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恐怖主義的歷史發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博 士 論 文 (頁 31-3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國際恐怖主義的起源與定義

2.1.2 恐怖主義的歷史發展

恐怖活動可視為人類衝突的一種表現形式,並有著悠久的歷史。細究起 來,中國古代的荊軻刺秦王,古羅馬的凱撒大帝遇刺都是著名的歷史恐怖事 件,至於美國總統甘迺迪被刺身亡是當代歷史中的典型恐怖事件。

若欲探究「組織性」恐怖主義的起源,應自西元6年開始。當時羅馬人佔 據巴勒斯坦,Judaea地區的猶太人乃集體反對羅馬人的統治,在Zealots的領 導下,發動了恐怖活動以企圖將羅馬人驅逐出巴勒斯坦【218】。特別是西元 第一世紀期間,猶太教狂熱信徒的「短劍人」(Sicarii Draggermen)組織,

為了恢復耶路撒冷的面貌,不惜違反希律王(Heroid)的希臘羅馬化,組織 一攻擊性的團體,甚至以殉教為其樂事,因而義無反顧以各種恐怖活動,如 刺殺計畫攻擊之目標、破壞宗教領袖房舍,以及縱火焚燒公共設施等。由於 該組織成員習慣攜帶一支短劍做為武器,故被稱為「短劍人」。然而「短劍

16

人」的行動並沒有為其達成建國的目標,反而在西元66至73年間引發了猶太 與羅馬間的第一次戰爭,猶太人也遭到了被撲殺的命運【57】。

此外,在西元1055年回教正統教派土耳其塞力克(Seljuqs)王國分裂了 伊斯邁派(Ismaili,回教激進派)的法蒂瑪(Fatimid)王國後,在埃及的法 蒂瑪乃淪為地下組織,開始對塞力克帝國以恐怖主義擴展其力量。由於該團 體總是秘密進行各種活動,以匕首做為武器,並視暗殺為特殊神聖行為,因 此被中世紀在阿拉伯的歐洲人稱為「刺客」(hash-shashun;assassin)【156】。

無論是「短劍人」或「刺客」等組織,其活動之動機、手段及目的,皆已具 備恐怖主義的雛形,當時雖無「恐怖主義」之名,卻已具備恐怖主義之實。

當時序步入近代史後,世界各地紛起為理念、為民族而戰的激烈活動,

暴力手段是其共同特徵。例如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由於1793 年法國革 命政府將路易十六處死,在歐洲掀起一陣軒然大波,各國政府締結「對法軍 事大同盟」,迫使法國以Robespierre為首的Jacobin政府,使用有系統的恐怖 手段,讓斷頭臺成為了威嚇並消除異己的象徵,人稱「恐怖統治」(Reign of Terror),根據官方統計共處決了一萬七千多人【183】。英國保守主義的政 治家Burke是率先使用「恐怖主義」(terrorism)和「恐怖份子」(terrorist)等 詞彙的人之一,他希望藉此讓人民注意到Jacobin政府的暴行,及其「對人民 任意施加的不法手段」。此種慘痛的恐怖經驗讓恐怖主義成為「有組織、有制 度和有政治目的」恐怖活動的代名詞。

到了1879年,俄國「人民意志黨」(Peoples Will Party),由於其傾向於 民粹主義的「以殘暴恐怖手段奪取政權」的革命理論,奉行尼查也夫(N.

Nechaer)的「革命教理」(Revolutionary Cathechism):「任何導致革命成 功的方法都是道德的,而任何阻礙革命成功的方法則均爲不道德的」,因而 採取暗殺、炸彈攻擊等手段意圖達成其目的【177】。緊接著1881年,沙皇亞 歷山大二世遇刺和1914年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遇刺,都是在沒有群眾支持的 情況下,通過謀殺某一政府要員向社會宣傳自我的政治目的,企圖吸納民眾 參與。

如果說,十八世紀末所開始使用的「恐怖主義」這個名詞,主要是指政 府有計劃地實施暴力行動,以確保群眾夠夠屈服歸順。掌權者控制的是「批 發式」(wholesale)的思想與表達機制,以國家整體性做為恐怖主義實行的對

