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索式研究的敘說探究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博 士 論 文 (頁 60-6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探索式研究的敘說探究法

44

態的改變致使另一狀態產生更大的變化)或平衡效果(某狀態的改變減低了另 一狀態的變化性)。至於聯結兩雙數(因素)間的雙槓(\\)則代表延遲效應。圖3.4 以軍備競賽的滾雪球效應對前述觀念示例,其間,因兩國在感受到敵對國的 軍備提升壓力後,均會想要強化己方軍備,然而這並非短時間可能促成,故 加上延遲雙槓於因果鍵上表明這個現象。

A國受到威脅

A國整軍經武

B國受到威脅 B國枕戈待旦

+

+ +

+

圖 3.4 軍備競賽的因果循環 資料來源:本研究

恐怖主義濫殺無辜,不可原諒也不可寬容,這是國際間的共識;但另一 方面,恐怖主義手段是當今世間軍武對立、冤冤相報情景的一環,這種因果 關係亦為國際所認知。所以圖3.4中的A、B兩國的軍備競賽,也可視為恐怖 份子與反恐國家之間的對立循環系統。

45

理論上心理運作會影響可試測行為的假定,同時,行為主義論者要求發展「無 偏見的細察經驗」之自我觀察論點,亦難以達到【80】,故而偏向以經驗主 義論、心理學、現象學、詮釋學以及歷史學的研究方向,來指出行為主義論 者之缺憾。

有些學者認為敘說探究所採用敘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的精神,是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9質化部分的延伸。理由在於敘事分析中,調 查者要用一連串的質性原則、徹底探索研究主題的意義,這與內容分析法的 實證哲學取向吻合,其精神均在於運用文字或敘說把所欲論述的主題轉化為 另一種可接近性。

因此,若將敘說探究的精神套用到觀察國際恐怖主義的歷史事件分析,

頗具有Maxwell【175】所認為的幾項優點:了解意義、了解特定的情境、界 定未預期的現象及影響、了解歷程、發展因果的解釋等優勢。

然而,意識的觀察是自我省察與詮釋的經驗,難有共識的標準,此亦指 出敘說研究之限制。但其受批評的地方,則如Sugarman(1993)等人認為:缺 乏確定變因理論基礎、對主要變因無法提出充分描述、經驗論的研究證據無 法處理實際問題,尤其,是大量的資料湧現時,無法有科學方法的驗證【80】。

為此,本研究輔之以系統觀點下的因果迴路分析,企圖以較宏觀的脈絡來闡 釋恐怖事件的影響。由於系統動態學的因果廻路圖的繪製,可清楚顯示「變 因」與「後果」的相互作用,堪能彌補敘說探究的限制。

3.3.2 在恐怖事件上的詮釋與運用

敘事研究亦與詮釋學論者、現象學論者對於追求事件的「真實」(truth)

之方法論雷同,而亦有人認為其與Goodson等文化歷史論者之關注點相似,

或 與經 驗論 者的 杜 威 (Dewey) 觀 點相 仿。Dewey掌 握了 經驗 是個 持續性

(continuity)的準則,即經驗的衍生是來自於其它的經驗,而且經驗能夠導 致更深化的經驗【52】。

9 也有人稱之為「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document Analysis),主要是蒐集與研 究主題相關的國內、外書籍、期刊、論文、研究報告、政府出版品等文獻資料,進行分析、

比較、整理與綜合,並且從理論與實務等構面進行分析探討。

46

圖 3.5 敘說探究法對瞭解事件來源的邏輯架構 資料來源:本研究

敘說探究法對本研究所欲瞭解之恐怖事件來源的邏輯架構,係基於研究 者先前對事件的模糊認知,進而綜合個人體悟與探索他人經驗後,期待最終 能對事件具備通盤的瞭解(如圖 3.5 所繪示)。透過敘事性研究的理論,可讓 研究者進一步理解事件研究的特徵,如 Scholes 所言:事件是一種具有非常特 殊語法所體現的敘說(narrative)形式【222、223】,因為,透過人類生命經驗 的各項事件的脈絡,事件中的時間、地點、特殊情境及文化脈絡所提供的三 度空間概念(過去、現在、未來),使我們得以理解其深層的意義,以及進 行有意義的「真實」詮釋,而使事件成為一種主動建構與再建構的敘說綜合 體。藉由對恐怖事件研究,可探索人類的思考是在形塑行為與認知間的一種 交互作用【31】,其對本研究所欲討論的管理意涵之貢獻在於,使其在經驗 傳承上成為一種質性的、詮釋性的、及心理分析式的研究方法(Martin &

Sugrman, 1993)。

敘說探究對某事件的研究者而言,其所強調的是學習如何基於「現場文 本」(field text)以思考事件過程的信念,作為其理解(knowing)傳承其影響 意涵上的一種議論的方式【31】,因而,敘說探究的方式,在當前多元研究 方法中,提供了研究者一種論辯的發聲管道,以提昇研究者自我檢視發聲「技

先期認知

個人涉入

媒介:

書刊 研究報導 文獻…等等

對事件的瞭解

他人的經驗 追

求 真 實 的 過 程

47

能」,以及在所屬的專業領域實務中,理解到如何呈現自我的「立論源」,

以及探索自己的「自辯術」,讓研究者更能知道自己如何去「敘說」自己的 哲思,以獲取在觀察事件後的所該得到的實踐性知識【58】。如此,並不是 為了要找到絕對的真理、找到一個真實的版本,或是要指正過去發生之恐怖 活動和反恐措施、指正關於如何建構出這些敘述的方式。這麼做的用意其實 在於,以一個新的研究議程為脈絡,來暸解恐怖主義對管理衝擊的情境。在 如此的探究闡釋中,本研究意圖對於防恐技術的改變與革新,建構出一種敘 說式的瞭解。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博 士 論 文 (頁 60-63)