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Copied!
1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校園生態園區經營管理與學生學習成效之探討─

以蝴蝶園為例

Management of the ecological park on campus and student learning Discussion ─ Butterfly Garden

系 所 別: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09903014 李 惠 玲 指導教授:陳 棟 樑 博 士

中華民國 100 年 7 月

(2)

摘要

隨著「永續校園」及「環境生態保育」等議題的興起,生態教育愈來愈受到重 視,而各校也興起了一陣生態風,校園中各式教材園區林立,無非是要推展生態教 育。本研究主要在探究校園蝴蝶生態教材園經營管理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透過 飼養與教學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在飼養蝴蝶幼蟲與教師教學後,對其蝴蝶相關知識 理解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以臺中市十所與財團法人 MOXA 心源教育基金會簽約合作之學校中,

參與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梯飼養蝴蝶幼蟲的學童、參與教學之教師及正、副 執行長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是針對這些飼養班級的學生實施蝴蝶常識前後測驗的方 式,以了解學童在參與飼養蝴蝶幼蟲後之學習成效及從學校教師填寫之問卷中的實 施狀況與學校教學等因素,藉此探討學校的實施狀況與學生學習成效。且運用 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敘述性統計分析、成對樣本 t 檢定、獨立樣本 t 檢定及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等方法,以了解學生在飼養蝴蝶前後的學習成效之差異。

經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透過此次的蝴蝶飼養與教學,能夠讓學生得到較佳的 成績;學生的背景對學習成效有顯著之差異;不同的教師背景、教學情形對學生的 學習成效也有顯著差異;不同的管理現況對學生學習也有顯著差異,但在不同的動 機方面,各校「推廣蝴蝶生態教育之動機」對學生學習成效有顯著之差異;而「班 級飼養蝴蝶幼蟲之動機」對學生學習成效卻無顯著之差異。另外十所學校對於基金 會的評價是正面的,給予基金會相當高的肯定,並且認為即使與基金會三年合約期 滿後,仍會繼續推動蝴蝶生態教育活動。

關鍵字:蝴蝶園、生態園區、生態教材園、學習成效

(3)

ABSTRACT

As the issues of “sustainable campus” and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emerged, the ecological education was gradually highlighted. Schools were involved in this ecological trend and attempted to construct the botanic or zoological gardens as teaching materials to promote ecologic education. The study identified how butterfly ecological garden management on campus would have effects on learning outcomes of students. The knowledge regarding butterfly of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breeding the butterflies as well as receiving the instruction from teachers were distinguished.

Research target of the study was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10 schools in Taichung that collaborated with MOXA Foundation, who involved in the first butterfly larvae breeding in fall, 2010. The CEO and vice-CEO of MOXA foundation were also interviewed. The study attempted to identify the teaching outcomes after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butterfly breeding by implementing test regarding knowledge of butterf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tterfly garden of the schools and the learning outcomes were also discussed. SPSS software was used to proces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for paired-sample and independent sample, as well as one-way ANOV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earning outcomes of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breeding butterflies was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student obtained better scores after the butterfly breeding and instruction; the background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 instruction styles of teachers, and garden management w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As for the motivations, the motivation of “promoting education of butterfly ecology” of each school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learning outcomes of students.However, the motivation of “class breeding larvae of butterfly”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4)

learning outcomes of students. In addition, the evaluation of 10 schools on the foundation was positive which affirmed the efforts of foundation. They would remain promoting the education of butterfly ecology after the three-year-contract with the foundation was due.

Keyword: Butterfly garden, ecological garden, ecological teaching material garden, learning outcomes.

(5)

誌謝辭

終於可以開始撰寫感謝辭了,兩年的研究所生涯,隨著這本論文的完成,即將告 一段落。能順利產出此論文,皆要感謝師長的指導、鞭策與同事、同學及朋友的協助 與鼓勵。

我的論文能順利產出,首先要誠摯的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棟樑博士,棟樑老師平 時除了細心、耐心的指導我們論文之外,還得日理萬機處理其註冊組業務,尤其是在 我口考前夕,我從與老師通話的電話中能聽出老師疲憊的聲音,但老師仍不厭其煩的 細心指導我ㄧ些口試簡報的技巧,讓我的簡報內容能更加完善。

而在我與棟樑老師的互動過程中,儘管有時我的想法表達的不夠完善,老師仍清 楚地指出我該走的方向;儘管我論文進度因工作或家庭耽擱了,老師仍耐心的給予我 鼓勵,不會讓我感覺到極大的壓力。後來,當我的進度趕上同學時,老師也不免誇獎 我認真、進步很多喔!因為老師的鼓舞,讓我有更多的動力去完成我的論文,因此,

這份論文的完成要感謝棟樑老師的付出、包容與鼓舞,讓我的研究所生涯能如此順利 畢業。

此外,也要感謝我的論文口試委員楊琮泰博士與陳俐文博士,在百忙當中仍不辭 辛勞抽空擔任我的口試委員,以您們專業的學術涵養與嚴謹的研究態度,給予我的這 份論文精闢的見解及寶貴的建議,使我的論文能更臻完善。

接著,感謝爸爸、媽媽,在我研究所生涯中給予我最大的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 全力衝刺我的論文。感謝我的超級好朋友淑惠,因為您的熱心與不辭辛勞熬夜為我修 飾我的論文,讓我的論文更加順暢。再來,也感謝我的同事兼同學志健,因為你,解 決了我二年求學生涯中的交通問題,因為你的搭載,讓我有更多時間去準備我的課 業,不至於讓我每週都要衝衝忙忙趕著搭車。也感謝世澤,每每在我的電腦技術方面 有不能克服的問題時,總能適時的伸手支援,讓我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以便順 利完成此論文。感謝美芳學姊,因為妳知道我的英文程度實在不怎麼好,所以幫忙我 做英文摘要的修飾,讓我的論文能順利完稿。

(6)

其實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像群楷、佩玲、淵清、桂筠、淑韻……,能在我論 文出現瓶頸時出手相助、拉我ㄧ把;另外,也要感謝我的一群羽球球友,每週能陪我 打球,讓我在緊繃的研究所生涯中,找到可以調劑身心、紓解壓力的方式。

最後,再次感謝在我研究所生涯中所有幫助過我的人,真想大聲對你們說:「因 為你們的協助,讓我能順利完成此論文,有您們真好!」

李惠玲 謹誌於中華大學科管所 中華民國 100 年 6 月 6 日

(7)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辭 ... iv

目錄 ...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 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蝴蝶園 ... 6

第二節 生態教材園 ... 14

第三節 生態教材園的理論基礎 ... 27

第四節 學習成效 ...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 3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3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1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 41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 42

第一節 受測教師與學生基本資料之分析 ... 42

第二節 蝴蝶園管理現況與各班教學情況之分析 ... 45

(8)

第三節 影響學童學習成效因素之差異分析 ... 52

第四節 各校學習成效差異分析 ... 64

第五節 給予基金會之心得回饋 ... 67

第六節 綜合討論 ... 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7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7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82

第三節 建議 ... 83

參考文獻 ... 88

附錄 A 蝴蝶常識測驗(前測)... 96

附錄 B 蝴蝶常識測驗(後測)... 98

附錄 C 校園生態園區經營管理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教師問卷)... 100

(9)

表目錄

表 1 各學者對生態教材園之功能的看法 ... 17

表 2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 30

表 3 學生基本背景資料分析表 ... 42

表 4 參與教師基本背景資料分析表 ... 43

表 5 蝴蝶園業務各校管理處室現況分析 ... 45

表 6 蝴蝶園人事管理現況分析 ... 45

表 7 蝴蝶園業務相關人員參與動機分析表 ... 47

表 8 蝴蝶園管理現況分析 ... 49

表 9 各校蝴蝶飼養與教學情況分析 ... 51

表 10 學童前後測成績之成對樣本 t 檢定 ... 52

表 11 性別與養蝴蝶經驗對於學童學習成效之差異分析 ... 53

表 12 養蝴蝶經驗對於學童前測成績之差異分析 ... 54

表 13 不同教師背景對於學童學習成效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5

表 14 不同的動機對於學童學習成效之差異性檢定 ... 57

表 15 教學時間長短對於學童學習成效之差異性檢定 ... 58

表 16 「補充資料及教學資源介紹」對於學童學習成效之差異分析 ... 59

表 17 不同的人事管理對於學童學習成效之差異性檢定 ... 61

表 18 不同的管理對於學童學習成效之差異分析 ... 62

表 19 蝴蝶園植物與解說與學習成效分析 ... 63

表 20 不同學校對於學童學習成效之差異分析 ... 64

表 21 推廣蝴蝶生態教育心得回饋描述性分析 ... 67

表 22 基金會提供羽化率最高之蝶種分析表 ... 71

表 23 基金會提供羽化率最高之蝶種分析表 ... 71

表 24 研究假設檢證結果彙整表 ... 72

(10)

