及有計畫的教學活動,

以激發及助長學生創造行為的一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應用想像力的機會;吳 清山(2002)認為教師於教學過程中,能採用多元活潑的教學方法和多樣豐富

(31)

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內在學習興趣,培養其樂於學習態度及提昇學習能力的 作法;張世忠(2002)教學創新是不持守傳統或原來的教學方式,教師要不斷 更新或變化其教學方式,所以,教師要(1)想出別人所想不出的觀念和做法,(2) 對傳統或現況教學或做法之革新,(3)有問題解決的能力。

羅綸新(2003)則認為是教師自身發揮個人創意,施行於教室內的實際教 學行動,這其中包含四項特點:(1)教師有很多點子,會不斷地的思索產生新 的教學想法或觀念;(2)教師會不斷地創作出新的教材及組織教學內容,使得 教學內容豐富,且在教材的組織與結構上有變化、創意,能深入淺出;(3)教 學過程不枯燥、有活力、別出心裁,師生在互動時會不斷提出新奇的問題、學 生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饋,且常有不同於以往的的座位安排方式或討論方式,

導引學生樂於學習、討論與思考。(4)在評量的方法與技術方面,設計多元化 的評量過程及工具,以達到評估學生學習的方法或技術。

林生傳(2003)依據知識經濟的特性,提出教學創新的看法:(一)利用資 訊科技,豐富傳統的教室教學,(二)設立虛擬教室或學校,進行另類教學,(三)

教導學生如何學習,(四)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與認知性,體現建構取向的教學精 神,(五)尊重學習者的差異性,貫徹適性教學,(六)重視同儕合作的運用,

來共同面對複雜的問題,創造更大的利機,(七)學習時間無界限,朝向終身學 習,追求自我成長,(八)開放性學習,激勵創意思考,(九)加強價值規範教 學,重視人文素養,(十)善用資訊管理與知識管理,集思廣益,重視知識的創 造與轉化,俾利於知識產品的研發與行銷

綜合上述,創新教學乃是教師發揮創意,因應學生的特性與需求,運用活 潑、有創意的教學方式,並採用多元化的評量方法,使學生樂於學習,提升學 生學習與思考的能力。本研究之教學創新是指教師表現在平日教學中最明顯的 行為,包括教師產生的新的教學想法;創作出新的教材或組織新的教學內容;

最容易讓學生感受到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學的活力,別出心裁的問題、回饋、

討論方式;評量方法的創新,以不同的評量工具或程序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簡 言之,本研究將以教師的教學理念、教材表現、教學方法和評量方法等方面的

(32)

創新行為,作為觀察教學創新的重點。

貳、教學創新的基本原則

一般而言,教師欲落實教學創新,必須能夠靈活運用教學的基本原則,如 單文經(2002:6-23)所歸納,教學創新的基本原則如下:

一、良好的班級氣氛

教師以身作則,營造積極、正向、溫暖及和諧的班級氣氛,教師無論在教 學內容或是進行班級活動設計時,皆以學生為主要考慮的依據,且鼓勵學生提 出問題。

二、學習機會豐富

教師能有效運用班級教學的時間來進行與課程有關的教學或活動,幫助學 生理解並活用課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三、課程安排妥善

班級的各項教學或活動,教師能依據課程綱要與教學目的妥善地安排教學 的課程,以有系統化、連貫性的方式整理,使教授的內容能相互聯結,能使學 生更有意義地學習。

四、學習重點明確

教師在開始教學時,就先提示學習目標與學習策略,讓學生瞭解其重要性,

並且有充分的準備。

五、學習內容紮實

教師進行教學時,其教學內容要充實、要完整地說明、條理要清晰,且讓 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理解內容,使學生能夠易懂易記。

(33)

六、智慧化的教學對話

教師提出具有引導思考、反思、有意義且較統整的問題,激勵學生作較深 入的探討及推測,教師除了給予回饋之外,更鼓勵同學之間相互評析,師生之 間相互溝通,一起成長。

七、練習應用充分

充分且足夠練習的機會,可以使學生所學習的技能或知識更熟練且不易忘 記。教師能應用在各種不同的教學或活動中,使學生能常常加以複習,並提供 即時改正與回饋,讓學生能夠多方面的應用。

八、提供鷹架支持

教師在教學活動進行時能夠適時提供引導與回饋給學生,且在教學活動進 行後能引導學生進行反省思考,讓學生能夠積極學習。

九、教導學習策略

教師直接教學或示範學習策略(如複習、推敲、組織、理解監控、情意監 控等),使學生能理解各種學習策略的用法,讓學生能隨時且自行調整學習策 略,並能自動自發、有效地學習。