17

象。相較於現代的恐怖活動,恐怖主義最初的涵義已經捨棄,現在主要是用 在個人或是團體的「零售式恐怖主義」(retail terrorism),這個名詞曾經用來 形容皇帝對其統治的對象和世界的高壓手段,現在只限於指攻擊強權的盜 賊。不過,也並非那麼絕對,有時候也用恐怖主義來形容敵方的帝王,就看 權力與意識形態的需求而轉變。

合乎零售式恐怖主義教規的小規模恐怖行動中,「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簡稱IRA)稱得上是較知名的。愛爾蘭自十一世紀以降,

就致力於反抗英國的統治,經過複雜的演變後,以恐怖活動著稱的團體逐漸 以「愛爾蘭共和軍」為世人所知。該組織以「民族統一」為號召,以使其行 動合理化與爭取支持,在活動上則仍以選擇性暗殺為主要手段。在1969到1978 年間是其活動高峰期,總計造成約二億三千多萬英鎊的損失,成為世界上少 數破壞性極強的恐怖團體之一。

此外,如1918年埃及成立的「回教兄弟會」(the Muslim Brotherhood)、

1931年中東的「猶太民族軍事組織」(Irgun Zvai Leumi;Hebrew:National Military Organization,簡稱IZL 或ETZEL)、1940年由Avaraham Stern 策動 的「以色列自由鬥士」(Lohame Herut Israel;Fighters For the Freedom of Israel or Stern Gang,簡稱稱LEHI)、以及西班牙的「巴斯克祖國自由」(Euskadi ta Aasktauna;Freedom for the Basque Homeland)組織…等,皆是聞名全球的 恐怖性團體。

國際恐怖主義( International Terrorism)的真正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之後,特別是1960到1970年代這一段時間,恐怖事件發生最頻繁的地方是在 殖民地、附屬國或剛獨立的民族國家,其手段則日趨多樣,劫機、爆炸、綁 架與劫持人質都有,襲擊目標和活動範圍已經超出國界,越來越具有國際性,

故而逐漸形成國際恐怖活動。現今,由於全球化影響,國際恐怖主義通常被 當成是威脅西方國家,以獲取他們政治目的的行為。國際恐怖主義的行動除 了在於它超越疆界,把目標選定在國外,通常還會具備如下四種特質:

一、恐怖份子有特定的政治目的。例如,以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

5為首的「蓋達組織」(Al Qaeda)6,目標在全世界「建立回教國家」,

5 奧薩瑪.賓拉登誕生於沙烏地阿拉伯建築富商家庭,於1980年代放棄優渥的家庭生活,到

18

以和各國的極端回教團體合作,推翻他們認為「非回教(non-Islamic)」

的政府。

二、流氓國家(rogue states)積極支持恐怖主義。這是指1990年代起,美國國務 院把古巴、伊朗、伊拉克、利比亞、北韓、蘇丹和敘利亞等國家,視為 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並以「流氓國家」作為泛稱【262】。

三、恐怖份子相信他們能對弱勢者散佈恐懼,以對抗西方國家的人民與政府。

例如,賓拉登在1998年發表宗教敕令,強調所有回教徒的義務是殺害美 國公民,也要殺害美國所有的盟友。

四、恐怖份子會注意弱勢者與政府對他們的挑戰所進行的反應。

就國際恐怖主義的範疇而言,1980年代後,國際間出現了「恐怖主義國 家」(The terrorist state或state-sponsored terrorism)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主使 或支持國際恐怖活動的國家」【97】。然而,由於國家涉入到恐怖活動中,

它的證據通常是模糊的,在過去有很多國家被指控曾主使或支持國際恐怖主 義,包括利比亞、蘇聯、敘利亞、伊朗、古巴、尼加拉與美國等,然因並無 有力證據可直接證實,這使得對「恐怖主義國家」的界定充滿爭議。