表 25 教師背景變項與學生學習成效差異情形摘要表 ... 73

表 26 動機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差異情形摘要表 ... 74

表 27 教師教學現況與學生學習成效差異情形摘要表 ... 74

表 28 管理現況與學生學習成效差異情形摘要表 ... 75

表 29 本研究之各項假設驗證結果彙整表 ... 78

(11)

圖目錄

圖 1 開放式蝴蝶園 ... 8

圖 2 溫室型蝴蝶園 ... 9

圖 3 網室型蝴蝶園 ... 9

圖 4 生態教材園設計流程圖 ... 24

圖 5 研究架構圖 ... 37

圖 6 研究流程圖 ... 39

(12)

第一章 緒論

對學生而言,校園中的一事一物、一草一花一木,都是良好的學習題材。王佩 蓮(1999)指出,最好的教學需在自然環境中進行,為符合生物生長的各項需求,需 多鼓勵各校設置開放式的教學環境。而在各校園中,最常見也是最普遍的,即是生 態教材園。本研究旨在探究臺中市國民小學蝴蝶生態教材園經營管理與學生學習成 效,本章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名詞解釋等三部分來探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套句廣告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人始終無法脫離自然。在目前科技發 達的工商業社會中,大家親近大自然的機會減少了,猶記得二十幾年前,筆者當初 就讀國民小學,當時每天都和同學悠閒快樂的走路至學校上學,從我家到學校途中 只有六戶人家,短短十分鐘的路程,道路兩旁都是果園、田園,我們這群小毛頭常 常都會被田園中的小動物吸引走,在上、下學途中,有被火雞追逐、抓蟬、追逐蝴 蝶……等快樂的經驗,但在這短短的二十年間,這些情景都已經成為回憶了,原本 道路兩旁的果園已經都變成一棟棟的樓房。因綠地面積大幅的減少,使得人與自然 接觸的機會也慢慢減少。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明訂: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教學目標在培養兒童探 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及主動學習的習慣、培養愛護環境的情操、珍惜資源及尊重生 命的態度並實踐於日常生活中。另外環境教育的教育目標包含:環境知覺與敏感度、

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倫理價值觀、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在實施原則上涵 蓋著整體性、終身教育、科技整合、主動參與解決問題、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均衡、

永續發展與國際合作(教育部,2001)。

知識並不完全都來自於課本,且學校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地方,學校的另一職責 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周遭得人、事、物負責。目前很多校園都積 極推動「永續發展校園」,及利用校園中的自然人文環境,經由專家及校方的規劃,

推動各項環境生態計畫,目的是在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去親近自然、體驗自然,尊

(13)

重自然(蕭斯文,2006)。生態教育理念必須從小開始落實,讓學生從小養成留意自 己日常生活周遭的人、事、物,進而去愛惜他、保護他、關心他(王佩蓮,2000)。

現今有很多校園都設有生態教材園,最常見的有生態池、水生植物區、菜園、

小小動物園、校園學習步道……,其次是昆蟲館和蝴蝶園,但是這些生態園區往往 都因為管理者的專業背景缺乏、經營的經驗不足、管理者的更換、經費不足……的 因素,而使得這些生態園區成為校園中「荒廢的草原」或是「養蚊子區」,無法發揮 教育上最大的功能,實為可惜。

蘇禹銘(2000)指出,校園生活中常見之自然事物,可作為極佳的教學題材,國 民小學中年級以上學童在學校的活動時間接近八小時,因此校園環境成為學生的潛 在課程之ㄧ。另外,近十幾年來,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的生態保育議題相當受到 重視,讓許多學術單位或專家學者甚至是民間單位,也都紛紛投入精力在此議題上 做研究,企圖讓當初只顧創造經濟奇蹟的臺灣,能夠恢復昔日福爾摩沙之盛名。

「習慣和觀念是會改變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這兩句話真的深深的影響筆 者,在我尚任教職之前,我是個植物「達人」,此處之「達人」不是指很厲害的人,

而是指「阿達」的人,因為我對植物一竅不通,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參加了 臺中縣永續環境教育輔導團舉辦的植物多樣性教材設計研習,開啟了我對自然生態 的喜愛與探索之心,記得當初被投入推動生態保育教育多年的鄭清海主任的一席話 深深感動,鄭清海主任說:「一個不曾喝過甘美山泉的人,無法體會台灣蓬勃生命力 的源頭;一個不曾赤腳踩過爛泥的人,無法體會與土地一起呼吸的暢快;一個不曾 低頭聞過沁鼻野花香氣的人,無法享受植物沁鼻的芳香。走出冷氣房,享受台灣大 自然風霜雨雪的洗禮,與嬌豔翠綠的植物說聲哈囉!和遨翔天際的鳥兒,一起神遊 大地。您將會發現台灣福爾摩沙的楚楚動人,讚嘆造物者的神奇,與身為台灣人的 福氣與驕傲!」沒錯,我就是因為衝著鄭主任這一席話,而讓我有動力一頭栽入大 自然的懷抱。於是我開始慢慢的去認識周遭的動、植物,發現其可愛與美麗之處。

「蝴蝶蝴蝶生得真美麗,頭戴著金絲,身穿花花衣……」這是一首大家都耳熟

(14)

能響且能朗朗上口的一首兒歌,但試問自己:你是否曾經仔細的觀察過這美麗的蝴 蝶呢?

根據馮鐘立(2002)研究指出:蝴蝶和營火蟲是最受學童喜愛的昆蟲,其次是獨 角仙和蠶寶寶,曾經飼養過的昆蟲以蠶寶寶為主,因為課程中有此單元,其次是蝴 蝶、蟋蟀、獨角仙、金龜子等。觀看圖片比不上實際觀察生物有趣,因實地觀察能 引發學童更多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故本研究希望讓學童在飼養蝴蝶的過程中,能認 識蝴蝶並了解蝴蝶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在九十八年三、四月份時,學校剛好接到一份有關校園蝴蝶教育的公文,內容 是由 MOXA 科技公司所成立的心源教育基金會,他們與臺中縣、市政府合作,準 備在臺中縣、市甄選十所國民小學,作為推廣蝴蝶生態教育的重點學校,文中有規 定學校的規模大小,有意願且符合規定之國民小學都可申請,基金會就先篩選出二 十所學校,接著這二十所學校則再準備簡報,基金會則派人來聽取簡報並觀察地形,

我服務的學校很榮幸的脫穎而出,成為十所學校中的ㄧ所,基金會與這十所學校簽 約三年,在這三年中,基金會不但免費為這十所學校搭建蝴蝶生態教材園,並提供 數十種蝴蝶蜜源植物及寄主植物,且提供每校每學年九個班級飼養蝶寶寶,從幼蟲、

飼養盒、食草、學生養蝶手冊等皆由基金會免費提供;故本研究在探討心源基金會 與臺中縣、市十所國民小學的策略聯盟合作中,校園蝴蝶生態教材園的經營與管理,

並探討這十所學校的教學方式與學童學習成效以及與所面臨的困境,以提供基金會 及其他學校觀摩,並做為日後計畫的參考與改進。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主要探討「財團法人 MOXA 心源教育基金會」贊助之學校,協助學校 共同推展校園蝴蝶生態教育的實施狀況、遭遇的困境及未來可行的做以及探討此合 作計畫在蝴蝶生態教育上學生之學習成效,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1.分析參與此計劃之學校在推動校園蝴蝶生態教育之爭取動機、管理人員、設立過 程、管理狀況、教學情況與時間對學生學習成效有何差異。

