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6.2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6.2.2 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僅針對小劇場消費,從供應者和消費者的兩個面向來探討。如果以生 活方式,生活風格來探討,似有更大的探討空間,單以小劇場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小劇場消費者其他的文化偏好與消費品味,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同時也忽略了小 劇場的供應者在其他消費領域的實踐。此外,對於非消費者的心態,(不作某些 舉動也可以視為一種行動,從人的二元性特色的反模仿理論可知),這其中的區 分也值得更加深入研究,這是後續的研究者可以考慮作更加深入與細緻探討的部 份。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文建會(2000)。文化統計資料,台北:文建會。

王了一譯,Elime Durkheim 著(1935)。社會分工論,台北:商務。

王才勇譯,Harry Zohn 著(2001)。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王尚文譯,Horrock , C .著(1998)。布希亞,台北:立緒。

王崇名(1995)。「階級態度」到「個人品味」的轉換:伊利亞斯(Elias)與布狄厄(Bourdieu) 論西方日常生活特質之比較。思與言,第 33 卷 4 期。

王瓊英(2000)。台灣現代劇團行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包亞明(譯),Pierre Bourdieu 著 (1997)。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鍊金術,上海:

人民出版社。

參考文獻

呂健忠(1994)。台灣劇場改編現象的近況。中外文學,23 卷,第 7 期。

呂維婷(2001)。台灣現代劇場劇團組織的制度化--從創作社的出現與發展談起。國立台灣 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小兵譯,Herbert Marcuse(2001)。審美之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英明(1991)。馬克思社會衝突論,台北:時報。

李猛、李康譯,Pierre Bourdieu and Loic J.D. Wacquant 著(1992)。實踐与反思:反思社會學導 引,北京:中央編譯。

林義男譯,Donald Light Jr. & Suzanne Keller 著(1995)。社會學,台北:巨流。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邱炫元 (1992)。 台中市市民的文化、休閒消費—階層品味與文化政策之反思。東海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Jenks ,C.著(1998)。文化,台北:巨流。

南方朔 (1993)。文化啟示錄。 台北:三民書局。

洪凌譯,Baudrillard , J .著(1998)。 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

紅佩郁、藺月峰合譯,Max Horkheimer and Theodor W. Adorno 著(1972)。啟蒙辯證法,重 慶:重慶出版社。

胡幼慧、姚美華(1996) 。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 究實例,胡幼慧主編,台北:巨流圖書。

胡宗澤等著(2001)。西方社會學名著提要二,台北:昭明出版社。

孫智綺譯,Bonnewitz, P.著(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

孫智綺譯,Patrice Bonnewitz 著 (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

馬森(1994)。「西潮下的中國戲劇」,台北:書林出版社。

張君玫、黃鵬仁譯,Robert Bocock 著(1995)。消費,台北:巨流。

張君玫、黃鵬仁譯,Robert Bocock 著(1995)。消費,台北:巨流。

張君玫和黃鵬仁譯,Bocock , R .著(1995),消費,台北:巨流。

張君玫譯,Bauman, z.著(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

張君玫譯,John Storey 著(1999)。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張其仔(2001)。新經濟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家銘等譯,Anthony Giddens 著(1997)。社會學,台北:唐山。

張逸帆(1999)。台灣專業劇場的西洋戲劇挪用個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1999 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專業劇場,台北市:文建會。

參考文獻

馮建三譯,Alan Swingewood 著(1993)。大眾文化的迷思,台北:遠流。

黃大晉、張家銘(1993)。米德的「社會自我」理論:從歷程與結構的觀點剖析。東吳社會

楊雅民(1999)。布爾迪厄與生活風格社會學研究,社會理論學報,2/2。

葉至誠(1998) 。台灣地區消費文化的變遷,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北:

劉千美(2001)。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台北:立緒。

劉精明譯,Mike Featherstone 著(1991),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

劉維公(1991)。消費文化與象徵鬥爭:消費文化理論的反省。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

蔡繼光、李振昌、霍達文譯,Friedman, T. L.著(1994)。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

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

鄭啟元、陳慧慈譯,Tomlinson ,J.著(1994)。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台北:遠流。