十、協同合作學習

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同學間相互協助並增進對課程 理解與精熟,使得學生學習的效果與學習成就大為提昇。

十一、評量以目標為本

教師利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評量方式,以作為評量學生學習成果進步情況的 依據,並把評量視為教學活動中的一部份,不斷地針對課程目標、教材、教學 計畫等對評量方式進行檢討與改進。

(34)

十二、教師適度期望

教師依教學目標及學生之個別差異,給予學生個別之適切學習進步期望,

教師的期望能夠激發學生力求進步。

可見,教學創新是有方法可循的,其方法皆以學生學習需求為思考起點,

從教師的班級經營的氣氛,教師妥善安排適合學生的學習課程,並且要重視教 學內容,也要有教學的策略,讓學生的學習能理解和充分練習,訓練學生自動 自發的學習,最後評量學生學習成果,也同時對課程目標和教材進行檢討和改 進。

參、教學創新的內涵

九年一貫課程推出後,對於各項以教師為主的專業成長活動,或是以教學 創新提昇學生能力的研究方面,不管量化和質性的研究內容均很多,相關研究 對教學創新的內涵都提出一套觀察的範圍。

高強華(2002)認為教師應由五大層面來思考教學創新的問題:教學目標 的選擇與決定、教材內容的增刪與詮釋、教學方法的多元與適性、學習策略的 運用,以及學習評量的多元規準。而王涵儀(2002)則指出創新教學行為應表 現在教學目標、教學歷程、課程設計、學習評量、教室環境佈置、班級氣氣,

以及人際互動等教學的各個層面。吳靖國(2003)將創新教學分為三大面向:

思維創新:是教學哲學、教學理念上的改變;規制創新:是課程規劃、師生互 動上的改變;材料創新:是教材教具、硬體設備上的改變。羅論新(2003)認 為創意教學表現在平日教學,有以下四點:不斷思索產生新的教學想法或觀念、

不斷創作出新的教材及組織新的教學內容、創新的教學方法或策略,和創新的 評量方法及技術。史美奐(2004)將創新教學分成三種層級:改善教學內容及 方式,透過上課與學生進行實際的互動;超越原本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與內容中,

尋找其他可能的教學方法或做內容的大量調整,以期學生能夠提高思考層級的 方式,變化其學習的態度;創新課程內容或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不應侷限於教 科書,應視學生學習情況運用多元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刺激學 生思考。

(35)

Ritchhart(2004)以全面性的觀點,提出「課程」、「教學」和「學生」三 層面教學實務的創新教學。課程層面:創意教學尋求轉換學生課堂上的經驗;

教學層面:創意教學必須有助於技能、知識的取得與了解,不僅要創新,還要 有效能;學生層面:學生學習的知識不限定在課堂上或書本上(引自吳雪華,

2004:24)。

綜合上述,教學創新涵蓋的層面涉及教師實際教學的所有內容,不論是教 學前的準備工作,教學當中的各種活動及教學後評量,都可以是教學創新可以 著力的地方。而本研究旨在了解教師經由網路將教學知識分享行為與其教學創 新的關係,這項關聯根據相關文獻整理分析,將以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及評量方式的創新行為主要的觀察重點。

第四節 網路與知識分享、教學創新的關係

九十學年度開始的教育改革目標已明確界定教學任務己不再是教師的唯一 工作重點,教師需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扮演學習的激勵者,也是知識的分享者,

對過去嚴重問題和缺陷教學,嘗試進行創新教學(呂淑屏,2003)。要創新教學,

有不同的思考途逕,資訊科技的運用即為一途,比爾.蓋茲(1999)其著作《數 位神經系統》提到:「資訊應用的一步是用科技改善舊的做事方法及效率,從新 的科技創造出新的做事方法與新的事物,也就是發展出創新的價值觀。」資訊 科技是一種新的技術,使用資訊科技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創新教學的 模式(林煌凱,2002)。資訊科技可以創新教學模式,產生新的學習方法、教學 評量標準,教師更能引導學生學習(王緒溢,2002)。Hoffman(1996)針對 441 位教師在科技使用的層級及教學創新的研究中發現,使用電腦會促使教師和學 生使用新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增進教師創新的教學方法。

