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7

回臺之後,我就和劉老師談我的心得,但她的習慣是如果沒有具體的論 點,甚至寫出書面來談,講再好都沒有用,於是我花了 2、3 個星期寫個大 綱給她,她看後也沒給太多意見,於是我再補充並投稿中國大陸研究,很 快就獲刊登。那次田調的經驗很迷人,因為過去東亞所的訓練與研究都以 文獻資料為主,後來才知原來也可用這種方式寫論文,以後我就沿承這個 方式。同時,至今我也一直在調和社會科學與傳統之間,也就是如何把東 亞所的黨史與意識形態,以及社會科學的理論試圖做結合,這雖然有一定 程度的困難,但我認為很重要。所以,以後在我開設的課程中,也試圖做 這樣的努力,就是把理論與中國綁在一起,像是國家理論與中國、新制度 理論與中國等等。所以現在回頭看,我們的經驗也顯示有些地方的線很 強,有些則不強,像是吳江、無錫、溫州等地的線都很強。其實我們做 的,對東亞所來說算是較早,但對社會學界而言,這樣的方式其實早就開 始在做,如吳介民、陳志柔等,理論方面與發展社會學有關,這其實也牽 涉到研究設計及研究態度。

肆、面對挑戰與東亞學派的展望

除課程與研究方法產生變化之外,寇健文所長也提出他對這時期東亞所面 對的變化情形以及後續受到影響的觀察:373

1990 年代中期建立 TSSCI 制度之後,國關中心適應的比較快,東亞所適 應的比較慢,而這就會導致他們底下的期刊,後來的發展會有那麼大差別 的原因。例如早期的匪情月報與東亞季刊,可以發現早期理論性較強的一 些文章都刊登於東亞季刊,匪情月報則是時事性較多,所以和當時兩者的 任務是有關係的。但 1990 年代以後,國科會採用匿名審查制度之後,東亞 季刊沒有跟上,也就是當問題與研究及中國大陸研究進到 TSSCI 的名單中,

東亞季刊並沒列入,而在一開始制度化的時候,原來素質更整齊的期刊,

它沒有馬上跟上,所以現在就很辛苦,因為 TSSCI 的期刊名單不是你高興就 馬上加上去,每個學門它的數量都受到限制的,所以這就造成東亞季刊現

373 2014 年 1 月 13 日,寇健文所長訪談資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在很辛苦,包括徵稿等,它就變成一個上坡的情況,就很吃力,這是比較 可惜的地方。而更大的影響是,當所有學校把 TSSCI 的文章當作是晉用、升 等、獎勵等重要依據之一,就影響到學術的表現,而這恐怕也是當初設計 TSSCI 者未料到的,而這也與大學評鑑有很大的關係,而後來這個效果一直 被加乘,東亞季刊就更吃力。就像當年中國大陸研究曾被除名一年,我是 在那之後擔任副主編,發現邀稿就受到影響,因為那也要算積分,所以東 亞季刊當時未注意這個變化,或許也是從沒料到會有這樣的變化,而現在 又有一些人去反省這個制度,但就目前來看,已經多少影響到東亞季刊在 中國大陸研究這領域的地位。另一個大的變化,就是東亞所所做的不再是 壟斷事業,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多,未來如何做,仍是重要的議題。

事實上,在 2008 年兩岸更加開放與交流之後,對於東亞所而言其實產生了 三個重大的挑戰。一是意味著傳統以文件資料為主的研究方式與途徑,將會受 到嚴格的挑戰,也就是研究者可以採取最「近距離」的方式,深入了解研究課 題,這使得美國在 1970 年代後期因為美中建交而進一步帶來的研究學術典範革 命,也真真確確逐漸影響臺灣,儘管在 1980 年代初期在臺灣學界已有研究是否 採取社會科學化的學術論爭,但在 1990 年代中期對於東亞所以及相關的大陸研 究系所而言,的確因為時局的變化而帶來極大的學術挑戰。

除此之外,第二個挑戰就是來自於國內相關中國大陸研究機構的挑戰,隨 著兩岸不斷地互動與發展,對當代中國與兩岸關係的研究格外受到矚目,根據 近年成立的「文化大學兩岸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所做的歸類,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政府機關、學校單位、財團法人、民間單位、研究機構等。374在政府機關 方面,除過去的既有政府機關有相關機構的設置之外,也在 1990 年代成立如大 陸委員會等單位;在學校單位中,包括政大東亞所、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 心、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山大學大陸研究 所(現為「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東華大學大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當代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等;財團法人方面,包括海峽交流基金會、兩岸交流遠景基 金會、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中華歐亞基金會、國