(15)

2.統計這十所學校蝴蝶園業務相關人員對於推動蝴蝶生態教材園之看法或意見,並 將此看法或意見轉達給基金會。

3.探討學生在飼養與觀察蝴蝶的過程後,哪些方式能提升學生對蝴蝶生態的認知與 了解。

4.依據研究結果,提供建議給心源教育基金會和合作的十所學校,作為往後在蝴蝶 生態教材園之經營管理的參考依據。

第三節 名詞解釋

茲將本研究所提及之相關重要名詞解釋如下:

一、基金會

本研究所指的基金會全名為「財團法人 MOXA 心源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 MOXA 心 源 教 育 基 金 會 (http://www.moxa.org.tw/objective.htm) 指 出 「 財 團 法 人 MOXA 心源教育基金會」是由 MOXA 四零四科技公司集團在 2003 年一月全額捐助 成立的,以「推廣生態環境教育及科技創新教育」做為社會公益會務重點。目前正 積極推動「校園蝴蝶生態教育」實驗計劃。期望讓小朋友在學習了解蝴蝶生態習性、

生殖、生存策略的過程中,體認環境對生物的重要性,培養關懷、維護週遭生態環 境的觀念,為保育台灣這塊土地播種、紮根。

二、蝴蝶生態教材園

蝴蝶生態教材園本是指一個用人為的方式,在校園裡建構一個模擬野外自然的 生態環境,以供學校師生與民眾觀察,便於讓觀察者透過蝴蝶與植物的互動與依賴 過程中,了解蝴蝶的行為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卓明賢,2009;楊平世、李蕙宇,1998)。

本研究所指臺中市國民小學蝴蝶生態教材園是指財團法人 MOXA 心源教育基金會 所贊助之十所國民小學所蓋之蝴蝶園,包括:大甲區順天國民小學、大雅區文雅國 民小學、太平區宜欣國民小學、北屯區僑孝國民小學、西屯區西屯國民小學、沙鹿 區北勢國民小學、南區樹義國民小學、烏日區九德國民小學、豐原區豐村國民小學、

(16)

潭子區潭子國民小學等十所學校。

三、學習成效

本研究所指之學習成效是指學生在飼養蝴蝶之前與飼養蝴蝶過後,在「蝴蝶常 識測驗」上的表現,本研究以學生在研究者自編的「蝴蝶常識測驗前測」與「蝴蝶 常識測驗後測」的成績來代表學生的學習成效。在「蝴蝶常識測驗後測」的成績比

「蝴蝶常識測驗前測」成績得分差異愈高者,表示學生的學習成效愈高。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之文獻探討共計四節,包含第一節蝴蝶園、第二節生態教材園、第三節生 態教材園的理論基礎與第四節學習成效。

第一節 蝴蝶園

ㄧ、蝴蝶園之定義

蝴蝶園(Butterfly house、Butterfly garden、Butterfly world、Butterfly aviary )有很 多名稱,例如:蝴蝶生態教材園、蝴蝶公園、蝴蝶生態區、蝴蝶食草區、蝴蝶館……,

通常係指利用某一區塊以人為方式創造出適合蝴蝶棲息的生態環境,以蝴蝶為主軸 並能使其他小動物能在其中自然棲息活動,使蝴蝶在小型生態的環境內活動、生活、

繁殖,以便學生觀察、欣賞並達到自然教育的目的。蝴蝶園若是透過適當的規劃與 經營管理可以成功達到教育展示的效果,其管理方式及植物栽培與一般花園大同小 異,但是幾乎都是種植蝴蝶食草植物和寄主植物(李俊延、王效岳,1999;吳宗憲,

2001;林穎萱,2003;陳雅華,2004;楊平世,1997a)。

蝴蝶是最美麗的昆蟲,尤其是當多種類的蝴蝶穿梭在花叢間飛舞,除可增添庭 院景觀之外,又具有易於觀察與讓人親近等特性,所以被眾多學者認為是最佳的動 物展示教育題材,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更是設計許多有創意的蝴蝶園,吸引大 量的觀光客前往參觀和學習(王效岳,1991)。因蝴蝶是最美麗又是大家最熟悉且易 於觀察到的昆蟲,所以整合多位專家、學者的看法,認為蝴蝶園能在校園廣為盛行 有下列幾點原因:(陳雅華,2004;陳建志,1990;楊平世,1998)

1.蝴蝶色彩較為鮮豔,較令人接受、喜歡。

2.蝴蝶體型較小,飼養佔用的空間不大。

3.蝴蝶的活動能力較其他動物低,容易受控制。

4.蝴蝶的幼蟲與成蟲都不會傷害人類。

5.蝴蝶的幼蟲和成蟲變化多端,易吸引眾人的注意。

(18)

6.蝴蝶的幼蟲易於繁殖,可讓幼童當成寵物飼養。

7.建置蝴蝶園所需的設備不多,不必花大錢也可以建造。

二、蝴蝶園的種類

自從大衛•勞爾(David Lowe)在歐洲建立第一座蝴蝶園後,影響英國、日本、

馬來西亞、台灣以及其他各國對蝴蝶園建立的興趣 (李俊延、王效岳,1999;林穎 萱,2003;陳建志,1995;陳雅華,2004;黃龍椿、陳建志,2006) 。而蝴蝶園的 種類繁多,可依園內生物是否可與外界互相自由移動,再與硬體設備及經營管理的 差異,將蝴蝶園分成兩類,以下敘述說明之:

(一)開放式(open-styled)蝴蝶園

如果校園環境比較自然,人工設施較少,整個大環境能吸引附近動植物自由前 來棲息、生長、生活,能提供自然觀察、自然教育或生態教育的功能,就是屬於典 型的開放式生態教材園,開放式蝴蝶園不需具有硬體建築物,各種蝴蝶在無障礙阻 隔下選擇適合的環境棲息,並自行繁衍後代,但須把其棲息的環境稍加整理設計,

並利用蝴蝶習性將其引誘至規劃好的生態環境中,此類蝴蝶園常見於國家公園之保 護區、蝶道等地,如圖 1。在全球環境遭嚴重破壞後,許多動植物的棲地銳減趨勢 下,世界各國都逐漸把動植物園、公園或綠地等以開放式蝴蝶園模式加以經營管理,

除能提供蝴蝶及幼蟲食物外,也能提供蝴蝶庇護所,故開放式蝴蝶園的發展對蝴蝶 保育工作的實質貢獻前景可期。(林政仁,2002;陳雅華,2004;黃昱莘,2007;楊 平世、李蕙宇,1999)

(19)

1 開放式蝴蝶園

(二)密閉式(close-styled)蝴蝶園

密閉式蝴蝶園內的蝴蝶皆為圈養,提供人為棲息環境,又可區分為溫室型及網 室型兩種:(陳雅華,2004)

1.溫室型蝴蝶園

以玻璃構成密閉的空間,可明顯地隔離外界環境,並藉由人為任意控制晝夜長 短與調節氣候,不論溼度、光度還是空氣對流皆可以調控,創造一個相當完美的環 境,但成本相對的也很高,溫帶國家多採溫室型蝴蝶園。(林穎萱,2003;陳雅華,

2004;黃龍椿、陳建志,2006)如圖 2:

(20)

2 溫室型蝴蝶園

2.網室型蝴蝶園

此種蝴蝶園是溫室型與開放型的綜合版,通風良好但無法調整溫度及有效地防 止病蟲害侵入,但大多可解決開放式蝴蝶園在天候不佳的狀況下跌類活動差的狀 況,熱帶及亞熱帶國家多採網室型。(林穎萱,2003;陳雅華,2004;黃龍椿、陳建 志,2006,楊平世、李蕙宇,1999),如圖 3。

3 網室型蝴蝶園

(21)

三、蝴蝶園的功能

蝴蝶園大致都有經濟、休憩、教育與保育等四大功能,其功能分述如下:(吳怡 欣,2003;徐堉峰,2007,黃龍椿、陳建志,2006)