知識經濟與網路結合起來的共振反應,改變我們許多的生活方式。微軟總 裁 Bill Gates 即在其著作《數位神經系統一與思考等快的明日世界》指出「未 來十年要比過去五十年的變化還多,……,公元2000 年後的關鍵就是速度」,

這些改變,如組織機制數位化、知識工作者行動化等,也就是說「未來的競爭

(36)

是知識與網路的競爭(馬曉雲,2000)」,可見,電腦網路對我們現代人的影響 有多麼深遠。

電腦帶給人們許多挑戰與機會,尤其網際網路(Internet),當我們處於資 訊洪流中,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取得所需的資訊,並對資訊做有效的管理、

保存及分析,都涉及知識管理研究的課題。簡瑞霖(95)提到顯性的知識管理 策略比較重視運用資訊科技,以增加知識流通與擴散的效率;而隱性的知識管 理策略則較強調透過人際互動方式來提升知識創新的效果。而網路科技同時提 供線上資訊存取功能與線上人際互動功能,其有助於教師透過網際網路進行知 識交流與創新的活動。

壹、網路與知識分享的關係

對教育界來說知識管理這件事,一來是強調教師專業實務社群的經驗分 享,教學需要經驗的累積與知識的掌握,特別是優秀經驗的傳承更是教學知識 管理的重點,將知識管理視為專業實務虛擬社群之經營,如透過網站、電子郵 件、電子佈告欄、討論群組等虛擬空間設計,匯集同一領域的一群實務工作者 的經驗,溝通彼此的意見、感受、想法、作法等,可以促進相互學習,凝聚共 識,彼此支援扶持(林珊如,2002)。

再者強調知識的創新、累積與利用,知識的創新往往是與擁有知識與創意 的人或書互動而來,經由腦力激盪,交換分享個人的顯性知識與隱性經驗,或 與文件、書籍作者對產生新的看法。網際網路的形成使得這種創意的互動與激 發不一定要來自同一個時空下的人,透過資源的組織與整合,可以是遠方的親 友,可以是同儕,可以是素昧平生的專家或作者,也可以是一整個專業社群(林 珊如,2002)。

如何讓每位教師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下,很快強化內在知識的轉化效能,

有賴教師突破專業,不斷的學習,對教師而言,知識分享所要帶動的是如何集 眾人之力,改進自己的教學。顯然,教師可以透過個人檔案數位化、教學資源 資料庫的建立來累積知識,無私地傳遞與分享知識,再透過網路的線上學習,

(37)

可以強化教師整體的教育素質(李富民、吳孟勳,2001)。

其他相關研究也指出,透過網路是一個絕佳的分享平台。國內相關文獻針 對這方面已有如下的研究成果。

表 1:網路與知識分享相關研究文獻整理表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成果

吳有順

(1999)

社群網站知識分享過 程 之 研 究─ 以 企 業 管 理教學網站為例

個人因素、團隊設計、高階領導、組織文化 與管理制度等因素,都會對知識分享意願產 生影響,進而影響知識分享行為。知識分享 意願受個人、團隊與組織因素的影響來決 定。影響知識分享行為的因素有知識分享意 願與個人限制,其中以分享意願最為重要。

社群網站的知識分享行為對經驗傳承與溝 通協調有正面的影響。

陳宜琴

(2005)

網絡關係、吸收能力與 知識分享對新產品開 發績效之影響

良好的網絡關係能提高廠商間進行知識分 享的程度;知識分享程度的多寡能提高新產 品開發績效;企業擁有較佳的吸收能力,能 提高新產品開發績效。

陳薇娟

(2004)

人際網絡與知識分享 行為:知識分享動機調 節效果之研究

網絡行動者間之年齡異質性程度和親密性 愈高,彼此間知識分享行為的傾向愈高;教 育異質性愈高,彼此間越不易進行知識分享 行為。利他主義傾向愈高者,知識分享行為 的傾向愈高;互利主義傾向愈高者,與知識 分享行為無顯著關係。網絡行動者間教育異 質性愈高時,當其互利主義傾向愈高,其知 識分享行為的傾向愈高。網絡行動者間之網 絡異質性與連帶強度皆愈高時,當其利他主 義傾向愈高,對知識分享行為傾向皆無顯著 關係。

羅言善 (2006)

網路知識分享行為之 研究-以中文維基百科 為例

中文維基百科上的知識分享歷經個人條目 編輯、群體協作以及社群支援等三個階段。

在密集的溝通與協作的過程中,成員間頻繁 的互動促進彼此人際關係的建立,並改變了 原有的場域特性。中文維基百科與及維基人 的認同,社群開始逐漸形成。網外的聚會強 化成員對社群的認同,進而發展出各種有益 社群的知識分享做法。知識分享行為則圍繞 於社群支援上。

