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貳、研究範圍

本文預計從歷史斷限著手,為進一步掌握論述的主軸,從東亞研究所 1968 年成立迄今,本研究擬從三個時期來逐一進行探討,分別是東亞研究所面對蘇 東共黨陣營與毛澤東後期執政時期(1968-1979)的探究時期、改革開放後的鄧小 平主政時期(1979-1995)的應變時期,以及江澤民、胡錦濤與習前期主政

(1995-2015)的深化時期。

在時期劃分的思維考量,首先在蘇東共黨陣營與毛澤東執政後期這個階 段,東亞研究所在 1968 年成立之時,除蘇東的社會主義陣營持續在冷戰階段扮 演兩極格局的要角,中國大陸也正經歷文化大革命,以及 1972 年尼克森總統訪 問中國大陸並簽訂上海公報等時勢發展,無論對於中國大陸的內政與外交皆有 巨大的改變與轉折,其後毛澤東於 1976 年辭世,但毛後的政局與接班並未呈現 平和,四人幫的被捕以及華國鋒與鄧小平之間的爭逐,最終在 1978 年底以後鄧 小平實際主政而確立,因此成為第一個時期的劃分所在。

在第二個時期,則是以中國大陸展開改革開放政策為始,此時不只中國大 陸透過意識型態的調整,同時也運用各種政策來進行體制的改革,希望能強化 體質以進行和平與發展的主軸,同時中國大陸也要面對在 1980 年代後期蘇東陣 營所進行激烈的革命與轉變,以後隨著 1991 年蘇聯解體後,也使中國大陸必須 嚴肅因應這些變局。同時,兩岸關係也在蔣經國總統從三不政策到執政後期有 所突破,在繼任的李登輝總統執政初期,終於有 1993 年的辜汪會談而使兩岸關 係進入到一個蜜月期,延續到 1995 年江八點的發表。但不久,同年因大陸抗議 李前總統訪美而使兩岸關係進入到一個中挫階段,進而延伸到 1996 年 3 月中華 民國臺灣進行第一次總統直選,而有兩個導彈事件以及美國航艦巡防海峽,避 免兩岸危機進一步升高;因此雖說鄧小平於 1997 年辭世,但江澤民在 1989 年六 四天安門事件以後上台,直到 1995 年以後逐漸展現影響力,因此此時期斷限在 1995 年。

最後就是集中在江澤民、胡錦濤執政與習近平前期的主政時期,特別是從 江澤民在 1995 年提出江八點以後,顯見江澤民開始能在政治上有所發揮,因此 即以此做為這時期探討的起點,同時延續到習近平初期執政時期,正好橫跨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共的 1997 年十五大、2002 年十六大、2007 年十七大、2012 年十八大,特別是 2012 年底的十八大之後,確立習近平與李克強接續主政的新局,因此斷限在此 而可觀察中共第三代、第四代、及第五代的政策作為,同時進一步探討在此時 期的議題發展以及研究途徑的走向。在這個時期,持續觀察中國大陸在江、胡 及習主政之下如何持續承接改革開放的政策,這時期不只要因應 1997 年的亞洲 金融風暴衝擊,同時在外交上如何審慎處理美中以及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都 是重要的議題。其次,中國大陸也要面對港澳的回歸,都深刻考驗和平與發展 的基調能否有效運作。在兩岸關係上,則橫跨中華民國三任總統的互動,分別 是李登輝前總統於 1996 年連任到 2000 年卸任期間,所產生的戒急用忍的後續效 應,進而持續到 2000 年陳水扁前總統政黨輪替後的兩岸緊繃,以及 2008 年馬英 九總統二次政黨輪替的兩岸互動,都使得這個時期的兩岸關係研究更具有連動 性。

確立三個劃分時期之後,接著就是進一步檢證當代中國學呈現的情形,本 文將再進一步探究課程安排、歷屆博碩士論文與東亞季刊(東亞研究所所辦之學 術刊物)的投稿所刊之文。東亞研究所的當代中國學知識,其實來自臺灣早先各 領域優秀學人的貢獻,這些或經過個人經驗或歸納統整,逐漸形成各個學門與 課程,並成為臺灣其後在此領域所成立的相關系所所借鏡與參酌的對象,時至 今日部份課程如中共黨史與意識形態等,仍舊成為理解中共發展的重要基礎知 識。其次,其他次領域如政治、經濟、社會、國際關係、軍事、文教等,也透 過這些課程沿承下來,繼而在接續的師資中調整與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進一 步豐富課程的內涵。也因此,整個知識的脈絡發展就有其延續性,而知識的吸 收以及知識的再產出,就會再透過歷屆博碩士論文與東亞季刊的投稿所刊之文 而具體呈現出來。儘管博碩士論文仍屬基礎性的知識,但在某一個程度上其實 也反映個別領域在每一時代值得探索的課題,或運用臺灣獨有的匪情資料分析 與批判,或因應學界變化而直接間接與西方理論範式交流對話,或超脫過去文 獻與經驗研究而能有更多調研的輔佐,也可窺見近五十年發展的實際演變。對 於東亞季刊的探究亦復如此,其串聯相應的學術社群,使東亞所成為另一個知 識傳遞的平台,對於呈現每個時期最新的研究發展自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面 向,從中可進一步了解究竟當時在學術社群中的縮影與實際交織的研究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另要說明的是,文後附錄所收之博碩士論文,因為考量入學以及論文完成時 間,因此論文皆核算至 2012 年止;但東亞季刊到東亞研究,則核算至 2015 年 止。