(一)經濟功能

蝴蝶本身就是具有經濟價值的昆蟲,楊平世(1998)表示台灣素有「蝴蝶王國」

的雅稱,但無論蝶種數目或蝶種密度台灣並不是世界第一,充其量只是名列前茅而 已!可是為什麼台灣會有這種雅號呢?究其根由是台灣對蝴蝶的利用,也就是所謂 的蝴蝶手工藝或「蝴蝶工業」(Butterfly Industry),台灣曾稱霸世界,因為在民國五、

六十年代,台灣因蝴蝶的各種加工品,曾為台灣賺取每年最少三千萬美元以上的外 匯,每年大概養活靠蝴蝶直接與間接產業的二、三萬人。所以蝴蝶在台灣經濟曾佔 有很大的地位。但現今有很多蝴蝶園主要是生產蝴蝶的幼蟲、蛹或成蟲,供給世界 各地的蝴蝶園與昆蟲館以展示用,成為另一種新興的蝴蝶產業。(徐堉峰,2007;黃 龍椿、陳建志,2006)

(二)休憩功能

蝴蝶曼妙的身影,總是容易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也易讓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若能配合現在新興的休閒產業,在農場、遊憩區內設置蝴蝶園,重現蝴蝶生態之 美,可提供遊客一個良好的休閒場所。(黃龍椿、陳建志,2006)

(三)教育功能

蝴蝶的色彩鮮豔、生活史短、繁殖力強、且容易飼養,一直都是學校良好的教 育題材,但因現都市化日益嚴重,蝴蝶的棲地都已遭破壞,故蝴蝶種類與數量已不 似以往多,若學校要以蝴蝶作為觀察試驗的題材,需依賴蝴蝶園提供場地與植物,

以便學生觀察研究用。(吳怡欣,2003;黃龍椿、陳建志,2006)

(四)保育功能

因蝴蝶是具有經濟價值之昆蟲,所以有些蝴蝶受到大量捕捉或因棲地被破壞而

(22)

面臨絕種的危機,蝴蝶園的設置可利用現有的棲地妥善經營或是以重新建立新的蝴 蝶棲地的方式,保有原有的蝴蝶族群,增加蝴蝶生存的機會,有些蝴蝶園也可以在 法令的許可下,以供飼養的技術來復育保育稀有的蝶種。(吳怡欣,2003;黃龍椿、

陳建志,2006)

四、蝴蝶園規劃原則

對蝴蝶園之規劃設計注意原則,有下列十一點:(陳建志、朱耀沂,1994;李志 穎,2000;林穎萱,2003;陳雅華,2004;黃昱莘,2007;Xerces Society ,1990)

(一)確實進行蝴蝶園規劃流程

基地的規劃、解說訓練計畫、設計過程都需同時介入生態專業以及景觀專業人 才,後續的經營管理也要視實際情況而有所調整。

(二)以保留原棲地的生態特性為原則

基於尊重正確環境生態態度及優質教育,降低成本考量,選擇原棲地物種(包含 蝶種與植物)為最佳選擇。

(三)蝴蝶園類型依目標以及環境條件決定

在台灣網室蝴蝶園能以低成本達到良好展示效益;若若要達到最優質的展示效 益當然是以溫室型最佳,但成本過高,故應依目標而選擇適合的蝴蝶園類型。

(四)要區隔展示區與培育區

幼蟲飼養區要能阻隔天敵;但為維持一定寄主與蜜源植物量,需要另設苗圃區,

以供幼蟲及成蟲足夠的食物量。

(五)蝴蝶園區分區計畫

空間分區有(1)近距離體驗空間;(2)生態展示空間;(3)解說教育空間;(4)活動 動線序列的元素空間。

(六)減低干擾源

(23)

不當的環境會導致蝴蝶生存情況不佳,並影響展示效果,故在規劃時務必將干 擾源詳加掌握,以營造出適合蝴蝶飛行之活動空間。

(七)網室蝴蝶園避免設置於風口地帶

強風雖不利於蝶類的休憩,但也不利於蝴蝶天敵生存,故當別無選擇時,可以 利用植栽或地形來擋掉一些強風。

(八)日照考量

在基地調查時就必須考慮到日照量,以便供日後棲地經營管理參考用。

(九)蝴蝶棲群動態以自行消長為原則

未經審慎評估前,不可貿然引進外來蝶種與植物,以免造成日後一些不可收拾 的局面。

(十)經營管理計畫

須衡量經營者之人力與財力條件,以確定未來的經營策略及蝴蝶園之型式。

(十一)定期評量成效並制定改善計畫

五、蝴蝶園之要素

不管是哪一類型的蝴蝶園,下列五個元素,都是在規劃經營上不可缺少的,這 五個元素互相搭配,方可營造出一個成功的蝴蝶園(吳怡欣,2003;黃龍椿、陳建志,

2006;黃昱莘,2007)。

(一)食物

維持蝴蝶的生存,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幼蟲寄主植物及成蟲的蜜源植物,只要將這 兩大類植物互相搭配方可以各種不同型態的景觀特色來點綴蝴蝶園。飼養不同種類的 蝴蝶必須提供各自所需的寄主植物,以便供幼蟲期取食及成蝶繁衍後代。而在蜜源植 物的考量上,最重要的則必須考慮到是否全年皆有穩定的花期,以供成蝶取食,另外,

有些蝴蝶不但吸食花蜜而且會吸食腐果或蜜水,則可另外設置餵食區,提供水果或蜜

(24)

水供成蝶食用。

(二)水份

蝴蝶喜歡濕潤的環境,所以在園區內一定要有充足的水分,可在園區內設計溪 流、水池或自動灑水器,這可以做為提高園區內濕度及降低溫度用。

(三)遮蔽

風太大會影響蝴蝶的取食與飛行,所以必須考量到風向,避免將蜜源植物設置在 風口區,以免影響蝴蝶取食的意願,另也可種植一些大型的植栽作為遮蔽,形成保護 的屏障。

(四)空間

蝴蝶飛行能力甚佳,所以一定要提供足夠的空間讓牠們飛翔。此外,蝴蝶必須 有足夠的空間才能進行正常的交尾,故在園區內必須給予適度的空間,但高度也不 宜太高,以免影響到蝴蝶的觀察與觀賞。同時蝴蝶園也是教育展示場所,因此在空 間設計上須考慮觀察上的需求。

(五)解說牌(Signs and lables)

蝴蝶園既然是一個教育場所,那如果沒有解說員進行解說時,解說牌的設置是 非常重要的。通常解說牌多設置在入口處或顯眼的地方,讓參觀者能易於看見,解 說牌除的介紹蝴蝶外也需要介紹蜜源及寄主植物,另解說牌的資料呈現、材質、顏 色、規格也都需要慎選,才能發揮其最大功效。

六、小結

生物界中,以昆蟲類動物最具多樣性,其中蝴蝶因為色彩繽紛,吸引人類目光 而最為討喜,又因為容易飼養,且易於觀察,再加上飼養設備要求不高,因此各式 蝴蝶園經常成為校園生態教學、生命教育的重要教材之一。正由於其被寄予生態教 學的使命,因此有系統的規劃管理及經營是有相對的必要性的。所以包括食物及水 分的來源穩定、適當的活動和展示空間的配置,都是永續經營蝴蝶園,使之長遠發

(25)

揮其教育功能的重要課題。

第二節 生態教材園

一、生態教材園之緣起

王鑫(1998)指出自從有人類以來,「人與環境」就不斷交互影響。早期的人類依 賴自然演育的動植物為生,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環境決定」的階段,此時期人是被 動的,人尊重自然,甚至畏懼自然。但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後,人類藉著「學習」的 生命力,逐漸摸索出改善生活、延長生命的方法,因而一步步跳出大自然設定的環 境限制,此時期人與環境的關係是「可能改變」的階段。但自工業革命後,人類改 變自然的能力大增,此時期人與環境的關係是「萬物因人而生」的階段,大家都從 環境中無限制的擷取自己所需的資源。世界文明的巨輪在轉動,只是這個轉速太快 了,人類似乎已經無法控制它的速度了。

工業革命後,人類的科技突飛猛進,為人們生活帶來莫大的便利,但工業化及 都市化過度開發的結果,人口密度增加、環境嚴重的被破壞或污染……等問題,使 人類的生活環境逐漸變質,人類的生活也飽受威脅。(王佩蓮,1992;林明瑞,1995;

