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東南亞和東北亞的課程全部取消;獨立化是原來「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各子科 目,分別獨立起來,並分別由具專業的老師作至少一學期的講授。282

1997 年,邱坤玄教授接任所長後,再進一步引進「學群」的概念,使得課 程規劃能更有系統,沿用至今。283例如碩士班分為「共同必修」與三大學群「黨 政學群」、「社會經濟學群」、「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學群」計 36 學分;其中

「共同必修」為「中共黨史」、「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文寫作」,「黨政 學群」為「中共意識形態研究」、「中共政治發展」,「社會經濟學群」為「中 共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中國大陸社會結構與變遷」,「國際政治與兩岸關 係學群」為「中共國際關係研究」、「兩岸關係與區域安全」。博士班分為「共 同必修」(「中國研究方法論」)與三大學群計 30 學分,學群一:「中共黨政專題 研究」、「中共黨史專題研究」,學群二:「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共外交」、「中 共與國際關係體系」,學群三:「中國大陸經濟與社會發展專題」、「兩岸經濟 社會發展比較」,博士生須於三學群中選擇一主修學群、並修習學 群內二門學 群課程;其餘二學群則為副修學群,每學群中,最少須修習一門學群課程。284 總的來看,這些課程有部分至今仍是許多臺灣之中國研究相關系所與研究中心 授課的重要科目。以後隨著時局的變遷,以及早期學人逐次凋零,部分重要的 課程則由所培育的所友或是外聘之相關傑出師資接續,顯見至今東亞所授課的 風貌。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東亞所任教的師資,絕大多數仍舊是以各領 域傑出學者為主,並外聘至東亞所任教,其次則是東亞所培育的所友在該領域 有傑出表現者,也會在所上任教,形成兩個師資匯流的脈絡。

參、研究生的山居生活

除師資之外,東亞研究所與國際關係研究所自 1970 年遷入木柵之後,東 亞所仍是政大校本部外的獨立機構,直到 2000 年才由國研中心遷到政大校本 部,所以自 1970 年到 2000 年有三十年的時光,東亞所在國研中心內自成一個園 地。也由於當時時空環境使然,因此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條件。吳俊才先生認

282 王綺年訪談、胡依蝶謄稿,張煥卿教授口述歷史手稿,載於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 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中國學研究的知識社群-訪談與資訊」網頁。

283 2011 年 12 月 13 日,邱坤玄前所長訪談資料;2012 年 8 月 7 日,張惠梅助教訪談資料。

284 見東亞所網頁http://eastasia.nccu.edu.tw/news/news.php?class=1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為東亞所在創辦時就有許多特色:「東亞所的同學必須住校,由所方妥善照顧食 宿,並酌發生活津貼,但絕不許在外兼職,同學們每月要舉行生活學習座談及 小組會議,另設專題討論為必修學分,同時出版東亞季刊,由同學們輪流編 校,因為具備這些特色,所以東亞所的同學皆能潛心研讀,並得參與所內的事 務。」285張煥卿前所長也憶述:「東亞研究所早先有幾個特色,一是吳先生對老 師與學生呵護備至,大家群策群力;二是東亞季刊的創刊;三是堅強的師資陣 容;四是本所專兼任老師每個鐘點除政大薪水外,多加發四十元;五是研究生 不在外兼職者,每月除教育部的四百元,再加發四百元;六是老師上下課都用 轎車接送;七是國研所蓋有男女學生宿舍,免費住宿;八是國研所員工餐廳,

師生幾乎免費搭伙。凡此都為政大及全國系所無,東亞所之為政大與全國『第一 所』之名不脛而走。」286

施哲雄前所長也回憶 1970 年東亞所從金華街遷到木柵的國研所之後的生活 情形:287

國研中心原來的馬蹄形,中間的那一排一樓三間,是東亞所學生的教 室,右手邊是所辦,是教授休息室,旁邊是一個小研討室,所辦的後面是老 師的研究室,郵局那邊是研究室、所長辦公室,這是當時東亞所的範圍。東 亞所的宿舍,也是在當時蓋的,和國際研究中心同時蓋,東亞所為何單獨蓋 宿舍?學校有些研究所有點眼紅,主要是考慮到當時的環境,大陸的資料是 不准流入市面的,東亞所使用的資料,又是現有現找的,因此東亞所宿舍就 在園區裡面,借閱方便,也比較不可能拿到外面去,借閱要登記,複印的資 料要蓋號碼,畢業時還要繳回去,怕資料流落在外,曾有韓國學生,把資本 論留在新公園(今二二八公園)那裡,引起很大的困擾,要查這一本到底是誰 放的。所以東亞所的學生,當然沒有說一定要住校,但是因為大家都能方便 上課與借東西,所以都是兩個人一間,在一、二樓,我是最早進去住的,後 來學生多了,才加蓋 3 樓。

285 吳俊才,「作反共思想的鬥士」,東亞研究通訊,頁 2。

286 張煥卿,「懷念政大東亞研究所的父母-吳俊才老師」,情誼涓滴訴不盡,頁 199。

287 2011 年 9 月 19 日,施哲雄前所長訪談資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施哲雄前所長又回憶:

