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階級定義與演變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2 社會階級定義與演變

社會階級(class)一詞最早提出的歷史淵源可追溯於古羅馬帝國時代,當時政 府為了徵稅之便,劃分人民為不同等級以便課稅,這就是階級制度的開始(張葆華,

1987)。古希臘 Aristotle 在他的「政治論」(Politics)中已運用社會階級的概念,指 出社會階級之間的差別在於階級意識與階級之間的衝突(張葆華,1987)。社會階層

(stratum)則可視為現代社會學創立的客觀概念,其意指生活情境類似的人士(張 葆華,1987)。Giddens(1997)則論及階層認為階層可被界定為不同人們組群之間的 結構性不平等。

Giddens 並有以下幾項定義:

一、階級並非由法律或宗教規定來建構,階級體系比其他階層類型更具變動性,階 級之間的界限也從未劃分清楚。

二、個體的階級至少在某些部份是被成就的(achieved),社會流動比在其他類型中 更普遍。

三、階級是依個人所屬團體的經濟差異而決定的。

四、其他階層體系中,不平等的主要表現在職責或義務上的人際關係。相反的,階 級的運作則經由大規模的非人際(impersonal)接觸的方式。

總而言之,Giddens 認為階級為共享同樣經濟資源的大規模人群的組合,此經 濟資源強烈地影響他們可以主導的生活方式的類型(Giddens,1997)。而在其他的 理論之中,似乎有了翻轉,藉由生活方式可以表現自身的經濟資源。

重心。而資本主義社會中,財產關係的基礎在於:生產工具的私有權,及由此所決 定的種種因生產活動而形成的社會關係。因此,Marx 的階級觀念,就是認為階級是 個人藉著以生產工具,產生出“私有財產的擁有關係”所組合而成的社會群體。

也就是說,與某種生產工具(means of production)有共通關係的一群人,他們 以此工具為生(Giddens,1997)。也就是說,社會階級乃指在生產組織中扮演相同 功能的人們的總合(增建元,1994)。

Marx 認為在社會形成之初,並無階級之劃分(張葆華,1987),此即原始共產 社會。但在人類有歷史記載之後,開始有了階級的劃分,一個是統治階級,另一個 就是被統治階級。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著不同的生產方式,所以社會階級展現的方 式也不同。這也是 Marx 階級結構的基礎,「階級結構兩極化」:統治者與被統治者 處於敵對的衝突狀態(陳薇菱,1989)。在封建時代,就是貴族擁有土地與佃農敵對 的狀態,而在工業化資本主義的社會,就是資本家(capitalists)和普羅階級(proletariat)

的對立。

根據 Marx 的看法,階級是一種剝削的關係(Giddens,1997),在資本主義的時 代之下,生產工具的擁有者,購買工人的勞力。這項勞力用之於原料,就創造出產 品。而當產品出售時,因售出的價格比製造它的成本高,因此生產工具擁有者就可 以獲得利潤。而工人的努力創造了「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Smelser,1991:259)。

由於財富集中在少數擁有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的群體手中,這個群體為了維護 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的擁有權,於是就衍生出保障這種生產模式再生產的社會關係 網絡。而不擁有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的另一群體,則成為這種經濟結構之下受剝削 的一群。如此一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就會形成一種基本上分成兩個部分的階級

第二章 文獻回顧

驗,將在資本主義社會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之後,促使無產階級發展出屬於自身的階 級意識,引領無產階級革命。所以,圍繞著一條相互對立的基線而建立的階級關係,

將必然牽涉到由下層經濟結構向上擴散的階級鬥爭(Marx, 1986[1848])。

而西方的 Marx 主義者 Gramsci 則認為,歷史唯物論對於文化的詮釋似乎過於簡 單,Marx 的歷史唯物論重視社會的經濟基礎層面,而忽略了文化的複雜結構及其重 要功能。另一方面,也忽略了對於文化本身進行深入分析。因此,Gramsci 主張加強 對於西方文化的研究,尤其重視現代社會中文化生活的重要意義。同時,由於考慮 到現代社會文化結構的複雜性和高度精緻化,Gramsci 認為必須透過社會的中介性結 構或因素以深入研究文化問題(Gramsci, 1971)。

在其對知識份子與勞動階級的關連性分析中,Gramsci 提出「資產階級知識份子 除了確保該階級的經濟組織與政治權力之外,另一項功能便是將他們的意識型態合 理化,藉以維持該階級對整個社會的文化霸權(hegemony)。」(蔡伸章,1989)。

所謂的文化霸權,意味著統治階級賦予其宰制的文化正當性,成為整個社會都 需要承認接受的正式文化。文化霸權也意味著該階級成功的說服了社會中的其他階 級接受自己的道德、政治及文化價值觀念。(Joll, James,1989)。

這種文化上的支配,是在複雜的協商過程與利益的結盟之下的產物,讓從屬團 體接受支配團體所提供的、對於這個世界的常識觀點。藝術的界定,以及由此而來 的『生活的藝術』的界定,就成為決定著各階級間鬥爭的命運的關鍵場所,而文化 便成為區隔的正當化的重要標準;藝術成為標示距離的藝術,劃分難以跨越的藩籬,