卓明賢,2009)因破壞環境所引發的問題包括資源耗竭、臭氧層破洞、全球氣候極端 異常、物種絕跡、氣候引發的各種天災……,若人類再不覺醒,妥善控制與改善,

將使地球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楊冠政,2001),屆時人類是要學會如何與災難共存,

而非現在的如何防災。

自從美國科學家 Rachel Carsony 在 1962 年出版《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 書後,喚醒了大家對環保議題的重視,並促使各國家政府制定環保相關的法規。然 而根本解決之道還是得從教育著手,因為教育的目的在改變人的思想與行為,解決 環境危機的不二法門就是發展環境教育(楊冠政,1997;歐茲妤、翁瑞禧、黃貞觀;

2010)。王鑫(1987)認為環境教育是為了達成改善環境為目標的教育過程,是一種澄 清、形成價值的教育過程。是為了發展人們了解與體認人與文化及生物、物種環境 間互動關係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王從恕(2005)認為環境教育首重價值教育,

(26)

並提出以生命中心倫理理論應用於環境價值教育,並認為生命中心倫理以尊重生命 為基礎,這種對生命的關愛與尊重,正是環境價值教育中重要的基礎,亦才能培養 學生對人類自身和其他生命的關愛和尊重,共創所有生命福祉。鄧天德(1989)認為 環境教育是環保教育的先驅工作,其目的是要喚起人類對生活週遭環境的重視,就 應該先讓大眾了解我們生活的環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許民陽,2009)。

而臺灣的生態教材園設置的概念主要是源自世界各國的「昆蟲園」(Insectarium

‚Insect‚Zoo‚Insect Garden)及蝴蝶園(Butterfly Garden‚Butterfly House)、生物公園 (Biopark)等的設置(林政仁,2002;卓明賢,2009)。臺灣生態教材園的先驅為臺灣 大學楊平世教授於 1987 年在昆蟲系所設置的生態園,平時開放給中小學、教師團體 及一般民眾參觀,並設有解說員解說,而逐漸將生態教材園的理念推廣至全臺,從 此之後,臺灣各地便有許多生態園的誕生(楊平世,1997b;蕭斯文,2006)。

民國 87 年教育部、環保署、農委會共同舉辦「校園環保生態教材園設置計畫」,

再此計畫中明訂四項計畫目標,已明確掌握校園生態教材園規劃方向,其目標如下:

1.將生態及環保理念融入設計中,改善校園建築環境,整體環境規劃概念需包含校 園及校舍營繕之推動。

2.透過師生參與學校環境事務機會,規劃校園成為生態環境教育學習場所,提供環 境保護所需知識、態度及行動方法。

3.推動校園環保實務課程演練,加強學校自發性環境管理觀念,解決校園環境問題。

4.重視校園環境資源與自然生態保育之整體規劃,使學校成為社區鄉土保育中心,

與社區分享學校資源。

教育部希望藉由此計畫讓師生在共同參與學校環境事務下,培養保護環境所需 之態度、行動及方法。計畫中除推動設立生態教材園之外,亦希望由校園環境及整 體校舍營繕的規劃,以環保及生態保育為核心理念,結合其他領域與價值觀,廣泛 延伸其功能,並集合學校與社區的資源,達到校園環境保護以及落實校園生態保育 及教學的目的,以符合學校永續發展之潮流(卓明賢,2009;蕭斯文,2006)。

(27)

二、生態教材園之定義

行政院環保署在《悠游自然─生態教材園操作手冊》一書中曾到「生態教材園」

(Eco-education garden or Eco-education park)簡稱「生態園」或稱「生態教育園」。是 一個以人為方式,在學校、公園或動、植物園等場所,營造動植物適合生長及棲息 的生存空間,或布置活體生態展示箱,使小生物在小生態境內活動、生活、繁殖,

以提供學校師生或民眾觀察自然、體驗自然及從事生態教育的場所(吳宗憲,2001;

林穎萱,2003;卓明賢,2009 陳建志,1995;楊平世、李蕙宇,1999;)。生態園 的設立是為了讓生活在都市的人們也能認識自然生態,他不單只是一般公園而已,

而是展現人與自然,及生物育生物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瞭解各種生物在生態系中 所扮演的角色,使人們了解人與自然的互動、衝突,思考如何保護自然,愛護環境,

恢復這塊土地失落已久的美麗風貌(李蕙宇,2001;楊平世、李蕙宇,1999)。

方偉達(1998)提到「校園即教室」的構想,目的就是要將小學生活潑的創造力 從封閉的教室中釋放出,校園和其他的公園都是屬於封閉式的開放空間,本身包含 了許多屬於自然的生態系統,所以為了要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整體的校園規劃應該 包含地景生態、環境改造及空間經營的觀念。羅清吉(1987)認為教材園係指為達成 教育目標、配合教育設施及教學活動,與教師研究而布置的教育場所,可提供及展 示自然科學的教學、實習之實體材料,作為學生認知、鑑賞、操作、實驗等的園地。

簡言之,能協助教師達成教育目的,提供學生觀察、欣賞、操作及實驗的地點都屬 於生態教材園的一部份。

三、生態教材園之功能

設置生態教材園除了教學、美化校園外,他還有許多其他的功用,以下將幾位 學者對生態教材園的功能意見整理如表 1:

(28)

表 1各學者對生態教材園之功能的看法

各學者對生態教材園之功能的看法

作者 年份 看 法

甘漢銧 2007 生態教材園可以發展成為學校特色,並使一些學生或家長投 入志工行列,增強各項知識。

黃瑋寧 2004 校園生態教材園是在校園中營造出自然棲地,使學校成為一 個可以讓人實際觀察、體驗、探究大自然奧秘的場所。

鄧好周 2002

生態教材園可提供另一種的戶外教學的選擇,可解決戶外教 學經費不足、無適當地點、學生安全問題、參考資料不足等 的問題。

林智慧 2001

可將校園變成適當的戶外教學場地,對學生科學知識、技能 及態度有所助益,並可引起學習動機,提升學習興趣,且可 避免戶外教學時所產生之經費、安全等問題。

董志峰 2001

藉由大慧法調查的方式與問卷調查的研究顯示生態教材園 對國民小學學童學習及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上確實能有所助 益。

余宗翰 2000 教師必須有效利用如生態教材園等校內的戶外環境教育資 源,教育學生認識與改善環境。

楊平世、

李蕙宇 1999

生態教材園可以提供學校師生及民眾觀察自然、欣賞自然、

體驗自然及從事自然或生態教育的場所,進而讓人們了解自 然,思考如何養成保護自然和愛護環境的生活態度。

吳怡欣、

楊平世 1996 生態教材園可結合中小學課程中動植物與鄉土自然資源,透 過活體展示與自然生態方式了解自然與生物。

莊宗益 1996

生態教材園有三個主要的功能:

1.減輕自然科教師的負擔。

2.讓學生從實物中去了解動、植物的特性。

3.栽種培育校園所需之花草。

台視文化

公司 1992

成長與學習錄影帶中指出生態教材園有四種功能:

1.排除時空障礙,網羅各地的動、植物教材。

2.協助教師進行教學。

3.提供學生由做中學的經驗。

4.養成學生愛惜生命的態度。

羅清吉 1987 生態教材園不僅提供具體實習的實習材料,同時也作為學生 實習、實驗及操作的場所。

資料來源:「生態教材園融入自然領域課程對學生科學學習成效之探究~以水生植物 池為例」,卓明賢,2009,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材料科學系碩士班,臺 南市。

(29)

因此綜合以上專家學者意見,可將生態教材園的功能歸納為以下三大部分:(古 士宏,2006;林政仁,2002;卓明賢,2009;蕭斯文,2006)