蔡維屏先生當國研中心主任後,過了好幾年,蔡主任希望國研中心是全棟 樓,因此東亞所才另外蓋一棟,東亞所後來到後面去,是曹伯一當所長(任 期 1974-1980)時才換的,吃飯也是在國研中心裡面,視同國研所的一員。

因為東亞所是國研中心和政大合辦的,所以東亞所視同為國際關係研究所的 一部分,後來併入政大後,變成中心和所是平行的,以前是上下的關係。國 際關係研究所過去是國家安全局的政策研究室,併入政大後就不是了,所以 所長有一部專車可以使用,政大只有校長才有專車可用,東亞所另外還有一 部專車可以接送老師,所以東亞所的經費比其他研究所充裕很多。

此外,研究生在此的生活情形,現任職政大國研中心的陳永生教授(碩 9)

回憶道:288

常駐在國關中心的日子,我在此地三餐包伙(吃桌菜),早餐有稀飯、饅頭 及小菜食用,中餐三菜一湯,外加應時水果一份,傍晚四點半又吃晚餐了。

對一個家境清寒的我來說,東亞所給我的獎學金及生活津貼,除了三餐溫飽 之外,我還可以寄回家貼補家用。

現任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張五岳所長(碩 16、博 7)憶述:289

那時大多數同學都住在東亞所宿舍,上課在東亞所教室,找資料在國關中 心,連三餐都在國關中心搭伙,有時候一個星期才踏出國關中心大門下山一 次去打牙祭或放風逍遙。在這方吋幽靜的山岰之地,白天可以隨時預見國關 中心的著名學者,跟他們請益,天熱也可以跑到沁涼的圖書館去神遊,晚上 可以跟同學與學長姐一起煮酒論劍笑傲江湖。

288 陳永生,「所友憶當年-以讀『匪』書為樂」,政大東亞研究所四十週年特刊,頁 23。

289 張五岳,「所友憶當年-隱士般的狂狷生活」,政大東亞研究所四十週年特刊,頁 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現任教於實踐大學的賴岳謙教授(碩 16)憶述:290

記得同學們都很用功,很有才氣,都有自己的見地,不隨波逐流。在山谷 裡,大家幾乎是群居在一起,一起上課,各自溫書,同學做報告時,不會吝 嗇提出自己的見解。

張弘遠教授(碩 24、博 16)回憶道:291

彼時的東亞所對外聯絡的電話是由國關中心轉接,五點下班之後,電話便 不接通,入夜之後,警衛先生便關上大門,進出皆需驗證,整個中心便成空 城,一派安靜寂寥,此時的國關中心便成為東亞所同學的私人花園。而學 習、住宿皆在此地的同學們,日間於課堂中熱烈交鋒、夜晚則在宿舍裡把盞 言歡,若有疑難不解,隨時可以上樓叨前輩,整個宿舍二十四間房間,由下 到上,論資排輩,碩士班學弟在下,博士班學長居上,對於當時碩士班的學 弟而言,三樓博士班學長的生活區有如軍事重地,閒人免進。

已故的許志嘉教授(1966-2009,碩 23、博 13)曾回憶道:292

與學校其他研究生不同校區學習的我們,自成一個「共黨世界」,在東亞 所這個小小世界裡,我們建構了不同於其他所的革命情感,因為住在一 起,從白天的讀書、上課,到晚上的讀書、休閒,我們一起打桌球、一起 喝酒、一起談天,還曾經在沒有門的浴室中一起共浴,建構了屬於東亞所 的學長學弟情誼,也相互鼓勵,要一起努力讀書,一起奮鬥成長。

王綺年教授(碩 25、博 14)回憶道:293

290 賴岳謙,「友誼長存」,政大東亞研究所四十週年特刊,頁 36。

291 張弘遠,「所友憶當年-慨然紅塵青雲志 猶憶山林讀書聲-我在東亞所的時光」,政大東亞 研究所四十週年特刊,頁 49。

292 許志嘉,「所友憶當年-回首來時路」,政大東亞研究所四十週年特刊,頁 47。許志嘉,政 大外交系,政大東亞所碩士與博士。曾任外交部荐任科員、中央日報記者,並先後任教於輔仁 大學、銘傳大學。

293 王綺年,「所友憶當年-東亞所生活宛如中國社會的縮影」,政大東亞研究所四十週年特刊,

頁 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東亞所那時在國關中心轄區之內,出入嚴格管控,頗有一番神秘感。與世 隔絕的環境,造就出一群具有革命情懷的「宅男、宅女」,而這正是東亞所 與眾不同之處,大家有著共同的「生活經驗」,一起過著、體驗著中國式的 人民公社生活:中午下課後,在國關大飯店內跟研究員們搶食食物、撈牛肉 湯裡稀疏牛肉,還有小福利社可以買買零嘴、小郵局可以領錢,晚間宿舍一 片睡不著的動物在蟲鳴鳥叫,當然,還有學長們召喚的酒宴。馬克思、毛澤 東與中國等浩瀚知識在哪哩?就在東亞所的生活裡默默地、抽象地傳承著,

東亞所的「擬中國特色」求學環境,對畢業後同樣投身於中國研究的我們,

方驚覺所內數年生活宛如中國社會的縮影,師生同儕的人脈連結、小公社的

方驚覺所內數年生活宛如中國社會的縮影,師生同儕的人脈連結、小公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