第四節 章節架構

藉由前述的檢證範疇,因此本文除第一章緒論與第六章結論之外,在第二 章預計以東亞研究所的肇基與嬗遞為論述主軸,除簡介美國當時中國問題學術 研究機構發展之外,也簡介冷戰時期臺灣匪情資料相關機構,以及資料的取得 與利用景況,同時運用政大國研中心所庋藏之檔案與東亞所友的訪談,重新構 築當時創辦的動機與歷程,以明匪情研究國際化與學術化的轉折。特別是當時 先總統 蔣公召見吳俊才主任以及對東亞所設立的影響,也包括蔣經國先生在 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支持角色。其次,也嘗試了解初期師資與任教情形,課程 安排上的兩大系統與四大領域,除延續早先國際關係研究所的「俄情」、「匪 情」、「經濟」、「國際」等分組思維,形成兩大系統(中國文化及三民主義、

共產陣營研究)四大領域(中國文化、共黨理論與俄國史、中共黨史及各面向研 究、東亞局勢及國際現勢)的課程規劃,同時也成為後來許多相關學院課程的源 頭,深刻反映出早期冀盼將匪情研究進一步學術化的苦心,其中相關學人傳授 的當代中國學知識,仍於無形中影響著今天的學術氛圍,也突顯東亞研究所的 關鍵地位。最後,則是進一步探討東亞所所友在學術與實務的影響,並勾勒出 未來所面對的各種挑戰與東亞學派的展望。

第三章首先則是主要觀察歷年課程的安排與變遷,來觀察東亞研究所課程 如何演變以因應時局的發展。58此部份有賴政大國研中心檔案室的珍貴資料,課 程彰顯兩大系統與四大領域,具體落實在必修與選修課程,必修課程包括中共 黨史、馬列主義之研究、共產國際之研究、東南亞史、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

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之比較研究、中共政治、中共經濟、大陸問題研究等。選 修科目包括社會主義運動史、華僑問題研究、美國遠東政策之研究、辯證法之

58 筆者與劉文淑曾於 2011 年 10 月,由東亞所主辦的中國研究年會發表專文「建國百年回首:臺 灣之中國研究與政治大學東亞所」,楊開煌教授曾點出此議題的重要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研究、東南亞經濟發展問題、蘇聯政府及政治、日本近代史、印度史、東南亞 各國政府及政治、俄國史、東南亞各國共產黨。59這些課程有部分至今仍是許多 臺灣之中國研究相關系所與中心授課的重要科目。在這些授課之後,即可進一 步再由此觀察碩士論文議題的討論與走向,也可見到每一個屆次的東亞所友在 經過學習之後,不斷針對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社會、外交、意識型態、兩 岸關係等更多元的領域做出學術產出,也不斷擴增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在傳統 的研究成果之中引入更多國內外學者的探討成果與理論,增強此領域的學術基 礎。因此早先的研究成果其實可以視為是早先學人的研究理念與方法延伸,進 而視為是早先臺灣享有優勢下的學術產出,具體表現於碩士論文上,研究方法 上就集中於較為傳統的研究法。再其次,則透過東亞季刊的各篇論文,包括東 亞所師生撰文以及其他外稿的挹注,都可進一步觀察當時所討論各議題的發展 以及呈現的學術重點所在。

第四章則是集中在鄧小平主政時期的改革開放政策,以及其後蘇東劇變下 的探討。除進一步觀察原先兩大系統四大領域的課程變化之外,同時也試圖理 解課程的接續講授情形,廓清課程的延續以及是否有因應時局變化而新開之課 程。其次,則是集中在此時期的碩士論文的討論,除分析諸多議題走向之外,

也試圖透過比例分析來呈現議題與前一時期的差異,了解碩士論文的變化。同 時,東亞研究所於 1981 年成立博士班後,隨著更多西方學術成果的衝擊及新研 究範式的挑戰,對於博士生而言自是要匯流傳統與新範式雙源的學術氛圍,究 竟在這樣的情境中所呈現的研究與學術產出樣貌又是如何?此外,隨著此時期 兩岸關係的改善,從前研究多以文獻與訪談的方式,在 1990 年代以後已可親自

也試圖透過比例分析來呈現議題與前一時期的差異,了解碩士論文的變化。同 時,東亞研究所於 1981 年成立博士班後,隨著更多西方學術成果的衝擊及新研 究範式的挑戰,對於博士生而言自是要匯流傳統與新範式雙源的學術氛圍,究 竟在這樣的情境中所呈現的研究與學術產出樣貌又是如何?此外,隨著此時期 兩岸關係的改善,從前研究多以文獻與訪談的方式,在 1990 年代以後已可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