(一)對學生學習上的幫助

1.可提供學生具體而實際的學習材料。

2.可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

3.可讓學生從實物觀察中去了解動、植物的生長特性,讓學生對於動、植物有更深 的認識。

4.可增加學生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

5.可提高學生觀察與探究問題的能力。

6.可培養學生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

7.可提供學生「從做中學」的環境。

8.可培養學生愛護與尊重生命的態度。

9.可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的認識。

10.可提供學生研究觀察紀錄的機會。

(二)對教師教學上的幫助

1.可提供一個方便、安全且經濟的戶外學習環境。

2.可提供教師在教學上溝通交流的機會。

3.可協助教師準備教材。

4.結合課程中之動、植物與鄉土自然資源。

5.可作為校外遠距離教學的準備。

6.可增加學校教師的教學資源。

7.可獲得實務經驗,有助於教學品質的提升。

8.可提供教師自我充實的機會與動力。

9.可增加教師的教學靈感。

(30)

(三)對學校環境的幫助

1.達到校園的綠化與美化功能。

2.達到環境教材化的「境教」。 3.增加校園生物多樣性。

4.維繫校園生態系之完整性。

5.可發展成為學校特色。

生態教材園除了對教學上有貢獻外,李蕙宇(2001)也曾提到生態園對社區的功 能如下:

(一)提供居民接觸自然的機會

現今都市的居民,由於從小就沒有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所以與自然的關係十分 微弱,對本土生態特色一無所知,當今台灣保育工作無法落實,及根源在於人民生 態亦是微弱,故若能使人們親身體驗自然生態,對本土生態有所了解,當可樂於改 善人與自然之關係,進而落實生態保育工作。

(二)作為生態教育進行的場所

許多都市型學校,並無自然資源可作教材用,因而降低課程效果,若能於校園 中營造適合之生物棲地,即可吸引部分生物種類,提供適當自然資源教材,以便生 態教育的實施。

(三)提供生物喘息空間

尊重野生動、植物生存權,重新塑造野生動、植物的棲息環境,提供都市生物 適當生存及喘息空間,並可作為特定物種區外棲息場所。

(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

對不常接觸自然環境的都市居民來說,自然總給人的感覺是雜亂無髒、植物生 長茂密且有無數蚊蟲之威脅,這都是一般都市居民不喜接觸自然之原因,因此設立 模仿自然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生態教材園,需創造擁有生物多樣性的環境外在設計上

(31)

也應考慮視覺美觀的條件,給予文化與美學之情境,使自然景觀更容易被對它們不 熟悉的人們所接受。

(五)做為綠網的連結點,串連都市中破碎的生態系

各級學校的開放空間及社區公園都是生物良好的棲息場所,其總和面積相當可 觀,若能適當經營,對台灣整體生態而言將是最大助益(陳建志,2000)。在都市規 劃過程中,若能以棲地營造的方式改善都市化地區的開放空間及公園綠地,以廊道 連結各區域中各個生態園至都市邊緣,連結自然及半自然地區,將原本孤立的野生 生物棲息地藉綠網而加以串連,將可逐漸改善都市中的生態體系,增加都市生物種 類的多樣性(蕭斯文,2006)。

四、生態教材園之種類

生態教育園分類方式眾多,從生態教育的廣度而言,生態園可分為:單一物種 型生態教育園、棲地型生態教育園以及生態系統型教育園等三種,此三種皆提供相 關的生態教育解說。單一物種型生態教育園即針對一種特定需要保護、保育的物種 所設置(例如蝴蝶園);棲地型生態教育園係指設置一特定區域,對於區域內的各種 動植物資源進行保護、保育;生態系統型教育園為可不靠外力人工的支援而自營自 存(張俊彥,2000)。

周鳳文(1995)提及按照生態教材園在校園裡的分布情形,可以分為集中型和分 散型。集中型生態教材園是將校園中某些地方做定點規劃,單獨成為一個區域,如:

生態池、蝴蝶園、蔬果區、小小動物園……等等,方便教學活動和維護及管理。分 散型生態教材園是將所有與生態相關的設施分布於校園各角落中,例如校園中的學 習步道和在校園中設置各植物解說牌,設置時需考慮教育目標與校園的整體規劃,

工程雖浩大,但對校園的永續經營較有益處(卓明賢,2009)。

楊平世與李蕙宇(1999)提及,依據生態園的存在空間而言,生態園可以區分為 開放式(open-styled)與封閉式(close-styled)。所謂開放是生態教材園是指在大環境中 營造動、植物生活的水、陸域棲地,種植誘蝶、誘鳥及具地區特色的植物,以便吸

(32)

引附近動物前來棲息、生長、及生活,提供自然觀察、自然教育或生態教育的功能。

而密閉式生態教材園則是在有限的空間中,從事棲地改造,營造各種動物生活的環 境,以設置溫室或網室為生態教材園。(古士宏,2006;林政仁,2002;卓明賢,2009) 除了上述的分類外,國內學者(方偉達,1998;林政仁,2002;林進益,1987;

莊宗益,1996;湯志民,1994;楊平世、李蕙宇,1999;羅清吉,1986)對於生態教 材園的分類方式也各有不同,大致可分為下列十一種:

(一)水域生態區

包括池塘、溪流或沼澤濕地,在水中種植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水 生植物,並營造適合魚類、兩棲爬蟲類、水棲昆蟲等小動物生活的棲地。

(二)校園植物園區

植物園可分為開放式與封閉式兩種,開放式植物園分布在校園各各區域,做為 校園環境綠、美化用,而有些老樹是校園及社區的老樹代表,可供人文、歷史及生 態連結上的教學用。封閉式植物園區大多是集中型的溫室為代表,種植一些較珍貴 或對環境敏感度較高的植物。

(三)苗圃區

小學生觀察植物自幼苗成長的情形,可從低年級開始,為了配合生活課程中的

「種植蔬菜」,校園中可規劃苗圃區,豎立標示牌,以供教學用。

(四)果園區

校園中可種植一些果樹,除供教學用外也可以讓學生品嚐,果樹最好一年四季 都有水果可以採收。

(五)蝴蝶園區

蝴蝶園通常皆為網室,在網室中種植蝶類幼蟲的寄主植物,如:柚子、玉蘭花、

馬利筋等,以提供蝶類產卵,繁殖下一代。另也需要種植一些蜜源植物,如:繁星 花、冇骨消、長穗木等,以提供蝴蝶成蟲吸食花蜜。幼蟲、成蝶與植物(寄主與蜜源)

(33)

須平衡,以確保生命的延續性。

(六)動物觀察園

校園動物園飼養的小動物多為教學上所需較小型的動物,通常大多飼養雞、鴨、

兔子、小鳥、松鼠等,但因為動物觀察園的管理過於繁瑣,又擔心園區衛生、噪音、

飼養、防疫和飼料經費等問題,故校園中動物觀察園已經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

「賞鳥區」。

(七)草園區

校園的操場最好能以綠色草地代替橡膠的球場,除可避免校園周遭溫度升高 外,亦可在寬廣的草地上孕育出很多小生命,提供昆蟲以及小型爬蟲類棲息的場所。

(八)賞鳥區

藉由開放系統下的校園植物園區,加以利用誘鳥時物吸引鳥類聚集、築巢與繁 殖,讓學生能在開放的環境下觀察鳥類。另外也可在校園設置巢箱,以吸引鴒角梟 前來孵育。

(九)有機堆肥區

校園中廚房的菜葉、果皮、落葉及樹枝是最好的堆肥原料。學校午餐的廚餘,

可以使用密閉式的有機堆肥桶,定期覆蓋土和澆水來製造堆肥,這些堆肥製造法運 用在校園植栽中,除可減少垃圾及廚餘外還可以減少化學肥料施用於校園中,避免 對校園土壤及人體的傷害。

(十)荒地

荒地是呈現大自然最原始的面貌,校園中可擇一角落,任憑其雜草叢生,雖是 不加整理,但其生態一定很豐富,會有許許多多的昆蟲與小動物。但因要讓植物自 由生長而不整理,外觀上種是雜亂無章的感覺,所以常讓校方有廢存兩難的抉擇。

(十一)校園學習步道

(34)

綜合上述的各種生態教材園,再校園中規劃出一條或數條學習步道,將一些相 關設施以步道的方式加以連結。提供學生一個完整的學習環境,也讓學生有機會對 校園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塑造永續的校園環境。