鄧方譯,James S. Coleman 著(1990)。社會理論的基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蕭新煌(1989)。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

賴守誠(1993)。台北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台大社研所碩士論文。

賴嘉玲 (1995)。莫內故宮展與臺灣社會文化變遷:一個文化生產場域的個案研究。台大 社研所碩士論文。

戴君芳(1996)。台北地區小劇場之文化生產場域分析( 1986-1995)--從「收編論」談起。國 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雅雯(1994)。台灣劇場的跨文化改編--橋樑或是裂痕。中外文學,23 卷第 7 期。

謝淑芬(1994)。兩性文化差異與女性文化— 以台中市生活風格研究為例。東海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鴻鴻(1996)。冷盤熱炒,合縱連橫。表演藝術年鑑,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鴻鴻(1996)。跳舞之後,天亮以前,台灣劇場筆記(1987-1996),台北:萬象出版社。

參考文獻

Bourdieu, P. (1996). The State Nobil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and A. Darbel and D. Schnapper (1990). The Love of Art: European Art Museums and Their Public.Trans. C. Bettie and N. Merm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1979).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 by Nick , R.

London:Routledge Press.

Bourdieu, P.(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1985).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24(2):195-220

Bourdieu, P.(1986). The Aristocracy of Culture. Society :A Critical Reader, New York:Sage.

Bourdieu, P.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Britain:Polity Press.

Bourdieu, P.(1983).The Field of Capital.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Braudel, F. (1992).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y. Volume 1: The Structures of Everyday Life,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ampbell, C. (1995).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Miller, D.(Ed) .Acknowledging Consumption:

A Review of New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Press,pp96-119.

Corrigan, P. (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London: Sage Press.

Corrigan, P.(1992). Cultural Production,Consump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Sphere.

Munch , R. , Smelser, N .J .(Eds.) , Theory of Culture, Berkley , CA: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Corrigan, P.(1994).The Heroic Life and Everyday Life. Featherstone, M(Ed.), Cultural Theory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Sage Press.

David Frisby and Mike Featherstone edited. (1997). Simmel on Culture: Selected Writing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iMaggio, P. And Mohr, J.(1985). Cultural Capi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Marital Selection.

A . J . S . 90(6).

DiMaggio, P. And Mohr, J.(1987). Classification in Ar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

DiMaggio, Paul (1991). Social Structure, Institutions, and Cultural Goods:the Case of the United

Elias, N.(1994). The Civilizing Process: The History of Manners and State For motion and Civilization, Oxford: Blackwell.

Elias, Nobert(1994). The Civilizing Process: Selected Writings, London:Sage.

Featherstone, M.(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Sage.

Fowler ,B.(1997). Pierre Bourdieu and Cultural Theory , London:Sage Press.

Frisby, David(1984). George Simmel, London:Routledge

Frisby, David,Featherstone, Mike(1997). Simmel on Culture:Selected Writing, London:Sage.

Giddens, A.(1971).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Edited by Q. Hoare and G. Nowell Smith, London: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olt, Douglas B.(1998). Does Cultural Capital Structure American Consump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5(1): 1-25.

Kalkhoff,W.(2000). The Effects of Status-Organizing and Social Identity Processes on Patterns of Social Influen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3/2:98-99。

Kellner, D.(1989). Jean Baudrillard: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 Stanford, Ca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ing, A. (2000).Think with Bourdieu Against Bourdieu:A "Practice" Critique of the Habitus.

Sociological Theory,18/3:431.

Kotler P, Andreasen A, Strategic(1996).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entice Hall.

Kotler P, Armstrong G.(1989). Princeiples Of Marketing, Prentice Hall.

Langley S.(1990). Theatr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in America, by Drama Book Publishers , New York.

Lury, C.(1996). Consumer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ackay, H. (1997). Introduction, Mackay(Ed.)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Sage Press.

Marx, Karl (1986).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els Selected Works, 1,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Miles, S.(1998). Consumerism-as A Way of Life, London: Sage Press.

Miller, D. et al.(1998). Shopping, Place and Identity, London:Routiledge Press.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 1. 訪談大綱

受訪者基本資料

請問您從事劇場相關工作的年資?

