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家傳菜餚之共食與敘事

第三節 家傳菜餚敘事之關係與記憶

一、 共享食物與共構故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共時性家庭關係與歷時性家庭記憶,期能推導出飲食記憶與家庭意象之關聯。

第三節 家傳菜餚敘事之關係與記憶

本文鎖定「家庭共食情境」並以家傳菜餚之敘事意涵討論食物承載記憶的方 式,根據前章文獻探討可知敘事因含「時間歷程」而涉及回憶(Crossley, 2000

/朱儀羚譯,2004),而敘事意義之組織過程也取決於與他人互動的「關係」

(Josselson, Lieblich & McAdams, 2007),故以此提出研究問題二「以家傳菜餚 為核心的敘事內容如何反映成員關係?如何涉及家庭記憶?」。

為回應上述提問,本節採用「敘事者與敘事視角」、「時序、頻率與時限等 元素」對敘事過程進行細部分析,以下分為「共享食物與共構故事」與「家傳菜 餚的歷時記憶」二部分說明。

一、共享食物與共構故事

承前節「研究資料綜述」之說明,家傳菜餚共食情境文本與敘事訪談文本皆 含有敘事視角之元素故可納入討論。然而二者以視角展現關係之敘事型態與意涵 有明顯差異,如訪談敘事是由一人講述且其反映之關係多涉及故事中的重要他人 或揣摩他意,而共食內容則由多人建構並展現家庭成員互動狀況與共有經驗脈 絡。

為能明確掌握不同情境下之家傳菜餚敘事內容如何反映成員關係,本小節擬 分別探討此二類情境。以下第一部分針對「敘事訪談文本」分析敘事者與敘事視 角,探看敘事者之視角差異展現哪些意義,第二部分則透過「製作與共食情境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討論共構過程如何反映家庭關係。

(一)敘事者與敘事視角分析

此階段分析主要目的在於探看敘事內容中之敘事者與視角區別。依第三章說 明,敘事者類型可略分為「異敘事者與同敘事者」、「外敘事者與內敘事者」、「自 然敘事者與自我意識敘事者」與「客觀敘事者與干預敘事者」等四種(胡亞敏,

2004)。

其中,異敘事者與同敘事者之差別取決於「敘事者」與「敘述對象」間之關 係:若敘事者並非故事人物即為「異敘事者」,而「同敘事者」則是講述個人或 與自身相關的故事(胡亞敏,2004)。以家傳菜餚發展背景與敘事過程而言,所 有故事皆為外婆與兒女們親身經歷事件,如六女兒使用「我」開啟敘事並回顧昔 日家庭經驗:「我從高中 應該是高一吧 那三年每天都是我回家煮菜的」,或如兒 子提及外婆曾轉述其他長輩的故事:「小時候我常常聽到媽媽說 哦 以前誰誰誰 她們的 呴 哪一個妯娌啊因為坐月子啊 就是譬如說去河邊洗衣服啊 所以常常 因為月子坐不好 她的身體就是等於 後半生都是伴隨著病痛」。相較於「異敘事 者」不參與故事述說,外婆與兒女們皆曾講述自身故事或個人所見所聞故為「同 敘事者」。此敘事視角類型實受「家庭敘事」之講述範疇與內容組成影響:由於 與家傳菜餚之相關回憶或故事關乎個人生命歷程並與其他家庭成員密不可分,敘 事者勢必參與其中並透過對自我經驗的描述與主觀感受來展現意義,故在「異與 同」的視角層次上形成「同敘事者」之固定觀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上述家庭敘事之故事範疇特性也反映於「自然敘事者與自我意識敘事者」與

「客觀敘事者與干預敘事者」之視角展現。「自然敘事者與自我意識敘事者」是 以敘事者的敘事行為劃分:前者常隱身於文本而使故事人物、事件得以自行呈現,

後者則會強調是自己在敘述(胡亞敏,2004)。如外婆與兒女們的敘事過程多以

「我」的視角出發且個人也參與故事,時時展現「我在說」的敘事視角故屬於「自 我意識敘事者」。如二女兒回憶小時候吃的便當菜餚時表示:「我就最記得啦 就 是 像在吃飯的話 那個便當什麼 我記得我們好像沒有什麼菜 我就想不起來不 知道什麼菜(笑)真的不知道什麼菜 只記得說 欵那個麵線加醬油這樣子 我印 象最深刻的就是這樣」。此一述說係以「我記得」、「我想不起來」、「我印象最深 刻」等詞彙多次強調自我敘事觀點,不僅確認事件與個人之關聯更由此強化了故 事對個人的獨特意義。

另一方面,「客觀敘事者與干預敘事者」是以敘事者之姿區分,前者目的僅 止於「傳達故事」故保持客觀態度,後者則會直接對故事中的事件、人物或現象 表達主觀感受並加以解釋與評論(胡亞敏,2004)。以外婆家習以雞酒來調養產 婦身體並傳遞坐月子儀式意義為例,四女兒與外婆皆提出主觀看法。

我覺得這好像可以~歸功說她 坐月子的時候 然後 沒有~就是 沒有碰生水啊也不吃冰冷的食物這樣 或許雞酒/當然啊就是因為民族 性不同但是我覺得 可能亞洲人 感覺好像 還 還滿適合的 這樣子(四 女兒劉昭佩,2013 年 5 月 21 日)

