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本理論(capital) :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4 B OURDIEU 的階級理論

2.4.3 資本理論(capital) :

在 Bourdieu 的理論中,資本乃是創造場域的動力,也只存於場域之中,更重要 的是它是場域中鬥爭的目標。Bourdieu 認為資本有著許多不同的形式,雖然一切的 資本皆以經濟資本為開端和立基,而且資本具有可轉換性,但是各種資本的功能性 卻不可相互取代(Bourdieu,1983)。

在 Bourdieu 的資本理論大概可以分成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和象徵資 本以及其他以家庭座標與階級地為判別的各項資本(邱天助,1998)。這些資本決定 場域內鬥爭的目標與能進入場域行動者的資格,也決定了資本與行動者、行動者與 行動者、資本與場域、行動者與場域等種種社會關係,條列如下:

(一)經濟資本(economical capital):

業經濟中的經濟資本遵守於往年相關的特殊規律,而資本主義社會要求遵守合 裡化的計算(Bourdieu,1983;高宣揚,1991)。

而社會階級的區隔是以經濟資本為主軸,因此所謂的統治階級指的仍是掌握生 產工具的資產階級(高宣揚,1991)。

(二)2.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文化資本乃是和經濟資本構成區分社會的兩大基本原則(高宣揚,1991)。文 化資本的取得來源乃是初級團體的家庭和次級團體的學校。文化資本的衡量乃 是以個人的文化知識與經濟財富而定。

文化之所以稱為資本乃是因為資本可以互相轉換。Bourdieu 特別強調教育系統 創造一個文化資本市場,教育文憑等同於金錢,所以說教育文憑成為經濟資本 與文化資本之間的媒介(邱誌勇,1999)。

換句話說,經濟資本以另一種形式轉換了,但是獲取文化資本不是短期可成,

它需要時間和經濟資本的投入方可獲得。如以下的被歸併化形式的文化資本則 是可由一定的經濟資本與時間可轉換的,所以具有歷史性和時間性。而 Bourdieu 認為文化資本以三種方式存在:

1. 被歸併化的形式:

亦即存在心理和軀體的長期稟性形成。此乃指將財富轉為個人統合(即穩定內 化)的部份,變做習性。

2. 客觀化的形式:

也就是文化貨物的形式。客觀化狀態即是指文化資本具有的一些物化和對象化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是由各種合法的制度確認各種教育資格。制度化狀態的文化資本是以學術素質 形式客觀化的文化資本,往往具有中立的性質( Bourdieu,1983;邱天助,1998;

高宣揚,1991)。

(三)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所謂社會資本是借助於個人所占據社會地位發展出持續性的社會關係網絡,進 而藉此把持資源或財富(高宣揚,1991)。

所以我們可以得知社會資本是由社會關係所組成,進而聚合實際上和潛在性的 資源。而一個特殊的社會行動者所掌握社會資本的容量決定他實際能動員那個 聯絡網的程度,也決定他所連繫那個網絡中每個成員所持有的各種資本(經濟 資本、文化資本、象徵資本)的總容量(高宣揚,1998)。

在某些條件下,社會資本是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的,並可以付予崇高的頭銜予 以制度化(邱天助,1998;邱誌勇,1999)。

Bourdieu 認為連結網絡的存在並非是自然成立的,甚至是並非社會設定;而是 個人或集體投資策略的產物,有意無意的建立或再製社會關係,以確保物質或 象徵的利潤(邱天助,1998)。Bourdieu 也指出,社會資本的再製決定那些促 進合法的交換活動、排斥非法的交換活動的制度。

諸如:通過各種汽車大賽、俱樂部、體育活動表演及各種社交活動,可以再製 社會資本的容量和幅度(邱誌勇,1999)。

(四)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

這種資本形式成為 Bourdieu 分析文化特權再製的核心概念(高宣揚,1991)。 如:Bourdieu 在『國家精英』一書中,揭露象徵資本與法國精英教育政策的密 切關係。Bourdieu 認為精英團體產生象徵資本為獨占資本時,尤其精英團體為 少數人,這些資本被確認合法後,就是顯貴的象徵進而轉換成各種資本(邱天 助,1998)。

所以 Bourdieu 認為象徵資本同時具有被否認和被承認的雙重特質,即便是它是 通過「不被承認」而「被承認」;它是通過無形和看不見的方式達到比有形看 得見的方式更有效的正當化目的(高宣揚,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