表演藝術的相關資歷?

所參與過的有哪些演出?

為何選擇供應這種產品

對現在任職的劇團,預設的走向風格為何?(出於完全個人意志或團體意志,抑或是觀眾也 存在於考量之中。)

為什麼選擇這種類型的劇場(這種類型的表演藝術)?

對產品的選擇標準

演出劇碼取捨的標準。

票房會是選擇演出劇作的重要考量之一嗎?

對消費者的選擇(或是否有選擇)

有無作過市場調查(調查觀眾群是誰)。是否觀察過或留意過觀眾。

在選擇劇碼的時候,是否會預設要接觸哪一種觀眾?

是否會期望觀眾在演出中獲得什麼(接收到特定的東西)?

附錄

行銷給誰?

如何行銷?

附錄二 焦點團體問題大綱 小劇場消費者

基本資料

職業

年齡

自我描述

請描述你所了解的小劇場是什麼。

你會描述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觀影經歷 頻率

從第一次觀看類似表演到現在,經過多少時間。

一年花在小劇場觀賞上的時間或金錢大約有多少呢。

動機

為什麼喜歡小劇場呢? 是否也有觀看其他的表演。

決定要不要觀賞一場演出的原因通常會是什麼。

你覺得,選擇要看小劇場而不做其他活動的動機是什麼?

消費行為

你認為觀賞藝術是否為消費行為

通常是經由甚麼途徑得到演出資訊。

在觀看表演的時候,是否有預設的心態,或期待得到某些東西。

附錄

消費過後

在觀看完小劇場演出之後,一般會有什麼感覺。

觀看劇場演出這行為本身,會讓你對自我有什麼感受

你覺得,觀看小劇場演出的價值在哪裡。

對非消費者的看法。

附錄三 焦點團體問題大綱 非小劇場消費者

基本資料

職業

年齡

小劇場是什麼

請描述你印象中的小劇場。

為什麼你會覺得小劇場是這樣。

你從哪裡得到關於小劇場的資訊。

不看小劇場的原因

你覺得自己不看小劇場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有機會去看小劇場,你會去嗎?

平常都做些什麼休閒活動。

對小劇場愛好者的看法

請問你覺得常看小劇場的人都是些什麼人。

你對他們有什麼看法。

附錄

附錄四 訪談紀錄

外表坊 李建常

團內的職稱

外表坊團長。負責人。團長負責的工作,是對外劇團的代表,談案子或是文建會的報告跟官方打

交道,所以要代表出席,或是拉贊助團長也會去。對外代表團,對內則要處理大大小小的事。以

表演工作坊來講,團長掛名是賴聲川,但是對外都是他太太丁乃筑,出去外面交際應酬,談合作

案。但對內許多事情都需要賴老師的同意,因為劇團的形式不同,所以有點類似總經理、董事長

之類的要批許多簽呈。

您的團名有「外」字,是不是在創團的定位上就是要跟表坊有所區隔?做他不會做的東西。

當初成立的定位就是這樣,有點像他的子團。成立這個團的兩個主要的線,一個是賴老師,一個

是我,我們的出發點不同,不過有交集。他是很富實驗性的人,當初他成立表演工作方也是想做

一些實驗的作品,不過不小心就變成商業劇團了,變大了,就負有社會責任,面對的消費者,所

負的責任是不同的。他有許多想要實驗的東西,他沒辦法做,所以希望有個園地來做實驗。他的

想法是健康的,因為所有的劇團不可能跳過實驗劇,跟小劇團,直奔商業劇團。所有劇團的發展

體系一定都有學生劇團、學校劇團、小劇團、業餘劇團、非商業劇團、商業劇團這樣的歷程。因

為小劇團可以實驗,所以很多創意可以在這裡開發,這樣的創意在提供商業劇團的藝術觀點是很

重要的,否則會一直停滯在某個表演法、某種視覺藝術中。沒有小劇場的刺激就不會有創新,所

重要的,否則會一直停滯在某個表演法、某種視覺藝術中。沒有小劇場的刺激就不會有創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