(38)

表1 (續) 林莉雯 (2006)

思摩特教師虛擬社群 知識管理組織文化之 研究

1.思摩特教師虛擬社群知識管理組織文化 趨於正向發展。2.在『組織的公共關係』衡 量構面不盡理想。3.在中部都會地區,擔任 校長或主任的男性會員,對於教師虛擬社群 知識管理組織文化知覺程度較高。4.經常使 用知識管理師和瀏覽網站超過一個小時以 上之教師虛擬社群知識管理組織文化知覺 程度最佳 5.在南部都會地區,擔任教師兼任 組長職務的會員其凝聚力、認同感與自我實 現程度最強。

湯令儀 (2000)

知識分享網路之研究 員工個人特性、知識分享態度、在知識分享 網路的地位與其未來發展潛力的關係是正 向相關。若同時考量員工個人特性、知識分 享態度以及其在知識分享網路中的地位,則 僅有員工的知識分享網路地位對其未來發 展潛力有獨特之影響力。

吳坤山

(2004)

以知識分享策略推動 國民中學教學檔案之 行動研究~以正濱國中 為例

透過實務社群網站的分享策略,對教學檔案 效能的提升,已有初步成效,同時也發現,

分享策略對於教學檔案之「教學成效」、「專 業知能分享」、「資訊科技之運用」、「親師、

師生之互動」、「教學省思」等不同效能的影 響程度。

蕭雅穗

(2007)

建構網路知識分享平 台以推動教師教學資 源分享-以某校會計學 教師為例

教師常用的教學資源有視聽媒體、文字類資 料及社會資源等,大多為文字類資料,且平 時較缺乏教學資源分享的行為。透過研究者 瞭解教師的需求,建構教學資源分享的網 站。提供一個便於教學資源分享的管道,透 過教學資源分享平台的實際運作,發現具備 良好的資訊科技能力是必要的,在教師們互 相協助的過程中,也讓教學資源分享平台的 運作更加熱絡,進而提昇了教學資源分享的 效能。

王桂蘭

(2003)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師 知識分享態度、虛擬社 群參與意願及參與程 度之關係研究

國中小教師整體知識分享態度佳,尤以女性 最認同「互動觀點」及「學習觀點」之知識 分享概念。對虛擬社群參與意願頗高,社群 蒐集教學資源及參與學習活動之意願最 高,而分享專業知識之意願較低。經常瀏覽 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相關網站,關心教育訊 息,下載教材教法,卻甚少分享個人專業知 識。知識分享態度對其虛擬社群參與程度則 無影響。

(39)

綜合上述,運用網路社群知識分享行為的因素有知識分享意願與個人限 制,其中以分享意願最為重要,且社群網站的知識分享行為對經驗傳承與溝通 協調有正面的影響。在企業界,知識分享程度的多寡能提高新產品開發績效,

同時在知識分享網路的地位與其未來發展潛力的關係是正向相關;在教學上,

建置社群網站彼此知識分享,對於教師教學檔案之教學成效、專業知能、資訊 科技之運用、班級經營及教學省思等,有不同教學效能的影響程度,同時教師 們互相協助的過程中,也讓社群網站的運作更加熱絡,提昇了教學資源分享的 效能。

貳、網路與教學創新的關係

電腦與傳播科技的發展,逐漸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知識傳授不再是教師 教學的唯一目標,協助學生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成了教師創新教 學關鍵因素,近年來,各級學校配合國家教育政策,強調提升教師的資訊素養、

線上學習與協同教學等新的教學智能與方法,都顯示培養教師的科技智能,在 變遷的社會環境與目標下,許多老師本身需要再學習,也成為一項重要任務(林 珊如,2002)。創新教學不能忽略資訊科技的影響力,尤其值此國內網路教學環 境愈來愈完善的教室設備以及網路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的今天,網路教學資源 的運用越來越普遍,大家熟悉的網路教學素材都是可供參考,教師善加利用,

豐富學習的內容,必能有效進行創新教學(呂淑屏,2003)。

社群網站網站系統可以促進社群成員之間的互動,協助社群成員之間的學 習,有效達成知識管理主要工作(潘建光,2000)。藉由在學習社群中不斷的互 動溝通和討論,以進行經驗交流及知識交換的活動,可促成教師的專業成長,