五、生態教材園設立步驟

在進行人為開發的同時,亦該重視「生物生存空間」的保留。在水泥叢林的都 市中,校園綠地就如同許多漂流在其中的綠色島嶼,是都市生態綠網不能或缺的部 分,提供生物一個區塊狀的棲息空間,是「生態島嶼理論」的綠塊棲地(林憲德,1999)。

由此可見,學校生態教材園規劃設立的概念,需與永續發展校園規劃的理念相吻合(蕭 斯文,2006)。

石明卿(1998)提到,為了將校園環境使用於生態教學中,可經過有次序的步驟規 劃設計成為生態教材區域,步驟概略敘述如下:

1.設置地點之調查,仔細調查所要使用之區域,記錄人為與自然的特徵、出現的物種 以及設立教材園後所能維持的物種,之後分析資料以了解該地區之生態特性。

2.確認該區域在教學上所能提供的各種需求,包含學校、學生學習及生物的需求。

3.種植適當植物,吸引特定的動物及進行棲地營造以改善該地區之環境,使其成為適 當的生態教學場所。

4.訂定教學計畫,選擇適當教學策略,並設計合宜之教學活動,以便達成教學目標。

5.列出生態教材園所需要之資源,並依時間表去執行計畫。

6.追蹤評量學生學習上對於該計畫實施的學習成效。

吳宗憲(2001)將生態教材園設立流程除棲地營造計畫外,加入解說計畫及維護 管理計畫,三者關係見下圖4。最重要的是要給大自然充分的空間與時間,允許自然 設計,將生態教材園融入大自然的運作中,以連結附近區域的生態活動。

(35)

4 生態教材園設計流程圖

資料來源:「生態教育園棲地規劃設計之研究—以台灣低海拔西南氣候區為例。」,

吳宗憲,200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系研究所,臺北市。

六、生態教材園的規劃

生態教材園在規劃上必須特別謹慎小心,且要認真思考每個環節,最好能實地 去探勘已經規劃的生態教材園,聽取他們建議以及專家著建議及多參考一些文獻,

棲地營造計畫 解說教育計畫

基地位置選擇

基地規劃

計畫

設計

施工

完成

確立目標 確定棲地樣式

維護管理

教材教案設計

解說設施設計

解說人員訓練

教育活動

自然設計 環境監測

維護管理計畫

(36)

以免造成日後荒廢的情形發生,除無法達成教育的功能外,也有可能造成學校日後 多一處校園的危險死角。

針對生態教材園的整體規劃,國內許多學者(方偉達,1998;林秀滿、盧秀琴,

2003;林憲德,1999;吳文德,2001;陳建志,1997,2000;楊平世,1998;湯志 民,2003;黃瑋寧,2004)先後提出了多建言,整理如下:

(一)整體校園的綠化與美化相結合

設置生態教材園時,需評估整體校園的綠、美化措施,以落實綠化效果在教學 環境的考量,避免顧此失彼,忽視自然教育與生態教育之功能。

(二)保持開放原則

目的是使學生在無時間及管制壓力情形下,自由的在生態教材園中進行實際接 觸與觀察,且須設置具知識性及教育性的解說牌,增加學生與民眾的學習機會。雖 然是生態教材園採開放原則,但一定先訂好參觀守則,以免造成園内的東西被破壞。

(三)師生共同參與經營

尋求教育行政單位的協助,並結合學校師生、家長或社區中有力人士共同規劃 經營,透過集體參與規劃,增加學校師生與家長與社區大眾對生態教材園及學校之 認同感,對於日後生態教材園的經營與維護上也比較便利。

(四)重視自然化的原則

因人為的干擾,使校園生態資源與原有之生態特性常有落差,以植物為例,校 園生物生存之綠地常因人工設施瓜分而碎裂化,且因美化、整齊度之關係經常需要 除草與修剪,並於校園內種植大量的外來種園藝種植物,這些作為都對原來棲息之 生物有嚴重之干擾。而動物方面,鳥類則以麻雀、白頭翁、綠繡眼及鴿子等,而校 園中常見的蝴蝶大多為遷移性強或多以園藝植物為食的蝶類為主。故學校生態教材 園之整體規劃應以自然化為原則,應努力塑造微型的自然原貌。

(五)善用周邊資源

(37)

規劃設置生態教材園前,應先調查學校周邊各項資源以作為整合規劃用。生態 教材園以維護生物多樣性及永續性為主要經營目標,善用學校原有的資源,降低生 態教材園成本及維護上的困難,提高生態教材園與校園整體之相容度,讓生態教材 園之規劃達永續性為最高指導原則。

(六)強調生物多樣性

若欲進行棲地經營管理,物種選擇最好以原生種動、植物為主,採用原生植物 多層次綠化,力求「物種多樣性」,仿天然林的多層次,並與當地各種生物混種,營 造出生物多樣化之環境,形成生物網中之繁複的食物鍊關係,提供生物覓食與棲息 所需,這有助於維持生物種類及數量的平衡,以達成穩定管理與維護效益,落實生 態保育教育及達成教育展示之目的。

(七)建立網路資源

教師可利用網路資源,將與經營相關的資訊與經驗匯集形成網站,累積整理資 料,與其他學校互相交流,提供各校輔助教學之管道,也可提供學生與教師一個自 我學習、進修的管道。

生態教材園若能妥善規劃,不僅可造福學校師生,更可以影響到附近的社區,

故學校應以永續經營的態度去經營其生態教材園,讓大家能不用到郊外去踏青也能 享受到這田園風光般的學習園地。

(八)結合學校課程

最為理想的生態教材園需配合教學或生活需要而加以設計布置,也可依課程需 要與教學需求進行規劃,最好能結合學校本位特色,發展具學校或當地特色之生態 教材園,或做為學校本位課程之中心,展開各項課程活動。除此之外,與可提供教 師進修管道,充實教師對於環境利用與規劃的能力。

七、小結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生態教材園,其目的無非是透過生態教材園的設立來提供學

(38)

校師生與大自然親身接觸的園地,希望藉著實際觀察、探索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 興趣,培養愛惜生命的態度,並思考如何保護自然與愛護環境。

此外規劃教材園時必須注意與當地的氣候、環境相配合,並結合親師生共同規 劃經營,透過集體參與不只可增加對學校及該園的認同感,更能讓校園成為當地社 區共同的生態環境教育學習場所,增加社區內的人們親近自然的機會,並藉由人與 各物種及環境的交流互動,進而尊重生命、關懷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互利共存。

第三節 生態教材園的理論基礎

知識是學習者與生活交互作用而建立的,互動的對象包括老師、同儕、家人與 周遭生活的環境,透過互動會使得本身的觀念改變,學習者經由知識探索的過程所 獲得的學習成果才會具有較大的持久性。(Brown, Collins, & Duguid, 1989)

校園一直是兒童學習與成長的搖籃,且在國民小學時期兒童的可塑性最大,應 該讓兒童多接促大自然,讓兒童藉由感官與親自探索中學習,發展愛護自然的情操 與價值觀。故我們就應該從下列的各種教育理論來介紹生態教材園所依據的理論基 礎,分述如下:

ㄧ、實用主義

杜威(Dewey)倡導「教育即生活,生活是經驗不斷的重組與改進」,這句話的意 思是一個人若要進步那一定得從生活中不斷的累積各種經驗。因為知識是從人與環 境交互作用下主動取得的,強調由做中學的活動課程(葉學志,2004)。他也曾提出

「一盎司經驗勝過一頓的理論」(An ounce of experiencr is better than a tone theory)由 上述可得知他相當重視「經驗」,重視教育與個人經驗之間的聯繫。杜威認為一切真 正的教育皆從經驗中所累積產生出來,因此提出「由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 理論,他認為教學必須使學生經歷「真實的情境」,促使學生思考「真實的問題」, 同時也需針對問題提出不同的假設,然後再經由觀察、整理、分析後,得到最後的 驗證。(姜文閔,1992;蕭斯文,2006)

生態教材園提供學生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與機會,在經營生態教材園中,教師

(39)