坐月子 坐很好 呴 你~不可以出去吹風 啊也不可以拿掃把 啊吃 飽呴 一定都要這樣睡直直的 像我身材這麼好 妳看我沒有駝背哦 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都這樣睡直直的 我都很聽長輩的話 啊坐得很好 所以說我身體才會這 麼好 不怕冷(外婆劉林淑珍,2013 年 5 月 25 日)

以上二例觀之,四女兒回想母親(外婆)坐月子的情境,認為外婆是因月子 坐得好而有充沛體力,另也將雞酒從「家庭菜餚」擴展為適合亞洲人調養身體的

「民族料理」。而外婆則強調自己是因聽取長輩教誨謹守坐月子的各項規矩,故 體態與體力都保養良好。由此可知,家傳菜餚敘事不僅包含事件描述亦展現了敘 事者的情緒、思考及對行動的詮釋,此即透過「干預敘事者」之視角來賦予過往 經驗與事件意義。

整體而言,家傳菜餚故事多因家庭敘事本身的範疇與講述情境使然而造成視 角的主觀與單一特性,但值得探究的是,敘事者在「外敘事者與內敘事者」之視 角層次上則一反前述特性而展現較多元的視角轉換過程。根據胡亞敏(2004),

外敘事者與內敘事者是以文本中的敘事層次劃分:當整體故事含有某角色的經驗、

回憶或夢境等小故事且由該角色講述時,那麼外層故事的講述者即是「外敘事者」,

而講述內層小故事的故事角色則為「內敘事者」且多具交待與解說功能。梳理外 婆與兒女們的敘事過程即可發現,敘事者常會使用「某人說」或直接模仿他人語 氣來轉換視角,而「內敘事者」的出現時機即為反映家庭關係的關鍵,包含「凸 顯相關經驗之重要他人」與「使今昔產生連結」等意涵。

例如,二女兒回憶兒時接觸「雞酒」料理的情境,最先浮現的畫面即是外婆 坐月子時頭綁毛巾、吃雞酒吃得滿身汗的模樣,而此場景除了外婆與二女兒外更 包含同樣蹲在一旁垂涎不已的三女兒。由於二女兒的孩提時期幾乎與三女兒相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共度,「姐妹倆一起看母親吃雞酒」的場景也成為彼此共構的回憶,而三女兒此 刻更成為開啟敘事的關鍵角色。

有一天聽妳媽媽(指本文作者之母,即三女兒)在形容 以前外婆 這 個如果生小孩的時候 那個那個那個什麼 一條毛巾這樣綁著 放一碗公 麻油雞碗公 ……我和妳媽媽都還記得 妳媽媽有沒有講(研究者:我沒 有聽過)妳沒有問她哦 妳問她她就會講 然後我最記得 然後她就整身 汗啊……然後啊 那個以前那個 妳是要叫那個什麼 妳要叫阿祖 我們 是要叫阿嬤 說那個是要給月子的人吃呴作月子的人吃……(二女兒劉 菜妹,2013 年 5 月 20 日)

不同於前述幾項直接以「我」開啟敘事之視角特徵,二女兒首先提及:「有 一天聽妳媽媽在形容」,顯示與雞酒相關的整體回憶裡包裹著與三女兒的某次對 話經驗,而此番對話即形成了內層故事的基礎。雖然二女兒也記得外婆吃雞酒的 模樣,但該次對話由三女兒講述之情節再度強化了二女兒對於「外婆坐月子形象」

的記憶細節,故二女兒本次講述時不經意地以「三女兒的形容」將該次對話情境 編織進來,使得敘事視角轉至三女兒並使其成為描述外婆頭綁毛巾、面前放一碗 公麻油雞的「內敘事者」。

從三女兒的視角出發不僅凸顯了其為二女兒記憶中的重要角色,也說明了二 女兒在與三女兒共享回憶時更持續共構並延續這段經驗。有趣的是,二女兒在回 憶過程中思緒突然回到訪談當下與研究者(即其外甥女)對話,原以「女兒」身 份回味著與母親(外婆)的互動卻頓時轉為「二阿姨」角色,並欲透過稱謂來確 認故事角色的關係。二女兒在二種角色間來回跳躍雖未講述另一內層故事,但「妳 媽媽會告訴妳」與「確認長輩稱謂」等談話內容則因涉及不同時空而促成「家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回憶得以傳遞」與「強化世代成員關係」之今昔連結。

相較於二女兒是透過與手足的共同記憶來回溯兒時接觸雞酒料理的經驗,兒 子則從其妻子之視角出發,以媳婦親身食用感受來強調雞酒的溫暖家庭意象。

那我們先看 真實面 那個第一 第一印象那個舅媽的反應 她是說 嗯~雞肉很嫰很香啦 那個雞酒的雞肉很嫩很香 可是呴 那個~三餐都 吃呴 呴ˋ(笑)又油又膩(台語)這樣(笑)她說她到後面都只喝湯 而已 而且哦 而且她吃完那個~ 吃完雞酒之後就開始冒汗 ……那舅 媽也說囉 她真正吃雞酒的人 她覺得她說她其實她有感受到 那個~就 是婆婆就是阿嬤 阿嬤對她的那個~疼惜 然後 然後疼惜她的身子疼惜 她的人這樣子(兒子劉文卿,2013 年 5 月 21 日)

由於實際以雞酒進補身體的是媳婦而非兒子,他便透過「她是說」、「她覺得」

由於實際以雞酒進補身體的是媳婦而非兒子,他便透過「她是說」、「她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