所以網路學習社群的規劃,對教學創新來說是可行的途逕(吳青樺,2003)。吳 子超(2001)發現,在其他教學情境中越有創意經驗的老師,對於資訊科技等創 新設備之接受程度越高,也越有可能創新教學。蔡俊男(2000)研究教師個人態 度與創新教學的意願的關係,發現教師普遍肯定網路科技影響創新教學的本 質,且使用網路科技的教師具有正向的態度與教學意願。

其他相關研究也指出,透過網路資源的運用及分享對教師的創新教學是有

(40)

幫助的。國內相關文獻針對這方面已有如下的研究成果。

表 2:網路與創新行為相關研究文獻整理表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成果

蔡仁隆

(2003)

國民小學教師認 知知識經濟時代 與教學創新之研 究

在「教學成長」層面,國小教師藉多元的學習型 態與方式,主動積極地充實自我專業能力,並願 意與同事分享彼此經驗,秉持終身學習理念,活 到老學到老。在「課程教材」層面,帶動了教師 對課程教材進行教學創新,不再拘泥於教科書的 範疇,積極設計更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內容,並 充實教學必備的教材、工具書及相關資料,讓教 學的績效更加卓著。

胡敏曲

(2005)

知識經濟時代國 小教師教學創新 之研究

國小教師教學創新實施現況屬於中上程度,其中 以「教學方法」實施現況最高。擔任行政教師對 知識經濟時代的內涵與特徵的認知程度高於級 任教師與科任教師。不同背景的國小教師教學創 新實施現況沒有差異。知識經濟時代的內涵與特 徵認知程度不同的國小教師,其實施教學創新的 現況沒有顯著差異。

黃銘宗 (2005)

高雄縣國小教師 運用資訊科技融 入於教學創新行 為意向之研究

教師運用資訊科技現況達一定程度與水準,以

「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最為普及齊一;教學創 新行為意向積極正面,屬「教學策略」意向最高。

男性國小教師兼任行政工作職務的國小教師運 用資訊科技現況較佳,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於教學 創新行為意向較積極。國小教師不同程度的運用 資訊科技在教學創新行為意向有顯著差異。教師 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於教學創新行為意向的最佳 預測變項;教材內容創新行為意向、教學評量創 新行為意向、教學策略創新行為意向與整體教學 創新行為意向的解釋變異量佔總變異量的百分 比分別為 50.9%、32.1%、44.3%、53.8%。

吳采蓉 (2006)

國小教師資訊融 入教學創新行為 之研究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創新氣氛及創新動機是高於 六點量尺之中點;教師資訊融入教學專業素養及 創新行為是低於六點量尺之中點。教師基本變項 與資訊網路相關競賽對國小教師知覺學校資訊 融入教學創新氣氛有低預測效果量;融入教學專 業素養有中至高預測效果量;融入教學之創新行 為有中至高預測效果量。「創新氣氛、專業素養 及創新動機均直接影響創新行為」模式是國小教 師資訊融入教學創新行為較佳之模式。

數據

圖  1:SECI 知識轉換的過程  資料來源:Nonaka &amp; Konno(1998)
圖  3:虛擬組織學習模式  資料來源:Lin &amp; Lin (2000)
圖  5:虛擬團隊概念三基礎  資料來源:Lipnack &amp; Stamps (1999)
圖  7:思摩特網學術性的知識管理團隊概念架構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林海青(2002:164)。  思摩特網教師專業虛擬社群落實了知識管理的目標(如 圖  7),並致力於 推動教師在學習的過程,讓社群成員能進行更深層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分享,協 助教師走出藩籬,致力於隱性教學知識的外顯化,形成分享教育專業的知識社 群,建立教師專業互動的機制,促使教師永續實踐知識的螺旋成長(江羽慈, 2002)。  由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學術研究團隊的建立是落實知識管理最具體的行動 方案,透過知識分享者之間的腦力激盪、運用水平與垂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研究不同的、新的教學方法/模式 試教行動 Æ 分享經驗 Æ

By using the case study and cross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find out the Business 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Our study

This study therefore aimed at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Taiwan's Fiber Active components Industry initiative cases analysis to explore in order to provide for enterprises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by economic-based analysis to provide for government

This study collected consumer expectations and perception of medical tourism industry, with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and Mahalanobis Distance Analysis found the key to the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four teachers participating in professional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staf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recording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not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s, this study inquires the personal and family related factors, online experience related factor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