例如1980年代,美國雷根政府宣佈要打倒由國家主導的國際恐怖主義。

其中心論述是將責任歸咎於以當時蘇聯為基礎的「全世界恐怖行動網路,目 標是要造成西方民主社會的不穩定」,這是Claire Sterling所言,他的著作《恐 怖網路》(The Terror Network)受到高度評價,成為美國政府的聖經,也是 開創「恐怖主義學」(terrorology)這門新學科的文獻。諷刺的是,這本書很 很快就視為沒有價值的文宣冊子,因為即使美國自身也名列支援恐怖活動的 惡名單中。

阿富汗協助當地的聖戰士反抗前蘇聯入侵。1985年回到沙烏地並重拾建築事業,直到1991 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他因「反政府活動」而遭政府驅逐。以後的五年中,他一直待在蘇 丹,直到蘇丹政府受美國壓力將其再度驅逐出境,他只好回到當年奮戰的阿富汗,並受阿 富汗塔利班政權的庇護。

6 Al Qaeda 原文的意思是「基地組織」(The Base),音譯則為「蓋達」,係由 1990 年由 奧薩瑪.賓拉登召集曾在阿富汗對抗蘇聯的阿拉伯人所組成。蓋達組織除了和阿富汗的塔 利班政權有密切的共生關係,和埃及的伊斯蘭會社、回教聖戰組織、巴基斯坦的哈拉喀特 聖戰士、阿爾及利亞的武裝伊斯蘭團、菲律賓的阿布薩雅夫等激進派伊斯蘭團體皆有密切 來往。

19

而俄國渴望加入「反恐聯盟」,以獲得美國對俄國自己許多恐怖罪行的 支持;中國希望加入這個聯盟,理由也是一樣。這種現象彷彿呼應了希臘史 學家修昔提底斯(Thucydides)所言:「大國可以為所欲為,小國只能被迫 接受。」幾千年來這世界已經改變許多,不過有些事情還是千古不易。

另一方面,從Roger Medd與Frank Goldstein的研究【178】中指出,冷戰 時期以來,隨著國際環境的發展與變遷,恐怖主義的發展與型態也有所改變。

在二十世紀1970年代以前,恐怖主義的基本動機是以政治性議題為主,目標 鎖定在主要的政治和工業領袖;到了1980年代,其動機則包含政治、宗教與 經濟性議題,目標則鎖定西方的民航機、工業、司法系統與國家領袖等;1990 年代以後,他們動機的排序則轉為經濟性、政治性與宗教性質的議題,所攻 擊的目標則是財政中心與系統、運輸與能源的外在結構、司法、媒體及個人 等(如表2.2所示)。

表 2.2 國際恐怖主義的演進

年 代 1970s 1980s 1990s 動 機 政治性 政治→宗教→經濟 經濟→政治→宗教

目 標 政治和工業領袖

西方民航客機 西方工業 司法系統 國家領袖

金融中心與系統

運輸與能源的外在結構 司法、傳播

個人 手 段

綁架人質 劫機、爆炸 小型武裝部隊 勒贖與勒索

類似1970年代 大型卡車爆炸 化學武器

類似1980年代

增加資訊武器、潛在的大 量毀滅武器(WMD)、潛在 的飛彈

支持者 巴勒斯坦人 共產主義者

增加好戰的伊斯蘭 團體

增加有組 織 性的犯罪團 體

資料來源:【178】

總之,恐怖主義將以多種型態存世。舉例而言,攻擊行動可能由激進的 生 態恐怖份子 (ecoterrorist )發起,「大學炸彈客」卡辛斯基(Theodore Kaczynski)就是顯例,這群人相信以自家的武器顛覆工業文明後,世界會變 得更美好、更單純。此外也可能出現新型態的種族主義者,反抗他們眼中的 暴虐政權。如果一個亟欲闡揚主張、擴大影響力的團體,不願依循政治權力 的途徑,幾乎必然會走上恐怖主義之路。如此一來,這世界會變得像 1970 年代與 80 年代的英國,飽受愛爾蘭共和軍肆虐;或者像巴斯克(Basque)游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博 士 論 文 (頁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