374 文化大學兩岸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site/cfma2012/rinku。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臺灣智庫等;民間單位方面,兩岸經貿服務網、大陸台商 經貿網、兩岸經貿網以及國內各主要政黨等;在研究機構方面,包括中央研究 院、中華經濟研究中心、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國策研究院、臺灣經濟研究 院、臺灣綜合研究院、陸委會資訊中心、亞太綜合研究院等。其中在學校單位 這個層面中,東亞所成立最早,稍後有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成立相關課 程,文化大陸問題研究所在 1972 年成立,以後相關學校單位的大陸問題研究所 與研究中心不斷的成立,除前述文化大學兩岸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的網頁所列 之外,還有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金門大 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佛光大學國際與兩岸 事務學系(新近整併為公共事務學系國際與兩岸事務組)、中興大學法政學院的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與台商研究中心、致理技術學院兩岸經貿研究中心、以及新 近成立的東海大學大陸社會暨管理研究中心等等。這些系所與研究中心,也逐 漸走出自身的研究取徑與議題,同時甚或有豐沛的經費與人力物力,對於最早 成立的東亞所而言,勢必面對更艱鉅的挑戰。

第三個挑戰來自於全國各相關專業系所的挑戰。過去東亞所在意識形態、

黨史、中共政治、中共經濟、中共外交等相關領域,因為政治上的保護而能形 成獨有的地位與風格,但隨著兩岸可以直接交流,中國大陸不再是學術禁忌,

各系所也就直接興辦兩岸彼此之間的系所合作,因此各大學政治系所、經貿系 所、社會系所,乃至於理工與醫學各學門,或從事學術合作,或直接以中國大 陸為研究議題,原科系的專業理論的特色搭配上中國大陸新課題,新的當代中 國學將走向不同於以往的學術風貌。

這些挑戰,已成為多年來東亞所所友反思的議題,因此東亞研究所積極地 透過籌辦研討會以集結學界提出嶄新的研究途徑展現其學術成果,這些包括「廿 一世紀中國海權研討會」(1991)、「中共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研討會」(1993)、

「兩岸新聞教育學術研討會」(1994)、「兩岸社會發展與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

(1995)、「『中國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課程教學研討會」(1997)、「兩岸協 商談判學術研討會」(1998)、「『跨世紀兩岸高等教育學者』學術研討會」(1999,

同時邀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李文海校長等 12 位學者來臺進行十天的學術參 訪)、「『中國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東亞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2000)、「SARS 疫情對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影響」座談會(2003)、「全球 化與兩岸宗教發展」學術研討會(2003)、「廿一世紀的中共解放軍:是黔驢還 是老虎?」學術研討會(2004)、「全球化與中國大陸發展」學術研討會(2005,

本次會議並邀請北京大學趙寶煦、中國社科院王逸舟、宋泓、復旦大學蘇長和 以及廣州暨南大學莊禮偉等)、「東亞形勢與兩岸關係」研討會(2006,來訪大 陸學者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東亞合作與對話」國際研討會」

(2006,共邀請日韓 6 名外籍學者訪臺並發表論文:小島朋之、大橋英夫、竹 田、吳承烈、金泰虎、韓碩熙。)、「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2007)、「第 三屆和平發展論壇:我國擴展國際空間的相關議題」(2008,東亞所與中國人民 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於北戴河共同舉辦,大陸學者有馮俊、陳岳、金燦榮、李寶 俊、時殷弘、黃嘉樹、劉紅、牛軍、張沱生)、「第四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 研討會: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2008,會中除邀請海基會江 丙坤以「二次江陳會的歷史意義」發表專題演講,大陸學者有陳岳、李景治、時 殷弘、楊光斌、黃嘉樹、李寶俊、黃衛平、王英津、衡孝軍)、「中共建政暨兩 岸分治 60 年」學術研討會(2009)、「全球化下的東亞區域合作學術研討會」

(2009)、「第五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2009,與中國人民大學國 際關係學院於西安合辦)、「第六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ECFA 之後 的兩岸關係與東亞區域整合」(2010)、「2010 中國研究年會-從轉型到轉向:

中國研究的比較」(2010)、「第七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深化兩岸 交流,鞏固和平發展成果」(2011,於長春吉林大學舉行)、「2011 中國研究年 會-傳承與創新:多元視角下的中國研究」(2011)、「兩岸比較視野下的中國 政治發展學術研討會」(2012)等,至今仍持續籌辦相關的國際學術會議。

此外,他們也在每個重要的階段提出觀點以尋求突破,以下的各段可作為 重要的參考。曾永賢先生的觀點:375

新一代的研究人員卻能更佳嫻熟運用各種各樣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以

新一代的研究人員卻能更佳嫻熟運用各種各樣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