若能主動安排適當的學習情境,學生便能達到知識、技能與態度上的學習,能主動 學習且藉由不斷反省改進,重組經驗中,體會到由做中學的樂趣。

二、自然主義

盧梭(Rousseau)是自然主義的代表,他的著作「愛彌兒」(Emile)中提到兒童應 在自然環境中學習,使兒童成為一個真正的、自信的、自由的人。故主張教育應該 要返回自然與順應自然,在進行自然教育時應以實物為主,接觸大自然,因為他曾 經提到「不可以符號代表實物,否則會讓兒童分心,注意力無法集中,並且忘記實 物的真正意義。」因此盧梭認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導方式應該是由易至難、

由簡至繁、由直接到間接、由已知到未知、由具體到抽象、由近至遠,順從而從的 心理發展,使其能自行學習新的知識(林玉體,1997)。

生態教材園是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讓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童身歷其 境的學習過程。現在雖然科技發達、教學設備與媒體齊全,但因此也讓學生失去親 身體驗、探索的機會,因此,為達親身體驗自然的教學目的,必須讓學童親自感受,

讓大自然也變成現成的教材,因為知識並非只是來自書本。

三、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主要是強調知識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學習者的知識是如 何獲得的,建構主義的認知是以情意為動力,由學習者主動建構的,是情境與認知 的結合,而認知的歷程必然包含認知主體的價值判斷,以及情感的因素。故建構主 義認為知識是不能傳達的(朱則剛,1992;林政仁,2002;Von Glasserfeld, 1989)。

教師可以帶學童去生態教材園中,但教師並無法逼迫學童學習,也不能幫學童 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教師只能提供適當的情境與機會,並引誘學童對其產生學習 興趣,進而主動去探索、建構屬於他自己的知識,若能將情意與認知結合在一起,

則能順利達成建構主義的教學目標。

四、經驗主義

(40)

洛克(Locke)是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主張一切知識並非起源於理性學說,而是 起源自於經驗,主張「一切知識都源自於經驗」。這裡所謂的經驗指的是感官經驗,

也就是從我們接觸外界的各種感官知覺包含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及味覺,從中 獲取的一切經驗經驗,包含了二要素,一是感覺,屬於外在感官的學習,經由感官 與外界的接觸,從環境中獲得素材;二是反省,即透過知覺、記憶、思維與推理等 作用組成有意義的內容或概念,由單純觀念集合為複合觀念,進而產生知識(古士 宏,2006;林政仁,2002;黃光雄、蔡清田,1999)。洛克認為非感官知覺的知識都 是非基礎信念。因知識是經驗的產物,對教育的影響是注重感覺經驗、學習方法與 教材的選擇。

故生態教材園以學生為中心,闡述最直接的感官經驗與歷程,老師選擇適當的 教材資源,提供學生所需的經驗,並從中獲取知識,達到學習的目的(林政仁,2002)。

五、發現學習法

布魯納(Bruner)所提倡,主張開放式教育,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是經由學習 者在自己探索尋找中發現答案的,布魯納主張學習應該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教師 配合學生的經驗,將教材做適當的組織,設計各種有利於兒童發現各種結構的學習 境,引導學生發現有意義的結構。只是經由學生主動的操作探究、對照比較,運用 策略,發現教材所含的重要概念,才算是真正的學習,布魯納也曾提及:「在未經學 生自行探索嘗試前,即將答案告訴學生的教學方式,不是知之不詳而迅速遺忘,就 是囫圇吞棗而一知半解」(張春興,1996)。

藉由生態教材園的教學資源,學生藉由他的知覺經驗,去觀察與發現問題和事 實間的結構與關聯,其學習效果會優於傳統的直接灌輸知識或解說(古士宏,2006;

林政仁,2002)。另在提供實務教學的環境中,可使學童在親近自然的環境中,透過 觀察、體驗與操作而獲得新知,故教師若能提供一套有系統的知識觀念,學童的學 習將會更有意義。

六、認知發展理論

(41)

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被公認為 20 是技 發展心理學上最具權威的理論,他認為人類的認知發展可劃分成四階段,但這四個 階段劃分的依據並不是年齡(即「生物的成熟」),而是依照個體認知結構整體形式 的特徵作為劃分,可劃分為:感覺動作期、運思前期、具體運思期和形式運思期,

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特徵,如表 2:

表 2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年齡 說明 特徵

感覺動作期 (sensory-motor

period)

0-2 歲

個 體 憑 藉 著 感 官器官,探索外 界事務,藉以獲 取知識的歷程。

1.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以 動作行為表徵外在世界)

2.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 動

3.對物體認識具有物體恆存性概念

運思前期 (preoperational

period)

2-7 歲

尚 未 能 作 出 合 乎 邏 輯 的 思 考,只能使用簡 單的符號。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 傾向

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

3.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 全面

4.有五項限制:(a)具體性(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主義(d)知覺集中(e)直接推 理

具體運思期 (concrete operation period)

7-11 歲

對 具 體 存 在 的 事 務 進 行 合 乎 邏輯的思考。

1.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解決問題 2.完成「守恆的任務」,有(a)可逆性(b) 自我中心的消失(c)去集中(d)轉變對狀 態(e)邏輯思考

3.尚無法作抽象思考

形式運思期 (formal operation

period)

11 歲以上

對 抽 象 性 事 務 能 進 行 合 乎 邏 輯的思考。

1.能作抽象思維

2.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解決問題 3.能按形式邏輯的法則思維問題

4.形式運思包含三種能力:(a)假設-演 繹能力(b)抽象思考(c)系統性思考(d)命 題推理(e)組合推理

Note.From“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by Piaget, J., & Inhelder, B.1969

(42)

依據上表得知國民小學學童(7-12 歲),正處於具體運思期,此時期,學童通常 需要藉由具體的物品來進行邏輯與因果的思考,故對國民小學階段的學童進行教學 活動時,儘量為他們提供自我發現的機會和富有變化的經驗,而這些機會與經驗最 好是具體的,讓學童能實際操作與參與(董志峰,2001;蕭斯文,2006;魏明通,1998)。

藉由生態教材園教學,正好提供具體運思期的學童自然的生態教育環境,讓學 童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是學生熟悉、清楚的,於是 透過親身體驗的參與,學習就會和舊經驗互相連結,學生可透過同化、調適的過程 中尋求平衡,增進學習效果,建置屬於自己的認知基模(古宏文,2006;林政仁,

2002)。使學童更加了解、珍惜與尊重自然環境。

七、感官為實論

威夫斯(Vives)針對感官學習,曾提及:「學習的途徑是由感官到想像,然後才到 達心靈。因此,感官是我們的第一位教師,在那兒,我們的心靈被解開了……既然 感官經驗是教學的初步,則教學之初,就應該先注意運用感官的主人─兒童,也就 是教材教法要適應兒童感官上的需要。」(林玉體,1997)。

繼威夫斯後,柯門紐斯(Comennius)也提出類似的論點─堅持唯物主義感覺論,

強調心智中的一切內容與活動皆來自感官,人們藉由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運用 來認識大自然與世界,即便科學的真實性與準確性,亦依賴感覺來證明。因此他提 倡感官教學,強調舉證實務,認為教學要到實地,讓學生聽到、摸到、嘗到(張啟明,

1998;黃瑋寧,2004)。至於無法直接感覺與觀察的事物,他則主張「高級的事物可 以由低級的去代表,不在跟前的可以由在跟前的代表,看不見的可以由看得見的去 代表。」(黃瑋寧,2004;董志峰,2001)。

因此,藉由設置生態教材園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感受自然界的真實性,

學生可以在這潛在的學習課程中,利用感官,親身體驗,讓學童在更真實的環境中 學習。

八、小結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3) 日常逐步發展不同的學與教策略,尋求校內 ( 行政 ) 與校外 ( 資源 ) 支援,留意機會,以擴闊學生的學習 經驗. 4)

 把有着相同符號的圖畫書編 成小單元,歸類施教,引導 學生認識符號的共通點,辨 別其中的細微差異,建構文 學鑑賞能力.

趣 趣、 、 、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等的不同,並有不同的學習需要。2.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

 假如學校有特殊的校本需要,校董會/法團校董 會可考慮聘用現職或中斷服務不超逾一年(超額教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通過蒐集學生在各方面(包 括學習 過程和結果 )的學習 顯證,然後詮釋資料,判斷 學生的表現,藉以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