卻同時享有啟迪仿效與招喚崇敬的支配力量(朱元鴻,1995)。

述,兩人的理論有兩點主要的差異(Giddens,1997)。

Weber 在討論階級(class)、身份團體(status groups)與黨派(party)時,將之建構為階 層化的三個向度(three dimensions of stratification)。每一個向度在觀念上都與其他向 度有所分別,並且在經驗的層面上,每一個向度都可以採取因果性的方式相互影響

(Giddens, 1971)。

首先 Weber 雖接受 Marx 將階級視為以客觀既定的經濟條件為基礎的概念,但 他認為階級的區分不僅源於控制生產工具的有無,且起源於與財產無直接關聯的經 濟差異。這些資源特別包括影響人們獲得工作類型的技術、許可或資格。如:學歷、

文憑與習得技術(Giddens,1997)。此外,Weber 認為歷史之發展並無其必然的趨 向,社會及歷史的演變是由社會、政治、經濟、宗教等眾多因素結合決定的,而社 會歷史演進之過程更是難以捉摸,我們預測某一個社會發展的趨向,然這種趨向只 是社會發展的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張葆華,1987)。

在「階級」的定義上,Weber 與 Marx 一樣,都是以生產的相互關係及財富獲得 的方法來作為區分的標準。Weber 強調社會階層間生活機會的差異,這與 Marx 強調 生產工具是不同的。因為,Weber 認為各種類型的財產是透過市場(market)而表達出 來的,而市場情況(market situation)即決定個人生活機會的基本條件。

Weber 在「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1904)一書中提出身份團體(status group)的概念適度修正了 Marx 的上 下層理論,認為經濟並非是決定的最終因素。在經濟的階級面向之外,Weber 還區 分了兩個基本的階層面向。其一稱「身份團體」(status group)與其二稱為「政黨」

(party)。事實上,他吸收了中古身份制度的例子中關於身份團體的概念,以德文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的地位特權,則是身份團體藉由規範出社會核心價值的時尚或禮節以成為文化的擔 綱者(許嘉猷,1986)。

身份地位是指社會團體依據他人給予的社會榮譽或聲望所產生的差異。地位的 區分通常與階級的劃分無關,且社會聲望可能有正有負。總之,階級是客觀既定而 成,地位則依賴於人們對社會差異的主觀評價。階級源自結合財產與所得的經濟利 益;地位則受到團體遵循的不同生活方式(styles of life)所支配(Giddens,1997)。 身份團體具有以下特徵,相同身份團體的人,有其獨特的生活方式,此生活方式主 要是透過家庭背景、學校教育和某些職業地位而發展出來的結果。其二是身份團體 的交往具有限制性與排外性(exclusiveness),通常他們只與同一地位的人來往,對 於非其身份團體的人則採取保持距離與排斥的態度。其三是傳統的民主社會仍會發 展出身份團體,因為所謂的傳統民主不過是種理想,特別是有錢人,為了強調自身 的優越性和特殊性,而漸漸發展出身份團體。其四是地位或榮耀常常是建立在霸占 上(朱文妮,1999)。由此可知,身份團體占有地位優勢(status privileges)與具有地 位象徵(status symbol),來彰顯其本身的特殊性;物質性的身份團體具有經濟上的 壟斷權,規範性的身份團體則是身份團體藉由規範出社會核心價值的時尚或禮儀以 成為文化的承擔者(許嘉猷,1986)。根據 Weber 的說法,以生活方式界定出來的 身份團體,在社會經濟狀況較穩定的時候,會取代經濟為主的階級,而成為社會階 層的主要面向,這也說明,當社會經濟環境邁向成熟時,對於社會階層的界定將會 從生產面向轉向消費面向(林長青,1998)。

Weber 也指出政黨的形成在現代社會中是重要的權力面向,且能在階級與地位 之外,對階層有獨立性的影響。「政黨」的定義是一群因共同背景、目的與興趣而一

(或稱身份團體)(status groups)代表聲望、政黨代表權力。此三者彼此均有關聯,

但也各自獨立,具有相對自主性(Smelser,1991)。階級用生產(production),即是 經濟來界定;身份團體則是由消費(comsumption),亦即是生活風式來界定的。而 相對於 Marx 的階級觀點,Marx 強調生產工具的有無決定階層,Weber 則是較著重 社會階層間生活機會的差異,因為他認為 Marx 所言的各類型財貨是透過市場

(market)而表達出來,而市場的狀況(market situation)即決定個人生活機會的基 本條件(朱文妮,1999)。

「由 Weber 的理論中得知,所謂的地位榮譽、地位優勢也意味著稀有性與認可。

表現在婚姻擇偶與社會交往的限制與撿選,是形成身份的徵候。同樣重要的是,這 樣的身份必須受到認可。相對於受認可的,是 Weber 所謂的“赤裸的”(naked)。… 與

表現在婚姻擇偶與社會交往的限制與撿選,是形成身份的徵候。同樣重要的是,這 樣的身份必須受到認可。相對於受認可的,是 Weber 所謂的“赤裸的”(naked)。… 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